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木贴面产的问题及决方法
黑胡桃薄木贴面技术

黑胡桃薄木贴面技术60年代以来,日本的大川勇、基太村洋子、矢田茂树等对木材的染色技术作了研究。
有些国家也有关于薄木染色技术的专利和产品。
我国自90年代以来一直对木材染色进行探索和实践。
薄木仿黑胡桃木染色技术是将泡桐、杨树等速生树种的木材,或普通进口热带木材,刨切成厚度0.13—0.15mm的薄木,经过染色处理,染成接近天然黑胡桃木等珍贵木材色泽的加工技术。
染色过程中,薄木不破碎,染色液可循环使用,无污染。
染色后的薄木颜色均匀,耐水耐晒。
人造板仿黑胡桃薄木贴面技术是将染色后的薄木胶贴在人造板表面,增加人造板的装饰效果,提高其附加值。
普通人造板贴面技术工艺分干贴和湿贴两种,目前工业生产以湿贴为主。
加工方式分机械贴面和手工贴面。
机械贴面以0.5mm以上的厚板为主,目前我困薄板贴面均采用手工贴面。
仿黑胡桃薄木染色与贴面技术主要由薄木刨切、仿黑胡桃薄木染色和人造板薄木贴面三部分组成,根据作者的操作经验,现将其加工过程简述如下。
1 薄木刨切工艺工艺流程:原木剖方蒸煮刨面刨切码放剪切。
(1)原木:白梧桐(俗称爱油斯),泡桐,水曲柳等。
原木到厂后要剥皮,截断。
(2)剖方:根据产品的要求定下锯图。
目前由于直纹贴面板的销路好,一般采用四面下锯法。
如果要求树影多,应尽可能地保证径切板的数量;如果要求山纹,则应尽可能多的保证弦切板的数量。
(3)蒸煮:是木材刨切的关键工段,温度在60-100℃,按10℃/h升温,加热时间30—60h。
温度太高,升温太快,能量消耗大,易造成原木开裂,并有色差;温度太低,蒸煮时间太长;蒸煮时间过短,内外软化程度不同,色泽不一致;最关键的是由于内外含水率不同,导致木方在刨切之前弯曲,使薄木降等或报废。
(4)刨面:清除木方表面因蒸煮而造成的污染,特别是铁污染部分。
(5)刨切:薄木厚度0.13—0.15mm,视木材品种和生产工艺要求而定。
薄木太薄,易碎、透胶,给贴面工段增加难度;薄木太厚,则增加成本,并给染色带来困难。
微薄木饰面的生产工1

微薄木饰面的生产工艺1.1基材与设备要求微薄木饰面所用的基材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等。
由于微薄木厚度仅有0.3-0.8mm,基材的缺陷,如表面不平、裂纹等都会反映到微薄木装饰的表面上来,造成装表面的缺陷,为了保证装饰质量与效果,基材应该达到一定的要求。
1)各种基材必须达到标准的强度及耐水性能。
2)基材结构对称,板内含水率均匀一致,控制在8-10%范围内,基材尺寸的稳定性好。
3)基材表面必须光滑平整,质地均匀。
胶合板表面无活节、裂纹、孔洞等缺陷;中密度纤维板表面无粗糙、损边、缺角等;刨花板要求表面由细小刨花构成,最好是三层结构或渐变结构板。
4)基材厚度、平整度要达到标准,在粘贴微薄木前,要进行砂光使基材达到粘贴要求。
基材的形状决定微薄木的粘贴方式。
如图1所示,在A处一般采用软成型封边机和异型包贴机等设备进行封边;在B 处通常采用普通热压机进行覆面;在C处,由于变形较大可以采用手工封边;在D处,通常使用真空覆膜压机贴面。
对于个别较难覆膜的家具部件,为减少质量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手工粘贴和使用实木小部件结合的方法,这样既能节约珍贵木材,又可减少覆膜难度。
基材形状变形较大处,粘贴前需打磨处理使基材表面形状变化趋于平缓易于粘贴,同时还要对该处粘贴的微薄木进行润湿处理。
1.2微薄木的要求适于制造微薄木的树种很多,常用的国产树种有水曲柳、柞木、桦木、锻木、榉木等。
进口材有柚木、花梨木、桃花心木、枫木、榉木、橡木等。
木材一般要求结构均匀,纹理通直、细致,或早晚材比较明显,纹理粗大或密集,能在径切或弦切面形成美丽的木纹。
有时为了要特殊花纹而选用根段的树瘤多的树种。
树种材质不能太硬,要易于进行切削、胶合和涂饰等加工。
阔叶材导管直径不能太大,否则制成的薄木易破碎,胶贴时易透胶等。
