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语文综合运用
湖南长沙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综合运用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
。
——(谜底)陆游
示例一:一梅一放翁,满腔爱国情。
示例二: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3)【新闻撰写】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
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2分)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2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 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孟母断杼、曾子杀猪、颜回好学、颜回拾金、韦编三绝等。(任选两个)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2)【成语大搜集】(2分)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语言得体 (1)语境判断法。根据语言环境判断用口语还是书面语。 (2)对象分析法。从交际对象(说话人、听话人)的年龄、职业、身份、 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判断用语是否谦敬得当,语气是否委婉得体。
考点五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3)【观点大讨论】(2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
“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示例一:我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好的环境有利 于成长成才。示例二:我不赞 成这种做法,因为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
专题六 综合运用
专题六 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对联

课题导入
【2】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新都城内的桂湖就是他的 故居.少年时即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传说他6岁时与一 群顽童在水池中洗澡,县令从池边经过,命随从将杨 升庵的衣裤挂在一棵老树上,并出一上联“千年古树 为衣架”,让杨升庵对出下联,他顺口而出,“万里 长江作澡盆 ”。惊得县令目瞪口呆,自此以“神童” 扬名乡里。
例题解析(一)
一、对联撰写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 (或上联);二是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对对联
(2006年湖北荆门市中考题)
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
下联:
例题解析(一)
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 “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 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题)
例题解析(四)
四、对联链接即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结 合起来加以考查。
例6、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 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2006年 辽宁锦州市中考题)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答案解析(一)
这种形式的对联题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考生只要知道 对偶的有关知识,再根据下联把上联做一点压缩就可 以了。另外课外书读得多的同学也很可能知晓这是毛 泽东同志拟写的一副对联,其上联是“苟有恒,何必 三更眠五更起”。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时事热点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时事热点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时事热点是指在语文考试中,考生需要结合当前热点事件或话题,进行阅读理解、写作或口语表达等综合运用。
以下是一些当前热点事件或话题,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1.新冠疫情:疫情是当前全球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考生可以结合疫情防控、抗疫英雄等话题,写作文章或进行口语表达。
2.环境保护:环保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考生可以结合当前环境污染、垃圾分类等话题,写作文章或进行口语表达。
3.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考生可以结合教育不公、教育机会等话题,写作文章或进行口语表达。
4.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考生可以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话题,写作文章或进行口语表达。
5.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使命,考生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等话题,写作文章或进行口语表达。
在备考中,考生需要关注当前时事热点,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相关知识,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运用。
同时,考生也需要积累读书写作的经验,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
- 1 -。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时事热点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时事热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时事热点则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综合运用时事热点已经成为了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要想在语文中综合运用时事热点,就必须了解和关注时事热点。
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时事新闻,了解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并适当地进行分析和思考。
只有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社会动态,才能更好地运用到语文学习中。
其次,要想在语文学习中综合运用时事热点,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
文化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事热点。
文化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观相关展览等方式进行学习。
最后,在语文学习中综合运用时事热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则包括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事热点。
总之,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时事热点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时事热点,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语言综合运用练习题十六

8.综合性学习。
(1)【认识鲁迅】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
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鲁迅形象。
现在,已有同学拟出了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宽对即可)材料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
倘使这样的也可以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
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
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
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
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________________(2)【走进作品】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出推荐语。
(30字左右)你推荐的作品:_______________你的推荐语:_______________(3)【汲取精华】要求同学们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答案:(1)(示例1)幽默谦逊贵在自省(示例2)慈祥冷峻源于爱憎(2)《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深刻细腻地反映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3)我感受最深的是第①句,这句话以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读书如同采蜜,要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
我以后不能只读文学类书籍,还要涉猎历史、艺术以及理论性很强的书,扩大知识面。
云南省曲靖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曲靖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嶙峋.(xún)蝉蜕.(tùi)狩.猎(shòu)繁花嫩.叶(nènɡ)B.羸.弱(léi)挑衅.(xìn)稽.首(qǐ)人迹罕.至(hǎn)C.满意..(què)哂.笑(shěn)蹲踞.(jù)鲜.为人知(xiǎn)D.取缔.(dì)镂.空(lòu)缄.默(jiān)长吁.短叹(yū)【答案】B。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绚烂乌黑当之无愧莫衷一是B.蹒跚蹂躏迫不及待粗制滥造C.琐屑媲美诚惶诚恐一拍即合D.烦躁繁衍来势凶凶略胜一筹【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山坡上,一个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B.井房的经验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C.虽然我省尚未发觉H7N9病毒感染者,我们就要严加预防。
D.连续几场大雨,我市旱情彻底得到了缓解。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与这次云南省教化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夫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变更人的命运,也变更人类的命运。
【答案】C。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顿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来之感。
②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
③亭前的树上,雪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
④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调灿然。
⑤我们始终跑上最终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语文综合运用考点5标点符号用法

考点5 标点符号用法
用法
举例
(间 后 补 用1)的的语逗用停停、号于顿顿分。并,。句列某 之并词些间列语序不性或次用的短语顿谓语之号语之,、1下字2踢回..风 坐四几迷;格着点丙脚藏的,:、球。具躺表甲,体着达、赛内,题;几容打材丁趟主两;、跑要个色乙,有滚彩捉、以,。几用
(2)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时,一、二年级的学生这次春游
-14-
考点5 标点符号用法
类型3 冒号与破折号
1.冒号。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
用法
举例
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
(1)表示总结上文。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 造人。
(词等2))语用之(于“后说总,”说“表例性示如或提”提“示证示下明性文”。紫神禁武城门有、四东座华城门门和:西午华门门、。
并列的书名号或引号之 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
间,宜用顿号。
《红楼梦》是我国长篇小说
的四大名著。
-6-
考点5 标点符号用法
2.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用法
举例
(1)较长的主语后。
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 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
(2)句首的状语后。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
(3)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 意突出某个选项的独立性,每 个选项后都用问号。
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 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 联想到……守卫他们家乡的
哨兵?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上哪儿找啊,你?
