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合集下载

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暖宝宝的发热原理“暖宝宝”是铁,蛭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混合物。

其中蛭石是一种铁镁质铝硅酸盐矿物,成分为Mg0.5(H2O)4Mg3[AlSi3O10](OH)2,因加热时能迅速膨胀,弯曲呈水蛭(蚂蟥)状而得名。

蛭石一般呈褐色、褐黄色或暗绿色,带油脂的玻璃光泽。

约有80%的膨胀蛭石用于建筑工业,是良好的隔热、隔音材料。

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保温材料。

将蛭石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处理,提取出来的蛭石薄膜呈半透明。

这种薄膜表层的保温性能极好,用来制作防火覆盖层、房顶防热、高温衬垫、熔炉或锅炉用的膨胀连接件,冰箱等家用电器、孵化器的防热层和电缆外包层等都很适宜。

那么,我们使用的“暖宝宝”的发热原理是怎样的呢?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对“暖宝宝二、原理解析“暖宝宝”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热来发热。

实际上也就是根据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的原理。

同时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在活性炭的疏松结构中储有水蒸气,水蒸气液化成水滴,流出与空气和铁粉接触,在氯化钠的催化作用下较为迅速的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放出热量。

铁在自然条件下的氧化反应速度是缓慢的,若能加快这种反应,如设法加大铁的表面积,使用水,食盐和活性炭形成原电池来促进反应,就可以得到发热袋所需的温度,成为发热袋的热源。

负极:Fe-2e-=Fe2+正极:O2 + 2H2O + 4e-=4OH-总反应:2Fe + O2 + 2H2O=2Fe(OH)22Fe(OH)2 + 2H2O + 3O2=4Fe(OH)3↓2Fe(OH)3 ==== Fe2O3+3H2O三、探究过程设计1 实验用品原电池反应槽、导线、灵敏电流表、铁片、碳棒、5%NaCl溶液、烧杯、试管、漏斗、滤纸、铁架台、胶头滴管、玻璃棒、pH试纸、药匙、酒精灯、铂丝、蒸发皿、暖宝宝用后的剩余混合物(黑褐色固体)、NaOH溶液、稀HCl、AgNO3溶液、H2O、KSCN溶液、澄清石灰水等。

2 实验步骤①原理探究:[操作]将铁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在导线间接入灵敏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5%NaCl溶液的原电池反应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暖宝宝冷知识

暖宝宝冷知识

暖宝宝冷知识暖宝宝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取暖用品,它能够在寒冷的冬季给我们带来温暖。

然而,除了使用暖宝宝取暖外,我们对于它的冷知识了解有限。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暖宝宝的冷知识吧!一、暖宝宝的原理暖宝宝是利用化学反应来产生热量的。

它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盐、活性炭、水和醋酸等物质。

当暖宝宝被打开后,铁粉与醋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

这种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暖宝宝可以反复使用。

二、暖宝宝的使用方法使用暖宝宝非常简单。

首先,打开包装,取出暖宝宝。

然后,撕开暖宝宝的背面,露出铁粉。

再将暖宝宝放在衣物或者被褥中,让它与空气接触。

过一段时间,暖宝宝就会开始发热,为我们提供温暖。

三、暖宝宝的温度和持续时间暖宝宝的温度可以达到40℃以上,能够持续6-12小时。

不同品牌的暖宝宝在温度和持续时间上可能会有所差异,所以在购买时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四、暖宝宝的注意事项1. 不要将暖宝宝直接贴在皮肤上,以免烫伤皮肤。

应该将暖宝宝放在衣物或被褥中使用。

2. 不要将暖宝宝剪开或破坏,以免发生意外。

3. 不要将暖宝宝放在婴儿或幼儿的身边,以免发生意外。

4. 使用完暖宝宝后,应将其放在通风处自然冷却,然后放入垃圾桶中丢弃。

5. 不要将暖宝宝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以免发生意外。

五、暖宝宝的适用范围暖宝宝适用于寒冷的冬季,可以用于取暖、缓解肌肉酸痛和经痛等。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心脏病患者和皮肤敏感的人来说,暖宝宝的使用需要谨慎。

在使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六、暖宝宝的存放方法暖宝宝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在存放时,要与易燃物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生火灾。

七、暖宝宝的环保性暖宝宝的主要成分是可再生资源,因此它相对环保。

在使用完毕后,可以将暖宝宝丢入垃圾桶中,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暖宝宝是一种方便、安全、环保的取暖用品。

