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渗透与堵塞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混凝土的渗透性及防水处理技术

混凝土的渗透性及防水处理技术

混凝土的渗透性及防水处理技术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压性和耐久性。

然而,由于其孔隙结构,混凝土却存在较高的渗透性,容易受到水分、湿气和外界化学物质的侵蚀。

为了保护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渗透性及防水处理技术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的渗透性原因、影响因素以及防水处理技术。

一、混凝土渗透性的原因混凝土的渗透性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主要原因:1. 孔隙结构: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砂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其中水泥固化后形成的胶体填充了骨料间的空隙,然而,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振捣和震动等因素,使得混凝土中的空隙分布不均,形成了各种尺寸的孔隙。

这些孔隙使得混凝土容易受到水分和其他外界物质的渗透。

2. 水泥水化产物溶出: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溶出物,如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化合物等。

这些溶出物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了一层抗渗透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层抗渗透剂逐渐溶解,使得渗透性逐渐增加。

二、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混凝土的渗透性不仅受到上述原因的影响,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胶体(水泥和粉煤灰等)的比例。

水胶比越高,混凝土的渗透性越大。

因此,在施工中应合理控制水胶比,以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

2. 骨料种类和粒径:不同种类和粒径的骨料对混凝土的渗透性有一定影响。

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从而降低渗透性。

3. 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如振捣、震动和养护等,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渗透性。

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从而降低渗透性。

三、混凝土防水处理技术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渗透性并提高其防水性能,有以下几种常见的防水处理技术:1. 表面防水涂层: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涂覆防水涂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封性,阻止水分的渗透。

常用的表面防水涂层包括聚氨酯、有机硅和丙烯酸酯等。

2. 渗透性防水剂:渗透性防水剂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可以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孔隙中,并与水泥反应形成水化物,填充孔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

透水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透水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透水混凝土的研究综述方"(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31/作者简介:方剑(1981-),男,安徽黄山人,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

专业方向:建筑工程。

摘要:透水混凝土作为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日益7到使用者的青睐。

文章对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材料性能以及制备应用进行综述研究,展望透水混凝土在建筑材料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材料性能;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U528.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7-7359(2020)04-0075-03 DOI:00.16330/j.c n ki.0007-7359.2021.04.0400前言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多孔、轻质、无细骨料的骨架——孔隙结构,在粗骨料表面包裹一层胶结材料相互粘结而成,孔穴均匀分布,通常情况下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可达10%-30%,透水系数一般在02~1mm/s,是一种绿色环保型高渗透材料)]。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透水混凝土具有优良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还可减少噪音污染,对调节城市生态平衡和节约自然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透水混凝土大量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应对城市洪涝灾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文从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材料性能以及制备应用方面开展综述研究,探究其发展趋势,为透水混凝土材料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力学性能研究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透水混凝土孔隙率较高,粗骨料之间大多为点式连接,导致其抗压、抗拉和抗弯强度偏低,限制了使用发展。

基于此,相关领域学者开展了大量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主要体现在透水混凝土的实验制备阶段37。

水亮亮等2通过提高硅灰掺量、砂率和天然骨料替代率增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制备了三组材料试样,结果表明当保水材料掺量过多,试样孔隙率增大,蒸发冷却效果不佳。

尹志刚2比较研究了不同冻融环境(清水和32wt%NaCd容液)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为氯盐环境中的试件更易劣化,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多,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降低。

