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机控制器设计-

合集下载

豆浆机控制器设计-

豆浆机控制器设计-

设计报告书目录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思路 (1)三、设计过程 (1)3.1 单片机的选用 (2)3.2 电源电路的设计 (4)3.2.1电源的作用 (5)3.2.2电源的组成 (5)3.2.3变压器容量、整流二极管的计算与选择 (5)3.2.4稳压器的选用 (6)3.2.5电源工作原理 (6)3.3加热及磨浆电路的设计 (7)3.4水位检测及沸腾溢出检测电路的设计 (8)3.5 报警电路的设计 (9)3.6主动消泡装置 (9)四、高效省时的豆浆机控制系统的流程的设计 (11)五.调试 (12)六参考文献 (13)一、设计目的我设计这款豆浆机的目的在于它能使人们在匆忙而又宝贵的早晨用最短的时间能够喝上营养丰富的豆浆。

有调查指出现在上班族和学生两大社会群体有40%的人是经常不吃早餐的,而原因大多是没有时间做早餐。

所以这样的一款高效省时的豆浆机想必会大受消费者欢迎的。

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健康和养生服务的产品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设计一台能为我们的健康和养生服务的豆浆机是很有意义的。

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人在匆忙的早晨喝上新鲜美味的豆浆。

二、设计思路豆浆机的控制系统以单片机AT89C51为控制核心,结合控制传感器,加热及磨浆电路,水位检测及沸腾溢出电路,报警电路,主动消泡装置的控制,达到只要启动豆浆机以后,所有的控制过程都实现完全自动化的目的三、设计过程软件上就是对单片机的编程了,在编程前需要画出一个流程图,根据高效省时的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及目的,即插上电源按下按钮后,先对豆浆机进行水位检测,符合要求后加热管开始对水进行加热,这时加热管是以1500w的功率对水加热的。

当水温达到80℃左右,启动磨浆电机开始磨浆,磨浆电机不间断的打浆,磨浆的同时对豆浆这时加热管改为750w的功率工作。

当豆浆研磨完毕时电动机停止运转,加热管改为400w的功率对豆浆进行加热。

最后阶段使用350W对豆浆加热,由于加热的缘故会豆浆上溢,当豆浆沫接触到防溢电极时,暂停磨浆,启动主动消泡装置,进行消泡。

基于PLC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基于PLC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学院毕业设计基于PLC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论文答辩日期****************教务处制学生承诺书本人承诺该设计在老师的知道下独立认真完成,无抄袭别人成果,对文章内容负责。

学生签名:********摘要PLC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相结合的产物,特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复杂、可靠性低、耗功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器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PLC 种类繁多,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用可编程控制器实施控制,其实质是按一定算法进行输入输出变换,并将这些变换予以物理实现,应用于工业现场。

PLC专为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它主要是由CPU、电源、存储器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硬件连接,使学生掌握使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对PLC的编程能力。

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运行方式、外部接线及编程方法,训练学生的独立编程能力及用PLC解决现场控制问题的能力。

并能根据现场控制要求,自主编程和调试程序,全面建立起用PLC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过程的概念。

基于PLC的豆浆机系统使豆浆机能够实现自动化和人性化运行,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式机械打浆的方式。

豆浆机plc课程设计

豆浆机plc课程设计

豆浆机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学生能掌握PLC在豆浆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豆浆机制作过程中涉及的传感器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基本的程序编写和调试。

2. 学生能通过PLC实现对豆浆机启动、停止、温度控制等功能的操作。

3. 学生能分析并解决豆浆机PLC控制系统中的简单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认识到PLC在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性。

2. 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提高生活品质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学科知识,以豆浆机PLC控制系统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明确的方向和可衡量的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组成、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基础知识,对应教材第3章。

- PLC的硬件结构- PLC的软件组成- PLC的工作原理2. 豆浆机PLC控制系统设计:分析豆浆机制作过程中的控制需求,学习PLC 在豆浆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4章。

- 豆浆机制作过程及控制需求- PLC在豆浆机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豆浆机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3. PLC编程与调试:学习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对应教材第5章。

