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实验记录文稿和整理

合集下载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1 概述1、1 科研得基本构成※科研选题:确定要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以及如何去研究(开题与方案设计);※科研实践:将科研计划付诸实施得过程,即验证预期设想。

需要记录实施过程,在过程中得发现证据并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科研总结:对科研实践中得发现与结果进行科研总结,分析与整理得过程(撰写论文、申报成果与专利、成果应用等)1、2 科研记录定义与特点※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得真实结果得直接记录或统计得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得直接记录。

它就是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得基础资料。

※科研记录就是对科研实践全部过程得客观、全面、准确得科学描述。

其特点就是:客观真实性(灵魂)、全面完整性(要求)、科学准确性(价值)1、3 实验记录要求※可溯源性:任何专业人员任何时候都能瞧得懂,内容记录全面;※可重复性:在相同实验材料及条件下可得到同样得结果;※科学严肃性:科研轨迹科学,记录严肃认真。

2 科研实验记录得重要性2、1 便于分析科研过程中得成败得失※便于以后追查实验细节;※发现与实验预期不一致得情况,充分把握与利用数据,分析并发现原因,以求突破;※科学记录以便发现失败之处,避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2、2 便于进行科研工作得归纳与总结※科研得目得在于发现自然界中一切未知领域中有价值得现象与规律;※论文发表就是科研工作成就得具体体现;※规范得科研记录要求对各部分研究及时分析与总结,及时采集实验证据与图片资料;※科研总结使论文撰写更方便、准确;※论文或其她成果资料都应当在记录里遭到原始得依据,体现真实性。

2、3 可以提供科研重复得依据与参考※为进行本项研究所必需得必要重复实验提供参考;※为以后类似研究工作中需要得重复实验提供资料;※研究被置疑而需要进行补充或重复相同实验时,可以提供准确得参考。

2、4 有利于培养严谨得科学思维※就是培养自身能力得重要环节,不可忽视;※合格得科研记录,必须体现思考与解决问题得轨迹;※认真严谨得科研态度。

医学课题实验报告范文(3篇)

医学课题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某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某新型抗病毒药物(以下简称“药物”)的药效学及安全性,为该药物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药物:某新型抗病毒药物(纯度≥98%,批号:XXXXX)2.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某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DMEM培养基、青霉素、链霉素等4. 实验仪器:生物显微镜、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细胞培养箱等三、实验方法1. 药物预处理将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所需浓度的药物溶液。

2. 动物分组及给药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

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给药剂量分别为0.1mg/kg、0.5mg/kg、1mg/kg和5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

3. 药效学实验(1)病毒感染实验:采用病毒攻击小鼠模型,观察药物对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

(2)细胞实验:采用细胞培养模型,观察药物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4. 安全性评价(1)一般毒性实验:观察动物的行为、外观、体重等指标。

(2)血液学指标检测:检测动物血清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

(3)肝肾功能指标检测:检测动物血清中的ALT、AST、BUN、Cr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1. 药效学实验结果(1)病毒感染实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表明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

(2)细胞实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细胞的病毒滴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表明药物对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

2. 安全性评价结果(1)一般毒性实验:给药期间,各组动物的行为、外观、体重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2)血液学指标检测:各组动物的血液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关于医学实验报告模板范文3篇

关于医学实验报告模板范文3篇

关于医学实验报告模板范文3篇On the template of medical experiment report编订:JinTai College关于医学实验报告模板范文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实验报告模板文档2、篇章2:病理实验报告书写格式3、篇章3:《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模板文档篇章1:实验报告模板文档中心(室):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 年级: 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篇章2:病理实验报告书写格式【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姓名实验日期月日班级序号成绩周次星期(上午、下午、晚上)指导教师切片编号:观察倍数:10×10篇章3:《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模板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以下正文为小四号字体,1.5倍行距,两端对其)一.实验原理血液中的白细胞经过瑞二.实验内容与步骤① 采集血液样品,制备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② 先于10倍镜下观察血涂片的质量、血细胞是否凝集、是否有寄生虫,再(请写出原始数据与结果的推算过程,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相比,是否正常等。

有遇到典型的结果与现象,请用手机拍摄、加工后贴于此处)表一白细胞分类计数表(请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如果检测结果符合预期或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请分享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成功经验;如果检测结果与预期不符,或超过正常参考范围,请分析原因(包括技术原因、影响因素、病理或生理原因)等。

医学实验报告范文分享与指导

医学实验报告范文分享与指导

医学实验报告范文分享与指导一、引言医学实验报告是医学生物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等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撰写一篇准确、规范、完整的医学实验报告对于学术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篇医学实验报告范文,并给出撰写医学实验报告的指导。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X药物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并为进一步研发抗癌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3.1 实验材料- 人体癌细胞系(DLD-1),编号2019221- X药物溶液,浓度为10mg/mL3.2 实验过程1. 在离心管中加入10mL细胞培养基。

