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合集下载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

外 国 风 景 画 赏 析 ( 一 )
自 然 与 生 活 的 定 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13册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资料,请组内讨论: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资料,请组内讨论:
(1)你能认的出资料中的这个国家吗? )你能认的出资料中的这个国家吗? (2)这个国家有哪些特点呢?(风景、建筑、农业生 ?(风景 )这个国家有哪些特点呢?(风景、建筑、 …) )
自 然 与 生 活 的 定 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13册
外 国 风 景 画 赏 析 ( 一 )
自 然 与 生 活 的 定 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13册 牧 场 之 国
外 国 风 景 画 赏 析 ( 一 )
自 然 与 生 活 的 定 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13册
外 国 风 景 画 赏 析 ( 一 )
外 国 风 景 画 赏 析 ( 一 )
组的A1 请 组的 组 组的C1 ,请 组的

组的B2 组的 组

自 然 与 生 活 的 定 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13册


外 国 风 景 画 赏 析 ( 一 )
自 然 与 生 活 的 定 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13册
外 国 风 景 画 赏 析 ( 一 )
外 国 风 景 画 赏 析 ( 一 )
·

自 然 与 生 活 的 定 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13册
作者勃鲁盖尔: 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 作者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以农村 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 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 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 作品时间: 作品时间:1565年,欧洲的风景画至此开始成熟。 年 欧洲的风景画至此开始成熟。 作品表现: 作品表现: 1)全景式构图 ) 2)表现技法 )表现技法------对比方法 对比方法 动静对比------浓重的树木类似剪影般屹立于前景,白雪覆盖 浓重的树木类似剪影般屹立于前景, 动静对比 浓重的树木类似剪影般屹立于前景 着沉睡的大地,肃穆宁静,而穿越于林间的猎人和机灵的猎狗、 着沉睡的大地,肃穆宁静,而穿越于林间的猎人和机灵的猎狗、远 的 者 影以 的 , 沉静的 生 机。 对比-------以 白 的对比 对比 以 、人 、 和 。 式对比------一, 式对比 一, 化重 。 、 、远 , 的 。 3)人 沉 的 生机), 是画 ) 是 生机), , 是最 风景画的 4)表现 农村的宁静、 猎生活的作品, ) : 是一 农村的宁静、 猎生活的作品, 画家对农村生活的 。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苏教版下册美术教案单元欣赏评述课题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静物画赏析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欣赏,使学生对19世纪末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新印象、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能力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情感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重点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

②通过对后印象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难点①如何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学准备①精选三段音乐:a.自然界的风、雨、雷、流水、蛙鸣等天籁之音;b.(初中音乐课)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c.雅尼音乐选段。

②制作抽象三维动画一段。

学生准备: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静物画图片(可能大多数为实物照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指导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一、导入:学生聆听音乐,试用简洁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诸如缥缈的、激情的、空灵的、令人沉醉的等。

从雅尼音乐独特的现代风格引出19世纪末的绘画。

②学生思考:a.你能读懂这些作品吗?b.画家为何要这样来画风景和静物呢?c.这些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各幅作品的艺术特色,了解作者生平、性格特征等;并推选代表将讨论结果公布交流。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全册教案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全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教案苏教版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第2课身边的物品第3课情感的记录第4课又画又做又印第5课当一回蔡伦第6课多变的颜色第7课物品上的花廊第8课生活中的图表第9课走近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

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重点①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

②认识17世纪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高对风景画、静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

②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认识。

课时建议l~2课时1、课前准备收集一些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放人磁带或课件中);优美的轻音乐,各类相关绘画作品资料;各种不同风景照片资料;收集不同造型的静物。

2教学过程①从听觉引入,聆听自然中的声音以及优美的音乐,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不超过6个字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例如是陶醉的、沉迷的或胸怀宽广的等)。

②教师出示一些精彩的自然风光照片提示,把刚才对自然声音及优美音乐的体会、感受以绘画的形式简单表现出来(在这里作画的手段学生可自行选择,如绘画,拼贴及制作都可以)。

【K12学习】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第1课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K12学习】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第1课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第1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第1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第一,从小学美术的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由此进人了一个新的了解。

学习艺术内涵的阶段。

本单元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

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

同时本册的内容是以本单元为引领,贯穿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点滴。

通过学列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源自生活,又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

鉴于本单元是学生们在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学生们对于如何分析美术作品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垒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本单元作品种类较多,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

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内容本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风景画与静物画。

从而理解风景画、静物画是有别于常态中的风景与静物的,使学生从平凡的景物和事物中发现美。

使学生认识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

《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教案1

《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教案1

《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大自然的魅力;2、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3、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欣赏风景画的方法,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领会自然风景与画家笔下的风景画之间的区别。

