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直肠癌护理中的应用张远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直肠癌护理中的应用张远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直肠癌护理中的应用张远平

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目的。这是21世纪医学一项新的理念和治疗康复模式。ERAS理念获益体现在:(1)提高治疗效果;(2)减少术后并发症;(3)加速患者康复;(4)缩短住院时间;(5)降低医疗费用;(6)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在临床上,目前ERAS以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最为成功。现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及专家经验,结合文献中结直肠手术的ERAS 方案[1,2,3,4,5,6,7,8,9,10,11,12,13],形成《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 一、术前评估及宣传教育 术前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及耐受性,加强宣传教育将有利于术后的康复。重点介绍治疗过程及手术方案,便于患者配合术后康复及早期出院计划,特别是让患者了解自己在此计划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 二、术前肠道准备 术前常规肠道准备对患者是一种应激刺激,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特别是老年患者。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肠道准备对结肠手术患者无益,还有可能增加术后发生肠吻合口瘘的危险[14]。因此,对进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不提倡常规行术前肠道准备,术前肠道准备适用于需要术中行结肠镜检查或有严重便秘的患者。

三、术前禁食禁饮 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传统的结直肠手术前过长时间禁食可避免反流误吸。现在许多国家的麻醉学会推荐对无胃肠道动力障碍者,麻醉6 h前允许进食固体饮食,2 h前允许进食清流质食物。术前12 h饮用800 ml、术前2~3h饮用400 ml清亮碳水化合物饮品,可以减少患者术前口渴、饥饿及烦躁等症状,并且显著地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让患者处于一个更适宜的代谢状态,减少了术后高血糖及并发症的发生。四、术前麻醉用药 除特殊患者,不推荐常规术前麻醉用药(镇静及抗胆碱药)。对于紧张型的患者在放置硬膜外导管时,给予短效的抗焦虑药可能有帮助。五、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在结肠手术中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有利于减少感染,但需注意:(1)预防用药应同时包括针对需氧菌及厌氧菌;(2)在切开皮肤前30 min使用;(3)单一剂量的预防与多剂量方案具有同样的效果,如果手术时间>3 h,可以在术中重复一次剂量。 六、麻醉方案 可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等麻醉方案。中胸段硬膜外阻滞有利于抑制应激反应、减少肠麻痹,利于术后快速苏醒、术后良好镇痛、促进肠功能恢复。 七、手术方式 直肠手术鼓励应用微创技术,如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等。结肠开腹手术应用ERAS取得的效果也较好,不应忽视。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手术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手术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患有结直肠疾病、需要行部分结肠切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FTS新理念治疗(新理念组)及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和住院总费用。结果新理念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0~3.4 d,中位数2.4 d;首次排便时间1.8~4.2 d,中位数2.8 d;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7.5%和7.5%;总并发症发生率5.0%;再入院率5.0%;住院总费用(1.96±0.44)万元(1.37~3.55万元)。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8~5.2 d,中位数2.8 d;排便时间2.5~6.0 d,中位数3.4 d;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15.0%和10.0%;总并发症发生率22.5%;再入院率2.5%;住院总费用(2.26±0.58)万元(1.84~5.24万元)。2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TS新理念治疗可以有效促进结直肠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总并发症的发生率,节省住院总费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结直肠手术胃肠功能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初,美国、德国,丹麦等多个国家都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的效果[13],国内四川大学也有此方面的研究[4]。FTS

的中心思想是:贯穿病人手术前后的整个治疗过程,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促进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加速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节省住院治疗总费用[5]。我国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因此这一理念的研究和应用更有其特殊意义,2005年8月~2006年7月笔者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患有结直肠疾病、需要手术切除部分结肠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新理念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组成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表1)。 1.2术前准备(1)新理念组术前应用1 d肠道准备法:术前1 d 进流质饮食(有肠梗阻症状者除外),13∶00口服33.3%硫酸镁100 mL+ 5%GNS 2 00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甲硝唑0.4 g,早中晚各1次,术前清洁灌肠[6]。(2)对照组沿用3 d肠道准备法:术前3 d即开始进流质饮食(有禁忌证者除外),口服藩泻叶、抗生素,术前1 d口服33%硫酸镁100 mL+5%GNS 2 000 mL,术前清洁灌肠。其他处理2组均相同。 1.3术中处理新理念组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7];术中除大失血(出血量>血容量的20%)外均输液2 000 mL(500 mL胶体+1 500 mL

