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机组操作使用说明书

换热机组操作使用说明书
换热机组操作使用说明书

智能换热机组操作使用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工作原理

第二章安装

第三章操作与使用

第四章停机管理

第五章常见故障处理

尊敬的用户:

祝贺您拥有品质卓越的智能型换

热机组控制系统,为使机组发挥最佳效

能,更好的为您服务,请认真阅读、掌

握本手册。

让我们精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前言

▲控制装置配置:

⑴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作核心部件。

⑵采用和信公司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

⑶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的电动液压执行器及阀体。

▲控制功能:

1、显示参数

(1)蒸汽水压力、温度;

(2) 二次供回水温度;

(3) 二次供回水压力

(5)调节阀状态、水泵状态等;

2、控制方式:补水泵、循环泵、调节阀自动/手动选择。

▲控制目的:

实现换热机组供水温度的自动控制,补水泵、循环泵自动控制。

▲系统特点:

1 控制系统的启动方式采用自动和手动两种。

2 具有完善的电机保护功能:电机欠电压、再生过压、过流、过载、短路、过热保护等。

3 系统具有完善的报警功能,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告警信息作出相应的判断及

操作!

第一章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智能型换热机组是我厂综合了国内外各方面技术而成的新一代产品。它采用模糊控制理论结合PLC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等,构成闭环调节系统。按恒温、节能的优化运行原则,随着水温的变化,控制系统不断进行温度采样,逻辑运算和人工神经元控制算法调节运算,从而实现自动控温之目的。

第二章安装

安装包括以下方面:

1.机组本体的安装

2.电系统的安装

3.水系统的安装

安装时除按照施工图施工外,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Ⅰ.机组本体的安装

1.该机组安装在地下室或地面时,机组安装地面应高出地面100~150mm,且必须设地沟以方便排污。地基应平整、坚实。

2.机组安装时必须留有地下电缆沟或有架空电缆槽,电缆沟要求水泥全粉,内有支架,散热良好,防潮、防水。

3.机组房应通风良好,环境干燥,不受雨雪淋袭,无腐蚀和易燃气体。Ⅱ.电系统的安装

1.根据机组的额定功率配接足够容量的三相四线制380V电源(一般为电

机组额定功率的1.2倍)。

2.控制柜与机组间的连线根据负荷大小选用相应规格的铜芯电缆,并且两

端一定要压紧。

3. 保证机组与控制柜接地良好,根据接地线安装规定要求,就近埋设地

线,接地线使用16mm2软铜线,接地电阻应≤4Ω。

4.电控柜采用GGD封闭式低压开关柜,前后空间应不少于1米,以便检修,

柜体应有可靠的接地。

Ⅲ.水系统的安装

1.法兰盘密封垫应具有耐热能力,保证密封。

2.机组排污口应接闸阀到地下排污沟。

3.所有的管道必须有良好的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失。

第三章操作与使用

机组安装完毕后应有技术人员进行检查、调试,确保安全和正确无误。操作人员应经过简单培训,操作前仔细阅读本手册,以便熟练掌握操作规程。Ⅰ.启动运行

设备就位后,检查机组与控制柜的电气元件、仪表有无损坏,接线是否松动。由于长途运输,有些螺栓可能产生松动,因此要把固定电气元件及仪表的螺栓和一次接点统统紧固一遍,保证可靠运行。设备安装完毕,应由技术人员检查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排除可能影响机组性能的一切问题,保证机组能够投入正常工作。启动前需经各项安全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机。

1.合上电控柜电源总开关(QA1),电压表指示电压为0~380V,控制电源灯

亮,检查三相电压是否平衡。

2.合上电控柜内各电源开关。

3.检查各阀门是否开启。

4. 检查水泵正反转,确保水泵在工频、变频状态下均为正转状态(在控

制柜使用中详细介绍)。水泵工频、变频均反转时,调整输出给水泵的电源线中的任意两根;工频反转、变频正转时,调整工频线路中任意两根电源线:变频反转时,调整变频器输出电源线中任意两根。

