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注射方法(四种)
给猪打针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给猪打针的方式及注意事项给猪打针的方式主要是四种,即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
一、肌内注射由于肌肉内血管丰富,注入的药液吸收较快,另外,肌肉内感觉神经分布较少,引起的疼痛较轻,因此肌内注射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在肌肉丰满的臀部或颈部。
注射时先剪毛消毒,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垂直刺入注射部位内,刺入深度可根据猪只的大小以及注射部位的肌肉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是在3cm左右。
抽动注射器的活塞未发现有回血,即可注入药液。
但因为臀部有坐骨神经,如果注射位置找不好,打在坐骨神经上,容易导致猪瘫痪。
注射一般以颈部稍下方为宜,因为此处肌肉属疏松结缔组织,容易使药物消散在毛细血管中。
二、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射到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疏松组织中,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在皮薄而容易移动,但活动较小的部位,如大腿内侧、耳根后方。
注射时先将注射部位消好毒,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提起皮肤,形成一个三角皱褶,右手在皱褶中央将注射器针头斜向刺入皮下,与皮肤成45°角,放开左手推动注射器,注入药液。
三、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射到血管内,使药液迅速产生效果的一种治疗技术。
主要用于抢救危重病猪,一般选耳背部的耳大静脉。
做静脉注射时先用酒精棉球涂擦耳朵背面耳大静脉,使静脉怒张,助手用手指强压耳基部静脉使血管鼓起。
注射者左手抓住.猪耳,右手将抽好药液的玻璃注射器接上针头,以10°~15°的角度刺入血管,抽动活塞,如见回血,则表示针头在血管内,此时,助手放松耳根部压力,注射者用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拇指推动活塞徐徐注入药液,药液推完后,左手拿酒精棉球紧压针孔处,右手迅速拔针,以免发生血肿。
4.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是将药液注射到腹腔内。
小猪常采用这种方法。
注射部位,大猪在腹肋部,小猪在耻骨前缘之下3~5cm中线侧方。
注射方法,大猪多采用侧卧保定,用左手稍微捏起腹部皮肤,将针头向与腹壁垂直的方向刺入,刺透腹膜后即可注射。
四种注射方法

肌肉注射 Intramuscular, IM
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通常为了治病。主要适用于: 1、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 2、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 3、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吸收途径:药品溶于组织液后,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或 者直接进入小静脉,或者进入淋巴液再汇入大静脉,随静脉血入 右心房,再入右心室,经肺循环后回到左心房,再左心室,进入 体循环,到达肝脏,代谢出活性成分,再随血流达到全身或病灶。 若不需代谢即有活性,就不需进入肝脏就能直接到全身。
注射部位 大动物与犊、驹、羊、犬等多在颈侧及臀部;
猪在耳根后、臀部或股内侧;禽类在胸肌部或大腿部。但应避 开大血管及神经径路的部位。
皮注射
就是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 液,发挥药效作用,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凡是易溶解、无强刺激 性的药品及疫苗、菌苗、血清、抗蠕虫药( 如伊维菌素)等,某些局部 麻醉,不能口服或不宜口服的药物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均 可做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
• 注射部位多选在皮肤较薄、富有皮下组织、 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大动物多在颈部两侧; 猪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羊在颈侧、背胸侧、 肘后或股内侧;犬、猫在背胸部、股内侧、 颈部和肩胛后部;禽类在翼下。
注射方法
• 术者抽取药液,排出气泡,注射针安装牢固。动物实行 必要的保定,局部剪毛、消毒。注射时,术者左手中指 和拇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同时用食指尖下压使其呈 皱褶陷窝,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 从皱褶基部陷窝处与皮肤呈30°~40°角,刺入针头的 2/3(根据动物体型的大小,适当调整进针深度),此时 如感觉针头无阻抗,且能自由活动针头时,左手把持针 头连接部,右手抽吸无回血即可推压针筒活塞注射药液。 如需注射大量药液时,应分点注射。注完后,左手持干 棉球按住刺入点,右手拔出针头,局部消毒。必要时可 对局部进行轻轻按摩,促进吸收。当要注射大量药液时, 应利用深部皮下组织注射,这样可以延缓吸收并能辅助 静脉注射。
注射的的方法

注射的的方法注射的方法。
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药物或其他液体注入体内。
正确的注射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的注射方式。
进行皮下注射时,首先要选择注射部位,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前外侧等。
注射前要进行皮肤消毒,然后用一根注射针将药物注入皮下组织。
注射完成后,要轻轻按压注射部位,帮助药物的吸收。
二、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的注射方式。
