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计划2016
机械制图计划1

《机械制图》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二课程目标1、了解国内外机械制造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3、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6、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课程特点规范性、实用性、趣味性、启发性四教学方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切入课程,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知,努力使看似乏味的课程不再枯燥;结合计算机制图以及多媒体教学,进一步丰富课程。
课堂运用兴趣引导法、举例法、讨论法、类比法、头脑风暴等方法。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十一章进行授课。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主要介绍图纸幅面、格式以及比例、字体、图线和标注的标准与规范。
引导学生对图样有直观的认识。
第二章几何作图介绍几何作图的绘图工具以及用法,掌握线段、圆的等分法,掌握圆弧联接、椭圆的画法、平面图形的画法,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图样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章正投影法与三视图介绍投影法的概念,重点掌握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没,熟练掌握点、直线、平面、几何体的投影。
掌握基本几何体及其投影。
第四章轴测图了解轴测土的基本知识,知道正等测图及其画法,了解斜二测图及其画法,了解轴测草图的画法。
第五章组合体视图掌握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组合形式,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概念、区别与联系,掌握组合体试图的画法与尺寸标注,会刊组合体试图、补视图、补缺线。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会读一般组合体图样。
第六章图样的基本表示法掌握视图的表示方法,包括剖视图的种类和画法。
第七章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掌握螺纹、齿轮、弹簧、轴承等常用件的表示方法。
第八章零件图掌握零件图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会进行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尺寸标注,能正确给出零件图的技术要求,懂得零件图的工艺结构,了解零件的测绘。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引言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机械设计与创造的基础。
本文将就《机械制图》教学计划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旨在匡助学生全面了解该课程的教学安排。
正文内容:1. 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图纸的绘制、标注、尺寸控制等。
1.2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机械制图的学习,学生应能培养工程思维,理解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2.1 基础知识与技能。
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标准符号、投影方法、尺寸标注等。
2.2 三维模型与工程图。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三维模型转换成工程图,并进行标注和尺寸控制。
2.3 绘图软件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制图,提高绘图效率和准确性。
2.4 制图规范与标准。
学生将了解机械制图的规范要求和相关标准,培养规范意识和标准化思维。
3. 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3.2 实践操作。
学生将进行实际的绘图操作,通过实践提高技能水平。
3.3 项目实践。
学生将参预机械设计项目,进行实际的制图工作,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4. 评价方式:4.1 课堂表现。
包括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预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4.2 书面考核。
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4.3 实践项目评估。
对学生参预的实践项目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
5. 教学资源:5.1 教材教辅。
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辅资料,提供学生学习参考和辅助材料。
5.2 实验室设备。
提供适当的实验室设备和软件,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
5.3 网络资源。
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在线教程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
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机械制图》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安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引言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通过机械制图,学习者能够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图纸,为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和维修提供准确的依据。
为了提高学生在机械制图方面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增强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一、教学主题本教学计划的主题是机械制图基础与应用。
通过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学生将能够理解和绘制各类机械图纸,并应用这些图纸进行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与装配。
二、教学目标1.理论目标:(1)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标准符号。
(2)掌握绘制机械零部件的基本图形方法和技巧。
(3)掌握绘制常见机械零部件的尺寸标注和公差控制方法。
2.实践目标:(1)能够通过图纸理解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意图。
(2)能够阅读和解析机械图纸,进行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1.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标准符号(2学时)(1)机械制图的定义和作用。
(2)机械制图的分类和常用符号。
(3)标准符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2.机械零部件的基本图形方法和技巧(6学时)(1)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2)常见机械零部件的图形绘制。
(3)主视图、剖视图和投影视图的绘制方法。
3.尺寸标注和公差控制方法(4学时)(1)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用公差的表示方法和控制要求。
(3)公差带和尺寸链的应用。
4.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8学时)(1)阅读和解析机械图纸的方法和技巧。
(2)根据图纸进行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
(3)检验和调整装配零部件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活动安排1.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演示,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自主完成绘图任务和实际加工装配的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活动安排(1)理论学习:安排2学时的理论学习,包括基本概念和标准符号的讲解。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引言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机械制图,学生可以掌握绘制工程图纸的技能,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制图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1.1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工程图纸的意义和作用。
1.2 培养学生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和工程图的能力,提高其工程设计水平。
