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打印输出管理

SAP打印输出管理
SAP打印输出管理

SAP打印输出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SAP打印过程介绍

SAP 打印机的设置

SAP打印请求的管理

1 SAP打印过程介绍

SAP的打印过程如上图所示:

1 SAP应用程序触发打印请求,并将打印请求存放在SAP系统的打印池,同时存放在临时对象库中。

2 SAP的打印服务进程(SPO)与SAP GUI客户端的SAPLPD程序进行通讯,将SAP 系统打印池中打印请求传送给操作系统的打印池。

3 操作系统驱动本地打印机进行打印。

SAP的打印请求存放在SAP的临时对象库(TEMSE中),与其他数据不同,TEMSE

临时对象库可以存放在操作系统层面上(参数rspo/store_location=G),也可以存放在数据库中(参数rspo/store_location=DB)。

SAP的打印请求在数据库的表中进行维护,包括打印请求的创建者、创建日期、逻辑打印机名、集团等信息。

2 SAP打印机的设置

SAP打印机的设置可按照下面步骤进行:

1 登陆SAP系统,运行事物代码SPAD。

2 在弹出的窗口中,默认的页面是打印输出设备的管理,点击改写按钮,然后回车。

3 如图所示,系统将显示当前所有SAP打印输出设备(SAP打印机)。点击新建按钮,创建新的打印机。

4 在新建打印机页面,在OUTPUT DEVICE中,输入打印输出设备的名字,如SH_DCMS_LP01,在SHORT NAME中,可以为该输出设备起一个短名称,或者空白由系统自动分配。然后选择DeviceAttributes SHEET页面,在Device Type中为打印机选择驱动程序,CNSAPWIN是标准驱动程序,一般情况下选择该驱动程序。

5 单击Device Class右侧的下拉按钮,为打印机选取应用服务器。也就是这台打印机将来由哪个INSTANCE驱动,要求该应用服务器必须具有SPO(打印服务进程)进程。然后在DECIVE CLASS中选择“标准打印机”。在LOCATION中输入打印机的物理位置信息,以便查找。

6 点击Access Method SHEET页面,单击HOST SPOOL ACCESS METHOD右侧的下拉列表,选择该打印机打印请求的通讯方式。具体通讯方式如下所述:

ACCESS METHOD(打印请求的通讯方式):

L:通过UNIX的LP、LPR打印进程进行打印,如果客户端是UNIX系统,需选择这种通讯方式

C:与WINDOWS系统通讯,但是打印数据不经过WINDOWS系统转换,直接由打印机打出,一般用于WINDOWS API函数。

U:标准的打印通讯协议,在UNIX基础上开发

S:SAP一种特殊的打印通讯协议,利用SAPLPD与WINDOW系统进行通讯,然后驱动WINDOWS系统打印机。

F:利用客户端打印机直接打印

一般情况下选择ACCESS METHOD为F或S。

7 若选择ACCESS METHOD为F,在HOST PRINTER中输入__default。然后保存,打印机设置完成。表示使用客户端操作系统的默认打印机进行打印。一旦客户端发出打印请求,打印时自动调用客户端的SAPLPD程序,驱动客户端默认打印机进行打印。要求客户端机器必须安装打印机。

8 若选择ACCESS METHOD为S,

在HOST PRINTER中输入打印机的名称,该名称是连接打印机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上的打印机名称,要求不能有空格,如果含有空格,必须在连接打印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上进行修改。

在DESTINATION HOST中,输入连接打印机的计算机名称,然后单击右侧的三角按钮,将显示LONG DESTINA TION HOST NAME输入框,在该输入框中输入连接打印机的计算机IP地址。然后保存。

与ACCESS METHOD的F方式不同,选择S的ACCESS METHOD通讯方式,要求实际物理连接打印机的计算机必须运行SAPLPD程序,打印请求发出时不会自动调用SAPLPD,因此连接打印机的计算机不启动SAPLPD守护进程,打印请求将无法打印。

另外,不管发出打印请求的客户端是否安装打印机,是否与指定的打印机有连接,一旦在打印时指定该输出设备,都会在输出设备对应的打印机上进行打印。

3打印请求的管理

打印请求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检查打印请求、处理无法打印的打印请求以及删除打印请求。具体做法如下:

1 登陆SAP系统,运行事物代码SP01

2 在弹出的窗口中确定打印请求的选择标准,可以按照用户、创建日期、打印输出设备、打印请求号多个条件组合进行查询。

3 确定打印请求的查询条件后,按执行按钮,将反馈满足条件的打印请求。在状态列,将显示当前打印请求的状态:没有开始打印、打印错误、打印完成等。

4 选择需要处理的打印请求,然后点直接打印按钮,系统将按照原来的打印参数再打印一份该打印请求。

5 点击print with changed parameter按钮,可以更改该打印请求的打印参数设置,然后继续打印。

6 选择print with changed parameter后,可以重新设置打印输出设备和打印格式,然后单击打印按钮,系统将以新的打印参数进行打印。

7 选择删除按钮,系统将删除该打印请求。SAP系统定义了一个后台作业SAP_REORG_SPOOL,每天自动后台运行,将删除7天前的打印请求。

8 点击DISPLAY CONTENTS按钮,将显示打印内容。

4打印格式设置

SAP打印格式的设置,是指SAP打印时,页面大小、字体大小、行间距、字间距等。SAP系统中预先定义了一些打印格式,如X_65_80,X_90_120等。但是SAP系统中预定义的打印格式没有办法满足所有报表的打印需求,因此很多时候需要自己调整、设置打印格式。具体步骤如下:

1 Sp01—选择“完全管理”—“设备类型”,然后选择“页格式”:

2 点“改写”按钮,选择需要的页格式,如宽度210MM,高度297MM的DINA4,然后点击“使用模版创建”(该步骤主要设置纸张大小):

