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高考理综试题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理综及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理综及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理综及答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1至4页,第二卷5至12页。

考试终止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晰,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一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 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Na 23S 32 K 39Cu 64一、选择题〔此题共13小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单基因突变能够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能够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阻碍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以下有关酶活性调剂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成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假设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可排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3.以下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那么会积存乳酸B.发酵经常采纳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截了当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固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4.以下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养远缘杂种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5.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

n
+
X2
C.
U 235
92
+
1 0
n→14546
Ba
+
89 36
Kr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X3
D.
01 n
+
6 3
Li→31
H
+
X4
【答案】BD 【解析】
【详解】α粒子为氦原子核
4 2
He,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A
选项中的
X1

3 2
He,B
选项中的
X2

4 2
He,C
选项中的
X3
为中子
1 0
n,D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Cl 35.5 Ar 40 V
51 Fe 56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
D. 当物块下滑 2.0 m 时机械能损失了 12 J
【答案】AB 【解析】 【详解】A.下滑 5m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30J,动能增加 10J,减小的重力势能并不等与增加的动能, 所以机械能不守恒,A 正确; B.斜面高 3m、长 5m,则斜面倾角为θ=37°。令斜面底端为零势面,则物块在斜面顶端时的重力势能
1kΩ 50Ω 50Ω 0.5Ω
说明电流表的分压较小,电流表的分流较大,所以电压表应跨接在 O 、 Q 之间,所以选择图线 I 得到的结

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五)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五)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五)命题人:高三学科组审题人:高三学科组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1-35.5 Fe-56 Ni-59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教材中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都用酒精来清洗染色剂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都要用高倍显微镜观察D.斐林试剂和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都需要现配现用2. 最新研究表明,由光驱动的分子转子被用来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这些细胞中,或者直接诱导这些细胞死亡,如图为钻孔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转子钻孔需要钻开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B.必须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识别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分子转子的驱动需要线粒体提供ATP3. 在光照恒定、温度最适条件下,某研究小组用图1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小时内密闭容器中CO2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如图2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段,叶绿体中ADP从基质向类囊体膜运输B.该绿色植物前30分钟真正光合速率平均为50 ppm CO2/minC.适当提高温度进行实验,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将下降D.若第10 min时突然黑暗,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在短时间内将增加4. 施用外源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多效唑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理科综合试题 word

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理科综合试题 word

广州市2020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F 19 P 31 Sc 45 Cu 64 Sb122 1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颤藻和黑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自养型生物B.都有多种具膜细胞器C.都以细胞膜为系统的边界D.都能进行细胞分裂2.MS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

MS2噬菌体在侵染细菌后,其RNA能直接作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外壳和RNA复制酶,借此完成增殖。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MS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能与细菌特异性结合B.合成MS2噬菌体蛋白质时要利用细菌的核糖体C.MS2噬菌体增殖需要由细菌提供脱氧核苷酸D.复制MS2噬菌体RNA时会出现双链RNA阶段3.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有可能影响氨基酸和氧气的跨膜运输B.胞间连丝及细胞骨架均与物质的运输有关C.不同细胞对同一物质的运输方式可能不同D.腌制的果脯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的结果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变小、呼吸速率减慢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数量发生改变5.正常人体在接种某种病毒疫苗后,能预防由该病毒引起的疾病。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机体对抗该病毒时需要淋巴细胞而不需要吞噬细胞参与B.接种后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相关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C.效应T细胞通过与该病毒密切接触,可使其失去感染性D.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能进入细胞内并对该病毒发挥作用6.观察哺乳动物的某组织装片时,发现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两两配对。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此时需用高倍镜②该组织可能来自肝脏③配对的染色体间可存在片段交换④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可称为四分体⑤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7.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广东省茂名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综合测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茂名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综合测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茂名市高三级第二次综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B. 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x射线C. 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只有高速运动的粒子才具有波粒二象性D. 核子是通过核力束缚在原子核内的【答案】D【解析】【详解】A.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影响的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光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故A错误;B.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故B 错误;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所有运动的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故C错误;D.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核力将核子束缚在核内,故D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用轻弹簧连接质量为2m的小球M和质量为m的小球N,N再用细线连接在斜面顶端,M、N都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剪刀剪断细线,在用剪刀剪断细线的瞬间,两小球加速度大小为()A. a M =gB. a M =gsinθC. a N =gsinθD.a N =3g sinθ【答案】D【解析】【详解】AB .在剪断细绳的瞬间,弹簧的伸长量还没有来得及改变,恢复原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剪断细绳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M 的受力情况不变,合力仍为0,加速度仍为0,故AB 错误;CD .在剪断绳子之前,对M 分析知,弹簧的弹力大小F =2mg sin θ 剪断细绳瞬间,N 受到重力、弹簧对它斜向下的拉力、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sin 3sin N mg F a g m+==θθ 故D 正确,C 错误;故选D 。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广东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Ag+、PO43-、Cl- B.Fe3+、H+、I-、HCO3-C.K+、Na+、NO3-、MnO4- D.Al3+、Mg2+、SO42-、CO32-解析:A中Ag+和PO43-、Cl-因生成沉淀不共存;B中H+和HCO3-离子生成气体不共存,Fe3+和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D中Al3+和CO32-因互促水解不共存。