进行肌肉注射时,要选择注射部位,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臀部外上象限、股四头肌外侧等。
注射前要进行皮肤消毒,然后用一根较长的注射针将药物注入肌肉组织。
注射时要保持注射针的稳定,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三、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静脉内的注射方式。
进行静脉注射时,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通常在手臂或手背的静脉较为容易操作。
注射前要进行皮肤消毒,然后用一根较长的针头将药物注入静脉内。
注射时要注意保持注射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壁。
四、注意事项。
1. 注射前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剂量、注射部位等信息。
2. 注射时要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注射针,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注射时要注意消毒,避免引入细菌导致感染。
4. 注射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 注射器和注射针要丢弃在专门的注射废弃箱内,避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注射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注射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患者在接受注射时也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保持放松和配合。
希望本文介绍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种注射法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四种注射法的学习与实践在本次实习中,我掌握了四种注射法: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动脉注射。
这四种注射法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熟练掌握它们对于护士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与实践心得。
一、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药物剂量较小、作用时间较长的情况。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上臂外侧、大腿外侧等),如何调整针头角度和深度,以及如何观察注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注意掌握注射速度和力度,以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药物吸收速度较快,适用于药物剂量适中、作用时间较长的情况。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臀大肌、臀中肌、三角肌等),如何调整针头角度和深度,以及如何观察注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注意掌握注射速度和力度,确保药物顺利注入肌肉组织。
三、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药物立即被血液循环带到全身,适用于药物剂量较大、作用时间较短或需要迅速发挥疗效的情况。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静脉、如何排气、如何调整针头角度和深度,以及如何观察注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注意掌握注射速度和力度,确保药物安全、准确地注入静脉。
四、动脉注射动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适用于药物剂量精确、作用时间短暂或需要迅速发挥疗效的情况。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动脉、如何排气、如何调整针头角度和深度,以及如何观察注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注意掌握注射速度和力度,确保药物安全、准确地注入动脉。
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四种注射法的操作要领,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常用注射方法(四种)演示版.ppt

.精品课件.
1
第十六章 药物疗法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件.
基护教研室 韩玲莉
2
学习目标
1.具有慎独、严谨的工作作风;动作轻稳,关爱病人,运用 沟通技巧,取得合作;做好查对,防止差错,保证给药安全 有效。
2.掌握药物保管原则,给药原则,注射原则;医嘱中常用外 文缩写,常用药物的过敏试验方法和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内侧) 2.预防接种---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实施局麻处
.精品课件.
10
【评估】
【计划】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一)皮内注射术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精品课件.
11
(一般情况:年龄、病情、治疗经过、用药史、过敏 史、注射部位局部情况。
2. 病人的认知反应:对注射药物的认知、心理状态、合作程 度。
.精品课件.
12
(一)皮内 注射法—— 计划
.精品课件.
13
(一)皮内注射—实施
核对解释 选择部位 消毒皮肤 核对排气 进针推药 拔针观察 整理记录
勿按压、观察20分钟
3.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和局部给药法。
4.熟练掌握口服给药法、药液抽吸法、各种注射法、雾化吸 入法和常用药物皮试液的配制。
.精品课件.