3 输入页格式的名称,如ZX_65_80(注意以Z开头),然后设置纸张的方向:横向或纵向以及纸张的宽度和高度。

4 点保存后,将设置保存为本地对象。

5 回退到假脱机管理的初始界面,选择格式类型。

6 在格式类型中选择适当的打印格式,如X_65_132(即想打印65行,132列),然后点击“使用模版创建”按钮。

7 在格式类型中输入名称,一般与页格式名称相同,如ZX_65_80;类型处选择ABAP列表的格式类型;页格式选择前面3所设置的页格式名称,如ZX_65_80。然后设置每页的行数和列数。写明注释。

8 保存格式类型的设置,保存为本地对象。

9 回退的到假脱机管理:初始屏幕,然后选择“设备类型”。

10 在“假脱机管理:设备类型(修改)的列表”屏幕中,双击CNSAPWIN,该设备类型为SAP在中文环境下的标准设备类型。

11 在“假脱机管理:设备类型(更改)”的屏幕中,选择“格式”。

12 在“假脱机管理:设备类型CNSAPWIN(修改)的格式”屏幕,选择“新建”按纽,在弹出的窗口“格式化”中选择7中创建的格式类型,如ZX_65_80。

13 确认后,在“Maintain Format ZX_65_80 for Device Type CNSAPWIN”屏幕中,双击“打印初始化”条目。

IT运维服务要求规范

IT运维服务规范 一、总则 (3) 二、参考标准 (3) 三、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3.1.术语和定义 (3) 3.1.1IT运维服务 (3) 3.1.2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 (4) 3.1.3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 (4) 3.2.略语 (4) 四、编制原则和方法 (4) 五、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5) 5.1IT运维服务管理对象 (7) 5.2IT运维活动角色及IT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7) 5.2.1IT运维活动角色 (7) 5.2.2IT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8) 5.3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 (8) 5.3.1服务台 (8) 5.3.2事件管理 (8) 5.3.3问题管理 (9) 5.3.4配置管理 (9) 5.3.5变更管理 (9) 5.3.6发布管理 (9) 5.3.7服务级别管理 (9) 5.3.8财务管理 (10) 5.3.9能力管理 (10) 5.3.10可用性管理 (10) 5.3.11服务持续性管理 (10) 5.3.12知识管理 (10) 5.3.13供应商管理 (10) 5.4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 (11) 5.4.1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分类 (11) 5.4.2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1) 5.5IT运维服务 (12) 5.5.1IT运维服务分类 (12) 5.5.1.1IT基础设施运维服务 (12) 5.5.1.2IT应用系统运维服务 (12) 5.5.1.3安全管理服务 (12)

5.5.1.4网络接入服务 (12) 5.5.1.5内容信息服务 (12) 5.5.1.6综合管理服务 (12) 5.5.2IT运维服务的质量指标 (13) 六、IT运维服务和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途径 (13) 6.1IT运维服务和管理成熟度 (13) 6.2IT运维服务和管理成熟度提升途径 (14)

(完整版)信息服务管理规范(运维)

大连软件行业规范 DSIA02022007 信息服务管理规范 第三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 和维护管理规范 (试行) 2007年12月26日发布 2008年1月25日施行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

前言 《信息服务管理规范》依据《ISO/IEC20000:2005“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及其它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本规范为《信息服务资费标准》的引导性文件。 《信息服务管理规范》分为10部分: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管理规范 第三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 第四部分:软件服务管理规范 第五部分:数据加工和处理管理规范 第六部分:内容和增值服务管理规范 第七部分:数据库服务管理规范 第八部分:电子商务服务管理规范 第九部分: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第十部分:其它专业类服务管理规范 本部分为《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的第三部分。 本部分起草人:郎庆斌、林华英、王永丹 本规范专家组:郎庆斌、孙鹏、刘玉贞、王小庚、孙毅、杨莉 本规范由大连市信息产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召集单位:大连软件行业协会

目录 第三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 (4)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定义和术语 (4) 3.1 服务台 (4) 3.2 事件 (4) 3.3 问题 (4) 3.4 突发事件 (4) 4 要求 (4) 5 运营和维护服务类型 (5) 5.1 基础服务 (5) 5.2 性能优化服务 (5) 5.3 增值服务 (5) 6. 运营和维护服务内容 (5) 6.1 基础服务内容 (5) 6.1.1 物理环境管理和维护 (5) 6.1.2 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 (5) 6.1.3 数据存储设施 (5) 6.1.4 系统平台管理 (6) 6.1.5 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 (6) 6.1.6 数据管理和维护 (6) 6.1.7 安全管理和维护 (6) 6.1.8 子网管理和维护 (7) 6.1.9 桌面管理 (7) 6.1.10 操作管理 (7) 6.2 性能优化服务内容 (7) 6.2.1 系统平台性能评估 (7) 6.2.2 应用系统性能评估 (7) 6.2.3 数据存储和通信安全评估 (7) 6.2.4 系统整体安全性能评估 (7) 6.2.5 系统安全平台性能评估 (7) 6.2.6 业务整合 (7) 6.3 增值服务内容 (8) 6.3.1 规划管理 (8) 6.3.2 可用性管理 (8) 6.3.3 核心应用管理 (8) 6.3.4 安全管理 (8) 6.3.5 投资保护 (8) 6.3.6 系统运营策略和应用拓展 (8) 7 服务台管理 (8) 7.1 服务台功能 (8) 7.2 服务台流程 (8)

