铁生锈的原因

铁生锈的原因
铁生锈的原因

铁生锈的原因

铁生锈,大家司空见惯。但同样是铁制品,有的极容易生锈,有的却很难生锈。比如放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但放在干燥的地方的铁制品却不是很容易生锈;裸露在空气中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但涂了油漆的或镀上了一些不易生锈的金属后的铁制品却不太容易生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铁生锈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正当我们感到疑惑的时候,我们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则消息:外国某化学公司的一家工厂,有一贮存氯化镁的钢质容器,有一次,因容器需要维修而停止工作,厂方排空了容器中的氯化镁,并将容器冲洗了几遍。而后两个工人进入钢质容器维修,一下去就晕倒了,当人们发现后,立即将人救出并送到医院,一人经抢救脱险,另一人不幸死亡。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员死亡呢?难道容器中含有有毒气体?人们对钢质容器内的空气进行了测定,并没有发现任何有毒气体,但却惊奇地发现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含量远远低于正常标准。为什么容器中会缺氧呢?经分析,发现问题原来出在容器本身,是因为容器生锈的缘故。我们讨论认为:这说明铁生锈需要消耗氧气。但是铁生锈仅仅只和氧气有关吗?水、氯化镁在这次事件中起什么作用呢?于是我们三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以上事件的背景进行猜想:铁制品生锈可能和水、空气及其他因素有关。为了证明我们的猜想,我们便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对铁生锈条件的进行探究。由于条件有限,我们无法使用专业的化学用品,所以我们自己动手,利用了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器材作为替代品。

实验器材及药品: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为A、B、C、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纯净水,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没没。再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并用相用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的缝隙封住。

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分析与结论:

A、B瓶不生锈,说明只有水或者只有氧气,铁都不生锈;C瓶既有水也有氧气,但没有盐,而铁生锈,说明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只是水和氧气;对比D瓶,其铁生锈的速度比C瓶快,说明盐在铁生锈的过程中起到加速生锈的作用。因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l.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2.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心得体会: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便可以解释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器比干燥的地方的铁器更容易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器比干燥的地方的铁器更容易与水接触;而涂了油漆的铁制品不容易生锈则是因为油漆起到了隔绝空气中和水的作用。而如果要减少铁的生锈,则可以从实验的结论出发,任意切断生锈条件中的一个便可。如把铁上面涂上油漆,便切断了铁和空气的接触。而把一些铁制品如菜刀等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则可以切断铁和水的接触,从而防止铁制品生锈。

根据实验结论,我们便猜想海南岛的铁应该比吐鲁番的铁更容易生锈。而经过我们的调查,事实的确如此。同时我们发现,由于生锈而报废的铁的数量竟然占全世界铁的产量的四分之一!这是一个十分触目惊心的数字。地球的资源正日益紧张,铁的含量也正在直线减少。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不再采取措施,减少铁制品的使用量和报废量的话,我们的子孙后代很可能只能在化学书上看到铁这种曾经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金属了。所以我们应当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保护和利用好铁资源。同时根据铁生锈的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给铁制品涂上油漆,镀上锡或锌,或加入镍和铬制成不锈钢从而防止铁制品生锈。相信如果我们一起努力,地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崔老师在讲铁生锈时,为了提示铁生锈的原因,首先启发学生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放在潮湿的铁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器则不生锈;涂了油漆的铁器不生锈,而在一般情况下的铁器放在空与中则生锈等。再经过引导,启发学生提出下述三个假说:⑴铁器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铁和空气中的氧化合;⑵生锈是因为水分了的存生,水和铁起了化学变化;⑶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推论:如果第一个假说正确,则在干燥的情况下铁在空气中就能生铁;如果第二个假说正确,则铁在水中并和空气隔绝就能生锈;如果第三个假说正确,则必须在既有空气又有水份的条件下铁才能生锈。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同步学案 班级姓名号数课堂评价 【复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人类冶炼最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青铜是由和两种金属熔合而成的。 【情境讨论】实验: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课本P126) 探究铁钉锈蚀的主要因素与影响因素:用一组5个铁钉在五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生锈蚀的对比实验。 试管①:铁钉所处的介质是酸、水、氧气。 试管②:铁钉所处的介质是氯化钠、水、氧气。 试管③:铁钉所处的介质是水、氧气。 试管④:铁钉所处的介质是水(迅速冷却的沸水中氧气极少) 试管⑤:铁钉所处的介质是氧气(生石灰是干燥剂,除去试管中的水) 【结果讨论】 讨论:①④⑤对比有什么不同?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生锈需要水和空气。 ①②③组均生锈,它们相同的有哪些?都有水,都接触到空气。 ①②生锈速度快,有什么与不同的呢?有氯化钠,有酸。 结论盐和酸会加快生锈速度。 在③中何处锈最多? 实验结果:试管④⑤没有生锈,而试管①②中铁钉生锈的速度明显快于试管③。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介质与结果的比较,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即潮湿的空气中);并且酸与氯化钠等物质的存在能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速度加快。 【阅读讲解】铁生锈是铁与和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情境讨论】各种装置中铁生锈所引起的现象 【讲解】常用的防锈方法 (1)用完铁制品后及时擦洗干净,置于干燥的环境,保持表面的洁净、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如机械零件等。 (3)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油漆,如家用电器、自行车车架、钢窗等。 (4)在铁制品表面进行烤蓝、煮黑等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如锯条、链条等。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5课时《铁生锈了》教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5课时铁生锈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

