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斯大林模式(历史研究性课题)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210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210人教PPT课件
• 美国商人哈默留言:好嘞,下次我尽可能把美 国汽车大王福特叫过来,与你们建立汽车联合 企业。
• 结论:新经济政策使得苏俄形势峰回路转。
• 列宁答复: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 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 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有利新于经稳济定政政策治的形实势施,,使巩苏固联苏经维济埃得政到权了恢;复。列 宁是对向此社感会到主很义欣过慰渡,他的说正:确“途在径战;争结束的时候,俄 国是就马像克是思一主个义被理打论得半的死发的展人与…创…新而。现在,谢天谢地,
20世纪50-70年代末实行过。
启 示:
①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②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协调发展; ④建设社会主义要注重改善民生; ⑤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
三种现代化模式
西方模式 (英国)
斯大林模式
生产资
料所有 私有制

单一公有制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 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斯大林
斯大林模式之功绩:
丘吉尔: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 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 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 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丘吉尔评论: 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 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 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 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
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 时期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 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把全国的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及文化科学事业等决策权集中 在党中央的最高层。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共22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共22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材料2:俄共元老:列宁是向资本主义过渡,是 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俄共青团与俄共:新经济政策背叛了十月革命 的理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是严重的倒退, 退团退党!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公式1:社会主义=生产力+公有制+计划 经济+按劳分配
思考:新经济政策是否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复辟资 本主义?为什么?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国有化(公有制)
流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义务劳动
学法指导:6W自学大法,即时间(when)、地点 (where)、人物(who)、是什么(what)、怎样 做(how)、为什么(why),尤其要关注why, what,和how!
一、硝烟铁腕非捷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自主学习一:哪一项具体的政策对农民伤害最 大?为什么还要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
问题探究一:“战时共产主义”是捷径吗?
项目 农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材料1:在生产力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 义基础上建立社会
工业 流通 分配
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义务劳动
主义,实行公有制、 计划经济和按劳分 配,取消商品生产 和货币。--马克思
公式1:社会主义=生产力+公有制+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
82
战时共产主义
%
公式1:社会主义=生产力+公有制+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
一、硝烟铁腕非捷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事实证明,非但不是捷径,更是引发了一 系列的经济政治问题,因此才会出现视频 中兵变的一幕。形势的变化逼迫列宁等人 不得不抛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推行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征与历史作用PPT(22张)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征与历史作用PPT(22张)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的特征
所谓斯大林模式即苏联模式,一般而 言,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推进国家工 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政治 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方法。其 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斯大林宪法(苏联宪 法)的颁布,其最大特点是高度集权,在 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全面排斥资本主义和 市场经济。
机会,开始了大清洗运动,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境,
格里哥里·叶夫谢也维奇·季诺维也夫和列
甫·波里索维奇·加米涅夫先后被捕、被杀。布
哈林预感到自己即将被捕,他写了一封致未来党
的代表大会的信,要求妻子安娜·拉林娜背诵下
来,然后把信烧掉。在信中,布哈林为自己所受
到的冤屈辩白,呼吁未来一代党的领导人为他平
反昭雪,恢复名誉。
• 基洛夫原名谢尔盖•米 洛诺维奇•柯斯特里科 夫,生于1886年3月 27日,卒于1934年12 月1日。苏联布尔什维 克革命者和重要领导
人,曾任前苏联共产
党(布)中央政治局
委员和中央书记,列
宁格勒省委第一书记
等职。他的遇刺事件
直接触发了被称为大 清洗的恐怖镇压。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的 形成、特征和历史作用
