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 单复句
怎样辨别单句和复句

怎样辨别单句和复句刘法辨别单句和复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只要我们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一切事物都可以变难为易。
辨别单、复句也是这样。
辨别单复句一般说来,要遵循下面几条规则。
首先要看有几套句子成分,其次还要看句子成分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还要注意停顿哭联词语等。
1.看有几套句子成分。
一般说来,有一套句子成分的是单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句子成分的是复句。
例如:句(1)虽然成分复杂,但是只有一套成分,句子的谓语是由一个连动式和兼语式合成的。
句(2)虽然结构较短,但有两套成分,即由两个分句构成,所以是复句。
2.看是否有包含关系。
表面看来有两套成分的句子,如果它们之间有包含关系,就是单句,否则,即是复句。
.例:句(1)从表面看来有两套句子成分,两套成分的谓语分别是“晓得”和“出现”,实际上第二套成分整个句子作“晓得”的宾语,即句子的主干是“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故句(1)是单句。
句(2)含两套句子成分,且互不作成分,即“互不包含”,故句(2)是复句。
3.看句子中间是否有语音停顿。
语音停顿也是判断单、复句的一个重要条件。
一般说来,相同的一个句子,如句中无语音停顿有可能是单句,有语音停顿则可能是复句。
例如句(1)是连动式作谓语,无语音停顿,是单句;句(2)是两个句子,有语音停顿,是承接关系的复句。
4.看有无关联词语。
一般来说,无关联词语是单句,有关联词语是复句。
例如:句(1)是一个动词性短语“听说并且看见”作谓语的句子,无关联词语,是单句。
句(2)用了关联词语“不但……,而且……”,是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的时候,那就是说有关联词语的,不一定是复句。
例如:这个句子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句中的逗号和“只有,才”都是用来强调主语的,因此是单句而不是复句。
以上几条,只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规律,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短 语、句子成分、单 句、复 句

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因
果
复
句
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明结果。
因为……所以 由于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等。
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名 词
我写字,你读书
代 词
大家喜欢他
短语
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我看见他来了
(四)
补
语
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指出行为动作的情况、结果、可能性,动作延续的时间或者性状的程序
动 词
你继续说下去
形容词
这本书写得好
数量词
文章看了几遍了
代 词
你学得怎么样了
介词结构
鲁迅生于1881年
短语
改革开入二十年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今天是国庆节。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疑问句
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难道不是最可受的人吗?
祈使句
表示禁止、命令、请求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时,也可用感叹号。
你要注意身体。你要勤奋刻苦。出发!禁止吸烟。不准讲话!
对后进学生,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帮助。
承
接
复
句
各分句间按时间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
又 便 于是等。
穿过一个干涸的砂石河,又爬上一面土坡,就看见了那个村子。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选
择
复
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

﹏ ③小明∥扶老人上公交车。 ﹋
二
主语和谓语
(一)什么是主语和谓语
1.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什么;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2.一般单句都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它们同处于句子内部 结构的第一个层次,用“‖”把主语和谓语分开
(2)谓词性宾语 如:我们‖都喜欢跑步。(动词) 大家都习以为常,只有他‖觉得奇怪。(形容词)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联合短语) 他‖假装晕<过去>。 (补充短语) 我‖感到自己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主谓短语) 我们‖喜欢在﹝一起﹞讨论。 (状中短语)
3.宾语的语义类型 (1)一般宾语
受事宾语--动作的承受者和动作的对象 如:蒸 |馒头
如: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 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二)主语
1. 主语的构成
(1)名词性主语:包括名词、数量词、名词性的代词、名词性 的短语,大多表示人或事物。 如:天才‖就是2%的灵感加上98%的汗水。 (名词)
如:这张桌子∥买来几年了?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这件事∥真有趣。 ➢ 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谓语,或者只有谓语而没有主语
如:多好的小伙子啊! 一条美丽的小河。 真高兴啊! 还去北京吗?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是主谓句还是非主谓句?
