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的分类与选型

合集下载

道路立交

道路立交

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入主线(或正线) 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入主线(或正线)
1)喇叭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
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出主线(或正线) 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出主线(或正线)
2)苜蓿叶式立交: )苜蓿叶式立交:
2)苜蓿叶式立交: )苜蓿叶式立交: (带集散车道形) 带集散车道形)
3)子叶式立交: )子叶式立交:
(三)宜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情况 1.相交道路的性质、任务:高速、一级公路之间及其与通往 .相交道路的性质、任务:高速、 级及其以上城市或其他重要政治、 市(县)级及其以上城市或其他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重要港口、 县 级及其以上城市或其他重要政治 经济中心、重要港口、 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的道路相交处应设置互通式立交。 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的道路相交处应设置互通式立交。 2.相交道路的交通量:公路上采用平面交叉冲突交通量较大, .相交道路的交通量:公路上采用平面交叉冲突交通量较大, 通过渠化或信号控制仍不能满足通行能力要求时。 通过渠化或信号控制仍不能满足通行能力要求时。 城市道路 规定进入交叉口的交通量达4000辆 / 小时 ~ 6000 辆 / 小时 规定进入交叉口的交通量达 辆 小时~ 小汽车) 相交道路为四车道以上。 (小汽车),相交道路为四车道以上。 3.经济条件:经对投资成本、运营费用和安全性分析,设置 .经济条件:经对投资成本、运营费用和安全性分析,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效益投资比和社会效益等大于设置平面交 叉时。 叉时。
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及平面布置方式 1.部分互通式立交 .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 冲突点的交叉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 冲突点 的交叉。 适用条件: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 适用条件: 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 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 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 代表形式: 代表形式:菱形立交 部分苜蓿叶式立交等。 部分苜蓿叶式立交等。 (1)菱形立交 )

立交的选型与设计

立交的选型与设计
缺点:(1)在环圈式匝道半径相同情况下,与普通苜蓿叶式相 比占地更多;(2)跨线构造物因跨度增大而造价更高些。
2.X形(四星式)立体交叉
又称半定向式立交
无交织、冲突,方向明确,路径短 占地面积大、层多桥长,造价高。
对角左转匝道靠拢布置

右出右进
对角左转匝道拉开布置
又称半定向式立交,是四肢全 互通式立交的最高级形式之一
缺点:(1)环圈式左转匝道线形较差,运行条件不如喇叭形好; (2)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3)正线上存在交织运行。
子叶式立体交叉的适用性与喇叭形上较相近,多用于苜蓿 叶式立交的前期工程。布设时以使正线下穿为宜。
3.Y形立体交叉 Y形立体交叉是用定向匝道或半定向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弯的 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相应地可分为定向Y形和半定向Y形两种。
2.3.1 四肢立体交叉的形式
(一)四肢全互通式立体交叉
1.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1)普通苜蓿叶式立体交叉适用常规
四路交叉
优点:(1)交通运行连续而自然;(2)无冲突点,无须设信号控 制;(3)可由部分苜蓿叶式分期修建而成;(4)仅需一座跨线构 造物,造价较低。
缺点:(1)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占地较大;(2)环圈式左 转匝道线形差,行车速度低;(3)上、下线左转匝道出入口之 间存在交织运行,限制了通行能力;(4)正线上为双重出口, 其中左转匝道出口在跨线构造物之后,使标志复杂。
(三) 三肢交织型立体交叉
优点:(1)转弯行驶方向明确,交通组织方便;(2)除了b)图外 侧直行车辆略有绕行外,能保证正线交通快速畅通;(3)结构 紧凑,占地较少。 缺点:(1)存在交织运行,限制了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2)左 转绕行距离较长;(3)跨线构造物较多。
武汉市北互 通收费广场

浅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选型

浅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选型

浅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选型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也是交通的枢纽,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本文在互通立交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互通立交的设置原则,立交选型的要求。

