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参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难点⑴染色体组的概念。
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⑶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法。
教学程序第1课时导入: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出示投影片:猫叫综合征幼儿照片。
2.让学生观察:患儿的征状---两眼较低、耳位低下,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教师补充说: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
3.投影片放映:病因---染色体缺失图,包括:投影片上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5.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何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呢?教师引导学生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等方面来加以思考。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我们已经知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那么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会不会引起生物的变异呢?(回答:会)染色体数目会如何改变呢?(回答:可增加,也可减少)。
2.前面所说的仅是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它只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
例如,人类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染色体---21号染色体是三条,其征状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再如,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叫“性腺发育不良(Turner综合征)”,患者少了一条X染色体,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类型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为普遍。
因此,我们重点介绍后一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3.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染色体组”放映: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组织学生观察、归纳、总结:(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二次,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案

跃的教学气氛。
五.课时安排
本节课为《染色体变异》的第一课时,课时安排
1 课时。
精品文档
六.教学过程
环节名称 复习
教师活动 问题:可遗传变异有哪些来源?
学生活动 回忆上节课的内 容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引入新课
观看舟舟音乐会视频, 提出问题: 观察 “舟舟患的是什么病呢” ,展示 21 三体综合征的染色体组成,引出 新课——染色体变异。
怨叹址趾减曙印孕刷钎早除摩蚁评般铣昆纹饺狡浇砚俗蝗痰稚警舵绪客厅愈扁邱谓时绦离奠
行
●教学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 第五章第 2 节 染色体变异教案
.
精品文档
第 页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好学 ●教学目标力 ●教学重点行 ●教学难点 ●教学策略崇
●教学过程尚 ●板书设计一 流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染色违恩趁嫉着礁矩兰盲墒讼凸汗戮纪叹示宿感咆浅掌乖潞
叹址趾减曙印孕刷钎早除摩蚁评般铣昆纹饺狡浇砚俗蝗痰稚警舵绪客厅愈扁邱谓时绦离奠
崇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 第五章第 2 节 染色体变异教案
第 页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好学 ●教学目标力 ●教学重点行 ●教学难点 ●教学策略崇
●教学过程尚 ●板书设计一 流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染色违恩趁嫉着礁矩兰盲墒讼凸汗戮纪叹示宿感咆浅掌乖潞
以游戏的方 式激发学生 的兴趣,更能 通过将扑克 牌中同一花 色的 13 张牌 类比为一个 染色体组的 方法加强了 对染色体组 的理解。并以 练习题巩固 加强。从而突 破教学重难 点。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思考回顾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学 习目 标核 心 素 养1.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及特点。
(重、难点)2.概述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和过程。
(重点)3.概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1.列表比较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2.结合案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3.阐明染色体变异导致遗传物质变化,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一、染色体变异指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变异类型和实例类型实例 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小21三体综合征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三倍体无子西瓜 细胞中的一套非同源染色体。
3.二倍体4.多倍体(1)概念⎩⎪⎨⎪⎧起点:受精卵染色体组数: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实例:三倍体香蕉、四倍体马铃薯(2)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人工诱导多倍体(多倍体育种) 方法 用秋水仙素处理或用低温处理处理对象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 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5.单倍体(1)概念: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
(2)特点⎩⎪⎨⎪⎧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3)应用:单倍体育种。
①方法: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正常纯合子②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二、染色体结构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连线]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1)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1.实验原理2.实验流程及结论根尖的培养及诱导⎩⎪⎨⎪⎧①培养方法: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底部接触水面②诱导时机:待洋葱长出 1 cm 左右的不定根时③诱导措施: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4 ℃),诱导培养36 h↓取材及固定⎩⎪⎨⎪⎧①取材: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 0.5~1 cm ②固定: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 ,以固定细胞的形态③冲洗: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制作装片⎩⎪⎨⎪⎧⎭⎪⎬⎪⎫①解离②漂洗③染色: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④制片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相同↓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变异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结论:低温能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能力目标: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四、教学课时:2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言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学习,我们知道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形态是稳定的。
从而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当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染色体的结构或染色体的数目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听讲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叙述】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染色体变异可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类。
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回答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问:“猫叫综合征”是怎样引起的?它属于哪种染色体变异?问: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4种类型?教师出示染色体结构变异4种类型图解,再一进行解说归纳。
缺失:指一条染色体断裂而失去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上的基因也随之丢失。
如果失去的基因是显性的,同源染色体上保留下来的是隐性的,这一本来不能显出的隐性性状就能显出来。
重复:一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段接到同源染色体的相应部位,结果后者就有一段重复基因。
倒位:一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段,位置倒过来后再接上去,造成这段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颠倒。
易位:染色体发生断裂,断裂片段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
看书第85—86页后回答。
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易位可使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发生连锁。
要注意到,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严重的可以造成死亡。
比如当两个同源染色体相同部分都缺失时,某些基因就都不存在,这就可以造成死亡。
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2

染色体变异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材中对染色体变异类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向学生传授了新的概念如: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图文并茂展示了不同的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造成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染色体变异的利用,如21三体综合征、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由于内容信息量较大,宜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高效的向学生展示本节的知识要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有基因突变、基因可决定生物性状、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及结果等。
以上知识基础对学生理解本节中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以及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之前所学与新知识点进行联想,从而达到温故知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2.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染色体组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与多倍体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以致用,认同染色体变异对生产、生活与生存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难点1.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及多倍体的概念;2.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法的过程。
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染色体结构变异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组: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领悟比较顺畅,能根据模式图及时理解染色体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
对于个别染色体的增添或缺失也能轻松掌握。
主要困难表现为对染色体组的理解和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过程的掌握,需要后续通过习题进一步巩固复习。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5.2 染色体变异.doc

1、个别染色体增减:21三体综合征
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增减
(1)染色体组:看教材中果蝇的染色体图,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问: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各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组成的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染色体组的关键点:1.一组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2.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3.包含了控制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你们能用图和字母来表示二倍体吗?