• 斯大林于1879年12月21日出生 于格鲁吉亚的哥里城的鞋匠家 庭。1953年3月5日在莫斯科逝 世。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在党的二大后支持以列宁 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此间,他 先后 7次被捕,6次流放。1912 年春,遵照列宁的指示创办 《真理报》,9月任《真理报》 主编。1912年底至1913年初撰 写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 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 族问题的理论和纲领,得到列 宁 很 高 评 价 。 1913 年 7 月 ~ 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458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458人教PPT课件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主 农业 要 工业 内 容 贸易
分配 制度
影响
过渡方式 直接过渡
逐步过渡
经验教训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不能……
【即时练习】
1、 20世纪初,一种非西方的发展方式首先在俄 国出现,它否定资本主义,力图用社会主义的方 式实行现代化 (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20世纪与 现代化》) 。这种发展方式指的是:
第二十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斯大林模式”
内容推荐
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 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 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 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败、
亡于不该亡。……
全书分为“凯歌年代”、“‘退却’年 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 “战后年代”五个专辑。其中涉及的论题 广泛,有对苏联领导人的理解与评价,也 有对苏联一系列政策方针、思想路线的全 方位探讨与解析。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 对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命运的回眸与省 思。无论岁月怎样流尚、怎样消逝,对于 苏联历史的评述总是不会停止下来的,因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1919)
问题:据材料分析战时共产主义实施的目的。
目的:①战胜敌人,赢得战争的胜利。 ②过渡到社会主义。
学者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 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 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一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 的“‘退却’年代”。 回答:
——引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依据材料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途径: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 原因: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 易。可以为重工业进行必要的资金积累和技术准备。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230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230人教PPT课件
影响:1、经济迅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 家。2、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整体上己经达到 了小康水平。
启示:1、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没有一种万能的模式, 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2、要从国情出发, 从实际出发,制订经济政策;3、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要按比例发展经济;4、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相 适应;5、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6、不同国家和不 同社会制度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经济发展的经验。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使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不同于传 统市场经济模式和苏联计划经济的全新模式,实现了制度的创新;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 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 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 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斯大林模式:(20世纪20年代至苏联解体)经济:小生产占优势, 经济文化落后;政治:缺乏民主传统和建设经验,阶级斗争激 烈;思想:封建专制思想残余;个人因素:斯大林统治地位的确
内容: 农业:战:余粮收集制;新:固定的粮食税;斯:农业集体化 工业:战:国有化;新:允许私人开办中小企业,允许外国资 本家经营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资源;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工业化方针 管理:战:高度集中,取消自由贸易;新:恢复货币流通和 商品交换;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分配:战:普遍义务劳动,食物配给制;新:废除食物配给 制,实行按劳分配。 所有制:战:农民私有,工业国有;新:多种所有制并成; 斯:单一的公有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省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省一等奖)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式,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利用史料分析发、历史比较法、问题探究法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以及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让学生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以及“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总结三种经济模式的经验,得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结构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课文引言部分引用了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的一个场景,生动地说明了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教学过程可以使用电影《列宁在1918》中的电影片段或者镜头设计相关问题导入。

