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适宜度分析案例--环评爱好者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一种对新项目或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程序,旨在评估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以便在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应用。
案例,某地区新建水泥厂项目。
某地区计划新建一家水泥厂,项目涉及土地开发、资源利用、废水排放等诸多环境因素。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1. 土地利用,水泥厂的建设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可能导致当地农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评价需要考虑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和保护措施。
2. 资源利用,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原材料,同时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和废气。
评价需要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废物处理进行分析,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
3. 废水排放,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如果排放不当,将对当地水体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评价需要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进行评估,确保排放达标。
4. 生态环境,水泥厂的建设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植被、野生动物和生态平衡。
评价需要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出建议,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水泥厂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从土地利用、资源利用、废水排放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建议。
只有通过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结语。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影响评价在新项目或政策实施前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对潜在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估和科学分析,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仅是一项程序,更是一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应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强大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采样、问 卷等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 。
整理和分析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 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 的信息。
分析评价阶段
01
确定评价标准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 的要求,确定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
02
进行影响预测
03
进行影响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的数据和信息,对 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 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CONTENTS
• 案例背景介绍 •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案例分析 • 案例总结与启示 • 相关法规与政策解读
01 案例背景介绍
CHAPTER
项目背景
某化工厂建设项目
该化工厂计划在某地区建设新工厂,生产化工产品。该地区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生态环境相对脆 弱。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引起了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的关注 。
02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CHAPTER
准备阶段
确定评价的目标和范围
明确评价的对象、评价的重点和评价的方法等 。
收集相关资料
收集与项目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技术 条件等方面的资料。
制定评价方案
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评价方案,包括评价计划、评价流程和方法等。
现场调查阶段
01
02
03
确定调查内容
根据评价方案,确定需要 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重点 。
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 括生态补偿、水土保持、噪声 控制等,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对 沿线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 内。
案例三:某大型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适宜度分析及其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

因子 加权 评分 法 依 据各 因子 对土 地 开 发活 动 影 响的 显 著 程 度 、 并结 合 现有 可 利 用 的资 料 ,筛 选 出主 要 的 评价 因 子 。对每 个 因子按 不 同情 况 进 行分 级 , 不 同级 赋 予不 同分
33 .评价 因子选 择 、分级 和权 重确定
分 。该方 法 考 虑 了各 因子 的权 重 ,并 可 得 到量 化 的 成果 ,
a 、坡 度 :坡 度 将 影 响建 设投 资 、开 发强 度 以及 生 态 )
有 利 于决 策 者 的判 别 ,且 适 宜 应 用计 算 机 技术 , 近 年来 该 破 坏 程 度 、水 土 流 失等 。依据 用地 区域 内地 面起 伏 情 况 以
+Wk =1
济 的可 持 续发 展 。为 了科学 、合 理地 开 发 使 用土 地 资源 , 应该对 土地使 用的 规划 布局进 行生 态适 宜度分 析 。
B i 土地 利 用方式 为 i k~ 的第k 生态 因子 适宜度 评价 值 个 s 一土 地利 用方 式为 i i 时的综 合评价 值
方 法被 较多地 运用 。
及 开 发活动 的要 求,将 坡 度划分 为 : 5 , 5 2 % 2 % % -0 , 0 。 b 、地 质 : 地 质 基 础 直 接 影 响到 建 筑 活 动 是 否 可行 ) 以 及 工 程 造 价 。 依 用 地 内 岩 性 差 别 , 按 照 承 载 力 大 小 和
3 广州 r l 实例 分 析 l
3 1 况 .概
