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及疗效评价
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8.168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杨洪斌1,史睿1,扎西塔杰1,邵仁豪1,李建龙1,陈剑平21.山南市人民医院综合外科,西藏山南856004;2.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安徽芜湖241001[摘要]目的讨论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时落实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成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山南市人民医院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手术方案治疗,对比组患者术后行化疗,研究组术前执行新辅助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成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5)。
研究组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手术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实施治疗前,以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三周期治疗,确定符合指征后行手术疗法,可以提升治疗成效,降低复发率及病灶转移率,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生存质量;手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9(b)-0168-04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gimen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YANG Hongbin1, SHI Rui1, ZAXI Tajie1, SHAO Renhao1, LI Jianlong1, CHEN Jianping2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Shannan People's Hospital, Shannan, Xizang, 856004 China;2.Department of Nail and Breast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Anhui Province, 24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in Shannan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mparison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hemotherapy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efore opera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2.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541, P< 0.05).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at 3 months and 6 months follow-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overall health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efore using surgery to imple⁃ment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three cycles of treatment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gimen and surgical therapy after determining compliance with the indications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reduce the rate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the lesion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urvival of patients.[Key word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reast cancer; Quality of survival; Surgery; Efficacy[作者简介] 杨洪斌(1976-),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普外专科。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多样化,其中新辅助治疗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治疗手段。
新辅助治疗是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给予患者其他治疗,目的是缩小肿瘤的体积,提升手术效果及生存率。
本文将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进行探讨。
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基本原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或之后,通过给予患者各种治疗手段,如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来缩小肿瘤的体积,减轻手术难度,提高治疗效果。
新辅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全面治疗,减少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类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类型主要分为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三种。
1.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化疗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阿霉素等。
化疗的优点是可以全身治疗,对于整个肿瘤有较好的杀伤效果。
2.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通过使用药物干预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抑制肿瘤生长。
乳腺癌中约有70%的患者对激素具有依赖性,内分泌治疗是通过干扰激素对肿瘤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等。
3. 放疗:放疗是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放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杀死手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并提高治疗效果。
三、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指标对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主要使用的指标有病理学完全缓解(pCR,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率和生存率。
pCR是指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中没有残留肿瘤细胞的情况,通常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CR率越高,预后越好。
生存率则是评估患者的存活情况,包括无病生存期(DFS,disease-free survival)和总体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
四、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主要针对一些具有较大肿瘤体积、晚期或高危因素的患者。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 2 ] 张宇晴 , 邹学森 , 王勋松 , 等. 肝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
与C h i l d — P u 【 g h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 0 1 0 , 7
( 1 0 ) : 9 0 1 — 9 0 3 .
心等不 良反应 . 增加患者腹腔压力[ 。另外 , 饮食不节或不规 律也会对 患者 胃部 造成伤害 . 尤其是硬 质事 物对 患者 胃部 曲
起 到缩小肿 瘤 、改善 肿瘤 临床 分期和提 高保乳手术 率 的作
用, 而且能增 加肿瘤对化疗 药物 的敏感性 。近年来 , 我们将
C E F方案[ c: 环磷酰胺( C T X) , E: 表阿霉素 , F: 5 - 氟 尿嘧啶( 5 . F U ) ] 用 于可手术乳腺癌及局部晚期乳腺 癌的新辅助化疗 , 取
节, 由于人 体处于寒冷交替 的特殊时期 , 很容易感 冒, 在咳嗽
或者 打喷嚏 的过 程 中很容 易导致肝 硬化患者腹 腔 内气 压突 然增 加 , 造成 门静 脉压力增 加 , 导致静脉 曲张破裂 出血 。当 然, 导致静 脉 曲张破 裂 出血 的不 只是这一 种原 因 , 肝硬 化患
因, 进行针对性 的治疗 , 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有效 缩短治疗时
2 0 1 1 , 3 0 ( 3 ) : 5 9 - 6 1 .
