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乳腺癌对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

合集下载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5-07-02T13:07:35.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作者:罗方杰[导读] 在临床上,乳腺癌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

罗方杰(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柳州 545002)【摘要】目的:对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从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选取52例,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其中,初治组为90.00%,复治组为56.25%。

对比初治组和复治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0.05;本次研究选取的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20例为Ⅲ—Ⅳ度骨髓抑制,占38.46%;其余为Ⅱ度之下骨髓抑制,通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

极少数患者出现腹泻、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均按期完成治疗。

结论:在治疗晚期乳腺癌疾病临床上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具有良好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关键词】表阿霉素;多西他赛;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112-01 在临床上,乳腺癌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

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特从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选取52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符合WHO关于乳腺癌诊断标准,且均经过病理组织学确诊。

患者年龄为26~49岁,平均年龄(37.54±1.14)岁;其中,20例为初治患者,32例为复治患者;分析患者免疫组化:18例为ER(+)/PR(+),12例为ER(+)/PR(-),13例为ER(-)/PR(+),5例为ER(-)/PR(-),4例受体情况不详;分析患者病理类型:4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7例为乳头状癌,2例为黏液性癌,1例为髓样癌;22例为单个部位转移,30例为多部位转移。

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三阴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三阴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三阴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作者:王永霞等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对比可手术三阴乳腺癌(TNBC)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毒素(TE)及环磷酰胺、表阿霉素联合氟尿嘧啶(CEF)新辅助化疗方法的近期疗效。

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TNBC女性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

实验组应用TE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应用CEF方案进行化疗。

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3%(P0.05)。

结论:相较于CEF治疗方案,TE方案的治疗有效率更佳,不良反应也与CEF相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毒素;环磷酰胺和表阿霉素联合氟尿嘧啶;三阴乳腺癌【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7-0134-02三阴乳腺癌(TNBC)是一种侵袭性强、复发迅速、预后较差的肿瘤,手术与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1]。

新辅助化疗可以消除微小转移灶,缩小肿瘤面积,降低肿瘤分期。

本文对70例TNBC患者分别采用不同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探讨两种方案对TNBC的近期疗效,为完善该病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0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TNBC女性患者70例。

全部患者病灶病理活检,其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均呈阴性。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

实验组: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9.2±5.3)岁;ⅡA期20例,ⅡB期28例,ⅢA期12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30例,特殊类型2例。

对照组: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8.2±6.2)岁;ⅡA期20例,ⅡB期27例,ⅢA期12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31例,特殊类型2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多西紫杉醇和表阿霉素进行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多西紫杉醇和表阿霉素进行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病灶 两 径 的乘 积缩 小 不 足 5 , 增 大不 超 过 2 O 或 5
持 续 一 个 月 者 ;以 及 疾 病 进 展 ( rg es n f po rsi o o ds ae P , i s , D) 肿瘤 两 径 的 乘积 增 大 在 2 以 上或 出 e 5
现 新病 灶 。化 疗 毒性 反应 按 照 W HO 的 抗 癌药 物 常
12 治疗 方法 .
所 有患 者术前 采 用 多西 紫杉 醇 加表
阿霉素联 合化 疗 , 剂量 为 : 1d多西 紫杉 醇 7 / 第 5mg 静脉 滴 注 , 2d表 阿 霉 素 8 / 第 0mgm2静 脉滴 注 。
每 3w 为 1 疗程 , 3个疗 程 。化 疗前 1d以及化 个 共
例 。原发 灶45 c 者 1 m 8例 ( 3 7 ) > 5c 5 2 . , m 8例
( 6 3 ) 区域 淋 巴结癌 转 移 阳性 者 3 7 . ; O例 ( 9 5 ) 3 . ,
以上 , 而其他 病 灶 未增 大 , 无 新 的病 变 出现 并 持续 或
超过 一个 月 ; 病 稳 定 (tblaino i a e S , 疾 sa izt f s s , D) i o de
7 中 6例 只接 受 了 2个疗 程 的新辅助 化疗 , 6例 原
疗第 1d和 第 2d预 防 性 予 以 地 塞 米 松 片 8mg 2 ,
占女 性恶性 肿瘤 之首 位 。近 年 来 开 展 的新 辅 助化 疗 发展 较快 , 多西 紫 杉 醇 、 阿 霉及 长春 瑞 滨 等 是 治疗 表 乳腺 癌 的 好 方 案 , 疗 效 较 好 、 用 较 广 泛 阻 。从 其 应
20 0 4年 1  ̄ 2 0 月 0 6年 6月我们 采 用多 西紫 杉 醇 和表