教学准备:预备铃打响后伴随着音乐欣赏风景照片和风景油画。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一些外国风景画的资料,了解一些艺术家的生平,艺术风格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则小游戏导入:“火眼金睛”。

请在最短时间内找出不同类型的一幅图片。

同学找出不同的那张是风景画,其余的是风景照片。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外国风景画的赏析。

(板书)提问:什么是风景画?二、欣赏方法初探1、首先我们来看看法国的绘画大师库尔贝的作品。

出示作品《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提问:请大家轻声读题,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提醒:埃特雷塔峭壁告诉我们这幅画的地点,风暴后告诉我们这幅画的时间。

生:告诉我们这幅画的时间、地点。

地点是埃特雷塔峭壁,时间是风暴后。

观察画面:作者画了什么?大海、天空、峭壁、沙滩、小船……从色彩、构图、细节等方面观察画家是怎样表现经过暴风雨洗礼后的大海、岩石、天空、沙滩的?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连线游戏:请把不同色调的绘画与相应的时间连线。

这幅画的色彩特点是:明亮柔和,表现出天空的晴朗、海水的清澈、岩石的潮湿、干净。

构图:作者用了大约二分之一的位置画了峭壁及沙滩,用了二分之一的位置画了天空及大海。

表现了峭壁的巍然屹立、天空的及大海的宽阔。

提问:除了观察这幅画,我们能不能再“听一听”,“闻一闻”?“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闻到了海风中咸咸的味道、听到了海水拍打海岸的声音,感受到脚底凉凉的沙子的……)播放大海、海鸥的声音。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1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1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第 1 教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为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

了解17世纪荷兰的风景画、静物画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评述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互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作品欣赏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领悟与感悟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所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有初步认识,了解 1 7世纪荷兰画派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课师: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喜欢美丽的景色。

有时候当面对红日初升的美景,或一簇盛开的鲜花时,会有一种把它画下来的冲动,但真正拿起画笔时,却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这是正常的,只要有这样的冲动,你已经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首先是一个对自然和生活有着特殊情感的人,才能涉笔成趣、点景成画,才能画中抒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来看看那些绘画大师是怎样涉笔成趣、点景成画、以画抒情的?二、了解风景画、静物画1、什么是风景画、静物画?a.学生回答,教师小结;b.出示一些作品,说说哪些是风景画,哪些是静物画?2、产生和发展师:在艺术史上,风景画和静物画成为独立的绘画体裁,已经是很晚的事情了。

直到17 世纪,荷兰的画家们才画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和静物画。

怎样理解这句话呢?理解:1)在风景画和静物画还没有成为独立绘画体裁前,外国的绘画艺术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十七世纪前的美术作品。

师:十七世纪之前的外国绘画艺术,论成就和影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艺术最为突出。

它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它的成熟和繁荣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也就是说十七世纪之前外国的绘画艺术,这就要说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

2020年最新苏教版七上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2020年最新苏教版七上美术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

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

同时全册的内容是以本单元为引领,贯穿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点滴。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又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

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高对风景画、静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过程①音乐导入从听觉引入,聆听自然中的声音以及优美的音乐,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不超过6个字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例如是陶醉的、沉迷的或胸怀宽广的等)。

②激情体验出示一些精彩的自然风光照片提示,把刚才对自然声音及优美音乐的体会、感受以绘画的形式简单表现出来(在这里作画的手段学生可自行选择,如绘画、拼贴及制作都可以)。

画完后各组学生可选择比较典型的作品,进行自我描述。

设问:你所创作的这幅画中景色是否曾经见过,如见过的话可向大家共享你真实的感受。

从中可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家和我们有着一致的感受,只是他们在描绘的时候更深入、更富有激情,他们用绘画语言进行表现。

③欣赏探讨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在欣赏中采用风景照片和风景油画进行比较,小组讨论照片与油画有着怎样的不同的感受。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9课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1-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9课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1-苏少版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9课《静止的生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17世纪荷兰画家表现富足生活、装饰家居的静物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以18世纪法国画家夏尔丹表现厨房物品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蕴含的平凡之美。

以19世纪末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洋溢着热情的表现引导学生体会思想之美,以20世纪形式多样的流派引导学生理解富有探索精神的个性之美。

这几个篇章将外国静物画的发展演变、风格特点一一展现,使学生从平凡的物品中发现美,感受艺术家对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的观察,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初步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学情分析】本课是欣赏评述单元,学生在学习第一单元时已经了解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而且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内容那么多,不可能把所有的作品都赏析得面面俱到,所以我以点带面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每个小组选择一件作品细致的赏析。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收集资料,我特地安排在机房里上课,先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集思广益,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组学习,掌握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静物画的发展,掌握静物画的赏析方法与要点。

