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生活情景 学好初中化学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1. 引言1.1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找到化学的身影,比如水的循环过程、酸碱指示剂的制作等,这些都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常见的内容。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化学知识,比如水的循环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水的存在形式和变化过程。
实践操作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制作酸碱指示剂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化学原理解析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反应原理,理解化学反应的背后原理。
生活应用环节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课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正文2.1 生活中的例子:水的循环过程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常见的化学现象。
通过观察水的循环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让我们来看一下水的循环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起初,太阳的热能使水体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层形成云,随后在一定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最终形成雨水。
雨水不仅可以滋润大地,也可以流回到河流、湖泊甚至海洋中,再次进行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水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不断地转化,这是由于水的不同状态所导致的。
在水的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之间发生了各种化学反应,如蒸发、凝结和沉淀等。
通过观察和研究水的循环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再生机制。
这样的观察和实践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也增强我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创设生活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几个化学学习情境,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1. 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是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
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亲手操作试管、烧杯、分液漏斗等实验器材,观察化学反应过程,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并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规律和操作技巧。
例如,在学习化合反应时,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如将氢氧化钠和盐酸倒入烧杯中,观察生成的氯化钠是否能够溶解于水中;再将氢氧化钾和盐酸混合后加热,观察产生的氯化钾是否会沉淀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合反应的理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际应用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饮食、家居、医疗、环保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课堂上可以将一些实际应用作为化学学习的情境,例如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学品、环境污染等。
例如,在讲解食品安全时,可以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多种食品,让学生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分类和了解(如发酵剂、防腐剂、甜味剂等),并介绍一些现代科技在食品加工中的运用(如真空包装、气调包装、罐头制作等)。
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了解自己生活中的食物安全问题。
3. 化学探究理解化学的本质在于探究化学现象的规律。
这种情境下,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生领入问题引导的学习。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某种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实验技巧、数据分析能力等多项技能,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实践和探究,深刻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借助生活场景促进初中化学教学

借助生活场景促进初中化学教学初中阶段的化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学科。
化学本身的特点使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最有效的因素。
怎样使学生保持并拓开这份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生活中的化学距离学生最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自觉运用知识于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注重情景教学初中学生喜欢形象生动的东西,而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接受起来普遍感到摸不着头脑,很多情况下只能生吞活剥地去接受,得不到很好地理解,印象不深刻,容易遗忘,这样就不易引起学生的适度情感,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把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起来,给化学知识赋予生动的内容和形象的反应,从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一节时,可把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与生活中的一种蔬菜洋葱的分层联系在一起;在讲分子间有间隔时,可讲这样一个故事,有半袋小米和一袋黄豆,只用一个同样大小的袋子能否装得下?从宏观的现象来理解某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世界,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对知识的接受和深化。
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二、充分利用与生活相关的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我们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老师提着实验用品进教室上课,学生必然很兴奋,积极性也高,他们非常喜欢上有实验的课。
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补充实验,增加实验量,尤其要设计一些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实验,不要仅限于教材上给出的实验。
如演示蔗糖遇浓硫酸的黑面包的实验;点燃浸有酒精和水的棉手帕却烧不着的实验;用沾有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玻璃棒与酒精灯摩擦使之点燃的魔棒点火的实验;在讲完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后,有同学竟然想到在圣诞节表演魔术,即用酚酞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再在上面喷上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出现红色的字,来烘托节日气氛。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一、前言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等。
初中阶段是学生对化学接触的起点,初中化学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二、生活情境一:食物中的化学元素1. 情境设定:在日常饮食中,我们摄入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各种化学元素,比如碳、氢、氧、氮、钠、钙等。
这些元素在身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构成细胞和组织、维持生理功能等。
2. 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化学元素及其作用,学习元素的化学符号、周期表的基本结构等。
3. 学习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各种食物中的化学元素成分,了解它们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通过制作食物元素成分表,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及其重要性。
4. 学习体会: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食物中的化学元素,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记忆。
1. 情境设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化学反应,比如发酵、燃烧、腐蚀、氧化等。
这些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以及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反应实验,比如发酵制作酸奶、燃烧产生二氧化碳、金属腐蚀等。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和产物,并让他们思考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学习体会: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生活情境三:环境污染与化学排污治理1. 情境设定: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而化学排污治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2. 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及其危害,以及化学排污治理的原理和方法。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摘要】化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进行初中化学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本文从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实验室化学与生活化学的联系、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与实践的热情以及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本文还总结了创设生活情境对初中化学学习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重视,促进化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创设生活情境,化学反应实例,实验室化学,生活化学,学习兴趣,探索与实践,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积极影响,教学建议。
1. 引言1.1 为什么要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为什么要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呢?这是因为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化学是无处不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找到化学的存在,比如烹饪食物、清洁家居、化妆护肤等等。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生活情境也能促使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在生活中展示化学反应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神奇与魅力,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正文2.1 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非常丰富多彩,每天我们都可以在身边发现许多有趣的化学现象。
我们使用的洗衣粉和水混合后可以产生清洁效果;食用面包发酵时,酵母和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膨胀发酵;在厨房中烹饪食物时,食物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产生美味的变化;甚至在空气中燃烧烛炎,也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这些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将抽象的理论联系到实际应用中。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摘要】初中化学学习在学生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化学学习。
