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水泥制品生产工艺改善与控制技术研究

水泥制品生产工艺改善与控制技术研究

水泥制品生产工艺改善与控制技术研究一、水泥制品生产工艺改善的必要性水泥制品作为基础建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美观度和品质的需求也逐渐增强。

传统的水泥制品生产工艺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水泥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水泥制品生产工艺改善的途径1. 原材料的优化选择水泥制品生产中,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原材料进行优化选择,选择高品质的天然石材或工业废渣作为原材料,严格控制配比,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生产成本。

2. 精细加工及工艺流程的优化在水泥制品生产中,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加工精度来改善产品质量。

例如,在制管过程中,采用高效的管机设备和专业的数控加工系统,使管子的强度和尺寸精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3. 先进设备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泥制品生产设备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换代。

先进设备的应用,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能够大幅降低操作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三、水泥制品生产控制技术1. 温度控制技术水泥制品加工过程中,粘土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加工。

因此,掌握温度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定制水泥制品加工中,为了适应不同的加工条件,需要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调整。

控制系统需要身体热胀冷缩等温度变化,维持粘土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加工。

2. 湿度控制技术水泥制品生产过程中,湿度的控制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如果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掌握湿度控制技术,控制加工环境的湿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也是非常重要的。

3. 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检测流程,对制品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四、结论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水泥制品生产工艺和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通过对原材料的优化选择、精细加工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及先进设备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水泥生产过程优化与控制

水泥生产过程优化与控制

水泥生产过程优化与控制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水泥作为建筑材料之一,其生产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然而,由于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所以如何优化和控制这个过程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在本文中,将重点讨论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其优化和控制措施。

1. 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物料热均衡不稳定、能源消耗高、排放物污染严重等。

这些问题一方面会影响到水泥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

具体而言,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1 减少磨矿能耗磨矿是水泥生产过程中最耗能的环节之一,其占总能耗的30%左右。

目前,磨矿的能耗已经成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设备的效率,例如使用高效的磨煤机等。

(2)节约能源,例如采用低能耗的磨料和燃料等。

(3)改变磨矿的工艺流程,例如采用新型的磨煤机等。

1.2 降低炉排排放物的含量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炉排排放物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炉排排放物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对生产质量和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为了降低炉排排放物的含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进燃烧工艺,例如采用高效的烧结技术等。

(2)优化炉排结构,例如设置高温旋流器等。

(3)提高粉尘回收效率,例如采用新型的过滤设备等。

1.3 加强能源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因此,在节约能源方面也很重要。

为了加强能源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回收余热,例如采用余热回收技术等。

(2)采用新型燃料,例如采用生物质等。

(3)优化工艺流程,例如采用高效的干燥设备等。

2. 水泥生产过程的优化与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优化和控制措施。

在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具体的措施:2.1 控制原材料的品质和含量对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其品质和含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

实现水泥质量稳定控制的方法分享

实现水泥质量稳定控制的方法分享

实现水泥质量稳定控制的方法分享水泥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如强度波动、氯离子含量浮动等。

因此,实现水泥质量的稳定控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实现水泥质量稳定控制的方法,希望能对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有所帮助。

首先,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实施严格的原材料控制。

水泥生产涉及到多种原材料,如石灰石、粉煤灰等。

对这些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选,可以有效控制水泥质量的波动。

例如,在原材料收购环节,可以进行多次的抽样检测,并且对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只有通过科学的原材料控制,才能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

其次,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也是实现水泥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这包括对水泥磨机、窑头温度、窑尾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建立合理的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调整生产控制参数,以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

另外,对于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和废气,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排放,以免对水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科学合理的水泥配方设计也是实现水泥质量稳定的一项关键工作。

水泥的配方涉及到多种化学成分的比例和相互作用,且对最终水泥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科学的试验和实践,制定出适合本地情况和需求的水泥配方,可以提高水泥质量的稳定性。

此外,配方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和性能,以免对水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实现水泥质量稳定控制的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规范生产操作和确保产品质量。

这包括明确的工作流程、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点的设立等。

通过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有效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

最后,对于水泥质量的稳定控制,持续改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不断地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可以不断提高水泥质量的稳定性。