广 州某 工 业 区用 地面 积 约 8 1 平 方 公 里 ,规 划 功能 布 建 筑 学上 的 要 求分 为 :承 载 力小 ( .k / m) .5 1 5 g c ,承 载 力 中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

Tr d o ea d Ex o t o e sn o e ( a e Z n n p r c s igZ n FTZ Pr  ̄EPZ)a ne a l. ep p rito u e h s es n n e fe oo i sa x mpe Th a e n r d c st ea s s me tid xo c lg—
开发 的 土地 及 整 个 自然 环境 认 识 不清 , 略其 自然 忽
环 境 的 承受 能力 以及土 地 使用 的适 宜 性 , 度开 发 过
将 导 致 自 然 灾 害 的 发 生 、 态 系 统 的 破 坏 等 严 重 的 生 生 态 环 境 负 效 应 。 以 , 科 学 、 理 的 开 发 使 用 土 所 要 合 地 资 源 , 应 该 对 土 地 使 用 的 规 划 布 局 进 行 生 态 适 就 宜性 分 析 。 生 态 适 宜 性 分 析 方 法 目前 已 推 出 了很 多 种 . 这 些 方 法 应 用 上 都 比 较 复 杂 , 此 将 其 直 接 用 于 区 域 因 环 评 尚 存 在 一 定 的 困 难 , 常 有 必 要 寻 找 一 种 简 单 非 可 行 的 分 析 方 法 , 完 成 区 域 规 划 布 局 生 态 适 宜 性 来 的 评 价 。 文 探 讨 了 一 种 可 应 用 于 区 域 环 境 影 响 评 本 价 的 、 单 的生 态适 宜 性分 析 方 法 。 简
维普资讯
环 境 保 护科 学 第 2 8卷 总 第 1 2期 2 0 1 0 2年 8月
・
环 境 评价 ・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
An y i fEc o c al s s o ol gi alAp i abi t an age i pl c l y ofL d Us i n
环评生态案例33例

环评生态案例33例贾生元解析环评生态案例33例(一)2009第四题(油田验收)依托现有联合站新建一片油田,设计年产油3×105吨,原油通过新建70公里管线输送至联合站。
联合站原有3台A型10 t/h燃气伴热加热炉,2用1备;2台4 t/h燃煤供暖炉,1用1备。
预留新建1个5×104立方米原油储罐和2台B型10 t/h燃气伴热加热炉。
所用天然气不含硫。
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
新管线有5公里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1公里外有稀疏胡杨林。
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米。
环评批复尽量减少植被破坏,注意复绿,联合站不增加SO2排放总量。
工程拟申请环保验收,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达2×105吨。
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种有变化。
与胡杨林分布区相距1公里的管线处在建设阶段被划入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问题:1、是否满足竣工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
2、确定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
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物是否达标,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
4、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说明理由。
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以上措施外,还应开展什么工作?参考答案:1,满足验收调查要求。
根据“生态影响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要求,该类项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即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
2,(1)本项目验收调查范围包括为环评时的影响评价范围,即“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米”。
此外,还需包括管线1公里外的胡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2)根据“生态影响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规定,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评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当工程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他影响时,根据工程变更和工程实际影响情况,可对调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3,(1)A和B型燃气炉至少分别选择一台锅炉出口进设监测点位;4t/h燃煤锅炉在其环保设施进、出口分别设监测点位。
生态适宜度分析案例--环评爱好者

6.5.4开发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根据各项土地利用的生态要求, 分析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确定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 从而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
6.5.4.1评价指标体系(1)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2项,即自然生态指标(权重50%)和人文生态指标(50%)。
二级指标5项,其中环境质量、自然地理两项属自然生态指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综合条件三项属人文生态指标。
三级指标共18项。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6-24。
表6-24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2 项指标,自然生态指标包括环境质量和绿化景观2项二级指标;人文生态指标包括生活设施、人口密度和综合管理 3 项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选择, 共14 项。
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分级标准详见表6-25。
表6-25 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6.5.4.2评价方法对三级指标逐项确定权重,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权重为10,与水源保护区位置权重为6等。
每个三级指标被划分为4类状态,每1类别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分值。
4个类别的评分分值凡属等级类的分别为该级指标权重值的100%,75%,50%和25%计,凡属数值类的,按内插法计分。
所有三级指标评分值的累计值即为该类型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评价分值。
6.5.4.3评价标准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综合评分值分为4级,综合评价标准见表6-26。
表6-26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标准6.5.4.4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1)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编制说明及其它相关资料,并依据本报告其他各章的分析评价成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开发区规划中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的评价分值详见表6-27。