2. 向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mL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1×10^6/mL。

3. 将含有细胞悬液的离心管放入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以待细胞培养至指定阶段。

4. 选取培养好的细胞,制备出所需浓度的细胞悬液。

5. 在孔板中加入100μL的细胞悬液。

6. 分别向不同孔的细胞悬液中加入适量的X药物溶液,并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7. 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以待药物处理效果显现。

8. 使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进行细胞活力检测。

9. 根据实验结果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经过X药物处理后,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X药物处理组的细胞活力下降了50%以上,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X药物处理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

五、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知,X药物对于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明显。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其抗癌机制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此外,实验中还可以尝试不同浓度的X药物处理,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来进一步支持实验结论。

六、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X药物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发抗癌辅助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七、实验总结医学实验报告的撰写需要准确描述实验背景、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并进行合理的讨论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医学的实验报告总结(3篇)

医学的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总结医学实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创新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细菌培养与鉴定(1)实验目的:掌握细菌培养与鉴定的基本方法,了解细菌的生长特性。

(2)实验步骤:① 准备培养基、无菌操作台、无菌器械等;② 接种细菌;③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④ 鉴定细菌种类。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初步判断细菌种类。

根据菌落特征、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一步确定细菌种类。

2. 实验二:药物敏感性试验(1)实验目的:了解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2)实验步骤:① 准备培养基、无菌操作台、无菌器械等;② 接种细菌;③ 在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药物;④ 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若细菌在药物作用下生长受到抑制,则表明该细菌对药物敏感。

3. 实验三:血清学试验(1)实验目的:了解血清学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抗原抗体反应在医学中的应用。

(2)实验步骤:① 准备血清、抗原、抗体等试剂;② 进行抗原抗体反应;③ 观察反应结果。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抗原抗体反应的结果,判断抗原与抗体是否结合。

若出现阳性反应,则表明抗原与抗体结合。

三、实验总结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污染。

2. 观察实验现象时,注意细节,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时,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 遇到实验问题,应积极思考,查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法。

5.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验创新能力。

四、实验心得1. 医学实验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发现新现象,为医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实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勇于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研究实验报告册(3篇)

医学研究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某疾病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二、实验目的1. 探究某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2. 分析基因表达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3. 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原理某疾病相关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低表达状态,而在疾病状态下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疾病组织、正常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

四、实验材料1. 实验组:某疾病患者组织样本。

2. 对照组:正常组织样本。

3. 细胞系:某疾病相关细胞系。

4. 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5. 反转录试剂盒。

6. DNA提取试剂盒。

7.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8. 紫外分光光度计。

9. 低温离心机。

10. 其他试剂及耗材。

五、实验方法1. DNA提取: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织样本DNA。

2. 反转录:采用反转录试剂盒将提取的DNA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

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PCR扩增,检测某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4. 数据分析:采用2-ΔΔCt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六、实验步骤1. 组织样本的收集:收集某疾病患者组织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

2. DNA提取: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3. 反转录:按照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按照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5. 数据收集与处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收集实验数据,并采用2-ΔΔCt法进行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1. 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某疾病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2. 某疾病相关基因在疾病相关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系。

八、讨论与分析1. 某疾病相关基因在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该基因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 某疾病相关基因在疾病相关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升高,进一步证实了该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3. 本研究结果为某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发生机制。

医学研究实验报告范文示例与解析

医学研究实验报告范文示例与解析

医学研究实验报告范文示例与解析一、引言医学研究实验报告是医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记录实验设计、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关键信息,为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以一篇实际医学研究实验报告为例,剖析其结构和内容。

通过这个范例,希望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研究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X药物对Y疾病的治疗效果。

实验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实验对象:选择200例确诊为Y疾病的患者实验组:接受X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实验参数: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等。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值<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三、结果1. 研究对象基线特征比较- 实验组:年龄均值(±标准差)为40.5±2.3岁,男性占比60%。

- 对照组:年龄均值(±标准差)为39.8±1.8岁,男性占比55%。

- 统计学上两组之间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疗效观察- 实验组在治疗4周后,症状改善的患者占比为80%,而对照组为45%。

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t=4.56,p<0.01)。

- 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与解析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X药物对Y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实验组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也有显著提高。

同时,在给药过程中,X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认为其安全性较高。

该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对照组使用了安慰剂进行对照,能够较好地避免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干扰。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增加了结果的可信度。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限制,如研究观察时间较短,仅为4周,是否能够持续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的长期观察。

医学类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医学类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实验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医学实验操作,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医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2. 掌握常见医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提高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显微镜观察(1)观察目的: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观察细胞结构。

