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分析

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分析

广东省土地潜力评价

华北—辽南土地适宜性评价

广东省位于祖国大陆南部,陆域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与广西接壤,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09′~25°31′和东经109°45′~117°20′。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业用地的竞争愈演愈烈。为缓解这一矛盾,就要求把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建立在科学依据之上。对土地资源进行潜力评价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①确定潜力评价的基础单位土壤分类系统为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本次评价采用土种作为基础评价单元,因为土种是土体构型和肥力特征以及利用方式的综合反映。

②建立评价系统本系统是在参考了国外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和我国当前流行的评价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而建立的,是反映土地农业利用质量的系统。在评价中按土地对于农林牧业生产的潜力高低情况,将土地划分成6个潜力级,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表示,各等级含义如下。

准备材料: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广东省地形图、土壤系列图

6个潜力级

?Ⅰ等地:农业无限制或少限制,最适宜于农业利用(质量中上的水稻土和菜地),同时又适宜于林业与牧业利用。

?Ⅱ等地:农业利用有一定限制,一般适宜于农业利用(质量中下的水稻土和质量好的旱地),也适宜于林业和牧业利用。?Ⅲ等地:农业利用受到较大的限制,临界适宜或勉强适宜于农业利用(质量极差的水稻土和其余的旱地),但这类土地适宜于林业和牧业利用。

?Ⅳ等地:农业利用已受到很大限制,但林业和牧业利用无限制或少限制,一般情况下宜于林业或牧业利用。

?Ⅴ等地:农业和牧业利用受到很大限制,但林业利用无限制或少限制,一般情况下宜为林业用地。

?Ⅵ等地:由于特殊的性质暂时不适宜于农、林、牧利用的土地,这里主要指盐碱土和初育土(其中的耕地除外)。

③拟定潜力评价表潜力评价表又称土地限制因素评级表,考虑到广东省耕地数量的有限性,在建立评价系统时把前边6个等级的前3个等级划分为耕地,从而拟定出潜力评价表1;再按肥力的项目和指标的不同拟定出耕地的潜力评价表2。

④评定潜力级本综合评级采用定性方法,即把限制程度最高的某限制因素所对应的潜力等级作为土地总的潜力等级。

?Ⅰ等地

?数量和分布从表3(表3为评价结果的总列表)可看出,Ⅰ等地的面积为1 210 194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21%,主要分布于宽谷盆地,河流冲积地和三角洲冲积平原。

?主要特征这等地的光、温、水、气等条件都比较优越,耕作层和土层深厚,质地多为壤土,土壤养分含量丰富,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好,土壤熟化程度高,且无障碍因素。一年可三熟,常年水稻产量可达12 000~15 000 kg/hm2,是广东省粮食和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发展潜力这等地的数量有限,应以立法的形式把其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如能将部分渠改为暗渠,推广节水灌溉,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滴灌、微灌技术。逐步开展耕地适度规模经营,依靠多熟制,以求达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统一

?Ⅱ等地

?数量和分布从表3可看出,Ⅱ等地的面积为815 237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3%,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或地势较低的丘陵台地或滨海地区。

?主要特征这等地只有轻度障碍因素,排灌条件尚好,土壤质地多为轻壤和轻粘,耕作层和土层较厚,土壤养分含量中上,保水、保肥、供肥性能较好。常年水稻产量可达6 000~12 000 kg/hm2,是广东省粮食作物生产的主要基地。

?发展潜力这等地的改造不单纯是提高当年的产量,而是以提高耕地潜力等级为主要目标,消除或基本消除制约耕地生产能力的限制因素,培肥地力,改善生产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应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积极组织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根据土壤养分肥力状况,供肥能力和农作物目标产量,实行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实现耕地养分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促进耕地地力不断提高,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

Ⅲ等地

?数量和分布从表3可看出,这等地的面积为818 823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5%,主要分布于地势较高的坡地和地势较低的洼地及滨海三角洲冲积地。

?主要特征这等地的土壤多为偏砂或中粘土类,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结构不良,主要是旱、渍、毒等障碍因素。排灌条件差,水利设施未配套,耕作层浅或过深,供肥性能差,水、肥、气、热诸因素很不协调。

?发展潜力这类地所占的比重不少,只要消除其障碍因素,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因而,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首先,大力加强低产田的改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水利改良措施,如深挖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配合灌溉,消除积盐。第二,农业改造措施,如平整土地,深翻改土,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等。第三,生物改良措施,如种植绿肥和耐盐作物。第四,化学改碱措施,不但可以降低酸度和盐碱化程度,增加了土壤养分,而且土壤的物理性状也有所改良。