-3-
考点5 标点符号用法
类型2 顿号、逗号与分号[14年3考:2023、2022、 2021年考] 1.顿号[2023]。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 之后的停顿。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四 语文综合运用

专题四语文综合运用题组一,开展“杜绝校园欺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3分)(1)阅读下列对校园欺凌的相关介绍,完成各小题。
(6分)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畜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
因校园欺凌事件身心受到伤害的学生逐年增多,这一问题引起了广大家长尤其是社会各界人士的担忧。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畜意”,正确写法是“蓄意”。
(2分)②“屡禁不止”在选段中的意思是:指多次发布禁止做某件事情的命令却没有达到目的,这种事情仍继续发生,没有停止。
(2分)③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分)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家长的担忧。
(2分)(2)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向全校同学发出“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的倡议,并拟写倡议书。
(4分)示例:(格式正确2分,倡议对象、倡议内容2分)(3)小亮在与同班同学发生矛盾后,感到委屈,准备找高年级的同学帮忙“理论”。
作为班长的你,如何劝阻?(3分)示例:小亮,别人欺负你是不对的,但是遇到问题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不应该用暴力去解决。
而且,我们现在正在创建和谐校园,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你说对吗?(3分)2.九年级(1)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了一次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3分)热爱生命我不去想能否获得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愉快地背负行囊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1)①请用“/”为下面的诗句标明停顿。
(标1处)(2分)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②在朗读结尾句“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时,应采用的语调是(A)(2分)A.坚定B.迟疑C.深沉D.轻快(2)根据语境,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字) 材料一 云南白药是云南著名的中成药,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 1902 年研制 成功,对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有很好的疗效。传说有一天,曲焕章进山采药,看见 两条巨蟒正在缠斗,霎时斗得血雨腥风,其中一条遍体鳞伤,败退下来。这条气息 奄奄的蟒蛇游到一块草地上蠕动起来,不一会儿,奇迹发生了,蟒蛇身上的血止住 了,伤口也变好了。曲焕章惊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心想:一定是这草有神奇的 止血功效!
22
2.徽标类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 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图像的线条、文字颜色等。 (2)展开联想,分析创意。围绕主题(哪项活动、哪个组织等),说明徽标内容。 注意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分析其内涵和寓意,想象要合理,切记答非所问、生拉硬 拽。 (3)组织语言,准确表述。
8
4.表现手法。仿句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喻、抑扬等。 5.逻辑。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情理、合乎逻辑,如“阳光使人感到温 暖”,“光明使人看到希望”,“暖风使人觉得舒适”,“绿荫使人得到休憩” 等。 6.情感。在情感的表露或抒发方面,仿句也应与例句相吻合。 7.色彩。仿句还应注意在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上与例句保持一致。
16
2.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 (1)提取要素法。消息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物)、 何事、何故。这五要素包括了消息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采用提取要素的方法, 将消息缩写成一句话新闻。当然,有些消息本身要素不完整,压缩时不必逐一落实; 有些要素压缩时应根据留主去次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取舍。
21
(3)抓住特征,描述画面。抓住画面特征描述,只要求对图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 不要超越图画所给信息而添枝加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 描述。
(4)筛选整合,组织答案。整合画面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运用规范的语言组织 答案。①揭示寓意。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然后挖 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概括漫画所揭示的主题。②拟写标题。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 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主体或主题拟写标题。拟题应起到揭示漫画寓意或讽刺对象 的作用。
9
2.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在你 担任主持人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代表水晶玉同学深情致辞:“岁月从树林穿过,留 下圈圈的年轮;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的欢韵……”但由于太激动,她只说了 两句就停住了,这时你及时仿照水晶玉同学的句式续说了两句,表达心中同样的感 慨:
3
③比喻。使所要宣传的对象形象生动。如:普通话——13亿颗心与心之间的桥 梁。
④设问。便于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力。如: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 中。(义务献血)
⑤反复。强调、突出对象的特征。如:丽彤,丽彤,与众不同。(某洗发用品) ⑥双关。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如:特步——非一 般的感觉。(运动鞋)
14
5.(2017天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 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__五__月__五__,__九__月__九__,__端__阳__重__阳_____。 【精析】对联要注意字数、句式、词性、结构和内容相呼应等。“上旬上,中 旬中,朔日望日”,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中间十日为中 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可以这样来对“五月五,九月九 ,端阳重阳”,五月 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 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旬”与“日”,“月”与“阳”又为重言,这样就对出 下联。