异无 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但从 总体 上看 , 二者引发上消化 道出血概率 随患者肝功能减弱而增加。其主要发病机制主要
是由于患者肝脏功能减弱 ,许多重要功能难 以正 常发 挥 , 导
『 8 ] 段保 良 肝 硬化合并上消化道 出血 的相关 因素分析 . 中国基层
间。 参 考 文 献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评估标准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评估标准英文回答:Assessment Criteria for Neoadjuvant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Neoadjuvant therapy, also known as preoperative or primary systemic therapy, refers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systemic treatment, such as chemotherapy or hormone therapy, before surger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he purpose of neoadjuvant therapy is to shrink the tumor,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nd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neoadjuvant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several assessment criteria are commonly used.1. Clinical Response Assessment:Clinical response assessment involves evaluating the tumor size and extent, 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of lymph node involvement. Th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 is a widely used standard for assessing clinical response. It categorizes the response into complete response (disappearance of all target lesions), partial response (≥30% decrease in the sum of the longest diameter of target lesions), stable disease (<30% decrease or <20% increase in tumor size), and progressive disease (≥20% increase in tumor size or appearance of new lesions).临床反应评估:临床反应评估涉及评估肿瘤的大小和范围,以及淋巴结是否受累。
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方法

肿瘤坏死的程度
肿瘤坏死的程度是评估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坏死 是指因细胞缺血、缺氧或其他伤害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
1.评估方法 肉眼观察: 在手术或活组织检查时,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组织的坏死区。坏死的肿瘤组织通常为暗灰色或
黄色,并且与健康的或活跃的肿瘤组织相比具有不同的质地。 显微镜下观察: 使用组织切片和染色,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坏死。坏死的细胞会有断裂的细胞膜、
WHO依赖于双向尺寸测量,WHO标准复杂,RECIST后来将这一方法 简化为单一最大径测量。
RECIST 1.1标准
01
1.选择目标病灶
在CT/MRI中,直径≥10mm的病 灶;对于淋巴结病灶,短轴直径 应≥15mm。
01
2.测量方法
对每一个目标病灶,测量其最长 直径,所有目标病灶的最长直径 加总起来,这个总和为参考基线, 以此来评估后续治疗的效果。
评估方法: 1.测序 (NGS):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基因的突变、拷贝数变异 、重排等。ctDNA中可能需要更高的灵敏度,因为ctDNA的丰度通常较低。 2.数字PCR:由于其高灵敏度,尤其适用于检测低丰度的ctDNA突变。
循环肿瘤DNA(ctDNA)
ctDNA潜在的作用:
早期检测和复发:在治疗后,ctDNA水平的增加可能预示复发或疾病进 展。
凝固的细胞质和核的解体。 定量评估: 通过计算组织切片中坏死区域的面积百分比来评估坏死的程度。 2.疗效的指标: 坏死的出现通常意味着肿瘤对治疗产生了反应。 3.预后的标志 高 度 的 肿 瘤 坏 死 可 能 与 更 好 的 预 后 相 关 , 因 为 它 表 示 肿 瘤 对 治 疗 有 反 应 。 但 在 其 他 情 况 下 , 广 泛 的 坏 死 可 能 反 映 肿 瘤 的 高 度 恶 性 性 , 与 较 差 的 预 后 相 关 。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女性。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一、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1.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是一种能够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药物。
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靶向药物被广泛应用。
其中,最常用的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HER2信号通路,阻断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传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 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是指将多种化疗药物同时应用,以增加疗效和降低药物耐药性。
如通过将多西他赛(docetaxel)和顺铂(cisplatin)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此外,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可以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来进行个体化调整,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刺激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
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被广泛研究和使用。
这些药物能够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二、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1. 病理学疗效评价病理学疗效评价是通过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评估治疗前后乳腺癌病灶的大小和病灶内细胞学的变化。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Miller-Payne分级、Chevallier分类以及Pierce分类等。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客观反映辅助治疗的疗效,指导后续的治疗策略。