环评爱好者论坛 环评爱好者论坛 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环评爱好者论坛环评爱好者论坛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环评爱好者论坛-环评爱好者论坛-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2021年抚顺市利用世行贷款对绥化路整体进行加宽改造,2021年抚顺市也对东洲大街进行了全面翻新,但绥化路西段现有12m车行道尚未解决交通拥堵状况,部分路段因排水问题未彻底解决,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
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多年来,除了居住区内环境略有改善外,区域内的整体环境仍然较差。
沈抚同城化-抚顺产业园区生活配套区是围绕大乙烯、大石化形成以石化产业为依托的综合性区域。
该地区濒临抚顺的母亲河―浑河,东临大伙房水库及萨尔浒风景区,西接新抚城市中心区,交通价值、景观价值、生活配套价值都非常重要,是抚顺市极具开发潜力的地区。
随着抚顺城市的快速发展,沈抚同城化工程的推进,如何开发和营造好沈抚滨河城市的源头―沈抚同城化-抚顺产业园区生活配套区成为关键问题。
为了促进区域综合协调发展,优化大乙烯工程生活配套,营造良好的滨水城市空间,在推进沈抚同城化发展中要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生态圈,共同建设更加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
要通过整体规划,统一搞好浑河沿岸生态建设,依托大伙房水库及萨尔浒风景区,打造浑河生态区,构造特大型生态城市的‘活肺’。
这也是沈抚同城化最具特色之处。
以绥化路和浑河南路东延为地区的两条发展轴,连接抚顺城市中心区和风景区,绥化路和新太河西街的改建能大大改善交通状况,带动该地区发展。
本工程范围:工程北起章党地区,南至绥化路,东至水库坝前,西至东洲桥。
工程内容及规模:绥化路、新泰河西街、东洲桥、安全桥改造。
项目投资及建设期:项目总投资11275.38万元,建设期2年。
二、东洲路至随州以西改建工程全长531.6m,东坝路至随州水库以西改建规模181.6m。
由于排水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一些路段遭到严重破坏。
1.1.2新泰河西街拟建改建路段长1280M,南起绥化路,北起张党桥,宽18m。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篇一: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公路建设项目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万亩。
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
项目总投资45亿元。
项目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1、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答:本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范围内。
2、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4开发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根据各项土地利用的生态要求, 分析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确定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 从而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
6.5.4.1评价指标体系
(1)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2项,即自然生态指标(权重50%)和人文生态指标(50%)。
二级指标5项,其中环境质量、自然地理两项属自然生态指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综合条件三项属人文生态指标。
三级指标共18项。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6-24。
表6-24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2 项指标,自然生态指标包括环境质量和绿化景观2项二级指标;人文生态指标包括生活设施、人口密度和综合管理 3 项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选择, 共14 项。
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分级标准详见表6-25。
表6-25 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5.4.2评价方法
对三级指标逐项确定权重,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权重为10,与水源保护区位置权重为6等。
每个三级指标被划分为4类状态,每1类别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分值。
4个类别的评分分值凡属等级类的分别为该级指标权重值的100%,75%,50%和25%计,凡属数值类的,按内插法计分。
所有三级指标评分值的累计值即为该类型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评价分值。
6.5.4.3评价标准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综合评分值分为4级,综合评价标准见表6-26。
表6-26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标准
6.5.4.4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
(1)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
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编制说明及其它相关资料,并依据本报告其他各章的分析评价成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开发区规划中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的评价分值详见表6-27。
自然生态类的9个指标合计评价分为32.25分,占满分值的64.5%),人文生态类的9个指标合计评价分为44.50分,(占满分值的89.0 %)。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总分为76.75分,根据表6-26确定的评价标准,属于“适宜”级,说明开发区的工业用地规划比较合理。
表 6-27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
(1)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
根据本报告前面各章节的预测及评价分析结果,经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开发区规划居住区生态适宜度的评价分值见表6-28,自然生态类的6项指标合计评价分为39.50(占满分值的60.8%),人文生态类的8项指标合计评价分为33.2(占满分的83.0%),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总分为69.7分,根据表6-26确定的评价标准,属于“较适宜”与“适宜”级之间。
表6-28 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