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情境化创设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情境化创设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情境化创设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化创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情境化创设的意义情境化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情境化创设的意义在于: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

2.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情境化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动手操作实验器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境化创设的方法1.创设生活化情境:将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食品中的化学成分、空气污染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

2.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在室内放置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的问题。

3.创设实验竞赛情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竞赛,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通过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实验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一些危险性较高或成本较昂贵的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

四、案例分析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实验为例,介绍如何进行情境化创设。

具体步骤如下:1.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等。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以下是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1. 实验室教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了解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

例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酸碱中和指示剂的实验以观察指示剂变化的过程和颜色变化的原因。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提高。

3. 观察实物:在课堂中展示化学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来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

例如,在学习单质和化合物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金属、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颗粒形状、颜色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

4. 视觉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学习化学知识,在进行视觉化的概念易于理解。

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可以通过图表、动态模拟等方式来呈现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以上是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些途径与实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知识理解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初中化学创设情境教案

初中化学创设情境教案

初中化学创设情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概念;
3.能够设计化学反应情境并进行观察分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设计化学反应情境并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导学生探讨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2.概念讲解:介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是原料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3.情境创设:老师提供一些化学物质和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化学反应情境,并记录设计思路。

4.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思路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过程,记录生成物和观察现象。

5.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总结反应规律。

6.讨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总结规律和经验。

7.小结复习: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强化学生对化学反应概念的理解。

四、实验器材和材料:
1.氢氧化钠固体、盐酸溶液、酚酞指示剂等化学品;
2.实验玻璃仪器、试管、试管夹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设计化学反应情境并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创设优质情境的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创设优质情境的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创设优质情境的研究二、优质情境的定义优质情境指的是在化学教学中,创设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

优质情境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创设优质情境的方法(一)情境化教学法情境化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内容置于具体情境、情景中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问题探究法问题探究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PPT、视频、实验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视听、触觉等多个方面进行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四、创设优质情境的实践效果通过对创设优质情境的教学实践,可以明显地发现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对化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发展,通过问题探究等方式,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创设优质情境的教学方法对于化学教学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创设优质情境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足、课程设计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初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然而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问题分析1. 缺乏实际情境在化学教学中,老师往往侧重于传授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的结合。

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际应用的体验,造成了知识的孤立性和抽象性。

2. 学生参与度低由于缺乏实际情境的创设,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低。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往往感到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会觉得化学知识难以理解和应用,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3. 学习效果差由于缺乏情境创设,化学教学容易陷入纯粹的知识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怪圈,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它们,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解决策略1. 教学情境创设为了解决缺乏实际情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体验知识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工厂等化学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教学情境创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密切相关,通过教学情境创设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可以通过设置化学与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的交叉点,让学生全面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意义。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情节一:化学实验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行一次化学实验,我们将在实验中观察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我会将一些铁粉放入玻璃烧杯中,然后加入一些硫酸铜溶液。

在实验中,你们需要注意观察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请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注意实验室安全规定,避免发生任何意外。

学生:老师,我们需要佩戴眼镜吗?老师:是的,实验过程中请一定戴上安全眼镜,这是为了保护你们的眼睛。

实验开始了,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过程。

(实验进行中,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同学们记录下了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老师:实验结束了,同学们能看到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这是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反应,产生了硫酸和铜。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我们观察到了气体产生和液体颜色变化。

这说明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老师:很好,这就是化学反应的特点,观察产生的气体、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到了化学反应的观察方法和特点。

情节二:实际应用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经常使用的肥皂、洗涤剂、面粉等都是化学制品。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些日常用品的化学成分和作用。

学生1:老师,我们平时用的肥皂是怎么做的呢?老师:肥皂是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碱的皂化反应得到的,主要成分是碱金属盐。

它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油脂和污垢,使物品变得干净和清爽。

学生2:那洗涤剂呢?老师:洗涤剂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作用是去除油脂、清洁污垢、以及增加起泡性。

学生3:面粉又是什么?老师:面粉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它是我们烹饪中的主要原料,可以用来制作面包、面食和糕点等食品。

老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日常用品都是由特定化学成分组成的,它们都是经过化学过程制成的,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今天我们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希望你们能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化学知识的应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摘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演示、使用化学模型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实验过程、以及利用化学实验故事引起学生兴趣等方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提升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也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展望未来,情景创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实验室、化学模型、多媒体、化学实验、故事、学生兴趣、思考、重要性、促进作用、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情景创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比如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演示、使用化学模型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实验过程、利用化学实验故事引起学生兴趣等。