( A B C )学生感悟体会向日葵的情感体现,用手中的笔大胆的表现心中的《向日葵》( A B C )A组同学可以表现向日葵的局部或叶子,B组同学可以选择好画一点的角度表现一朵花,C组同学可以选择角度难一点的花表现。

2、过程与方法:欣赏、观察、讨论、对比、自主、分层、合作、探究等。

( A B C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

( A B C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 C )注:A为基础弱的学生,B为基础中等的学生,C为基础较好的学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外国静物画的赏析难点:结合本课知识的运用,用你手中的笔大胆的表现心中的向日葵解决的方法:激趣导入,发现新知——欣赏互动,探索新知——深化扩展,感悟新知——课后拓展,人文升华【教学准备】教师:机房网络环境、刮画纸、工字钉、KT展板学生:刮画纸、刮画笔、剪刀内容方法设计预习课本P38-P45思考:1)、什么是静物画?2)、了解静物画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第一课,从小学美术的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由此进人了一个新的了解。

学习艺术内涵的阶段。

本单元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

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

同时本册的内容是以本单元为引领,贯穿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点滴。

通过学列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源自生活,又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

鉴于本单元是学生们在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课,学生们对于如何分析美术作品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垒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本单元作品种类较多,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

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内容本课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风景画与静物画。

从而理解风景画、静物画是有别于常态中的风景与静物的,使学生从平凡的景物和事物中发现美。

使学生认识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

基本了解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静物画的主要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

通过欣赏这些透视合理、色调丰富、质地细腻的写实作品,感受艺术家对安宁富足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观察,体验真实的生活之美,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从美术作品的艺术常识、艺术特点和艺术思想等多方面对艺术品作全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①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

②认识17世纪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高对风景画、静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

②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认识。

课时建议本单元涉及学生分析美术作品方法的培养和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赏析,教师可安排l~2课时进行引导和教学。

方案(一) 1、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根据对作品的喜好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类收集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了解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发展过程;艺术家的生平、艺术风格、代表作品、逸闻趣事等。

2、教学过程①出示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画面内容的同时思考“对于美术作品的分析应从哪些方面人手”。

②学生分组讨论美术作品的不同内容,各组可将自己讨论的结果公布交流。

学生的分析结果比较琐碎,可在教师的提示下,将不同的分析内容进行分门别类,概括出对美术作品分析的几个方面,如美术常识、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等。

③根据前一活动的研究结果,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各小组选择一件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活动,了解其美术常识、感受其艺术特色,并体会其思想内涵。

各组在分析活动结束后,可选派代表,以艺术鉴赏家的身份对艺术作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的评述,展示备组对本单元绘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3、拓展延伸①思考“对艺术品进行系统全面分析,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②调查了解外国风景画、静景物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价值和人们对此的认识。

方案(二) 1、课前准备收集一些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放人磁带或课件中);优美的轻音乐,各类相关绘画作品资料;各种不同风景照片资料;收集不同造型的静物。

2教学过程①从听觉引入,聆听自然中的声音以及优美的音乐,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不超过6个字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例如是陶醉的、沉迷的或胸怀宽广的等)。

②教师出示一些精彩的自然风光照片提示,把刚才对自然声音及优美音乐的体会、感受以绘画的形式简单表现出来(在这里作画的手段学生可自行选择,如绘画,拼贴及制作都可以)。

③画完后各小组学生可选择比较典型的作品,进行自我描述,老师设问:你所创作的这幅画中景色是否曾经见过,如见过的话可向大家共享你真实的感受。

④从中可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家和我们有着一致的感受,只是他们在描绘的时候更深入、更富有激情,他们用绘画语言进行表现。

⑤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在欣赏中教师采用风景照片和风景油画进行比较,小组讨论照片与油画有着怎样的不同的感受(教师在这里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风景中自然与艺术、自然与精神、自然与情感的关系)。

由此得出结论:照片只是真实地记录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风景绘画不仅是再现了自然之美,而且融人了画家的精神、情感和艺术之美。

⑥选择I~2幅作品进行重点赏析、评价,如霍贝玛的《林间小道》――在这里重点突出的是平常的一条路,一排树给人自然、纯朴的感觉。

在此并简要介绍荷兰风景画及部分画家,由此得出:自然之美,只有融人r作者,欣赏者的精神情感,才是最美的风景。

⑦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生活环境中最平常的风量、自然之美。

三、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在奉单元的学习中,理解什么是风景画和静物画,从中拓展思维,从而认识生活中常志景物中的美感。