其次,充分利用旱地的潜力。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可以使上方流下来的径流和泥沙汇集在沟里,起到减缓径流,减少冲刷,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增加产量的作用。第二,间、混、套、复种,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和覆盖时间,避免地面裸露,减少整地过程和中耕除草环节,增强土壤抗蚀能力。第三,在种植作物(主要种植花生、黄豆、玉米、番薯等旱作及经济作物)期间,应重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最后,对于质量极差的水稻土,可以考虑开展适当的耕地利用结构调整,如增加养殖和园田面积,发展养殖和园艺。

?Ⅳ等地

?数量和分布从表3可看出,这等地的面积最大,为6 797 965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13%,主要分布于500 m以下的低丘台地。

?主要特征这等地的表层厚度15 cm左右,土层深厚,质地为中壤或轻粘,土壤熟化程度较高,土壤养分含量中等, pH5.0左右,水热状况中等,植被覆盖度尚好,侵蚀程度较轻.其限制因素主要是坡度、灌溉和排水。

?发展潜力在合理开发利用中首先要采用立体农业结构,上部水土涵养为主,山腰种植经济林和杂果,山脚缓坡地种植牧草等作物,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另外,可采取坡地改梯田工程技术措施,促进林牧副全面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再者,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地资源,发展以养牛、羊、兔为主的畜牧业。条件许可的可适当发展水库,增强灌溉能力。最后,要改善山区公路网,促进林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Ⅴ等地

?数量和分布从表3可看出,这等地的面积仅次于Ⅳ等地,为4 096 533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80%,主要分布于海拔500~800 m的中低山地,集中于粤北和肇庆西北等山区。

?主要特征这等地的表层和土层都较薄,质地中壤或重壤,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壤养分含量低,多呈酸性,主要障碍因素是水土流失严重,水热状况和植被覆盖度差,表土常被冲刷,露出底土。

?发展潜力这等地的开发利用应以造林为主,加速地面覆盖,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以改善生态环境,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对防止河流淤塞,保护农田,保护水源等方面将起重要的作用。

?Ⅵ等地

?数量和分布从表3可看出,Ⅵ等地的面积为999 139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78%,主要分布于粤北山区,低丘陵台地,雷州半岛以及沿海滩涂一带。

?主要特征这等地酸度太高,排灌条件差,常受风、涝、咸为害。或是土层非常薄,植被覆盖差,岩石裸露,养分含量非常低。

?发展潜力针对以上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和利用措施(何金海等,1995) :第一,在搞好水利建设的基础上,可适当围垦部分海涂,以提高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比重;第二,发展浅海水产养殖。而对于红色石灰土和酸性紫色土等土壤资源、则应该植树造林,提高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耕地的结构来看,Ⅰ等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0%,不到一半,对该等地应以保护为主,通过立法的形式把其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维持或继续提高其产出能力,以达到持续利用的最终目标。Ⅱ等地和Ⅲ等地为中低产田,其数量约占全省耕地的60%,这是广东省土地资源中最具增产潜力的部分,改良利用时应视其不同的限制因素和程度,以提高耕地潜力等级为主要目标,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广东省非耕地资源所占比重很大,如何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是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目前其经济效益较低的具体情况,在改良利用方面应增加物质和科技投入的力度,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大幅度提高该部分土地资源的产出水平,走中国式的集约持续发展之路,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研究区域

华北地区,位于北32°—

42°之间,东经110°----

120°.位于大兴安岭、青

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

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

临渤海和黄海。

辽南旧称“管王之地”。

狭义上专指大连,广义上地

域覆及整个辽东半岛区。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确立了“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5级分类系统。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已经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的评定。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根据评价的预定用途不同,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土地的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的城市适宜性评价,通过评价阐明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水产养殖等各业生产以及适宜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对区域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实用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的生产力经营水平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以土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作为鉴定指标,通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土地对各种用途的适宜程度、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等,从而对土地的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定级。 二、评价的工作程序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个学科,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一般而言,土地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室内准备及资料收集、适宜性评价、成果整理三个阶段,具体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如下: (1)明确的评价目的 (2)组织技术力量及准备评价用品 (3)评价对象的选择 (4)资料的收集 (5)评价因素的选择 (6)评价因子极限指标的确定与指标分级 (7)评价因子图的制作 (8)评价单元的划分 (9)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10)土地适宜类的确定 (11)土地适宜等的确定 (12)土地限制型的确定 (13)评价结果的核对 (14)面积量算、平差与统计