3
重点
药疗原则 安全用药指导 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 口服和雾化给药 药物过敏试验
难点
药物抽吸和各种注射技巧 皮试液的配制 常用外文缩写 遵循查对制度、无菌原则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6
注射原则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严防交叉感染
怎样给猫打针

怎样给猫打针给猫打针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猫体内的治疗方法。
打针的优越性是:药物见效迅速.计算药量准确,节省药物等。
打针的注射技术及消毒措施比较严格,这- 工作一般由兽医进行。
打针前应将注射用具清洗干净,严格消毒(煮沸消毒30分钟或高压灭菌消毒)。
注射的部位有的需剪毛后,用75%的酒精消毒。
请特别注意,由于猫的皮肤对碘酊比较敏感,所以,不要用碘酊给猫消毒.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最常用的打针法,有以下四种:一、皮下注射法,可选择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疏松而血管较少的部位,如易于进针的颈侧或大腿外侧。
方法是,打针者以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形成-个皱褶,右手持吸好药液的注射器,将针头由上向下刺入皮下2-3厘米后,就可注射了。
注射药液后可见局部形成一个小丘。
注射完毕,用酒精棉球按在进针部位,拔出针头,再轻轻地按压进针部位皮肤,以防出血。
这种打针方法,适用于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血清、疫苗等。
二、肌肉注射法,肌肉内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较快,而肌肉内感觉神经较少,疼痛较轻.--般注射刺激性较轻的药液和较难吸收的药剂,都可采用肌肉注射法。
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而无大血管的部位,如臀部、背部。
注射者用左手将注射部位皮肤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60角迅速刺入,深2~3厘米,回抽无血液回流就可将药液推人肌肉内。
注射后,局部再消毒。
三、静脉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静脉里,随血液循环很快分布到全身。
所产生的药效最明显。
对剂量较大或有刺激性的药液也可进行静脉注射。
注射部位可选后肢外侧小隐静脉,也可选取前肢内侧静脉注射时用胶管结扎注射静脉的上部,使静脉血管扩张。
局部消毒后,针头沿静脉纵轴,平行刺入静脉,如刺人正确、到位,马上就可见到回血,此时松开扎紧的胶管,并将针头顺血管腔再刺进一些,然后固定针头,使药液缓缓滴人,每分钟滴20~25次。
注射完毕后,需用酒精棉球按压注射处,然后拔出针头,局部消毒。
静脉注射时需注意:(一)注射器必须配套,各部件衔接严密,针头必须通畅,要严格消毒。
注射方式有几种方法

注射方式有几种方法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它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药物输送到人体内部,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注射方式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药物特性可以分为多种方法,下面将就注射方式的几种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最常见的注射方式是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的一种方式,常用于注射一些生长激素、胰岛素等药物。
进行皮下注射时,需要选择注射部位,通常选择在上臂、腹部、大腿前侧等部位,然后用消毒棉球擦拭注射部位,再用注射器将药物缓慢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皮下注射的特点是吸收较为缓慢,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作用的药物。
其次,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的一种方式。
肌肉注射常用于一些需要迅速起效的药物,如镇痛药、抗生素等。
进行肌肉注射时,需要选择注射部位,通常选择在臀部外上象限、上臂三角肌等部位,然后同样用消毒棉球擦拭注射部位,再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
肌肉注射的特点是吸收较为迅速,适用于一些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
另外,静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静脉内的一种方式。
静脉注射常用于一些需要立即起效的急救药物,如心肌梗死时的溶栓药物、休克时的补液药物等。
进行静脉注射时,需要选择静脉通畅的部位,通常选择在前臂内侧、手背静脉等部位,然后同样用消毒棉球擦拭注射部位,再用注射器将药物缓慢注射到静脉内。
静脉注射的特点是药物能够迅速到达全身循环系统,起效迅速。
最后,皮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表皮下的一种方式。
皮内注射常用于一些需要迅速起效的药物,如疫苗、肝素等。
进行皮内注射时,需要选择注射部位,通常选择在前臂内侧、上臂三角肌等部位,然后同样用消毒棉球擦拭注射部位,再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到表皮下。
皮内注射的特点是吸收迅速,适用于一些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
综上所述,注射方式有多种方法,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皮内注射等。
不同的注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药物和治疗需要,医生在进行注射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方式,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常用注射方法四种 ppt课件

四、常用注射法
皮内注射 (ID) 皮下注射 (H) 肌内注射 (IM)
静脉注射(IV)
(一)皮内注射术(ID)
•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 法。
【目的及部位】
•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内侧) • 2.预防接种---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下 缘。 •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实施局麻处
4.熟练掌握口服给药法、药液抽吸法、各种注射法、雾化吸 入法和常用药物皮试液的配制。
重点
药疗原则 安全用药指导 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 口服和雾化给药 药物过敏试验
难点
药物抽吸和各种注射技巧 皮试液的配制 常用外文缩写 遵循查对制度、无菌原则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 局部给药法
•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及 4.上臂三角肌等。
常用注射部位解剖图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 平线,
◎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 ◎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 ◎注意避开内角(髂后上棘到
大转子连线与外上象限形成 的夹角)
❖以执笔式持注射器 ❖手臂带动腕部的力量 ❖进针角度:90 ° ❖刺入针梗2.5~3cm
(针长1/2~2/3)
【操作步骤】
进针
注药
拔针
【注意事项】
1.2岁以下婴幼儿常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不宜选 用臀大肌。
护理学基础
第十六章 药物疗法
护理学基础
基护教研室 韩玲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被打过针吗??