互通立交的几种形式以及选型方案的设计,为高速路工程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选型0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汽车工业、道路运输量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各种道路纵横交错,平面交叉道路已无法适应交通量的增长,于是作为现代化运输标志的立交便随之产生。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因具有空间多层的立体结构形态,担负起高速公路中交通转向、梳理和控制流量的作用,是高速公路运行安全的关口。

互通立交在高速公路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选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互通立交设置的原则每一处的互通立交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社会环境及自然状况的不同,立交的设置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互通立交的设置有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1保持道路网的协调构建互通立交不仅要考虑到每个立交的位置、形式和规模,还要考虑到整个高速路网络系统的协调和整体性,互通立交的设置应该符合该高速公路网的规划要求,以确保高速道路流通的畅通。

1.2消除交通事故由于交通任务繁重,很多道路的交叉因为通行能力不足,常造成交通堵塞,且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当平面交叉的通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交通的需求,就有必要设置互通交通立交。

1.3适宜的地理条件两条干道相交或者是其它等级道路相交,当地形条件适宜构建立交,且造价不会增加过多,经济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构建互通立交。

1.4满足交通需求相交道路的交通量是构建互通立交的最直接的依据,当交通量超出平面交叉通行能力时需要修建互通立交。

特别是在交通繁重的直行和拐弯等交叉处等。

2互通立交选型的要求互通立交的选型在立交规划设计中具有指导意义,立交类型选择的是否适当,不仅影响道路本身的交通功能,而且对地方交通功能、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等都有影响,所以互通立交的选项很重要,其选择一般应该满足以下要求:2.1选型与布局相结合根据交通、道路以及布局的需求,确定立交的理想位置,能更好地解决交通枢纽问题,确保行车的安全、通畅,保证车流的连续。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与选型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与选型马家宇(河南省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一、互通式立交简介1.路线交叉的分类加铺转角式公路与铁路交叉渠化平面交叉环形交叉(俗称转盘)交通信号灯管制路线交叉公路与公路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公路与管线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公路与公路交叉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尽可能消灭冲突点或减少改善冲突点。

(1)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察指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

(2)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固定路径行驶,以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改善冲突点和分合流点的位置及角度。

(3)变冲突点为分合流点环形平面交叉可以变冲突点为分合流点,进行交织,消灭了冲突点。

(4)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空间上分开,使其互不干扰。

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

2.互通式立交发展概况1928年美国在新泽西州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苜蓿叶型互通式立交。

由于其社会、经济效益良好,发展十分迅速,到1936年,美国修建了125座互通式立交。

我国互通式立交发展较晚且发展缓慢。

1955年武汉滨江路修建了我国第一座部分苜蓿叶型互通式立交;1956年北京市郊京密引水滨河路修建了三座部分互通式立交;1964年广州大北路修建了一座双层环型立交。

从1988年10月沪嘉高速公路通车至今,中国大陆高速公路走过了18年的快速发展历程,公路互通式立交也随着高速公路得到快速的发展。

3.互通式立交分类3.1 按跨越方式分:上跨式、下穿式、半上跨半下穿式3.2 按交通功能分: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3.3 按行车轨迹相互关系分:完全立交型、部分平交型、交织型3.4 按相交道路数分:两路相交、三路相交、四路相交、多路相交3.5 按立交层数分:两层式、三层式、四层式、多层式3.6 按收费与否分:收费立交、不收费立交3.7 按相交道路等级分: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4.互通式立交组成主线、被交线、立交桥、匝道、变速车道、渐变段(过渡段)、出入口、集散车道、辅助车道。

立交的分类与选型

立交的分类与选型

浅谈立交的分类与选型摘要:本文从立体交叉的分类开始,研究了各种立交型式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立交型式选择是立交建设中重要的前期工作,立交型式不同,将使整个立交的交通功能、投资、景观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受到影响。