- PLC编程语言及指令系统-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豆浆机PLC程序的编写与调试4. 传感器及其应用:了解豆浆机制作过程中涉及的传感器,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对应教材第6章。

-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在豆浆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传感器选型及安装调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PLC基本原理与结构第2周:豆浆机PLC控制系统设计第3周:PLC编程与调试第4周:传感器及其应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PLC相关知识和技能。

智能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智能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智能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系(院)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2010级4班学生姓名赵思佳学号1014090429指导教师史雁峰职称讲师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日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〇一四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二〇一四年月日智能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豆浆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

传统豆浆的制作方法是先将黄豆用水浸泡变软,然后用石磨磨浆、过滤,再把过滤好的浆煮熟即可做好了。

因为豆浆是我们传统的饮品,我们要将它继承下去,但现代生活的我们不可能都会自己用石磨去磨豆浆,那么如何在这个快节奏的电气时代不失去传统饮食呢,那就是豆浆机的诞生。

传统的豆浆机是先加热再打磨,且打磨与加热不能同时进行,这样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最近在市场上发现一种快速高效的豆浆机,做好一杯豆浆只需3分钟左右,但当你品尝这杯豆浆时你会有股糊的味道。

那么有没有一台豆浆机能够既省时,且做出的豆浆又美味呢,在目前市场上还没发现。

所以我本着继承传统豆浆的口味,又要符合现代生活快节奏的目的,设计一款既高效又美味的豆浆机。

本设计是在传统豆浆机基础上的改进,主要改进措施是在打浆的同时继续加热,并且在开始加热时用大功率加热,加热时还会主动开启消泡装置,这三点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整个过程在十分钟左右;同时在加热的过程中会最终将大的加热功率转换为小功率进行文火加热,以保证豆浆的美味。

基于单片机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

单片机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摘要:豆浆机基本工作过程是将事先泡好的大豆放入豆浆机内并加入适量冷水后将电热管通电加热至80°C,粉碎电机通电工作进行磨豆浆其间断续工作三次,每次2min,每两次间隔5s,然后进入煮豆浆程序,煮开后在延迟5min,并声音提示工作过程结束。

熟悉单片机SH66P20A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根据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将其运用于都将集中,以实现上述豆浆机的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并运用汇编语言进行相关的编程。

1.豆浆机的基本结构1.1豆浆机结构图图1.1 豆浆机基本结构图1.2 豆浆机结构豆浆机,采用微电脑控制,实现预热、打浆、煮浆和延时熬煮过程全自动化,特别是由于增设了“文火熬煮”处理程序,使豆浆营养更加丰富,口感更加香泽。

(1)杯体:杯体像一个硕大的茶杯,有把手和流口,主要用于盛水或豆浆。

杯体有的用塑料制作,有的用不锈钢制作,但都是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不锈钢或聚碳酸脂材质。

购机时以选择不锈钢杯体为宜,主要是便于清洁。

在杯体上标有“上水位”线和“下水位”线,以此规范对杯体的加水量。

杯体的上口沿恰好套住机头下盖,对机头起固定和支撑作用。

(2)机头:机头是豆浆机的总成,除杯体外,其余各部件都固定在机头上。

机头外壳分上盖和下盖。

上盖有提手、工作指示灯和电源插座。

下盖用于安装各主要部件,在下盖上部(也即机头内部)安装有电脑板、变压器和打浆电机。

伸出下盖的下部有电热器、刀片、网罩、防溢电极、温度传感器以及防干烧电极。

需要说明,下盖的材质同样需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3)电热器:加热功率800 W,不锈钢材质,用于加热豆浆。

加热管下半部应设计为小半圆形,易于洗刷和装卸网罩。

(4)防溢电极:用于检测豆浆沸腾,防止豆浆益出。

它的外径5 mm,有效长度15 mm,处在杯体上方。

为保障防溢电极正常工作,必须及时对其清洗干净,同时豆浆不宜太稀,否则,防溢电极将失去防护作用,造成溢杯。

(5)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预热”时杯体内的水温,当水温达到MCU (SH66P20A)设定温度(一般要求8O ℃左右)时,启动电机开始打浆。

