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师: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

回忆一下,夏天的古诗《小池》,会背吗?(出示课件:《小池》)指名背诵,(真流利,口齿清楚)还会背第二首吗?(出示课件《所见》)一起来背,背古诗要注意停顿。

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什么都难不倒你们,关于夏天,我们还学过这么一首童谣,我来问你来答,还可以做上动作,可以开始了吗?(是呀,我们都咧开嘴笑了,夏天多么快乐呀,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关于夏天的一首儿歌,就是《动物儿歌》板书课题)二、读儿歌,识生字1、现在打开课文54页,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听好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总结: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两遍,自己读自己的学生自由读书。

2、现在我们来考考你们,这些词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展翅飞、结网忙、运食粮、造宫殿、捉迷藏”。

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师:谁能做个展翅飞的动作?(生上台演一演)教师:谁会结网啊?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以前的人们根据网的样子写出了这样字,后来又慢慢地演变,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

(书空网)我们来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看,孩子们做的很端正,胸前有一拳的距离。

人正字也正。

三、初读课文;认读动物名字1、现在我们就合作来读读儿歌,一人读一行,怎么样。

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2、还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这次我们自己再试一试。

先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

等你同桌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同桌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学生读书并画出小动物找名字,不认识的,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1)检查:你都画出了哪个词??学生:我画出了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蚂蚁和蝌蚪。

《动物儿歌》教案(通用10篇)

《动物儿歌》教案(通用10篇)

《动物儿歌》教案《动物儿歌》教案教案的编写依据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动物儿歌》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物儿歌》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动物儿歌》教案1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我让本课的一些词语宝宝都集合在了一起,你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给大家1分钟时间,待会没有拼音的帮助看谁读得准。

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生练读——同桌互相检测,指名读词语。

)6.再指名读,并扩词练习。

7.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请听老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在引导幼儿观察中学习儿歌;2、理解儿歌内容,会用普通话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3、喜欢用肢体语言表现儿歌。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向爸爸、妈妈了解家里来客人后,准备午餐的情形;2、材料准备: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客人来后,你的爸爸、妈妈、婆婆、爷爷等都在忙什么呢?今天,动物王国也有客人要来,小动物们都在忙。

那它们都在忙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二、初学儿歌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理解图意,为学习儿歌作准备。

提问:①、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②、你能用动作表示这些小动物正在做的事吗?③、你能学学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吗?④、小动物们都在忙,只有谁在偷懒?你们谁知道小猴为什么要捂着嘴吗?(让生发挥想象。

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引出儿歌师:老师把动物们忙碌的情景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示范朗诵儿歌。

)3、幼儿学习儿歌师:这首儿歌好听吗?你们想学吗?①、分句教念儿歌,边教边指图。

②、幼儿跟念儿歌,可用动作表示。

③、齐念儿歌。

4、儿歌表演师:刚才小朋友们念得真好,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到讲台上来念给大家听?(抽几名幼儿到台上念,鼓励他们做动作,师可做适当提示。

)三、延伸活动师:刚才儿歌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忙着作饭,我们也来学一学它们,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好吗?(生分组玩游戏,自然结束新课。

)四。

附儿歌:动物聚餐鹅挑水,鸭淘菜,公鸡推磨狗砍柴。

猫洗碗,兔拿筷,小猪烧火羊炒菜。

马擦桌子牛端菜,猴子偷嘴嘴汤坏。

《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

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

而且,《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

动物儿歌教案六篇

动物儿歌教案六篇

动物儿歌教案六篇动物儿歌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儿歌,从而学习儿歌。

2、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1、篓子(装饰)动物图片,动物的食物图片、贴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理解儿歌1) 今天万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吃的食物,来招待我的小客人。

我们一看有些什么好吃的食物,好不好?2) 图片:小虫子、小鱼、青草、骨头,一一介绍并展示。

3) (教师敲门)啊!第一位小客人来了,我们一看是谁?4) 夷!是小鸡呀,我们跟小鸡打个招呼吧!小鸡最喜欢吃什么?5) 我们用美味的小虫子来招待它吧。

(教师念儿歌):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请小鸡慢慢地享用美食。

6) (教师:喵喵喵)夷!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一看第二位小客人是谁?噢!是小猫呀,小猫来了,我们该用什么好吃的食物招待它呢?谁来帮帮我?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找找。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6)师:你们猜猜看,小青草应该招待哪个小动物呀?(幼儿自由说)7)出示小山羊。

