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的特征

合集下载

杂文的语言特点

杂文的语言特点

杂文的语言特点以下是 6 条关于杂文语言特点的内容:1. 杂文的语言常常很泼辣呀!就像鲁迅先生写的那些文章,针砭时弊毫不留情!比如说在《纪念刘和珍君》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多么犀利直白!这种泼辣让杂文像一把锐利的剑,直刺问题的要害。

2. 杂文语言还特别形象生动呢!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让人一下子就懂了。

就好像把复杂的社会现象比作一场闹剧,生动有趣得很呢。

比如有人写杂文说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像一场雾霾,笼罩着人们,这不是很形象吗?3. 杂文的语言很幽默风趣呀!不是那种死板的一本正经,而是带着点诙谐的味道。

像一些杂文会用夸张的手法来调侃一些现象,让人读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比如形容一个人很懒,说他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是不是很有意思呀?4. 杂文语言可以很激情澎湃的哟!当要抒发强烈的情感和观点时,那文字就像燃烧的火焰。

像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那充满激情的话语,简直要把人点燃了!“我们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是多么有力量的表达。

5. 杂文的语言也会很犀利尖锐呢!像一把尖锥直接扎中问题的核心。

比如有的杂文对不良现象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说这就像社会的毒瘤,必须铲除。

这话说得多么直白有力啊!6. 杂文语言还常常富有变化呀!一会儿深沉,一会儿活泼,一会儿严肃,一会儿幽默。

就像那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比如上一句还在严肃地分析问题,下一句可能就用个俏皮话来缓和一下气氛。

这种变化多端让杂文充满了魅力,吸引着你不停地读下去。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杂文的语言丰富多彩、独具魅力,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力量在文学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杂文简介及其特点

杂文简介及其特点

3.讽刺幽默,寓庄于谐 所谓讽刺,就是用精炼、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偏 要把某种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也不以为奇,在那时 却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可恶的事提出来。 幽默是把错误的、不合理的东西故意绕一个弯子,并用 平和的口气十分认真地说出来,表面上看来是肯定,但由于 强调了那错误和不合理性,便会产生忍俊不禁的效果,使人 在笑声中得到启发。
4.善纵善搭,手法多样 一篇好杂文必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言之有味 。 善于用说东道西、谈天说地的方法展开议论。
5.锤炼语言,强化风格 要有文采 庄谐并呈 文白相杂 装痴作傻
运用反语
杂文具体写作
1.选好角度,巧妙结构 拟题 有将论敌的要害拟为题目。 有把主旨概括成一句话。 有把议论对象拟为题目。 有用现成诗句拟为题目。 有杂文涉及的典故拟为题目。
4.短小犀利,杂而能一 杂文内容驳杂,题材琐屑。篇幅虽然短小,取材却广泛
多样。点滴感受,片段思想,大到宇宙,小到微尘,天南海
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奇闻趣闻,皆可入文。 短小精悍的内容当中,表达犀利有力,深刻剖析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
三、杂文的“杂味”
1.思维的“杂”
杂文是“叙事兼论说”,是用文学笔调进行议论、说理 ,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交互运用,是形象性与思辨性 的完美结合,这就决定了杂文思维的“杂”。既可驰骋想 象,旁征博引、挥洒自如,也可心思缜密,条分缕析。
一、杂文的发展
罗隐的《风雨时》、皮日休的《忧赋》、陆龟蒙的《记 稻鼠》等,是杂文的雏形。在我国,杂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传 统。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那些“议论而兼叙述”的 “杂说”,应该是我国早期杂文的最初萌芽。如孟子的《齐 人》,庄子的《逍遥游》、《秋水》,荀子的《劝学》,韩 非子的《说难》等,用寓言、比喻的方法阐明事理,既有逻 辑的说服力,又有形象的感染力,可以说具备了后来人们所 说的杂文的基本特征。至于两汉、魏晋时期的“清言”和笔 记中,也有不少杂文的影子。 五四以来的杂文,是一种新的创造,是鲁迅先生对 于中国散文的一个新的开拓;无论形式内容、精神体貌,都 非旧传统所能范围。 ——钱谷融《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及特征