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

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全自动豆浆机基本工作过程是将事先泡好的大豆放入豆浆机内,并加入适量冷水后将电热管通电加热至80°C,粉碎电机通电工作。

进行磨豆浆期间断续工作三次,每次2min,每两次间隔5s,然后进入煮豆浆程序,煮开后在延迟5min,并声音提示工作过程结束。

全过程处于无水报警,在自动工作期间,任何时刻提起豆浆机,都会停止工作并报警。

当重新将豆浆机放入水中后,回复以前工作状态。

熟悉单片机SH66P20A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根据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将其运用于豆浆机中来控制其电路系统;以实现上述豆浆机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并运用汇编语言进行相关的编程。

关键词:SH66P20A 加热延迟ABSTRACTAutomatic DouJiangJi basic working process is will advance bubble good soybean into DouJiangJi inside, and join the amount of cold water after heating tube electrify heats up to 80 ° C, crushing motor electrify work. For grinding soya-bean milk during work three times, and each time.misunderstandings 2min, every two interval, then cook soymilk into 5s program, boil in delay 5min, and sound reminders working process is over. Process are without water alarm, in automatic working period, any moment mention DouJiangJi, will stop work and alarm. When will DouJiangJi into the water again after, reply before working state.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H66P20A MCU, working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MCU is applied to the DouJiangJi to control its circuit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bove DouJiangJi work flow automatization, and use of assembly languages relevant programming.Keywords: SH66P20A heating delay目录第一章豆浆机的前景与基本结构 (1)第一节前言 (1)第二章全自动豆浆机硬件电路系统 (4)第三章全自动豆浆机的单片机控制 (5)第一节 SH66P20A单片机的简介 (5)结束语 (9)谢辞 (10)参考文献 (11)[1] .薛永毅等.《新型电源电路应用实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王化祥.《张淑英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3] .刘迎春著.《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4] .汤元信.亓学广.刘元法等编著.《电子工艺及电子工程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年 [5] .胡汉才编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 .周峻雄.《三合一全自动豆浆机》今日科技,2000. (11)第一章豆浆机的前景与基本结构第一节前言1.1前言豆浆是一种老幼皆宜、价廉质优的液态营养品,它所含的铁元素是牛奶的6倍,所含的蛋白质虽不如牛奶高,但在人体内的吸收率可达到85%,因此有人称豆浆为“植物牛奶”。

基于plc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基于plc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 I********学院毕业设计基于PLC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论文答辩日期****************教务处制学生承诺书本人承诺该设计在老师的知道下独立认真完成,无抄袭别人成果,对文章内容负责。

学生签名:********摘要PLC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相结合的产物,特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复杂、可靠性低、耗功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器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PLC 种类繁多,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用可编程控制器实施控制,其实质是按一定算法进行输入输出变换,并将这些变换予以物理实现,应用于工业现场。

PLC专为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它主要是由CPU、电源、存储器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硬件连接,使学生掌握使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对PLC的编程能力。

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运行方式、外部接线及编程方法,训练学生的独立编程能力及用PLC解决现场控制问题的能力。

并能根据现场控制要求,自主编程和调试程序,全面建立起用PLC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过程的概念。

基于PLC的豆浆机系统使豆浆机能够实现自动化和人性化运行,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式机械打浆的方式。

豆浆机plc课程设计

豆浆机plc课程设计

豆浆机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在豆浆机控制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豆浆机制作过程中,PLC进行温度控制、时间控制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PLC编程语言,并运用到豆浆机控制程序的编写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实现一个豆浆机的PLC控制系统。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PLC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豆浆机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工具,进行豆浆机PLC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工程技术专业的兴趣和认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学会在集体中共同进步。

3. 学生能够在课程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实践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电子电工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技术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创新思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实践中,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包括PLC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对应教材第3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础”。