它的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为我们带来温暖。

初中化学暖宝宝原理题目

初中化学暖宝宝原理题目

暖宝宝原理与应用引言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常常会使用暖宝宝来取暖。

暖宝宝是一种能够提供持续热能的便携式加热装置,常用于保暖、缓解疼痛等目的。

那么暖宝宝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暖宝宝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暖宝宝工作原理暖宝宝内部常用的加热剂为铁粉、活性炭和盐。

它们分别是暖宝宝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铁粉:铁粉是暖宝宝的主要加热元素。

当铁粉暴露在空气中时,其中氧化铁的组分开始氧化反应。

铁粉氧化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释放出释放热,从而使暖宝宝升温。

2.活性炭:活性炭被用作铁粉的媒介物,以起到吸附氧分子的作用。

氧分子通过与铁粉反应,加速铁粉的氧化并释放更多热量。

因此,活性炭可以提高暖宝宝的加热效率。

3.盐:盐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加速铁粉的氧化反应。

盐中的钠离子会与氧气迅速反应,从而促使铁粉迅速氧化,释放更多的热能。

暖宝宝的加热过程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 Fe + O2 -> 2 FeO + 热量暖宝宝的应用由于暖宝宝小巧、便携,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1.保暖:寒冷的冬季,人们经常使用暖宝宝作为手脚的护热装置。

将暖宝宝放在手袋或鞋内,可以提供持续的热量,有效保持身体的温暖。

2.缓解疼痛:暖宝宝可以用于缓解关节、肌肉的疼痛和不适。

将暖宝宝贴在疼痛的部位,通过加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3.驱寒消湿:在潮湿的环境中,暖宝宝也可以用来驱寒和除湿。

将暖宝宝放在衣物中,可以吸收周围的湿气,减少湿气对人体的影响。

4.镇痛贴敷:暖宝宝也可用于镇痛贴敷。

将暖宝宝贴在疼痛的部位,服用外部药剂,通过热能加速药物吸收和扩散,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5.运动辅助:运动前,将暖宝宝贴在相关肌肉群或关节上,可以促进肌肉热身,提高肌肉弹性和运动适应性,有利于预防运动损伤。

结论暖宝宝通过铁粉、活性炭和盐的化学反应产生热能,实现加热的效果。

它具有小巧、便携的特点,并广泛应用于保暖、缓解疼痛、驱寒除湿等领域。

暖宝宝注意事项

暖宝宝注意事项

暖宝宝注意事项暖宝宝注意事项暖宝宝是大多人子冬天取暖的选择,它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大的温暖,但我们在使用暖宝宝时要特别小心和注意,哪些人不适合使用暖宝宝呢?下面盘点暖宝宝原理及使用暖宝宝的注意事项吧。

暖宝宝的发热原理:暖宝宝(暖宝宝贴)采用铁的“氧化放热”原理,利用微孔透氧技术,采用完全隔绝空气的方式,使产品具有散热均衡、发热持久、直接撕开外包装便可发热,能保持51度-60度左右温度约12小时以上。

暖宝宝现在成为了流行的取暖驱寒,热敷理疗的时尚用品。

特点为片状贴剂,是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的,原料层置于无纺布袋内,明胶层用于使一贴热粘附在衣服上。

原料层是由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

无纺布袋的特点是均匀不漏、透气性好。

明胶层选用日本特有的.优质压敏胶涂层,粘结牢固,绝不污损衣物。

暖宝宝对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畏寒不适、四肢发凉、伤处遇寒疼痛等患者有止痛保健作用。

哪些人不适合用暖宝宝:1、孕妇:如果贴的部位正对着子宫,很可能导致子宫收缩,致使胎儿畸形、早产。

2、婴儿:婴儿皮肤很嫩,活动量少,防止低温烫伤。

3、糖尿病和血液循环障碍者,皮肤热敏感度低者,在使用时要注意。

4、贴于内衣的外侧,不要直接贴于人体皮肤上(肌贴型除外)。

5、暖宝宝的最高发热温度为63℃-70℃左右,可持续12-20小时均匀放热,晚上睡觉时不宜使用。

6、避免真空塑料包装袋损伤或破坏,否则产品会失效。

7、若不慎接触到眼睛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识食后要立即催吐并就医。

暖宝选择很重要第一,看种类:是粘贴型还是非粘贴型,粘贴型价格应贵些;第二,从外表看:表面(是否整洁,有无颗粒状)、四边(是否整齐)、是否为圆角第三,看质量:质量越小,越便宜;第四,看发热温度:平均发热温度及最高温、最低温是否与产品标示相符;第五,使用过程中是否掉袋,掉袋的产品比不掉袋的价格低1/3左右。