5.机组投入运行前以手动方式启动补水泵,给系统注满水,。

6.确定以上正常,按电控柜的“自动/停止/运行”按钮,机组进入自动运

行状态。

Ⅱ.电控柜操作

自动控制

①合上控制柜内控制双路单极开关

完成上述操作后,可编程控制器(PLC)及触摸屏得电,人机显示第一个界面,说明自控系统已投入。

通过采集二次网回水压力变送器的数据,根据回水压力设定值,经过PID运算自动调节补水泵的转速,将回水压力稳定在设定值范围之内。

当二次网回水压力低于超低值时,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并关闭电动阀,电动阀关闭3分钟之后循环泵停止运行,回水压力高于低值允许循环泵投入运行。通过采集二次网供回水压力变送器的数据,根据供回水压差设定值,经过PID运算自动调节循环泵的转速,将供回水压差稳定在设定值范围之内。

通过采集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根据供水温度设定值,经过PID运算,对一次网电动阀进行自动调节,使二次网供水温度稳定在设定值范围之内。

②在自动运行状态下手动停机时,应先切断蒸汽,在旋转柜门上的“自动

/停止/运行”按钮,控制器停止补水泵,3分钟后停止循环泵。

手动控制

只有在自动不能运行时,将补水泵,循环泵,电动阀,切换到手动运行,手动的切换:把电控柜转换开关旋转至手动位置,在根据各台水泵相应的启动旋钮来手动启动水泵,应先补水至相应压力,在开启循环泵,观察供回水压力正常在开启蒸汽阀门。

Ⅲ.正常启停规程

机组在运转时期,应严格遵守以下程序,并作详细记录,如果出现问题应即使解决,保证机组能够正常工作。

1.首先应确认系统压力正常(正常设定的压力如:3公斤等),工作状态良

好。

2.确认电源供应系统工作正常。

3.开启机组,转到自动,投入正常运转(切记按时巡检,巡检人员按规定

时间进站巡查,填写书面记录,处理有关问题。)。

第四章停机管理

1.夏季停机注意事项

冬季采暖期结束,机组将进入每年的停机时期,首先系统排污,再充水保压,切断机组供电。

2.冬季停机注意事项

冬季停机,应保证机房温度≥5℃,放尽各管道系统存水,以防机房温度骤降时,冻坏机组。

3.停机期间应重视机房安全工作,防止电器元件丢失(进口件价格昂贵)或损坏。另外,借助停机期,对机组和机房设施进行必要的检修、保养。

第六章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组合式空调机组操作手册V1

目录 Content 一、安全须知 (3) I. Safety Tips 二、安装 (5) II. Installation 1. 安装前的准备 (5) 1. Preparation before Installation 2. 散件出厂机组的现场组装和交付 (5) 2. Site Assembly & Delivery of Parts Delivered in Bulks 3. 整机出厂机组的现场吊装和就位 (6) 3. Site Hoisting & Locating of Parts Delivered in Whole Set 4. 机组与风系统的安装和连接 (11) 4. Installation & Connection of Units and Air System 5. 机组与水汽管路系统的安装和连接 (11) 5. Installation & Connection of Units and Water-and-Steam System 6. 机组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连接 (14) 6. Installation & Connection of Units and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三、调试 (15) III. Commission 1. 调试前的准备 (15) 1. Preparation before Commission 2. 启动关闭机组 (22) 2. Units On & Off 四、运行管理 (26) IV. Operation & Management 1. 性能参数巡检记录 (26) 1. Performance Parameters Inspecting Record 2. 设备运行参数监测 (26) 2. Running Parameters Inspection 3.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27) 3. Running Status Inspection 五、例行保养和维修 (29) V. Regular Maintenance & Repairing

化工原理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班级:09化工 设计者:陈跃 学号:20907051006 设计时间:2012年5月20 指导老师:崔秀云

