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阿霉素并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价

di1 .9 9 j sn10 — 7 X.0 20 . 6 o:03 6 /.s . 9 9 6 2 1 .50 i 0 0
C rt ee et a dp o n sce au t n o ea j vn h moh rp fe i bcn cmbn d u a v f c n r g ot v lai n n o du a tc e tea yo pr i o ie i s i o u i
Y - e mo i s tl u a — e n v r i a g h u 5 0 2 t a s n Me r Hopi ,S n r t S n U ie st Gu z o 1 1 0 l a a y n
C r sodn uh r uF nx , m i: eg i @r .6 .o or p n i a to:S egi E al fnx u i 13cn e g s p
w ihw ss nf at i e hn ta o ai t wt o —N C ( = .1 ) P t nswt T B hc a i icn yhg rta h t f t ns i n nT B gi l h p e h P 00 9 . a et i N C i h
贾海 霞 - 吴 建 南 李顺 荣 顾 然 苏逢 锡
西 紫杉醇 方案 ( T方案 ) E 的化疗 敏感性 及预 后方 面的差 别 。方法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三阴乳 腺癌 (N C 与非 三 阴乳 腺癌 nn T B ) TB ) o— N C 接受 表阿霉 素联 合 多 对接 受 E T新辅助 化疗 方案 治
紫杉醇在乳腺癌化疗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 徐州市体育局 体育科研所 ,江苏 徐州 2 10 ) 2 0 6
【 键词 】 紫杉 醇 ;乳腺癌 关 中图分 类号 :R 3 . 77 9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号 :17- 14 (0 2 4 04 — 2 6 1 6 21 )2- 4 6 0 9
乳 腺癌 是女性 中较为 常见 的恶性 肿瘤 之一 ,随着抗 癌药 物 的进
pa lo a ius1 / 8L1vr lk ril a cnea o g y un pilm v r 6 1 iusi epa tcev c i m n o g
参考文献
[ 万磊, 建平' 玲 等子 宫颈癌 年轻 化趋 势 的临床分析 [ . 1 1 ] 万 张燕 J 中国 ]
4 ・文献综 述 ・ 4 6
综上所述 ,高危型H V P 的持续感 染在宫颈癌 的发生及发展 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当前H V P 检测对 于官颈癌 、官颈癌前病变及癌症 治疗后 的筛查及监 测具有重要意义 。H V P 疫苗 的诞 生可 以减少H V P 感染 ,降 低宫颈癌 的发 生 ,因此 ,对H V P 的研究帮 助我们更深一度 的研究宫 颈 癌 ,为官颈癌 防治提供有效 手段 。
adtl ait f nH V 1/8 0 一d v ne rp )at n e blyo P - 1 4aj atdpo hrc c or i a 6 AS u l i
c ria a cr a c e n o nae —5 er[ .acn ,0 evcl n e v c i me gd 1 5y as ] cie 0 c n iw 5 JV 2 9 74: 1 8. . ( 5 — 7 2 )8 5 [ Hi eh i A, reo RW a h le , 1 fe t f u n 5 ] l s em Her r , c od r e a. fc o ma d S t E h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三阴型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表达阴性,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
过去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手术治疗:传统上,三阴型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例如,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疗:化疗是三阴型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近年来,新药研发和化疗方案的优化使得化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添加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以及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等。
靶向治疗: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特定基因突变和分子靶点,开发出了一系列靶向药物,如抗HER-2药物、EGFR抑制剂、BRCA1/2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可以达到长期控制肿瘤的目的。
在三阴型乳腺癌中,免疫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联合治疗:随着多种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联合治疗成为了三阴型乳腺癌治疗的新趋势。
例如,手术联合化疗、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等,可以综合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由于三阴型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通过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预测治疗效果,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开展临床试验和其他研究项目,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中。
传统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新治疗方法的探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通过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和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4 Ha n YM,S n HY,le o g e MJ t 1 ,e a.Esp a o eprtr fsua o h g rs iaoy i tle
d o e o h g a a cn ma uo t s p a e l c r i o :palai n wi o e e a t r o l to t a c v r d Gin u c i h se t t n .Ra i l g ,1 9 1 9 6 . d oo y 9 6,9 : 5
o i td c a e wih s ph s h e l a c r te t n wi a t e o a p g a c n e : r a me t t h Gint r o a ue
P bi砒in 1 9 ,:0 . ul c 0 , 9 0 11 2
王剑 云, 乔德林, 陈军辉. 内支架 置人结合化疗治疗食管癌并发
3 讨 论
1 病例选择 . 2
经病理学或细胞 学证实为转移性乳腺癌患
者, 并有 临床可测 量病灶 ; anf y评分> 0分 ; K ros k 7 血常规 、 肝 肾功 能和心电图基本正常 ; 预计生存时间> 3个月 . 无化疗禁
忌证 。
1 治疗方案 . 3
多西他赛 7 mg 2 l天静 脉滴注 .表 阿 5 / 第 m
【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多西他赛 表阿霉素 疗效
【 图 分 类 号 ] R 7 . :7 7 中 9 91 R 3 . 2 9 【 献标 识 码 】 B 文
乳腺癌是危 害广大妇女健康 及生命 的常 见的主要恶性
分度 (~V) 0 1 评价。 .
