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的基本操作技术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

通过电流刺激患处周围的神经和肌肉,促 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生,缓解疼痛和肌肉 萎缩。
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被动或主动运动, 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
缩。
肌力训练
通过抗阻运动和等长收 缩练习,增强肌肉力量 和耐力,提高关节稳定
性。
平衡与协调训练
通过平衡板、平衡垫等 工具,训练患者的平衡 感和协调性,提高身体
麻醉和体位
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复杂程度,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并使患 者处于适当的体位。
观察和诊断
通过关节镜观察关节内部的情 况,诊断病情。
术后处理
缝合伤口,进行必要的术后护 理和康复训练。
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
疼痛控制
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
适当的止痛药或镇痛泵。
伤口护理
手术部位消毒
手术前应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消毒时应遵循无菌 原则,使用合适的消毒液和消毒方法。
02
骨折固定技术
石膏固定技术
总结词
通过在患处外部包裹石膏,利用其硬度和形状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详细描述
石膏固定技术是骨科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之一。通过将特制的石膏材料包裹在患处周围, 形成坚硬的固定层,为骨折部位提供稳定的支撑,防止移位。适用于不同部位和类型的骨 折,尤其适用于关节部位的固定。
认知与心理训练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方式, 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提 高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05
骨科康复技术
物理疗法
温热疗法
冷敷疗法
通过热源(如热水、热石、电磁波等)作 用于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缓 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手术步骤与方法
组织处理原则: 2)皮下组织:彻
底清除被污染的 皮下组织 3)深筋膜及肌肉: 肿胀严重应切开 深筋膜
手术步骤与方法
组织处理原则: 失活和坏死肌肉 仔细切除 (失活: 色灰、水 肿、无张力、切 不出血、刺激不 收缩)
手术步骤与方法
组织处理原则:
4)血管、神经、肌腱: 中、小血管可结扎,大血管侧支循
b)切口靠前伤血管、神经, 靠后引流不畅
c)不可在掌面切开
切开引流方法要点
引流: 橡皮条置皮下,
不可入腱鞘内。
手掌滑膜囊感染切开引流术
应用解剖 切开引流方法
应用解剖
尺侧囊
•包绕2、3、4、5 指屈肌腱
•起于腕横韧带上 2.5 cm 止于掌中 部
•60~90%通小指 滑膜鞘
应用解剖
桡侧囊
• 包绕拇长屈肌腱 • 90%通拇指滑膜鞘
血液断流
末节指骨坏死
痛消失、肿胀明显
切开引流方法要点
1.及时: (1)确诊后,抗菌素治疗,如感染在 48h内局限于小区域,可切开 (2)如未用抗菌素已有剧烈跳痛、肿 胀,应及早切开
切开引流方法要点
0.2cm
2.切口部位:
末节指侧面正中线上
距指端0.2cm
0.5cm
距指远侧横纹0.5cm
切开引流方法要点
应用解剖
指屈肌腱鞘
应用解剖
2、3、4指屈肌腱鞘
拇指腱鞘
桡侧囊
radial bursa
小指腱鞘
尺侧囊
ulnar bursa
临床联系
2、3、4指腱鞘感染
拇指、小指腱鞘感染 桡、尺侧囊扩散
鞘内压增高
血循障碍
肌腱坏死
骨科手术基本技术 骨牵引术

骨 科 手 第三章 骨科手术基本技术 术
第二节 骨牵引术
骨牵引
优点:可以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配合夹板固定, 便于患肢功能锻炼,无皮炎、皮肤水泡、压迫 坏死循环障碍等不良反应。
缺点:感染可能,穿针操作不当有损伤关节、神经、 血管或劈裂骨折的危险,应用于儿童有损伤骨骺。
牵引装置
1 骨科专用牵引病床 2 牵引支架:布朗氏支架、托马斯支架、挂钩牵引架。 3 附属设备:床脚垫、靠背架、牵引弓、牵引绳等用具。
皮肤消毒、铺巾,在定点标记处局部浸润麻醉, 用小尖刀在此两点各作一小横切口,直达颅骨。 用带有安全环的颅骨钻头在颅骨表面斜向内侧约 45°角以手摇钻钻穿颅骨外板。在儿童颅顶部钻 头约可深入3mm,在成人可深入4mm。将颅骨牵引 钳的两个钩尖分别插入两个钻孔内,旋紧颅钳, 使两钩尖固定于颅骨板障内。缝合此两小切口, 即可施行牵引。
1.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2.骨牵引器械包:无菌巾(洞巾)、大中小号克氏针、骨
锤、骨钻、纱布等。 3.牵引弓:张力弓、马蹄形弓、颅骨牵引弓。 4.注射器及局麻用品。 5.一次性帽子、口罩、皮肤消毒剂及无菌手须保证无菌操作,最好在手术室进行; 3、注意牵引针孔处预防感染,每日在针孔处滴酒精一次; 4、牵引重量的把握,用软尺比较患侧和健侧肢体长度,维
骨骼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①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脱位,如股骨干骨折、
髋关节中心脱位。 ②不稳定骨折及开放性骨折。 ③颈椎骨折及脱。 ④如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等。 ⑤某些需要牵引治疗但又不宜行皮肤牵引者。
禁忌证: ①穿针处有炎症或开放性损伤污染严重者。 ②穿针局部骨骼有病变或严重骨质疏松者。
骨牵引的准备
注意事项
1.病人卧硬板床,床头抬高,牵引重量一般为3~4kg 2.为防止牵引弓滑脱,可以在牵引术后的开始1~2天内, 每天将牵引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医学骨科学基础知识项操作

医学骨科学基础知识项操作医学骨科学基础知识操作骨科学基础知识操作的掌握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骨科学的基础知识操作,包括骨骼解剖、常见骨折类型及其处理方法,以及骨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一、骨骼解剖1.1 骨骼组成人体骨骼主要由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