公司运维服务规范

某公司运维服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运维工作有序开展,规范运维工作和人员的服务要求,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重大、关健运维事故,根据电信公司及公司维护管理办法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公司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依据,维护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的最终解释权在技术质量管理部。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四条本规定所指的系统是指公司及各部门承接的运维项目中涉及的范围,按合同约定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及保障项目正常运行的各项辅助设施。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对各部门运维分管领导、运维管理员、运维项目经理及成员等各维护岗位人员(包括各部门外包员工)的运维管理要求。 第三章运维服务要求 第六条运维岗位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服从管理,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在问题面前不推诿、不拖拉、不盲目、不蛮干,要冷静分析、沉着处理。 第七条遵照公司各项运维管理制度及客户运维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维护工作服务规范,确保人员、系统及各项设施安全。具体要求

包括: (一)、基本维护要求 1、遵守客户业务管理和现场管理要求。 2、周期性的维护工作应经客户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3、因故障修复、功能升级等引起的系统版本升级和割接工作应经客户测试通过后方可实施。 4、未经客户同意,各维护岗位人员不得私自对客户的在线系统进行数据变更、数据统计、应用程序变更、系统参数调整、硬件设备调整。 5、维护外包人员须经业务和管理培训,明确岗位职责,通过部门考核确认后方可上岗。在客户现场以理想公司员工身份执行维护工作,遵循各项运维管理制度。 6、定期检查所维护系统的安全状况,为客户提出合理的预防处理措施。 (二)、故障响应/处理制度 1、遵照公司(故障控制管理办法)要求,在接到故障报修通知后,及时与用户取得联系后进行排障,故障排除后填写故障修复信息。 2、各维护岗位人员应确保通讯工作24小时畅通。 3、严格执行故障处理和处理逐级上报制度。 (三)、信息记录(维护资料管理) 1、建立健全系统维护文档和记录资料库,相关资料由各部门妥

SAP权限相关设置、控制及传输_20100516_v1.0

Sap 权限相关设置、控制及传输 ERP 项目部 林群 1、权限相关概念简介 一、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以下这幅图(PFCG ),这里面包含几个权限相关的概念。 以上图为例,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上图中的几个概念: 1、Role :一堆TCODE 的集合,当然还包含有TCODE 必备的“权限对象”、“权限字段”、“字段值”等。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用户如果要添加某些权限,那么可以把相关的角色赋予相应的用户。 2、Authorization Objects :包含了若干权限字段、允许的操作和允许的值。有一个特殊的权限对象用来包含了若干事务码,这个权限对象叫“S_TCODE”,该权限对象的权限字段叫“TCD”,该字段允许的值(Field Value )存放的就是事务代码。 3、Authorization Group :顾名思义,这个就是若干个权限对象的集合。 4、Authorization Field :是Authorization Objects 的相关元素,比如:操作、公司代码、一个事务等。有一种特殊的权限字段用来表示可以针对该权限对象做哪些操作,是允许创建、修改、显示、删除或者其他。该权限字段叫“ACTVT ”,该字段允许的值(Field Value )存放的就是允许操作的代码,01代表创建、02代表修改、03代表显示等。 权限对象类(Authorizati on Group ) 权限对象 (Authorizati on Objects )参(权限(Authorization Field )字段值(Field Value ) 角色(Role ) 事务代码(TCODE )

5、Field Value:确定可进行的操作或操作范围,如:权限字段是工厂,权限字段的值是1010,那么拥有该角色的用户只能进行1010工厂的相关操作。 6、Profiles:当一个角色生成的时候,会生成一个相应的参数文件,同样的,该参数文件也包含与相应角色一样的权限对象。(可以把一些非生成的参数文件赋予相关的用户) 介绍完以上几个概念后,大家来看看我们平时用SU53得到的截图(以下是在800用YLKJ_MM账号操作ME21N的截图): 就可以很清楚知道图中的意思了(该用户缺少权限对象类MM_E中的权限对象M_BEST_EKO 下的字段ACTVT的值01(创建)的权限,后续会介绍怎么根据该图,查找相应的角色)。 二、介绍以上几个概念后,接下来介绍一下用户组(User Group) 用户组,顾名思义就是用户的集合,可以根据单位、部门对用户进行分组,对相应的用户组赋予相应的权限。 2、权限设置过程 下面以:为了控制事务代码ZMM100的使用,而创建ZMM_TEST角色的过程为例介绍角色的创建。 1、权限对象类的创建 输入事务代码SU21,如下图: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号: 一、总则 为了规范本部门的运维管理工作,使得相关工作具有持续改善性及相互协作性,能够支撑公司系统的健康可靠的运行,由此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信息管理中心技术保障部所有岗位人员。 二、部门职能 (1)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包括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统、数据安全等技术支持; (2)负责所有服务器系统的技术运维工作 (3)负责核心数据库的性能调优及技术运维工作 (4)负责各种网络设施、线路的技术运维保障工作 (5)负责其他设施的运维保障工作,如机房设施、一卡通、考勤机等智能化设施。 (6)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 三、岗位职责 (1)经理: 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包括,电脑终端、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 统、数据安全等技术支持; 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 负责本部门的组织管理,包括,修订组织职责、架构编制、岗位职级、分工授权等; 负责本部业务制度流程规范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负责本部团队建设,包括,新员工入职、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员工心政、团队活 动等; 负责本部门工作管理,包括,预算编制与管控、计划管理、汇报管理、会议管理等; (2)系统工程师: 负责所有服务器系统的技术运维工作 负责核心数据库的性能调优及技术运维工作 (3)网络工程师: 负责各种网络设施、线路的技术运维保障工作 负责其他设施的运维保障工作,如机房设施、一卡通、考勤机等智能化设施(4)安全工程师: 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 (5)其他说明事项: 系统工程师、DBA、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以下统称运维工程师; 权限控制:除负责基础设施的网络工程师,其余工程师不得拥有进入数据中心机房 的权限。网络工程师不得拥有系统工程师的管理权限。 各岗位周期性工作清单见附一。 四、管理对象 IT基础设施管理对象包括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统、信息安全等,具体内容如下: (1)网络:XXXX运营中心、JJJJ工业园、WWWW工业园、数据中心、北京办事处的网络建设与维护。 (2)电话:XXXX运营中心、JJJJ工业园、WWWW工业园的电话网络建设与维护。 (3)机房: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与日常维护。 (4)服务器:服务器软硬件的采购、建设与日常维护。 (5)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虚拟化的日常维护。 (6)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建设与维护。