目录 概述 1.1.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 - 7 - 1.2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 - 10 - 2.蛇管式换热器 ........................................................................... - 11 - 3.套管式换热器 ........................................................................... - 11 - 1.3换热器材质的选择 .................................................................. - 11 - 1.4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点 .............................................................. - 13 - 1.5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 - 14 - 1.6管板式换热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 16 - 1.7确定设计方案.......................................................................... - 17 - 2.1设计参数................................................................................. - 18 - 2.2计算总传热系数...................................................................... - 19 - 2.3工艺结构尺寸.......................................................................... - 19 - 2.4换热器核算 ............................................................................. - 21 - 2.4.1.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21) 2.4.2.热流量核算 (22)

换热机组控制方案说明

机组控制方案说明 水泵控制方式说明 1.补水泵控制部分: 补水泵采用变频一拖一形式,两台补水泵一用一备。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 1.1、补水泵手动控制时,可通过柜门上的按钮或者变频器面板进行启停控制。 1.2、补水泵自动控制时,采用变频恒压控制技术。采用模糊-PID控制模式,通过安装在二次网回水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来测量回水压力,将此测量值与系统的补水压力设定值(通过触摸屏设定)相比较,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节补水泵的转速,使系统的回水压力与设定压力一致,达到恒压补水的目的,当系统压力稳定且不丢水的情况下,补水泵进入休眠状态,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当一台泵故障时,另外一台泵自动投入使用。 2.循环泵控制部分: 循环泵采用变频一拖一形式,三台循环泵两用一备。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 2.1、循环泵手动控制时,可通过柜门上的按钮或者变频器面板进行启停控制及频率给定。 2.2循环泵自动控制时,采用模糊-PID控制模式,根据二次网的供水压力或供回水压差来控制进行PID计算,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实现自动调节控制,同时避免压力过小或过大对管道及用户的不利影响;当其中一台循环泵故障时,备用泵自动投入使用。

自动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 能够对热网温度、压力、流量、开关量等信号进行采集测量、控制、远传,实时监控一次网、二次网温度、压力、流量,循环泵、补水泵运行状态,及水箱液位等各个参数状态,进而对供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在实际供热中按室外温度调节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实现气候补偿节能控制或分时分区节能控制,达到全网平衡、按需供热节约能源的目的。 1、系统功能描述 1.1、数据采集 主要完成供热管网的模拟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电量、热量等)、状态量(如泵的状态、水位高低状态等)、并完成相应的物理值的上下限标定、PID运算、逻辑运算、参数的测量和显示,测量结果将传送到监控中心。 ①压力:一次网供水压力、一次网回水压力、各供热机组的二次网供水压力、二次网回水压力。 ②温度:室外温度、一次网供水温度、各机组的一次网回水温度、二次网供水温度、二次网回水温度等数据。 ③流量、热量:一次水瞬时流量、热量,累计流量、热量,补水瞬时流量、补水累计流量。 ④设备状态值:电动调节阀位置、循环泵变频器、补水泵频率反馈、电流反馈等。 ⑤运行状态:设备控制状态、故障状态等需显示、控制值。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模板

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名称:核工程与核技术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7 年 1 月 13 日

目录 1 设计题目…………………………………………………………………………… 1.1 设计题目………………………………………………………………………1.2 团队成员……………………………………………………………………… 1.3 设计题目的确定过程………………………………………………………… 2 设计过程…………………………………………………………………………… 3 热力计算…………………………………………………………………………… 4 水力计算…………………………………………………………………………… 5 分析与总结………………………………………………………………………… 5.1 可行性评价和方案优选………………………………………………………5.2 技术分析………………………………………………………………………5.3 总结与体会……………………………………………………………………参考文献………………………………………………………………………………附录计算程序………………………………………………………………………