原来是小山羊呀!我们一起来招待小山羊好吗?(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8)还有一只小动物已经迫不及待要来我们班做客呢?你们看是谁?我们用好吃的骨头来招待小狗好不好?(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二、学念儿歌1)四位小客人都到齐了,万老师把刚才小朋友们招待小客人说的话,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完整念遍儿歌)2)儿歌好听吗?请小朋友们跟着万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三、分组表演1)现在我请这边的小朋友,表演给这边的小朋友看,请这边的小朋友,站起来。

2)你们这边的小朋友也来表演一遍,好不好!3)集体表演结束活动1)小动们说:宝贝班的小朋友都是有礼貌的小主人,下次还来我们班做客。

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啊! 那我们跟小动物们说,下次见!动物儿歌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通用5篇)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通用5篇)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通用5篇)《动物儿歌》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物儿歌》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观察夏天景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和特点。

教学准备:文中插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1.同学们,天气一点点变暖和了,大家也越发显得精神抖擞,你看XX同学坐的可真端正,XX同学注意力可真集中。

这么好的天气,大自然里的小动物也一个个出来活动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看一看:你在图上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六种动物。

生:我看到了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蝌蚪、蜘蛛。

二、学习字词1.师:多可爱的夏天呀,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啊!(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2.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师:请你仔细听朗读,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学习六种动物的生字)3.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4.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三、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出示剩余的生字。

四、学习儿歌,感受快乐1、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下面放声读读儿歌,到儿歌中去找答案。

动物儿歌教案《动物儿歌》教案第一课时

动物儿歌教案《动物儿歌》教案第一课时

动物儿歌教案《动物儿歌》教案第一课时动物儿歌教案《动物儿歌》教案第一课时(精选10篇)动物儿歌教案《动物儿歌》教案第一课时篇1一.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2.丰富关于动物(猫,狗,鸡,鸭,羊等)的词语。

3.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小羊的毛绒玩具。

2.儿歌《可爱的动物》录音磁带及挂图。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播放儿歌《可爱的小动物》,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教师:“刚才,你们听到的儿歌里都有那些动物?”(请幼儿自由表述。

)教师:“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请到我们班里来了,你们欢迎吗?”(二)展开部分1.教师出示毛绒动物的玩具,介绍小动物的名字,请幼儿根据教师说出动物的名字。

2.教师逐一出示毛绒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小动物的.特征。

例如:“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狗,哪位小朋友能像老师一样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狗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3.游戏“看谁说得好”。

当教师出示小动物玩具时,幼儿能够准确地说出动物的名字及叫声。

例如:教师出示小羊玩具时,幼儿能说出:小羊咩咩咩。

(最好让所有幼儿有机会参与游戏讲述。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跟这么多小动物做游戏,你们喜欢他们吗?你们会怎么样关心爱护动物朋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

”四.活动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继续观察和讨论上述小动物的其他特征,例如吃什么等。

2.通过图书或音像资料认识更多的小动物,并进行观察和简单的分类。

3.对提供的儿歌《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朗诵。

五.附:儿歌可爱的小动物小小鸡,尖嘴巴,捉到小虫,叽叽叽。

小鸭子,扁嘴巴,水里游,呷呷呷。

小花猫,睡大觉,醒来喵喵喵。

小黄狗,尾巴摇,看见骨头汪汪汪。

小羊小羊咩咩咩,头上小角弯弯翘。

动物儿歌教案《动物儿歌》教案第一课时篇2一、活动内容: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二、活动准备: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优秀教学案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优秀教学案例
2.教师可以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课文中的动物儿歌,或者让他们自己创作一首关于动物的儿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动物儿歌有趣吗?为什么?它们都是些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动物儿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可以加深对动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在学习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2.情景创设,深化理解:教师通过播放动物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动物世界,增强了学生对动物特点的感知和理解。同时,教师还创设了儿歌表演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问题导向,培养思维: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动物儿歌教案3篇

动物儿歌教案3篇

Whenever I look at the sky, I don't like to talk again, and whenever I talk, I dare not look at the sky again.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动物儿歌教案3篇动物儿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一些aabb、abac式的词语,理解捧、掰、扛、摘、扔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能看图说几句完整的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明确目标,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

二、教学重点:积累一些aabb、abac式的词语,理解捧、掰、扛、摘、扔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能看图说几句完整的话。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明确目标,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

一、情境导入1、出示小猴子图片,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小猴子)"小猴子生活在哪里呀?"生说。

师:小猴子的家安在山上的树林里,时间一长啊,他觉得树上的野果吃腻了,山上也不好玩了,他想下山去看看,顺便找点好吃的。

板书课题:18、小猴子下山2、复习词语有几个词语宝宝也想跟着小猴子一起下山去看看,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开火车读)。