(3)多倍体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和多倍体育种
由二倍体引出三、四、六倍体等多倍体概念,举例说明多倍体的常见种类和特点,他们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染色体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的一类情况。
你们能用图和字母表示三倍体和四倍体吗?识图有规律吗?画出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抽两个组的代表上讲台画出
温故知新
比较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加强对新概念的理解
考察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画图强调以示区分。
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
以自己和熟悉的材料做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自己找出规律印象深,更容易灵活运用
通过对比加强认识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来突破难点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认知
考察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
(2)通过实验,养成与他人合作、共享并能够欣赏别人的观点和创意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使学生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高考链接
(高考考点)
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图像辨别
教学重点
学生回忆、思考、回答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五章讲述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怎样发生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除基因突变外,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会不会发生改变呢?人类的遗传病是怎样产生的?又该怎样检测和预防呢?通过本章学习,会明白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同时本章也使学生认识到遗传造就生命延续的根基,变异激起进化的层层涟漪。
研究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为人类健康增添新的助力。
本章内容包括三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和第3节《人类遗传病》。
本节课在前一节的基础上,阐明染色体变异,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3.3.5 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三部分内容构成。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哪些类型?什么是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有哪些类型?本节课将聚焦这一系列问题。
教材先阐释什么是染色体变异。
接下来教材详细阐释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并安排“探究•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探究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最后阐释染色的结构的变异及其危害。
本节教材图文并茂,设了多种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能概述染色体变异的含义;2.能概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及重要意义;3.能概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后果。
4.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生物高中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教案2

模块二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案Ⅰ、课标解读: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Ⅱ、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是模块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等章节内容后,进入本章的学习。
本章第1节先介绍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生有了一定的关于“生物变异”的知识基础,再来学习“染色体变异”就能有一种由“分子水平”向“细胞水平”上升的知识构建过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两种水平的变异进行对比比较,从而产生生成性知识建构。
Ⅲ、学生情况分析:我校高中生源在广州市位于B组和C组之间,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正在高二年级就读。
高中的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体内各器官日趋成熟,身体各指标基本接近成人;在心理上,智力发展飞跃,思维发展由经验型走向理智型,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更加丰富,是富于想象和渴望创造的时期,是个性特征逐渐稳定和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接受知识能力强,求知欲旺盛。
但是教师能否抓住学生的这些“求知欲”,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
此时学生经历了高一关于“模块一”的学习,又按高考选修X的方向被重新分班,理科班与文科班、必修班与生物X班的教学策略都有较大的区别。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通过与本节课有关的图片、实例、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成为学习本节内容的内驱力。
染色体组的概念是理解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基础,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制作果蝇减数分裂过程的课件,通过动态的过程优化学生的理解过程。
学生对本节内容相对陌生,教师应多举一些实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对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科学的计算推理来得出结论,例如为什么说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本节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激活原有的知识系统,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染色体变异课程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1.生命观念——利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可以引起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水平二2.科学思维——准确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并能运用染色体组的概念结合发育的起点区别单倍体与二(多)倍体。
水平一3.社会责任——理解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并通过与杂交育种的比较,认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水平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自主梳理———————————————[典例1] 用马铃薯的花粉在一定的条件下直接培养形成马铃薯植株。
该马铃薯植株的某些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此时细胞内共有15个四分体。
据此推测,马铃薯正常个体的体细胞中共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为( )A.2个B.3个C.4个D. 5个解析在减数分裂形成花粉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那么花粉直接培养形成的马铃薯植株,其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组数目也减半。
而用花粉直接培养形成的马铃薯植株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并形成15个四分体,说明其含有2个染色体组,所以马铃薯正常个体的体细胞中共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为4个。