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四、总结: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铁钉生锈条件的探究.教案

《铁钉生锈条件的探究》教案 教材分析 在上册课本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习过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通过铁钉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对以前知识达到巩固和应用,使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分析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也为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应用,树立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打下基础。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探究习惯的养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钢铁锈蚀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课前进行素材收集、猜想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等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课堂上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讨论和归纳,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2、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和乐趣,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铁钉生锈条件的探究过程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现象的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提前一周带领学生观察校内建筑工地上钢材生锈现象,搜集其他铁生锈的图片,为每个班级准备12组有关器材 2、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写出简明的探究方案(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结论、实验反思等),分小组探究铁钉生锈条件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带相机获手机拍下照片) (二)教学程序 1、实地观察,提出问题: 观察学校建筑工地刚才生锈的现象,问:钢材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呢? 2、联系实际,猜想假设: 下雨后铁生锈更多更快,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nH2O。 猜想:a.铁生锈只需要水,b.铁生锈只需要空气,c.铁生锈需要空气和水 3、制定方案,准备器材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定方案。 4、教师演示,方法指导 5、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有条件的同学可带相机获手机拍下照片。 (以上内容提前一周完成) 6、小组汇报,师生点评(分享成功喜悦,弥补不足之处) 7、交流讨论,总结归纳 部分浸在水中的铁钉与完全浸在水中的铁钉对比说明:铁生锈要有空气(或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14课专题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教学设计

第14课“专题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专题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4课。本课基于上一节学生认识铁和铁锈的不同后,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加深学生对铁生锈现象及其本质的理解,学会对不利的物质变化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专题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思维。 本课为专题探究课型。通过设计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活动,设置科学探究的环节,引领学生就“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锻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思考,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上一节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铁生锈的现象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铁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但铁为什么会生锈?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这是学生对铁生锈的原理的进一步追问。本节课,通过专题探究形式,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引导学生认识铁生锈的原理,促进学生对铁生锈的物质变化本质有更深刻的认知;从原理上,理解并学会防锈方法,对不利的物质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探究实验,发现铁生锈的条件。 2.认识生活中防锈技术的应用。 3.在教师引导下,能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假设,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4.能对实验现象进行持续观察,能坚持不懈地完成观察与记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了解铁生锈的条件。 教学难点:防锈是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对不利的物质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铁钉、试管、凉开水、油、试管塞、试管架、干燥剂、镊子、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等。 学具准备:铁钉、试管、凉开水、油、试管塞、试管架、干燥剂、镊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琪琪惊讶地发现厨房盛有水的铁锅生锈了。仔细观察后,发现铁锅和水面接触的地方生锈的现象特别明显。 问题:盛有水的铁锅里,在水面和铁锅接触的地方生了锈,其他地方并没有生锈,这是为什么呢? 交流: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 任务:思考铁锅和水面接触的位置比其他位置更容易生锈的原因。 (二)活动探究 1.提出问题 出示:铁生锈的图片。 介绍:在河边的铁栏杆比其他地方的更容易出现红褐色的铁锈。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问题:生锈总是在铁的表面开始,生锈的点除了和水接触,还和什么接触呢? 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小结:铁生锈可能与水、空气有关。 2.作出假设 问题:铁生锈和水、空气的关系,存在哪些可能性呢? 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小结:假设1:铁生锈与水有关;假设2: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假设3:铁生锈与水、空气都有关。 3.制订计划 任务:如何根据三种假设,设计探究实验? 介绍:科学探究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并保持不变,否则实验结果不准确。