水泥行业智能化生产与控制方案

水泥行业智能化生产与控制方案

水泥行业智能化生产与控制方案第一章智能化生产概述 (2)1.1 智能化生产背景 (2)1.2 智能化生产发展趋势 (2)第二章智能化生产系统架构 (3)2.1 系统总体架构 (3)2.2 关键技术模块 (4)第三章智能化原料处理 (4)3.1 原料识别与分类 (4)3.1.1 原料识别技术 (5)3.1.2 原料分类方法 (5)3.2 原料配比优化 (5)3.2.1 基于遗传算法的原料配比优化 (5)3.2.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原料配比优化 (5)3.2.3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原料配比优化 (5)3.2.4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原料配比优化 (5)第四章智能化生产过程控制 (6)4.1 生产过程监控 (6)4.2 生产参数优化 (6)第五章智能化生产设备管理 (7)5.1 设备故障诊断 (7)5.1.1 故障诊断方法 (7)5.1.2 故障诊断流程 (7)5.2 设备维护与优化 (8)5.2.1 设备维护策略 (8)5.2.2 设备优化措施 (8)第六章智能化产品质量控制 (8)6.1 产品质量检测 (8)6.1.1 在线检测技术 (9)6.1.2 检测设备智能化 (9)6.1.3 数据分析与应用 (9)6.2 质量追溯与改进 (9)6.2.1 质量追溯系统 (9)6.2.2 质量改进策略 (9)第七章智能化能源管理与环保 (10)7.1 能源消耗监测 (10)7.1.1 监测系统架构 (10)7.1.2 监测内容 (10)7.1.3 监测方法 (10)7.2 环保排放控制 (11)7.2.1 控制系统架构 (11)7.2.2 控制内容 (11)7.2.3 控制方法 (11)第八章智能化物流与仓储 (11)8.1 物流调度与优化 (11)8.1.1 物流调度智能化 (12)8.1.2 物流调度优化 (12)8.2 仓储管理与自动化 (12)8.2.1 仓储管理智能化 (12)8.2.2 仓储自动化 (12)第九章智能化工厂信息安全 (13)9.1 信息安全策略 (13)9.1.1 信息安全目标 (13)9.1.2 信息安全策略框架 (13)9.2 安全防护措施 (13)9.2.1 物理安全防护措施 (13)9.2.2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4)9.2.3 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14)9.2.4 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14)9.2.5 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4)第十章智能化生产与控制方案实施 (14)10.1 实施策略与步骤 (14)10.1.1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4)10.1.2 实施步骤 (15)10.2 效益分析与评估 (15)10.2.1 经济效益分析 (15)10.2.2 社会效益分析 (15)10.2.3 效益评估 (16)第一章智能化生产概述1.1 智能化生产背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生产已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水泥质量控制篇(工艺专业)

水泥质量控制篇(工艺专业)

前言水泥工艺过程,通常简要地概括为“两磨一烧”,即首先将原料粉磨成生料,然后经过煅烧形成熟料,再将熟料粉磨成水泥。

这样的概括是仅就水泥生产中主要单元操作而言,对其它重要生产环节:如破碎、烘干、配料、均化、储存、计量、输送、收尘等等均未涉及。

但需指出,正是这些众多的次要环节,对保证水泥产品的质量和经济生产,以及对水泥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都是不可缺少的。

基本定义水硬性凝材料在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以能在水中硬化,通常称为水泥(广义)。

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非水硬性的胶凝材料不能在水中硬化,而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故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如石灰、石膏等。

凡细磨成粉未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坚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按用途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油井水泥、特性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按矿物组成份: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等(一百多种)。

水泥工艺过程,通常简要地概括为“两磨一烧”,即首先将原料粉磨成生料,然后经过煅烧形成熟料,再将熟料粉磨成水泥。

这样的概括是仅就水泥生产中主要单元操作而言,对其它重要生产环节:如破碎、烘干、配料、均化、储存、计量、输送、收尘等等均未涉及。

代表当今水泥生产技术水平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具有单位容积产量高、热利用效率好、电耗低、污染小、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规模经济效益良好等特点,而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工艺节能化、操作管理自动化、环境保护生态化已经成为当前水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答:第一阶段:立窑技术的发展立窑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前奏,首先,在 1824 年英国人(Aspdin)阿斯普丁第一个获得波特兰水泥的专利,为什么说他是获得专利而不是发明专利呢?因为水泥的发明是延续了很长期的,不是说蓦地之间发明的,是在经历了罗马水泥、英国水泥等各种水泥不同时期的发展,到最后才发展为波特兰水泥。