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2.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机械制图的定义、种类、标准符号等。
2.2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学习如何绘制零件图,包括主视图、分解图、尺寸标注等。
2.3 机械装配图的绘制:学习如何绘制装配图,包括装配关系、零件标记、零件表等。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采取差异化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3.3 项目驱动教学:通过设计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机械制图的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
4.2 作业评价:布置机械制图的作业任务,评价学生的绘图质量和完成情况。
4.3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教辅:选用优质的机械制图教材和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练习。
5.2 实验设备:配备先进的绘图仪器和设备,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
5.3 师资力量:拥有专业的机械制图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
结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可以有效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工程设计能力,为其未来的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的教学计划可以为机械制图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授课进度计划___机械制图__________科___1_____页⽇期周次时数课题名称重难点教学⽅法作业教具备注9.59.624绪论第⼀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机械制图的⽬的以及课程的重要性1制图基本规定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9.129.1334第⼀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2尺⼨注法3尺规绘图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9.199.2044第⼆章正投影作图基础1投影法概述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9.269.2754正投影作图基础⽴体表⾯交线的投影作图3⽴体上点、直线、平⾯的投影4基本体的投影作图1⽴体表⾯上点的投影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64任课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主管校长授课进度计划___机械制图__________科___2_____页⽇期周次时数课题名称重难点教学⽅法作业教具备注10.1010.1174第三章⽴体表⾯交线的投影作图2截交线的投影作图3相贯线的投影作图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10.1710.1884第四章轴测图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正等轴测图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10.2410.2594第四章轴测图3斜⼆轴测图4轴测草图画法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10.3111.1104第五章组合体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连接关系2画组合体视图的⽅法与步骤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11.711.8114第五章组合体3组合体的尺⼨标注4读组合体视图的⽅法与步骤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任课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主管校长授课进度计划___机械制图__________科___3____页⽇期周次时数课题名称重难点教学⽅法作业教具备注11.1411.15124第六章机械图样的基本表⽰法1视图2剖视图3断⾯图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11.2111.22134第六章机械图样的基本表⽰法4局部放⼤图和简化表⽰法5第三⾓画法6表⽰法综合应⽤实例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11.2811.29144第七章机械图样的特殊表⽰法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法2齿轮4弹簧5滚动轴承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12.712.8154第⼋章零件图1零件图概述3零件上的常见⼯艺结构5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12.1212.13164第九章装配图1装配图的内容和表⽰法2装配图的尺⼨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4画装配图的⽅法与步骤6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任课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主管校长授课进度计划___机械制图__________科___4____页⽇期周次时数课题名称重难点教学⽅法作业教具备注12.1912.20174第⼗章零部件测绘1零部件测绘⽅法和步骤2常⽤测量⼯具及测量⽅法讲授法、提问法配套练习册对应习题多媒体⿊板12.2612.27184复习任课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主管校长。
《机械制图》优秀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案本~(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机械制图》班级 15高技、15焊接系部数控技术系!授课教师汤郁徐州机电工程学校徐州机电技师学院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约40分钟).1、尺寸数字;(1)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2)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按图1-15a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1-15b的形式标注。
|2、尺寸线(1)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用以表示所注尺寸的方向。
尺寸线的终端结构有两种形式——箭头和斜线两种;②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
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
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时,同一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
3、尺寸界线(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2)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略超过尺寸线(通常以3~~4mm为宜);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相垂直,但两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平行。
学生认真预习,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画> <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提出问题 学生展讲(约40分钟)—?二、平面图形的画法1、圆内接正多边形 圆内接正五边形的画法作水平线ON 的中点M ,以点M 为圆心、MA 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
以AH 为边长,即可作出圆内接正五边形,如图1.21所示。
圆内接正六边形画法2、斜度和锥度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其大小以它们夹角的正切值来表示。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制图教学计划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机械,制图,教学计划,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性质,设计,思路,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1课程的性质《机械制图》是机电系各专业的一门既有基本的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必修技术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实的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较熟练的绘图和读图能力,还有较敏捷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意识,能视野开阔、善于自学,创新思变,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用各种手段较快地、准确地绘制、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先修课程:金属工艺学(亦可并行开设)并行课程: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后续课程:各专业课1.2设计思路本课程设置依据是模具制造及机电一体化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和知识的要求。