用刨切方法生产的薄木片,因纹理真实、自然,是一种良好的装饰材料。
但为了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珍贵木材,因此应合理确定刨切薄木的厚度。
厚度大,浪费珍贵木材;厚度小,易透胶又容易破损。
超薄瓷贴面成果不足及整改措施

超薄瓷贴面成果不足及整改措施超薄瓷贴面成果不足及整改措施一、问题概述超薄瓷贴面是一种新型的装饰材料,具有轻薄、耐久、易清洁等优点,因此在建筑装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超薄瓷贴面的成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安装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施工周期长等问题。
为了提高超薄瓷贴面的成果质量,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安装难度大1. 原因分析:超薄瓷贴面的安装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和精细的施工技术,而目前很多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
2. 整改措施:2.1 加强培训和教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对超薄瓷贴面安装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2 设立示范项目:选择一些典型项目进行示范性安装,吸引更多的施工人员参与,提高整体施工水平。
2.3 引进先进设备:采购先进的安装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质量不稳定1. 原因分析:超薄瓷贴面的生产工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原料和加工过程。
目前存在一些厂家生产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2. 整改措施:3.1 优选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有信誉、质量可靠的超薄瓷贴面供应商。
3.2 加强质检环节:对每批次进货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3.3 完善生产流程:建立完善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
四、施工周期长1. 原因分析:超薄瓷贴面安装过程中需要多道工序,并且每道工序都需要时间进行固化和干燥。
2. 整改措施:4.1 工艺优化: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和改进操作方法,缩短每道工序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4.2 引入新技术:引进新型的快速固化剂和干燥设备,加快施工过程中的固化和干燥速度。
4.3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人员配备,确保施工期限的控制。
五、其他问题及整改措施1. 超薄瓷贴面接缝不平整:加强施工人员对接缝处理技术的培训,采用专业的接缝材料进行处理。
2. 超薄瓷贴面易碎:优化超薄瓷贴面的生产工艺,增加其抗冲击性能,减少损坏率。
薄木(木皮)装饰贴面技术及其应用

薄木(木皮)装饰贴面技术及其应用随着家具和木制品生产中各种木质人造板的应用,需要采用各种贴面和封边材料作表面装饰和边部封闭处理。