结直肠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

结直肠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9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围手术期,观察组采取营养支持加速康复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2.30±0.41)d、停止输液时间(4.73±2.66)d、体重下降(2.66±0.94)kg、无并发症、住院时间(6.33±2.16)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可缩短结直肠癌患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学习。 标签: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是通过减轻患者在外科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缩短康复进程的处理方案[1],其中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尤其有效。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项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结直肠癌患者9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包括男31例,女24例,年龄63~77岁,平均68.3岁;对照组40例,包括男27例,女13例,年龄65~75岁,平均70.1岁;患者及家属自愿接受营养支持快速康复护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术前3d无渣流食,术前12h禁食,术前4h禁水。术晨清洁灌肠,常规胃肠减压[2]。术后1w禁食,排气后进流食,术后12h正常饮食。 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术前6h内禁食水,术前晚嘱患者口服1000ml温热的葡萄糖液,术前3h补服500ml温热的葡萄糖液。术晨胃部放置三腔喂养管,术中将喂养管头部降至空肠,放置在屈氏韧带下或吻合口下20cm处。术毕1h喂患者温开水500ml,术后4h饮温开水1000ml,10h 饮1500ml。术后24h用荷兰进口的能量全力增加肠内营养500ml,在24h内分4次泵入,逐渐恢复正常进食,正常饮食后加用生态营养制剂,2次/d,4片/次[3]。除此外,还加强止痛治疗和术后早期活动。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停止输液时间、体重下降值、并发症、住院时间。 1.4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8-08-22T11:46:20.5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1期作者:王秀萍 [导读] 目的探究并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过程中的应用疗效。 (皋兰县人民医院甘肃兰州 730200)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过程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分别选取结直肠癌手术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例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的临床指标做出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少,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后,患者恢复效果更好。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围手术期 结肠癌是临床过程中比较多见的疾病,它属于恶性肿瘤类疾病之一,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破环[1],因此一旦患有结肠癌,患者必须尽快得到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病情,否则,当结肠癌继续扩展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2]。Fast-track surgery(FTS)即加速康复外科,是以医学证据为前提而实施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种手段[3]。FTS是把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进行整合,以阻断传入神经的应激信号的传导,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辅助效果,同时对患者的康复效率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4]。本文分析并探究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治疗作用效果,通过将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分组观察,最终得到了一些研究结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分析研究的患者均是来自于2010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共20例),把选中的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男性较女性多2人(男6人,女4人);年龄均在53-65岁之间(平均年龄55.7±2.9岁)。对照组中男性较女性多2人(男6人,女4人);年龄均在51-62岁之间(平均年龄58.5±1.9岁)。临床资料显示,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P值<0.05),其家人在治疗前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在手术前向患者以及家属仔细的讲解FTS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并告诉患者早期活动对治疗的作用,尽量减轻患者的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前需要准备的工作有:手术前一天晚上禁止饮食;手术前三小时服用0.5L的碳水化合物。合理控制输液量和体温,并用血管收缩药物替代大量输液。在手术当天,叮嘱患者尽量要少量运动,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来加大运动量。使用镇痛泵对手术三天内的患者进行每天三次的止痛。可以在患者清醒5小时后服用少量流食,四天后才能正常进食,再此期间对患者的输液量也要有适当的控制。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的术后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 1.3 观察指标 通过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对患者手术后输液时间、手术后住院天数(d)和肛门排气时间(d)及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即呼吸道感染人数和泌尿系统感染人数的记录和统计对患者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是通过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值<0.05),详情见表1. 2.2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出现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的人数见表2,对比发现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0.05)。 表1 临床检查指标的对比 3.讨论 对准备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时间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最重要的是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出现[5]。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服务模式建议在手术前可以不需要对患者进行比较严格的肠道准备,这是因为肠道内的一些内容物几乎不会对手术过程中的操作造成影响[6]。