初中化学铜生锈条件的探究专题辅导.doc

铜生锈条件的探究 教材中我们通过探究得知,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的过程。因此,铁锈蚀的条件就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课下讨论时,小路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生活中铜制品放置时间长了,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那铜生锈的条件又有哪些?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认真讨论、精心准备,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铜生锈的条件有哪些? 【资料搜索】 1. “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2. 碱石灰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可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3. 浓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 【作出假设】铜锈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的结果。 【设计实验】1. 实验用品:大试管、小试管、小烧杯、橡胶塞、集气瓶、铜片、氢氧化钠浓溶液、碱石灰(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蒸馏水、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装置。 2. 实验装置图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铜片 d. 蒸馏水 e. 氢氧化钠的浓溶液 f. 小试管 g. 碱石灰 h. 小烧杯 3. 实验步骤 (1)在一个干燥的集气瓶中放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小烧杯,然后在集气瓶内、烧杯外放置一块铜片,用橡胶塞塞紧集气瓶口放置(如图甲)。 (2)在一个集气瓶中倒入20 mL蒸馏水,再放入一支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小试管,然后在集气瓶内、小试管外放置一块铜片(铜片一端插在蒸馏水中),用橡胶塞塞紧集气瓶口放置(如图乙)。 (3)在一支大试管中加入4 mL蒸馏水,然后制备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导气管插入试管中的蒸馏水中。待收集满一试管二氧化碳后,在试管中放一块铜片(一端插在蒸馏水中),用橡胶塞塞紧集气瓶口放置(如图丙)。 (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4 mL蒸馏水,然后在试管内放置一块铜片(一端插在蒸馏水中),将试管敞口放置(如图丁)。 【实验现象与结论】1. 实验现象:将上述准备好的甲、乙、丙、丁四个装置放置一周, 2. 实验结论:铜锈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交流与讨论】1. 请你根据实验及上述信息写出在空气中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

7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7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专题: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条件是考试热点之一。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已成为新的中考命题趋势。 【知识点睛】 1 实验探究 实验 装置 实验现象几天后观察,A试管中铁钉生锈,在水面附近锈蚀严重,B、C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分析A试管中的铁钉同时跟水、氧气接触而生锈;B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C试管中铁钉只与干燥的氧气接触不生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2 铁生锈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①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采用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赶走水中溶解的氧气;再加上

植物油来隔绝氧气。 ②环境中的某些物质会加快铁的锈蚀,如与食盐溶液接触的铁制品比不接触的铁制品生锈更快。 ③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缓慢氧化)。反应过程相当复杂,最终生成物铁锈是一种混合物。铁锈(主要成分:232 e O O F nH g )为红棕色,表面疏松多孔,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接触,最终导致铁全部被锈蚀。 【例题精讲】 例 1 为了探究金属铁生锈的条件,有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4组实验,将相同规格光亮的铁钉同时放入下列装置中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铁钉无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下同); (2)整个过程中铁钉表面没有铁锈出现,但质量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

(3)同时结束实验后,将铁钉取出烘干、称重,其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上述实验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______. ?解析 ?答案::(1)D ;(2)A ;(3)CBDA ;(4)将铁钉置于干燥空气中 例2 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 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小组同学 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 件。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 2、CO 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右图装置(铜片长 8cm ,宽1cm ,试管容积为20mL ),分别进行下列7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编 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充满纯净的O 2 铜片均无明显变化 2 充满纯净的CO 2 3 充满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

铁钉生锈了教案

铁钉生锈了 课程标准: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的: 过程技能 1.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科学知识 1.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2.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 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学生不能理解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不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层次2:学生可以理解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但是不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 层次3:学生可以理解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 探究能力:能够进行自主的不懈的探究活动。 层次1: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 层次2: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但是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不能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层次3: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知识,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能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教学材料:无锈铁钉、试管或矿泉水瓶、透明塑料袋、干燥剂、细线绳、蒸馏水(或凉开水)、植物油、砂纸。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 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出示两种铁钉,生锈的和没有生锈 的。 导入情境让学生对生 锈现象有个回忆,同时 让学生进行思考为新