土地适宜性分析

1、项目名称 土地适宜性分析 2、项目目的和要求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要求学生借助GIS 软件,独立完成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 3、项目基本情况 时间:2015年7月10日至7月12日 地点:寝室 组织情况:个人完成 个人的工作概况:应用前期空间分析成果,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完成实验区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注意领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4、项目原理 适宜性分析是指土地针对某种特定开发活动的分析,建立适宜性分析模型,首先确定具体的开发活动,其次选择其影响因子,然后评判某一地域的各个因子对这种开发活动的适应程度,以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依据。 据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分为最适宜、次适宜、临界适宜、不适宜。按四级分类法表示,即最适宜性、次适宜性、临界适宜性、不适宜性四级。 1)单因子权重的确定 通过选择最显著、最稳定的评价因子,对研究区农业用地的土地适宜性的相应的各评价因子进行了单因子权重的划分,如下表所示。 表1 农业用地土地适宜性各因素评价准则

2)综合因子权重的确定 通过研究区的坡度、土壤、距水系的距离三个单因子的相应的权重确定后,为了得到研究区农业用地的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分类图,需要得到三种用地的各因子进行整体综合的权重划分,对应相应的适宜级别与对应不同的分类等级,,如下表所示。 表2 农业用地综合因子评价准则 5、项目过程 整个土地适宜性评价过程分为两大部分: 一、分别建立土地坡度,土壤质地,距水源距离三大影响因子的权重栅格图。 1) 由高程点建立不规则三角网,然后TIN 转栅格,根据栅格图得到坡度图,对其进行重分类,按照不同范围的坡度进行单因子权重赋值,坡度越平缓,植被生长越良好,权重越高,最后再根据行政区划范围,对坡度栅格分类图进行裁剪。 TIN 图层TIN 栅格图 坡度栅格图 重分类栅格图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编制方案 中研智业集团 东西部规划设计院

目录 一、背景意义 (1) 二、发展历程 (2) 三、概念内涵 (3) 四、总体要求 (5) 五、评价内容 (8) 六、技术路线 (10) 七、评价报告 (13) 八、项目实施 (15)

一、背景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合理开发国土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关乎我国国土生态安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国土空间辽阔,不同区域的地形地势、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禀赋存在着明显差异。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高强度的开发和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已经超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国土空间适宜性开发评价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意见和要求的具体体现。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明确了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开发的理念,提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确定不同的开发内容。 2016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厅字[2016]51号),明确要求开展陆海全覆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和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划定“三区三线”奠定基础。 2017年3月24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了《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17]33号),明确要求市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科学合理编制空间规划,作为生态空间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浅谈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摘要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土地评价领域的体现。本文着重阐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的主要内容。从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上进行了 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 1 引言 土地资源作为人地系统这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开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是保障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有效统一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的有效方式。我国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对土地的利用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或不合理的现象。科学合理地定量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而达到预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动向的目的,这对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和区域性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土地中必须选择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1土地可持续利用特点 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保证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土地利用持续性是土地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土地适宜性是指对于一定的土地单元,评价其是否适合于某种利用方式及其适宜程度,在较大程度上是一种现状的评价。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评价一块土地在更长时期内是否适合于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只要在未来可预见的较长时期内,未引起明显的或永久性的土地退化,通常认为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可持续的。 2.2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因子 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价和持续性评价的环境因子基本相同,但土地利用的持续性评价要求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各种环境因子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其目的是维持土地利用系统的持续发展。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所以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许多因子密切相关,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包括生态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三方面.其中生态评价在土地持续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土地利用在生态上的持续性才能保证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当今全球性的土地退化是影响土地持续利用最主要因子之一。这表明,片面追求土地的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是无法保证土地的持续利用的。 3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内容、方法及过程 3.1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内容 3.1.1生态评价 土地持续利用中的生态评价是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目前及其较长时期内对土地的基本属性和生态过程的影响。一般认为,生态可持续性与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相关,如水分和养分循环、能量交换、物种丰度、多样性在生物种群动态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我们从研究这4种生态过程(水分循环、养分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开始。强调过程,而不是现状。正因为如此,使得对生态因子边界的确定更加困难。相对来说,分析一种

土地适宜性评价(操作步骤)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操作步骤) 按照张媛媛老师的要求,土地适宜性评价至少包括坡度和洪水淹没分析两个生态限制要素。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再分析一下道路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引导作用。 一、设置分析环境 在cad里把规划范围写成一个块“规划范围.dwg”。导入gis中,双击,选择“polygon”。右键,数据——导出数据,生成“规划范围”shp。 地理处理——环境设置——处理范围,选择“规划范围”shp。 Arctoolbox右键,环境设置,处理范围,选择“规划范围”。 二、由等高线生成DEM(数字高程模型) 1.将cad文件导入gis中。双击cad文件名,有5个文件,选择polyline。

点确定。 2.选择高程大于0的polyline,即为等高线,生成shp. 打开属性表。点按属性选择,elevation>0. 点图层名,右键,数据——导出数据,图层名“denggaoxian”。 生成的新文件加载到视图中。