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综述_张贤超

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综述_张贤超

2 性能研究
2.1 工作性能
工作性严重影响着透水混凝土的成本和质量,是决定施工 操作难易,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良好的工作性 是对新拌透水混凝土最基本的要求。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新拌透水混凝土工作性的指
标和方法。因为其为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趋近于零,不适宜采 用传统的坍落度检测方法。有研究者在试验中,用跳桌法测试 流动度评价其工作性,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研究的深入,新 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也不断被提出,长安大学的盛燕萍等人 以 [12]
0 引言
透水混凝土(Pervious Concrete)是由特定级配的骨料、水泥、 水、外加剂和掺合料等按特定比例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具有连续 孔隙的多孔混凝土,是生态混凝土的重要品种之一。其表观密度 一般为 1 600~2 100 kg/m3,28 d 抗压强度 10~40 MPa,抗折强度 2~7 MPa,透水系数 1~20 mm/s,有效目标孔隙率为 18%~22%。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透水混凝土具有透气、透水、吸声降噪、净 化水体、改善地表土壤的生态环境、缓解地表径流和城市热岛 效应等优良的使用性能。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 等思想的指导下,欧美、日韩等一些发达国家在 50 多年前就开 始了对透水混凝土进行研究与开发。并且已将其广泛的应用于 道路工程、园林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 会、环境和生态效果。而在我国,关于透水混凝土的理论研究虽然 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本研究就透水混 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及工程实 际应用实例进行总结,旨在为我国在透水混凝土方面的理论研 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在其应用方面:透水混凝土已经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上 海世博园区等很多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其优良的透水性能和 质朴美观的视觉效果,使之成为工程应用领域中的一个亮点[9-10], 并推动了透水混凝土在我国研究及应用的热潮。此外,透水混 凝土在我国还被推广到环境、生态工程中,邹长伟[11]就研究了透

混凝土路面对水的渗透性研究

混凝土路面对水的渗透性研究

混凝土路面对水的渗透性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路面可能会遇到水的渗透问题。

水的渗透会加速混凝土路面的老化和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对混凝土路面对水的渗透性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混凝土路面对水的渗透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为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1. 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特点2. 混凝土路面对水的渗透机理3. 混凝土路面渗透性测试方法及其优缺点4. 混凝土路面渗透性试验设计5.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6. 结论与展望四、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特点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

面层是路面直接接触车轮和行人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受交通荷载和保护基层。

基层是支撑面层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受交通荷载并传递到路基。

路基是路面基础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地面荷载并分散到地基。

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较大的交通荷载和频繁的机械载荷。

同时,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平整度较高,能够提供较好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能。

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路面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龟裂、脱落等损坏现象。

五、混凝土路面对水的渗透机理混凝土路面对水的渗透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

混凝土中普遍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孔隙,这些孔隙可以分为外部孔隙和内部孔隙。

外部孔隙主要是混凝土表面的微观孔隙、裂缝和毛细孔隙等,其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表面的渗透性能。

内部孔隙主要是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和毛细孔隙等,其对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混凝土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雨水、雪水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雪融水、洒水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当路面表面存在着较多的孔隙和裂缝时,水会通过这些孔隙和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加速混凝土的老化和损坏。

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及其恢复效果研究

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及其恢复效果研究

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及其恢复效果研究透水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具有透水性能强、抗压强度高、防滑性好等优点,因此透水混凝土路面在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地方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透水混凝土路面也会出现堵塞现象,这对路面的透水性能、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堵塞情况及其恢复效果对于保障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原因分析1. 材料自身特性: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材料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然而在长时间使用后,路面中的微观孔隙很容易被污物、灰尘等堵塞,从而降低了路面的透水性能。

2. 天气因素:在雨雪天气或者高温季节,路面上的灰尘、泥浆等污物很容易被附着在透水混凝土路面上,从而影响路面的透水性能。

3. 车辆压力:车辆的行驶和停放也会对透水混凝土路面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停车场等场所,车辆停放时间久、压力大,易造成路面的堵塞。

1. 透水性能下降:路面的堵塞会导致路面的透水性能下降,从而增加了雨水在路面上停留的时间,容易形成积水,影响了交通的正常通行。

2. 路面安全性降低: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堵塞会导致路面的防滑性能下降,增加了车辆在路面行驶时的安全隐患。

3. 使用寿命缩短:堵塞会导致路面的透水性能下降,长期积水容易导致路面的龟裂和破损,从而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1. 清洗恢复:采用高压水枪清洗的方法对透水混凝土路面进行清洗,能够有效地清除路面堵塞物,恢复路面的透水性能。

2. 表面处理:采用表面涂层或者覆盖一层透水性能好的材料,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路面的透水性能。