答案:C10.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解析: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是减小的,故A错;同主族元素金属性自上而下是增强的,故B错;同周期的元素的金属性越来越弱,故对应碱的碱性也是减弱的,C正确;同周期的最外层电子数越来越多,故D错。

答案:C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解析: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错;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错;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

答案:C12.HA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c(A-)>c(H+)>c(OH-)B.c(Na+)>c(OH-)>c(A-)>c(H+)C.c(Na+)+ c(OH-)= c(A-)+ c(H+)D.c(Na+)+ c(H+) = c(A-)+ c(OH-)解析:A明显错误,因为阳离子浓度都大于阴离子浓度,电荷不守恒;D是电荷守恒,明显正确。

2020年广东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2020年广东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2020年广东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

共1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 图2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不为F A,F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F A一定小于GB.F A与F B大小相等C.F A与F B是一对平稳力D.F A与F B大小之和等于G14. 图3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J,缸内气体的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JB. 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JC. 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JD.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J15. 如图4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操纵进水量。

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那么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16. 如图5所示,平行导轨间有一矩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细金属棒PQ沿导轨从MN处匀速运动到M'N'的过程中,棒上感应电动势E随时刻t变化的图示,可能正确的选项是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 图6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18.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 He Th U 422349023892+→ 是α衰变B.H O He N 1117842147+→+ 是β衰变 C.n He H H 10423121+→+ 是轻核聚变 D .e Se Kr Se 0142823682342-++→ 是重核裂变19.图7是某种正弦式交变电压的波形图,由图可确定该电压的A 周期是0.01sB 最大值是311VC 有效值是220VD 表达式为U=220sin100πt 〔V 〕 20.以下关于力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C 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讲明了力不是坚持物体运动的缘故 21.图8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B.该点电荷带负电C.a 点和b 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D.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34.(18分)〔1〕图13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广东省茂名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茂名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茂名市高三第一综合测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考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

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B. 在一根长为0.2m的直导线中通入2A的电流将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为0.2N,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能是0.8TC. 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开创了物理史实验加合理外推的先河D. 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电流强度I的定义式是I=15.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粒子带正电荷B. 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C. 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D. 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16.我国的航天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如图所示是卫星发射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即卫星先经历了椭圆轨道I,再在A点从椭圆轨道I进入圆形轨道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轨道I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 在轨道1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C. 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D. 在轨道I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和m的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中间用一细线连接,并通过另一细线将小球a与天花板上的O点相连,为使小球a和小球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Oa细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恒为37°,需要对小球b朝某一方向施加一拉力F.若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则当F的大小达到最小时,Oa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大小为()A. 24mgB. 3mgC. 3.2mgD. 4mg1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演示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线圈电阻不计,电表为理想电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