因为这个单元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所以也可以直接提问“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哪个国家”作为导入。

开始学习新课。

第一个字目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教材首先叙述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

在讲授新课是要对当时的背景作介绍,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和德奥集团签订了协定,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一样的斯大林模式(历史研究性课题)

不一样的斯大林模式(历史研究性课题)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研究材料对高中历史教材的补充(远安一高313班第一组)目录:共计五个部分1.斯大林上台的历史背景2.斯大林的性格3.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弊端4.斯大林模式的特征5.斯大林和希特勒的比较(同为独裁统治)参考材料:百度贴吧、新浪博客、汗青网、武林网、《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等正文:一、斯大林上台的历史背景;列宁临死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斯大林有很大缺点,就建议给斯大林撤职,不让他接班了,让托洛斯基,红军之父托洛斯基接班。

结果当时斯大林羽翼已丰,他的部下切断了列宁跟外界的一切联系,连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去看望列宁,出来都会遭到搜身。

列宁去世之后,斯大林当上了苏联领导人。

他一上来,先要干掉的是托洛斯基,于是托洛斯基成为了“帝国主义的间谍”,1927年被开除出苏共,之后被驱逐出境。

托洛斯基先是住在土耳其,后来1940年在墨西哥城,被苏联特务拿一把冰锥给劈死了。

然后斯大林又把屠刀对准了自己的另外两个战友——加利耶夫和季诺维也夫。

这两个人当年跟斯大林、列宁都是平辈的,被关进监狱里严刑拷打,打得伤口往外爬蛆,在牢房里三十七八度的时候,给接通暖气,让伤口无法愈合。

斯大林的部下跟加利耶夫和季诺维也夫说,只要你们俩在法庭上认罪,对你们会从轻发落。

这样就认罪了,这谁受得了啊?在沙皇的时候,我也没受过这么大罪。

沙皇八十年,判决的625个政治犯里判死刑的191个,斯大林枪毙了500万人。

这些人为啥,那酷刑他受不了啊,就认罪吧,认罪,斯大林就在莫斯科搞了一场世纪大审判,把外国的记者都叫来,拍电影,那外国记者一边录像一边乐,没见过这么审判的。

“这事儿是你干的吗?”“不是我干的”,正常人都这种反应,不是我干的!“你看这儿有你的指纹”,“有人伪造的!”“他是证人”,“他胡说!”结果法庭审这俩——加利耶夫和季诺维也夫,“你们俩是帝国主义间谍吗?”“没错,我们俩是!”“然后你说吧,你交代吧,你反党的罪行”,结果他俩抢着说,这是我干的,不是你干的,这是我干的!这作假作得太明显了,谁都能看得出来,那记者就直乐。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_史学论文:斯大林模式重评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_史学论文:斯大林模式重评

斯大林模式重评——必要性、方法及其他1963年,毛泽东在审阅《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编辑部联合撰写的《关于斯大林问题》一文时写道:“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

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09页)这话深刻地预示了有关斯大林问题研究的走向:21世纪仍将继续争论。

苏东剧变后十多年来,斯大林模式的话题再度被热炒,不同立场的学者对斯大林模式持有截然相反的见解,各种观点激烈碰撞。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年头,笔者撰写本文,以期抛砖引玉,为全面重评斯大林模式揭开序幕。

一、对几组概念的辨析“模式”(英文:Mode)一词的本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

当“模式”这个词被用于形容一定社会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时,它所具有的含义应该是指一定政府代表统治阶级组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时所提倡的理念、所组建的体制和所采取的政策、方针等。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函概这些含义,那么,采用“社会模式”应该是恰当的。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由于“社会模式”这个词太抽象,而且它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概念在含义上比较难以区分,因而很少被人使用。

不过,在指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模式时,“社会主义模式”这个概念的使用频率就比较高了。

本论文所研究的斯大林模式,恰恰就是斯大林时期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模式,有些学者称之为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相同的,都是指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理论及其实行的体制和采取的政策等。

在深入研究斯大林模式之前,一定要廓清下列几组概念的区别。

1.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与社会模式。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制度是从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性质的角度对社会形态作出的另一种称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研究材料
对高中历史教材的补充(远安一高313班第一组)
目录:共计五个部分
1.斯大林上台的历史背景
2.斯大林的性格
3.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弊端
4.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5.斯大林和希特勒的比较(同为独裁统治)
参考材料:百度贴吧、新浪博客、汗青网、武林网、《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等
正文:
一、斯大林上台的历史背景;
列宁临死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斯大林有很大缺点,就建议给斯大林撤职,不让他接班了,让托洛斯基,红军之父托洛斯基接班。

结果当时斯
大林羽翼已丰,他的部下切断了列宁跟外界的一切联系,连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去看望列宁,出来都会遭到搜身。