3. 材料更新:对于严重堵塞的透水混凝土路面,需要考虑更换新的路面材料,以恢复路面的透水性能。

1. 定期清洗:透水混凝土路面应定期进行清洗,特别是在雨雪天气后或者高温季节,要加强对路面的清洗维护。

2. 加强管理:对于停车场等车辆密集的地方,要加强管理,避免车辆停放时间过长,减少车辆对路面的压力。

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的研究及应用

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的研究及应用

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的研究及应用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规划的调整,城市道路建设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中,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它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排水难题、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路面的透水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成为城市道路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项技术。

二、研究内容1.透水混凝土的特点和原理透水混凝土是在传统混凝土中加入了适量的透水剂,使其成为一种具有透水性能的特殊材料。

透水混凝土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较高的承载能力、优良的耐久性和环保性能。

透水混凝土的透水原理是通过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毛细孔来实现雨水渗透,从而达到排水的目的。

2.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传统混凝土中加入透水剂,另一种是在原材料中加入透水剂,再进行混合加工。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制备出具有透水性能的混凝土,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透水混凝土的应用透水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自行车道、人行道等场所。

透水混凝土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排水难题、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此外,透水混凝土还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优良的耐久性和环保性能,能够满足城市道路建设的各项要求。

三、研究结论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较高的承载能力、优良的耐久性和环保性能等优点。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透水混凝土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项技术。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广,透水混凝土将会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建设的一种重要的新型建筑材料。

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及其恢复效果研究

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及其恢复效果研究

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及其恢复效果研究透水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具有透水排水、降噪减振、防滑、耐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所。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透水混凝土路面也会面临堵塞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透水排水效果,导致路面积水、打滑等安全隐患。

研究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及其恢复效果,对于提高透水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原因1. 受到污染物的影响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尘土、油污等会堵塞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孔隙,影响透水性能。

2. 生物生长路面周围的植被或者微生物的生长,会将路面的孔隙堵塞,使得透水混凝土路面失去透水排水功能。

3. 水泥浆料的沉淀透水混凝土路面是通过在混凝土内部添加适量的粗骨料实现透水效果的,而在使用过程中,水泥浆料可能会沉淀到孔隙中,导致堵塞。

4. 路面磨损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路面的磨损会逐渐使孔隙变得不规则,导致堵塞。

1. 高压清洗采用高压清洗设备对路面进行清洗,将堵塞在孔隙中的杂物和污垢冲洗干净,恢复路面的透水性能。

2. 涂层维护在透水混凝土路面表面覆盖一层特殊的涂层,能够防止杂物和污垢进入孔隙,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 生物防治采取适当的生物防治措施,对路面周围的植被和微生物进行管理,减少其对路面的影响。

对受损严重的透水混凝土路面进行修复,重新铺设透水混凝土,恢复其透水排水功能。

1. 实验设计选取多个透水混凝土路面样品,人为制造堵塞情况,使用不同的恢复方法进行处理,比较处理前后路面的透水性能、抗滑能力等指标,评价恢复效果。

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发现,采用高压清洗可以有效地清除路面孔隙中的杂物和污垢,恢复路面的透水性能;涂层维护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堵塞发生的频率;生物防治措施对于减少生物对路面的影响具有一定效果;而路面修复则是对于受损严重的路面进行有效的恢复方法。

3. 结论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堵塞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采取适当的恢复方法能够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其透水性能。

土木工程中的透水混凝土研发与应用研究

土木工程中的透水混凝土研发与应用研究

土木工程中的透水混凝土研发与应用研究在现代土木工程领域,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透水混凝土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能够让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透水混凝土的研发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面逐渐被不透水的硬质材料所覆盖,如沥青、混凝土等。

这种情况导致雨水无法自然渗透到地下,使得地表径流增加,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此外,不透水的地面还会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补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透水混凝土应运而生。

二、透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透水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组成。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骨料粒径较大,通常在 5-25mm 之间,且级配单一。

水泥一般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外加剂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在材料选择上,骨料的质量和性能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优质的骨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级配和干净的表面,以保证混凝土的孔隙率和透水性能。

三、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特点1、透水性能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一般在 15%-25%之间,透水系数可达 1-5mm/s,能够迅速将雨水渗透到地下,减少地表径流。

2、强度性能虽然透水混凝土的强度相对普通混凝土较低,但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其强度仍能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一般可达到C20-C30 强度等级。