铁生锈的原因

铁生锈的原因 铁生锈,大家司空见惯。但同样是铁制品,有的极容易生锈,有的却很难生锈。比如放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但放在干燥的地方的铁制品却不是很容易生锈;裸露在空气中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但涂了油漆的或镀上了一些不易生锈的金属后的铁制品却不太容易生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铁生锈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正当我们感到疑惑的时候,我们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则消息:外国某化学公司的一家工厂,有一贮存氯化镁的钢质容器,有一次,因容器需要维修而停止工作,厂方排空了容器中的氯化镁,并将容器冲洗了几遍。而后两个工人进入钢质容器维修,一下去就晕倒了,当人们发现后,立即将人救出并送到医院,一人经抢救脱险,另一人不幸死亡。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员死亡呢?难道容器中含有有毒气体?人们对钢质容器内的空气进行了测定,并没有发现任何有毒气体,但却惊奇地发现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含量远远低于正常标准。为什么容器中会缺氧呢?经分析,发现问题原来出在容器本身,是因为容器生锈的缘故。我们讨论认为:这说明铁生锈需要消耗氧气。但是铁生锈仅仅只和氧气有关吗?水、氯化镁在这次事件中起什么作用呢?于是我们三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以上事件的背景进行猜想:铁制品生锈可能和水、空气及其他因素有关。为了证明我们的猜想,我们便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对铁生锈条件的进行探究。由于条件有限,我们无法使用专业的化学用品,所以我们自己动手,利用了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器材作为替代品。 实验器材及药品: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为A、B、C、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纯净水,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没没。再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并用相用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的缝隙封住。 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7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专题: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条件是考试热点之一。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已成为新的中考命题趋势。 【知识点睛】 1 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几天后观察,A 试管中铁钉生锈,在水面附近锈蚀严重,B 、C 试管中的铁 钉没有生锈。 实验分析 A 试管中的铁钉同时跟水、氧气接触而生锈; B 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不 生锈;C 试管中铁钉只与干燥的氧气接触不生锈。 实验结论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2 铁生锈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①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采用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赶走水中溶解的氧气;再加上植物油来隔绝氧气。 ②环境中的某些物质会加快铁的锈蚀,如与食盐溶液接触的铁制品比不接触的铁制品生锈更快。 ③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缓慢氧化)。 反应过程相当复杂,最终生成物铁锈是一种混合物。铁锈(主要成分:232e O O F nH g )为红棕色,表面疏松多孔,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接触,最终导致铁全部被锈蚀。 【例题精讲】 例1 为了探究金属铁生锈的条件,有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4组实验,将相同规格光亮的铁钉同时放入下列装置中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铁钉无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下同); (2)整个过程中铁钉表面没有铁锈出现,但质量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 (3)同时结束实验后,将铁钉取出烘干、称重,其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4)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上述实验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______. ?解析 ?答案::(1)D;(2)A;(3)CBDA;(4)将铁钉置于干燥空气中 例2 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右图装置(铜片长 8cm,宽1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7个实验,并持 续观察30天。 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 充满纯净的O2 2 充满纯净的CO2 3 充满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铜片均无明显变化 4 加入蒸馏水5mL(液面未浸没铜片),再充满O2 5 加入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5mL,再充满CO2 6 充入10mLO2,再充入10mLCO2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 7 加入蒸馏水5ml,再依次充入10mL CO2和10mLO2 近锈蚀最严重 【解释与结论】 (1)实验3中,要使用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5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铁生锈了-重点练习(含答案)2020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5.铁生锈了 1.判断题。 (1)新买的自行车没有生锈,用过一段时间后,有些磨损的地方可能会生锈。( ) (2)铁生锈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观察到。 ( ) (3)铁这种金属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 ( ) (4)生锈的铁制品无法用肉眼分辨出来,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进行判断。 ( ) 2.应用题。 自来水管很多是用铁制成的,时间一长或者年久失修,自来水会出现浑浊现象,颜色变暗红,成了“锈水”,你知道“锈水”是怎么回事吗? 3.选择题。 (1)铁和铁锈( )同一种物质。 A.是 B.不是 C.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 (2)下列关于铁和铁锈比较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铁锈能否被磁铁吸引时,用磁铁慢慢接近生锈的铁片即可 B.研究铁锈能否被磁铁吸引时,把铁锈从铁片上刮下来再用磁铁验证 C.A选项和B选项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不影响实验的结果 (3)机器的铁质零件生锈后,( )。 A.需要及时除锈,否则会影响机器的使用,有安全隐患 B.颜色会发生改变,只是会影响美观 C.铁和铁锈的硬度一样,所以不需要对生锈的零件进行处理 (4)下列关于铁和铁锈的比较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和铁锈的颜色相同 B.铁摸起来比较光滑,铁锈摸起来比较粗糙 C.铁有金属光泽,铁锈没有金属光泽 4.填表题。 观察铁和铁锈,把它们的特点填在下表中。

