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常见病的冬病夏治疗法ppt课件

05
妇科常见问题在夏季如何 进行调养
痛经、月经不调等简介
01
02
03
痛经
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 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 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 生活。
月经不调
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 ,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 腹痛及全身症状。
原因
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 亏虚所致,常与情绪、饮 食、生活习惯等有关。
夏季生活起居调整建议
夏季避免诱发因素指导
避免贪凉
夏季炎热,但风湿病患者应避免长时 间吹空调、风扇,以免关节受凉。
预防感染
夏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风湿病 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 免加重体内湿气,诱发风湿病发作。
中医外治法如艾灸、拔罐等应用
艾灸
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温热作用刺激穴位,达到温经散寒、活 血通络的目的,对缓解风湿病痛有显著效果。
夏季增强儿童抵抗力方法分享
合理饮食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同 时,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如鱼
、肉、蛋、奶等。
适当运动
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增强儿童的 体质和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 夏季可选择早晚较凉爽的时段进
行运动,避免中午高温时段。
充足睡眠
禁忌症
对于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阳热亢盛以及两小无猜的患者,不宜进行冬病夏治;孕妇、恶性肿瘤患者 、强过敏体质者、患有感染性疾病以及阴虚火旺者(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也不宜进行冬 病夏治。
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注意事项
在接受冬病夏治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 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养,如避免食用 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避免过度劳 累、熬夜等。同时,应保持心情愉悦,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冬病夏治的十大好处

冬病夏治的十大好处
冬病夏治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理论,它认为人体在冬季易患一些疾病,如感冒、哮喘等,因此应该在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
下面是十大冬病夏治的好处:
1. 预防感冒:夏季进行锻炼和增强身体抵抗力,可以减少冬季感冒的发生率。
2. 改善皮肤:夏季阳光充足,适合户外运动和日光浴,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3. 提高免疫力:通过夏季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更好地应对冬季的疾病。
4. 治疗哮喘:夏季气温较高,适合患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调理。
5. 时间短暂:夏季时间短暂,可以尽量利用这个时间进行预防和治疗,为冬季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6. 减少用药量:夏季阳光充足,气候宜人,可以通过运动和饮食等调理方法,减少用药量和治疗时间。
7. 消除疲劳:夏季适合进行休闲和度假,可以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疲劳,更好地迎接冬季。
8. 促进新陈代谢:夏季气温较高,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可以
利用这个时期进行身体调理。
9. 改善心理健康:夏季阳光充足,心情愉快,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状态,更好地面对冬季挑战。
10. 多种方法: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有多种方法,如食疗、针灸、络脉、按摩等,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择。
中医养生之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基本简介
• 冬病夏治不仅仅是贴膏药,该法还应该包 括运用具有补益调养作用的中药内服(汤剂、 中成药、膏方等)、食疗药膳、艾灸药浴等 等。
冬病夏治中医原理
• 中医原理 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
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 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患者 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 能力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
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到 底有什么病很难说清楚,但冬病夏治对付亚 健康不是无的放矢,它能针对亚健康的症状 各个击破。
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亚健康的症状是人容易疲倦、吃不下、 睡不好、腰酸背痛、怕冷等。
治疗从这些主要症状入手——人容易疲 劳,用药膏贴敷滋补人体的强壮穴,如足三 里、关元和气海等;腰酸背痛还怕冷,说明人 体里面寒气太重,肾虚 了,要用温阳药膏放 在大椎、命门和肾腧穴;睡得不好,用宁心安 神的药,在心腧、膈腧、内关上用药;胃口不 好,说明脾胃功能差,在足三里和中脘等穴 位上用药。
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脾胃虚寒的人,冬病夏治效果比较好。脾胃 虚寒类胃病,用针灸、穴位敷贴治疗,可激 发正气,缓解疼痛,并减少来年冬季的发作。
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 3、呼吸道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
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 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属肺所主, 也属于广义的呼吸系统。也就是说,吃冰冷 的东西或衣服穿少了,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功 能。同样的道理,一些长期慢性咳嗽、咳痰、 喘息等症状,遇冷或冬天容
冬病夏治疗法信息
于三伏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病史较长或 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 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冬病夏治问答

