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和趋势

合集下载

拉美地区民族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

拉美地区民族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

拉美地区民族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李馨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并存着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社会主义三大流派。

其中民族社会主义是一个出现比较晚但影响较大的社会主义流派,其突出特点是形式多样、流派众多、思想繁杂。

它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民族独立国家的民族主义政党所奉行的各种社会主义。

学术界也称之为“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阴或“第三世界的意识形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亚非拉地区的很多国家相继取得民族独立。

在90多个民族独立国家中,约有半数左右的国家先后宣布实行社会主义或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走社会主义道路。

它们无论是实行所谓的科学社会主义,还是近似欧美的民主社会主义,抑或是带有浓厚民族或宗教色彩的各种社会主义,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大多数都半途而废甚至销声匿迹了。

不过近年来,拉美地区兴起了委内瑞拉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莫拉莱斯的“社群社会主义”(或“印第安社会主义”、厄瓜多尔科雷亚的“21世纪社会主义”,使这种类型的社会主义重新活跃起来,给民族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民族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新发展。

一、21世纪拉美地区民族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在拉美地区,民族社会主义从19世纪中叶萌芽到20世纪90年代大致经历了社会主义思想启蒙、探索实践以及调整转型的历程。

受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拉美地区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随着玻利维亚青年军官戴维?托罗上校的军事社会主义、阿根廷的庇隆政权和委内瑞拉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秘鲁的贝拉斯科军政府的军事社会主义、圭亚那的合作社会主义等民族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它已经从最初的一种思潮流派,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经历了20世纪的盛衰沉浮,民族社会主义在21世纪出现了新的发展迹象。

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状况发生急剧变化,拉美地区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的重大发展。

论当前拉美国家的社会问题(推荐五篇)

论当前拉美国家的社会问题(推荐五篇)

论当前拉美国家的社会问题(推荐五篇)第一篇:论当前拉美国家的社会问题sunshine论当前拉美国家的社会问题吴国平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政治经济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社会问题日趋恶化。

有人把当前拉美严重的社会问题描述为“一颗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1993年末和1994年初拉美发生的2次暴力事件表明,这样的形容并不为过。

其一,1993年12月中旬在拉美的南铂阿相廷的北部省圣地亚哥一德埃斯特罗,市民们走上街头,捣毁了省府、省议会和法院的一些办公室。

其二,1994年元旦,在拉美北端墨西哥的恰帕斯州,武装的萨帕塔民族解放军,一夜之间占领了该州的6个市镇。

恰帕斯州的枪声向拉美国家发出警告:为避免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中美洲化,防止局部冲突在拉美地区或一国范围内迅速蔓延,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已刻不容缓。

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战后拉美经济的高速增长,曾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地区的社会问题。

由于产生社会问题的机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拉美在80年代爆发严重的债务危机后,社会问题又日趋严重,并出现新的特点。

(一)贫困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拉美各国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

60~70年代,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贫困化问题曾经得到缓解。

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加剧,贫困化问题日益严重。

1.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下降,将1989年的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同l980年比较,在拉美各国中,下降幅度最小的为2.4%,幅度最大的高达37%1。

富有者的收入保持稳定,有的甚至有所增加。

而经济衰退造成的损失,则通过各种渠道转嫁给其他社会阶层,致使广大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大幅度下降。

如90年代初期的巴西,占人口10%的富有者,其收入是最贫困者的23倍,也就是说,少数富有者的收入占全国居民总收入的40%,在阿根廷、哥斯达黎加、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富有者的收入比最贫困者的收入高10~12倍2。

关于当代拉美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代拉美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代拉美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拉美社会主义正处在一个能够实施和见效的关键时期,它的形成和实施包括各自发展的政治组织实践和经济结构改革,并从更广泛的探讨中在背后新的政治理论,以及更加快速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布局。