5.填空题。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选填“更容易”或“更不容易”)生锈。 (2)铁生锈的原因与和有关。 (3)将一块锈蚀严重的铁片密封起来,这块铁片上的铁锈(选填“会” 或“不会”)消失。 (4)研究铁生锈的原因,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来获得证据。 6.简答题。 铁为什么会生锈?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 7.【实验题·操作】小明想探究铁生锈的原因,他认为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于是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请你帮小明完善他的实验。 研究的问题: 实验材料:两个盘子、两枚铁钉、菜油。 实验步骤:(1) (2) (3)每天观察一次,一周后完成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8.小明家有一对锻炼身体用的哑铃,后来搬新家,这对哑铃一直被放在老房子的仓库里,几年之后,小明的爸爸回去收拾房子时发现了这对哑铃,哑铃表面已经被一层红褐色的物质覆盖,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请你根据课上所学的知识分析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铁生锈了,,教科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铁生锈了,,教科版]教科版六年级 下册科学知识点 5 铁生锈了一、教学目标 1.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3.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4.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三、教学用具学生准备:局部生锈的铁片(仪器室里取来的)、羊角锤、磁铁、简易的电路检测器、培养皿两个、铁钉两枚、纸巾若干、食用油若干、清水若干、食用盐若干、塑料杯两个、量杯一个、搅拌棒一根。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知识解析】观察铁锈.mp4。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新自行车和生锈的部件。 【讲述】新买来的自行车没有生锈,用过一段时间有些部位生锈了。 【展示】展示各种生锈的物品。 【讲述】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生锈的铁制品。有生锈的铁门、生锈的铁锁、生锈的衣架等等。 【过渡】铁制品为什么会生锈呢?铁生锈都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呢?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铁生锈这节课的学习。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观察铁锈【展示】展示铁片和铁锈。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铁片和铁锈,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填写下列表格。 【展示】展示表格:颜色结构色泽度手感铁片银色紧密金属光泽光滑铁锈黄褐色疏松无光泽粗糙【展示】展示羊角锤。 【提问】我们还可以利用羊角锤来比较铁片和铁锈,你们觉得应该怎样用羊角锤来观察呢?【预设】敲击。 【组织活动】用羊角锤敲击铁片和铁锈。比较它们敲击的声音。 【提示】使用羊角锤的时候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利用羊角锤敲击铁片和铁锤。 【提问】通过敲击铁片和铁锤,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呢?【预设】铁片坚硬,而铁锈易碎。这又一次说明了铁片结构紧密,而铁锈结构疏松。 【展示】展示磁铁。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设计者:萧山区河庄小学陈庆【教材分析】 《铁生锈了》是《物质的变化》这一单元的第五课。这节课介绍了铁生锈的化学变化以及所伴随的现象,为总结化学变化的特征提供一个例子同时也为第七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做铺垫。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寻找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形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共同作用有关等科学概念。因此本课引导学生设计“观察铁锈”、“探究铁生锈的原因”两个实验活动。活动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铁片和铁锈的颜色、光泽度、空隙、手感、敲击、导电性,磁铁吸引等方面的不同,收集足够的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活动2包括两个过程:首先是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生锈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推测铁生锈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找出铁生锈的真正原因。 【学情分析】 铁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学生们非常熟悉,但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以及铁锈的形成和哪些因素作用有关。通过前4课的探究学习,学生知道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的形式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初步的观察技能,了解了磁铁的磁

性,会用验电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会设计单一变量的对比实验。因为铁生锈的现象,是一个双变量的实验,水和空气这2个变量要一起作用铁才会生锈,而学生以往的实验设计中都基本只考虑一个变量的因素。要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出双变量的实验显然是困难的。而且在这一个单元的设计中,没有安排更多的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联系教材第七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它要求我们重复这个实验设计活动,那么我们就更应该把这个内容设计更加详细一点,最为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区别铁和铁锈,知道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教学准备】学生:铁钉、锈铁钉、铁锈、电路检测器、磁铁、实验报告单、煮沸过的水、水、试管,试管塞。教师:ppt 【教学过程】