专业典型工作岗位有维修技术员、营销员、零部件管理员和设备管理员、设计人员、生产一线工人。
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读懂零件和装配图,并能绘制。
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机械制图》这门课程。
在课程的标准制定和内容组织时,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及“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的原则,以能力目标为主线,将内容分为下面几个模块机件的正确拆装零件的认知测量工具的使用基本零件的认知机械制图基本体绘制组合体绘制读图图形绘制与读图轴侧图绘制零件图绘制读图装配图绘制读图本课程以拆画零件为教学内容载体,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综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课程教学项目和任务设计突出专业背景,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优化教学内容;同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遵循认知和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引言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基础。
为了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机械制图》教学计划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绘制机械零部件的图纸、装配图和工程图的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机械零部件的三维形状和尺寸。
1.3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应能够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合理设计和绘制机械零部件的图纸。
二、教学内容:2.1 基本制图知识。
包括制图工具的使用、图纸标准和规范、投影法、尺寸标注等。
2.2 机械零部件的图纸绘制。
包括常见零部件的绘制方法,如轴、齿轮、螺纹等。
2.3 机械零部件的装配图和工程图绘制。
包括装配关系的表达、零部件的配合尺寸和公差、工程图的绘制规则等。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制图思维和基础知识。
3.2 实践操作。
通过实际绘制机械零部件的图纸,让学生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和技巧。
3.3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和参考书。
选择经典的机械制图教材,并提供相关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4.2 实验室和设备。
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先进的绘图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4.3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具。
提供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教具,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五、评估方法:5.1 课堂作业。
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绘图作业,评估学生的制图能力和理解程度。
5.2 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5.3 期末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侯云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为基本思路;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
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实际,在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和教育规律,为中职教育及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能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
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形成由图形想象物体、以图形表现物体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规范的制图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并
能适应制图技术和标准变化的需要;通过制图实践培养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进行一些简单的几何制图
2. 掌握点、线、面的投影。
3. 掌握基本体、组合体的三视图以及剖视图
4. 掌握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
5. 了解安全生产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2. 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3. 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4. 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5.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提倡特色教学,应精选内容,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能力。
2.本学期学时为51学时左右。
3.本课程能为学生制图和读图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4.数控一年是一个班学生普遍底子薄,基础差,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降低教学难度,而且还要深入浅出,让学生容易接受。
四、教材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特点:理论抽象,难懂,要求空间想象能力强,实践性强,空间转换能力要求强。
为了最大限度的克服以上困难,搞好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放慢进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2.讲课要做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让学生容易接受。
3.在讲清理论的基础上,要做到精讲多练。
4.在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讲清制图的重要地位,明
确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视图、剖视图与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2.基本体、组合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的画法。
3.螺纹的规定画法及标注: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画法;单个直齿圆柱齿轮及及其啮合的画法。
4.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二)、难点:
1.图样的简化画法。
2.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
3、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零件的测绘。
五、教学措施
1. 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2. 可按工作任务或项目组织教学,让学生接触企业产品图样。
3. 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4. 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结合专业背景,选择适合测绘的零部件,培养学生初步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安全防护的教
育。
5.提倡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配置挂图、模型、典型零部件、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和绘图软件等将抽象的空间问题很形象的摆在学生面前,变抽象为形象,促进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积极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六、教学进度表
201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