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1. 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运行维护管理(以下简称运维管理)是信息主管部门对信息化设备、系统进行的日常管理、系统故障处理等作业操作,其目标是保障信息服务能够在用户可接受水平上提供持续可用的服务。 本规范的制定将指导本单位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完成后进行运维管理的工作流程,本单位以及相关服务外包商应严格遵守。 1.1. 运维管理流程规范 本单位运维管理总体服务流程规范如下: 主要服务工作包括响应服务、主动服务两类。 1.1.1. 响应式服务 响应式服务是指,用户向服务提供者提出服务请求,由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请求做出响应,解决用户在使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解决系统相关故障。 响应式服务采用首问负责制。第一首问为本单位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负责接受用户服务请求,并进行服务问题的初步判断。如果问题能够解决则直接给客户反馈,否则提交到首问服务外包商。对于明确的问题,信息中心将问题直接提交到相应的服务外包商。 首问外包服务商在信息中心的支持下,负责对问题进行排查,力争将问题精确定位到某具体环节。问题定位后将其转发给相应的服务外包商。如果问题范围较大,涉及到多个服务外包商时,由信息中心进行协调,在首问外包服务商统一指导下进行联合作业,直至问题解决完毕。 问题处理完成后,由责任服务外包商、首问服务外包商填写相应服务表单,并由首问外包服务商提交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再向最终用户反馈。 各服务外包商(包括首问服务外包商)响应式服务流程规范如下:服务外包商首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远程接入等手段进行远程解决,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则由工程师负责填写服务单,季度汇总后提交信息中心签字备案。 远程方式解决无效时,服务外包商工程师进行现场工作。根据故障状况,工程师现场能解决问题的,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如不能,则由信息中心协调其他相关服务外包商进行联合故障排查,直至问题解决。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则由各方领导相互协商,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系统运维管理资产管理规范

系统运维管理资产管理规范 版本历史 编制人: 审批人: 目录 一、要求内容.................................................... 二、实施建议.................................................... 三、常见问题.................................................... 四、实施难点.................................................... 五、测评方法.................................................... 六、参考资料.................................................... 一、要求内容 a)应编制并保存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置等内容; b)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范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

c)应根据资产的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标识管理,根据资产的价值选择相应的管理措施; d)应对信息分类与标识方法作出规定,并对信息的使用、传输和存储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实施建议 编制各部门的信息资产清单可以了解各部门信息资产的管理情况,同时也是信息资产风险评估的基础,资产清单记录的内容越详细对资产的管理越有帮助;对于信息资产的管理同样需要建立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资产的分类、分级、标识、使用、保管等内容。 三、常见问题 多数企业没有信息资产的清单,没有单独针对信息资产管理的要求。 四、实施难点 在信息资产管理初期需要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使之了解哪些资产属于信息资产,对信息资产的安全管理有哪些好处。 五、测评方法 形式访谈,检查。对象安全主管,资产管理员,信息资产清单,信息分类分级文档,资产安全管理制度。 实施 a)应访谈安全主管,询问是否指定信息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部门,由何部门/何人负责;

运维管理办法(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运维管理办法 目录 1.总则 (3) 2.系统运维管理办法 (3) 3.数据库运维管理办法 (3) 4.备份运维管理办法 (3) 5.巡检管理办法 (3) 6.请示报告制度 (4)

1.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运行维护管理保障业务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制定本运行维护基本管理办法。 第2条实行预防性维护为主、故障性维护为辅的运行维护管理原则,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性维护都应遵循事先设计 好的程序进行。 第3条完善运维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运维规范,提高运维管理效率,并不断提高运维质量。 2.系统运维管理办法 1.指定专人作为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和 安全负责,并按照规定负责系统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2.定时对系统进行监控和健康性检查,分析系统运行和资源 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和修正,及时消除隐患。 3.及时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和软硬件故障, 并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系统数据。 4.具有系统权限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或离职,应立即修改其保 管的用户密码,或删除该用户。 3.数据库运维管理办法 1.对数据库的变更必须有记录,并且可以回滚。 2.无用表和字段要及时清理 3.数据库进行修改、删除数据时要提前备份 4.设置对数据库的自动备份,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能尽快恢 复数据,并定期检查备份计划的执行情况。 5.指定专人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恢复校验。 6.做好数据库操作审计,以便对操作有据可查。

4.备份运维管理办法 4.1.目的 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各系统备份工作按照计划正常完成,保证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 4.2.备份制度 1.正式使用的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日志、数据库系统、网络 配置等信息必须定期进行有效备份且具有可复原性。 2.备份数据必须定期、完整、真实有效的转储到永久性介质 上,并且明显标识。 3.定时检查备份文件中是否存在备份失败的记录,如果有失 败记录,需要检查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 4.备份计划设置要满足业务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 5.巡检管理办法 5.1.目的 定期了解设备的运转情况,做好系统日常运行的基础数据记录,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避免隐患,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保证系统运行质量。 5.2.巡检基本要求 1.对硬件设备进行定期巡检,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 施,巡检工作包括例行巡检、节假日和重要事件前的巡检 2.维护人员应根据工作计划,对维护的设备定期进行预防性 巡视检查,巡查过程中应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注意处在恶劣环境下、存在潜在质量故障的设备,巡查要