3.生成TIN。3D Analyst 工具——TIN管理——创建TIN。注意:height field选“elevation” TIN生成了! 4.转栅格。3D Analyst 工具——转换——由TIN转出——TIN转栅格。注意:设置栅格大小(cellsize)(栅格大精度小,栅格小精度大)。

三、坡度因素评价 1.生成坡度。3D Analyst 工具——栅格表面——坡度。 输入栅格选dem。

输出栅格slope。 2.对生成的坡度进行适宜性评分。 点slope右键,打开属性表。点“符号系统”,选“已分类”,类别改为“3”。点“分类”。“中 断值”:第一个填“10”,第二个填“25”,第三个不改。点确定。再点确定。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报告 在本实验中,我选择的作物是甘蔗。 一、经过调查,以下是甘蔗生长条件、习性的基本介绍: 1、生长习性: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 2、种植条件以及产区: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纬33°至南纬30°之间,其中以南北纬25°之间,面积比较集中。如以温度线为世界蔗区的分布是年平均气温17~18℃的等温线以上。甘蔗的垂直分布在赤道附近可达1500米。在中国云南的滇西南蔗区,海拔已达1500米~1600米。中国地处北半球,甘蔗分布南从海南岛,北至北纬33°的陕西汉中地区,地跨纬度15°;东至台湾东部,西至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跨越经度达30°,其分布范围广,为其它国家所少见。中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海南等南方12个省、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蔗糖产区迅速向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转移,至1999年广西、云南两省的蔗糖产量已占全国的70.6%(不包括台湾省)。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在中国大陆的中原地区也有分散性大棚种植(如河南,山东,河北等地)。 3、种植地区: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4、分蘖生长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甘蔗幼苗一般在长出5~6片真叶时,基部节位上的腋芽才能发育成分蘖。分蘖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品种:小茎种的分蘖能力较强,分蘖较多,中茎种次之,大茎种的分蘖能力最弱。 温度:分蘖要求的最低温度为20℃,30℃是分蘖的最适温度,超过30℃,分蘖受抑制。 水分:试验结果表明:有灌溉条件的蔗田比无灌溉条件的蔗田,每株分蘖增加1.04个。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即土壤手捏成团,落地散开时,最适合分蘖的发生。 光照:光照强烈,分蘖多,分蘖的成茎率高。光照影响甘蔗分蘖的主要原因在于:光照可改变植株体内的激素平衡,特别是影响植株体内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前者对分蘖有抑制作用,后者对分蘖有促进作用,因而制约着分蘖的发生。在强光条件下,由茎顶端的生长点产生,并通过韧皮部向下传导的生长素受光氧化而被破坏,生成不具吲哚乙醛,或有吲哚环活性的非生长活性的物质,生长素浓度下降,基部蔗芽受抑制的作用减弱,

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分析

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分析 广东省土地潜力评价 华北—辽南土地适宜性评价

广东省位于祖国大陆南部,陆域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与广西接壤,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09′~25°31′和东经109°45′~117°20′。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业用地的竞争愈演愈烈。为缓解这一矛盾,就要求把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建立在科学依据之上。对土地资源进行潜力评价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①确定潜力评价的基础单位土壤分类系统为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本次评价采用土种作为基础评价单元,因为土种是土体构型和肥力特征以及利用方式的综合反映。 ②建立评价系统本系统是在参考了国外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和我国当前流行的评价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而建立的,是反映土地农业利用质量的系统。在评价中按土地对于农林牧业生产的潜力高低情况,将土地划分成6个潜力级,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表示,各等级含义如下。 准备材料: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广东省地形图、土壤系列图

6个潜力级 ?Ⅰ等地:农业无限制或少限制,最适宜于农业利用(质量中上的水稻土和菜地),同时又适宜于林业与牧业利用。 ?Ⅱ等地:农业利用有一定限制,一般适宜于农业利用(质量中下的水稻土和质量好的旱地),也适宜于林业和牧业利用。?Ⅲ等地:农业利用受到较大的限制,临界适宜或勉强适宜于农业利用(质量极差的水稻土和其余的旱地),但这类土地适宜于林业和牧业利用。 ?Ⅳ等地:农业利用已受到很大限制,但林业和牧业利用无限制或少限制,一般情况下宜于林业或牧业利用。 ?Ⅴ等地:农业和牧业利用受到很大限制,但林业利用无限制或少限制,一般情况下宜为林业用地。 ?Ⅵ等地:由于特殊的性质暂时不适宜于农、林、牧利用的土地,这里主要指盐碱土和初育土(其中的耕地除外)。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土地资源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目前,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它是一种不以破坏子孙后代资源为代价的发展。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财富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必要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评价体系。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1. 引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迅速,许多学者从不同出发点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评价方法、模式和实现途径等进行了众多探索研究[1-13],并已初步构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但应用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成功案例尚不多见[14],且已有研究主要针对国家级或大区域范围,而针对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基层县(或县级市)的实证研究较少,从而缺乏应有针对性。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 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系统是由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组成的复合开放系统,无法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在分析指标时,应以评价准则为目标,围绕它进行分析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制约因子及其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笋系,从而来衡量一个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程度、水平、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从而增强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区域横向和纵向对比性[15]。 2.1 生产性准则 反映土地利用系统生产能力水平。生产性的分目标指标项由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土地内部条件和外部投入条件组成。在以生产为目的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包括产量、土壤肥力、地貌,在以服务为目的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包括地价、区位。指标层应当是由决定各自目标指标项的影响因素组成,包括:生产类土地利用方式最大生物产量、土壤有机质等,服务类土地利用方式的基准地价、市场价等。 2.2 安全性准则 反映土地利用系统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要达到土地利用目标对土地本身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危害或某制约因素的控制,例如气候灾害、地质灾害等的控制。一般包括自然灾害和