多西紫杉醇和表阿霉素进行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病灶 两 径 的乘 积缩 小 不 足 5 , 增 大不 超 过 2 O 或 5
持 续 一 个 月 者 ;以 及 疾 病 进 展 ( rg es n f po rsi o o ds ae P , i s , D) 肿瘤 两 径 的 乘积 增 大 在 2 以 上或 出 e 5
现 新病 灶 。化 疗 毒性 反应 按 照 W HO 的 抗 癌药 物 常
12 治疗 方法 .
所 有患 者术前 采 用 多西 紫杉 醇 加表
阿霉素联 合化 疗 , 剂量 为 : 1d多西 紫杉 醇 7 / 第 5mg 静脉 滴 注 , 2d表 阿 霉 素 8 / 第 0mgm2静 脉滴 注 。
每 3w 为 1 疗程 , 3个疗 程 。化 疗前 1d以及化 个 共
例 。原发 灶45 c 者 1 m 8例 ( 3 7 ) > 5c 5 2 . , m 8例
( 6 3 ) 区域 淋 巴结癌 转 移 阳性 者 3 7 . ; O例 ( 9 5 ) 3 . ,
以上 , 而其他 病 灶 未增 大 , 无 新 的病 变 出现 并 持续 或
超过 一个 月 ; 病 稳 定 (tblaino i a e S , 疾 sa izt f s s , D) i o de
7 中 6例 只接 受 了 2个疗 程 的新辅助 化疗 , 6例 原
疗第 1d和 第 2d预 防 性 予 以 地 塞 米 松 片 8mg 2 ,
占女 性恶性 肿瘤 之首 位 。近 年 来 开 展 的新 辅 助化 疗 发展 较快 , 多西 紫 杉 醇 、 阿 霉及 长春 瑞 滨 等 是 治疗 表 乳腺 癌 的 好 方 案 , 疗 效 较 好 、 用 较 广 泛 阻 。从 其 应
20 0 4年 1  ̄ 2 0 月 0 6年 6月我们 采 用多 西紫 杉 醇 和表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这类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0.0%~20.8%,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较其他类型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
流行病学三阴性乳腺癌是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临床,并根据细胞形态和细胞表面受体情况分出的一个乳腺癌亚型。
多项研究表明,其多发生于绝经前年轻女性,尤其是非洲裔美国妇女。
Carey等的研究表明,50岁以下非洲裔美国妇女的发病率甚至可达39%,白色人种则仅为16%,绝经后非洲裔美国妇女为14%。
临床及分子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表现为一种侵袭性病程。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该类型乳腺癌的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内脏转移几率较骨转移高,脑转移几率也较高。
虽然Dent等的研究表明,三阴性乳腺癌的远处转移风险在3年时达到高峰,之后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其预后仍较差,死亡风险较高。
Kandel等的研究表明,三阴性乳腺癌的中位肿瘤大小为2 cm,50%有淋巴结转移。
对病理特征分析发现,此类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多为3级,细胞增殖比例较高,c-kit、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多为阳性,基底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K)5/6、17也多为阳性。
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些临床特征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基底样乳腺癌。
但三阴性乳腺癌是基底样乳腺癌的一个亚型,二者不完全同义,不能完全互换。
BRCA1相关性乳腺癌也有上述一些表型和分子病理特征,多数学者认为其与三阴性乳腺癌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有研究表明,80%~90%的BRCA1相关性乳腺癌为三阴性乳腺癌,但BRCA1基因突变为何会导致基底样表型肿瘤还不清楚,可能与基因功能缺失有关。
BRCA1基因已经成为研究的靶点之一,目前已经开始了针对此靶点的相关研究。
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有的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指南,因此其治疗一般按乳腺癌常规标准治疗进行。
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 中图分类号] R 3 , 7 79
2 1 临床 疗效 .