2. 影像学疗效评价影像学疗效评价是通过影像学方法(如CT、MRI等)检查肿瘤的缩小程度、边界清晰度等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RECIST准则、WHO准则等。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辅助治疗的疗效,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 生存率评价生存率评价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摘要】伴随着乳腺癌临床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推广和普及,新辅助化疗已逐渐成为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但是,对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一直缺乏有效、准确和及时的评价方法,单靠传统的常规体检难以满足其临床疗效评价的实际需要。
本文旨在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217-02作为我国常见的肿瘤类型,乳腺癌在女性中相当常见,其死亡率在近年来也有着上升的趋势。
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已经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愈发不可替代。
就目前而言,与乳腺癌临床治疗有关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其新辅助化疗治疗成效的提升。
接下来,笔者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新辅助化疗又被称为术前化疗,主要指的是在为局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治疗之前,预先对其进行系统性、全身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伴随着近年来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盛行,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术前降期和原发肿瘤的缩小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新辅助化疗还有着能够实现全身微转移癌和亚临床播散病灶的有效杀灭与控制、精确把握癌细胞对于药物的敏感度、对术后的辅助治疗进行相应指导等优势,因此其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1.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分析1.1 病理评价与临床检查相比较而言,病理学检查对于治疗的指导作用和预后判断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M&P病理评价体系将肿瘤细胞在化疗之后的减少情况分为G1到G5五个级别,其主要采用化疗前穿刺组织与化疗后切除标本这二者的病理比较作为参考标准。
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后显微镜下的切片测量能够更精准地反映出残余肿瘤的大小,其测量值与病理医师通过大体标本的测量值存在着一定差异。
在新辅助化疗之后,可以通过病灶多点穿刺活检来对肿瘤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并将其作为依据来对化疗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改良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位置 _6]。Lagalla 等发 现 18个 乳 腺 癌 患者 中 经新
辅助 化疗后 超声 显 示影 像消 失者 16例 ,其 中 2例病
理检查 有 肿瘤 细胞 残 留 。通 常采 用 的标准 肿瘤 完全
消失 为超声 完 全 缓 解 (uCR);肿瘤 最 大 直 径 极 其 垂
直径乘 积 减少 5o%以上 为超 声 部分 缓 解 (uPR);增
肿块 血流 的变 化 ,从 而 反应 肿 瘤 对 于化 疗 药 物 的 反
应 。超声 评价 肿瘤 对新 辅助 化疗 的反 应通 过放 置 夹
子来测 量 瘤床垂 直 的径 线及 血 流的变 化对 新辅 助化
疗 的治疗 反应 进 行 监 测[4-6_。5O ~ 60 的 患 者 经
新辅 助化 疗后 仅能 通过 夹子 的位 置来 定 位原肿 瘤 的
床部 分缓 解 。
2.2 影 像 学评 价 包 括 超 声 影 像 法 钼 靶 照 相 核
磁显 像 、体层 摄影 法 。
2.2.1 超声 影像 法 应 用超 声 技 术 检 查 乳 腺 开 始
于 20世 纪 50年代 ,超 声采 取 多切 面检查 ,可 以准 确
了解 病灶 全 貌 、准 确测 量肿 块 大小 、了解 肿块 内部 回
声 、了解 肿块 位 置提 供 详 尽 的信 息 。还 可 以行 超 声
引导 下细 针 吸引或 穿 刺 。彩 色 多普 勒超 声可 以通 过
频谱 分析 了解 乳腺 肿块 内血 管数 目、分 布情况 、血 流
速度 鉴别 肿块 良、恶性 ,还 可 以通过 观察 血流 变化 反
应肿 块 的变化 。总结 文献报 道 多普 勒超 声诊 断乳 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及疗效评价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
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除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外,
新辅助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乳腺
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评价进行探讨。
一、新辅助治疗方法
1. 术前化疗
术前化疗是指在手术前施行的化疗,其目的是通过药物治疗来缩小
肿瘤的体积,减少手术的范围和难度。
术前化疗的常用方案包括AC
(阿霉素+环磷酰胺)和TC(度他雄胺+环磷酰胺)等。
2.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进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干
扰肿瘤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或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常用的靶
向治疗药物有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和拉帕替尼等。
3.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免疫治疗一般包括干扰素-α、白细胞介素-2、重组人类抗IL-2受体抗体等。
二、疗效评价
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病理学完全缓解(pCR)
病理学完全缓解是指经过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在组织学上完全消失的情况。
pCR是判断治疗效果最直接、最可靠的标准。
2. 临床病理学缓解(cPR)
临床病理学缓解是指乳腺肿瘤在新辅助治疗后在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上缓解的情况。
cPR常用于评估乳腺癌治疗后的整体疗效。
3. 存活率
存活率是评价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等。
4. 术后复发率
术后复发率是指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肿瘤再次复发的几率。
术后复发率的降低可以认为是治疗效果良好的体现。
总结起来,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包括术前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而疗效评价主要通过病理学完全缓解、临床病理学缓解、存活率和术后复发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这些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乳腺癌的病情差异和个体差异,治疗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和评价指标将进一步拓宽我们对乳腺癌治疗的认识,并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