3、抗冻性能由于透水混凝土具有大量的孔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水分的冻胀和融化可能会对其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

但通过添加引气剂等外加剂,可以提高其抗冻性能。

4、降噪性能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结构能够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有效降低城市交通噪音。

四、透水混凝土的研发技术1、配合比设计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

需要综合考虑骨料粒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外加剂等因素,以达到所需的透水性能和强度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水混凝土渗透与堵塞研究综述发表时间:2019-03-08T09:59:12.9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王宇[导读] 摘要: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打造“海绵城市”的重要建筑材料,具有防止洪涝灾害,增加城市可透水面积的优点,但是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沉积物堵塞孔隙而导致逐渐失效。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市 400074摘要: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打造“海绵城市”的重要建筑材料,具有防止洪涝灾害,增加城市可透水面积的优点,但是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沉积物堵塞孔隙而导致逐渐失效。

本文对国内外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渗透作用,堵塞研究和清洗维护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实际应用的需求,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使得透水混凝土路面能够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堵塞;清洗恢复0引言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通常是由单粒级粗骨料、少量砂或无砂、胶凝材料、水,以及外加剂拌和并经振动或压制成型的一种新型生态混凝土材料。

[1]透水混凝土凭借其透气,透水,重量轻的特点,一方面具有吸水渗水,防止城市内涝灾害,增加城市可透水面积的优点,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城市温度,增加水分流通。

目前对于透水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制备工艺、力学强度与耐久性能等方面,对于透水混凝土的渗透情况,堵塞机理和清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1国内外透水混凝土使用情况透水混凝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良好的生态效应,从20世纪开始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国家和地区将其应用在停车场,公园步行道,非机动车道等项目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其中的一些项目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透水性能逐渐下降直至堵塞,失去了透水效果。

Winston,Ryan J等[2]研究了位于美国和瑞典的10个不同的透水混凝土路面,提出因为在施工期间沉积在垫层和孔隙的粉尘和小颗粒也是影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原因之一,所以日常维护并不能改善由不正确的施工造成的影响。

2透水混凝土的渗透作用2.1国外透水混凝土渗透性的评价标准对于室内透水系数的测定方法,美国混凝土协会建议采用变水头法进行测定。

Sandoval,Gersson F.B.等[3]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方法,认为恒定水头法能更好的评估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

而对于现场的透水系数测定,规范中给出的方法并不适用。

美国现在主要采用的有两种方法,分别是NCAT(国家沥青技术中心)渗透仪和ASTMC1701现浇透水水泥渗透率的标准测量法。

[4]2.2透水混凝土的渗透机理评价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的两个指标,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在透水混凝土路面设计时,主要采用透水系数的评价指标,而在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主要采用孔隙率的评价指标,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二次正相关的关系。

许多学者[5-7]对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和透水系数之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的方式,提出各自的拟合公式,发现采用二次函数的拟合最为贴近二者之间的实验数据。

3透水混凝土的堵塞研究3.1透水混凝土的堵塞机理国内外的工程实践表明,在无任何后期维护的条件下,透水路面的透水性能会逐渐降低,甚至完全失去。

堵塞物的来源复杂多样:地表洪流中携带的悬浮颗粒(泥土,砂,有机物,其他碎屑)是最主要的堵塞物来源,轮胎摩擦及路表磨损产生的碎屑也是引起堵塞的一个因素。

曾凡贵等[8]通过往透水混凝土试块表面加堵塞剂,来模拟透水混凝土被快速堵塞的过程。

结果发现粒径较大的堵塞物颗粒无法对透水混凝土试件进行有效的堵塞,连续级配的堵塞剂对透水混凝土的堵塞效果更明显。

张明灿[9]研究发现单一粒级堵塞剂随着纤维添加量增加滞留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表面的占比增加,相应的透水恢复百分比也增加。

Coughlin,J.Patrick等[10]测量了饱和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中的沙子和粘土的堵塞,认为限制透水的不是透水混凝土,而是路基。

3.2透水混凝土堵塞的模型建立造成透水混凝土堵塞的可能因素较多,外部因素的复杂变化以及内部孔隙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难以对透水混凝土的堵塞建立相应的模型,来对透水混凝土的堵塞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透水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堵塞情况进行一个合理的预测,判断需要维护的周期。