运维制度规范

运维管理部运维制度规范为了规范公司运维管理部各项工作,使得相关工作具有持续改善性及相互协作性,同时加强计算机设备的合理管理及日常维护,明确部门的职能职责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现特制定统一的规范及标准,统一的系统管理维护流程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的目的与责任等。根据公司技术体系以及运维工作的需要,由运维管理部制定本管理制度,并负责本管理制度的具体执行。 第一章网络管理 1.1公司内部的网络资源分配、组网策略及访问权限由运维管理部进行统一规划。 1.2网络地址、网络路由、访问控制等按照运维管理部的规范进行分配、设置、 管理和维护,不得随意变更。 1.3相关责任人必须记录保存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置、网络变更以及网 络连接的配置等描述性文件,应对各种网络设备的设置或设置文件进行定期备份、网络连接必须进行标识、以提高网络系统的可维护性。 1.4必须定时对已有的网络设备进行巡检,分析错误日志、网络流量信息等,以 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1.5网络通信故障或网络设备故障要及时申报处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通 信服务。 第二章服务器管理 2.1对服务器系统扫描,及时关闭可疑端口和服务,经常查看服务器运行的日志,检查服务器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硬盘、内存、CPU等),发现服务器运行情况异常及时记录。

2.2 管理员对服务器的管理员账户与口令严格保密、定期修改、以保证系统安全,防止对系统的非法入侵。 2.3 对服务器的数据实施严格的安全和保密处理,防止系统数据泄露、丢失和损坏。 2.4 不得随意在服务器上安装新的软件程序,如必须,需要进行安装前的病毒安全检测。 2.5 及时关注IT安全网站的病毒防治情况与提示,进行服务器安全参数的调整,避免服务器非法攻击。 2.6 在服务器部署实施之前进行上传文件的病毒检测工作,发现病毒及时的处理,保证服务服务器的运行环境安全。 2.7 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更新补丁,或进行系统的程序重新安装,需要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处理。 2.8 及时的处理服务器软硬件运行的错误信息,对所有工作中出现的大小故障均要做详细的记录,包括详细的故障时间,故障现象,处理方法和结果并将相关的错误信息进行记录以便进行问题的定位。 第三章备份管理 3.1 服务器的数据必须进行备份操作,定期(每日或周)做好日志文件的备份工作,服务器内的重要数据做好不同介质的备份,确保系统故障第一时间进行快速数据恢复。 3.2 对备份服务器的备份日志文件进行检查,如备份不完全或失败,及时的进行重新备份。

系统运维管理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IT 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运维-002-V1.0 目录 运维管理规范--------------------------------------------- 2 1. 目的--------------------------------------------------- 2 2. 适用范围----------------------------------------------- 2 3. 规范性引用及参考--------------------------------------- 3 4. 本文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5. 基本要求----------------------------------------------- 4 5.1运维管理原则 -------------------------------------- 4 5.2制度和流程管理 ------------------------------------ 5 5.3 文档管理------------------------------------------ 5 5.4设备和软件管理 ------------------------------------ 5 5.5供应商管理 ---------------------------------------- 5 5.6督促检查 ------------------------------------------ 6 6. 运行维护----------------------------------------------- 6 6.1日常操作及监控分析 -------------------------------- 6 6.2 数据与介质管理------------------------------------ 7 6.3机房管理 ------------------------------------------ 7 6.4 网络管理------------------------------------------ 8

SAP ERP系统实施项目开发管理规范-正式3

ERP系统实施项目 开发管理规范 1.开发组主要职责 ?负责制定XXXXXERP系统的开发总体策略,建立开发流程和开发管理组织,协调项目开发资源,协助项目确定关键技术方案; ?负责XXXXXERP系统各类业务功能的增强修改和业务报表单据的开发。 ?负责制定XXXXXERP系统的系统集成总统策略、方案和集成规范; ?负责XXXXXERP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接口方案制定和开发。 2.开发组组织架构 为了确保XXXXX系统的开发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流程进行,满足集成统一的要求,避免造成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根据总体组的要求,结合目前XXXXXERP系统的开发实际情况,整个XXXXXERP的开发采用:统一管理,分散开发模式(即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统一管理:即统一制定项目开发总体规则、开发标准、开发流程和开发规范; 统一协调开发资源管理;统一开发管理核心技术解决方案。 分散开发: 即ERP系统的开发工作,由总体开发组派遣技术能力突出的驻点顾问带队,带领一定数量的开发顾问,共同组成驻点开发团队,完成该项目部分开发工作,其余开发由总体开发组完成。 具体开发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3.开发流程 开发流程步骤说明: 1)用户提出开发需求,点上模块顾问经评估并确认可行后,通过Email正式提出新增开发 需求请求,经点上项目经理和总体组顾问确认后,将需求添加到开发清单中 2)顾问完成功能说明书后,将功能说明书通过Email发至点上模块组长和点上开发负责 人 3)点上模块组长和点上开发负责人审核功能说明书的格式、技术细节和要求等内容,通过