ARCGIS土地适宜性分析报告分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综合训练报告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综合训练项目三:土地适宜性分析 教学单位测绘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14-5 学生姓名康仲林 学号 1410070308 成绩

目录 1、项目名称 (1) 2、项目目的和要求 (1) 3、项目基本情况 (1) 4、项目原理 (1) 5、项目过程 (2) 6、项目总结 (5)

1、项目名称 土地适宜性分析 2、项目目的和要求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要求学生借助GIS软件,独立完成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 3、项目基本情况 完成时间:2016年6月17日星期五 个人工作情况:在实践期间对所给数据进行了土地适宜性分析操作,认真了解了ARCMAP 软件的应用,熟悉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全过程。 方法和过程:应用前期空间分析成果,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完成实验区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领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4、项目原理 土地适宜性分析过程是先把矢量转成栅格,用空间分析模块,再将栅格用计算机计算。添加已有的用于土地分析、评价的数据,如坡度、水系、土壤等;将各个数据空间化,转为栅格模式,以此作为适宜性评价单元,可以满足农业用地在微观层面上布局的精度要求;建立指标体系,计算权重;应用SpatialAnalyst进行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模块 (Spatial Analyst)为用户提供各种工具,执行空间分析操作,解决空间问题,主要有:邻域分析、重分类、地图代数等;进行适宜度计算,主要采用 SpatialAnalystraster calculator工具;最后以土地适宜性评价图为基础,提出建议,上交评定结果 5、项目过程(1)建立TIN网加载高程点gcd.shp数据 通过ArcToolbox工具:3D Analyst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如下图所示。

土地适宜性评价标准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已经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的评定。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根据评价的预定用途不同,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土地的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的城市适宜性评价,通过评价阐明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水产养殖等各业生产以及适宜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对区域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实用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的生产力经营水平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以土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作为鉴定指标,通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土地对各种用途的适宜程度、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等,从而对土地的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定级。 二、评价的工作程序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个学科,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一般而言,土地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室内准备及资料收集、适宜性评价、成果整理三个阶段,具体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如下: (1)明确的评价目的 (2)组织技术力量及准备评价用品 (3)评价对象的选择 (4)资料的收集 (5)评价因素的选择 (6)评价因子极限指标的确定与指标分级 (7)评价因子图的制作 (8)评价单元的划分 (9)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10)土地适宜类的确定 (11)土地适宜等的确定 (12)土地限制型的确定 (13)评价结果的核对 (14)面积量算、平差与统计 (15)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制作 (16)评价成果的分析与评述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涵盖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如下: 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差。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考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为土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占世界第二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从人均占有量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 表1 中国土地资源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比较 单位:公顷/人 类型世界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加拿大法国 人均土地总面积2.20 0.740 11.400 3.350 0.31 30.54 0.937 人均耕地面积0.247 0.076 0.898 0.686 0.174 1.507 0.330 人均森林面积0.583 0.106 5.154 0.776 0.067 8.100 0.256 人均草原面积0.575 0.319 0.586 0.874 0.012 0.924 0.184 人口密度442 1321 88 294 3177 32 1060 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广人稀,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8.4%,而土地面积占全国土总面积的56.5%。西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28.4%,林地占全国林地的38.3%,牧草地占全国牧草地的72%。就人均占有量的而言,西部地区人均土地为28.8亩,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2.0亩、4.7、10.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1.7倍和1.3倍。虽然西部地区土地总量很大,人均占有量也较高,但其耕地质量却不高。在西部,优质高产旱涝保收农田约有1.8亩,只占耕地总面积得32%,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而大于25度的坡耕地共计681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大大高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在2000年我国耕地普查中,耕地面积12823.31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01 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更为严重的是,人口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耕地则每年以