贴面(含封边)材料按其材质的不同有多种类型,其中,木质类的有天然薄木、人造薄木、单板等;纸质类的有印刷装饰纸、合成树脂浸渍纸、装饰板等;塑料类的有聚氯乙烯(PVC)薄膜、聚乙烯(PVE)薄膜、聚烯羟(Alkorcell奥克赛)薄膜等;其它的还有各种纺织物、合成革、金属箔等。
贴面材料主要起表面保护和表面装饰两种作用。
不同的贴面材料具有不同的装饰效果。
其中,薄木是家具制造与室内装修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木质的高级贴面材料。
采用薄木贴面工艺悠久历史,能使零部件表面保留木材的优良特性并具有天然木纹和色调的真实感,至今仍是深受欢迎的一种表面装饰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家具与木制品生产和室内装修中。
1 薄木的分类薄木(Wood veneer),俗称“木皮”,是一种具有珍贵树种特色的木质片状薄型饰面或贴面材料。
装饰薄木(木皮)的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
一般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是按薄木的制造方法、形态、厚度及树种等来进行的。
1.1 按制造方法分(1)锯制薄木(Sawed veneer):采用锯片或锯条将木方或木板锯解成的片状薄板(根据板方纹理和锯解方向的不同又有径向薄木和弦向薄木之分)。
(2)刨切薄木(Sliced veneer):将原木剖成木方并进行蒸煮软化处理后再在刨切机上刨切成的片状薄木(根据木方剖制纹理和刨切方向的不同又有径向薄木和弦向薄木之分)。
(3)旋切薄木(Rotary veneer):将原木进行蒸煮软化处理后在精密旋切机上旋切成的连续带状薄木(弦向薄木)。
(4)半圆旋切薄木(Semi-circular rotary veneer):在普通精密旋切机上将木方偏心装夹旋切或在专用半圆旋切机上将木方进行旋切成的片状薄木(根据木方夹持方法的不同可得到径向薄木或弦向薄木),是介于刨切法与旋切法之间的一种旋制薄木。
家具表面薄木贴面工艺及质量控制

下, 优化排 列组合方式 ( 尽 量采用最少 的组合 ) 。另外 , 裁板 图的设 计要尽可能减 少锯切方 向的转换 ,以提高
作业效率 。
木贴面生产工艺为基础[ I , 分析薄木贴面生产存在 的问 题 ̄ 5 - 7 ] , 为提高产品质量 、 降低制造成本提供理论指导 。
Ke y wo r d s : v e n e e r o v e l r a y i n g ; t e c h n o l o i g c a l p r o c e s s ; q u l a i t y c o n t r o l
随着珍贵木材资源 日益减少 , 薄木贴面板材被广泛
LU 0 Ch un -l i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F o r e s t r y V o c a t i o n -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Mu d a n j i a n g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1 5 7 0 1 1 , C h i n a )
家具表面薄木贴面工艺及质量控制
罗春丽 (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 术 学院 , 黑龙江 牡丹 江 1 5 7 0 1 1 )
摘
要: 阐述 了薄木 贴面工艺流程 , 可为 家具 制造 企业的生产管理及提 高产品质 量提供 参考。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9 5 3 ( 2 0 1 4 ) 0 6 — 0 0 5 1 - 0 3
关键词 : 薄木 贴面 ; 工艺流程 ;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 r I ' s 6 5 3 . 2 文献标识码 : A