你想给别人打针吗??
(三)肌内注射术(IM)
定义: 1.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 织的方法。
目的: 1.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 射的药物,且要求药效比 皮下注射更迅速。 2.注射剂量较大或刺激性较 强的药物。
(三)肌内注射术
选择标准: 1、肌肉丰厚的部位 2、三大远离:大神经、大血管、骨突处。
给药途径
一般规律是:静脉>吸入>肌内>皮下>直肠黏膜>口服>皮肤
三查七对(八对)是什么
三查:操作前、中、后查 七对(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批号) 注意:药物的质量与有效期
注射原则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严防交叉感染 (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连线法
臀大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 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 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三横指定位法
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以病人自体手指宽度)
2)示指中指定位法 (构角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
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 示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 区域
股外侧肌肌内注射定位
4.熟练掌握口服给药法、药液抽吸法、各种注射法、雾化吸 入法和常用药物皮试液的配制。
重点
药疗原则 安全用药指导 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 口服和雾化给药 药物过敏试验
难点
药物抽吸和各种注射技巧 皮试液的配制 常用外文缩写 遵循查对制度、无菌原则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 局部给药法
(3)请分析还有哪些原因可引起静脉注射失败。
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要点
2.股静脉注射
A
【目的及部位】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B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目的】
抢救危重病人时注入药物 置管加压输血输液 采集血标本
【部位】
股三角区,股神经和股动脉内侧 股动脉: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中点 股静脉:股动脉内侧0.5cm
核对解释 选择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壁、 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等 消毒皮肤 核对排气 进针推药: 与皮肤呈30°~40°角,快 速刺入针梗的2/3 拔针按压 整理用物
【操作步骤】
左手、右手(法)
角度、深度(方法)
进针
注药
拔针
【注意事项】
1.长期注射,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2.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不宜做皮下注射。 3.药液不足1ml时,选1ml注射器。 4.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过瘦者捏起注射部位并减少进针角度。
手
—
四 肢 浅 静 脉
足
—
1.四肢浅静脉注射
【目的】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目的】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又需要迅速发生药效时。 (2)作某些诊断性检查或试验,如静脉注入造影剂。 (3)静脉营养治疗。 (4)输液或输血。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选择静脉: 扎止血带 消毒皮肤 核对排气 穿刺静脉
进针角度:15~30° 针尖斜面向上
❖选择粗直、弹性好、 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 关节及静脉瓣 ❖长期静脉用药,有计 划的自远心端到近心端 选择
两松固定: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 注药观察:
确定针头是否在静脉内 随时听取病人主诉 观察局部情况及病情变化 拔针按压:将无菌干棉签放于穿刺点上方 整理记录
避开:血管、神经处。 炎症、化脓感染、瘢痕、硬结及皮肤病处
。 长期注射:有计划地更换部位。
(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六)药液应现用现配
(七)注射前排尽空气---不见液不进针(不消毒不进针)
(八)注射前检查回血---一定抽动注射器活塞看有无回血
(九)掌握无痛注射技术---掌握“两快一慢”
四、常用注射法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侧卧位
注射体位
注射体位
1.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注射体位 俯卧位 足尖相对, 足跟分开
注射体位 平(仰)卧位:
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患者,限于臀中小肌注射
坐位
注射体位
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核对解释 安置体位 定位消毒 核对排气 进针推药: 拔针按压 整理用物
(1)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采用此法. (3)抽出鲜红色血:
说明进入股动脉 立即拔出针头 用无菌纱布紧压穿刺处5~10min
课后小结
一.各种注射方法: 皮内、皮下、肌注、静脉
二.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操作步骤】
❖以执笔式持注射器 ❖手臂带动腕部的力量 ❖进针角度:90 ° ❖刺入针梗2.5~3cm