土地适宜性评价

报告里摘出来的作为范本,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提出一些意见 7.2 耕地质量评价 项目区位于**省**市**县**乡,属于“**大型水田灌区”的++区范围。建设规模为1655.34公顷,现状耕地面积1218.66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1096.7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均为水田,种植作物为水稻。 因水田面积逐步发展,稻田养殖面积逐年扩大,进十多年大气候的干旱,致使灌溉水源紧张,甚至因水而减产绝收;田间灌、排工程的多年运行,工程寿命已超限,年久失修,工程效益降低,调水、排水均“卡脖子”;农业生产形成的改变,管理维修不及时;后期发展的水田田间工程随意布设,形成不了盐渍土灌水压盐的条田格局,产量低等因素。项目区的基本农田已趋于逐步向低产田退化的现象,耕地质量逐步降低。 1、土地用途的确定 根据本次规划的初步目标,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方向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遵循项目区的种植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原则,项目区建成后主要仍以稻养蟹、稻养泥鳅的立体农业模式。因此,本次适宜性评价按照水稻对项目区进行耕地质量评价。 2、评价单元的确定 项目区水田的灌溉水源均为河道径流及上游水库的调水,系地表水资源,主要依靠+++灌站、+++灌站、++灌溉站抽水进行灌溉。经灌溉水源工程的机泵设备更新、改造,灌溉水源保证程度提高;灌溉斗渠与排水斗沟形成条田格局及田间灌、排工程的配套维修,渍涝灾害得以抑制。排水标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旱涝灾害对土地适宜性影

响减小;交通设施的配套状况等因素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减弱。因此,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类型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对项目区内土壤实地采样分析,按照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原则,我们将项目区按照土壤取样点的地理位臵选定为6个适宜性评价样点。 3、参评因子及其影响权重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整理后的土地用途,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2003)、《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等资料,确定选择耕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盐渍化程度、障碍层次、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土壤酸碱度(pH)、灌溉水源、剖面构型等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因子。其评价标准和权重见下表72:

土地适宜性评价

7。2 耕地质量评价 项目区位于**省**市**县陈家乡,属于“**大型水田灌区”的++区范围.建设规模为1655.34公顷,现状耕地面积1218。66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1096.7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均为水田,种植作物为水稻。 因水田面积逐步发展,稻田养殖面积逐年扩大,进十多年大气候的干旱,致使灌溉水源紧张,甚至因水而减产绝收;田间灌、排工程的多年运行,工程寿命已超限,年久失修,工程效益降低,调水、排水均“卡脖子”;农业生产形成的改变,管理维修不及时;后期发展的水田田间工程随意布设,形成不了盐渍土灌水压盐的条田格局,产量低等因素。项目区的基本农田已趋于逐步向低产田退化的现象,耕地质量逐步降低。 1、土地用途的确定 根据本次规划的初步目标,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方向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遵循项目区的种植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原则,项目区建成后主要仍以稻养蟹、稻养泥鳅的立体农业模式。因此,本次适宜性评价按照水稻对项目区进行耕地质量评价。 2、评价单元的确定 项目区水田的灌溉水源均为河道径流及上游水库的调水,系地表水资源,主要依靠+++灌站、+++灌站、++灌溉站抽水进行灌溉。经灌溉水源工程的机泵设备更新、改造,灌溉水源保证程度提高;灌溉斗渠与排水斗沟形成条田格局及田间灌、排工程的配套维修,渍涝灾害得以抑制。排水标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旱涝灾害对土地适宜性影响减小;交通设施的配套状况等因素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减弱。因此,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类型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对项目区内土壤实地采样分析,按照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原则,我们将项目区按照土壤取样点的地理位置选定为6个适宜性评价样点。 3、参评因子及其影响权重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整理后的土地用途,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2003)、《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等资料,确定选择耕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盐渍化程度、障碍层次、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土壤酸碱度(pH)、灌溉水源、剖面构型等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因子.其评价标准和权重见下表72: ?表72 土地适宜性评价标准及权重表(水稻)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学》 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班级:2013009 姓名:sk 学号:201300926 指导老师:张俊华

目录 一、摘要: (1)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流程 (1) 三、层次分析法求权重: (1)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 2.层次分析法求权的步骤和方法 (2)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 (2)标度及描述 (3) (3)构建判断矩阵 (4) (4)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5) (5)用一致性指标进行检验: (6) (6)确定各指标权重: (7) (7)计算总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7) 四、为各因子指标评分: (8) 五、加权求和评价各单元适宜性 (11) 六、总结 (12)