首先,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的当代兴起与当前政策的变化有关。

例如,一些国家,包括委内瑞拉、古巴和厄瓜多尔,正在尝试以社会主义政策来解决落后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此外,一些其他国家如委内瑞拉前总统尼古拉·马杜罗和现政府立法
实施已经提高了对贫穷社区的发展支出,以改善农民土地分配和财政稳定性。

其次,需要重视拉美社会主义理念的实践目标。

社会主义的实施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考虑,包括政治体系、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改革。

例如,一些国家正在实施各种政治对策,从让它们国内游行要求权利,到针对分配公平实施合作性的支付和税收制度,以及实现权利结构的更新和发展。

最后,拉美社会主义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普遍的参与性,以便确保
广泛的改革和实施的真正效果。

参与性的机会包括参与决策的程序,包括对改革的讨论及组织形式,确保公正的实施方式,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强调下层社会群体的参与。

只有在这种参与性水平实现后,拉美社会主义运动才能取得持久的成就。

21世纪拉美的民主过渡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21世纪拉美的民主过渡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21世纪拉美的民主过渡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自从1994年在墨西哥的萨帕塔起义和1998年乌戈查韦斯在委内瑞拉掌权以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历的政治上的重组之后,这个地区的民主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巩固了它的代议制民主,而且在走向参与制民主模式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特别是在那些进入具有社会主义标志的民主国家遇到了国内和外部巨大的障碍与矛盾,比如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此外还有古巴模式的发展。

与国家的政治制度一起,墨西哥萨帕塔主义和巴西无地农民运动的经验也是出色的,它们建设了自己直接的民主的结构。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既在理论上也在经验上正在经历一种社会主义方向的民主,检验20世纪所谓“现实的社会主义”曾经有过的解释和经历。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政治上的重组最新的背景不仅是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发生的政治进程和民众的斗争,而且发生了两个关键的和从未有过的具有民众性质也对世界形势有影响的事件:1994年1月萨帕塔主义的起义-反对处于顶峰的新自由主义的武装反叛-;从1998年乌戈查韦斯在总统选举中胜利时起在委内瑞拉开始的玻利瓦尔革命。

这两个事件在拉丁美洲的地缘政治中引起反响,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巩固反对新自由主义的跨国化的斗争的空间和方式的进程中产生反响。

萨帕塔主义者表明了一条社会斗争的路线,同时玻利瓦尔革命标志着改造国家-机构的道路。

这些地区性的变化表现在从查韦斯执政开始,建立了左派的政府,查韦斯执政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历史性事件。

在这个年表的秩序中,我们强调卢拉就任巴西总统(2002年),内斯托尔基什内尔在阿根廷就任总统(2002年),塔巴雷瓦斯克斯在乌拉圭就任总统(2004年),埃沃莫拉莱斯就任玻利维亚总统(2005年),达尼埃尔奥尔特加就任尼加拉瓜总统(2006年),同年拉法埃尔科雷亚被选为厄瓜多尔总统,费尔南多卢戈就任巴拉圭总统(2008年),毛里希奥富内斯当选萨尔瓦多总统(2009年)。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一、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兴起的历史背景西方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兴起,是与发展主义和依附理论在拉美的逐渐衰落紧密相连的。

拉美国家受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后,逐渐改变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奉行一种“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

40年代中期开始,早期自发性“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在一些国家遇到了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等诸多失衡现象后,以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为代表的联合国拉美经委会一批专家摈弃了西方发展学和现代化理论的框架,在总结拉美国家早期“进口替代”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拉美特色的发展主义理论。

该理论以结构主义思想为基础,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研究方法和凯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结构主义发展理论,故又称结构主义。

发展主义根据“中心-外围”的理论,提出拉美国家如摆脱被剥削的依附地位,必须推行“进口替代”内向工业化发展战略。

开始由普通工业消费品进口替代过渡到耐用消费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最后实现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逐渐形成类似于发达国家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最终实现经济完全独立发展。