概述贴面类施工的常见通病及其解决措施

概述贴面类施工的常见通病及其解决措施好嘞,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贴面类施工中那些烦人的通病,还有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说到贴面,大家可能想到了家里的墙壁、厨房的橱柜,或者是那块闪闪发亮的台面。
可是,这些美丽的表面背后,有些小毛病可真让人头疼。
先说说最常见的——空鼓。
这玩意儿就像是家里养了只“会唱歌”的猫,听着倒是挺有意思,可一旦出现在墙上,那就糟了。
什么叫空鼓呢?就是贴面没贴紧,像个鼓一样轻轻一敲就发出声音。
这时候,你的心情就像被小虫子咬了一口,别提多烦了。
解决这问题,关键是得确保基层处理到位,别让水泥层像个大水池,湿答答的,影响贴面的粘合力。
施工的时候,可得像细心的妈妈一样,认真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遗漏。
再说到贴面材料的选择,别贪图便宜,三两块钱的东西,做出来的效果真是让人心寒。
再来聊聊色差问题。
嘿,色差就像是两位好朋友,明明是同一件衣服,却穿上身后就变得天差地别。
贴面颜色不一致,尤其是大面积铺贴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抓狂。
这个问题可不是小事儿,想象一下,刚贴完的墙面就像是彩虹的拼盘,五颜六色,谁受得了?解决办法很简单,施工前一定得认真挑选材料,最好在同一批次中采购。
多注意光线变化,别让那不明的光影给你搞得心慌。
还有一件让人心烦的事儿,翘边。
没错,翘边就像是门框上突出来的钉子,随时准备给你一个惊喜。
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下,贴面一旦翘起,整个人的心情都跟着一起上天入地。
这个问题,根源在于施工时对基层的处理不到位,水分没控制好,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麻烦。
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确保材料质量,也得认真对待基层处理,别让它们如同涂鸦般随意。
说完了这些,我们还得提提开裂。
开裂可不只是表面的问题,这可是直接影响到美观的。
贴面一旦开裂,那可是“我心如刀绞”的感觉,真是丢人。
想想看,你刚装修好的房子,结果墙面就像得了皮肤病,谁能受得了?这问题的解决在于施工时的细心,注意气候的变化,选择适合的粘合剂,像个老手一样掌握好施工环境。
咱们再来聊聊施工不平整。
薄木贴面工艺流程

薄木贴面工艺流程
薄木贴面工艺是家具制造中常见的一种制作工艺,也是一种让家具表面更美观、更耐用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薄木贴面的工艺流程。
1. 材料选择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薄木材料,一般是厚度在0.5-0.6mm之间的木皮。
常用的材料有樟木、柚木、榉木等。
为了保证家具表面的质量,需要使用优质的木材。
2. 切割木皮
将选好的木材经过处理后,使用专业的设备将其切成适当大小的木皮。
切割时需要注意木皮的方向,保证其纹理与家具的整体风格一致。
3. 砂光处理
将切好的木皮进行砂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这一步需要专业的砂光机设备,操作时需要注意不要砂光过度,否则会影响木皮的质量。
4. 涂胶
将砂光处理好的木皮放入专业的胶涂机内,喷上一定量的胶水。
胶水需要选择适当的品质,保证粘附力和耐用性。
5. 冷压
将涂有胶水的木皮放到家具的表面,使用冷压机进行压缩,使之紧密贴合。
冷压的时间、温度需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家具表面的质量。
