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控编减编自查报告正式版
2023机构编制工作自查报告5篇

2023机构编制工作自查报告5篇机构编制工作自查报告1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我局结合本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履行行业职能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自查工作。
现将机构编制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局机关机构编制基本情况(一)人员情况。
我局人员编制共8名。
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党内职数按县委规定配备,纪检组长1名;股级干部职数4名,机关工勤人员事业编制1名。
目前实有在编人员7名。
(二)内设机构情况。
根据《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_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蓬府办发[]7号)文件精神,我局核定内设机构4个。
目前,我局严格按照“三定”方案设立了办公室、综合股、政策法规股、督查股。
二、下属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一)下属财政全额拨款参公事业单位1个:__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编制27人。
设大队长1名,实有在编人员20名。
我局严格按照“三定”方案设立了赤城中队、城南中队、园区中队、规划中队、特勤中队、蓬南中队、金桥中队、文井中队、天福中队9个中队。
(二)下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个:__县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编制18个,实有在编人员16名。
三、局机关机构编制自检自查情况机构启动运转情况:我局按照“三定”要求设置内设机构,明确了内设机构职责,并严格按规定的编制配备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相关人员已到位到岗。
职责履行情况:我局不存在扩大或缩小职责范围和权限的情况;不存在履行职责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内设机构岗位责任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位。
人员编制情况:人员编制管理范围。
将领导职数、人员编制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范围。
按规定程序呈报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增减或调整等事宜;未发生过擅自超过核定的人员编制配备工作人员和擅自超规格、超职数配备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等情况。
今后,我局将继续认真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行政机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配备以及领导职数配备等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机构编制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管理、严格管理、规范管理和依法管理。
控编减编自查报告

控编减编自查报告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包括参公事业编(在省考里招)和普通事业编)以及公益性岗位。
控编减编自查报告范本一: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要求和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有关规定,根据省编委《关于做好全省控编减编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增减平衡、分级负责”的原则,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各级责任、加强部门协作等办法综合施策,确保完成全区控编减编任务。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中央、省有关要求,全区各级行政编制(含政法专项编制)总额控制在中央核定的名内,全区事业编制总量以20xx年底统计为基数,确保到20XX年底实现只减不增目标。
20XX年1-4月新增的事业编制要通过结构调整,逐步加以解决。
历史遗留的工勤编制只减不增,逐年核减。
(三)控编减编的范围。
机构范围:区直党政群机关、镇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范围:行政编制(含政法专项编制)、事业编制。
二、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一)严格控制总量,严守机构编制“红线”1.从严控制机构限额和人员编制总量。
全区党政机关行政编制(含政法专项编制)要严格控制在省市核定的总额内,不得用于党政机关的编制。
事业编制要严格控制在20xx年底总量内,五年内只减不增。
对确需加强的重点领域或关键环节,在总量内调剂解决。
严格控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和其他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严格控制经费自理事业编制转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
2.从严机构编制审批。
各部门要结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的整合力度。
特别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机构编制膨胀。
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期间,除党中央、国务院有明确规定或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外,一律不再新增机构、新增编制,不提高机构规格。
机构编制管理自查报告

机构编制管理自查报告机构编制管理自查报告(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构编制管理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机构编制管理自查报告1市编办:根据省编办《关于开展20xx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工作的通知》(皖编办〔20xx〕153号)要求,我们对照考核内容,对全区20xx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执行情况(一)贯彻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章、政策情况区编委及编办议事、办事规则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上级机构编制管理各项规定得到严格执行。
一是始终认真执行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和“五不准”制度,严守机构编制管理程序规定。
凡按规定需报上级批准的重大改革方案和机构编制事项,均按管理权限上报市编委或市编办审批,在没有得到正式批复之前,坚持按规定不予实施。
二是先后制定了《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区编办工作规则》等制度。
实行以制度管编,保证了全区机构限额不超、编制总量不增、领导职数不突破、人员不形成新的超编。
三是严格执行编委会、编办工作规则,所有机构编制事宜都提交编委会审议。
(二)机构编制管理重要文件执行情况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和文件精神。
严格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安徽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确保中央及省、市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法规政策在我区的贯彻落实。
建立了机构编制管理集体议事规则,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专题专报、一个部门承办、“一支笔”审批制度。
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办事机构均按规定进行设置。
严格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机构编制事项。
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设置的事项,统一由区编办审核、编委会审议、按规定程序报市编办审批。
二、严格执行中央编办20xx年4月28日下发的《关于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电话通知稿》精神,将全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控制在20xx年底总量内,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XX控编减编工作自查报告