1.1、设计题目 设计一台管壳式换热器,把 18000 kg/h 的热水由温度 t 1 ’冷却至 t 1 ”,冷却水入口温 度 t 2 ’,出口温度 t 2 ”,设热水和冷却水的运行压力均为低压。 初始参数: 热水的运行压力:0.2MPa (绝对压力) 冷却水运行压力:0.16MPa(绝对压力) 热水入口温度 t 1 ’: 80℃; 热水出口温度 t 1 ”: 50℃; 冷却水入口温度 t 2 ’: 20℃; 冷却水出口温度 t 2 ”: 45℃; 1.3设计题目的确定过程 首先,我们小组集中讨论了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即换热器设计的内容和具体细节上的要求,然后在组内达成了共识——求同存异。在题目初始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对后续的计算以及编程过程发挥各自的特长,并将自己存在的疑问于组内其他成员讨论,充分发挥组内成员的自主和协作能力,努力做到一个合格并且优秀的核专业学生应有的素质。 对于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我们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在本说明书最后一并提到),第一次尝试选择参数,如下: 热水的运行压力:0.2MPa (绝对压力) 冷却水运行压力:0.16MPa(绝对压力) 热水入口温度 t 1 ’: 82℃; 热水出口温度 t 1 ”: 46℃; 冷却水入口温度 t 2 ’: 23℃; 冷却水出口温度 t 2 ”: 43℃; 并尝试进行初步计算,不过在后面进行有效平均温差的计算时,针对我们手头有限的资料(见附录3),为了保证R可查,将参数修正为以下值。 二次选择参数: 热水的运行压力:0.2MPa (绝对压力) 冷却水运行压力:0.16MPa(绝对压力) 热水入口温度 t 1 ’: 82℃; 热水出口温度 t 1 ”: 42℃; 冷却水入口温度 t 2 ’: 23℃; 冷却水出口温度 t 2 ”: 43℃; 继续往下计算,我们通过之前的知识,发现在换热器的设计中,除非处于必须降 ψ>,至少不小于0.8。 低壁温的目的,一般按照要求使0.9

板式换热器安装及使用说明书.docx

板式换热器安装与使用说明书 板式换热器安装与使用 1、拆箱 板式换热器一般情况下都是木质包装,在拆箱签一定要确认木箱是否在正确的位置。因为,设备在木箱内。固定挡板面市向下放置的,以使设备的重心在木箱的下方,所以,未拆 箱前搬动箱体时,不要使箱体侧倒或道里,以免因箱体重心不稳,砸伤人员、摔坏设备。 拆箱时,用工具先将顶部木板拆除,再依次将四周的木板拆除;木箱最下面的木板与换 热器是固定在一起的,需将固定铁片剪断,此时,装箱文件即可取下,请注意保存好。至此,拆箱工作结束。 2、吊运 吊运换热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装箱文件中的使用手册,以保证正确的方式进行吊运工作。吊装时,须注意对换热器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碰撞和坠落事件的发生。 3、安装 板式换热器为整机出厂。出厂前,工厂对换热器性能的各项指标已经进行了检测。因此, 运抵安装现场的换热器,可直接安装使用。 ( 1)基础 制作换热器的安装基础,主要是为了换热器的水平安装和有利于连接配管以及方便日后对换热器的维修、保养,所以,基础的制作是依照现场情况来考虑的。板式换热器出厂时, 在换热器上配制了三个地脚,并在装箱时为用户准备了一份安装尺寸图,用户可根据实物和 安装尺寸图在基础中做预埋件,安装时拧紧地脚螺栓,以免启动时振动影响换热器性能和造 成损坏。安装时,不允许有外力加在换热器上,以免使换热器变形、影响正常运行。 ( 2)配管的连接 用户在连接配管时。首先要特别注意热侧和冷侧进、出口配管的连接位置,凡是在换热器设计选型时,设计参数表上注明‘流程为1’个接口方向D1为热介质进口,D2为热介质 出口, D3为冷介质进口,D4为冷介质出口。安装人员必须在确认了每个配管的功能之后, 方可进行连接配管的工作。配管连接前还需要仔细检查流道内有无硬杂物,以免运行时堵塞 流道或降低换热效率。泵的安装方式分为硬性联接安装和柔性联接安装。(由客户视具体情 况而定) ( 3)特别提示 根据我公司技术人员对可拆板式换热器的跟踪调查,发现,一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是

发电机组维修保养手册(康明斯)资料

康明斯系列柴油发电机组领先技术 电力专家 柴油发电机组 维护保养手册 康明斯动力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联系人:余先生/136********