这些情景创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奥妙,并且在情境中探索、实践,达到真正理解化学概念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情景创设对学生学习化学的促进作用,以及展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未来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化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正文2.1 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演示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演示是初中化学课堂中情景创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室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加深他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让学生亲眼见到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气体生成等现象,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在进行实验室化学反应演示时,教师要注意安全措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初中化学情境创设研究4篇

初中化学情境创设研究4篇

初中化学情境创设研究4篇第一篇一、真实情境的呈现课前资料的采集和知识的积累:学校安装了几台自动贩卖机,据说非常受欢迎,往往一节体育课下来,就会出现某些饮料的脱销情况.设计调查表,分小组让学生蹲点统计饮料品种的受欢迎度,组织学生分小组多次课前关于“食品健康与安全”的演讲,渗透一定的化学印象并具备了一些用初中化学眼光看待身边事物的习惯.二、问题情境的产生带着化学的敏锐感,思考:大家喜欢的饮料,在满足了口感的同时,是否美味又健康呢?引导学生分层次递进地提出一组问题:(根据提出问题的目标不同,分别选择会聚提问、发散提问以及评价性提问等提问策略,有针对性地设计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随着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急待解决问题的强烈的求知欲.)三、资料的详细分析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提供的与问题相关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提供文献资料、直观教学,指导学生对问题开展直接的观察.四、解决办法以及检验想法学生四人一组,思考、讨论并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的用了探究性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动手实验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并通过分组协作,教师从旁予以指导,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科学体验的快乐,了解了化学知识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勤思考,乐动手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评价方案的能力,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由化学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五、交流总结,留有余味请几位同学谈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你认为常喝碳酸饮料是否有益健康?请你根据实验及健康安全常识,提出几点关于碳酸饮料的饮用建议.面对着碳酸饮料的“内忧外患”,大家也不要担心,碳酸饮料并非不能饮用,而是要把握一个“度”,过度了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希望同学们在选择饮料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到“识饮识食”,要选择既可口又有益身体健康的饮料.总之,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努力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一目标的探索中,探究学习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其中,师生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是实现探究目标的重要保证.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意开展自己的活动,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整个过程教师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情境创设是否有效,关键是看所创设的情境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情境感兴趣,学生才能主动融入情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延山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

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意义、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

它是教学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课堂思考的背景,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思考、学习,并获得科学知识。

教师如能创设出恰当合适的教学情境,就能将各种比较难的知识点形象化地融入其中,甚至一些比较枯燥无味的知识点也能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记忆深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

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是科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而要学好化学必须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采取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对话、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的依托,是学习行为赖以运作的主渠道,也是自我发展的支柱所在。

例如在物质性质的教学中,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等性质的学习,教材都是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总结物质的性质。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很重要,也是我们要去认真贯彻和实施的。

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就尤为重要。

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开放,而且容易开小差,走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进入一种比较好的学习状态,来进行有益于化学学习的思考。

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好的教学情境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后,学生对核外电子的排布不太理解,教师可以在体锻课的时候用10分钟来玩一个游戏,让男生当质子,女生当核外电子,男女生自由组合成一些原子或离子,谁先组合成功谁就先自由活动。

这样以游戏的方式创设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性和集体感。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初中化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备课时可根据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的特点,接合实际生活的事例,接合一些化学实验,制造“事故”,发挥联想或进行特定讨论等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1.小中见大,微观问题宏观化在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就要开始学习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知识,这些都是微观世界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去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教师有必要给他们创设一种情境,把微观问题宏观化。

如在讲解分子的特性的时候,来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和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这二个性质时,都是用宏观上可观察,可察觉的事例来证明的。

讲完后可以反过来问学生: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一般会想到空气可被压缩、风的存在等等,这些事例反过来又可以证明空气的特性。

在讲到原子的结构时课本上也有一个很好的情境创设,把原子比作一个大的足球场,原子核就是其中的一个蚂蚁,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情境,重点来讲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内部微粒质量的关系。

讲解分子和原子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然后来表述自己身边能够看到的。

学生一般会想到自己身边还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同胞兄弟,而且一同被一个大一些的氧原子牵着手,远处还有好多相同的组合,且都在不停的运动着。