长骨如股骨、胫骨等,短骨如腕骨、踝骨等,扁骨如胸骨、肩胛骨等,不规则骨如脊椎骨等。
1.2 骨骼结构骨骼由骨质和骨髓组成,骨质包括硬质骨和骨小梁,骨髓则填充于骨腔内,分为红髓和黄髓。
1.3 骨骼功能骨骼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以及造血等。
二、常见骨折类型及处理方法2.1 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处与外界环境相通,易感染,处理时应先处理伤口,止血后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
2.2 闭合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未破裂,处理时应先进行X线检查确诊,然后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
2.3 骨折处理方法常见的骨折处理方法包括牵引复位、外固定和内固定,选择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进行。
三、骨科手术基本操作流程3.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 线、CT等)、术前讨论等。
3.2 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包括麻醉、切口、骨折复位、固定等步骤,操作时应注意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3.3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包括伤口缝合、固定装置的固定、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等,术后定期复查以确保骨折的愈合情况。
结语骨科学基础知识操作的掌握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通过学习骨骼解剖、常见骨折类型及处理方法,以及骨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可以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 二、夹板得材料与制作 ❖ 夹板得材料以就地取材为宜,凡具有以上三种性能者均可应用。在我
处以地产柳木为材料。根据各部位骨折所用夹板得规格要求,制作出 大小合适之夹板,抛光打圆塑形,内粘毡垫,外套步套,备用。 ❖ 三、纸压垫 ❖ 选用质地柔韧得毛头纸折叠而成。能维持一定体形,又有一定得支持 力,能吸水,可散热,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常用得有以下9种形状: ❖ 1、平垫:适用于肢体平坦得部位,多用于骨干部。 ❖ 2、塔形垫:适用于关节凹陷处,如肘、踝关节。 ❖ 3、梯形垫:适用于肢体斜坡处,如肘后部、族踝部。 ❖ 4、高低垫:适用于锁骨或复位后固定不稳得桡、尺骨。 ❖ 5、抱骨垫:呈半月状,用于髌骨骨折。 ❖ 6、葫芦垫:适用于桡骨头脱位时。 ❖ 7、横垫:用于桡骨下端骨折。 ❖ 8、合骨垫:用于下尺桡关节分离时。 ❖ 9、分骨垫:用于前臂桡尺骨骨折等。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 二、脊柱内固定器械 ❖ 1、脊柱前路内固定器械及适应症: ❖ ⑴种类:前路内固定物包括各种前路钢板、椎体螺钉、椎
间融合器、人工椎体等。
❖ ⑵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脊柱骨折前方减压术后、椎体肿瘤 切除术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后、前方植骨不稳定以及脊 柱畸形矫形等得内固定。
❖ 2、脊柱后路内固定器械及适应症: ❖ ⑴种类:种类繁多,主要有:椎弓根螺钉、椎弓根钩以及各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 内固定技术 ❖ 内固定技术在骨科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四
肢、骨盆及脊柱疾患得前后路内固定。
❖ 一、骨折常用内固定物得种类及适应症 ❖ 1、螺钉 ❖ ⑴种类:包括:①普通螺钉;②加压螺钉;③生物可
吸收螺钉。
❖ ⑵适应症:常与接骨板联合应用,固定各种骨折、 少数情况下,单独应用就能达到稳定骨折得目得, 获得满意得效果,如内踝撕脱骨折、肱骨内髁骨折 等。
骨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创伤基本问题及骨折脱位、手外伤第一节创伤与急救 (4)多发骨与关节损伤 (4)创伤性休克 (5)骨筋膜室综合征 (6)挤压综合征 (7)脂肪栓塞综合征 (9)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11)开放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11)第二节骨折 (12)上肢骨折锁骨骨折 (12)肱骨外科颈骨折 (13)肱骨干骨折 (14)肱骨髁上骨折 (15)肱骨髁间骨折 (16)肱骨内、外髁骨折 (16)桡骨小头骨折 (16)尺骨鹰嘴骨折 (17)尺桡骨骨干双骨折 (18)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19)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19)桡骨远端骨折 (20)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21)腕部骨折 (22)下肢骨折股骨外科颈骨 (23)股骨粗隆间骨折 (24)股骨干骨折 (24)髌骨骨折 (25)胫骨平台骨折 (27)胫腓骨双骨折 (28)踝部骨折 (28)跟骨骨折 (29)骨盆及髋臼骨折骨盆骨折 (30)髋臼骨折 (31)第三节关节脱位 (32)肩锁关节脱位 (32)肩关节脱位 (32)肘关节脱位 (33)腕部关节脱位 (33)髋关节脱位 (34)膝关节脱位 (35)踝、足关节脱位 (35)第四节手外伤 (36)开放损伤 (36)手部骨折 (37)第五节脊髓损伤 (39)第二章关节外科 (41)肩关节周围炎 (41)肱骨外上髁炎 (42)腕管综合征 (43)肘管综合征 (43)踝管综合征 (44)跟痛症 (44)股骨头坏死 (45)Baker囊肿 (47)第三章脊柱外科颈椎病 (47)腰椎间盘突出症 (49)腰椎管狭窄症 (50)第四章骨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石膏绷带固定 (51)牵引术 (52)小夹板固定 (53)清创术 (53)关节穿刺术 (54)第一章创伤基本问题及骨折脱位、手外伤第一节创伤与急救骨折系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破坏。