Zhang,jiong团队[11]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CFD-DEM)模型,由聚集颗粒的直径(D1)与沉积物的直径(DS)的比值来确定孔隙堵塞,使用拟合曲线来描绘堵塞的趋势,揭示了沉积物的二次运动。

Wang,Zijia等[12]研究发现堵塞颗粒越小,运动距离就越远,透水混凝土的堵塞范围就越大,并给出了表面堵塞演化过程的经验公式和迭代模型。

4透水混凝土的清洗维护透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洗和维护对于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外主要使用的高压冲洗、真空抽吸和湿润清扫三种方式,各有优劣,因为对于清洗频率,冲洗水压,设备尺寸,工程项目等的不同,也没有建立科学和严谨的操作规范。

因此对透水混凝土及时的进行监测、维护和恢复都是发挥设施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孙红芹等[13]认为真空抽吸可作为预防性养护,高压冲洗可作为修复性维护措施,这三种方法中,湿润后清扫的恢复效果最有限,仅能去除路面表层滞留的碎屑,高压冲洗的维护效果最为显著,是目前最为推荐的维护方法。

5建议现阶段对于如何提高透水混凝土抗堵塞性能,堵塞颗粒在混凝土孔隙之间的运动情况,以及在长期使用下,不同工况下混凝土产生堵塞的情况研究较少,同时也没有建立相关成熟的数字模拟模型,来客观的分析透水混凝土在使用年限内会产生的堵塞情况而在设计时调整不同的孔隙率和强度关系,对于长期堵塞中缓慢恢复的过程也研究较少。

基于以上观点,建议开展以下方面的研究:(1)研究透水混凝土粘合剂或表面防护剂,使之表面抵抗轮胎摩擦,在微振动下减少细碎颗粒的剥落,降低孔隙堵塞的产生。

(2)使用微观设备研究堵塞颗粒在孔隙中的运动情况,建立相关的运动与堵塞模型,为透水混凝土的抗堵塞设计提供相关的依据。

(3)研究针对透水混凝土专用的清洗恢复设备,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范,延长透水混凝土使用寿命。

(4)针对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的现场测试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规范可用的现场测试设备。

参考文献[1]高小建,陈铁锋,苏安双.透水混凝土制备与性能国内外研究进展[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8,1(6):22-27.[2]Winston RJ,Al-rubaei AM,Blecken GT, et al. Maintenance Measures for Preservation and Recovery of Permeable Pavement Surface Infiltration Rate – the Effects of Street Sweeping, Vacuum Cleaning, High Pressure Washing, and Milling[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6, 169: 132-144.[3]Sandoval GF,Galobardes I,Teixeira RS,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alling Head and the Constant Head Permeability Tests to Assess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ustainable Pervious Concretes[J]. Case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2017, 7: 317-328.[4]Li H, [M]. [S.l.]: Butterworth-heinemann, 2016: 79-96.[5]雷丽恒,刘荣桂.透水性生态混凝土透水性能的研究[J].混凝土,2008,(7):28-31.[6]吴国雄,王晨,王瑞燕.透水砼结构特点及其透水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5):124-129.[7]白晓辉,刘肖凡,李继祥,等.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影响因素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33(3):80-83.[8]曾凡贵,张意,曾路,等.透水混凝土抗堵塞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建筑,2018,17(2):39-42.[9]张明灿.透水混凝土制备及抗堵塞性能的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8,(4):31-34.[10]Coughlin JP,Campbell CD,Mays DC. Infiltration and Clogging By Sand and Clay in a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System[J].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2011, 17(1): 68-73.[11]Zhang J,Ma G,Dai Z, et al. Numerical Study on Pore Clogging Mechanism in Pervious Pavements[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8, 565: 589-598.[12]Wang Z,Du X,Yang Y, et al. Surface Clogging Process Modeling of Suspended Solids During Urban Stormwater Aquifer Recharg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 24(8): 1418-1424.[13]孙红芹.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与堵塞维护[J]. 中国标准化, 2017, (12): 201-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