1.所有作业一次做完。 (主谓句) 2.有空回家一趟。 (非主谓句)
构成 代词或名词 名词或短语
(2)双宾语 如:老师教我知识。
2.简易加线图解法:
|| →分开主语和谓语 | →隔开动词和宾语 练习:
单句复句及句群

一、单句---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中。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语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句子成分、单句复句讲解与训练

句子主干划分练习注意问题:1、碰到有否定词“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保留在句子主干中。
如:我不看不健康书刊。
主干:我不看书刊。
2、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词是并列结构的,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找出。
如: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主干: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3、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应把整个短语保留在主干里。
如:我清楚地看见他来了。
主干:我看见他来了1.一九三二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公司当卖票的。
2.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充裕发明了造纸术。
3.同学们都跑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里,从学校的每个角落里。
4.一阵风雪刮得他几乎站不住。
5.黄美莲靠她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6.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7.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
8.那有节奏的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9.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
10.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
1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12.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的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13.我相信这会是每一个良善之人的感官里均存有的一种本能。
14.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面。
15.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情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16.我深深的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17.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18.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带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9.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20.我们班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课文。
初三单句复句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单句复句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三语文学习中,单句和复句是基础重点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将对初三单句和复句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单句知识点1. 主谓结构:主语+谓语,主语通常在句子中充当主要的名词或代词,谓语则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例句:小明学习刻苦。
2. 宾语结构:主谓宾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子结构,包含了主语、谓语和宾语。
例句:他喜欢吃水果。
3. 表语结构:由系动词和表语组成的句子结构,系动词用来连接主语和表语。
例句:她长得很漂亮。
4. 状语结构:由状语词或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用来修饰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例句:他认真地做作业。
5. 定语结构:由定语词或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句:那本书是我的。
二、复句知识点1. 主从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充当主句中的一个成分。
例句:小明告诉我他会来。
2. 并列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主句构成,主句之间用连词连接。
例句:我喜欢吃水果,他喜欢吃肉。
3. 宾语从句:作为宾语的从句,在主句中充当宾语的角色。
例句: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来。
4. 状语从句:作为状语的从句,在主句中充当状语的角色。
例句:你可以去玩,只要你完成作业。
5. 同位语从句:作为同位语的从句,用来解释或补充说明前面的名词。
例句:这是我听说的消息,他要去外地工作。
三、常用连词1. 并列连词:表示并列或选择关系,如"和"、"或"、"还是"等。
例句:她喜欢唱歌和跳舞。
2. 引导宾语从句的连词:如"是否"、"怎么样"、"因为"等。
例句: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来。
3. 引导状语从句的连词:如"如果"、"只要"、"虽然"等。
例句:只要你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4. 引导同位语从句的连词:如"是"、"说"、"告诉"等。
单复句

单句与复句:(l)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复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
例1: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这句话的主语是“事迹”,谓语是“有”,宾语是“意义”。
句子虽长,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因此,它是单句。
例2: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这句话,前一分句的主语是“剧”,谓语是“开始”,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序幕”,谓语是“是”,宾语是“高潮”。
这句话有两套句子成分,所以它是复句。
(2)复句的构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一定的次序直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
一种是借助起关联作用的词语(通称“关联词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
如例2,借助关联词语“但”,把两个分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
复句的特点1、复句的分句之间,一定要有较密切的联系,否则,就不是复句,而是若干单句。
例1:周校长作了一个报告,大家下午登烈士山。
(无联系,是两个单句,中间应加句号。
)例2:周校长作了一个报告,大家下午讨论这个报告。
(有联系,是两个分句的复句)2、复句的分句之间一般要有语音停顿(语音停顿一般指逗号)。
例1:王老师吃过晚饭就去看电视。
(单句,连动句)例2:王老师吃过晚饭,就去看电视。
(两个单句的复句)3、复句的分句之间一般有关联词语,但是,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是复句。
例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单句,只有一套主语和谓语)例2:只有社会主义发展了,才能救中国。
(复句,两个谓语,两套主谓结构,后句为主语省略)4、复句的分句之间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例1: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万条闪耀的银练。