暖宝宝发热原理

暖宝宝发热原理

暖宝宝发热原理
暖宝宝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的产品,其发热原理是基于铁粉与氧气之间的氧化反应。

暖宝宝通常由内袋、外袋和铁粉组成。

内袋中含有铁粉、盐和活性炭,外袋则是密封包装。

当撕开外袋后,内袋中的铁粉与氧气接触即开始氧化反应。

铁粉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即在铁粉与氧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这是因为铁粉的表面积较大,能够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快速氧化产生热量。

当铁粉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其化学方程式为:4Fe + 3O2 →
2Fe2O3 + 热量
反应产生的热量会被转移到袋子的周围环境中,从而起到加热的作用。

袋子的材质和工艺可以影响热量的散发速度和温度。

通常,暖宝宝在接触空气后会迅速加热,并持续一段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暖宝宝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使用说明,确保安全。

同时,使用后的暖宝宝应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的来说,暖宝宝的发热原理是利用铁粉与氧气的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热量,通过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来实现加热效果。

液体暖宝宝发热原理

液体暖宝宝发热原理

液体暖宝宝发热原理
NaCl+H2O→NaOH+HCl
这个反应是非常放热的,所以在搓揉暖宝宝时可以感觉到温热的感觉。

在化学反应中,水和食盐的反应速度较慢,所以需要外力搓揉才能加速反
应并获得更强热效应。

另外,液体暖宝宝还包含了氢氧化钙和淀粉等物质。

氢氧化钙在搓揉
时会起到搓擦剂的作用,帮助加速反应。

淀粉则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和保湿性,可以将水分和热量储存在暖宝宝内部,缓慢释放出来,延长发热时间。

除了化学反应,液体暖宝宝还利用了物理原理来产生热量。

由于暖宝
宝一般是软包装,可以贴合人体曲面,利用导热原理将热量传导给皮肤。

暖宝宝内部的水分被搓揉后变热,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皮肤,达到
暖身的效果。

总结起来,液体暖宝宝的发热原理主要包括化学反应和导热原理。


过与水反应的盐类,化学反应放热产生热量。

同时通过物理导热,将热量
传递给皮肤,达到舒缓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液体暖宝宝所产
生的热量是一次性的,一般能维持几个小时左右,之后就会逐渐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液体暖宝宝是一种外部使用的热敷贴,不适用于内服。

使用时应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眼睛、口腔和黏膜等
敏感部位。

总的来说,液体暖宝宝通过化学反应和导热原理来产生热量,以舒缓
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等作用。

它是一种方便、安全、易用
的热敷贴,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领域。

暖宝宝发热原理

暖宝宝发热原理

暖宝宝发热原理
暖宝宝是一种能够产生热量的小型热敷产品,通常是以带电的物质为基础,通过加热达到发热效果。

其发热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反应:暖宝宝中常使用的主要成分为铁粉、盐和活性炭等,当产品被打开时,内部的铁粉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量。

这种化学反应通常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反应,产生的热量无法逆转地被吸收或消散。

2. 结晶反应:暖宝宝中的一些成分(如盐)在袋内没有被破坏时,处于液态状态。

当袋子被挤压或捏碎时,成分开始结晶并释放出热量。

这种结晶反应主要依赖于袋内的溶解物的物理性质和外界的刺激。

3. 可充电电池:一些暖宝宝使用可充电电池作为能源,通过电流加热产生热量。

这种类型的暖宝宝一般设有开关或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发热的温度和时间。

无论是哪种发热原理,暖宝宝都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在使用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导致烫伤。

同时,使用时应该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指导正确使用,避免过度加热或使用时间过长。

暖宝宝反应原理

暖宝宝反应原理

暖宝宝反应原理暖宝宝是一种常用的保暖产品,它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为人们提供温暖。

那么,暖宝宝是如何产生热量的呢?其反应原理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暖宝宝的反应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暖宝宝的主要成分。

暖宝宝内部主要包含铁粉、活性炭、盐和水等成分。

其中,铁粉是暖宝宝产生热量的关键成分。

当暖宝宝暴露在空气中时,铁粉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

这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2 → Fe3O4。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铁粉被氧化成了氧化铁,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这就是暖宝宝产生热量的基本原理。