前言 本手册专为您能正确地维护、保养和使用您的发电机组而编写。 为了充分发挥柴油发电机组的优良性能,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发挥它的经济价值,请您按照《一般预防性保养时间表》所要求的时间定期保养。如果您的机组运行工况较恶劣,请根据环境恶劣程度缩短保养时间表的时间,及时进行发电机组的保养工作。并且提前储备相应的备品备件。 发动机必须定期更换滤清器和机油,以保证发电机组内部清洁。对于任何首次更换的零部件,请与我们的专业工程师联系。我们可以以任何形式提供 24 小时的技术支持。 我们的专业工程师都是通过了严格理论培训、并且积累有丰富维修经验,他们不仅具有机组日常维护、更换零部件的实际经验,而且还有进行规范中修和大修的授权。 请您仔细阅读安全指导说明,以避免发生意外或损伤机组。说明中的建议必须严格遵守。 注:本手册中所说的机组左侧、右侧是指您站在发电机侧向散热器方向看时您的左侧、右侧。

目录 一、说明 1、安全标记、缩写注译、符号定义 2、安全条例 3、发电机组铭牌 4、消耗品规格及容量 (1)、燃油规格 (2)、润滑油规格 (3)、冷却液规格 (4)、冷却水、润滑油和机底燃油箱的容量 二、初次使用指导 1、发动机 (1)、冷却液 (2)、燃油 (3)、机油 (4)、电池 2、发电机和控制屏 3、安装 三、磨合期 1、初次运行五十小时后的检查、调整和保养 (1)、发动机 (2)、发电机 (3)、控制屏 (4)、起动电池 (5)、静音罩 2、预防性保养 (1)、一般保养指导 (2)、一般保养周期表 (3)、保养记录 (4)、零部件更换记录 四、一般性故障处理 1、发电机组 2、发动机 3、发电机 4、起动蓄电池 五、发电机组维护保养等级

换热机组电脑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HD-JZ06N 换热机组电脑控制系统 使 用 手 册 一、系统概述 HD-JZ06N微电脑控制器是专为全自动换热机组而设计的变频及温

度自动控制系统,有多种变频控制模式和温度控制模式可供用户选择。可同时控制两路温度调节阀及一路补水变频和一路循环变频。采用最新高速CPU为硬件控制核心,人工智能模糊控制软件最新算法,有看门狗防止软件死机或跑飞,具有控制精度高、调节稳定、触摸屏显示人机交互界面、设定参数少、操作简单明了、参数修改密码锁定等功能。 二、主要性能指标 1.补水泵控制方案: a >根据二次网回水压力进行控制; b >根据二次网供水压力进行控制; c >可根据压力区间模式进行补水控制; d >可定时自动换泵,两台泵自动轮换工作; e >具有欠压保护及超压自动泄水控制功能; f >当一台补水泵不够用,可自动启动另一台补水泵投入工作; g>两台补水泵互为备用,一台出现故障时,另一台自动投入运行; 2.温度调节阀控制方案: a> 二次网供水温度控制 b> 户外温度补偿控制 c> 二次网回水温度控制 d> 手动控制 3.循环泵控制方案: a> 根据二次网供水压力变频控制; b> 根据二次网供、回水压差变频控制; d> 可根据一次网来水温度自动起停循环泵; e> 一用一备工作方式,工作泵故障备用泵自投; f> 两用一备工作方式,工作泵故障备用泵自投; g> 二次网出口压力超压保护运行模式; 4. 可同时接入机组运行的5路温度及4路压力信号; 5. 可接入各种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输入,温度传感器可接多种 Pt1000或Ni1000电阻温度传感器。 6. 具有四路模拟量输出;两路控制温度调节阀,一路控制补水变频, 另一路控制循环泵变频;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甲醇■甲醇换热器II的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甲醇-甲醇换热器II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 1,热交换量:8029.39kw 2,设备形式:长绕管式换热器 三,操作条件 ①甲醇:入口温度7.83°C,出口温度-31.68°C ②甲醇:入口温度-37.68°C,出口温度1.00°C ③允许压强降:管侧不大于1.5*105pa壳侧不大于2.9*10’pa. 四,设计内容 ①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换热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②换热器的工艺计算: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 ③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④主要辅助设备选型。 ⑤绘制换热器总装配图。 第二部分换热器设计理论计算 1,计算并初选换热器的规格