XX控编减编工作自查报告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
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xx控编减编工作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指导下,在上级编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执行上级政策,不断加强乡镇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实现了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
现将有关情况自查如下:一、乡镇行政机关改革情况(一)乡镇内设机构我县现有12个乡镇(乡镇合并前为20个),一、二类乡镇各6个。
各乡镇内设机构原设置党政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经济贸易与村镇建设办公室、政法办公室(加挂综治办牌子),科教文卫办公室(加挂计生办牌子)、社会发展办公室等六个办公室,现各乡镇内设机构均调整设置为党政综合办公室(加挂综治办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计生办牌子)三个办公室,全县乡镇减少内设机构36个。
各乡镇根据本乡镇实际,对“三办”的职责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并按“三办”的模式运作。
(二)全县乡镇定编和超编情况20xx年乡镇合并前定行政编690名,在职729人,20xx年,全县原有干部职工661人,其中国家干部601人,工人60人。
上一轮机构改革定行政编518个,事业编40个,本次乡镇行政机关改革定行政编510个(一类乡镇6个,定编270人,二类乡镇6个,定编240人),与上一轮机构改革相比较,行政编减少8个。
通过竞职和竞编两轮竞争上岗,20xx年底510名优胜者全部上岗,并且定编到人,到xx年底,在编制510名不变的情况下,乡镇机关实有人员下降为483人,空缺的编制没有新进人员,也没有移到其到他单位使用。
控编减编工作自查报告

控编减编工作自查报告一、项目介绍控编减编工作是指根据组织的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编制进行控制、减少编制或调整编制的一种工作。
本次自查报告主要围绕控编减编工作展开,对于该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工作效率。
二、自查报告内容1.控编工作自查1.1 内部控制1.1.1 人员配备情况根据组织的人员需求计划,我们经过精心筛选和安排,确保了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员工负责。
各岗位的编制和实际配备人员的情况相符,实现了编制与实际人员需求的平衡。
1.1.2 完善制度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控编工作制度,明确了编制调整的程序和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流程,确保了控制编制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同时,也注重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形成了一个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工作体系。
1.1.3 内部审核我们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对于控编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内部审核,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控编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外部控制1.2.1 合规性审查我们与相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政策法规的变化,确保控编工作的合规性。
同时,我们也定期进行外部合规性审查,对于控编工作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检查,确保雇佣合同、报酬福利等方面的合规。
1.2.2 能力培训我们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控编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通过培训,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控编工作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减编工作自查2.1 绩效评估我们建立了绩效评估的制度和流程,对于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核。
在减编过程中,我们主要根据员工的绩效情况进行减编,确保只留下质量优秀、绩效突出的员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2.2 持续优化我们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通过改进办公流程、引入先进的办公设备和软件系统等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岗位职责的细化,确保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工作或工作不均衡造成的人员浪费情况。
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精选6篇)

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精选6篇)机构编制情况篇1按照省、市、县委编办深入开展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的工作要求,镇党委组织专职人员对我镇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进行核查,现将自查报告于下:一、核定编制情况20xx年,撤区并镇工作中,由原x区x乡与x乡合并建立现x镇。
根据《x县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和x县编委〔20xx〕64号文件精神,核定我镇政府机关编制24名,其中行政编制22名,机关工勤编制2名。
成立政府直属事业单位x镇便民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8名。
全镇机关事业单位核定编制共计32名。
二、实际在编在岗情况(一)政府机关:政府机关目前实际在编在岗人员20名,其中机关行政人员18人,工勤人员2人。
空缺编制4名。
(二)事业单位:镇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实际在编人员8名,在岗人员7名(借调人员1名,1名建管人员在集中办公,附加一名上岗待聘人员)。
全镇实际在编在岗人员27人。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干部管理。
严格执行乡镇干部管理规定,干部请假、休假、外出一律由主要领导审签同意并报办公室备案;严格干部借调,确需借调一律按照正规程序办理;对不按时到岗人员,镇纪委及时召回约谈,确保人员在编在岗在位。
(二)严控编外用工。
编外用工因事设岗,确因工作需要,由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编外用工数量、薪资等关键事宜。
目前全镇编外用工5人,其中机关驾驶人员1人,城管办4人。
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篇2根据会泽县机关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检查评估的通知》(会编办〔20xx〕2号)精神和具体工作要求,现将我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自查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大井镇属会泽县东大门,地处云贵两省二县一市(贵州省威宁县、云南省会泽县、宣威市)交界处,辖区总面积254.1平方公里,耕地种植面积47200亩。
全镇辖17个村(居)委会251个村(居)民小组13055户42980人,20xx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23806.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28元,人均有粮449.5公斤。
2023年机构编制工作自查报告