24
(4)文字表达,扣要领。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 出来”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 息。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 成分,用复句要表明语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序号和 数字规范。③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用词一定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的词语 有:“增长了”“增加到”“增长了××倍”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 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13
4.(2017吉林)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触动过我们的心灵,令我们 沉浸其中、回味不已。请从下面篇目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文章 的理解和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乡愁》《最后一课》 篇目:《__背__影____》 上联:老__父__亲__步__履__蹒__跚__买__朱__橘__,__父__爱__似__海_____ 下联:_小__儿__子__泪__眼__朦__胧__望__背__影__,__亲__情__如__山____
示例:①微风从水上掠过,留下粼粼的波纹。②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深深的 脚印。③流星从天空划过,留下闪闪的轨迹。
10
3.(2017 广东)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 (1)_惠__风__和__畅__,_莺__飞__草__长__,_是__生__命__的__萌__发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 张扬;秋天(2) _明__月__朗__照__,_五__谷__飘__香__,__是__生__命__的__纯__熟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 是生命的恬静。
23
3.表格类 (1)分析题干,找方向。抓住题干的要求,找准答题方向,节省宝贵时间。 (2)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表头、表注等。 (3)认真思考,找规律。①比高低,寻规律。对表格内容进行纵横比较,注意数 字的变化,能够表明变化规律的关键点往往在最高值与最低值上,通过抓最高值或 最低值可以快速把握图表重心。②做统计,找走势。根据表格做数值上的综合统计 工作,更好地总结出某种规律。
4
(2)仿拟熟语(成语俗语、诗词歌词、名言警句) 使其产生蚊。(某蚊香广告) (3)巧用谐音 可以起到一见如故,见之生情的效果。如:骑乐无穷。(自行车)生活可以更美 的。(美的空调)
5
1.(2017 威海)请根据下面材料,为推广“城市书房”拟写一则不超过 20 字的 广告语。
17
(2)摘引导语法。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组成,而导语一般都概括了 消息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用摘引导语的方法,将其压缩为一句话新闻。有些导 语过于概括,应根据消息主体的内容,对其加以充实,使之更加准确具体;有的消 息导语过长,则需要删减,使之更加精练概括。
(3)综合概括法:有些消息的基本内容分散在消息之中,这就需要对分散的要点 进行集中概括。使用综合概括法,首先要通读消息全文,理清思路,找准要点,然 后再根据试题的字数要求,用恰当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信息点。
11
考点三 对联(2016 曲靖) 1.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视觉上 的美感。 2.结构相同。对联的上下联要求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并列对并列等。 3.词性相对。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要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 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
2
2.拟写宣传语 ①抓住活动主题,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②宣传语讲究实用性,应考虑对象 的大众性,拟写的宣传语要准确鲜明、通俗易懂,忌语言生涩难懂;③宣传语字数 较少,不能使用太长的句子,能准确表情达意即可;④可使用对偶、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3.广告、宣传语拟写技巧 (1)活用修辞 ①对偶。这类广告、标语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感,便于记忆。如:珍爱生 命,远离毒品。 ②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如:新飞广告做得好, 不如新飞冰箱好。
12
4.平仄相反。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做到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字如 果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但一般情况下,对考生平仄方面的要求没 有这么严格。
5.语意相关。这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义必须互相关联。对 联的内容关联可分为三类:正对(上下联内容相类相关)、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对相 反)、流水对(上下联内容连贯相承)。
19
后来他把这种止血的草加进其他中草药中,创制出云南白药的前身——百宝丹。在 刀光剑影的江湖里,它是侠士们除暴安良的随身必备品;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它 是战士们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这就是被称作疗伤圣药的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后来 人们又把它叫作云南白药。
材料二 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 效。问世百年来,云南白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 也由此成名于世、蜚声海外。1979 年、1984 年、1989 年云南白药三度获国家优质产 品金质奖章。近几年,又在云南白药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酊、膏等系列产品,它是家 庭必备良药。
2017 年 4 月 23 日上午,位于威海市某地中心商圈的“城市书房”正式启用。作 为威海首家 24 小时“不打烊”的公共阅读场所,这里布局设计合理大气,可同时容 纳 200 人,为读者营造了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书房”共分上下两层:一楼是亲 子阅读区,配备儿童阅读角和涂鸦区;二楼是成人阅读区,设有休闲区。书房拥有 各类书籍 1.7 万册,并将根据读者需求随时更换图书,市民只要凭借身份证、市民卡、 市图书馆借阅证任一有效证件,即可刷卡进入,查书、借书、还书均可在机器上自 助解决。预计到 2019 年全市“城市书房”将达到 25 个,届时,市民可就近在图书 馆或任意启用的“城市书房”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