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治疗
肾性贫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肾性贫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原因
1.肾功能逐渐减退使得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逐渐减少,或者患者对促红素的反应性降低。
2.因营养不良引起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等缺乏。
3.合并潜在慢性失血。
4.尿毒症毒素影响骨髓造血微环境。
5.红细胞寿命缩短以及溶血等因素。
治疗方法
1.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
具有稳定良好的疗效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是贫血治疗的基本治疗选择。
2.补充造血原料
如铁、叶酸、维生素B12o
3. 口服HIF稳定剂
4.输血仅适用于Hb< 60 g∕L,能不输血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血者决不多输。
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课堂PPT)

• 当出现EPO抵抗时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分析潜在病
因,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调整。
26
EPO的不良反应——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
• 有时需要做贫血的鉴别诊断 • 影响贫血的因素分析 • 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7
CKD贫血的发生机制
8
贫血是CKD常见的早期表现 并且随CKD的进展发生率增加
9
CKD贫血的进展
10
人体各个器官均受到贫血的影响
11
Hb与死亡率
12
肾性贫血的治疗
重组人促红细胞素的使用
13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对
24
EPO抵抗
• 皮下注射rHuEPo达到300IU/(kg·wk)(总量
20000IU/wk)或静脉注射rHuEPO500IU/ (kg·wk)(总量30000Iu/周)治疗4个月后,Hb 仍不能达到或维持靶目标值
25
EPO抵抗的原因
• 最常见的原因:铁缺乏 • 其他原因:炎症性疾病、慢性失血、甲状旁腺功能
17
rHuEPO的临床应用——途径
静脉给药和皮下射同样有效。 皮下注射的药效动力学表现优于静脉注射并 可以延长有效药物浓度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节 省治疗费用。 皮下注射较静脉注射疼痛感增加。
18
rHuEPO的临床应用——途径
对非透析的患者,推荐选择皮下注射。 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给药,也可选 皮下注射。 静脉给药可减少疼痛,增加患者依从性;而皮 下给药可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节省费用。 对腹膜透析患者,建议皮下注射。
《中国肾性贫血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

口服铁剂一般需在餐后服用,以减轻 胃肠道反应;静脉铁剂则需通过静脉 注射给药,适用于口服铁剂无效或不 耐受的患者。
其他辅助药物介绍
叶酸和维生素B12
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常用于治疗伴有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的肾性贫血患者。
雄激素类药物
通过刺激骨髓造血,增加红细胞数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适用于 部分肾性贫血患者,但需注意其副作用和禁忌症。
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 见并发症,随着CKD病情进展,贫血 发生率逐渐升高。
肾性贫血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可 增加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 事件的风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肾性贫血可导致患者乏力、心悸、呼 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
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目的
重病情。
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心理疏导
针对肾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 疏导和干预,以缓解不良情绪。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肾性贫血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病友互助组织、志愿者服 务等,为患者提供心理、情感和生活上的帮助。
06 特殊人群的诊疗考量
儿童肾性贫血特点及处理方法
儿童肾性贫血特点
儿童肾性贫血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贫血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可 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
针对儿童肾性贫血,应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肾功能。 同时,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合理选择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 等药物治疗。对于严重贫血的患儿,可考虑输血治疗。
余承惠教授治疗肾性贫血经验缬菁