水泥企业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控制情况

水泥企业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控制情况

水泥企业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控制情况水泥行业嘛,说起来可能大家都会觉得有点枯燥,毕竟它不像高科技那样闪闪发光,但它背后有着非常细致的生产过程。

特别是水泥的生产过程,一不小心就可能出事儿,所以每个环节都得精细控制。

说实话,水泥厂的那些“关键控制点”可都是“大事”,一旦出了问题,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就比如说,原料的选择得是精益求精。

你想啊,如果水泥用料不好,那质量上去了可就真是“硬伤”。

说得直白点,水泥厂的管理人员要是像厨师一样,不能偷懒,配方得严格把关,配料得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差池。

每一个环节不控制好,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这样才能让咱们的水泥既能让建筑挺稳,也能耐用,咱们楼房的安全有保障嘛。

接下来就是熟悉的“高温”环节了。

你以为水泥是随便用个火烤烤就行?错了!这可不是简单的烧烤,而是高达几百度的高温,得把那些矿石啥的溶化,搞得跟炼金术似的。

温度一点不对,产出来的水泥就会发脆,弄不好大楼的墙都不稳。

是不是很惊人?水泥厂得时刻盯着温度,一点点儿的偏差都不行。

这个过程得全程监控,温度控制得好,质量才有保证,生产出来的水泥才够“硬核”。

说到这个,你是不是以为控制温度就是把火开大就完事了?大错特错!火大了不好,火小了也不行。

得把温度调到一个绝对精准的位置,就像做菜一样,火候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否则,温度控制不当,结果就像炒菜加盐过多,反而适得其反,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浪费。

控制温度可真是一项技术活。

水泥厂的工人们真是得有大把的经验,才能确保每一个火炉都温暖如春,温度合适得恰到好处。

不过,要说到控制环节,接下来的“粉磨”工序也是个难度不小的活儿。

想象一下,把大石头磨成粉,这个过程可得小心翼翼,不能着急,磨得太细,浪费能源,磨得不够细,水泥的强度就差。

每一吨水泥都得经过这番精细的操作,不能大意。

磨好了,水泥的强度才有保证,用来建大楼,质量才牢固。

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高强度水泥的建筑,更得把握好这一步。

说起来,咱们的水泥厂得随时注意的,不只是温度、磨细度,最重要的还是啥?那就是“生产节奏”。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一、引言水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确保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将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探讨水泥生产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标准。

二、原材料控制要求1.石灰石:合格的石灰石应具有充分的石英、石膏、镁含量低等特性。

不得使用含有大量杂质和有害元素的石灰石原料。

2.粘土:应选择具有适宜粘结性、合适品种和矿物组合的粘土。

粘土中不宜含有过多的氧化铁等有色杂质。

3.煤炭:应使用低灰分、低硫分和低燃烧热的煤炭。

确保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不对水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三、生产工艺控制要求1.石料破碎:对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料进行合理的破碎,确保石块粒度适宜,并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原料预热:通过旋风筒或窑筒等设备对原料进行预热,达到合适的温度,为下一步煅烧做好准备。

3.煅烧过程:在煅烧过程中,要控制好煅烧温度、停留时间和空气流量等参数。

确保煅烧后的熟料具有高的活性和合适的化学成分。

4.磨碎过程:对熟料进行适当的磨碎,以获得合适的细度和表面积。

控制磨机的运行参数,确保产生的水泥粉体质量稳定。

四、质量检测要求1.化学成分检测:根据相关标准,对水泥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如SiO2、Al2O3、Fe2O3等。

确保水泥产品符合规定的成分范围。

2.物理性能检测:对水泥产品进行强度、凝结时间、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的检测。