此外,本次研究分析发现通过使用开塞露对患者进行肠道处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直肠癌护理中的应用张远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直肠癌护理中的应用张远平 发表时间:2019-05-15T17:11:08.4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作者:张远平 [导读] 探究结肠直肠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效果。 张远平 (宜宾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直肠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1月到本院治疗的168例结肠直肠癌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下加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并对两组首次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管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首次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短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拆线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比 组的14.28%(P<0.05)。结论结肠直肠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出现。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肠直肠癌;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168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November 2018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gital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The first feeding time, exhaust time, defecation time, extubation time, wire removal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irst feeding time, exhaust time and defecation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5). The extubation time, thread removal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38%,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4.28%)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rehabilitatio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Colorectal cancer; Nursing effect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167-02 快速康复外科就是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运用不同有效的方法,使手术应激与并发症的出现明显减少,使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明显提高,现阶段在不同类型外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伴随人们生活结构的改变,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越来也高,因此,怎样提升结肠直肠癌患者的康复效果,已经成为本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1]。现对结肠直肠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效果予以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1月到本院治疗的168例结肠直肠癌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比组84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55例、29例,年龄在46~66岁之间,平均年龄(55.63±10.52)岁;疾病种类:直肠癌38例,结肠癌46例。实验组84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57例、27例,年龄在47~65岁之间,平均年龄(55.42±10.35)岁;疾病种类:直肠癌40例,结肠癌44例。两组患者在疾病种类等基本资料的处理上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如术前准备与健康宣教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下加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内容如下:首先,术前干预:一方面,术前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如术前探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将疾病相关知识、术中操作与术后恢复情况等向患者介绍。另外,有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按照其具体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另一方面,术前不开展常规的肠道准备,如禁止饮食等。患者在手术前一天午夜开始禁食,术前3小时服用少量葡萄糖液体,若患者不能确定手术时间,可采用葡萄糖液体静脉注射。针对部分低位直肠癌者于术前一天晚上,采用肥皂水灌洗与清洁肛门;并在术前对患者不予以胃管留置。其次,术中干预:维持适宜的手术室温度,通常保持在23~25摄氏度,并在术中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身体暴露。对腹腔冲洗液予以加温处理,温度保持在31~33摄氏度。并对患者的体温变化密切观察。术中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与医嘱,为患者留置尿管与胃管。最后,术后干预:第一,术后患者运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6小时,频率保持在每分钟40~80次,6小时停用呼吸机后马上持续低流量吸氧,速度为分钟3L,吸氧时间1~3天,并在吸氧时对血氧饱和度密切监测,保证血氧饱和度超过98%;第二,患者清醒后,若生命体征较平稳,可少量多次的饮用一些水,医生腹部听诊倘若听闻肠鸣音,就可以开始进食,但需对饮食顺序充分注意,由清流质食物、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普通流质师傅的顺序,循序渐进。第三,针对患者的不同引流管,若患者没有特殊的病情变化,可在术后1天内将其拔除,胃管与导尿管也需要在术后1天内拔除;第四,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护理其开展床上活动,如伸展四肢运动等。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翻身,对下肢予以气压处理。第五,术后2天内运用止痛泵予以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药物为吗啡(0.2mg/h)与0.25%丁哌卡因。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管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腹部疼痛、肺部感染、腹胀、尿潴留等)。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如排气时间与首次进食时间等)与计数资料(如并发症发生率)分别用()、%表示,分别用t、X2检验,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首次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 如表1:实验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为(22.48±3.86)小时、(60.75±19.85)小时、(71.25±29.74)小时,明显短于对比组患者的(22.48±3.86)小时、(60.75±19.85)小时、(71.25±29.74)小时(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