铁生锈的原因

铁生锈的原因 研究问题:铁在什么情况下生锈速度最快? 我们的假设:在盐水中的铁生锈速度最快 实验材料:五支试管、盐、水、油、醋 方法:1、把一枚铁钉放入试管内,并灌水将其淹没,淋上植物油隔绝空气; 2、把一枚铁钉一半放入水中,一半接触空气,让空气和水同时进行催锈; 3、把水和盐进行混合,直到水不能再融化盐为止,再将铁钉放入其中; 4、把一枚铁钉放入醋中,令其催锈; 5、把水先到入一个试管,再迅速将水倒出,以最快速度把铁钉放入试管, 在试管口塞上活塞。 在这次实验中,我发现,凡是是铁制品就不要碰水,一旦碰水,如不马上处理,铁制品便会生锈,成为一堆废品。那么,也许在以后我们的代代子孙只能在书本上了解铁这种物质在21世纪被人类广泛应用到各个角落。再加上,现在铁差不多已经开采了351.4万吨。351.4万吨,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呀! 我们应该保护铁制品,不然锈铁会越来越多。现在世界上的锈铁占总铁量的1/4,不能再出现铁锈了,我们也应该采取措施去让铁不再变成锈铁。 不变成锈铁有很多种办法:在铁的表面涂上一层油漆;也可以在铁内注射进含铁的液体,成为不锈钢。 全世界的同胞们,让我们一起来保护铁制品吧!让我们的后代能亲手摸到“铁”这种物质。

铁生锈了 每年,因生锈而报废的铁的数量占了全世界铁产量的四分之一,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那么,铁为什么会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带着一连串问号,我开始带着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 研究的问题:铁在什么情况下生锈? 我的假设:有空气和水的情况下。 实验方法:在三只干燥的杯子内分别放入三枚未生锈的铁钉。一只杯子保持干燥和接触空气;一只杯子加入漫过钉子水后,再倒入油,使铁钉只接触水,不接触空气;另一只杯子加入水,是铁钉能够接触到空气和水。 实验结果:铁只在同时有水和空气的情况下生锈。 我发现,原来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生成一种主要是“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 看来,想要减少铁生锈,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让铁不同时接触水和空气。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铁生锈了同步练习B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铁生锈了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2题;共6分) 1. (3分)如下图所示,将铁片和铁锈分别连接在电路中,将________连接在电路时小灯泡较亮,将________连接在电路时小灯泡不亮,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 (3分)如下图所示,钢铁制品.在空气中变成了铁锈,这是因为钢铁制品与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了复杂的________变化。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3. (2分)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 4. (2分)从光泽上比较,铁片有金属光泽,而铁锈没有光泽。 5. (2分)将生了锈的铁块擦一下,其表面的铁锈又可变回铁了。 6. (2分)铁与铁锈一样都能被磁铁吸引。

7. (2分)买来的新自行车没有生锈,用过一段时间,有些部位会生锈。() 8. (2分)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 9. (2分)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三、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0. (2分)铁锈的颜色是()。 A . 红褐色 B . 黄绿色 C . 黑色 11. (2分)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A . 液面下的部分 B . 空气中的部分 C . 液面和空气交界处的部分 D . 以上都一样 12. (2分)铁钉在有腐蚀条件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 . 刷油漆 B . 抹油 C . 放入盐水中 13. (2分)下列和铁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2.5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铁生锈了课后巩固作业(后附答案)