鲁迅杂文及特征

鲁迅杂文及特征一、关于杂文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

它有四个特征:1.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4.短小精悍。

二、鲁迅的杂文特征首先,鲁迅的杂文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的记录。

其次,鲁迅的杂文铭刻着对人民的关爱和对敌人的憎恨,描写了人民的苦难和斗争,愿望和理想。

再次,鲁迅的杂文有丰富的理论含量。

鲁迅曾经解释自己杂文的特点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

”杂文的形式多种多样,总的说来,这种文体大都结合着评论和文艺两种因素,在表达某一思想内容的时候,既要有绵密的逻辑又要有生动的形象。

“不留面子”和“常取类型”正好适应了这样的要求。

从杂文的直抒己见而言,和论文较为接近,需要有论文的条理和层次。

但杂文展开逻辑的方式又不完全和普通的论文相同,因为它是艺术品。

鲁迅说过:“通烈的攻击,只宜用散文,如‘杂文’之类,而造语还须曲折。

”注:《两地书》三二“曲折”在这里并不意味隐晦,而是表现的一种特殊方式。

鲁迅不常在杂文里作出直接的结论式的答案,他往往采用对比、暗示、取譬、借喻等等手段,通过客观的叙述揭发内在的矛盾,使人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得到启发。

杂文的作用和别的艺术形式一样,重要的是运用生活现象来说明问题,正如演绎数学的时候需要列出正确的方程式,使读者能够根据方程式去寻求答案,水到而后渠成。

这样才能耐人咀嚼,令人信服。

展开理论逻辑的时候,形象在鲁迅的杂文里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种风格的形成也和作家作用的语言有关。

鲁迅是语言艺术的大师,造语精密,词汇丰富。

他经常向口头语言学习,经过加工而写入文章。

还主张适当地采用外来语法。

鲁迅杂文包含着多方面知识:社会、历史、科学、文化,古今中外,无不网罗。

因而在文章里也出现了和这种知识相适应的博采众长的语言。

不过就大体而论,作为骨干的仍然是加了工的口头语:简洁,凝炼,有力。

这种精密活泼的语言不但有助于理论逻辑的准确展开,而且使抽象的概念血肉丰满,给人以难以磨灭的印象。

什么叫杂文?有何特征?

什么叫杂文?有何特征?

什么叫杂文?有何特征?
杂文,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解释为“现代散文中的议论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休.”可见“议论为主”又具有“文学意味”,是杂文最主要、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其实,有些现代杂文已不注意或不仅局限于“议论为主”的写作方式,一些小品文、随笔、札记等只要富有浓厚的文学性,具备杂文风格与作用的文章,都可以叫做杂文.这样一来,杂文最基本的要素便是它的“文学意味”了.所以许多辞书中把杂文说成是“现代散文的一种”.
那么,什么是杂文的风格呢?所谓风格,也就是特点,杂文的特点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一、短小精悍,尖刻犀利.杂文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旗帜鲜明,富有斗争性和论争性.有人称杂文是匕首、投枪、手术刀、清醒剂,就是指这些而言.
二、嬉笑怒骂,冷嘲热讽.讽刺是杂文的一种艺术特色,杂文的语言风格风趣,就像漫画离不开想象,杂文离不开风趣和讽刺,否则便没有了“杂文味”.
三、议论说理形象化.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议论和说理,是杂文区别一般文化议论文和其它体裁作品的一个基本特怔.在杂文里,抽象的道理常蕴含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之中,它往往借助历史典故、寓言故事、文学形象或轶事趣闻等,通过联想、类比等手法与议论挂钩,不但使复杂深刻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理趣和形象的有机结合令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耐人寻味.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能够及时迅速反映社会政治生活,针对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也是杂文特点之一,这是从杂文的内容与作用来讲的,这里就不多说.
以上这些特点是杂文的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一篇文章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写出“杂文味道”来,才能叫作杂文.因此,尽管杂文的内容是议论性的,但一篇好的杂文却能让读者享受到读名著的那种美感.。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1、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2、鲁迅杂文擅长分析,他的论辩能制强敌于死命,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3、鲁迅在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寥寥几笔,逼真传神。