还有一些词语宝宝也想跟你们打招呼,你们会还认识他们吗?(男女生读)。

二、初读感知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猴子下山都干了些什么。

(播放视频)2、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玉米地、桃树下、瓜地、遇见小白兔3、谁能帮助老师把括号里的量词填好呢?指名生答,适时表扬。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4、小猴子经过这么多地方,肯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你想知道吗?我们跟着小猴子的脚步一起下山吧。

三、朗读品味(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生读文,小猴子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2、谁能帮助老师把填空完成?小猴子来到了(),他看见()又()又(),非常(),就()了一个,()着往前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儿歌》教学案例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各种不同的小动物它们活动特点也不一样。

认字、识字、
练习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本课时的重点是认识“蜻、蜓”等
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通
过朗读让学生知道小动物活动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
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
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生字。

该设计本着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
理解,本着让以学生独立识字取代教师分析的宗旨,以学生自己的
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
扬学生灵性服务。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
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儿歌。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的热情。

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

三、教学特色:
本课共有14个生字,识字量较大。

但这些生字当中,有11个
为动物名词专用字,在其他场合较少出现。

因此本课的生字识记较
适合用“整体识记法”。

不必分析字形或记忆方法。

小动物一直是
孩子们喜爱的童年伙伴。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情境法”让学生
以小伙伴的身分进入意境,充分感受“玩中学”的乐趣。

在“找朋友”、“小诗人擂台”等游戏的过程中,既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自编儿歌),学得兴趣盎然。

四、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

2、找朋友游戏。

3、观察、模仿、实验法。

4、榜样示范。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引出所学生字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彩图,学生说说从图上看到或想到夏天有
些什么有趣的事。

图上有些什么呢?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蚁。

(课
件出示生字词)这些生字词是我们刚才观察到动物的名字,书上有
一首儿歌也是写这些小动物,请小朋友们一边朗读儿歌,一边找出
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做出记号,把你会认的动物
名字读给小朋友听,不会认的请你的小伙伴或小组长帮助。

2、看蚯蚓、蝌蚪、蜻蜓、蜘蛛的课件。

我们又看到什么呢?还
有谁认识这些动物的名字?出示“蚯蚓、蝌蚪、蜘蛛”等词(再指
名教读注拼音的词语。


3、现在我们进行一场读书认字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棒?(分小组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


4、每个小组都会认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哪个小组想开火车认
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词)
(二)学习生字
1、你们都会认得了这些生字,你们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小组讨论,找一找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
2、今天我们认识不少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朋友,你们在课外阅读
时有没有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朋友。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三)练习巩固
用基本字加偏旁编儿歌的方法记住生字。

(该环节力求在识字教学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
小组合作识字,课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

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感
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划出生字词后,自由交流,你认识那个生
字词,就读哪个生字词。

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认读生字,小组合作
识记字形,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主。

如“蚂、蝴、蜻、蜘、蚯”
这些字可结合已学过“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办法识记;通过各
种活动识字,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增强学
习的主人翁意识。

该识字教学活动通过“自由读—赛读──个人读”,促使学生兴趣昂然地投入“识字”这一活动中,在这个识字
活动中,学生们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因此,全班有五分之四的同学较好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2、读出含有要求写的字的句子:“蜻蜓半空展翅飞”、“蚂蚁地上运食粮”、“蜘蛛房前结网忙”,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3、抽查朗读,根据抽查情况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4、一人一句接力读。

5、小组竞赛读。

6、配合动作表演读。

(五)书写指导。

1、xxx等同学们朗读擂台中获胜了,哪些小朋友能在写字擂台中获胜呢?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生字:蚂蚁)
2、谁来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书写要领)]
3、有小老师上来给同学们作示范吗?(请一名较好的学生上台示范)
4、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地指出不足。

5、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展示活动
1、我会认。

展示自己会认的带虫子旁的生字。

2、上节课老师让小朋友回家学着编一纺其他动物的儿歌,你们编得怎么样?(请学生读一读自己编的儿歌,不论质量如何都给予肯定)
(这一环节巧妙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认识了昆虫,初步人读了有关昆虫及本课的词语后,就进入了学韵文、识字写字的阶段。

让学生在玩中练说话,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当学生开始疲劳时,我们进行把词语送“回家”的活动(把迷路的动物送回家),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找一找词语。

学生非常踊跃参与游戏活动,这样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再一次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

)评析: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一边读词串,一边想像一幅一幅画面,这样做更有利与儿童识记汉字同时发挥了词串识字对阅读和写作的过度功能,这与课标中“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感受阅读乐趣”“写想象中事物”“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等要求非常吻合。

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智力发展非常有利。

教师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想象,给儿童以遐想的空间,拓展
了学生思维,发展了想象力,充分张扬了学生个性。

同时教师重视学生兴趣培养。

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本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赛读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从而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