- PLC的组成与功能- PLC的工作流程与信号处理- PLC编程语言(LD、IL、FBD等)2. 豆浆机制作过程分析:介绍豆浆机制作的工艺流程,分析各环节的控制需求,对应教材第2章“典型工业控制系统分析”。

3. PLC在豆浆机控制中的应用:- 温度控制:实现豆浆机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对应教材第4章“模拟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豆浆机控制器专业班级:电信学号:学生姓名:同组人:2014年 6 月 20 日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目录一、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源电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源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源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压器容量、整流二极管的计算与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稳压器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源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热及磨浆电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位检测及沸腾溢出检测电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警电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动消泡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高效省时的豆浆机控制系统的流程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目的我设计这款豆浆机的目的在于它能使人们在匆忙而又宝贵的早晨用最短的时间能够喝上营养丰富的豆浆。

有调查指出现在上班族和学生两大社会群体有40%的人是经常不吃早餐的,而原因大多是没有时间做早餐。

所以这样的一款高效省时的豆浆机想必会大受消费者欢迎的。

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健康和养生服务的产品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设计一台能为我们的健康和养生服务的豆浆机是很有意义的。

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人在匆忙的早晨喝上新鲜美味的豆浆。

二、设计要求1、当放入适量浸泡好的黄豆、加入适量的冷水,将豆浆机电源插头插入220V交流电源,豆浆机指示灯亮起、发热管开始对水进行加热,当水加热到80度左右,豆浆机停止加热,然后开始每粉碎15秒停5秒的粉碎过程。

在经过2分钟左右的烧煮,最后豆浆机发出提示音,即告豆浆加工结束。

2、注意:在粉碎和烧煮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泡沫。

所以,这两个阶段存在加热与一出之间的一对矛盾,应有适当的解决方案。

三、设计思路豆浆机的控制系统以单片机AT89C51为控制核心,结合控制传感器,加热及磨浆电路,水位检测及沸腾溢出电路,报警电路,主动消泡装置的控制,达到只要启动豆浆机以后,所有的控制过程都实现完全自动化的目的四、设计过程软件上就是对单片机的编程了,在编程前需要画出一个流程图,根据高效省时的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及目的,即插上电源按下按钮后,先对豆浆机进行水位检测,符合要求后加热管开始对水进行加热,这时加热管是以1500w的功率对水加热的。

当水温达到80℃左右,启动磨浆电机开始磨浆,磨浆电机不间断的打浆,磨浆的同时对豆浆这时加热管改为750w的功率工作。

当豆浆研磨完毕时电动机停止运转,加热管改为400w的功率对豆浆进行加热。

最后阶段使用350W对豆浆加热,由于加热的缘故会豆浆上溢,当豆浆沫接触到防溢电极时,暂停磨浆,启动主动消泡装置,进行消泡。

这样直到豆浆加工完成,间歇30秒后发出声音信号。

实际工作中,打浆的时候会有少量的豆浆溅到防溢电极上,这时就需要一个延时子程序对其进行延时使得豆浆机不会产生误操作。

按照上述对高效省时的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要求,完成高效省时的豆浆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流程图后,对单片机进行软件的编程来配合硬件的设计以至于完成整个高效省时的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豆浆机控制器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豆浆机控制器结构框图单片机的选用单片计算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是集CPU、RAM、ROM、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都用到了单片机。

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等优点,广泛被应用于智能产品和工业智能化上。

51单片机是个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本设计采用常见的AT89C51. 单片机主要用于控制目的,要求构成的监测控制系统有实时、快速的外部响应,能迅速采集到大量数据,做出逻辑判断与推理后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参数调整与控制。

单片机现阶段的发展方向是以8位为主,目标是高性能、高可靠性、低电压、低功耗、低噪声和低成本。

AT89C5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

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C51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C51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

另外,AT89C51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中断:AT89C51 有6个中断源:两个外部中断(INT0 和INT1),三个定时中断(定时器0、1、2)和一个串行中断。

