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针对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进行了实践和思考。
下面是我对这次实践的总结和思考。
我认为高效复习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程设计上,我精心选取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和例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化学知识。
我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化学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
我加强了对解题方法和步骤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我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在高效复习课中,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程度进行了个性化辅导。
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我提供了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更深入的探讨;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我给予了更多的帮助和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和消化化学知识。
我还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了解他们的学习困惑和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我认为高效复习课的成功离不开与家长和同事的配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积极与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与同事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通过对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高效复习课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个性化辅导,并与家长和同事进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这次实践和思考让我认识到高效复习课的重要性和方法,也提高了我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认识和能力。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情境创设在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创设在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化学复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和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情境创设则能够为化学复习教学提供很好的教学工具,使复习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效。
本文将从化学复习教学的基本特点、情境创设的概念和原则、情境创设在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情境创设在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化学复习的效果和质量。
一、化学复习教学的基本特点1.知识广泛性。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知识面广泛,包含了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2.抽象性。
化学中的很多概念和理论是抽象的,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和推理能力,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3.多样性。
化学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以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文化背景。
4.实践性。
化学的复习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和化学应用的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
二、情境创设的概念和原则情境创设是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对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产生激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的一种教育策略。
情境创设的几个基本原则如下:1.意义性原则。
情境创设需符合教育目的,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2.启发性原则。
情境创设需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与精神上的体验,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和探究欲。
3.现实性原则。
情境创设需贴近生活实际,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多样性原则。
情境创设需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1.学习情境创设应用。
在化学复习教学中,可以借鉴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化学相关实验或化学应用的场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2.情境创设理论联系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已经学过的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使其更加清晰和直观。
3. 情境创设交互式学习应用。
在化学复习教学中,应采用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并开发相应的动手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去认识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初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针对初中化学的高效复习课程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本文从实践与思考的角度,探讨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应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
同时,也应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认知规律。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计要点:1. 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初中化学知识点繁多,学生容易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
因此,高效复习课应该选取课程重点、难点和热点进行细化讲解,避免在复习过程中浪费时间和精力。
2. 强调概念和思维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需要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概念和思维。
高效复习课应针对这一需求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使学生能够自主掌握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3. 激发学生兴趣初中化学需要学生了解生活、拓展科学思维,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幽默、趣味、悬念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方法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应以激发学生思维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相结合讲解是常规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核心知识点。
演示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加强的方法之一,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利用案例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实际例子解释抽象原理的方法。
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认知度,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探究式探究式教学是比较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通过学生的研究、考核和思考来帮助学生学习,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效果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这么简单,更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对科学思维的提高。
以下是需要考虑的教学效果:1. 改进学习方法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盲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方法。
当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方法时,他们就能在将来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这些技术。
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的研究一、前言初三化学是初中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初三化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中学学业和未来高中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初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巩固基础知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初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方式等方面。
通过对初三化学复习课的研究,以期为初三化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初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既有挑战性,又能够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科发展规律,可以将初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目标: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初中阶段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包括化学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具备化学实验、观测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复习课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初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应该紧扣学科要求,涵盖初三化学的全部知识点,并突出重点、难点知识。
具体包括:1. 化学元素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这是初中化学学习的第一步,学生要掌握化学元素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学生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规则,能够运用数的方法平衡化学方程式。
3. 化学实验和观测:通过化学实验和观测,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和观测能力。
4. 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整合和综合,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复习课中主题情境教学

初中化学复习课中主题情境教学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承上启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初中化学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
而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学习内容置于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主题情境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初中化学的复习课中,采用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真实情境的设置,学生不再将化学知识简单地看作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在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时,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化工厂或化学实验室,让他们亲身体验化学知识在生产和实验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情境中,学生需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流程、选择实验材料,从而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体验。
情境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将知识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地联想和理解知识,从而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习化学反应原理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际生活中的反应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反应原理,从而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
1. 设置真实情境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体验。
在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食品加工厂进行参观,让他们亲眼看到化学物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1. 引言1.1 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初中化学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常常会遇到理解困难、记忆不牢靠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在复习课内容的设计方面,我们需要将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引入实例与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拓展复习课形式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外,可以引入实验演示、小组讨论、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利用互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是复习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答疑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设置反馈机制以及课后作业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课后作业也是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创造一个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学习,愿意学习。