冬病夏治问答稿1.问:什么是冬病夏治?答:顾名思义,就是夏天治疗冬天易发的疾病。
2.问:什么是冬病?答:冬天因为天气寒冷,好多疾病都容易得或者复发。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鼻炎、咽炎、支气管炎、关节冷痛等等。
3.问:为什么夏天治疗?答: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进行三伏贴敷、拔罐、艾灸、穴位注射等手段治疗冬病,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病频率,还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问: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答:(1)肺系疾病: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等。
(2)脾胃疾病: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关节痛等寒症。
(4)痛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5)虚寒性疾病:怕冷、怕风、易感冒、手脚冰凉等。
以上疾病均是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
三伏贴疗法通过扶养正气以“治未病”,在疾病尚未发作之前治疗,可以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5.问:冬病夏治有哪些治疗手段?答:我们现在所说的冬病夏治,很多时候都是指三伏贴,其实,不仅仅是这一种手段。
通常我们治疗的时候,都会配合拔罐、针灸、艾灸、穴位注射等一系列方法,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6.问:今年三伏贴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答:7.问:如果有人当天没时间或者错过这个时间怎么办?答:原则上,尽量是选择这几天来治疗。
如果当天没时间,提前或错后一两天都是可以的。
还有些朋友错过一伏,问可不可以贴,有没有效果。
只要在三伏的时间里面做治疗,都是可以的,也都会有效果。
还有些人说,我要去外地不能来怎么办?不用担心,我们大夫可以给你告诉你,贴哪些穴位,然后你就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
8.问:三伏贴需要贴多长时间?答:成人6-8小时;儿童4-6小时。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
艾叶的临床的用途主要有:
治呼吸系统疾病: 用艾灸法可治疗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 感冒、鼻炎、扁桃体 炎、肺炎等。孕妇也可使 用艾灸疗法纠正臀位。 治消化系统疾病: 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脾胃冷痛,病毒性肝炎,胃下垂,术后腹胀, 肠炎,痢疾,溃疡性结 肠炎,脱肛,腮腺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治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 用于泌尿系统感染,遗尿症,血尿,乳糜尿, 产后排尿异 常,阳萎,膀胱炎,睾丸膜积液等疾 病。洁尔阴洗液的主要成份是蛇床子、艾叶、独 活、石菖蒲、苍术等。艾叶是妇科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治妇科出血等疾病:用于崩漏,月经不调,产后子宫收缩痛,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 出血,阴痒,妊娠呕吐,不孕,外阴白斑,盆腔炎等疾病。孕妇也可使 用艾灸疗法纠 正臀位。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
那么,为什么在三伏天艾灸能够治病呢?
它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起作用: 一是局部的刺激作用,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 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 作用; 二是经络的调节作用,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袪湿散寒的效果,而且通 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 三是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 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 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四是利用“三伏天”这全年最热的时段,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刺激人体穴 位,并通过药物的作用,起一个良性的,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力的,扶正袪 邪的作用。
浅谈冬病夏治

•
2.敷贴的部位
敷贴方法所遵循的原则,所选用的 穴位,原则上与针灸用穴是一致的, 但也有本疗法的特点。敷药部位多数 直接选用痛点穴位,即针灸常用的 “阿是穴”,该穴便于药物的直接渗 透。同时还多选用窍穴,因窍穴与内 脏有密切关系。
•
• • • • • •
此外,在选穴时还必须遵循“欲清 • 上焦,选上脘、肺俞、劳宫、内关;欲清中焦,宜选神阙、涌泉、 中脘;欲清下焦,宜选气海、关元等穴。欲补五脏,宜选背俞穴, 欲泻五脏,亦取背俞穴;欲救阳者,宜选关元、气海”等原则。若 病在经,循其经而取之。只要选穴精当,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破损者不宜使用敷贴疗法。敷贴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如
疼痛、变态反应、病情加重等现象,应立即撤去药物,改 用其他疗法。
• 在中医看来,好发于冬季的寒邪类疾病适合在夏季治疗。 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 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 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 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处于 “不佳时期”,见效缓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 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 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 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 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 则不易被严寒所伤。这些病症通过夏天(最好是“伏天”) 的治疗,达到增强患者抗病能力,更好消除或减轻疾病的 目的。
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总结

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总结
冬病夏治中医保健讲座总结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冬季常见疾病的方法。
二、为什么要进行冬病夏治?