后确认该功能说明书。(模块组长审核的内容:正确体现需求、内容准确完整、逻辑正确无误;开发负责人审核的内容:命名规范符合要求、格式符合要求、内容完整且符合要求,开发人员可以清楚理解并依此进行开发) 4)祝汉武审核功能说明书的质量,若需要总体组把关,则需要总体组顾问的Email确认 5)开发任务分配,并同时将开发任务维护至Rtracker中 6)点上顾问、开发负责人、总体组业务顾问和点上项目经理追踪模块开发进度 注:总体组顾问未审批通过的功能说明书,点上业务顾问需完善功能说明书后重新走流程。 整个项目的开发清单中标明哪些是总体组需要把关的,哪些是不需要把关的。需要把关的,功能说明书的必须由总体组审核。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审批环节可采用邮件抄送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后续环节需要审批的人员)。 开发流程阶段说明: ●功能设计阶段 主要工作: ?点上业务顾问收集关键用户需求并整理 ?根据关键用户需求作出相应的功能设计 ?业务顾问完成《功能说明书》 ?驻点顾问审核功能设计说明并检查相关开发计划,联系任务调度确定开发完成时间及测试安排 工作要点: ?功能需求设计的所有者必须为项目对应的点上业务顾问 ?驻点顾问应确保功能设计描述完整,清晰,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初步技术设计。 ?提交开发之前功能需求设计必须经过点上项目经理和总体组模块顾问审核和认可?审核完成的功能需求说明书应添加到Rtracker中对应项目下,在今后的开发测试过程中以此版本为准。 ●代码开发阶段 主要工作: ?开发顾问根据审核通过的功能说明书开始代码编写工作 ?开发顾问在开发环境中按照功能设计中提供的样本数据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完成后驻点顾问需进行代码审核 ?审核通过的代码由开发顾问通知点上业务顾问开始测试 工作要点: ?代码开发工作在Development Client 中进行,单元测试在UT Client中进行 ?单元测试由开发顾问自行完成,测试的依据主要为用户提供的样本数据,测试过程要求覆盖程序中所有分支 ?单元测试完成后需要由驻点顾问审核程序检查权限,性能,边界值等代码信息 ●集成测试阶段 主要工作: ?点上业务顾问根据功能需求中的具体要求进行集成测试 ?关键用户利用真实数据进行接受测试 ?开发顾问负责确认最终的测试结果并编写技术设计书 ?测试通过的程序通知走签核流程申请Basis顾问传输生产系统

设备运维管理规范

XXXX设备运维管理规范 (讨论稿) 1目的 1.1为规范XXXX各区域设备管理运维方面的行为,实现设备维护标准化、降低故障率;提升设备维护人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行为标准化意识,集团XX 部制定此规范。 2适用范围 2.1XX集团XX各区域所属的设备管理部门; 2.2XX集团XX各区域所属的物流设备,如叉车、输送机及自动化仓储设施等。3岗位设置 3.1XX集团XX各区域应设立设备管理部,设置设备经理岗,设备保全岗(电气、机械、安全工程师)等职能,可兼任; 3.2XX集团XX各区域应当根据建仓量配置若干设备保全人员建立保全组。 图一:设备部门组织架构图 4岗位职责 4.1各区域设备部门各岗位职责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4.2设备经理 4.2.1负责区域设备管理工作; 4.2.2完善制度建设,推进TPM体系建设; 4.2.3制定设备条线人员考核及培训计划和实施; 4.2.4编制年度设备维保计划(包含外协、备件资金预算); 4.2.5维修档案管理; 4.2.6组织设备服务商的年度评价; 4.2.7积极参与设备选型、验收、移交、厂家培训工作; 4.2.8接受集团设备管理部门的专业指导,对区域负责人负责。 4.3电气工程师 4.3.1负责设备电气方面的工作; 4.3.2编制电气维护方案; 4.3.3制定设备点检方案; 4.3.4解决设备故障,审核维修记录; 4.3.5编制电气备件采购需求; 4.3.6对区域设备经理负责。 4.4机械工程师 4.4.1负责设备机械方面的工作; 4.4.2编制机械传动部分维保方案; 4.4.3制定设备点检方案; 4.4.4解决设备故障,审核维修记录; 4.4.5制定机械备件采购计划; 4.4.6对区域设备经理负责。

SAP-系统用户授权管理规定(汇编)

ERP[ ]号XXX SAP系统用户授权管理规定 XXX 从2002 年6 月1 日起全面实施应用了德国SAP 的ERP 系统,实施该系统后,公司几乎所有的与生产、销售、财务、物料、管理相关的数据资料全部集成在该系统中,所以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关系到公司的重大利益。为了使公司的所有SAP用户都能正确安全的使用SAP系统,保护公司资源,加强防范措施,维护公司利益,针对企业内部SAP系统的用户授权管理问题,特作如下规定: 一、授权管理: 1、ERP项目上线后,所有用户授权和角色变更,进行严密的审批控制方式进行管理。分别 经过:部门主管、部门经理、事业部分管副总、ERP项目组、ERP项目分管副总裁审批。 2、XXX所有事业部及其子公司中所有使用SAP系统的部门,均需要在部门内指 定具体人员负责本部门关于SAP系统用户、权限和所有相关申请方面的管理 (通常为部门文员负责)工作。并依据本管理文件规定,负责落实本部门所 有相关工作。 3、根据不同使用部门,对SAP用户数量进行限额管理。严格限制用户无序增长。事业部各 部门每年12月份,需要根据部门来年的业务扩展计划,制定SAP用户需求计划。经各 事业部综合办统一汇总并经事业部分管副总裁批准后,交ERP项目组备案,作为来年 SAP系统规划参考。 4、用户申请、更改、用户注销和权限变更,均要走本《XXX SAP系统用户授权管理规定》 的申请流程。 5、所有需要申请新用户的人员,部门必须先安排在相应的岗位学习熟悉2个月(60天) 以上,部门文员才可以给新用户申请用户和授权。而且部门要指定专人进行相应岗位的 SAP操作技能的交接,或指定导师来负责带其熟悉并撑握相关的业务及SAP操作技能。 否则,ERP项目组不给予批准授权,且因此而造成的所有不良后果,均由用户部门承担。 6、各事业部的部门对本部门SAP用户直接负责监控。负责对用户岗位、权限范围和安全保 密工作的监督。各部门文员要做好各部门所有SAP用户的统计登记工作,整理《XXXSAP 用户授权清单》,格式见附件。部门文员必须对本部门用户名(用户账号)、用户权限、 用户帐号申请日期、使用人、变更日期、变更内容及变更原因等进行详细登记。并定期