(单句:本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例2: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
(复句,有两套主谓结构)例3: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前面都是主语)都是错误的(谓语+宾语)。
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语文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而语法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语法中,单句和复句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就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展开探讨。
一、语文语法单句的特点和用法语文语法单句是指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它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
在单句中,一般只包含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并且只有一个句子成分。
单句的主要特点如下所示:1. 主谓结构简单明了:单句中只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使得句子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2. 表达完整意思:单句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需要依赖其他句子来进行理解。
3. 句子成分较少:单句中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所以句子成分较少,结构简单。
常见的单句有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例如:1. 陈述句:小明在写作业。
2. 祈使句:请你帮我一个忙。
3. 感叹句: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二、语文语法复句的特点和用法语文语法复句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的句子,它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
复句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在交流中起到了丰富和扩展句子意义的作用。
复句的主要特点如下所示:1. 包含从句:复句中包含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有自己的主谓结构,并在句子中担任特定的句子成分。
2. 句子成分丰富:复句中含有主句和从句,句子成分相对较多,使得句子结构更为复杂。
3. 表达复杂意思:复句能够通过主句和从句的关系,表达更加复杂的意思,增加了句子的表达能力。
常见的复句有主从复句、并列复句、状语从句等。
例如:1. 主从复句:我告诉他,他却不相信。
2. 并列复句:他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
3. 状语从句: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去上学。
三、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语文语法单句和复句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明显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差异: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结构相对简单;而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2. 含义复杂度:单句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意义相对简单;而复句通过主句和从句的关系,能够表达更加复杂的意思,意义更为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
七、假设关系: 1、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 烟雾。 2、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 傲自大的理由。 八、条件复句: 1、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梯,才能一步步接近光辉灿烂 的理想之巅。 2、不管人家对你们评价多么高,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 是个毫无知识的人。 九、解说关系: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 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十、目的关系: 1、你们仔细商量商量,以免出差错。
分析一下,A栏和B栏有什么区别?
做完作业。
做完作业
做完作业?
A
他很守信用
短 B 语
做完作业! 他很守信用。
他?很守信用?
他很守信用!
回来了。
回来了? 回来了!
句 子
回来了
回来了……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句子的特点是能够 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 在书面上要用句末标点符号。
句子可以分为单句 和复句 两大类,
单、复句的区别
2、主语承前省或蒙后省 2、只有句中没有逗号隔 的几个单句形式之间, 开的并列关系的动词 有语音停顿,书面上 短语、形容词短语和 用逗号或分号隔开, 连动短语作谓语的句 是复句。 子才是单句。
例二
1、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的民族,是一 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 3、想到自己不久就要一个人在世界上了,欧也妮便跟 父亲格外亲近,把这感情的最后一环握得更紧。 4、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 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以上为复句 5、他的手又黑又脏。 6、他出门看了看天。 ——以上为单句
单、复句的区别
3、复句中各个分句之间 的意义关系常用关联 词语来表示,但并非 所有的复句都使用关 联词语。 • 3、也有在单句中使用 关联词语的,关联词 语连接的是句子成份 而不是分句。
例三
1、天才的学者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他让自己的思想 远远走到前面去。 2、海水碧蓝碧蓝的,蓝得使人心醉,我真想变成一条 鱼,钻进波浪里去。 ——以上为复句 3、就是脚扭伤的小李,也在大厅里苦练。 4、无论在哪里,他都用自己的行动履行自己的诺言。 5、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6、虽在匈牙利本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7、应用这种罗盘,即使在阴云密布以及黎明或傍晚看 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以上为单句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 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 可充当主语。如: 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 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 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 语。如: 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四、选择关系: 1、我们宁可走着去,也不挤那公共汽车。 2、要么我们把洪水挡住,要么我们让洪水淹没。 五、转折关系: 1、虽然自然界里有的是各种各样的盐类,却没有一种 能够在食物营养上代替得了食盐。 2、小华还是觉得热不可耐,尽管夕阳已下,晚风渐起。 六、因果关系: 1、因为马克思有了广博的多种知识作基础,所以他能 够筑起他的学术的高塔。 2、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 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