实验组 C R 8例 、 R 3 P 1例 , R 为 R
8 . %。对 照 组 C 13 R 4例 、 R 2 P 6例 , R 为 6 . % 。 R 25 实验组 总有效率 高于对 照组 ( =4 6 1P< .5 。 .3 , 0 0 ) 2 2 腋窝淋 巴结变化 . 实 验组 C 、R 2 R6例 P 1例 ,
R R为 8 . % 。对 照 组 C 43 R 2例 、 R 1 P 7例 , R 为 R
≥6 0分 , 预计 生存 期 在 6个月 以上 , 可 测 量 的客 有 观指 标 , 均无 化疗 禁忌证 。随机 分为两组 , 实验 组和
对 照组各 4 8例 , 两组 一般 资料无统 计学 差异 。
1 1 临 床资料 .
选 择 经病 理 或细 胞 学证 实 的 女性
晚期 乳 腺癌 患 者 9 6例 , 龄 3 年 1~6 5岁 、 均 5 . 平 28
岁 , 中绝经 前 4 其 3例 、 经 后 5 绝 3例 , 浸润 性 小 叶癌
3 6例 、 润 性 导 管 癌 4 浸 2例 、 样 癌 l 髓 0例 、 癌 8 硬 例, 化疗 前 临 床 T M 分 期 Ⅱa期 2 N 3例 、 Ⅱb期 3 6 例、 ma期 2 6例 、 Ⅲb期 1 1例。所 有 患者 近 1 月 个 内未接受抗 肿瘤 治疗 , 化疗前 常规检查 血常规 、 肾 肝 功能、 双乳 B超 、 部 B超 、 电 图和胸 片 , 除远 腹 心 排
TAC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对比观察与评估

TAC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对比观察与评估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在乳腺癌治疗中,辅助化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TAC和TEC方案是两种常用的辅助化疗方案,本文将对比观察和评估两种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
TAC方案是指同时给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阿霉素(Doxorubicin)和紫杉醇(Paclitaxel)三种药物的辅助化疗方案。
而TEC方案是指同时给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Epirubicin)和紫杉醇三种药物的辅助化疗方案。
首先,从疗效方面来看,一项对比研究表明,TAC方案和TEC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相似。
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案在病理完全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这说明TAC和TEC方案在治疗乳腺癌时具有相似的疗效,可以取得类似的治疗效果。
其次,从安全性方面来看,TAC方案和TEC方案在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上存在一定差异。
研究表明,TAC方案中的阿霉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心脏毒性,而TEC方案中的表阿霉素则相对更安全。
因此,选择合适的辅助化疗方案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等因素,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此外,TAC方案和TEC方案还存在着治疗周期和用药顺序的差异。
TAC方案需要连续给药6个周期,而TEC方案则需要连续给药8个周期。
此外,TAC方案中的紫杉醇是连续给药的,而TEC方案中的紫杉醇则是间断给药的。
这些差异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选择时进行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TAC和TEC方案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疗效相似,但在药物副作用、治疗周期和用药顺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选择辅助化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心脏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严密监测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阿霉素并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29T10:01:49.6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作者:段继洪1 杨廷江2 李蓉3 屠文莲4 刘幸5(通讯作[导读] 对三阴乳腺癌患者有更高的病理缓解率,该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敏感,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1.西双版纳农垦医院 666100;2.文山州人民医院663099;
3.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4.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650034;
5.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650041)摘要:目的探究表阿霉素并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表阿霉素合并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8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两组,对两组患者接受表阿霉素合并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经过治疗的188例乳腺癌患者中48例三阴乳腺癌
患者,140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
所有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3%(145/188),其中治疗显效率为17.02%(32/188),治疗有效率为60.12%(113/188);三阴乳腺癌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7.5%(42/48),其中治疗显效率为25%(12/48),治疗有效率为62.5%(30/48),明显优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57%(103/140)(P<0.05)。
三阴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83%(34/48)与79.17%(38/48)均优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的51.43%(72/140)与(60.00%(80/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三阴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合并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三阴乳腺癌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表阿霉素;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及脂肪组织组成[1]。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三阴乳腺癌是指人体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2]。