这些中断如图10所示每个中断源都可以通过置位或清除特殊寄存器IE 中的相关中断允许控制位分别使得中断源有效或无效。

IE还包括一个中断允许总控制位EA,它能一次禁止所有中断。

如表5所示,位是不可用的。

对于AT89C51,位也是不能用的。

用户软件不应给这些位写1。

它们为AT89系列新产品预留。

定时器2可以被寄存器T2CON中的TF2和EXF2的或逻辑触发。

程序进入中断服务后,这些标志位都可以由硬件清0。

实际上,中断服务程序必须判定是否是TF2 或EXF2激活中断,标志位也必须由软件清0。

定时器0和定时器1标志位TF0 和TF1在计数溢出的那个周期的S5P2被置位。

它们的值一直到下一个周期被电路捕捉下来。

然而,定时器2 的标志位TF2 在计数溢出的那个周期的S2P2被置位,在同一个周期被电路捕捉下来。

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89C51对中断源的开放或屏蔽是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控制的中断允许控制位=1,允许中断;中断允许控制位=0,禁止中断。

晶振特性:如图所示,AT89C51 单片机有一个用于构成内部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XTAL1和XTAL2 分别是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端。

石英晶体和陶瓷谐振器都可以用来一起构成自激振荡器。

从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的话,XTAL2 可以不接,而从XTAL1 接入,如图所示。

由于外部时钟信号经过二分频触发后作为外部时钟电路输入的,所以对外部时钟信号的占空比没有其它要求,最长低电平持续时间和最少高电平持续时间等还是要符合要求的。

a. 内部振荡电路连接图b. 外部振荡电路连接图图2 振荡电路内外部链接图石英晶振 C1,C2=30PF±10PF 陶瓷谐振器 C1,C2=40pF±10pF。

图3 单片机AT89C51的引脚图在本设计中磨浆及加热电路,沸腾检测电路及报警电路等和单片机连接时,只用了P1口和P3口,首先通过单片机中的CPU将口变成高电位,使发光二极管D4 发光显示,以示电源电路正常,单片机开始工作。

在对水位进行检测时,和都是作为输入端,单片机的CPU就是通过检测这两个端口的高低电位来对水位和沸腾溢出进行检测的。

加热时,因为温度传感器为单线智能高效省时数字传感器,口只是作为常用的输入端口和CPU进行数字传输。

当进行加热和打浆时,和作为输出端口,与三极管组成一个驱动控制电路,当程序给一个加热或打浆信号时,这两个端口相应的变成高电位使三极管饱和导通继而驱动继电器工作。

报警电路和单片机端口组合时,单片机的端口同样也是作为一个输出端口来使用的。

电源电路的设计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以及能否安全可靠的工作。

目前常用的直流稳压电源分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两大类。

随着集成电路飞速发展,稳压电路也迅速实现集成化,市场上已有大量生产各种型号的单片机集成稳压电路。

它和分立的晶体管电路比较,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可靠性高、运行速度快,且调试方便、使用灵活,易于进行大量自动化生产。

电源的作用各种电子电路都要求用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由整流滤波电路可输出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但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改变时,将会引起输出端电压改变而不稳定。

为了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还应该经稳压电路进行稳压。

电源的组成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组成。

电源变压器:将电网提供的220V交流电压转换成为各种电路设备所需的交流电压。

整流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器件将交流电转换成脉动直流电路。

滤波电路:利用储能元件(电感或电容)把脉动直流电转换成比较平坦的直流电。

稳压电源:利用电路的调整作用使输出电压稳定的过程称为稳压。

变压器容量、整流二极管的计算与选择=U0/=5v/≈.在考虑到变压器、绕据整流原理,因为U0=则可以得到U2组损耗(压降)和整流二极管的压降,在工程中必须再在上述基础上增加5%,即U2=*(1+5%)≈,整流二极管的承受最大的反向电压UD1=21/2U2≈因为稳压器的最大电流是3A,所以流过二极管的最大电流ID1=1/2Ii==;D2中的四个二极管的耐压值至少应该为,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由于变压器输入的电压是220V,而副线圈输出的电压时12V,故有N=U1/U2=220/12=由于线圈匝数比只能为一个整数,因此匝数比取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