(2)实验步骤:① 检查显微镜各部件是否完好;② 调整显微镜焦距,使视野清晰;③ 滴加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上,放置盖玻片;④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细胞结构;⑤ 记录观察结果。

2. 实验二:生化实验(1)观察目的:学习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要求配制试剂;② 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③ 记录检测结果,分析实验结果。

3. 实验三:细菌培养(1)观察目的: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操作,了解细菌的生长规律。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要求制备培养基;② 将细菌接种于培养基上;③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记录实验结果;④ 分析实验结果,了解细菌生长规律。

4. 实验四:临床检验(1)观察目的:学习临床检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常见疾病的检验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收集患者血液、尿液等标本;② 使用检验仪器检测标本;③ 记录检测结果,分析实验结果;④ 根据检测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显微镜观察,观察到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加深了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2. 实验二:通过生化实验,掌握了生化指标检测方法,了解了常见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3. 实验三:通过细菌培养,学会了细菌培养的基本操作,了解了细菌的生长规律。

4. 实验四:通过临床检验,掌握了常见疾病的检验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1 概述1.1 科研的基本构成※科研选题:确定要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以及如何去研究(开题与方案设计);※科研实践:将科研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即验证预期设想。

需要记录实施过程,在过程中的发现证据并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科研总结:对科研实践中的发现和结果进行科研总结,分析与整理的过程(撰写论文、申报成果与专利、成果应用等)1.2 科研记录定义与特点※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得真实结果的直接记录或统计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

它是深入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科研记录是对科研实践全部过程的客观、全面、准确的科学描述。

其特点是:客观真实性(灵魂)、全面完整性(要求)、科学准确性(价值)1.3 实验记录要求※可溯源性:任何专业人员任何时候都能看得懂,容记录全面;※可重复性:在相同实验材料及条件下可得到同样的结果;※科学严肃性:科研轨迹科学,记录严肃认真。

2 科研实验记录的重要性2.1 便于分析科研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便于以后追查实验细节;※发现与实验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充分把握和利用数据,分析并发现原因,以求突破;※科学记录以便发现失败之处,避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2.2 便于进行科研工作的归纳和总结※科研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中一切未知领域中有价值的现象和规律;※论文发表是科研工作成就的具体体现;※规的科研记录要求对各部分研究及时分析与总结,及时采集实验证据和图片资料;※科研总结使论文撰写更方便、准确;※论文或其他成果资料都应当在记录里遭到原始的依据,体现真实性。

2.3 可以提供科研重复的依据和参考※为进行本项研究所必需的必要重复实验提供参考;※为以后类似研究工作中需要的重复实验提供资料;※研究被置疑而需要进行补充或重复相同实验时,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

2.4 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是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合格的科研记录,必须体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轨迹;※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

2.5 实验记录审查合格才能毕业答辩※实验记录是证明你做过科研,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发表论文的唯一依据。

3 实验记录书写原则3.1 客观真实※必须如实记录,当实验出现操作错误或失败时,不可篡改编造;※有意或无意造成实验记录错误都将降低其科学价值;※第一时间记录,不要写回忆录(当天写完,随身携带)3.2 科学准确※使用专业词汇、词语,避免歧义或容模糊;※对实验数据量化处理,使用国际标准单位;※采集的图片、照片客观准确。

3.3 结构完整※实验记录应体现整个课题各部分之间的在联系;※实验目的、材料、方法、结论前后均须一致3.4 简明扼要※科研记录不是以时间为顺序的流水账,不仅要表明我们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做的,需要以完整的科研思路为主线;※科研实践中完全重复的技术操作可以先整理出标准操作技术规程记录,重复时可以写“按XX页XX 操作进行”;※需要重点介绍或描述的部分一定要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清楚。

3.5 标准规※科研记录是为以后使用而进行的,为便于阅读与查找,科研记录各部分应根据研究容、实验容、实验过程等分层次记录;※研究容、实验容和实验过程等都应该通过不同的标号[一、(一),1. (1)等]标记清楚;※实验记录本的页码应该是连贯的,不能重复、缺页或跳跃——反映记录的严肃性和严谨性;※科研记录应该按照标准和规书写,记录的研究资料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4 科研记录的正确书写格式4.1 科研记录的组成部分4.1.1 科研设计方案:通常放在记录本最前面。

※简述整个研究,包括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希望证明或发现什么?研究方案——通过怎样的过程完成;前期准备情况——标本、试剂、技术方法。

另外,标本信息应包括:标本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入选数量、统一代码与编号等。

4.1.2 科研实践记录部分(重点)※重点记录科研数据获得过程。

4.1.3 科研数据整理分析过程记录4.1.4 重要参考资料※包括重要的参考文献和相关技术方法的操作手册、指南等;通常放在记录本的后部,便于随时查阅。

4.2 科研实践记录的基本组成4.2.1 封面:按要求填写相关容;4.2.2 1~10页:预留填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总体设计方案(立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拟解决关键问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特色与创新性、研究条件、存在问题、预实验结果、总体进度安排等)。