2023年机构编制工作自查报告机构编制工作自查报告1XXX县委编办:依据《中共XXX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开展20xx年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X委编办〔20xx〕67号)文件精神,我镇围绕督查内容,仔细做好自查工作。
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自查工作基本状况在自查工作中,组成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自查小组,对镇机关、内设机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事项的执行状况进行了全面自查。
二、自查结果1、机构编制管理总体状况我镇行政编制39个,截止20xx年6月,在编在职33名,借出2名,缺编4人;事业单位编制人数20人,共有编制内人员15人,缺编5人,其中,安排生育服务中心岗位人员编制5名,现有4名,缺编1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岗位人员编制3名,现有3名;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岗位人员编制12名,现有8名,缺编4人。
我镇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上均根据规定管理。
同时,仔细刚好执行县委、县政府、县委编委探讨确定的机构编制事项,没有违反管理权限和程序设立机构,没有擅自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无机构编制违纪违规状况发生。
严格执行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配及管理。
2、行政和事业单位改革状况严格执行上级批准的行政改革方案,落实“三定”规定,按时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按时间节点完成实名制信息录入、核对、报送工作及公示、登记工作,没有违反规定的行为。
3、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状况规范事业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工作,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建立规范的档案库。
没有出现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和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
社事中心、村镇建设中心、计生中心已登记的单位3个,已登记的单位仔细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
4、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状况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纳入实名制管理管理,并在编制册和台帐中进行实名登记管理。
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20xx年新进人员均在严格限制机构编制总量的前提下,根据规定进行配置,并刚好办理入编手续。
2023年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2023年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关于机构编制执行状况自查报告1依据《黄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xx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状况考核工作的通知》(黄政办字〔20xx〕第115号)要求,我局快速开展机构编制管理执行状况检查工作,并比照检查的内容逐项进行仔细自查。
现将自查状况报告如下:一、机构编制管理状况我局严格根据批准的“三定”方案,扎实推行实名编制,严格限制编制和财政供给人员。
(一)机关机构编制状况依据《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林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黄政办〔20xx〕50号)精神,明确局内设机构6个,分别是办公室、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科、造林绿化管理科(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林业科学技术和产业科、森林资源管理科(行政审批服务科)、森林公安分局(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市林业局机关(不包括森林公安局)行政编制18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总工程师1名;科级领导职数5名。
现有在编人员18人,其中副处级9人,科级实职5人,科级虚职2人,科员2人;离休3人,退休20人。
市森林公安局对外称黄山市森林公安局,挂黄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牌子,正科级建制,核定政法专项编制8名。
其中:局长、政委各1名,副局长1名。
现有在编人员5人,其中科级实职1人,科级虚职4人。
市森林公安局下设黄山市森林公安局博村森林派出所,副科级建制,核定政法专项编制10名,其中:所长、指导员各1名。
现有在编人员10人,均为科员。
(二)事业机构编制状况(二)事业机构编制人员状况我局下属6个事业单位:1、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市松材线虫病监测中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核定编制9名。
实有在编人员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工勤人员2人;离休1人,退休6人。
2、市自然爱护区管理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核定编制11名,实有在编人员7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专业技术人员3人,工勤人员2人;退休4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县控编减编自查报告正式
版
县控编减编自查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的要求,按照省、市编办《关于报送控编减编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20xx年底编制总量
20xx年底,全县各级行政编制总计1061(含群团地方自定编制15名)名。
其中:党委93名、人大15名、政府287名、政协10名、群团24名、法院41名、
检察院31名、公安167名、司法33名、镇机关行政编制360名。
20xx年底,全县各级事业编制总计5167名,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制4137名,差额拨款事业编制505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130名,镇事业站所事业编制395名。
二、控编减编总体目标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要求,严控编制总量,对确需设立的机构,不增加编制,实行总量调剂或从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收回的事业编制中解决。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打好基础,到20xx年底,全县各级行政编制总量控制在1061名,事业编制总额控
制在5634名,力争五年内编制只减不增。
三、控编减编措施
(一)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控机构数量。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省、市两级审批,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权限和程序申报审批。
坚持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制度。
凡涉及机关事业单位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等机构编制事项,均由县机构编制部门按程序独家办理,对上级业务部门的文件、会议纪要、领导讲话、建议等形式要求新增机构和机构升格的事项严格控制,一律不作为机构设置的重要依据。
今后,原则上不再设立新的机构,对确需设立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按照“撤一建一、合并组建、先减后增”的
原则从严审核把关,确保机构数量只减不增。
(二)加快事业单位清理规范。
按照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对职能相近、萎缩、退化的事业单位,彻底予以整合撤并,收回人员编制,坚决杜绝审核审批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市场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三)盘活编制资源,实行动态管理。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动态管理”的原则,加强评估审查,采取自查自审与抽查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认真梳理各单位职责,根据单位职责任务的变化,对单位之间的编制进行优化调整,对职能弱
化、业务萎缩和过去核编较多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进行酌量核减;对职能增强、业务增多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酌量增加;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收回的事业编制,优先解决公共服务、保障民生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引用的需求。
四、监督检查措施
进一步规范完善机构编制、财政经费等环节的管理政策,逐步建立机构编制与组织、人社、财政管理相配套的综合约束机制,从源头上控制机构编制增长。
认真贯彻执行中编办、监察部印发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和《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政策法规,对于违纪、违规现象要及时纠正,情
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相应责任,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