4、鲁迅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

5、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

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6、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延伸阅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地位如何2、首次对中国古代小说全面地进行了类型研究,从而开创了小说批评的新模式。

《中国小说史略》对宋代及其以前小说的分类并无太多的新意,基本沿袭了古人的说法;他对小说类型的新设计主要体现在元明清时期各类小说的划分与界定,如元明之讲史,明代之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拟宋市人小说,清代之拟晋唐小说、讽刺小说、人情小说、狭邪小说、侠义小说、公案小说、谴责小说等,这些名称迄今沿用。

3、对每类小说的渊源与流变进行了系统地考述。

如第二十六篇关于狭邪小说的分类与源流、第二十八篇关于谴责小说的理论界定与例证阐释,即为显例。

格言鲁迅的格言真正的强者不是因件事而壮烈的死去,而是因件事而卑微的活着。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杂文的含义和特点

杂文的含义和特点

杂文的含义和特点杂文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以散文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与传统的散文相比,杂文更加独特和自由。

它没有固定的结构和格式,可以随意发挥,展现作者的个性和观点。

杂文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杂文具有思想性和观点性。

作者通过杂文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以及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见解。

在杂文中,作者可以探讨各种话题,包括政治、文化、历史等,展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其次,杂文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杂文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可以是散文、小品、评论、随笔等形式。

它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和语言,可以是幽默的、讽刺的、感伤的、理性的等等。

杂文的多样性使得它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再次,杂文具有启发性和反思性。

杂文并不局限于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杂文,作者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读者的思考,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杂文可以让人们思考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等深层次的问题。

此外,杂文还具有情感性和个性化。

在杂文中,作者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展示自己的个性。

杂文可以是作者的自传,也可以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通过杂文,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总之,杂文是一种自由而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具有思想性、观点性、多样性、启发性、反思性、情感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通过杂文,作者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思考。

在杂文中,读者可以获得启示和思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个性。

杂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

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

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

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

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

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

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

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

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

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简要概括鲁迅杂文的风格特点

简要概括鲁迅杂文的风格特点

简要概括鲁迅杂文的风格特点
鲁迅的杂文风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犀利批判:鲁迅的杂文非常尖锐,经常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深刻的批判。

他以冷嘲热讽的方式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虚伪,展现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2. 语言简练:鲁迅的杂文语言力求简练、有力,用词精准,往往能通过少量的文字表达出强烈的意味。

他的笔触犀利直接,直指问题的核心,不浪费笔墨。

3. 冷静客观:尽管鲁迅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但他的杂文具有冷静客观的特点。

他以客观的立场观察与揭示问题,用理性而冷静的语调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和呼唤。

4. 幽默讽刺:鲁迅的杂文中常常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以戏谑和嘲笑的方式揭露现实的荒谬和荒唐。

他的幽默讽刺常常伴随着锐利的洞察力,使读者不禁感到警醒。

5. 独特的观察角度:鲁迅有着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问题和现象。

他常常从社会底层或犄角旮旯的角度出发,带给读者一种不同于常人的视角。

总体来说,鲁迅的杂文风格鲜明、独特,文字简练而尖锐,善于批判和讽刺,以客观冷静的语调展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

他的杂文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引导读者思考与反思,并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而挖掘性的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文的特征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

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

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

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

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

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

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

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

欣赏杂文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

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

然而,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类型”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时代背景,也可以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