SAP权限设计

小技巧-ERP权限控制 繁中求简, 闲聊一下SAP复杂权限设计的基本思想。 特别是适合大集团业务的ERP系统,应该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权限控制机制,甚至允许将权限控制字段细到字段级别,如果权限控制都做不到这点,估计产品销售就够呛! 多年以前,俺还在软件幼稚园时,老师布置的权限作业,权限大概是设计的: Select 用户名 From 用户表 where 用户名='butcher' (得到用户名) select权限组ID From 权限表 where 用户名='butcher' (得到用户对应的权限组ID)select * From 权限控制列表 where权限组ID = ‘*****’(得到没个权限组ID对应的明 细权限列表也就是用户的明细权 限) 这种简单的权限设置是无法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的,多年以后,居然国内还有很多软件公司在权限设计上还在玩这套小把戏。 现在来看看“伟大的”SAP的权限设计思路,首先了解下几个Tcode和权限相关表格。 常用权限相关T code . (一)Role(角色)相关T-code: PFCG 创建 ROLE_CMP 角色比较 SUPC 批量建立角色profile (二)建立用户 SU01 建立用户 SU01D 显示用户 SU2|SU3| SU50|SU51|SU52 改变/显示用户个人参数 SU10|SU12 批量维护用户 SUCOMP维护用户公司地址 SUIM 用户信息系统(强调一下) (三)建立用户组 SUGR| SUGRD_NA V 维护用户组 SUGRD| SUGR_NA V 显示用户组 (四)维护检查授权 SU20|SU21自定义授权字段和授权对象 SU53 当出现权限问题可使用它检测未授权对象. SU56:分析authoraztion data buffers. 常用权限相关表格: TOBJ : All avaiable authorzation objects.(ERP系统默认的所有授权对象) USR12: 用户级authoraztion值 USR02:User Logon Data(包括用户名称密码,是否锁住等字段) USR03:User address data USR05:User Master Parameter ID(Tcode SU3可查看用户参数文件的参数ID默认值) USR41:当前用户(即Tcode SM04看到的所有当前活动用户,包括各种对话系统通信类用户) USRBF2:记录当前用户所有的授权objects UST04:User Profile master(用户主数据中对应的权限参数文件名) UST10S: Single profiles(授权文件,权限参数和授权对象对应表) UST12 : Authorizations(具体授权细节)

系统运维公司IT管理工作规范标准

XXXXXXXX有限公司工作规范 目录 一、系统运维管理的维护职责 二、系统运维管理职责的划分 1、系统管理员职责 2、系统工程师职责 三、系统运维管理具体工作内容 1、资产统计管理 2、网络、安全系统运维管理 3、主机、存储系统运维管理 4、应用服务系统运维管理 5、数据系统运维管理 6、信息保密管理 7、日常运维

一、系统运维管理职能 运维管理人员具体承担全公司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网络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有: 1.根据网络运维特点和运维需求,拟定公司网络运维管理的方针、政策、保障计划等提供决策,并组织实施; 2.承担网络执勤、监控工作,掌握网络运行状况,及时处理网络故障; 3.掌控网络的各项资源,如IP地址、域名分配等; 4.定期分析讨论网络运行状态与运行质量,对比各项参数,排除潜在故障隐患,提出网络改进意见; 5.保障公司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提供网络应用的技术支持; 6.对服务器数据及其他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 7.公司网络技术文档资料的管理; 8.收集和反映公司网络使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网络功能、改进网络性能,为全公司人员提供满意的服务。 二、系统运维管理职责的划分 运维管理保障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工程师。 1、系统管理员职责: 1)组织制定公司网络运维的方针政策、管理制度,并组织各部门积极落实; 2)完成公司网络运维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检查、督促、考核系统执勤情况; 3)组织技术力量,及时、准确地处置网络发生的故障;

4)检查系统运维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讲评运维人员业务工作情况,安排网络管理的相关工作。 2、系统工程师职责: 1)掌握我公司网络总体性能指标,系统拓扑结构、设备连接关系、信息流程以及各系统设备功能和工作状态; 2)熟练掌握系统设备的硬件安装、线缆连接、系统设置;熟悉软件的安装、测试、升级等管理工作;完成网络系统的资源调整、配置等任务; 3)掌握系统常用故障的检测手段与排除方法,迅速准确定位故障部位,积极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排除系统故障; 4)熟悉公司网络设备及系统定期维护方法和步骤,负责分管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工作; 5)随时监控计算机病毒在公司网络上的流行,定期检查公司计算机病毒库升级工作,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 6)掌握电工技术、配电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电源设备的技术指标、机房配电线路及供电情况,定期检查设备线路的安全状况,确保人员及各项设施的用电安全,提出合理的预防处理措施; 7)掌握机房安装配置的空调机工作原理和空调系统技术性能指标。熟悉空调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方法与步骤;在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排除设备疑难故障;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8)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服从管理,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出现问题要冷静分析、沉着处理; 9)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努力钻研,收集整理技术资料,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SAP ERP设备管理(PM)常见问题与解答-20110608