在讲到原子结构示意图时可以做上文所提到的让男女生分别做质子和电子来排出结构示意图游戏。

用建筑物是由砖、瓦构成来比喻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启发学生联想,开拓思路。

2.制造“事故”,“故弄玄虚”有时候平铺直述的讲解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也会不集中,如果我们在讲课时故意制造出一些“事故”来,一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来可以给学生提提神,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甚至可以把学生经常错的地方先来一次错误重现。

如在介绍各种实验室仪器时,就可以故意写出一些错别字:把试管写成“试卷”,把水槽写成“水糟”,把药匙写成“小勺”,长颈漏斗说成“长脖子漏斗”等,然后再一一加以纠正。

演示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可以故意让试管口向上,等试管炸裂后再让学生来思考为什么,最后来给学生解释,也可以等实验结束后不急着取出导管,继续做氧气有关性质实验,等水槽内水被吸上来使试管炸裂后再来解释。

这样的教师犯错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讲解H2和CO还原Fe2O3和CuO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在讲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也可以故意把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最后做出的结果有出入。

有时学生会提醒,及时纠正即可。

3.源于生活,展开讨论学生对这些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比较感兴趣,会积极地进行思考,纷纷要求回答问题,最后通过教师的归纳和总结,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其他相关的例子,大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趣味和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例如,可以以“厨房中的化学知识”来展开复习设计,厨房中的白醋、大理石台、开水壶中的水垢、铁锅、铝锅,还有小苏打、纯碱、咸菜、胃酸、洗洁精的乳化功能等等都可以用来复习一些相关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

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为了形象说明它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提出以下问题:大家喝可乐时,打开盖子前摇晃几下,打开后会有许多气泡冒出来,为什么?夏天天气闷热时,可以看到池塘里的鱼会不时跳出水面,这又是为什么?又如,在“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一节的学习中,笔者预先请学生各自收集一些口香糖、火腿肠、方便面、果汁饮料的包装纸。

上课时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请学生观察各种包装说明,统计、分析其成分,根据词典查找各种成分的作用、性质和危害,并讨论总结出小组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面对这些平时天天享用,但对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并不在意的食品和饮料,探究和交流的热情很高。

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讨论,不但各种营养素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也对过分钟情于方便面、火腿肠及饮料的“快捷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化学实验,信手拈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生活中的酸、碱、盐”这一章节时,可以在实验室设计一个情境,给学生一些实验仪器、药品,让他们分组来进行药品间两两的反应,最后分小组来总结出一些酸碱盐的性质。

又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时,为解决气体的实验制法的基本思路,可以设置如下问题:(1)现有碳酸钙、碳酸钠、石灰石、稀盐酸等药品,请同学们动手实验,最后选择出合适的反应物。

(2)能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应该选择怎样的实验装置?为什么?(4)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能不能跟氧气的收集方法相同?为什么?(5)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6)怎样证明集气瓶里已经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有些家庭实验也可以让学生提高化学的学习兴趣。

如可以让学生将鸡蛋放在食醋中,可以着到鸡蛋起浮下沉;可以教学生用食醋去清洗开水壶中的水垢;还可以教学生如何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及圆珠笔划痕等。

5.情真意切,以情创境教师上课只有情真意切,才能激励和感召学生。

在讲到水资源这一节时,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国家水资源是多少的贫乏,西部等省工农业生产是多少的缺水等。

当讲到化学工业时,教师可满怀豪情地告诉学生,我国的煤、石油、水泥、钢铁等年产量世界第一,许多尖端科技已超过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三、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适时提出学生熟知但又一时解释不了的问题,造成学生认知冲突。

这样就能创造直观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和情感,使之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

因而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设置好课堂教学情境,就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1.好的教学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也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化学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力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新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无论哪一种类型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通过化学情境的创设,让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也使得一些弱势学生得到了善待。

2.好的教学情境能深化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将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对话、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融为一体,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

3.好的教学情境内容注重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接触较多,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习兴趣提高。

如通过铁生锈和防锈等知识内容的情境创设,学生既体验了主动合作的学习乐趣,又通过分析铁生锈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从真实的情景中去学习化学,强调化学科学知识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另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就是食品中的有机物。

教材上有各种各样的食品的图片,食品与健康是他们最热门的话题.我们也可以以些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探讨青少年时期应注意哪些饮食问题,如何促进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