绝大多数骨折为各种各样暴力所引起;也有一些少见的骨折并无明显外伤史,如病理性或疲劳性骨折。
骨科操作考试内容

骨科操作考试内容
骨科操作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术衣和戴手套: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穿手术衣和戴手
套,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2.打结方法: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打结的技巧,包括单
手打结、双手打结等。
3.铺消毒巾: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铺消毒巾,确保手术过
程中器械和手术部位的消毒。
4.骨折固定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进行骨折固定术,包
括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等。
5.关节复位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关节复位术,包
括肩关节复位、肘关节复位等。
6.截肢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截肢术,包括大腿截
肢、小腿截肢等。
7.脊柱侧弯矫正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脊柱侧弯矫
正术,包括牵引、矫形等操作。
8.骨科常用器械的使用: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使用骨科常
用器械,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骨钻、骨锤等。
通过以上内容的考试,可以全面评估考生的骨科操作技能水平,确保其具备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的基本能力。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一.石膏绷带固定[包扎前准备]1.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1.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
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5.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7.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
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8.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
若有下列情况,应实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1)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
(坏疽及缺血性挛缩)(2)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3)不明原因的高热。
(压疮,化脓性皮炎,坠积性肺炎)9.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10.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并抬高患肢,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二牵引术[适应证]1.长主干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维持对位者。
如股主干大斜形骨折。
2.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
如颈椎骨折脱位。
3.需要改正或防备肌肉痉挛所致的枢纽畸形。
4.软组织挛缩引起的畸形。
5.某些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
骨牵引一定义:直接固定到骨骼上施行的牵引。
二器材:穿刺针和牵引弓及其它牵引装置。
穿刺针有克氏针和斯氏针之分。
克氏针细,光滑,容易穿过骨质,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如牵引弓选用不当,会造成旋转,对骨质疏松患者有切割作用,应选用张力性牵引弓与之相匹配;斯氏针相对较粗,分为光滑和带螺纹两种,不需张力性牵引弓便可保持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5
? 常用石膏固定类型 ? 石膏托(plaster support) ? 石膏夹板(splint) ? 石膏管型(cast) ? 躯干石膏(trunk plaster)
ppt课件
6
? 适应症 1 小夹板难于固定的骨折,脊柱骨折 2 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 3 病理性骨折 4 某些骨关节术后:关节融合 5 畸形矫正术后:三关节融合 6 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固定患肢,减轻疼
ppt课件
19
? 跟骨结节骨牵引 进针点:内踝尖和足跟后下缘连线的中 点
4-6kg
ppt课件
20
? 颅骨牵引 进针点:两侧乳突作冠状线,沿鼻尖到 枕外隆突的矢状线,一般为两侧眉弓外 缘矢状线和乳突冠状线的交点 6-8kg,一般不超过15kg
颈部伸屈调整,利于复位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特殊牵引
ppt课件
9
Procedure
?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before splinting
– Examine the extremity for evidence of an open fracture, which would require cleaning, debridement, and specialist evaluation before splinting.
– Carefully place splint in the desired location.