通过以上方面的设计与实践,我们相信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2. 正文2.1 思考复习课内容的设计在设计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内容时,首先需要考虑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复习课应该重点突出学生容易混淆或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避免散漫性的复习,要有目的地有选择地进行知识梳理。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将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形成清晰的框架。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方式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内容设计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合理安排难易程度,适当增加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摘要:创设情境能将枯燥的知识赋予真实的背景,使学生在答题中更能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从而使知识鲜活起来。
关键词:实验;化学;复习很多教师认为,创设情境应该多运用于新授课的教学,而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应该开门见山地对知识进行复习。
实则不然,因为任何学习的欲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体会、学习化学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也是中考试题在“学以致用”中考查学生能力和方法的重要一环。
我在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情境创设的尝试。
一、以社会生活中的故事为素材,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化学来源于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化学”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通过讲故事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让他们体会生活中的化学。
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涉及的化学反应较多,反应的现象又涉及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又有金属的置换等内容较繁杂,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于是我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有一个老农在农活回家时蹲在一个叫龙王泉的潭水边洗手,忽然在潭水中他发现一个金水壶,感到非常惊奇。
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他以为是龙王显灵赐福民间。
消息不胫而走,有很多人来取水治病,碰巧有一个多年闹眼病的人在用水洗眼后病好了,于是越传越神……(提示:水壶为多年前老农扔的一用坏的铁壶,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硫酸铜有杀菌作用,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请学生分析:故事中你发现哪些和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否试着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并写出有关的化学原理。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壶在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这样创设情境,能将化学知识的复习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思考讨论的热情很高,回答问题跃跃欲试,能很快地投入化学世界的探秘之中。
再如,针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复习我也曾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在2002年,青龙满杖子村有一位农民被骗子用黄铜代替黄金骗走五千元人民币。
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石,是学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基础。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一、复习课的意义和特点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经过程。
初中化学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理顺知识结构,拓展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化学复习课的特点是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心理压力大。
由于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在复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较大。
初中化学的复习课要抓住学生心理的特点,采取更加有效的授课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高效复习课的教学策略1.明确教学目标。
复习课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复习所学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复习课的内容安排要科学合理,要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来制定复习内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剔除不重要的内容,以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内容。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复习课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观察、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多举例说明,生动形象地阐述知识点,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归纳。
4.巩固知识点。
通过讲解重点知识、例题讲解、习题讲评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理顺知识结构,拓展解题思路。
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排除疑惑。
5.引导学生复习方法。
在复习课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指导复习的方法,如整理知识卡片、编写思维导图、制作复习提纲等。
让学生通过这些方法,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育论文
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
考
很多教师认为,创设情境应该多运用于新授课的教学,而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应该开门见山地对知识进行复习。
实则不然,因为任何学习的欲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体会、学习化学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也是中考试题在“学以致用”中考查学生能力和方法的重要一环。
我在中考化学复习课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情境创设的尝试。
一、以社会生活中的故事为素材,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化学”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通过讲故事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让他们体会生活中的化学。
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涉及的化学反应较多,反应的现象又涉及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又有金属的置换等内容较繁杂,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于是我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有一个老农在农活回家时蹲在一个叫龙王泉的潭水边洗手,忽然在潭水中他发现一个金水壶,感到非常惊奇。
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他以为是龙王显灵赐福民间。
消息不胫而走,有很多人来取水治病,碰巧有一个多年闹眼病的人在用水洗眼后病好了,于是越传越神……(提示:水壶为多年前老农扔的一用坏的铁壶,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硫酸铜有杀菌作用,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请学生分析:故事中你发现哪些和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否试着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并写出有关的化学原理。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壶在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这样创设情境,能将化学知识的复习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思考讨论的热情很高,回答问题跃跃欲试,能很快地投入化学世界的探秘之中。
再如,针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复习我也曾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在2002年,青龙满杖子村有一位农民被骗子用黄铜代替黄金骗走五千元人民币。
根据你对黄金和黄铜的了解,想一想,农民为什么会上当?学生: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
师:根据你对金属物理、化学性质的掌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学生:根据黄金和黄铜硬度不同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提出各自的方案,并且兴趣盎然的投入探究之中,在亲历中体会化学的奥妙。
通过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又有效激活了已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理解与整合。
二、结合教材知识,以特殊物质为载体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通过物质创设情境,设计综合性问题,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序回顾和有效整合,又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合理再现和方法的融会贯通以及知识的迁移应用。
例如,在进行盐的复习时,我通过一段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视频创设情境,同时给出有关亚硝酸钠的小资料:
亚硝酸盐是一种工业用盐,有剧毒。
如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外观极似食盐且有咸味的白色固体,弱碱性,320℃以上分解放出刺激性气体,与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气体,是一种化工产品,也可在肉食品加工中起到发色和防腐作用。
食用0.3~0.5克亚硝酸盐就能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随即让学生思考:(1)氯化钠和亚硝酸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它们属于什么?(2)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3)亚硝酸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4)你能用什么方法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请设计出你的实验方案。
以上的资料中隐含的信息很多,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能不同,设计的方案也可能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再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讨论评价,使得学生对酸碱盐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
这样的情景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将知识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应用,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要求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真切的感受。
三、联系社会生活热点,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热点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活化思维。
20xx年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接着我国发生老百姓抢盐事件,针对这些现象,我进行了一节针对性的专题课。
主要针对核电站能量的来源(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碘-131、碘-127的产生,哪一种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等进行解释分析。
同时我也提出了基于以上背景的问题:(1)核发电是发生了核裂变还是核聚变?(2)碘-131、碘-127是否为同一种元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碘-131、碘-127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如何?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复习,在20xx年中考中也出现了两道相关试题。
生活中食品安全、能源与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饮用水的净化、环境问题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开阔视野,扩大信息来源,善于发现和思考生产生活、社会和科技中这些熟悉、真实的素材,设置科学合理的情景和问题,势必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在课堂上能与学生碰撞出更多心灵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