除了铁粉的氧化反应外,暖宝宝内部的盐和水也参与了产生热量的过程。

盐和水的反应会释放出额外的热量,从而增强了暖宝宝的保暖效果。

盐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NaCl + H2O → NaOH + HCl。

这个反应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暖宝宝提供了额外的保暖效果。

综合来看,暖宝宝产生热量的反应原理主要包括铁粉的氧化反应和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为人们提供了温暖,有效缓解了寒冷天气带来的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暖宝宝产生热量的反应是一次性的,一旦反应发生完毕,暖宝宝就无法再次产生热量。

因此,在使用暖宝宝时,需要谨慎控制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使用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总的来说,暖宝宝通过铁粉的氧化反应和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为人们提供温暖。

了解暖宝宝的反应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管理这一保暖产品,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暖宝宝的反应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使用暖宝宝,更好地享受其带来的温暖。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暖宝宝”是铁,蛭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混合物。

其中蛭石是一种铁镁质铝硅酸盐矿物,成分为
Mg0.5(H2O)4Mg3[AlSi3O10](OH)2,因加热时能迅速膨胀,弯曲呈水蛭(蚂蟥)状而得名。

蛭石一般呈褐色、褐黄色或暗绿色,带油脂的玻璃光泽。

约有80%的膨胀蛭石用于建筑工业,是良好的隔热、隔音材料。

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保温材料。

将蛭石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处理,提取出来的蛭石薄膜呈半透明。

这种薄膜表层的保温性能极好,用来制作防火覆盖层、房顶防热、高温衬垫、熔炉或锅炉用的膨胀连接件,冰箱等家用电器、孵化器的防热层和电缆外包层等都很适宜。

那么,我们使用的“暖宝宝”的发热原理是怎样的呢?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对“暖宝宝
二、原理解析
“暖宝宝”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热来发热。

实际上也就是根据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的原理。

同时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在活性炭的疏松结构中储有水蒸气,水蒸气液化成水滴,流出与空气和铁粉接触,在氯化钠的催化作用下较为迅速的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放出热量。

铁在自然条件下的氧化反应速度是缓慢的,若能加快这种反应,如设法加大铁的表面积,使用水,食盐和活性炭形成原电池来促进反应,就可以得到发热袋所需的温度,成为发热袋的热源。

负极:Fe-2e-=Fe2+
正极:O2 + 2H2O + 4e-=4OH-
总反应:2Fe + O2 + 2H2O=2Fe(OH)2
2Fe(OH)2 + 2H2O + 3O2=4Fe(OH)3↓
2Fe(OH)3 ==== Fe2O3+3H2O
三、探究过程设计
1 实验用品
原电池反应槽、导线、灵敏电流表、铁片、碳棒、5%NaCl溶液、烧杯、试管、漏斗、滤纸、铁架台、胶头滴管、玻璃棒、pH试纸、药匙、酒精灯、铂丝、蒸发皿、暖宝宝用后的剩余混合物(黑褐色固体)、NaOH溶液、稀HCl、AgNO3溶液、H2O、KSCN溶液、澄清石灰水等。

2 实验步骤
①原理探究:
[操作]将铁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在导线间接入灵敏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5%NaCl溶液的原电池反应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铁片上出现红褐色物质。

[结论]铁和碳可以形成原电池来加速铁的氧化反应,从而更快地释放出热量。

②产物探究
(1)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有大量不溶物。

过滤,得到无色透明滤液,将滤液分成四份。

[现象]第一份滤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第二份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

第四份做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

[结论]说明样品可部分溶解,产物中含有NaCl,溶入水后的滤液中不含Fe3+,Al3+,Mg2+。

(2)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大量不溶物。

过滤,得到无色透明滤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结论]样品不与碱反应。

(3)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HCl溶液,过滤,得到金黄色澄清滤液。

将滤液分成两份。

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另一份滴加NaOH溶液,一开始无明显现象,用pH试纸调节溶液的pH值为7,使NaOH溶液将剩余的HCl溶液中和。

继续滴加NaOH溶液,渐渐开始出现墨绿色沉淀,振荡,沉淀消失。

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部分消失,变为棕黄色。

静置分层,上层为无色透明溶液,下层积聚着红褐色沉淀,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加热,得红棕色固体,该固体不溶于水,溶于酸得棕黄色溶液,初步确定为Fe2O3。

[结论]墨绿色沉淀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和白色氢氧化铝(可能也有氢氧化镁)沉淀的混合物,继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铝沉淀逐渐消失,最终剩余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

(4)将滤渣收集起来,烘干,得黑色粉末,点燃,能够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初步确定其为碳粉。