确保水泥具有合适的力学强度和使用性能。

3.质量稳定性检测:通过长期稳定性测试,检测水泥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

确保水泥产品具有长期稳定的质量。

五、生产质量管理要求1.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加强原材料和产品的进货和发货检验,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3.建立质量档案,对每批产品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4.定期进行设备和仪器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摘要:居民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保障建筑的质量安全,需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水泥质量时,应对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以及后续生产中的石膏、生料、熟料等进行质量控制。

水泥的质量不仅影响建筑的质量情况,对水泥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水泥生产企业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从水泥生产的各个方面入手,保障水泥的质量,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泥生产;质量管理;控制策略引言水泥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影响重大,因此必须严格管理控制好水泥的质量。

为此,需要相关质量检测单位采用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和控制措施,加强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水泥质量检验内容及方法1.1水泥的安定性在进行安定性试验的过程中,相关检验人员应加强对相关细节的重视,在试验未成型情况下,仔细观察测量雷氏夹角的宽度,保证切口宽度满足一定的数据标准,同时针尖没有出现过大或过小现象。

夹挂砝码的各种参数值需要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反复测量。

定期检查沸煮箱,明确沸煮箱内水位高度和沸煮时间曲线关系,根据曲线变化规律在试验前预先调整确定好水位高度,保证每个试件都会被沸水淹没,而且需保证试验用水充足,试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再次添补水的情况,同时满足加热沸腾时间要求。

根据第一次试验数据,将其与现行试验标准数据进行比对,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试验。

相关人员应根据行业规范标准,针对需要进行二次试验的情况制订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获得准确有效的试验结果。

1.2水泥凝结时间在水泥和水发生混合反应后,随着时间的增加,水泥浆液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会逐渐降低,最终会发生水泥凝结情况。

因此,控制水泥的凝结过程成为水泥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精准确定凝结时间,以便合理控制水泥材料的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质量。

水泥凝结分为初凝和终凝两个阶段,从加水到发生初凝前,水泥浆液会失去可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旋窑出窑熟料中每升料径为5~7mm熟料的 重量。对立窑熟料的意义不大。
水泥三氧化硫控制分析
? 在水泥中加入适量的石膏,不仅可以了调节 水泥的凝结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水泥的强 度,同时,水泥产品标准规定了水泥中三氧 化硫的最大含量,因此,控制出磨水泥的三 氧化硫含量对于保证水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水泥三氧化硫控制分析
日本水泥系列标准样品JCA601A中的SO3测定结果
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测定
样品 XR1 XR2 XR3 XR4 XR5 XR6 XR7 XR8 XR9 XR10 测定 1.91 2.34 2.85 3 3.25 3.72 1.96 2.74 3.93 4.11 标准 1.9 2.35 2.8 3.02 3.25 3.7 2.02 2.66 3.91 4.15 误差 0.01 -0.01 0.05 -0.02 0 0.02 -0.06 0.08 0.02 -0.04
2.65 2.64 0.011
2.67 2.65 0.014
2.65 2.65 0.015
2.68 2.65 0.016
2.62 2.63 0.012