6. 去毛刺、打磨
在冷压后,需要对家具表面进行去毛刺和打磨处理,使之更加光滑、平整。
这一步需要使用专业的打磨机和去毛刺工具,操作时需要注意不要破坏木皮的表面。
7. 上漆、包装
最后一步是对家具进行上漆和包装处理,使之更加美观、耐用。
选择合适的涂漆、颜色和漆的质量非常重要。
包装时需要注意家具的保护,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通过以上步骤,薄木贴面工艺就完成了。
这一工艺能够使家具表面更加美观、耐用,是家具制造中常见的一种方法。
薄木贴面多层实木复合地板鼓泡问题的研究

R e e r h s a c on Contol ng t i o o e n Pa q tFl or Pr r l he A r Bl w Pr bl m i r ue o odu to i c i n
S —e HE Qi l —i
( uh uTme lo n t, h n j gn i ,i g u25 3 ,C ia S zo i s o r gCoLd Z a g aa gC t Ja S 16 7 F i i y n hn )
gmn w ihi rv s h vn e s f o t g as we o nte r lw rt . r , hc mpo e ee e n s ai , l l r w o i t oc n oo d h a b i ao
Ke r s s l o tn ; ic st ; i b o a h sv ol r a a t r ywo d : o i c n e t v s o i ar lw; d e ier l r me e d y ep
a h sv lr aa tr e ei v sia e e p c iey A e f p i z dp a ee s a c u rd a d t i wo k e y d e iemi r mee r e t t dr s e t l. s t t ep w n g v o o mie am t r sa q i n s r e v r r w e h d w l t o to e ar l w p o l m t i % d rn ep q e o r r d c in p o e s T ep o u t n p a t eh s el oc n rl h i o r b e wi n2 t b h u gt a u t o o u t r c s . h r d c i r ci a i h r l f p o o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释剂挥发速度太快。
■被涂物表面温度太低。
■涂料或稀释剂中含水。
■在施工时由于净化压缩空气用的油水分离器失效,水分进入漆中造成空白。
1、胶贴时拼缝处尽量挤紧,但薄木不可绷紧;
2、增加UF的配合比例;
3、降低薄木含水率。
翘曲
要求平整不变型
1、减少UF的配合比例,使胶层柔软化;
2、降低热压条件;
3、热压后放平,保持一定的压力;
4、平衡基材与薄木的各向异性。
表面污染或变色
去除污染或变色
1、防止透胶;
2、调整胶液的PH值;
3、减少固化剂用量;
■使用指定的稀释剂。
■加强干燥场所或烘干室内的换气。
剥落
由于漆膜层间附着,结合不良,或丧失了附着力漆膜的局部和全部剥落的现象。根据剥落程度可分:直径约5毫米以下很薄的小片局部脱落称为鳞片剥落,呈直径在5毫米以上比较大片的局部剥落称为皮壳剥落,比皮壳剥落更大的脱落(或撕下)称脱皮剥落,上涂层与底涂层之间脱落称为层间剥落。
■漆前表面处理不佳,被涂面上有蜡、硅油、水等残存物质。
■表面处理后至涂装的间歇时间过长。
■底材太光滑。
■涂层不适当,涂料本身有层间附着力不良的弊病。
■被涂面应处理清洁。
■用砂布或砂纸打磨底材,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通过试验选择配套性良好的涂料品种,或在施工工艺中选用“湿碰湿”工艺。
问题原因和补救方法
发霉变色