余承惠教授治疗肾性贫血经验缬菁余承惠教授是一位肾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尤其擅长治疗肾性贫血。
他曾经参与编写《肾性贫血临床诊疗共识》等多部肾病科技术指南,是众多肾病患者的救命恩人。
治疗肾性贫血是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1. 充分控制肾脏疾病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无法产生足够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导致骨髓无法正常产生红细胞而引起的贫血。
因此,治疗肾性贫血的首要目标是控制肾脏病程,维持肾脏功能稳定。
控制高血压、血糖、血脂等有助于维护肾脏功能的诸多因素。
2. 积极补充铁剂铁是红细胞合成的关键元素,因此血液中铁含量的不足会直接影响贫血的治疗效果。
铁剂可以缓解贫血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果患者不能口服铁剂或者口服效果不佳,可以采用静脉注射铁剂,但需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EPO是一种体内分泌物质,对红细胞生成和增殖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肾性贫血患者来说,缺乏EPO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EPO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贫血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但必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不要过度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4. 注意营养调理肾性贫血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膳食调理,保证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
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叶酸、铁等多种营养素。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合理安排饮食,推荐适量的肉类、奶类、豆类等高蛋白食品。
总体而言,治疗肾性贫血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余承惠教授在治疗肾性贫血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为患者提供专业治疗的同时,也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和营养指导,帮助他们恢复健康,重获生活信心。
余承惠教授治疗肾性贫血经验缬菁

余承惠教授治疗肾性贫血经验缬菁肾性贫血是肾脏功能异常所导致的贫血,为了治疗肾性贫血,余承惠教授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余承惠教授治疗肾性贫血的经验和缬菁的应用。
余承惠教授是中国肾病学领域的专家,他经验丰富、精通肾病的诊治和研究。
治疗肾性贫血,余承惠教授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积极控制肾功能损害肾性贫血的首要原因是肾功能损害,而且贫血会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治疗肾性贫血的关键就在于积极控制肾功能损害,延缓疾病的进展。
控制肾脏病情的同时,可以同时调节患者的红细胞生成,达到治疗贫血的目的。
2.用药治疗贫血肾性贫血的治疗中,用药是十分必要的。
药物治疗能够刺激骨髓红细胞生产,增加患者的血球计数。
同时,药物治疗对提高某些代表性的透析患者红细胞生成指标,如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用药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患者需要的用药也不同。
3.控制并发症肾性贫血是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且多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因此,治疗肾性贫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这些并发症。
对于肾性贫血合并的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控制,控制并发症的进展。
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控制贫血之外,还需要注重管控患者的血压,保护心脏功能。
二、缬菁在治疗肾性贫血中的应用缬菁是肾性贫血的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缬菁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红细胞生成和改善贫血症状,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
具体应用特点如下:1.良好的疗效缬菁在治疗肾性贫血方面的疗效十分良好。
缬菁在肾病、营养不良、癌症等疾病导致的贫血治疗中,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相对于其它的治疗方法,缬菁使用方便,便于患者接受。
2.安全性高相比于其它药物,缬菁在治疗肾性贫血中的安全性非常高。
缬菁治疗时,不会引起副作用,也不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和其他系统造成影响。
而且,缬菁使用方便,患者可以自行注射,具有较高的用药依从性。
3.合理使用虽然缬菁在治疗肾性贫血中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
肾性贫血中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和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治疗

平均Hb浓度为7.4g/dL。在ESA治疗组中,改善了3至4g/dL。接
受ESA治疗的患者的疲劳感显着显著减轻,生活质量的几个方面
都有所改善
• ③ 多中心合作EPO临床试验组研究了333名基线Hcts为22.2%的
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随访平均为4.4个月,平均Hct增加至35%。
• 在动物模型中,对CKD贫血和炎症性贫血的治疗有效
• 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降血压作用(HIF参与血管舒缩控制)
• 目前处于2 期试验中
HIF-PHI的利弊
• 优势
▪ 口服给药,从而避免了注射带来的不适和疼痛
▪ 与ESA疗法相比,达到血红蛋白目标时血浆EPO
水平低,从而减少由EPO造成的心血管疾病
▪ 抑制肝脏铁调素的产生及其对铁动员的不利影响,
治疗益处。与所有医疗一样,需要临床判断,根据患者特征考虑个性化
Hb目标
HIF稳定剂
• 缺氧诱导因子(HIF)通路的发现代表了医学领域的一个开创性时
刻,在2019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通路已被用
•
•
•
•
•
•
•
•
•
所有组织中均存在
细胞色素b和二价金属转运蛋白等铁吸收和
输出的重要基因② ⬆肠道铁吸收
• 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HIF-1α在造血干细
胞的细胞周期调节中起关键作用。使用HIFPH抑制剂稳定HIF-1α,从而操纵骨髓干细胞
刺激造血
•
目前正在开发的HIF-PHI
表总结了目前正在开发的4种HIF-PH抑制剂的特征
Roxadustat
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 KDOQI对ESA低反应性标准是每周450单位
治疗肾性贫血的全面指南