为保证“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顺利进行,他们主张必须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制定统一的、具有连贯性的长期规划,并将长期规划的目标体现到具体政策中去。

国家应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和私人企业无力经营的部门直接投资经营国有企业,统管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

国家通过国营企业及财政和金融部门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干预。

市场由国家所统制,价格、利率、汇率等均由国家严格规定。

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实行民族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并对外汇兑换进行严格管制,以促使民族工业的发展。

50年代,发展主义理论在拉美各国受到普遍欢迎,该理论的倡导者提出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及有关的政策、措施得到了广泛推行,并取得了显着成绩。

但由于该战略实行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大大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因割裂了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而难以获得国际分工中的比较经济利益,从而给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

拉美“新社会主义”运动:问题与前景

拉美“新社会主义”运动:问题与前景

拉美“新社会主义”运动:问题与前景拉美地区是继西欧之后,较早出现共产主义运动、建立共产主义政党的地区。

可以说,拉美社会主义思潮源远流长,相应社会主义实践也丰富多彩。

在当今的拉美,社会主义颇为流行,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方面,古巴共产党领导古巴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建设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行;巴西、委内瑞拉、智利、乌拉圭等国的共产党通过参政等形式,发挥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始,拉美社会主义有了新发展,兴起一股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也有政治家或学者以“20世纪社会主义”相称)的新社会主义思潮,以其为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也红红火火。

其中,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厄瓜多尔的“21世纪社会主义”(有的学者称之为“美好生活社会主义”)、玻利维亚的“社群社会主义”(有的政治家将之称为“玻利瓦尔印第安社会主义”)和巴西的“劳工社会主义”(有的学者称之为“民主的可持续的社会主义”)颇具代表性,也广受各界关注。

“新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背景拉美地区兴起“新社会主义”运动,绝非偶然,有着复杂的背景条件,主要背景条件如下。

第一,在苏东剧变极大冲击拉美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同时,也为拉美“新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虽然苏东剧变发生的地域主要在欧洲,但依然深深地震颤了拉美社会主义运动,迫使其面临空前复杂的局面,并遭遇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挑战。

而这一切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和资本主义思潮的泛滥,也为拉美社会主义运动实现新发展提供了特定的历史机遇,尤其为拉美左派知识分子和运动斗士们,在探讨有别于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现实空间。

拉美左派知识分子和运动斗士们,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所获得的反思社会主义的时间与空间,为拉美“新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准备了充足的思想和理论资源。

第二,拉美国家遭遇的经济危机要求相应解决方案,为探索超越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现实诉求。

当前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浪潮

当前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浪潮

当前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浪潮摘要:社会主义对整个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影响深远,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剧变之后陷入低潮,但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拉美的社会主义浪潮和左翼政权的兴起,拉美人民希望摆脱固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探索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拉丁美洲;社会主义;左翼整个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是和社会主义密切相连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此步入低潮,但挫折和低潮并不意味着消亡。

拉丁美洲面积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从各方面讲都将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地区。

它在历史上是欧洲各大国的殖民地,在独立之后经济上也一直未能摆脱其原宗主国的影响,在近代又被视为美国的后院,其经济、政治深受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但拉美一直是社会主义思想较活跃的地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在拉美始终有一定的基础和传统,特别是古巴一枝独秀,与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对峙了近半个世纪。

20世纪90年代以后到目前,拉美国家共出现了13个左翼政府,这些左翼政权崛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20世纪九十年代,拉美经济一直跟随美国,在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下,不仅没有改变一些国家的贫穷落后状态,而且还使阿根廷、秘鲁这样相对富裕的国家发生倒退,经济混乱,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是在此背景下赢得总统大选的,他曾在职仪式上宣誓:要么社会主义,要么死亡。