一、摘要: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基本依据,是近20年来土地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农用地适宜性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进行适宜性等级的划分,揭示其作为农用地的适宜性大小,从而为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制定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流程 三、层次分析法求权重: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

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 2.层次分析法求权的步骤和方法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对于相邻的两层,称高层为目标层,低层为因素层。 本例共划分分为三层: 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 具体划分如下图: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土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载体。城市用地评价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及用地的经济性评价三个方面。其中,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进行城市用地评价必须用 综合的思想和方法。 1城市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三个方法 1.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 文、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内容。 1.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1.2.1布局结构包括城市各功能部分的组合与构成是否合理,对城市生态环 境是否有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今后发展的要求;现有环境污染源对用地布局结构会有什么影响;城市内外交通布局结构是否协调;城市用地结构和 各项用地指标比例是否体现城市性质的要求等。 1.2.2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煤气等管 网、厂站及公共绿地的分布和容量是否合理,对城市环境有无影响,是否有利于城市防灾;商业服务、文化教育、邮电、医疗卫生设施分布、配套是否合理,质 量是否合格等。 1.2.3社会经济构成包括人口结构及分布、各项城市设施的分布及容量,应 与居民需求之间互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相应的就业结构,都将影响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和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 此外,在选择城市用地时还要考虑有较好的工程准备条件(如平整土地、防洪、改良土壤、降低地下水位、制止侵蚀、防止滑坡和冲沟的形成等)和外部环境条件(如与周围城镇的经济联系、资源的开发利用、交通运输条件、供电和供 水条件等)。

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报告

适宜性分析评价 适宜性分析是城市规划中经常用到的。其应用范围基本分为5 大类: 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 二是农业用地的评价, 三是自然保护区或旅游区用地的评价, 四是区域规划和景观规划, 五是项目选址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其中,最常用到的是城市建设用的适宜性评价。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各项土地利用的要求, 分析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确定区域开发的制约因素, 从而寻 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合理确定可适宜发展的用地不仅是以后各项专题规划的基础,而且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进行适宜性分析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子有很多,生态方面的,经济发展方面的等等都有,不过通常情况下,适宜性分析主要考虑的是生态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如与水源,生态敏感地的距离,坡度高程等因素,所以通常意义上的适宜性评价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是生态适宜性评价。 不同尺度下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其侧重是不同的,如果是大尺度的评价,可以进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如果具体到城市内部,可以进行居住用地工业用的适宜性评价。具体选用什么指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适宜性评价有两种。一种是在规划前期对区域的适宜性评价,为确定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是规划的重要依据。另一种是对规划方案或是现有的情况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这个方案或是现状是不是适宜的。显然,第一种意义更大一些。这两种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也是不同的,各有侧重。但目前的很多论文中,经常讲这两者混淆,一般情况下,总规或一些规划的前期分析多用第一种方法,规划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多用第二种方法。 在方法上,适宜性分析采用的理论方法是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多因子权重叠加,此外,对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多使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其核心是计算单个指标的隶属度。在技术实现上,适宜性分析采用GIS技术。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并能对分析结果给予直观显示,为具有空间属性特征的用地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适宜性评价的过程可以这样理解:找到与适宜性相关的因子(经验及参考别人的,或专家来定,即德尔菲法),进行分级,将其对适宜性的影响用分级的方式区别出,再对因子赋以权重(经验或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因子进行评价计算,最后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 其基本表达形式可以用式(1) 表示:S = f ( x1 , x2 , x3 , ?, xi ) (1)

土地适宜性评价

GIS技术下的渚洲土地适宜性评价 目录 摘要 一、前言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现状 3、研究内容 4、研究流程 二、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2、研究技术方法 Ⅰ层次分析法 ⅡGIS与空间分析 (1)地理信息系统 (2)空间分析 三、研究区域概况 四、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技术与方法 1、评价目标的确定 2、评价体系的拟定 3、评价因子的选取 4、评价因子数据获取 (1)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2)评价因子专题数据生成. 五、评价分析模型与结果分析 1、评价分析模型 2、评价结果分析 (1)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2)园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3)林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基本依据,是近20年来土地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农用地适宜性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进行适宜性等级的划分,揭示其作为农用地的适宜性大小,从而为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制定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研究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评价模型相结合,以莱西市渚洲地区的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作为评价对象。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遵循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选定了海拔、坡向、坡度、水源灌溉和交通通达性五个评价因子作为农用地适宜性的评价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数据库,在评价数据库的基础上,借助GIS的叠加分析、栅格数据聚类分析、DEM地形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获取了研究区域的评价因子专题层。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和法与限制性因素法对研究区域的农用地进行了适宜性等级的评价。 关键词:适宜性评价;农用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一、前言 1、问题提出 土地资源是进行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农业生产同土地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特别密切,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被当作基地、立足点和空间操作场所而发挥作用,而且被当作极其重要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而发挥作用,是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因此,“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中,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利用和改造土地的历史。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化过程中,农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多样的,但是总体目标是寻求一条符合客观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涛,2002)。 随着人口增加,大工业,大城市的发展,土地的有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产生了耕地锐减、林地缩小、生态破坏、水土流失问题等土地利用问题。土地资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将作为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趋于市场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合理与否取决于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自然构成要素空间分布的合理程度,即土地利用是否与土地自然要素的客观要求相一致,从这一点上来说,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便是保持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延续。 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特性、社会特性和生态特性,并且它们互相交融,这就决定了土地资源系统是一个包含有庞大信息的巨大系统。农用地作为土地资源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独