本文阐述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和经济效益、是否实行收费制系统及交通安全性方面的要求等是影响立交选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立体交叉、分类、立交选型、评价系统Classification and Type sel ection of interchange 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terchanges; I studied serviceability conditions assisted in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various interchange types. The typ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the desk work with implications of its function,cost,landscape,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elements affecting the typ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 in terms of traffic condition,natural environment,so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benefit,toll collection,traffic safety etc.Key words: Interchange, Classification of interchanges, Typ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 Evaluate1 引言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 其选型很重要,如果选择的类型不合理,不仅影响了公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行车安全和运营经济等本身功能的发挥, 而且还可能对地区规划、地方交通能力、市容环境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立交的选型与设计

立交的选型与设计
适用条件:适用于各方向左转交通量较均匀,用地较紧,拆 迁较大的情况。特别是对原有环形平交改造,能充分利用原 有工程,重新征地较小的情况适用。
4. 三路半定向型立交
用半定向型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的立交形式 优点:(1)行车条件较好,绕行距离比小环道短;(2)匝 道布置方式多,因而类型较多,可灵活布置;(3)匝道布置 灵活、结构紧凑、用地及拆迁较小。
6. 三路组合式立交
采用不同的左转匝道组合起来的立交 (3)定向型与半定向型的组合式
(二)三路Y形立交
Y形立交是用定向匝道或半定向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弯 的全互通式立体交叉。
特点:三个方向的交角相近,且每个方向均无直行车 辆,转向角小,与T形立交相比,线形好、行车方向明 确、转弯车辆路线短截、行车有利。
1.菱形立体交叉
菱形立体交叉是只设右转和右转公用的匝道,在跨线构 造物两侧的次要道路上存在平面交叉口。
3.定向式立体交叉
3.定向式立体交叉
优点:(1)匝道转弯半径大,行车方向明确,路径短捷; (2)能为转弯车辆提供高速的定向运行,通行能力大;(3) 无交织,无冲突点,行车安全。
缺点:(1)存在左侧分离和左侧汇人的困难;(2)正线双 向行车道之间必须拉开足够距离,直行车辆略有绕行; (3)跨线构造物数量多,占地面积大,造价高。
(3)无交织,无冲突,通行能力较大。
应车速高,通行能力大。 营大公路处采用y型立交
实际上是小环道与半定向型匝道的一种组合结构形式。 互通式立交的形式问题实质就是各种左右转弯匝道的选择和组合问题。 图为分离式菱形立体交叉 设计一座立交实质上就是在当地的主、客观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左转弯匝道进行组合。 二、立体交叉的名词解释和命名 由环形平交演变而来,是用一个公用环道来实现各方向车辆转向的立交形式

城市道路立交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设计

公路立交等级
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

二(一)
三(二)


一级公路
二(一)
三(二)
(三)
(三)
(三)
二级公路
三(二)
(三)



三级公路

(三)



四级公路

(三)



城市道路等级选用表
高速路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快速路 一
一 一、二 三、四 四
主干路 一、二 一、二 二
3.多路相交的立交
4、收费立交
四、立交形式的选择
1.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 1) 相交道路的性质 2) 交通条件 3) 自然条件 4) 环境条件
2.立交选型的基本原则:
• 1).立交的形式取决于相交道路的性质、使 用任务和远景交通量;
• 2).选型应与定位相结合; • 3).要分清主次、全面安排; • 4).选定的立交形式与立交所在地的自然条
2.公路立交一般不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立交形 式简单,以二层式为主;城市立交相反;
3.公路立交间距大,相互干扰小;城市立交间距 小,相互影响大;
4.公路立交设计车速大,相应的指标高;
5.城市立交用地紧,往往采用非标准立交;
6.城市立交受地上地下的各种建筑物和管 线的影响大; 7.城市立交比公路立交更多的注重美观问 题; 8.城市立交须考虑施工时在狭窄的场地条 件下,便于维持原有的交通和进行快速施 工; 9.城市立交比公路立交的排水系统更为复 杂.
1. 高等级公路相互交叉; 2.苜蓿叶式立交前期工程