列宁去世之后,斯大林当上了苏联领导人。

他一上来,先要干掉的是托洛斯基,于是托洛斯基成为了“帝国主义的间谍”,1927年被开除出苏共,之后被驱逐出境。

托洛斯基先是住在土耳其,后来1940年在墨西哥城,被苏联特务拿一把冰锥给劈死了。

然后斯大林又把屠刀对准了自己的另外两个战友——加利耶夫和季诺维也夫。

这两个人当年跟斯大林、列宁都是平辈的,被关进监狱里严刑拷打,打得伤口往外爬蛆,在牢房里三十七八度的时候,给接通暖气,让伤口无法愈合。

斯大林的部下跟加利耶夫和季诺维也夫说,只要你们俩在法庭上认罪,对你们会从轻发落。

这样就认罪了,这谁受得了啊?在沙皇的时候,我也没受过这么大罪。

沙皇八十年,判决的625个政治犯里判死刑的191个,斯大林枪毙了500万人。

这些人为啥,那酷刑他受不了啊,就认罪吧,认罪,斯大林就在莫斯科搞了一场世纪大审判,把外国的记者都
叫来,拍电影,那外国记者一边录像一边乐,没见过这么审判的。

“这事儿是你干的吗?”“不是我干的”,正常人都这种反应,不是我干的!“你看这儿有你的指纹”,“有人伪造的!”“他是证人”,“他胡说!”结果法庭审这俩——加利耶夫和季诺维也夫,“你们俩是帝国主义间谍吗?”“没错,我们俩是!”“然后你说吧,你交代吧,你反党的罪行”,结果他俩抢着说,这是我干的,不是你干的,这是我干的!
这作假作得太明显了,谁都能看得出来,那记者就直乐。

好,你们俩承认自己是间谍了,法官一敲锤,判处季诺维也夫、加利耶夫死刑,立即执行!傻了,同志们,原来不是跟我们说交代了从轻发落吗?不管不管,往外拉,拉!他们就喊,我们要见斯大林同志一面;推上囚车了,这两位就使劲拍门,看在死去的列宁的份儿上,我们要见斯大林同志一面;囚车到了刑场了,坑都挖好了,给他俩往坑里拖,他们俩喊,看在上帝的份儿上,我们要见斯大林同志一面!“砰砰”两枪,然后一埋。

这个时候跟斯大林平辈的,布尔什维克党的
头儿,就剩一个布哈林了。

他被抓起来,刚要打,布哈林说别打,我承认我是间谍,我承认不承认都得死,别打,甭受罪了,我是间谍。

我就一个要求,你崩我之前,我要见我妻子一面,斯大林说这可以,一个小时的时间,见面吧。

他妻子一进来,布哈林就给了妻子一封遗书,让她把这封遗书背下来,然后把它吃了,因为妻子出门肯定被搜身,带不出去,只能背下来。

那封遗书写的是——致苏共下一代党的领导人的公开信。

布哈林明白,斯大林要我的命,我跟他没道理可讲,无论如何妻子要活下去,因为我一死,妻子不是被枪决,就是被发配西伯利亚了,妻子比他小25岁,所以有点办法也要活下去。

五十年以后,布哈林的妻子把这封遗书交给了苏联最后一代党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宣布给布哈林平了反。

列宁时代的政治局委员是11个,被斯大林枪毙了9个,列宁时代召开的最后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出席的代表是1162个,被斯大林枪毙了1095个,这个列宁时代的州委书记一级的官员,95%被处决。

更惨的是在军队里面,5个元帅枪毙了3个,剩下2个连作战地图都不会看的白痴——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这是两位就会光着膀子给我上的主;15个国防部副部长、大将,全部被处决;80个军长,枪毙了57个;110个师长,枪毙了87个;195个旅长枪毙了121个;苏联红军上校以上军官,被枪毙了80%。

希特勒激动得要授予斯大林一级铁十字勋章,还真没有任何一场战争能够使敌方高级将领有这么大的损失。

说是斯大林中了希特勒的反间计,斯大林绝对能看出来是假的,他就以这个为借口,来整肃这帮军官。

所以,希特勒非常得意地讲,苏联红军是无头巨人,四百多万,一万多辆坦克,看着挺神,但它没有脑袋,没有指挥中枢。

所以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红军丧失阵地,一溃千里,德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原因在于它的高级将领都被自己清洗掉了。

像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一年之中由团长升到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方面军司令,一年连升五级,坐着火箭上升,他能指挥70万大军吗?他就指挥两三千人的水平。

所以西南方面军一被围,基尔波诺斯
上将,第一个反应就是砸毁电台突围,底下人都跟他失去联系了,之后投降,70万人被围,66.5万人被俘。

苏军的上将领着司令部的一两千人突围,他干这个挺得心应手的,他就指挥这点人的水平。

要不就是德军的坦克一冲过来,上将抱着炸药包就上去了,不愧为战斗英雄,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上将粉身碎骨,坦克接着往前开,没炸着……
因为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就是个人独裁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所以,要改革,正确道路是民主和市场经济。