他上台后即抛弃“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采取向弱势群体倾斜的福利政策,把从石油涨价中获得的部分财政收入,用于改善医疗、教育和其他基础设施,大大提高了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将重要的工业和基础设施企业国有化,包括电话公司、天然气企业,和中央银行等。

拉美其他左翼政党执政伊始,都将提高就业率、救助贫困人口作为施政重点,拉美第一大国巴西总统卢拉当选后,也采取了帮助下层群众的措施,持续加薪,且增幅保持在国内通货膨胀率之上,并赢得好评。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左翼:现状与趋势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左翼:现状与趋势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依然处在自苏东剧变以来的低谷,但是自2007年从美国发端并在2008年继续发展蔓延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给全球左翼的发展转型和力量整合带来了机遇,也给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一、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几大特点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依然处于低谷,但表现出若干新特点从过去的一年来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发展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整体上处于低潮,但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

总的来说,表现为以下四方面:第一,虽然在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蔓延的历史时刻,左翼的联合有一定的发展,正在寻求大的联合和突破,但左翼本身日渐显露的矛盾也削弱了其自身的力量。

第二,反对资本主义的情绪和高潮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展不断蔓延,一个反对资本主义的力量的联合正在酝酿之中。

第三,拉美社会主义出现新的变化。

拉美社会主义流派众多,如共产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左翼政党主张的社会民主主义和以查韦斯为代表的具有拉美特色的“21世纪社会主义”等。

这些社会主义理论和各种民族、民粹等理论夹杂在一起,发展的理念显得并不清晰;信奉社会主义的拉美左翼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激进的、温和的,还有托派的,均各有特色。

第四,共产党执政的国家的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改革进程各具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30年历程,古巴、越南、朝鲜和老挝都在自己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发展。

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当口,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面临较大挑战。

2.欧洲左翼的复兴苏东剧变后,左翼力量在全欧洲范围内一度受挫,其内部也经历了激烈分化。

很多国家的共产党纷纷改名为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人一度信心高涨。

但是,近来很多对社会民主党温和立场不满的人又重建或新建激进的左翼政党,凸显出与社会民主党的不同。

其一,自2004年在罗马重建以来,欧洲左翼党就力图淡化传统共产党的色彩,重视其他力量,强调要向欧洲所有共产党、社会党左翼、红色绿党及其他民主左翼党开放,明确表示要“切断与斯大林主义的联系”,更多体现“左翼特色”,而非“共产党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和趋势徐世澄2013年11月12日09: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曾一度使拉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冲击,处于低潮。

社会主义古巴在政治、经济上遭受到巨大打击,处于极端困难之中。

拉美各国共产党受到强烈的冲击,有的改旗易帜,有的则自行解散,有的则坚持下来。

然而,令人关注的是,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拉美左翼力量很快就走出低潮。

社会主义的古巴坚持和“更新”发展社会主义,已走出了苏东剧变后的极度困难时期,显现出新的生机活力,而且拉美其他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也异军突起,成为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动向。

冷战后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的崛起冷战后拉美社会主义运动恢复和发展的标志之一是拉美共产党的发展。

巴西、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等国的共产党经受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考验,不仅坚持了下来,有的还取得了发展,如巴西共产党现已发展成一个拥有30多万党员的大党。

拉美各国的共产党都已成为“合法”政党,公开参加活动,至今在拉美政治舞台上仍有20多个共产党。

巴西、智利、委内瑞拉等国的一些共产党员当选为国会议员或被任命为内阁部长。

标志之二是圣保罗论坛的成立和发展及拉美左翼的崛起。

正当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在巴西劳工党和古巴共产党的倡议下,由巴西劳工党主办,1990年7月初,13个拉美国家的左派政党和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首次会议,讨论拉美左派如何应对冷战结束后世界和拉美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

迄今为止,圣保罗论坛成立已经23周年,先后召开了19次会议。

1990年圣保罗论坛成立时,拉美只有古巴一个国家由左派党(即古巴共产党)执政,而如今,除古巴外,左派政党和组织已在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乌拉圭、秘鲁等拉美十多个国家掌权。