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比较

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比较

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比较赵月;李金凤;郭亚萍【摘要】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用于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三阴乳腺癌( TNBC)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TNBC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化确诊,并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

分别给予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 TE)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 TA)治疗的3周方案化疗,在化疗2~6个周期后接受手术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结果除2例患者紫杉醇过敏更改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

TE方案组与TA方案组有效率(RR)分别为66 G.6%(28/42)和72.2%(13/18)。

结论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TNBC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相当,每种方案的毒副作用不尽相同。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5(000)019【总页数】3页(P2939-2941)【关键词】紫杉醇;表柔比星;脂质体阿霉素;新辅助化疗;三阴乳腺癌【作者】赵月;李金凤;郭亚萍【作者单位】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四医院肿瘤内科;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四医院肿瘤内科;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四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三阴乳腺癌(TN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是指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17% ~21%。

近年来,TNBC研究热点较多,比如分子分型及术后辅助化疗等方面。

本研究通过对TNBC患者分别实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TE)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TA)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旨在观察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TNB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从而为寻找敏感性好且不良反应小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认 为 多两 紫 杉 醇 联 合 化疗 的近 期 疗 效 满意 , 周 1 疗 效 更 好 。 每 次 [ 关键 词 ] 多两 紫 杉 醇 ; 腺 肿 瘤 ; 物 疗 法 , 合 乳 药 联
[ 中图分类号] R 3 , 7 79
2 1 临床 疗效 .
实验组 C R 8例 、 R 3 P 1例 , R 为 R
8 . %。对 照 组 C 13 R 4例 、 R 2 P 6例 , R 为 6 . % 。 R 25 实验组 总有效率 高于对 照组 ( =4 6 1P< .5 。 .3 , 0 0 ) 2 2 腋窝淋 巴结变化 . 实 验组 C 、R 2 R6例 P 1例 ,
R R为 8 . % 。对 照 组 C 43 R 2例 、 R 1 P 7例 , R 为 R
≥6 0分 , 预计 生存 期 在 6个月 以上 , 可 测 量 的客 有 观指 标 , 均无 化疗 禁忌证 。随机 分为两组 , 实验 组和
对 照组各 4 8例 , 两组 一般 资料无统 计学 差异 。
1 1 临 床资料 .
选 择 经病 理 或细 胞 学证 实 的 女性
晚期 乳 腺癌 患 者 9 6例 , 龄 3 年 1~6 5岁 、 均 5 . 平 28
岁 , 中绝经 前 4 其 3例 、 经 后 5 绝 3例 , 浸润 性 小 叶癌
3 6例 、 润 性 导 管 癌 4 浸 2例 、 样 癌 l 髓 0例 、 癌 8 硬 例, 化疗 前 临 床 T M 分 期 Ⅱa期 2 N 3例 、 Ⅱb期 3 6 例、 ma期 2 6例 、 Ⅲb期 1 1例。所 有 患者 近 1 月 个 内未接受抗 肿瘤 治疗 , 化疗前 常规检查 血常规 、 肾 肝 功能、 双乳 B超 、 部 B超 、 电 图和胸 片 , 除远 腹 心 排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价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价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价贾海霞;吴建南;李顺荣;顾然;苏逢锡【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2(012)005【摘要】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non-TNBC)接受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ET方案)的化疗敏感性及预后方面的差别.方法对接受E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24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将乳腺癌分为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两类,分析三阴与非三阴乳腺患者接受ET新辅助化疗方案后,二者病理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差别.结果 249例患者中,54 (21.7%)例为三阴乳腺癌,195(78.3%)例为非三阴乳腺癌.三阴乳腺癌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25.9%,明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的12.3% (P=0.019).三阴乳腺癌患者,特别是新辅助化疗后仍有癌残留的患者,其5年无病生存率( DFS)及5年的总生存率(OS)均明显低于非三阴乳腺癌(P值均<0.05).获得pCR的乳腺癌患者5年的DFS和OS均明显高于化疗后仍有癌残留的患者(P值均<0.05).获得pCR的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的DFS (P=0.837)及OS(P=0.398)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三阴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但预后却较差.【总页数】5页(P261-265)【作者】贾海霞;吴建南;李顺荣;顾然;苏逢锡【作者单位】510260 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三阴乳腺癌应用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J], 郭康2.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非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价[J], 黄汉扬;万德炎;石一峰;林玉玲;黄守科3.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比较 [J], 杨秋敏4.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J], 付红伟5.三阴乳腺癌对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 [J], 王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AC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对比观察与评估