1. 预防和减轻冬季常见疾病:通过在夏季调整身体状态,增强体质,预防和减轻冬季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2. 促进身体健康:通过中医养生方法,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的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三、如何进行冬病夏治?
1. 调整饮食:夏季应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少吃油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同时应保持适当的饮水量,避免过度饮水。
2. 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适当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3. 中药调理:夏季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身体,例如服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中药。
4. 针灸推拿: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调整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
5. 预防疾病:夏季应注意预防常见的夏季疾病,如中暑、腹泻等。
四、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项
1. 个体差异:不同人的身体情况不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选择方法。
2. 禁忌:一些人群不适合进行某些中医保健方法,如孕妇、高血压患者等需要遵医嘱进行保健。
3. 适量为宜:对于一些中药或食物,需要适量食用或使用。
过度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五、结语
通过冬病夏治的方法,可以在夏季预防和减轻冬季常见疾病,并促进身体健康。
但是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禁忌,并适量使用中药或食物。
冬病夏治相关知识宣教

月经不调
夏季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可进 行食疗调理,如多吃红枣、枸杞 等补血食物。
妇科炎症
夏季应保持私处清洁干燥,避免 穿紧身裤等不透气的衣物。同时 ,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来增强 免疫力,预防妇科炎症的发生。
PART 03
穴位帖敷在冬病夏治中应 用
REPORTING
穴位选择与定位技巧
预期目标
冬病夏治的预期目标是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或消除冬季病症的发作,达 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同时,通过长期的调理和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PART 02
常见冬病及其夏季调理方 法
REPORTING
呼吸系统疾病夏季调理
慢性支气管炎
夏季可通过贴敷三伏贴、艾灸等 方式来温阳散寒,预防冬季发作
安全性评估
针刺疗法相对安全,但也可能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 针等异常情况。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谨慎小心,确保患 者的安全。
典型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
患者因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而求治于针刺疗法。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
后,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功能得到改善。
02
案例二
一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接受针刺治疗后,关节疼痛和肿胀得
疗法来缓解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夏季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同时,可进行适当的运 动锻炼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不良症状。
慢性腹泻
夏季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 加重腹泻症状。可进行食疗调理 ,如多吃山药、莲子等健脾止泻
食物。
妇科相关问题夏季改善
痛经
夏季应注重腹部保暖,避免食用 过多寒凉食物。同时,可进行适 当的运动锻炼来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痛经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在黄梅县人民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报告人:沈慧琴一、背景在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呼声中,如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成为社会各方面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焦点,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不为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中医“既病防变”、“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医学之预防医学不谋而合。
因此,大力发展中医中药,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结合我院我科情况,特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及亚健康人群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冬病夏治项目,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二、项目名称冬病夏治——三伏贴三、项目承担科室主要负责科室:中医科相关科室: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及骨科等。
四、项目提出依据及过程“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的穴位,以鼓舞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及体虚感冒、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等,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区都在开展冬病夏治项目,在北京、上海、广东、贵阳等地区尤为突出,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
该法是结中医学之外治法、子午流注、时间医学、免疫医学一体的综合疗法。
五、项目现有基础及支撑条件1 硬件基础: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拥有一批高中级医疗专业人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医疗救治实力在全县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拥有单独设置的临床科室——中医科及门诊、中药房。
2 软件支撑条件:①医师团队:中医科拥有高级职称医师2人,中级职称2人,具有扎实的中医中药理论、针灸推拿理论及临床经验。
此外我院呼吸、消化及骨科等专业有数名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医师可参与。
②护理团队:我院我科拥有一批技术娴熟的护理人才,此类人才均经过中医中药系统教育的专门护理培训,具有中级护理职称,是开展此项目的护理主力军。