SAP ERP系统设备管理模块常见问题解答 FAQ Of PM 一、用户登录和权限问题 问题1-01:输入用户和密码后,屏幕下方提示:尝试失败次数过多,用户已被锁,该怎么处理? 答:那是因为你连续三次以上输入了错误密码,用户帐号被锁定了,你需要联系负责用户管理的技术人员解锁。 问题1-02:当我操作时,如果系统报出:“你无权限操作…”,我应该如何处理? 答:这是因为你的权限不够,你可以在命令行输入事务代码SU53显示出哪些权限对象没有赋给你,然后截下此图发给负责权限的人员,请他开通权限。至于申请权限的流程,可以到查看。 二、参数设置和使用技巧问题 问题2-01:为什么我输入日期后,系统在屏幕下方出现“请按____.__.__ 格式输入数据”的信息? 答:那是因为你的个人参数里设置的日期格式是YYYY.MM.DD,即形如2009.01.01这样格式。你可以在当前屏幕,点击上方菜单系统→用户参数文件→个人数据,然后点击“默认”页,设置日期格式。

问题2-02:为什么我找不到命令栏? 答:那是因为你的命令栏隐藏了。你可以如下图操作。 命令栏即可显示了。 问题2-03:为什么我在系统中输入金额100后,回车会变成100,00? 答:那是因为个人参数里设置的小数点格式是逗号,你可以在当前屏幕,点击上方菜单系统→用户参数文件→个人数据,然后点击“默认”页,设置Decimal Notation:选择小数点是句点,然后保存,退出SAP系统重新登录,设置方能生效。 问题2-04:为什么我的订单类型没有显示“Z013”代码?

答:需要更改系统的设置,如图所示步骤打开“选项”卡 “选项”→“专家”→勾选后确认 问题2-05:为什么我在创建采购订单时,订单类型不是默认的服务采购订单? 答:需要更改系统设置,如图所示步骤。 打开“个人设置”卡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标准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

目录 1、总则 (3) 2、编制方法 (3) 3、运维工作职责 (3) 4、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5) 4.1运维服务管理对象 (6) 4.2运维系统功能框架 (6) 4.3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7) 4.3.1项目负责人 (8) 4.3.2项目经理 (8) 4.3.3技术主管 (9) 4.3.4服务台 (9) 4.3.5网络管理员 (10) 4.3.5应用、数据库管理员 (10) 4.3.7终端管理员 (11) 4.4运维服务流程 (11) 4.4.1项目运维服务工作流程图 (12) 4.4.2服务台............................................................. - 12 - 3.4.3事件管理.......................................................... - 13 -

4.4.4工单管理.......................................................... - 13 - 4.4.5问题管理.......................................................... - 14 - 4.4.6变更管理.......................................................... - 14 - 4.4.7配置管理.......................................................... - 14 - 4.4.8知识库管理 ...................................................... - 15 - 4.4.9统计及工作报告................................................ - 15 - 5、运维服务内容 .......................................................... - 16 -5.1服务目标 (16) 5.2 资产统计服务 (16) 5.3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服务 (17) 5.4主机、存储系统运维服务 (18) 5.5数据库系统运维服务 (20) 5.6中间件运维服务 (21) 5.7终端、外设运维服务 (22) 6、应急服务响应措施 .................................................... - 29 -6.1应急预案实施基本流程 (20) 6.2突发事件应急策略 (20) 7、服务管理制度规范 (21) 7.1服务时间 (21) 7.2行为规范 (22)

项目运维管理办法

1总则 为了加强对公司运维项目的统一管理,对项目维护活动、维护过程等相关事宜进行规范,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运行维护项目组及相关干系人。 3职责 3.1市场营销部:负责对运维合同进行管理,包括合同签订、合同范围及合同条款的管理; 3.2技术部:负责对维护项目的实施、管理、监控等; 3.3客服专员:负责调查客户满意度、分析与核算客户满意度、向技术部反馈客户申诉问题、 跟进问题处理情况; 3.4采购部:负责硬件采购及备品备件的管理; 3.5财务部:负责运维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审计。 4运维服务对象与类型 运维服务对象 运维服务对象是运维服务的受体,是按用户要求所提供的运维服务相关的信息技术资产。运 维服务对象包括应用系统、软件平台、硬件平台、数据。 应用系统: 指由相关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组成的,完成用户特定业务功能的系统。 软件平台: 指安装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中,构成应用系统的软件程序,如系统软件、支持性软件、应用软件等。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系统运行平台(如科威系列平台)。 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指构成应用系统的硬件关联设备。 数据: 指应用系统支持业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

运维服务类型 根据技术协议的要求及其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交付结果将运维服务方式分为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三大类。 完善性维护 针对科威平台业务系统原有功能进行扩充性完善,使系统对新业务具有包容性支持,以满足用户需求,确保系统现有功能的最大发挥。 服务触发方式:响应用户反馈。 适应性维护 当用户业务需求发生变更时,且供需双方对系统业务更改事宜协调确认后,运维项目组对软件系统进行业务调整,以适应用户生产和管理需要。 服务触发方式:响应用户反馈。 预防性维护 定期对业务系统进行例常巡检,挖掘并消除系统中各种影响系统高效运行的隐患,同时优化系统各方面性能,使系统高质量运行。 服务触发方式:基于系统稳定的主动式服务。 5项目维护过程 5.1服务协调升级管理机制 5.1.1首问责任制 公司实行首问责任制,受理客户问题反馈的第一人,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须将问题清晰记录,并将问题转达至问题所属项目经理或该项目所属的事业部经 理,转达后视结束首问责任。 5.1.2管理升级 ?系统运维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当问题处理超出合同范围,项目经理应当将问题反馈至市场营销部,由业务人员进行协调; ?当客户反馈问题属合同范围内,但超出项目经理能力范围时,项目经理应当第一时间与事业部经理汇报,由事业部经理协调; ?当合同范围内问题需要进行跨部门协调时,事业部经理应当将问题反馈至技术副总进行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