2.5 铁生锈了 本课要点: A、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B、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一、填一填: 1、铁片的颜色是(),而铁锈的颜色是();铁片表面光滑度() 而铁锈表面光滑度();铁片连接在小灯泡电路中()导电,铁锈连接在小灯泡电路中()导电。铁片()被磁铁吸引,铁锈()被磁铁吸引。 2、把铁与()、()隔绝开是防止生锈的好方法。 3、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 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和()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5、铁上面涂上油漆,便切断了铁和()的接触,防止铁生锈。 6、把铁制品如菜刀等用完后放在干燥的地方,则可以切断铁和()的接触,从 而防止铁制品生锈。 二、选一选: 1、铁生锈是()变化。 A.化学 B.物理 2、铁在()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A.潮湿 B.干燥 3、铁钉放在( )中能防止生锈。 A.水 B.菜油盘 C.盐水 4、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 A.快 B.慢 C.一样快 三、判一判: 1、铁锈没有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 2、铁生锈后容易吸水,铁也就锈得更快了。() 3、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4、铁片的颜色和铁锈的颜色很接近。() 5、铁生锈水和氧气有直接关系。() 6、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同一种物质。() 7、磁铁吸引铁,吸引铁锈,这说明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8、只有水没有空气铁也会生锈。() 四、识图填空、实验探究 我们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端分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和盛有植物油的烧杯乙中,几天后,我们观察发现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不相同: A处的现象是: . B处的现象是: . C处的现象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 思路之一:将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在第一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至浸没1/2的铁钉,使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在第二支试管中倒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铁钉,并再倒入适量植物油以隔绝空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在第三支试管中放入棉花和干燥剂,并塞上塞子,使铁钉只与空气接触而不与水接触(见教材图2-23)。 实验设计思路之二:铁丝在一定体积潮湿的空气中发生锈蚀以及空气体积减少的情况。 取一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倒立于盛有清水的烧杯里(如下图所示)。注意试管里的铁丝要高出水面,且稳定不下落。观察铁丝表面是否发生变化,试管中的水面高度是否有变化。 铁丝生锈实验 实验设计思路之三:铁片在一定体积潮湿的空气中发生锈蚀以及空气体积减少的情况。 取一小块用酸洗净的铁片(或钢片),再用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具支试管(如下图所示)。观察铁片表面变化情况,以及玻璃导管中水位变化情况。 铁片生锈实验 实验设计思路之四:将(潮湿的试管内底部)粘有铁屑与没有粘有铁屑的两支试管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烧杯里,对比情况。 在一支潮湿的试管里加入少量铁屑,摇动试管使铁屑粘附在试管壁上(如下图所示)。将试管倒放在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再取一支没有放入铁屑的试管做对照实验。将两套装置静置,观察试管中铁屑是否生锈、试管中的水位是否升高。

铁屑生锈实验 说明: 思路一:约一周后可观察到明显的变化。第一支试管里的铁钉表面生成了一层红褐色的铁锈,而在铁钉位于水面和空气交界面的部分,生成的铁锈最厚。第二支试管里铁钉表面有明显的绣斑。第三支试管里的铁钉仍光亮完好。 思路二:当时间足够长,试管里空气中的氧气完全与铁反应生成铁锈时,试管内水位高度能达到试管高度的约1/5。 思路三:能观察到因具支试管里空气中的氧气与铁钉反应生成铁锈,使具支试管内的气压下降,试管里的清水压入与具支试管相通的导管里,形成水柱。 思路四:铁屑生锈,同时试管中的水位上升至试管的约1/5处。而对照试管里的水位没有上升。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41中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专题练习(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1、铁合金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但铁制品容易被腐蚀而在表面生成红褐色的铁锈。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 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将导管a、b处的止水夹k1、k2夹紧。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三处铁丝表面的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检验U形管内已充满O 2的方法是。 (2)步骤2中,观察到①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填化学式),②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③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填“强”或“弱”)。 (3)待U形管内有明显现象后,将b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k 2,观察到现象,说明该条件下铁制品锈蚀过程消耗了O 2。 (4)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不包括制造纯铁):。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铁的冶炼、锈蚀与防护及金属的性质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a:探究铁的冶炼(如图1) (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先通一会儿CO再加热的目的是; (2)硬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B的作用除了检验二氧化碳,还可以。 b:探究铁的锈蚀与防护 取一定量铁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紧瓶塞,滴加适量食盐水,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压强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1)实验中食盐水的作用是; (2)锥形瓶内压强下降的原因是; (3)自行车钢圈当今多采用铝合金,是利用了铝合金的性质。 c:探究铁、铜的活动性强弱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 【实验材料】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为A、B、C、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水,使水将铁钉完全浸没。再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并用相同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的缝隙封住。 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实验现象及结论】 A、B瓶中铁钉不生锈,说明只有水或者只有氧气,铁都不生锈;C瓶既有水也有氧气,但没有盐,而铁生锈,说明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只是水和氧气;对比D瓶,其铁钉生锈的速度比C瓶快,说明盐在铁钉生锈的过程中起到加速生锈的作用。因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2、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二) 【实验材料】三枚相同的铁钉、三个相同的试管、三个试管塞、干燥剂一小袋、水适量。 【实验步骤】 1、把三枚铁钉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其中一个试管放入干燥剂。 2、一个试管放少量的水,浸没铁钉的一部分;另一个试管放满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3、最后分别用试管塞把三个试管塞紧。