这类问题多发生在潮湿的油漆表面,如水汽凝结在玻璃或金属表面常会发霉,产生棕黑色的污斑。可用杀细菌剂,照说明书的指示处理发霉的部位。等细菌杀死后,将表面清洗干净,然后重新上漆。
失去光泽原因是未上底漆,或底漆及内层漆未干就直接上有光漆,结果有光漆被木料吸收而失去光泽。有光漆的质量不好也是一个原因。此外,沿海地区室外的油漆表面,往往也会很快失去光泽。
■涂料本身的流平性差,涂料的粘度大。
■喷涂的压力不足,雾化不良。
■喷涂距离不适当,距离太远、喷枪运行速度快。
■喷漆室内风速太大。
■气温太高。
■涂层厚度不够。
■喷涂漆面不平滑,影响涂料的流平或对涂为的吸收。
■选用适合的稀释剂,或添加部份慢干水。
■通过试验选用较低的施工粘度。
■喷涂用压缩空气压力为;带罐吸上型喷枪3.5公斤/平方厘米,重力压送型喷枪3.5-5公斤/平方厘米,以达到良好的雾化。
■喷枪距离选择适当,降低喷漆室内风速。
■喷涂一道漆的厚度应保持在20微米以上。
■被涂面应充分地打磨,使其平整光滑。
起泡
漆膜的一部份从底板或底涂层上浮起,且其内部充满着液体或气体,其大小由小粒状到大块状浮起。
■被涂面有油、汗、指纹、盐碱、打磨灰等亲水物质。
■涂层固化干燥得不充分。
■干漆膜在高温下长期放置。
■搅拌涂料过分急剧。
■被涂表面上残留有水分的场合。
■使用指定的稀释剂,并适当调整涂料的施工粘度至合适。
■确认底涂层干透后再涂面漆
针孔
在漆膜上产生针状小孔或象皮革的毛孔那样的孔。
孔径约为100微米左右。
■被涂物面上残留有水、油或其他不纯物,清除得不干净。
■涂料的粘度高。
■长时间激烈搅拌,在涂料中混入空气,生成无数气泡。
漆膜起皱
通常是由于第一遍漆未干即刷第二遍而引起的。这时下层漆中的溶济会影响上层漆膜,使之起皱。可用化学除漆剂或加热法除去起皱的漆膜。
漆面毛糙(麻点)新上漆的表面毛糙,通常是所用的漆刷不干净或者受到周围环境污梁之故。也可能是油漆中混有漆皮,使用前未经沉淀和过滤,旧漆使用前,一定要用油漆滤筛或干净的尼龙丝袜过滤。油漆好的表面在油漆未干时要用罩子或硬纸板遮住,以防沾上灰尘。
如果漆面毛糙,待其干透后,用干湿两用砂纸蘸水打磨光滑,擦净,重新刷上油漆。注意,漆刷必须干净。
上漆的木料表面出现暗斑很可能是木节在上漆前未曾封住,太阳一晒,木料受絷,使树脂从木节中渗出而引起的。用刮刀刮去油漆,然后以细砂纸打磨,露出木节,用封节漆将木节封住,待干透后,重新上漆。
油漆不干室内通风不好,或者温度太低,油漆就干得慢。可以打开所有门窗促进通风,或在室内放一个加热器增加室湿。
如仍未能解决问题,则可能是上漆的表面油腻或脏污。可用化学除漆剂或加热法除去油漆,彻底把表面擦干净,然后重新上漆。
漆面黏小虫尽量趁油漆未干时把小虫剔去,然后用刷子蘸一点油漆轻轻修补一下表面。要是油漆已经开始变干,则要等漆膜完全变硬,再把小虫擦掉,这样做不会把表面弄得一塌糊涂。
发白(泛白、起雾)底材含水率高;环境湿度过高;底层漆膜未干;底漆与胶粘剂或木材内抽提物起反应;打磨不干净等
■被涂面应清洁。
■漆膜应干透。
■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放置。
干燥不良
涂装后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干燥规范,漆膜不固化,漆膜发湿。硬度低或表干里不干。
■在底材上残存有蜡、硅油、油、水等。
■喷涂用的压缩空气中含有油。
■稀释剂选用不适当。
■干燥场所换气不良,湿度高、温度低。
■把被涂物表面处理干净,除掉喷涂用压缩空气中的油和水分。
或龟裂范围小,只有几平方寸,可用砂磨块或干湿两用砂纸蘸水,磨去龟裂的油漆。表面打磨光滑之后,抹上腻子,刷上底漆,重新上漆。
底色逸出(透色)底色逸出往往是未上内层漆,而外层漆遮盖能力又很差之故。也可能是使用劣质的内层漆(尤其是乳胶漆)的缘故。
为了遮盖底色,可以再刷一遍外层漆,但是要用遮盖能力和都较一般油漆高的非流淌漆,才能把底色完全遮盖住。
■被涂面粗糙,如打磨不充分,打磨砂纸粗。
■面涂层过薄。
■喷涂过程中的漆雾附在上面。
■在高温、高温的环境或极冷的环境下涂装。
■应细心打磨,并注意打磨的方向,选用的砂纸牌号应适宜。