(针长1/2~2/3)
进针
注药
拔针
【注意事项】
1.2岁以下婴幼儿常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不宜选用臀大肌。 2.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防针梗衔接处折断。
针头折断,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用血管钳将断端取出。 3.长期注射,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如出现硬结,可用热敷,理疗等。 4.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核对解释 选择部位 消毒皮肤 核对排气 进针推药 拔针观察 整理记录
勿按压、观察20分钟
1、核对解释 如: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三史
(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
2、注射选择部位: (1)药物过敏试验:选用前臂掌侧下段,该处皮较薄,肤色较淡,易于 注射,且易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如卡介苗接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选用实施局麻处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及 4.上臂三角肌等。
常用注射部位解剖图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 平线,
◎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 ◎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 ◎注意避开内角(髂后上棘到
大转子连线与外上象限形成 的夹角)
【计划】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一)皮内注射术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一)皮内注射法
〖评 估〗
1. 病人的一般情况:年龄、病情、治疗经过、用药史、过敏 史、注射部位局部情况。
2. 病人的认知反应:对注射药物的认知、心理状态、合作程 度。
(一)皮内 注射法—— 计划
(一)皮内注射—实施
(二)皮下注射(H)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皮内注射
不同点:注 射药物的深 浅不同
(二)皮下注射术(H)
【目的】
【计划】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目的】
1.用于不宜口服,且需在一定时间内发挥 药效的药物。
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药物注射。 适合小剂量及刺激性弱的药物注射。 2.预防接种,如各种菌苗、疫苗。 3.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用药。
适用于多次注射或2岁以下幼儿注射。
在大腿中段外侧
位于: 膝关节上10cm, 髋关节下10cm处, 宽度为7.5cm 的区域为注射部位。
坐位或平卧
上臂上臂三三角角肌肌肌注内射注的射定定位位方法
取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单手叉腰使三角肌显露
肌内注射术
【准备】
❖护士准备 ❖病 人 准 备 :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3、消毒皮肤:用70%~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酒精过敏者选择生理 盐水消毒)
4、进针推药: 进持针方式--平执式 进针角度--与皮肤呈5°角拔针观察 进针深度---针尖斜面完全刺入皮内,放平注射器,推药0.1ml
消
进
毒
针
拔
注
针
药
12-4 注射给药法
【注意事项】
1.注射前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2.忌用含碘消毒剂。 3.进针角度不宜太大。 4.嘱病人勿按揉注射部位。
(四)静脉注射术(IV)
定义:将一定量药液自静脉注入体内的方法。
药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是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方法。
1.四肢浅静脉注射
上肢:常选用肘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腕部、手背静 脉; 下肢:常选用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足背部静脉。
四 肢 浅 静 脉
上 肢
—
四 肢 浅 静 脉
(3)静脉注射常见失败原因
原因1:针尖斜面没有 全部进入血管,部分药 液溢出至皮下
临床判断:抽吸可有回 血,推药时局部隆起并 有痛感
原因2:针头刺破 静脉对侧管壁部分 药液溢至深层组织
临床判断:抽吸有 回血,无局部隆起
【注意事项2】
原因3:针头穿破静 脉壁进入深层组织
临床判断:抽吸无 回血,注入药液局 部无隆起,病人主 诉有痛感
【目的及部位】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安置体位: ○ 仰卧位,下肢略屈膝外展外旋
准确定位
消毒皮肤: ○ 消毒局部皮肤及术者左手示指和中指
进针推药: ○ 针头和皮肤呈45°或90°角 ○ 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
拔针按压: ○ 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min
整理记录
【注意事项】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针头刺入过浅 针尖斜面未完全刺入静脉 针头刺入较深刺破对侧血管壁 针头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
1.刺入过浅(未刺入血管内) 2.斜面未完全刺入
3.刺入较深怕(破对侧血管壁 )
4.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 )
抽吸回 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