TAC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对比观察与评估

TAC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对比观察与评估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在乳腺癌治疗中,辅助化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TAC和TEC方案是两种常用的辅助化疗方案,本文将对比观察和评估两种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

TAC方案是指同时给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阿霉素(Doxorubicin)和紫杉醇(Paclitaxel)三种药物的辅助化疗方案。

而TEC方案是指同时给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Epirubicin)和紫杉醇三种药物的辅助化疗方案。

首先,从疗效方面来看,一项对比研究表明,TAC方案和TEC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相似。

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案在病理完全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这说明TAC和TEC方案在治疗乳腺癌时具有相似的疗效,可以取得类似的治疗效果。

其次,从安全性方面来看,TAC方案和TEC方案在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上存在一定差异。

研究表明,TAC方案中的阿霉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心脏毒性,而TEC方案中的表阿霉素则相对更安全。

因此,选择合适的辅助化疗方案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等因素,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此外,TAC方案和TEC方案还存在着治疗周期和用药顺序的差异。

TAC方案需要连续给药6个周期,而TEC方案则需要连续给药8个周期。

此外,TAC方案中的紫杉醇是连续给药的,而TEC方案中的紫杉醇则是间断给药的。

这些差异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选择时进行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TAC和TEC方案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疗效相似,但在药物副作用、治疗周期和用药顺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选择辅助化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心脏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严密监测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多西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表阿霉素序贯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

多西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表阿霉素序贯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