答案 C[对点练1] 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A.①:AABb ②:AAABBb ③:ABCD ④:AB.①:Aabb ②:AaBbCc ③:AAAaBBbb ④:ABC.①:AaBb ②:AaaBbb ③:AAaaBBbb ④:AbD.①:AABB ②:AaBbCc ③:AaBbCcDd ④:ABCD解析根据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类型判断,①含有两个染色体组,②含有三个染色体组,③含有四个染色体组,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 C———————————————素养提升———————————————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比较[典例2] 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D.四倍体西瓜的根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解析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是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四倍体西瓜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来自母本,应含有4个染色体组;无子西瓜由于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不能形成受精卵,而种皮来自于母本,所以有种皮,而没有胚;由于植株的地下部分没有经秋水仙素处理,四倍体西瓜的根细胞中仍含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 C[对点练2] 下图表示两种育种方式,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的育种方式为________,乙图表示的育种方式为________,二者的育种原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甲图和乙图中都有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组加倍,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获得无子西瓜至少需要________年。
图乙中有两次传粉过程,它们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图中所示育种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组加倍使染色体组加倍,从而变得可育(3)两得到三倍体种子刺激三倍体的子房发育成果实(4)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直接得到纯合体【归纳总结】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染色体组成倍减少,再加倍后得到纯种(指每对染原理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常用方法花药离体培养后,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或幼苗优点操作简单明显缩短育种年限适用于植物,在动物方面缺点技术复杂一些,需与杂交育种配合难以操作联想质疑★染色体变异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基因突变无法用显微镜观察。
★21三体综合征的核型★三倍体无子西瓜★蜂王、雄蜂与工蜂★单倍体发育的起点是配子【方法归纳】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1)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判断:在细胞内任选一条染色体,细胞内与该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共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甲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发同一个音的字母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乙含有4个染色体组。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选学) ———————————————自主梳理———————————————1.实验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1)培养、诱导:将长出约1 cm长不定根的洋葱整个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4 ℃),诱导培养48~72 h。
(2)固定、漂洗: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0.5~1 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片、观察: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象。
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典例3]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操作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剪取的根尖用卡诺氏液处理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B.卡诺氏液处理后应用清水漂洗两次C.制片时应先解离、漂洗,再染色、制片D.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寻找到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象解析卡诺氏液固定后应用95%的酒精漂洗两次,故选B。
答案 B[对点练3]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制片操作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解离的目的是为了让组织细胞彼此分离B.可用清水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C.染色所用的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是一种碱性染料D.制片时的操作顺序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解析制片时的操作顺序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故选D。
答案 D联想质疑【归纳总结】(1)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有丝分裂前期,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由于没有纺锤体,染色体不能被牵拉到细胞两极,细胞无法实现一分为二,从而使得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当温度恢复正常或秋水仙素被细胞代谢消耗完全之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又通过正常的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子代细胞。
(2)两次漂洗的对比:①时间不同:第一次漂洗在固定之后解离之前,第二次漂洗在解离之后染色之前;②试剂不同:第一次用95%酒精漂洗,第二次用清水漂洗;③目的不同:第一次是为了洗去多余的卡诺氏液,第二次是为了洗去多余的解离液。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自主梳理———————————————1.类型(连线)光学显微镜下对染色体形态大小进行观察可以检测2.结果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的变异。
3.对生物体的影响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典例4] (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能导致基因重组。
染色体重复、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倒位属于染色体变异。
答案 A[对点练4] 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下图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 )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解析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①a、b基因的位置出现新的j基因,则只能为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②染色体臂上的c基因和d、e基因发生了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D正确。
答案 D【归纳总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易位交叉互换图示区别位置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原理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观察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联想质疑请分析以上各属于哪种变异?1.缺失2.重复3.倒位4.易位课堂小结随堂检测1.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D.用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论是哪一种类型,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并且大多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答案 C2.已知某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下列可表示该生物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由于是二倍体生物,且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所以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①③均满足上述条件。
答案 C3.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解析由配子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精子或卵细胞是细胞而非个体;三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答案 A4.下列是无子西瓜培育的过程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也可进行低温诱导处理,与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不同B.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C.培育得到的无子西瓜与二倍体有子西瓜相比个大、含糖量高D.要得到无子西瓜,需每年制种,很麻烦,所以可用无性繁殖进行快速繁殖解析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