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报告

适宜性分析是城市规划中经常用到的。其应用范围基本分为5 大类: 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 二是农业用地的评价, 三是自然保护区或旅游区用地的评价, 四是区域规划和景观规划, 五是项目选址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其中,最常用到的是城市建设用的适宜性评价。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各项土地利用的要求, 分析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确定区域开发的制约因素, 从而寻 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合理确定可适宜发展的用地不仅是以后各项专题规划的基础,而且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进行适宜性分析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子有很多,生态方面的,经济发展方面的等等都有,不过通常情况下,适宜性分析主要考虑的是生态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如与水源,生态敏感地的距离,坡度高程等因素,所以通常意义上的适宜性评价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是生态适宜性评价。 不同尺度下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其侧重是不同的,如果是大尺度的评价,可以进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如果具体到城市内部,可以进行居住用地工业用的适宜性评价。具体选用什么指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适宜性评价有两种。一种是在规划前期对区域的适宜性评价,为确定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是规划的重要依据。另一种是对规划方案或是现有的情况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这个方案或是现状是不是适宜的。显然,第一种意义更大一些。这两种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也是不同的,各有侧重。但目前的很多论文中,经常讲这两者混淆,一般情况下,总规或一些规划的前期分析多用第一种方法,规划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多用第二种方法。 在方法上,适宜性分析采用的理论方法是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多因子权重叠加,此外,对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多使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其核心是计算单个指标的隶属度。在技术实现上,适宜性分析采用GIS技术。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并能对分析结果给予直观显示,为具有空间属性特征的用地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适宜性评价的过程可以这样理解:找到与适宜性相关的因子(经验及参考别人的,或专家来定,即德尔菲法),进行分级,将其对适宜性的影响用分级的方式区别出,再对因子赋以权重(经验或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因子进行评价计算,最后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 其基本表达形式可以用式(1) 表示:S = f ( x1 , x2 , x3 , ?, xi ) (1) 式中, S 是生态适宜性等级, xi ( i = 1 ,2 ,3 , ?, n) 是用于评价的一组变量。目前常用的基本模型是权重修正法(式2) : S = ΣW i X i (2)

土地适宜性评价

一.《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分为纲、级、亚级、单元四个层次。 1.土地适宜纲 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经济原因居多,土地的适宜或不适宜即以这些原则划分。 2.土地适宜级 反映适宜性的程度,可按照纲内适宜性程度递减的顺序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分三级:S1、S2、S3。 ?S1级是高度适宜。 ?S2级是中等适宜。 ?S3级是临界(勉强)适宜。 ?适宜性程度的差别主要取决于投入和收益的相互关系。 ?在不适宜纲内通常分为两级:当前不适宜类(N1)和永久不适宜类(N2)。 ?当前不适宜类(N1):当前技术和现行成本下不宜加以利用。 ?永久不适宜类 (N2):一般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利用。 3.土地适宜亚级 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亚级用小写字母附在适宜级符号之后的方法来表示,如S2m。S1级无适宜亚级。 4.土地适宜单元 土地适宜单元是适宜亚级的续分,亚级内所有的单元具有同样程度的适宜性和相似的限制性。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

理要求的细节方面都有差别。适宜单元的划分对于农场一级的土地规划很有意义。适宜单元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置于适宜亚级之后,如S2e-1、S2e-2。 二.评价规则 ? 1.评价的深度 ? 2.参评因素 ? 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种类 ? 4.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和明确土地利用要求 ? 5.土地利用与土地属性的比较 ?⑴要求的匹配。 ?⑵环境影响 ?⑶社会经济分析 ?⑷实地验证 三.具体评价步骤为: 1.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确定: 划分方法:一是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为评价单元;二是以土地类型图图斑为评价单元;三是土壤类型图图斑为评价单元;以上几种方法均有其可取之处和不同程度的缺陷,为此,可以利用ARCGIS软件将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影响土地质量的参评因子分级图层进行叠加,选取最小图斑作为基本的评价单元。 2.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的划分: 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综合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