实验活动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巩固知识、培养观察与思考能力。
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需要理解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探索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理论,提高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学习的实践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同时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的奥秘,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情境,学习,实验活动,观察,思考,化学知识,现实生活,联系,实验结果,实践意义,化学无处不在。
1. 引言1.1 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化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水的沸点和冰的熔点等。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化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化学知识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
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培养实践能力、拓宽知识视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化学,了解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生活环境。
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它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2 生活中的化学应用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无处不在,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洗衣粉、洗洁精到食用的调味料、药物,都充满着化学的身影。
在家中做饭时,我们需要用到食用油、盐和调味料,这些食材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
烹饪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比如淀粉在烹饪过程中变成糊状是因为淀粉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
初中化学学习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并且从中获得实际的应用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创设几个生活情境,为大家呈现初中化学学习的应用场景。
1. 厨房中的化学变化
厨房中有很多化学变化,例如我们在烤蛋糕时会加入发酵粉,这是因为发酵粉中的酵母菌可以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使蛋糕松软起来。
我们还会用小苏打来做蛋糕,这是因为小苏打可以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使蛋糕膨胀。
化妆品中含有很多化学成分,例如蜻蜓粉中的红色颜色就是由于铁氧化物的存在而产生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添加化妆品来增加防晒效果,比如添加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物质。
3. 洗衣服中的化学原理
洗衣服时也会涉及到化学原理。
例如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让污渍乳化,从而更容易被水冲洗掉。
另外,在加入洗衣粉时,需要注意洗衣粉中的碱性成分会与污渍中的酸反应,从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4. 气球中的气体反应
气球中的气体反应也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比如,在气球中加入苯酚和过氧化氢后,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使气球膨胀。
这种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
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加注意,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化学的应用和原理。
希望大家能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在生活中也能够更好地应用化学。
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展示技巧范文

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展示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展示技巧在当今社会,化学知识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初中化学知识,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更能够让我们在生活中受益匪浅。
因此,如何将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学习初中化学知识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首先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学习初中化学知识。
例如,我们在烹饪时,可以观察到食材的颜色、气味、口感等变化,这些都是化学反应的表现。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学习化学反应的原理。
二、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来运用初中化学知识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来运用初中化学知识。
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如食物的保存、水质的处理等,我们可以通过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制作肥皂、提取果汁等,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四、通过反思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提高对初中化学知识的认识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反思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提高对初中化学知识的认识。
例如,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食物会变质、为什么衣物会褪色等,通过这些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学习初中化学知识,可以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来运用初中化学知识,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反思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提高对初中化学知识的认识。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将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化学知识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生活情景学好初中化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
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内容的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特点表明,实施化学教学应舍弃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一目标,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
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在此,我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谈几点体会。
1. 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心理。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
因此,在初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后,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领悟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都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2. 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物景,培养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
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
像这个“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信手拈来,如“为什么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妇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车,
突然,该妇女昏倒了。
试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这种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对汽车尾汽的污染加深认识,从而对改变汽车燃料有更新的探究要求。
3. 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展示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4. 通过新闻报道,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知识情景,例如,有一报纸报道: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盖全部被炸开,并一直炸到一学校的校园内,并炸伤几名小学生及路人。
据事后调查,这是一起严重事故: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汽的人将罐内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遇到有人丢烟头掉进了下水道而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
学生阅读后,深感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有,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
同时,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在这里,可以进行知识拓展,设计一个“点燃不纯H2”的爆炸实验,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获得为什么会爆炸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的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学生有一种新鲜感,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
因此,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情景,非常方便。
而且,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比如“在学习天然气”这一课题时,我市报道了,“天然气,会给你带来什么?”的内容,其中涉及到天然气的成份,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污染与煤气燃烧相比,天然气与煤气燃烧热值的大小,最后,引导市民计算了每立米的价格问题。
这实际上是创设学生学习天然气知识的良好情景,让学生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热值与价格等多方面获得了训练。
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又让他们感受到实用。
像这种例子有很多……
5. 调查与实践,设置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已受到污染,那我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学习“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又如,据报道:有位五十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
经分析确认,农妇是因地窖中二氧化碳过多使其缺氧而窒息身亡。
读了这篇报道。
就可以提问:怎样测定地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呢?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对地窖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进行探究。
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并且对学生以后在生活中的
安全知识又添了重重一笔。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创设情景,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现存的化学情景是无处不有,这都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去利用,为使我们的化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总之,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