一、并列关系: 1、白天海面的涨落叫“潮”,晚上海面的涨落叫 “汐”。 2、但有时并不是因为缺乏表达能力,而是因为我们的 思想还不够成熟。 二、承接关系: 1、一五O六年,哥伦布去世,接替他职务的是西班牙 探险家巴尔波。 2、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巩固记忆,积累知识,提高分析 能力,也是一种练笔的有效方式。 三、递进关系: 1、在场的人都笑了,有的甚至笑弯了腰。 2、这些藻类不仅可以吃,而且可以作工业原料,甚至 于可以从中提取某些贵重金属元素。
主宾搭配不当 1、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 一年。 主干:收成是一年 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最好的。 今年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2、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有了不同程度的 得到 解决 进展。 主干:问题有进展。
主语残缺 1、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 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主干:由于提高提供条件。 2、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 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 测。 主干:告诉我们掌握变化进行观测。
修改病句 发的电 1、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 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主干:发电量输送 2、三年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 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大幅度地提高 主干:总产量发展
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1、《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了 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 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 坚实的基础 主干:出现卷起诗风,开拓领域,奠下实 绩。 定、状、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2、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 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 1、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 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 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 2、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 龙梅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 • 3、鲁迅先生小心地翻阅着方志敏同志利用敌 人要他写“白皮书”的笔墨写成的文稿:一 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5、连 动 句:——— 他们 ——— 听了 这个消息 [很]高兴。 ~~~~~~~~~~ ——— 6、把 字 句:老师 [ 亲切地 ][ 把书 ] 放〈到他的手中〉。 ——— —— 7、被 字 句:—— 她[已][被北京大学 ]录取了。 ———— 8、存 现 句:我家的后面 //有一个园子。 ——————— ———————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 • • • • • • • 1、沙锅可以炖豆腐。 2、前面围着一圈人。 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4、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 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 8、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1、主谓谓语句:这个电影 我看过。 —————— —————
2、复杂宾语句 : 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 —— ~~~~~~~~~~~~~~~~~~~~~~~~~~~~~~
链
3、兼 语 句 : 大家 选 他 当班长。 ——— —— ~~~ ——~~~~
链
4、双宾语句:李老师 教 我们 语文。 ———— —— ~~~~~~ ~~~~
句 子
单句 复句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主谓句)
单 句
2.竹子对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当心!(非主谓句)
4.当然,有人会说,这个人干吗不去劳动 啊?
5.胡子这么长了! 6.(他是干什么的?) 商人。
主谓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
复 句
1.哪怕明天下雨,运动会还要照常进行。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 ~~~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词。 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
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
• 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 • 句例:[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 他]交谈。
答案
• 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 远不能飞上高空。 条件 转折 • 2、一个人如果不努力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递进)甚至也不努力把这种思想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那么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中。 假 设 • 3、但是,人可以被处死,||(并列)书可以被烧毁,| (转折)而真理却是杀不死、烧不毁的,||(并列)它愈 来愈发出灿烂的光辉。 • 4、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并列)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条件)才能建设 无产阶级的文化,|(转折)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项任务。 • 5、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转折)但终于没有进学, |||(并列)又不会营生;|(因果)于是愈过愈穷,||弄 到将要讨饭了。 承接
语法知识
——复句
复 句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 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 句组成的句子。 •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 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 主谓句。
复句的类型
• • • • • • • • • • 并列关系:平列式、对比式 承接关系:按顺序叙述 递进关系:分句之间表示意义上层进 选择关系:或此或彼、非此即彼、选一舍一 转折关系:重转式、轻转式 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前果后因 假设关系:前句假设,后句是假设的结果 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 目的关系: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 解说关系: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
3.温柔的海风,没有月亮,只有星星。
4.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
语法知识
——句子成分
句子的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 主语:“==== ” • 谓语:“—— ” • 宾语:“~~~~” • 定语:“()” 后 • 状语:“[ ]” • 补语:“〈〉” 划在主语下面 划在谓语下面 划在宾语下面 用在定语前 用在状语前后 用在补语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