圣保罗论坛的成立和发展对拉美左派的崛起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拉美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今,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拉美地区和世界最重要的左派政党和组织的论坛。

2013年7月31日至8月4日,圣保罗论坛第19次会议在论坛的发源地圣保罗市举行。

来自拉美、欧洲、非洲和亚洲40多个国家、100多个政党、组织和社会运动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中国共产党也派观察员出席圣保罗论坛第19次会议。

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在19次会议开幕式上说,1990年圣保罗论坛创建时,其成员党只有23个拉美和加勒比政党,而如今,已有近百个拉美和加勒比政党和组织。

如果没有圣保罗论坛,拉美左派党就不可能上台执政。

卢拉说,“我们有责任不让我们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果丧失,拉美加勒比左派应达成一个共识,以表明另一种方式执政是可能的。

”在第19次会议通过的“最后声明”中表示相信,只要继续深化改革和加快地区一体化,就能够在拉美加勒比走向社会主义,这将是拉美人民独创的事业。

[1]标志之三是拉美左翼政党掌权的国家增加。

自20世纪末以来,拉美一些左翼政党或组织已有十多个在本国的大选中接连获胜并上台执政。

委内瑞拉第五共和国运动(后改名为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乌戈·查韦斯(1999.2—2013.3)、马杜罗(2013.4—至今);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2003.1—2011.1)、迪尔玛·罗塞芙(2011.1—至今);乌拉圭广泛阵线主席塔瓦雷·巴斯克斯(2005.3—2010.3)、何塞·穆希卡(2010.3—至今);玻利维亚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埃沃·莫拉莱斯(2006.1—至今)已两次就任总统;厄瓜多尔主权祖国联盟领导人拉斐尔·科雷亚(2007.1—至今)已三次就任总统;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丹尼尔·奥尔特加(1979—1990、2006.11—至今)已执政18年;阿根廷正义党领导人基什内尔(2003—2007)和克里斯蒂娜(2007—至今)已执政十年;秘鲁民族主义党领导人奥良塔·乌马拉(2006.7—至今);智利社会党巴切莱特2006—2010年任总统,2013年11月,她将再次参加大选,据民调显示,她很可能会胜出,因此,智利的左派很可能东山再起。

目前在拉美国家成立的地区组织中,以左翼政党掌权的拉美国家为主导的有: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南方共同市场、加勒比石油组织和南美洲国家联盟等。

标志之四是这些拉美左派掌权的国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

目前拉美十多个左翼执政的国家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口号或目标的有古巴、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巴西五个国家执政的古巴共产党、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厄瓜多尔主权祖国联盟、玻利维亚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和巴西的劳工党。

其中,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提出“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社群社会主义”或“印第安社会主义”,巴西提出“劳工社会主义”。

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近年来又提出“美好生活社会主义”。

提出社会主义的这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已开始付诸实践。

拉美这些左翼政党执政国家的领导人自称是“社会主义者”,要带领其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拉美一些左翼学者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后新自由主义”和“新发展主义”等理论。

古巴在2011年4月召开的古共“六大”通过了《党和革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纲要》,强调“继续社会主义和确保社会主义的不可逆转”,新当选的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指出,古巴正在“捍卫、维护和继续完善社会主义”。

《纲要》重点是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必须“更新”古巴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委内瑞拉查韦斯前总统于2013年3月5日因病逝世,查韦斯指定的接班人马杜罗在4月14日大选中获胜,4月19日正式就任总统。

马杜罗表示,将继承查韦斯的遗志,继续在委内瑞拉推行查韦斯的玻利瓦尔革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祖国计划(2013—2019),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继续造福于民的一系列社会计划,与腐败和犯罪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改善国内的安全状况。