治疗肾性贫血的全面指南简介治疗肾性贫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本指南将提供一些简单策略,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肾性贫血。
诊断肾性贫血诊断肾性贫血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指标:- 血红蛋白水平:通常降低- 血清铁蛋白水平:通常降低- 转铁蛋白饱和度:通常降低-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通常升高- 骨髓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生成异常治疗策略治疗肾性贫血的策略包括纠正贫血、治疗肾脏疾病和促进红细胞生成。
纠正贫血- 补充铁剂:口服或静脉注射铁剂,根据铁缺乏的程度决定剂量和给药途径。
-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如果存在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应及时补充。
- 输血:如果贫血严重或无法通过其他方法纠正,考虑输血治疗。
治疗肾脏疾病- 控制原发病:治疗肾脏疾病的根本方法是控制原发病的进展,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 肾脏替代治疗:对于晚期肾病,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肾功能。
促进红细胞生成-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根据EPO水平和贫血程度,考虑使用外源性EPO来刺激红细胞生成。
- 铁剂治疗:如果存在铁缺乏,同时使用铁剂可以增强EPO治疗的效果。
- 其他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如维生素C、口服铁剂增强吸收等。
随访和监测对于肾性贫血患者,定期随访和监测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随访和监测项目:- 血红蛋白水平: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治疗效果。
- 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期监测铁储备情况。
- EPO水平:定期检测EPO水平,指导EPO治疗的调整。
结论治疗肾性贫血需要综合考虑纠正贫血、治疗肾脏疾病和促进红细胞生成等策略。
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决策。
肾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26
6.贫血的输血治疗
对于肾性贫血的病人,如果贫血导致了明显 的症状与体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是 存在慢性失血的促红素抵抗的病人,可以考 虑输注红细胞。如果病人的症状或体征经输 血后不能纠正,则不考虑输血治疗。
27
谢谢大家
28
2. 静脉用药
血透患者若开始EPO 治疗时就采用静脉给药,其剂量应
为120~180 U/ (kg· (通常是9 000 U/ 周) ,分3 次给药。18 周)
1.用刺激红细胞生成药物治疗贫血
EPO的疗效监测
1-2周测定一次:刚开始应用EPO、调整EPO剂量过程中
2-4周测定一次:达到靶目标后的维持治疗过程中
4
贫血的评估
实验室指标:
Hb 和/ 或Hct——评价贫血的程度 红细胞指数(MCV和MCH)——评价贫血的类型 网织红细胞计数——评价红细胞生成的活性 铁代谢参数——评价功能性铁、铁储备 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TIBC) 转铁蛋白饱合度(TSAT = 血清铁×100/ TIBC) 血清铁蛋白 大便隐血
3.贫血治疗应提供最佳透析
应提供最佳的透析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透析患者中: 每周三次血透的患者:eKT/v>1.2 腹透患者:eKT/v> 1.8
24
4.维生素和辅助剂治疗
除了铁剂和药理剂量范围内的某些维生素,辅助
剂治疗的益处尚未很好的确立,也没有在常规的临 床实践中广泛的推荐。
某些形式的辅助剂治疗对个别患者可能有益。
9
铁代谢的监测
在EPO治疗ຫໍສະໝຸດ 期及增加EPO剂量时,静脉补铁者应 每月复查一次TSAT及铁蛋白
达到目标Hb、Hct后,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TSAT 及铁蛋白 如静脉补铁每周大于1000mg时,在复查铁代谢指 标前应停药2周 未接受EPO治疗且TSAT20%、铁蛋白100g/L的患者 应3-6个月评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