③实验中的问题设计
(1)为什么暖宝宝在用之前和用之后的固体状态不一样呢?(用之前内有NaCl溶液,各物质未反应,故为糊状物;用之后都转化为固体,故相对较硬)
(2)为什么暖宝宝要使用双层包装?(外层是一个常规不透气的外袋,用来隔绝空气,使用时需要有氧气参与,故内层采用微孔透气膜制作的无纺布袋)
(3)为什么暖宝宝能发热,而且能保持如此之长的时间?(它是通过铁粉的缓慢氧化放热,再通过原电池原理加速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然后利用蛭石来保持温度,故能常达12小时之久,而且整个过程温度基本恒定)
3 探究结论分析
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我们综合多种因素得出结论:暖宝宝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为了使温度能够持续更长,产品使用了矿物材料蛭石来保温。

因为产品在使用前不能发生反应所以袋子材质要很特别,由原料层,明胶层和无纺布袋组成。

无纺布袋是采用微孔透气膜制作的。

它还得有一个常规不透气的外袋——明胶层。

在使用时,去掉外袋,让内袋(无纺布袋)暴露在空气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

放热的时间和温度就是通过透气膜的透氧速率进行控制的。

如果透氧太快,热量一下子就放掉了,而且还有可能烫伤皮肤。

如果透氧太慢,就没有什么温度了。

使用后为黑褐色固体,其中含碳粉、NaCl固体、Fe2O3固体以及含镁铝的盐类。

"暖宝宝"片状贴剂是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的,原料层置于无纺布袋内,含有由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

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12-20小时内持续不断地释放热量,这种反应过程是从一打开真空包装的时候开始的。

本品为最新一代日本高科技产品,是各种类型的畏寒病症患者理想的热敷、止痛、消肿贴剂。

产品薄如纸、轻如棉、柔软而富有弹性。

使用时只须往病痛的相应部位一贴,立刻就能缓解并在半小时左右消除疼痛。

产品发热温度最高强63,平均53。

持续时间在12-20小时,是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畏寒不适、四肢发凉、伤处遇寒疼痛等患者止痛保健的理想用品。

一、产品材质
该品为片状贴剂,是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的,原料层置于无纺布袋内,明胶层用于使一贴热粘附在衣服上。

原料层是由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

无纺布袋的特点是均匀不漏、透气性好。

明胶层选用日本特有的优质压敏胶涂层,粘结牢固,绝不污损衣物。

二、作用原理
1、取暖袋中的原料层可以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12-20小时内持续不断地释放热量,这种反应过程是从一打开真空包装的时候开始的。

2、人体各部份都存在局部的微循环系统,为机体的各部份输运营养,排出体内垃圾。

中医理论强调"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即当人体经常受寒气侵袭,局部的微循环系统发生阻滞时,使相应机体既得不到营养,又无法排出废物,就会产生痛疼,进而引起病变。

而取暖袋的持续放热可以促进人体微循环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消除疼痛,治疗疾病。

三、作用功能
一贴即热,快速热敷、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广泛适用于各种畏寒症。

1、快速缓解并消除各种畏寒疾病引起的疼痛,是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四肢发凉、患处遇寒疼痛等疾病患者迅速止痛的即开即用型产品。

2、驱寒保暖,促进人体微循环,对手、脚冻伤、骨伤、肌肉损伤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功能。

3、促进经络畅通,热敷相关穴位,消除胃寒不适、经血不通等症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4、冬季替代厚重的棉衣,为人体提供温度保障。

五、使用方法
将取暖袋的真空包装沿切入口打开,揭去取暖袋后面的衬纸,贴于内衣的外侧,用手铺平即可。

可贴于人体的肩部、背部、腰部、胃部及相关关节部位。

六、保存方法
产品置于干燥、避光处保存。

暖宝宝的主要原料是铁粉,活性炭粉,盐和水。

发热原理是铁粉自然养化,放出热量。

正常情况下铁粉氧化是比较缓慢的,热量无法积累,在活性炭粉的作用下,铁粉和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所以产生了我们能感觉到的热量,盐和水也是为了加快铁粉氧化的。

发热袋利用的原料是铁粉、水、木粉、活性炭、食盐和沸石等,铁粉是主要的发热材料。

一、原理铁在自然条件下的氧化反应速度是缓慢的,若能加快这种反应,如设法增加铁的表面积,使用水、食盐和活性炭来促进反应,就可得到发热袋所需的温度,成为发热袋的热源。

这一原理最早见于中医的理疗袋,用铁粉和醋来做理疗,暖宝宝是将产品工业化,并且理疗袋的温度难以控制,采取固定配方,工业化生
产之后,温度就容易控制在人体适应的范围内。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