(1) 两流体均不发生相变的传热过程,管程,壳程的介质均为 甲醇。 (2) 确定流体的定性温度,物性数据。 管程介质为甲醇,入口温度为7.83°C,出口温度-31.68°Co 壳程介质也为甲醇,入口温度?37.68°C,出口温度1.00°Co 管侧甲醇的定性温度:打=7兀:型=-H.925 °C 。 2 壳侧的甲醇定性温度:仏=二门卑V —1&34°C 。 2 两流体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⑶传热温差 △ _ 7厂力)一72一" _ (7.83-1)-[-31.8 — (-37.68)] _ 6.83-6 —钳% °C 」厂T- 7?83-(一31?68)_39?51 r-f " 1-(-37.68) ~ 38.68 ") p=hzk= 1—(—37S)=坯=085 「-匕 7.83-(-37.68) 45.51 … 由R 和P 查图得到校正系数为:处ul,所以校正后的温度为 = ^=6.406°C (查传热课本 P288) ,6.83 In ----- 6 [-31.8-(-37.68)]

换热器安装施工方案

换热器安装施工方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换热器安装施工方案 一、依据: 二、施工工艺程序: 三、方法 1、施工准备: 2、设备基础验收及处理: 3、垫铁的选用及安装要求: 4、设备及其附件检查; 5、设备安装: 四、安装质量控制点: 一、依据: 《石油化工换热器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32-95 《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与验收规范》HGJ209-8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3505-99 换热器设备装配图;业主提供的施工程序文件; 二、施工工艺程序: 三、方法: 1、施工准备: 1-1、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已具备,设备基础已中交合格; 1-2、施工方案已编制,并已审批; 1-3、施工所需的机具、人员已经到位; 1-4、所有用于测量的仪器已进行校核,并在使用合格周期内。 2、设备基础验收及处理:

2-1、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混凝土基础的外形尺寸、坐标位置及预埋件,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2-2、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2-3、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应无损坏、锈蚀,且有保护措施; 2-4、滑动端预埋板上表面的标高、纵横向中心线及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2-5、预埋板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挂渣、飞溅及油污。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 2mm/m。基础抹面不应高出预埋板的上表面。 2-6、换热器安装后利用垫铁进行找正,因此在基础验收合格后,在放置垫铁的位置处凿出垫铁窝,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 3、垫铁的选用及安装要求: 3-1、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设备每个地脚螺栓近旁放置一组垫铁,垫铁组尽量靠近地脚螺栓。 3-2、垫铁组放置尽量放在设备底座的加强筋下,相邻两垫铁组的距离宜为500m。 3-3、每一组垫铁组的高度一般为30-70mm,且不超过5块,设备安装后垫铁露出设备支座底板边缘10-20mm。斜垫铁成对使用,斜面要相向使用,搭接长度不小于全长的3/4,偏斜角度不超过3度。 3-4、每组垫铁组面积,应根据负荷,按下式计算: A≥C(Q 1+Q 2 )*104/R

风冷热泵机组操作手册操作手册客户版定稿版

风冷热泵机组操作手册操作手册客户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风冷热泵机组) 适用于FTA-US-80W-1HB 富田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光中路488号 电话: 传真:

水冷机组操作说明 一、 按键定义说明: 1. 按键布局: 2. 人机画面分类: 人机画面可分成四类。 第一类画面:起始欢迎画面,即开机时显示的画面。 第二类画面:主监视画面。主要参数的监视。以及开、关机的操作。 第三类画面:主菜单画面。在该页可选择进入相应的参数画面。 第四类画面:参数设定、显示画面。用于作参数的设定或显示机组的运行信息。 SET 键用于进入输 方向键:用于切换 指示灯:电源指 ENT :确认键。 ESC :退出所设定的数 启停键:用于启

二、操作说明: 步骤A:画面切换操作 点击上下方向键来切换上下画面。 步骤B:参数(密码)调整步骤 1.首先进入欲调整之参数画面。 2.点击SET键。 3.点击〔ENT〕输入键跳转至需要设定的参数。 4.使用数字键或者上下键输入数值,按左右方向键切换输入位置。 5.按〔ENT〕确认输入参数。 6.若输入错误按(ESC)键退出即可。 步骤C:开关机操作 1.在任意画面按启动按钮即可进行开机操作 2.在任意画面按停机按钮即可进行开机操作 注:以下界面部分若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以控制器上的实际界面为准!