(2)能否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受、理解领会自然与艺术、自然与精神,以及自然与情感的关系。

(3)能否通过欣赏,对国外风景、静物画的发展历程有初步了解。

(4)能否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一定的概括能力,并积极参与、交流和表达观点。

四、教师教学随笔 (1)初中是学生的认知过程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段,针对欣赏评述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垒面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分析能力。

(2)教师要充分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并在欣赏作品同时,提出1~2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有利于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探究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

(3)开展评述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对学生评述的内容进行评价的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和语言表达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五、教学资料库●《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法国)库尔贝(1 819~1877)(油画) 库尔贝是l9世纪法国画坛写实主义运动的开拓者,他抨击因循守旧的官方画坛,开辟了通往印象主义绘画的道路。

其早期创作大多是表现写实主义的风格作品,极力表现出故乡的人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

这些充满力量的绘画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感染力量。

作者运用雄健有力的笔触、柔和统一的色调,表现了埃特雷塔峭壁历经风暴后的宁静、清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给人以联想、发人深省。

●《静物》(法国)夏尔丹(1699~l 779)(油画) 夏尔丹出生在巴黎,立身之初经历颇为艰辛,后终于成为成功的画家。

他的绘画题材广泛,人物、静物、风俗无所不包,都深切地体现着他与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后来夏尔丹受荷兰静物画的影响,专以精细地表现金银器皿的质感为能事。

有一位法国评论家说:“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

自从有了他,才开始了‘静的生命’,就像英国人和德国人对静物(still life)那样。

”这一评语形象地称赞了夏尔丹静物画的魅力。

他的静物画尽量还静物以本来质朴的面貌,不用浓艳的色彩和闪光的器皿摆设,有一种粗糙朴素的平凡生活趣味。

1730年以后,他所表现的静物对象是属于中产阶级厨房里的普通用品,那些极其平凡的厨房器物,一旦再现在画上,它们的幻象显出很强的“生命感”。

正如这幅静物、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黄色光晕之中,笔触粗糙但并不失其细腻味道,似有皴裂痕迹,但生动、朴实无华。

静物排列疏密有致,并未停留在一般“再现”层次上,而是充分融入了画家对所描绘事物的深切真挚感情。

他认为,经过推敲的静物构图,不但要使所画的静物可信,还要让它们具有光与色的丰富表现力。

这幅作品所体现的美感也正在于此。

●《海港日出》(法国)洛朗(1600~1682)(油画) 洛朗是法国17世纪的著名画家。

法国的17世纪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

为国王及其精英服务的艺术把古代和现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加上神话的外衣。

因此,当时的主要画家太多以希腊、罗马为典范,受到卡拉奇折衷主义、卡拉瓦乔强烈对比手法及威尼斯色彩的影响。

洛朗的《海港日出》典型地体现出他的创作风格:开阔的海平线给天空留出大片位置,天空澄明平和,有一种氤氲的气息。

近景带有罗马式建筑、船只、人物于溯光的海滨,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

海空一色、宁静优美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他革新古典风景画,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思想相结合,开创了以表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为主的新风格。

他的作品充分显示了画家对光线的高度敏感,加之对人物细腻的描绘,使他中年时期的画风达到澄净和谐的境界;晚年则更有个性,物体造型刻意拉长,色彩带有银色光芒,流露出神秘且严肃的气氛。

他曾被誉为“出色描绘日出日落的杰出风景画家”。

19世纪画家康斯太勃尔也感叹道:“迄今洛朗仍被认为是目前最完美的风景画家,他当之无愧!” ●《雪中猎人》(尼德兰)彼得勃鲁盖尔(1525~1 569)(油画)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勃鲁盖尔的艺术产生于尼德兰革命酝酿和爆发时期。

早期作品受画家博斯的影响,成熟期作品热情地塑造了许多农民形象。

他在发展尼德兰独立的风景画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他喜欢选取全景式构图,描绘尼德兰美丽纯朴有田园景色,因此他的风景画具有开阔的意境。

《雪中猎人》是他的一系列田园风量组画之一,表现了隆冬时节尼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是尼德兰人民纯朴生活的生动写照,情景交融、生机盎然,令人倍感亲切温馨。

除了他所创作的一系列风景组画之外,他还以艺术为武器,以“故事新编”的方式创作了反对西班牙军队在尼德兰横征暴敛、残酷屠杀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抨击性和战斗精神,给尼德兰人民以巨大的鼓舞,深刻真实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他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