窑1254窑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Apr 30渊8冤
总有效率比较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遥 见表 1遥 gp尧Ki-67 和 P53 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跃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咱n渊%冤暂
0.05)袁治疗后袁序贯组与联合组患者的 GST-仔尧P-gp尧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Apr 30渊8冤
窑1253窑
多西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表阿霉素序贯化疗治 疗三阴性乳腺癌渊TNBC冤的疗效分析
陈佳烁袁刘鹏飞渊潮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袁广东 潮州 521000冤
摘要院目的 探究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渊TNBC冤的效果遥 方法 选取我院 2014 年 7
前袁两组患者的 GST-仔尧P-gp尧Ki-67 和 P53 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袁治疗后袁序贯组与联合组患者的
GST-仔尧P-gp尧Ki-67 和 P53 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袁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GST-
仔尧P-gp尧Ki-67 和 P53 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遥 序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联合组患者袁差异
文献标识码院B
文章编号院1011轧8174渊2019冤08轧1253轧02
三阴乳腺癌(TNBC)是指孕激素受体(PR)尧雌激 素受体(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不表达 的乳腺癌袁该类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 18%耀20%咱1暂遥 在治疗三阴乳腺癌中袁紫杉醇作为基础治疗药物缓 解效果较好遥 表阿霉素作为蒽环类药物的一种毒性 较低咱2暂遥 为提供更多的临床借鉴之处袁本研究就多西 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表阿霉素序贯化治疗三阴性 乳腺癌效果进行观察及 GST-仔尧Ki-67尧P-gp 和 P53 的影响进行讨论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袁在与 患者和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选取 2015 年 7 月~ 2018 年 9 月来我院收治的 40 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袁 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序贯组各 20 例遥 其中联合组年龄 25~64(35.35依5.16)岁曰临床分期院域 期患者 11 例尧芋期患者 9 例曰绝经情况院12 例患者 已绝经尧8 例患者未绝经遥 序贯组年龄 27~67渊34.98依 5.65冤岁曰临床分期院域期患者 10 例尧芋期患者 10 例曰 绝经情况院11 例患者已绝经袁9 例患者未绝经遥 纳入 标准院渊1冤所有患者均经过了穿刺细胞学以及免疫组 化检查被确诊为三阴乳腺癌曰渊2冤无其他恶性肿瘤病 史曰渊3冤临床资料完善者曰渊4冤同意治疗方案袁患者依 从性较好者曰渊5冤化疗前穿刺病理标本及术后标本均 完成 GST-仔尧P-gp尧Ki-67 和 P53 检查曰渊6冤排除远处 转移的患者曰渊7冤排除炎性乳腺癌曰渊8冤排出生存期不 足 2 个月者咱3暂遥两组患者的年龄尧临床分期尧绝经情况 等临床相关资料比较袁无统计学意义渊P跃0.05冤袁具有 可比性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阴乳腺癌对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
目的三阴乳腺癌(TNBC)是一类不能受益于分子靶向治疗的高危乳腺癌。

本研究比较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ET方案)对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差别。

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T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125例。

通过免疫组化法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均阴性的肿瘤定义为TNBC,分析接受ET新辅助化疗方案后,TNBC与非TNBC临床疗效的差别。

结果125例患者中,TNBC 27例,非TNBC 98例。

所有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cOR)74.4%,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25.6%,临床部分缓解率48.8%。

三阴乳腺癌的临床有效率85.2%,明显高于非TNBC的71.4%。

另外,三阴乳腺癌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29.6%,明显高于非TNBC 的13.3%。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TNBC对ET方案更敏感,更易获得cCR、pCR。

标签:三阴乳腺癌;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辅助化疗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不表达的乳腺癌,称为三阴乳腺癌(TNBC),占全部乳腺癌的17%~21%。

由于不表达性激素受体及HER2,三阴乳腺癌不能从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的靶向治疗中获益,因此化疗在三阴乳腺癌的全身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分析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化疗疗效,进一步了解该组患者的生物学特征及化疗敏感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25例,均符合以下标准:(1)均为临床Ⅱ~Ⅲ期乳腺癌女性患者;(2)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3)临床一般情况包括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大小、淋巴结状态、受体状态包括ER、PR、HER2均完整;(4)至少接受3个疗程以上的新辅助化疗;(5)术前经空芯针活检病理确诊;(6)有临床可测量的病灶;(7)化疗前通过肝脏彩超、胸片和骨扫描排除远处转移。

其中三阴乳腺癌27例,年龄24~67岁,中位年龄46岁;非三阴乳腺癌98例,年龄27~65岁,中位年龄47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手术治疗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三阴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明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这提示三阴乳腺癌分化较差,增殖指数高。

1.2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的方案为蒽环类联合多西紫杉醇(ET方案):表柔比星90 mg/m2,静脉滴入d1,多西紫杉醇75 mg/m2,持续3 h静脉滴入d1,每21天为一疗程。