三、重要人机画面说明: 控制器启动后,首先显示以下欢迎画面。 1、欢迎画面 首页——欢迎画面。 显示上海富田空调电话信息。 在欢迎画面按向下键即可进入 主显示选择画面 2、主显示画面-1 主显示画面(目录画面): 显示操作画面提示,按向右键 进入用户设定画面;按向左键 进入系统设定画面;按向下键 进入主显示画面内容。 3、主显示画面-2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方案计算过程参考

根据给定的原始条件,确定各股物料的进出口温度,计算换热器所需的传热面积,设计换热器的结构和尺寸,并要求核对换热器压强降是否符合小于30 kPa的要求。各项设计均可参照国家标准或是行业标准来完成。具体项目如下:设计要求: =0.727Χ10-3Pa.s 密度ρ=994kg/m3粘度μ 2 导热系数λ=62.6Χ10-2 W/(m.K) 比热容Cpc=4.184 kJ/(kg.K) 苯的物性如下: 进口温度:80.1℃出口温度:40℃ =1.15Χ10-3Pa.s 密度ρ=880kg/m3粘度μ 2 导热系数λ=14.8Χ10-2 W/(m.K) 比热容Cpc=1.6 kJ/(kg.K) 苯处理量:1000t/day=41667kg/h=11.57kg/s 热负荷:Q=WhCph(T2-T1)=11.57×1.6×1000×(80.1-40)=7.4×105W 冷却水用量:Wc=Q/[c pc(t2-t1)]=7.4×105/[4.184×1000×(38-30)]=22.1kg/s

4、传热面积的计算。 平均温度差 确定R和P值 查阅《化工原理》上册203页得出温度校正系数为0.8,适合单壳程换热器,平均温度差为 △tm=△t’m×0.9=27.2×0.9=24.5 由《化工原理》上册表4-1估算总传热系数K(估计)为400W/(m2·℃) 估算所需要的传热面积: S0==75m2 5、换热器结构尺寸的确定,包括: (1)传热管的直径、管长及管子根数; 由于苯属于不易结垢的流体,采用常用的管子规格Φ19mm×2mm 管内流体流速暂定为0.7m/s 所需要的管子数目:,取n为123 管长:=12.9m 按商品管长系列规格,取管长L=4.5m,选用三管程 管子的排列方式及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方式: 管子的排列方式,采用正三角形排列;管子与管板的连接,采用焊接法。(2)壳体直径; e取1.5d0,即e=28.5mm D i=t(n c—1)+2e=19×(—1)+2×28.5=537.0mm,按照标准尺寸进行整圆,壳体直径为600mm。此时长径比为7.5,符合6-10的范围。

TTT整体换热机组使用操作手册

换热机组 使 用 说 明 书 TTT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TTT整体换热机组使用操作手册 一、基本构成: 1、汽水换热器 2 台 2、循环泵3台 3、补水泵2台 4、隔膜式气压罐1台 5、就地自动控制箱1台 6、蒸汽总口蒸汽流量计:1套 7、蒸汽自动调节阀2套 8、疏水阀组2套 9、二次循环水流量计2套 10、各功能关断阀、连接管件等附件 11、各就地显示仪表及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 二、基本原理 1、二次管网的回水经过除污器,流进二次网路循环泵,(双循环泵时一台工作,三台循环泵时二台工作,一台备用),加压后进入换热器,与一次网的热媒饱和蒸汽进行热交换,达到二次网供水所需的水温后,进入二次网供热管路,为用热单元提供供热水。 2、二次循环水封闭循环,水体由于升温产生的膨胀量由隔膜式气压罐接纳,当系统温度下降时,由隔膜气压罐减挤压膨胀水补入系统,保持系统压力相对稳定;当系统的压力高于额定值时,安全阀打开,向水箱内排放膨胀水,(也可将膨胀水排放至排水沟),当系统压力由于泄漏、