4.2.3 具体实验记录※实验题目:具体到实验容;※实验目的:解决什么理论、应用或技术上的问题;※实验背景:相关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什么问题;※实验时间:年、月、日、上下午,天气情况,温度;※实验地点:具体到某研究室;※实验人员:记录每一个参与操作的人员;※实验材料:实验动物种属、品系、周龄/年龄、雌雄、病患群体;所有实验动物/个体名称统一编号,标明前期处理过程;主要试剂批号、公司及配制时间;仪器名称、编号、测量围、分度值等;※实验方案设计:流程图/主要实验步骤;※中途观察记录:观察实验的细节情况;※实验结果:切片、照片和标本等要妥善保存,原始数据及统计分析均要详细记录,并标注实验结果取得的时间;实验结果的记录应该力争客观和量化;能用计量指标记录的尽量用计量指标;※结果分析:对非预期结果要通过与同学和老师讨论、查阅文献资料、回顾实验过程等,从设计、技术和操作等层面认真分析原因;无论成功、失败或出现异常结果都要分析可能原因;提出新的可能和假设以及下一步实验改进措施;※阶段性总结:在完成一组实验后,硬度对科研设计、技术方法、结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阶段性研究结论;将数据处理成表格、线形或柱状图、照片等;重新审视原有科研设计与技术路线,为圆满完成课题研究把握好工作方向,也为最后阶段的论文发表做好准备;※下一步计划: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排除没有研究价值或偶然因素引起的结果;根据结果确定重复或改进设计与方法;※实验者及导师签字。

4.3 电子文件的整理与保存※在正确地进行科研记录的过程中,电子文件与资料的保存十分重要;※在纸质记录中要注明电子资料的页码;※在电子记录中要注明保存相关电子文件与资料的文件夹和名称;4.4 整个研究的分析与总结记录科研记录不仅仅是实验操作记录。

在完成所有实验操作过程后,对研究结果的整理分析过程也是科研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完整记录。

4.5 科研记录的整理与装订在完成所有学业后,应对科研记录进行必要的整理和装订,扉页应根据科研记录的具体容列出目录,供以后参考和备查。

5 科研记录的书写技巧5.1 从心里重视实验记录的书写5.2 实验进行前需严谨设计※对于需要多次重复的技术操作,可通过预实验来确定实验操作参数与步骤,并整理出标准操作技术规程;※成品试剂盒第一次使用后,可整理出操作技术路线,仅对修改的部分进行记录即可保证记录简洁。

5.3 原始数据、图片采集技巧※实验原始数据和原始图片是发现新现象、证明新假设的总要证据;※需要记录时间——用带时间的数码相机拍照;※需要记录大小——与对照或客观参照同时采集;※需要记录变化——变化前后的结果尽量拍摄在同一原始图片上;※原始数据尽可能原始化、计量化、及时化;※尽可能与原始标注如标本序号等同时采集。

6 科研记录书写中的错误做法※不分主次,层次混乱(章节、段落等);※重复记录多次重复的操作;※为了美观或其他目的修饰图片和数据;※字迹潦草,无法辨认;※涂改过多,缺少整洁(表观上不严谨);※不按规进行记录(遗失重要信息);※标本没有唯一的统一编号;※保留的图片不在当时做详细说明与标注;※记录容不完整:有过程无结果/有结果无分析讨论/有分析讨论无研究结论);※研究容缺少呼应:论文中提及的n个指标或标本,而记录中没有对这些指标或标本的具体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科研记录采用电子方式:原始记录必须使用纸质书写。

7 实验记录的基本要求※必须由实验者自己记录,不能让他人代记;※必须随实验随记录,不能作回忆性记录,如有必须注明;※用笔应注意其性能使书写笔迹能长期保存;※记录用纸应有可靠的编页方式,不能丢弃任何“废页”;※实验记录是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每次实验工作结束时,应有分析性小结或总结;※原始记录必须存档。

8 实验记录达到坏习惯※用纸片随手记录实验数据,容易造成遗失;※实验记录不及时,积累多天实验过程后回忆性记录;※数据整理不及时,难以从中发现实验的某些规律,也难以对后续实验的实施和调整提供正确指导;※不记载实验的年份和时间或仅记录月日,影响资料的长期保存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仅保留阳性结果或与预期结果相符的结果;附:研究生实验记录规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化、科学化管理,提高科学研究实验记录质量,根据国家和我校科技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体研究生(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生除外),包括非学历教育博、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从入校之日起,每天的活动包括阅读文献、预实验、正式实验、临床实践、教学实践、社会调查、撰写论文、参加会议,即使休息也须如实记录,直至完成整个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