完成化疗周期后16~20 d手术治疗,术前1~2天评估疗效。

1.3临床疗效评价肿瘤病灶大小测量:若肿瘤病灶小于4 cm(B超探头),以B 超为准;若肿瘤病灶大于4 cm,则以B超探头探出肿瘤边界,用油性笔在体表画出肿块所在位置,以游标卡尺测出肿瘤的双径。

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价参照WHO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病理完全缓解(pCR)定义为化疗后原发肿瘤区域及区域淋巴结均无浸润性癌残留,其中残留原位癌也认定为病理完全缓解。

1.4免疫组化分析及分子亚型经过空心针穿刺活检的组织标本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确定ER、PR及HER2状态,激素受体(ER、PR)阳性指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在10%以上者,HER2免疫组化及FISH判读标准同《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当+++时认定为阳性,0~+为阴性,++时FISH检测存在基因拷贝数扩增,亦认定为阳性。

ER、PR、HER2均为阴性者,即为三阴乳腺癌,而ER、PR、HER2三个中有任何一个阳性者定义为非三阴乳腺癌。

2结果所有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cOR)74.4%,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CR)32例(25.6%),临床部分缓解(cPR)61例(48.8%),临床疾病稳定(cSD)及临床疾病进展(cPD)32例。

三阴乳腺癌的临床有效率(cCR+cPR)85.2%,明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71.4%。

27例三阴乳腺癌中8例(29.6%)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98例非三阴乳腺癌中13例(13.3%)获得pCR。

三阴乳腺癌的pCR率明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

3讨论乳腺癌是一类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临床分期相同的肿瘤,其分子遗传学改变并不尽一致,从而导致肿瘤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差别。

已有的研究认为三阴乳腺癌恶性程度更高,更易于远处转移,死亡率较高。

由于三阴乳腺癌缺乏性激素受体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因此化疗是治疗三阴乳腺癌的唯一全身性治疗方法。

但目前对三阴乳腺癌的化疗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只能借鉴相关乳腺癌类型的研究结果选择化疗方案。

由于大多数的携带BRCA1突变基因的乳腺癌患者为三阴乳腺癌,因此在有關BRCA1突变基因的基础研究及相关临床研究可以为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线索。

BRCA1基因在DNA的损伤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体外实验表明阻断细胞的BRCA1基因表达缺陷的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包括烷化剂、顺铂等;而BRCA1基因正常表达的细胞却对DNA损伤药物耐药,包括卡铂、奥沙利铂、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等。

临床研究已表明携带BRCA1突变基因的乳腺癌对蒽环类及环磷酰胺化疗药敏感。

因此三阴乳腺癌也对蒽环类及环磷酰胺化疗药物敏感。

然而,目前有基础研究表明BRCA1低表达可导致乳腺癌细胞对抗微管药物耐药,如紫杉类、长春新碱类,但是有临床试验结果却显示三阴乳腺癌对紫杉类药物敏感,因此临床上需要更多的有关紫杉类药物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相关临床证据以明确是否在三阴乳腺癌的治疗中需要加入紫杉类化疗药。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接受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新辅助化疗后化疗疗效的差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非三阴乳腺癌,三阴乳腺癌具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

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三阴乳腺癌的化疗中加入紫杉类化疗药物是合适的。

临床试验已表明赫赛汀能显著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在三阴乳腺癌的治疗中加入分子靶向治疗显得尤为必要。

三阴乳腺癌虽缺乏ER、PR及HER2表达,但三阴乳腺癌仍表达EGRF及c-kit等,这些均可能成为其潜在治疗靶点。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接受ET方案化疗的三阴乳腺癌相比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三阴乳腺癌对ET化疗方案化疗更敏感。

但由于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很多,包括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等[1~3],本研究中的ET方案能否减少三阴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及其远期生存率,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张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1):867-870.
[2]徐兵河.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新概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4):251-253.
[3]陈文,谈景东,荣维国,等.68例Ⅱ~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7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