立交型式的选型分析

立交型式的选型分析

立交型式的选型分析1、概述道路立体交叉是指两条或者多条路线(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道路与其它设施线路)在不同平面上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又叫道路立交枢纽[1]。

立交在路网中的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道中运用广泛,是用来转换交通流的纽带和控制出入的重要交通设施。

目前世界上立体交叉的型式很多,世界各国建成的共有180余种以上,其中最广泛运用的有十余种。

喇叭形、菱形、环形、部分苜蓿叶形、完全苜蓿叶形和定向型立交等立交型式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型式。

打开文本图片集2、立交的基本型式及特点①喇叭型立交以喇叭形匝道连接上下道路的三岔道互通式立交,这种形式结构紧凑,行车也较安全,喇叭口设在转弯车辆较多的道路一侧,以利主流方向行车,多用在T 形或Y形交叉口。

独立转向,无冲突,无交织路段,造型美观,但受小环道限制,比较有利于收费,用地省,构造物少,管理方便。

②苜蓿叶型立交常用于高速公路中,主要特点是:左转匝道是小环道,全互通独立转向,桥跨少,工程量少,外形美观,适于绿化,景观效果比较好,左转匝道半径小,变左为右,绕行路线较长,不设辅道就有交织路段,四个小环道占地宽,工程规模较大,占地太大。

进出口多,不利于收费。

③部分苜蓿叶型立交主要道路的出入均为立体交叉,次要道路保留平面交叉或限制部分左转车辆通行。

适用于主次道路相交的交叉口,或城市用地拆迁困难的立交路口。

④环形立交環形立交半径比小环道大,绕行距离较短,行车方向明确。

总体上匝道比较少,有公用匝道,是交织型立交。

图2-3 环形立交2、立交的选型立交类型的选择是立交规划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关键性环节,类型选定并实施之后,很难改变和改建。

如果选择不当将会永久性的影响立交本身功能和运营经济,并且影响被交叉道路的交通运营管理,严重的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在选择立交类型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自然条件、交通因素、安全问题、经济效益、人文及社会因素、施工与管理等等方面的因素,使设计出来的立交型式更加美观、经济、安全、实用,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少占地、节约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立交的分类与选型摘要:本文从立体交叉的分类开始,研究了各种立交型式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立交型式选择是立交建设中重要的前期工作,立交型式不同,将使整个立交的交通功能、投资、景观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受到影响。

本文阐述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和经济效益、是否实行收费制系统及交通安全性方面的要求等是影响立交选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立体交叉、分类、立交选型、评价系统Classification and Type sel ection of interchange 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terchanges; I studied serviceability conditions assisted in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various interchange types. The typ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the desk work with implications of its function,cost,landscape,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elements affecting the typ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 in terms of traffic condition,natural environment,so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benefit,toll collection,traffic safety etc.Key words: Interchange, Classification of interchanges, Typ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 Evaluate1 引言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 其选型很重要,如果选择的类型不合理,不仅影响了公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行车安全和运营经济等本身功能的发挥, 而且还可能对地区规划、地方交通能力、市容环境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国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其中对互通式立体交叉选型要求应综合考虑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匝道设计速度、地形、地物、用地条件、交通量、造价以及是否设置收费站等因素确定。

2 立交的选型的分类立交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与之对应的规范、投资变化幅度很大,如何从交通需要的角度,众多立交方案中选择具有适当规模的立交形式,这是每个设计者和决策人员必须研究、权衡再三的关键问题之一。

分析立交的交通作用,具体表现在路网系统上的功能作用、满足相交道路的互通要求及维持交通运行水平三个方面。

因此,立交可用三种方式予以分类:a按路网系统功能分为:枢纽型、服务型、疏导型。

b按交叉互通程度分为:完全互通式、部分互能式、简单互通式和分离式。

c按交通组织特性分为:无交织型(全自由流)、有交织型(部分紊流)、有平交型(局部冲突点)。

2.1立交的系统功能分类任何立交在城市和交通路网中的作用,在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性,都有其特定的地位。