研究数据表明三阴入乳腺癌比非三阴乳腺癌局部易复发转移,死亡率较高。
三阴乳腺癌患者不能采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因此对该患者采用化疗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我院就探究了表阿霉素合并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方式对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与非三阴乳腺癌进行比较,了解该患者的生物学特征及治疗过程中的化疗敏感性,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5~72岁,平均年龄(45.38±12.32)岁,未绝经患者84例,绝经104例,Ⅱ期患者102例,Ⅲ期患者86例;浸润性导管癌98例,浸润性小叶癌43例,髓样癌47例。
纳入标准为:(1)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均被明确诊断为临床2~3期乳腺癌初期治疗患者,排除炎症性乳腺癌与复发性乳腺癌。
并且没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
(2)患者的临床资料齐全,包括肿瘤临床大小、肿瘤细胞分级、淋巴结病理状态。
(3)受体状态:人体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完整。
(4)患者需要接受3个疗程以上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并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前未接受曲妥珠单抗体治疗,所有患者手术前病理检查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并且肿瘤病灶大小可测量,并且肿瘤没有远处转移。
(5)患者血常规检测肝肾功能均正常,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表阿霉素合并多西紫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表阿霉素90mg/m2合并多西紫杉醇75mg/m2,3周1个疗程。
手术前1天评估化疗效果。
完成化疗后第3周内进行手术治疗,在评估患者化疗有效后继续原方案进行化疗2个疗程化疗。
性激素受体阳性者口服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
其余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3免疫组化分析及分子亚型
通过免疫组化确定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状态,经过使用空心针穿刺活检的方法,激素受体阳性是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染色阳性细胞≥10%。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认定为阳性,0~1+认定为阴性,2+时FISH检测拷贝数扩增时认定为阳性。
通过肿瘤细胞的雌、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将乳腺癌分为三阴乳腺癌(三者均为阴性)与非三阴乳腺癌(其中一个为阳性)。
1.4观察指标
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患者病情完全缓解,肿瘤病灶完全消失,并且在随后的4周随访中未复发。
有效:患者病情部分缓解,中路病灶减少大于30%,并且在随后4周随访中未复发。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预测pCR相关因素采用Cox回顾分析方法分析。
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ng-rank 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化疗治疗后疗效:三阴乳腺癌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7.5%(42/48)明显优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
3.57%(103/140)(P<0.05)。
具体结果见表1。
2.2乳腺癌患者治疗后与预后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Cox回归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有三阴状态、临床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
三阴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83%(34/48)与79.17%(38/48)均优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的51.43%(72/140)与(60.00%(80/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治疗效果评价(n/%)
3讨论
乳腺癌患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研究发现乳腺癌发病有一定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病。
乳腺癌临床典型的体征有乳腺肿块、乳头泌乳、腋窝淋巴结肿大等[4]。
随着对乳腺癌的深入研究以及治疗理念的更新,医生会根据乳腺癌的具体情况对患者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5]。
本次研究就探究了表阿霉素并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非三阴乳腺癌,该新辅助化疗方法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对三阴乳腺癌患者有更高的病理缓解率,该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敏感,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芬.三阴乳腺癌对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0(01):142-143.
[2]黄汉扬,万德炎,石一峰,林玉玲,黄守科.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非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价[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6,12(04):350-353.
[3]贾海霞,吴建南,李顺荣,顾然,苏逢锡.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价[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2(05):261-265.
[4]付红伟.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116-117.
[5]杨秋敏.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比较[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6,27(04):29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