【实验现象】放置几天后取出三枚铁钉观察,发现第二个试管中的铁钉在紧密接触水面的地方有铁锈,而其他两个铁钉无铁锈。 【实验结论】潮湿的空气是铁生锈的重要条件。所以铁不能长期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三) 【实验材料】油、醋、肥皂屑、食盐、铁钉、瓶子、玻璃棒。 【实验步骤】 1、将食盐倒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盐水。 2、将肥皂屑放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肥皂水。 3、准备3个瓶子,分别标记1号、2号、3号、4号。 4、在1号、2号、3号、4号杯子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油、醋、盐水、肥皂水。 5、将4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4个杯子中。 6、观察一周,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 1号、3号、4号瓶子中的铁钉生锈。放在2号瓶子中的铁钉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 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是酸或碱或盐。 【重要事项】 1、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对比实验的条件控制,使对比实验的设计更科学。实验时,采用相同的杯子,相同的具有光泽的钉子。 2、教师提示学生在课下要注意观察钉子的生锈情况,并做好记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铁生锈了同步练习(I)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铁生锈了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2题;共6分) 1. (3分)如下图所示,将铁片和铁锈分别连接在电路中,将________连接在电路时小灯泡较亮,将________连接在电路时小灯泡不亮,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 (3分)如下图所示,钢铁制品.在空气中变成了铁锈,这是因为钢铁制品与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了复杂的________变化。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3. (2分)铁与铁锈一样都能被磁铁吸引。 4. (2分)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 5. (2分)从光泽上比较,铁片有金属光泽,而铁锈没有光泽。 6. (2分)将生了锈的铁块擦一下,其表面的铁锈又可变回铁了。

7. (2分)买来的新自行车没有生锈,用过一段时间,有些部位会生锈。() 8. (2分)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 9. (2分)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三、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0. (2分)下列和铁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 . 铁棒 B . 铁丝网 C . 铁钉 D . 铁锈 11. (2分)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A . 液面下的部分 B . 空气中的部分 C . 液面和空气交界处的部分 D . 以上都一样 12. (2分)在下列各种环境中,铁管道被锈蚀速度最慢的是()。 A . 沼泽地中 B . 空气中 C . 河流附近的酸性地中

探究“钢铁锈蚀条件”的实验报告

探究“钢铁锈蚀条件”的实验报告 山西省孝义市下栅初中107班王仲卯指导教师:王雅芝 摘要: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我将通过下面一组实验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 关键词:铁锈、除氧、密封 实验目标: 1、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得出铁生锈的条件,进而推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提升自身操作实验的能力。培养认真记录想象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发展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方法和能力。提出问题: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呢。 实验猜想: 我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及调查后,对铁生锈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1: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和氧气发生反应所致。 依据:通过观察、调查发现,裸露在空气中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但涂了油漆的或镀上了一些不易生锈的金属后的铁制品却不太容易生锈。 猜想2: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水和铁起化学反应所致。 依据:通过观察、调查发现,放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但放在干燥的地方的铁制品却不是很容易生锈; 猜想3:铁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共同作用于铁的结果。 猜想4:与其它因素有关 依据:空气中不仅有氧气还有其他气体成分,如二氧化碳、氮气等,铁锈的生成可能与这些气体有关。 于是我们组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猜想:铁制品生锈可能和水、空气及其他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及药品:

试管3支,集气瓶1个,试管塞4个,燃烧匙,酒精灯,火柴,试管架,药匙,纯净水,干燥剂氯化钙,洁净的铁钉。 实验过程: 1、将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将集气瓶编号为D。 2、用酒精灯将A瓶烘干后,放入一枚铁钉,并加入足量干燥剂,再用橡皮塞将瓶口塞住。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纯净水,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没过,再用橡皮塞将瓶口塞住。 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再用橡皮塞将瓶口塞住。 5、在D瓶中装入适量煮沸后的纯净水,并放入一枚铁钉,瓶塞上插入燃烧匙,点燃木炭将瓶中氧气去除,密封好使其不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实验室观察4天(每天观察一次),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