2.65 2.65 0.015
2.63 2.64 0.013
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测定
样 品 XRF- XRF- XRF- XRF- XRF- XRF- XRF- XRF- XRF-
号1
2
3
4
5
6
7
8
9
测定 2.35 1.94 3.13 2.66 3.09 2.52 2.31 1.96 1.94
标准 2.33 1.91 3.18 2.64 3.02 2.61 2.42 1.93 1.94 误差 0.02 0.03 -0.05 0.02 0.07 -0.09 -0.11 0.03 0
水泥质量 控制技术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水泥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
水泥质量控制技术
? 控制分析技术 ? 控制指标调整方法
控制分析技术
? 生料控制分析
? 生料三率值的控制分析 ? 生料中含煤量(生料配热量)控制分析 ? 生料中矿化剂掺量(氟含量)控制分析
? 熟料控制分析
? 熟料游离氧化钙控制分析 ? 熟料立升重控制
6 2.63 2.62 2.64 2.64 2.66 2.64 2.66 2.64 2.63 2.62
7 2.64 2.63 2.64 2.66 2.65 2.66 2.65 2.61 2.63 2.63
8 2.63 2.61 2.66 2.63 2.67 2.62 2.67 2.63 2.67 2.64
9 2.62 2.61 2.64 2.63 2.63 2.65 2.66 2.63 2.64 2.65
10 2.64 2.65 2.65 2.64 2.66 2.68 2.63 2.61 2.65 2.64
11 平均 标准
2.66 2.64 0.012
2.64 2.63 0.014
2.62 2.64 0.012
? 水泥成品控制分析
? 水泥三氧化硫控制分析 ? 混合材控制分析
生料三率值的控制分析
? 若原料的化学成份与配料计算时相同,并准确按照 设计的生料配比进行配料,可以磨制出三率值符合 设计要求的生料。
? 由于原料化学成份的波动和计量系统的漂移,实际 配制的生料三率值可能会偏离设定值。为了对这种 偏离进行校正,首先要对生料的实际三率值进行测 定,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以求出偏离值,按适当的 数学模型对原料配比进行调整。
? 水泥,8,2005
X射线荧光分析的原理
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仪器结构示意图
仪器的操作
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测定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64 2.65 2.63 2.65 2.63 2.64 2.67 2.64 2.66 2.65
2 2.64 2.62 2.63 2.62 2.65 2.65 2.64 2.65 2.67 2.64
3 2.65 2.62 2.64 2.65 2.63 2.64 2.63 2.65 2.65 2.67
4 2.66 2.64 2.64 2.65 2.66 2.64 2.63 2.62 2.67 2.63
5 2.63 2.66 2.62 2.63 2.64 2.66 2.64 2.62 2.63 2.65
?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是首先将石膏与萤石按一定的比例 预混合后,用同一路皮带计量并与其它物料混合入磨。因此 测定氟或硫一种元素的含量即可实现对其含量及比例的控制。
? 由于黑生料的煤中一般了含有硫,故一般都是通过控制生料 中的氟来控制复合矿化剂的掺量。
生料中矿化剂掺量(氟含量)控制分析
? 氟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 离子选择电极法 ? 蒸馏法
生料中含煤量(生料配热量)控制分析
? 定碳仪法 ? 量热计法 ? 灰分法
生料中矿化剂掺量(氟含量)控制分析
? 生料中掺入适量的复合化剂,是立窑水泥厂提高熟料质量和 产量,降低煤耗的最有效技术之一。
? 技术的关键在于生料中的氟硫含是及其比值应适量,否则对 生产会有负作用。因此对生料中的氟硫进行及时的检测并实 时地予以调整是成功应用该技术的基础。
? X射线荧光法 ? 燃烧法 ? 碘量法 ? 比色法 ? 离子交换法
混合材控制分析
? GB/T12960《水泥组份的定量测定》(选择 溶解法)
? 通过测定混合材中的某种化学成份,该化学 成份的特点是仅存在于混合材中,而熟料中 不存在,或在混合材中的含量与熟料中有较 大的差异。
X荧光水泥SO3分析仪的应用
生料三率值的控制分析
? 对生料三率值的控制分析实质是对生料中四 种主要化学成份的控制分析,
? 主要的分析方法有: ? X射线荧光法 ? 化学分析法 ? 荧光法+化学法(钙铁仪+测硅装置)
生料中含煤量(生料配热量)控制分析
? 目前我国立窑水泥生产主要采用全黑生料配 料,作为燃料的煤与原料一起入磨生料磨磨 粉。由于煤质自身的波动及物料计量系统 (包括原料计量和燃料计量)的漂移,会导 致生料中含煤量(生料配热量)的波动而对 设定值偏离,为消除这种偏离,需对生料中 的含煤量进行测定以求出偏离量并对其按适 当的数学模型进行调整。
熟料游离氧化钙控制分析
? 熟料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主要反映: ? 熟料的烧成状况 ? 间接地反映生料的质量情况。 ? 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数据主要用于: ? 评价熟料质量的优劣 ? 为窑的操作提供依据。
熟料游离氧化钙控制分析
? 甘油萃取法 ? 游离氧化钙快速测定仪法 ? 乙二醇萃取-电导法
熟料立升重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