相交道路等级高,则立交的重要性也高,反之则功能重要性定位较低,立交在路网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可归结为以下三种:a枢纽型:枢纽型立交是中、长距离,大交通量高等级道路之间的立体交叉,如高速公路之间,城市快速路之间,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相互之间,及与重要汽车专用道之间。

此类交叉口,除了直行交通量大外,相交道路间的转向交通也较大,其作用是实现中长距离、大交通量在高等级道路之间的交通转换,故可称之为枢纽型立交。

b服务型:服务型立交是高等级道路与低级或次级道路之间的立体交叉。

如高速公路与其沿线城市出入干道或次要汽车专用道之间,城市快速路或重要汽车专用道与其沿线城市主干路或次级道路之间,以及为地区服务的城市主干路与城市主干路之间等。

此类交叉口分布于主要道路沿线,为出入两侧地区或重要服务对象的进出交通而设,故可称之为服务型立交。

c疏导型:疏导型立交仅限地区次要道路上的交叉口,不包括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相交叉。

在相交道路之间主次关系不甚明确或并非主要,其功能用上述“枢纽”、“服务”也较难概括,但交叉口交通量已足使相交道路交通不畅,行车安全受到影响,平面交叉口出现阻塞现象时,从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出发,对交叉口临界交通流向进行立体化疏导,以改善交叉口交通状态,提高服务水平,这类立交称之为疏导型立交。

2.2立交的互通性分类立交的功能定位是决定立交规模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立交互通程序也是影响最终工程规模的主要因素。

按交通流向立体化互通的程序,所有立交可归结为:完全互通、部分互通,简单互通及不互通,即分离式立交。

其中:a完全互通:顾名思意,所有交通流向上均有立体专用匝道。

b部分互通:可以定义为除个别交通流向不具有专用或没有通行匝道外,余多半或大部分交通流向具有专用匝道。

c简单互通:相对部分互通而言,除个别交通流向具有专用或共用匝道外,余多半或大部分交通流向上不具有专用或干脆没有通行匝道。

d分离式立交:相交道路是立体跨越,互不干扰。

相交道路间无匝道连接,所有左转流向上没有匝道。

2.3立交的交通特性分类立交的功能定位一旦确定,仅以立交的互通程度来衡量立交的功能水平还是很不够的,根据道路交通本身的运行特征,立交类型还可以按立交的交通组织特性分为:a无交织型:所有交通流向除了具有专用匝道之处,不会因为进出相交道路相互之间产生交织运行,即进入车辆与驶出车辆发生交织,或合流后再通过交织分流。

交通流全部呈连接、“层流”状。

b有交织型:相对无交织而言,各交通流向即便具有专用匝道,也会因某些外部条件的限制造成道路转向车流先进后出从而产生交织。

当两个以上交通流向合用一段匝道合流后再分流时也会以交织状态运行。

该种立交部分交通流表现为连续,但呈“紊流”状态。

c有平交型:有平交型是针对部分互通及简单互通立交而言的,在受投资规模限制、转向交通流向不能全部设置专用匝道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交通流向集中于平面交叉口,以交通管理组织交通,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解决主要交通矛盾。

这样交叉口部分交通流表现为间断流,但还是能保证次要交通的一般需要。

3 互通式立交选型时遵循的原则立体交叉类型选择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行车效率。

改善安全舒适性能、适应设计交通量和设计车速、符合车辆转弯要求并能与环境协调的立交模式。

因此,类型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公路交叉口本身的功能,如通行能力,行车安全、行程时间和工程运营经济等,而且对地区的整体规划、地方交通的发挥、环境市容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选型时应遵照以下原则:①两条干线或类似功能的高速公路相交时,应采用设计速度较高的能使转弯车流保持良好自由流的直连式立交,如包括涡轮形在内的各种直连式立交。