■使用指定的稀释剂。
■应考虑喷涂顺序,确保面漆层喷涂厚度。
■对底材进行有效封闭,防止底层吸收面漆。
砂纸纹
面漆涂装和干燥后仍能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且影响涂层的外观(光泽、光滑和丰满度)
■涂料配好后,喷涂前,必须经过滤后才能喷涂。
■清理被涂物表面杂物、灰尘至干净。
咬起
涂面漆时出现下涂层被咬脱离,多呈皱纹胀起现象。
■涂层未干透就涂下一道漆。
■面漆的溶剂能溶胀底漆。
■涂得过厚。
■底涂层应干透,再涂面漆。
■面漆采用溶解力弱的溶剂
白化
发白
变白
漆膜变成白雾状,严重的失光,膜上出现微孔和丝纹,但有时在干燥过程中会恢复为本来面貌。
4、用有机溶剂或刀去除透胶。
表面裂纹
防止表面裂纹
1、增加热固性树脂比例,使用固化剂,增加胶粘剂耐水性;
2、适当降低热压条件;
3、调整胶贴薄木的纤维方向;
4、在基材与薄木间隔入一层缓冲层;
5、降低薄木含水率;
6、热压厚合理堆放,减缓水分蒸发;
7、除压后适量喷水;
8、检查基材质量。
薄木拼缝不严
拼缝要求严密
■打磨砂纸用。
■被涂物表面状态有较深的锉刀纹或打磨纹。
■应按工艺要求选用打磨砂纸,涂面漆前采用360-500#耐水砂纸打磨,高装饰性涂层采用500-600#耐水性砂纸。
■提高漆前被涂物表面质量,或刮腻子填平。
桔皮
喷涂时,不能形成平滑的干漆膜面,而呈桔子皮状的凹凸现象。凹凸度约3微米左右。
■稀释剂蒸发得过快。
■压缩空气中严禁混入油和水。
■应在清洁的空气中涂装,为此应进行空调和喷漆室内保持正常。
溶剂泡
气泡
在漆膜上产生气泡状的肿起和孔的现象,即在漆膜内部都有气泡。由溶剂蒸发产生的泡称溶剂泡,如因搅拌涂料时生成的气泡,在涂装成膜过程中未消失产生的泡称为气泡。
■稀释剂蒸发快。
■涂料的粘度高。
■底涂层未干透,还含有溶剂。
若泡中无水,可能是木纹开裂,内有少量空气,经太阳一晒,空气膨胀,漆皮就鼓起了。刮掉起泡的漆皮,用环氧树脂填料填平裂纹,重新上漆。或不用填料,在刮去漆皮处,直接涂上微孔漆。
龟裂
油漆表面出现细小裂纹,原因是采用了互不相容的油漆。上层的漆与底下的漆膨胀系数不同,这种情况多半要用化学除漆剂或热风喷枪将漆除去重新上漆。
4、排除金属污染的可能;
5、除去方法:a、5%草酸溶液冲洗;
b、双氧水脱色。
油漆问题的防止和补救
问题原因和补救方法
油漆剥落
可能是表面过于光滑。如原涂料是有光漆或者是粉质的(如未经处理的色浆涂料),新上的油漆在表面就黏不牢。也可能是木料腐朽或金属有锈斑,使油漆脱落。也有因油漆质量不好而剥落的。
起泡
木料表面的漆层起泡是常见的问题。将泡刺破,如有水冒出,说明漆层底下有潮气,或背后有潮气渗入,太阳一晒,水分蒸分成蒸汽,就把漆皮顶起成泡。用热风喷枪除去起泡的油漆,让木料自然干燥,然后刷上底漆,再在整个修补面上重新上漆。
■严格控制涂料的施工粘度,一般为18-26秒.
■适当换气,保持气温在10℃以上.
粗粒
疙疸
在干燥漆膜上产生突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通常大的称为疙疸,小的称“痱子”,有的呈极微细的(针尖状的)颗粒分布,且影响光泽。
■周围空气不清洁,涂装室内有灰尘。
■涂料未很好过滤。
■被涂物面不洁。
■保持喷房内空气干净,不含灰尘。
流淌(流挂)
油漆一次刷得太厚,会造成流淌,可趁漆尚未干,用刷子把漆刷开。若漆已经开始变干,则要待其干透,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平滑,将表面刷干净,再用湿布擦净,然后重新上外层漆,注意不要刷得太厚。
污斑油漆表面产生污斑的原因很多。例如:乳胶漆中的水分溶化了墙上的雅质而透出漆面;用钢丝绒擦过的墙面会产生锈斑;墙面暗管渗漏出现污斑等。为防止污斑,可先刷一层含铝粉的底漆。若已出现污斑,可除去污斑处乳胶漆。若已出现污斑,可除去污斑处乳胶漆,刷一层含铝粉的底漆,重新上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