你只要是这样的改革,就能成功。

苏联、东欧的改革失败全是因为他不是这么改的。

二、斯大林的性格;
斯大林,作为前苏联的重要领导人,他对前苏联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前苏联打造成了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的重工业强国,百年之后的斯大林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排名前三名的领导人。

那么前苏联的一代领袖人物,斯大林性格如何?斯大林性格中的优劣势又表现
在哪些方面?作为一个领导人,斯大林的性格是否具有领导者的共性?
历史上对于斯大林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论如何,斯大林在前苏联的建设行程中,的确是功不可没,虽然他后期犯下了种种错误,但这不妨碍斯大林所取得的成就。

作为一个领导人,他应该具备哪些性格特质呢?
其一、作为一个领导,他必须有高度的领导欲望,就如同不想当官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一样,领导人如果失去了领导欲,那么他的领导将会导致极其可怕的结果。

斯大林性格中对于权力的追求表现的是极致的,不然也不会有斯大林推崇过度的个人主义,他不光希望自己是一个领导人,更希望自己是所有人臣服和膜拜的对象。

其二、作为一个领导,他必须有果敢的决断、灵活的处事手段。

这点也是极其吻合斯大林的人物性格的,他在十月革命后,成为前苏联的领导人,彻底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反而推行了高度的工业化路线,这是他做事果断的表现,但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后,他能够有效的拉拢一些,打压一些,不可不说斯大林的处
事多变,实非常人所能比拟的。

三、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弊端
斯大林,前苏联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曾是历史上的光耀璀璨之星,他的一生留下了众多的功绩、但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的弊病,在他百年之后,斯大林的众多功过成为后人评说的焦点,其中斯大林模式成为众多学者、乃至政治家关注的重点,那么斯大林模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模式?斯大林模式存在着哪些弊端,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后世之人又将其称为苏联模式,表现的是斯大林担任领导时苏联表现出来的一种模式,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乃至经济体系,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践踏了广大人民的精神,取而代之的是长官乃至领导的集中意志,斯大林模式的极致体现便是斯大林个人崇拜主义的过度宣扬。

其次再来详细描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以及斯大林模式弊端的体现。

其一、斯大林模式管理,强调了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并致力将苏联建设成为工业大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大国。

但在进行工业化的改革同时,国家内部的农业处于严重落后,斯大林过度打击农民,造成了乌克兰大饥荒的出现,这在历史上导致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其二、斯大林过于强调个人崇拜,将民众的意志和权力抛诸于脑后,可以说斯大林模式早已脱离了马克思列宁他们所提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初衷,走向了一个四不像的社会,内部激化了人民斗争,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稳定。

四、斯大林模式特征;
斯大林模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个人崇拜,人们认为他是活着的列宁,比列宁还伟大,这个行星上最伟大的一种人。

在斯大林的家乡,格鲁吉亚的主峰,1800米的主峰上,耸立着斯大林40多米高的铜像。

真佩服苏联人,那时候也没有直升飞机,他们怎么给弄上去的?底座上还刻着一行字:献给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

一定要
崇拜他。

这就是独裁统治的第一个特征,个人崇拜。

第二个特征是,凡是跟我意见不合的人,我都要干掉。

咱没有政见之争,不许你给我提意见,你提意见就是反革命,反革命我就把你干掉。

所以,在斯大林的统治下,苏联发生了一场恐怖的肃反运动,斯大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昔日的战友,挥起了屠刀。

五、斯大林和希特勒的比较;
斯大林和希特勒,世界上有名的两个领袖,在取得了卓越不凡成就的同时,也留下了臭名昭著的恶名。

那么斯大林和希特勒两个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或者说斯大林和希特勒,同为一国的领导人,他们的性格、出身、经历之中有哪些异同点?下面围绕斯大林和希特勒,将开展一场比较,看看斯大林和希特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从斯大林和希特勒之间的相同点来谈起。

第一、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曾经担任过一个国
《不一样的斯大林模式》历史课题研究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