– Gently mold the plaster using the palms of your hands (not finger tips).
– Roll an elastic bandage over the splint, from distal to proximal with an overlap of approximately 50%.
5 防止骨质疏松和肌萎缩,鼓励功能锻炼
ppt课件
8
Plaster splints
? Slightly warm (not over 24 °C) water and bucket
? Stockinette (optional) ? Soft cotton bandage/undersplint material
? 股骨髁上牵引 移位的股骨骨折,骨盆环骨折,髋关节脱位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或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前 准备
进针点:髌骨上缘作和股骨垂直的横线 股骨内髁隆起的最高点的垂直线
内----外,重量 1/7---1/8 注意:收肌腱裂孔股血管和神经
ppt课件
18
? 胫骨结节牵引 进针点:胫骨结节和腓骨小头连线中点 外---内,腓总神经
ppt课件
10
? General technique of applying plaster splints
– Apply stockinette to the extremity (optional). Be careful to avoid wrinkles.
– Measure the required length of splinting material. Then place an additional 3 layers of Webril? onto the layer that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ength.
– Gently mold the splint again to the extremity.
ppt课件
13
骨牵引技术
? 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 达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也是肢体炎症 的制动和挛缩畸形肢体的治疗
ppt课件
14
? 类型 持续性皮肤牵引 持续性骨胳牵引 特殊类型
ppt课件
? 枕颌带 ? 骨盆悬吊牵引Fra bibliotekppt课件
23
关节穿刺技术
? 穿刺抽液检查/引流 ? 药物注射治疗 ? 关节造影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注意事项
? 无菌操作 ? 边抽边进针,吸出血液,退针改变方
向
? 不宜过深,避免软骨损伤 ? 关节腔内类固醇注射,一年不超过3次 ? 明显关节积液时,加压包扎,适当固定,
痛,控制炎症 7 某些软组织损伤:肌腱,肌肉,血管,神经
损伤
ppt课件
7
? 注意事项
1 平整,切勿将石膏绷带扭转后包扎,防止皱 折
2 塑型成型,符合肢体轮廓。下肢注意足弓塑 形
3 手指及足趾露出,观察血液循环,感觉和活 动能力。有剧痛,麻木及血运障碍及时松解, 防止发生缺血性肌挛缩和肢体坏死
4 注意注明时间,及表明伤口位置和开窗
(e.g., Webril? padding), available in 2-, 3-, 4-, and 6-inch width sizes ? Plaster bandages, available in 2-, 3-, 4-, and 6-inch width sizes
? Elastic bandages (Ace) ? Adhesive tape
骨科的基本技术
骨科 魏建军
ppt课件
1
? 石膏固定技术 ? 牵引技术 ? 关节穿刺技术 ? 骨折手法复位技术
ppt课件
2
石膏固定技术
? 石膏绷带 无水硫酸钙粉沫
ppt课件
3
? 石膏固定的优缺点 三点固定原理,固定确实,塑形方便, 便于护理
沉重,透气性差,影响摄片,关节僵 硬
ppt课件
4
? 用法:骨隆突部皮肤保护 衬垫
– Soak the layers of plaster bandages in room temperature water in bucket.
– Raise the layers vertically over the bucket, firmly holding each end of the roll in your hands. Remove excess water.
ppt课件
31
15
? 皮肤牵引 重量不超过5kg,注意腓骨头部的保护 适应症:小儿股骨骨折
老年体弱者 术前及术后的辅助治疗
ppt课件
16
骨牵引
? 适应症 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 肌强大或容易移位的骨折 骨折部位的皮肤损伤或软组织缺损时 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 复合性损伤,密切观察肢体不宜固定时
ppt课件
17
常见的骨牵引
– Perform a detailed neurovascular examination before splinting.
– Perform reduction if the fracture has significant displacement or misalignment.
– Obtain appropriate radiographic studies
一周不超过两次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Shoulder
knee
ppt课件
28
ankle
ppt课件
29
骨折手法复位
? 三点固定原理和杠杆原理
? 复位时机
伤后1-4小时,肿胀不明显,软组织弹 性好,
休克昏迷时,待全身情况平稳后手法 复位
伤肢出现严重的肿胀,水疱,待消肿后 复位
ppt课件
30
? 解除疼痛 ? 肌肉松弛 ? 对准方向 ? 拔伸牵引 ? 手模心会 ? 反折回旋 ? 端提捺正 ? 板正分骨
ppt课件
11
– Place layers of dry plaster bandages onto the Webril? . In general, upper extremity splints require 8-10 layers of plaster, whereas lower extremity splints will require 10-15 layers.
– Place the wet plaster onto the cast padding (Webril? ), and smooth the surface.
ppt课件
12
– Fold the overhanging edges of cast padding over the plaster and fold any excess padding over the ends of the spl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