②两条高速公路相交时,宜采用直连式立交。

但部分交通量较小(单车道能满足要求)的左转匝道可采用设计速度低的直连式匝道,甚至环形匝道。

如涡轮形立交和混合式立交。

③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相交或两条一级公路相交时,宜采用混合式立交。

当转弯交通量不大且不致因交织困难而干扰直行车流时,允许在较次要公路的一方设置相邻象限的环形匝道。

④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或交通量大的二级公路相交,而且需设置收费站的情况下,宜采用双喇叭立交。

⑤高速公路与其余公路相交时,宜采用在低等级公路上存在平面交叉的旁置式单喇叭形、半苜蓿叶形立交。

匝道上不设收费时,宜采用菱形立交。

⑥两条一级公路相交需要设互通式立体交叉时,宜采用有附加右转弯匝道的半苜蓿叶形、苜蓿叶形、环形立交和混合式立交。

⑦一级公路与较低等级公路相交,因交通转换而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时,宜采用菱形、半苜蓿叶形立交。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独象限式立交。

⑧属于地形需要而设互通式立体交叉时,可采用匝道布置简单,造价低廉的独象限立交或菱形立交等。

⑨在路网密度较高的区域,可通过路网中结点交通转换的合理分配,而将某些立交做成非全互通式的(某些岔路间不相沟通,包括平交的转弯在内)。

但一旦提供沟通,则应使往返匝道成对出现。

选型时还需考虑因素分以下几个方面:①交通运行:互通式立体交叉适用于所有的交通类型。

在车流中重型载重车占有一定比例时,互通式立交特别通用,避免了加速能力比小客车小得多的重型车辆的减速和停车,对保持相交道路的通行能力有很大帮助。

②场地条件:互通式立体交叉能很好地适应起伏或丘陵地形。

与平面交叉相比。

直行道路能根据各自的纵坡设计成较高的标准,面且某些地形能使匝道的设计更加简化。

在平原区,设计互通式立交虽然简单,但往往需要设置不利于车辆运行的坡道,且外观较差。

互通式立交的占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弯运行的多少以及所设置的匝道数目,当然还与公路的类型、地形以及设计标准等有关。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高速公路对某地区发生影响时,必需以互通式立交作为联系纽带,不中断相交道路的分离式立交仅能维持交通现状而已。

③安全条件:“平面交叉处,无论交通标志,信号设置如何,总是存在冲突的可能性;在分离式立交上,虽然避免了相交道路上车辆的直接冲突,但是由于限制了车辆的转弯运行,带来诸多不便。

互通式立交能提供最大的安全度,可以将左转动线所产生的交叉点完全消除或限制在低等级公路上,按高标准设计的匝道可以提供接近自由流的运行。

④分期建筑:互通式立体交叉适用于分期建筑。

如近期为分离式,再改建为部分互通式,最后扩展为完全互通式。

⑤经济条件;互通式立交是费用较高的交叉形式。

立交构造物、匝道、直行道路。

大面积的土石方和美化处理等所得的总费用一般超过任一种交叉形式。

定向型互通式立交由于涉及一座以上的构造物,其造价通常高于任何简单的互通式立交。

4影响立交方案选择的交通条件分析影响立交方案选择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道路、交通、环境及自然条件,其中交通条件是关键性因素,立交方案的选择首先要在满足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再考虑其它条件。

交通条件具体包括5项内容:(l)立交交通量和通行能力(2)立交设计车速(3)相交道路等级及立交等级(4)立交位置确定(5)立交服务水平。

4.1立体交叉的设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道路立体交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叉时交通的干扰,从而保证道路交叉处的交通安全与快速通行。

因此,相交道路的交通流量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立交选型考虑的主要因素。

a.设计交通量在规划布置立体交叉时,应满足近期交通量的要求,又要考虑远景交通量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