在外交方面,继续加强与古巴等拉美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努力促进拉美一体化的发展,继续与中国发展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2013年9月23日,马杜罗访华期间在中央党校说:“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是原创的、独一无二的、也是在未来几十年我们要继续的。

”他认为,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一直以来都是多层次的,涉及精神、政治和经济三个方面。

其中经济层面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未来历史走向的。

马杜罗说:“只有采取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总统奉行“社群社会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在玻利维亚实现社会公正;所谓“社群”,主要是指印第安人社会群体,他认为,农民社群里就存在社会主义。

他承认玻利维亚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反对新自由主义、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实现石油和天然气国有化。

在厄瓜多尔,科雷亚于2005年11月创建主权祖国联盟,在首次2007年就任总统时,提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口号。

他主张实施“公民革命”,“公民革命”包括宪法革命、道德革命、经济革命、社会教育和卫生革命及主权和拉美一体化革命以推行其“21世纪社会主义”。

在2013年2月的大选中,科雷亚提出了2013—2017年的执政纲领,提出了“美好生活社会主义35条建议”,其口号是“为深化改革而执政”,并拟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改革。

巴西劳工党提出“劳工社会主义”。

劳工党自2003年首次由党的主席卢拉(后为名誉主席)执政八年,之后于2011年年初由劳工党人迪尔玛·罗塞芙继续执政,至今劳工党已执政十年,使巴西在经济上创造了奇迹,巴西在2011年成为世界经济第六大经济体;使3000多万人脱贫,2012年巴西中产阶级在人口总数中比例已达54%。

但是,2013年六七月间,巴西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和抗议,暴露了劳工党执政中的诸多问题,如党和政府内腐败严重等。

当前拉美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当前拉美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1、共同反对新自由主义。

当前拉美社会主义是拉美在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社会运动,是用“另一个世界”“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的反映。

2、强调民众广泛参与政治、进行消除社会不公和改善穷人地位的社会改革,并为此进行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

3、不再主张暴力革命,而是提出与右翼政党执政的政府有区别的内外政策的竞选纲领,争取民众支持,通过大选和社会运动成为执政党,进而直接实施本党的执政纲领和政策。

4、带有显著的个人魅力的政治色彩,主要不是靠先进政党的领导,而是靠领袖的魅力和才能来实现自己所主张的“社会主义理想”。

拉美左翼执政国家的领导人根据本国的国情,在分析资本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弊病和总结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推行各自的新社会主义模式,并把它视为解决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探索新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

尽管这些理论主张和实践措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尚处于发展之中,但其中不乏进步的思想和创新的火花,值得我们关注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拉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迭起,成为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热点。

除古巴外,拉美这些激进左派执政的国家领导人所提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正处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明确、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们的指导思想比较复杂,既有马列主义的成分,也有托洛茨基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民众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分,还有宗教色彩,它们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实践风格既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也带有明显的本土色彩,其实践探索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深受体制局限,还处于各自摸索的阶段。

对这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应该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拉美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一、如何结合本国实际,在总结本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具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已经提出社会主义口号的拉美左派政府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尽快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稳定是当前紧迫任务,也是巨大挑战。

如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面临一个强大的反对派、国内通胀严重、货币贬值、供应短缺、石油生产和出口下降、预算赤字严重、投资不足、国内安全形势堪忧、政府官员腐败严重等问题;自2013年6月以来,巴西数百万人上街抗议政府在社会方面投资不足、官员腐败等,最近两年巴西经济发展缓慢,巴西劳工党罗塞芙政府民调支持率下降。

最近,古巴、委内瑞拉领导人也十分强调党内和政府内的反腐斗争。

三、如何处理好与执政联盟其他政党和政治力量的关系,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

由于拉美左翼政府如巴西、尼加拉瓜、阿根廷、乌拉圭等大多是以政治联盟方式与其他一些政党或政治力量联合执政,内部成分复杂,主张各异,缺乏向心力,受国内外影响而解体的风险依然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