③病例来源:我院中医科及门诊、住院部有相当数量的就诊病人。
3 技术基础:见项目技术关键。
六、项目技术关键1 适应症“冬病夏治——三伏贴”适用于两类疾病,三伏贴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该病在冬季发作。
三伏贴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下列疾病:1.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容易感冒。
1.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1.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1.4、“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1.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
1.6、小儿病:小儿哮喘,变应性咳嗽,鼻炎。
2 禁忌人群2.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2.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2.3. 瘢痕体质者;2.4. 咳黄浓痰、咯血患者;2.5. 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3 慎用人群3.1. 孕妇;3.2. 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3.3. 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3.4. 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3.5.2 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4 操作规范4.1.药物组成(主要针对上述第一类适应症,第二类疾病另附)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麻黄、生姜等为基本处方。
对于哮喘者白参、蛤蚧各等份,碾成细粉,早晚各服两克,连服一个夏季,可以补肺益肾、增强免疫力,控制冬季发作或减轻发作。
4.2.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麻黄等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4.3.药物制备因本院制剂室条件有限,拟今年从湖北省中医院引进成品药。
4.4.贴敷方法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4.5.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连续贴敷3天(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3次)。
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4.6.贴敷时间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4.7.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4.8.贴敷部位贴敷的部位一般以背部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百劳、膏肓、大椎、膻中等。
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5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5.1.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
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
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
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
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5.2.不良皮肤反应及处理方法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皮肤局部水疱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
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如果水疱体积过大,或水疱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
出现上述情况时,患者均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6 注意事项6.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6.2.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注意局部防止感染。
6.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6.4.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6.5.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
6.6.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6.7.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7 其他注意事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
对贴敷期间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
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并应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
同时,此疗法的使用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
七、项目预算1.宣传宣传单200张*0.3元=60.00元;2.中药及加工费:3.治疗费:每伏贴敷1次,每次30元,每年伏天共贴敷3次,一般2~3年为医疗程,即6~9次。
(每人次每疗程30×9=270:00元,每伏3次,每9次1疗程)如预计100人参与,则治疗费:27000:00元,整个疗程治疗优惠20%,每人每疗程为:270:00×20%=216.00元;如不按疗程者,每次30元收费。
则治疗费收入为:27000:00×80%=21600.00元4.每人1疗程的耗材费:(药费1.00+医药耗材1.00)×9=18.00元总消耗:18.00×100人=1800.00元5.其他不可预料的费用:6.远期效益:数万元以上。
八、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 毛利润:27000:00元。
①治疗费(每人次每疗程30×9=270:00元,每伏3次,每9次1疗程)如预计100人参与,则治疗费:27000:00元,整个疗程治疗优惠20%,每人每疗程为:270:00×20%=216.00元;如不按疗程者,每次30元收费。
则治疗费收入为:27000:00×80%=21600.00元②每人1疗程的耗材费:(药费1.00+医药耗材1.00)×9=18.00元总消耗:18.00×100人=1800.00元2 静利润:27000:00元—1800.00元==26200.00元.3远期经济效益:可达数万元之多。
九、项目结论与建议以上论证充分证实该项目是可以实施的,具有可操作性、经济性、副作用少、费用低廉、安全有效、老少咸宜、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等优点。
建议我院开展此项目。
如此次开展项目成功,市场需求潜力大,我们将作为我院我科的专业诊疗项目,每年定期开展,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
请院长、院办及相关专家讨论、提出宝贵意见。
项目主要负责科室:黄梅县人民医院中医科项目报告人:沈慧琴二零一叁年四月一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