排放等降低时,电控柜变频控制补水泵补水。 3、通过换热器出口温度,调节蒸汽阀的开关度,通过控制蒸汽供给量,以达到节能和相对恒温供水的目的。 4、换热机组蒸汽总进口蒸汽流量计,适时监测、显示机组蒸汽耗量; 5、每台换热器二次循环水出口流量计(根据需要配置),适时监测、显示机组二次水循环量; 6、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疏水阀排放至凝结水集存箱; 三、开机前的检查事项; 1;开机前要检查补水水箱的液位,如果缺水要加注至工作液位。 2;检查机组上的蒸汽总阀门是否是关闭的,如果没有关闭请将其关闭。检查疏水阀两侧的阀门是否全打开,由于开始运行时,蒸汽系统管道可能存有凝结水,加之刚开始运行时,二次网循环水温度低,换热量大,产生的冷凝水较多,请将疏水器旁通阀全开。。【作用;防止疏水阀疏水不畅时冷凝水不能排出造成换热器积水产生异响】。机组上除了需定期放气或排污的阀门之外,机组上剩余的其他阀门都是常开的,没有维修需要请保持打开。(注:换热器蒸汽调节阀若设有旁通阀,在蒸汽调节阀保持正常无故障的情况下,请保持完全关断状态) 3;检查控制柜的电源是否正常,380V,零线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四;开机 1;补水;检查控制柜操作面板上5个旋钮是否在停止位置,如果有不在停止位置的请打到停止位置,把控制柜的总开关和分开关都打开,PLC会正常巡检2分钟,显示屏上出现机组画面,显示机组上所有的压力、温度、流

换热器的设计说明书.

西安科技大学—乘风破浪团队 1 换热器的设计 1.1 换热器概述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任务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换热器随着换热目的的不同,具体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冷凝器,再沸器和热交换器等。由于使用条件的不同,换热设备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结构。 换热器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 热负荷及流量大小; ② 流体的性质; ③ 温度、压力及允许压降的范围; ④ 对清洗、维修的要求; ⑤ 设备结构、材料、尺寸、重量; ⑥ 价格、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按照换热面积的形状和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管型、板型和其它型式的换热器。其中,管型换热器中的管壳式换热器因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处理量大、适应高温高压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 管型换热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当冷热流体温差不大时,可采用固定管板的结构型式,这种换热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由于壳程不易清洗或检修,管外物料应是比较清洁、不易结垢的。对于温差较大而壳体承受压力较低时,可在壳体壁上安装膨胀节以减少温差应力。 (2)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以法兰实行固定连接,称为固定端。另一端管板不与壳体连接而可相对滑动,称为浮头端。因此,管束的热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检修和清洗时只要将整个管束抽出即可。适用于冷热流体温

西安科技大学—乘风破浪团队 2 差较大,壳程介质腐蚀性强、易结垢的情况。 (3)U 形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传热面积大。结构较浮头简单,但是管程不易清洗,且每根管流程不同,不均匀。 表1-1 换热器特点一览表 分类 管 壳 式 名称 特性 管式 固定管板式 刚性结构用于管壳温差较小的情况(一般≤50°C),管间不 能清洗 带膨胀节:有一定的温度补偿能力,壳程只能承受较低的压 力 浮头式 管内外均能承受高压,壳层易清洗,管壳两物料温差>120℃; 内垫片易渗漏 U 型管式 制造、安装方便,造价较低,管程耐压高;但结构不紧凑、 管子不易更换和不易机械清洗 填料 函式 内填料函:密封性能差,只能用于压差较小场合 外填料函:管间容易泄露,不易处理易挥发、易爆易燃及压 力较高场合 釜式 壳体上都有个蒸发空间,用于蒸汽与液相分离 套管 双套管式 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用于高温高压场合或固定床反应器中

板式换热器安装及操作规程

板式换热器安装及操作规程 换热器安装 1 、板式换热器的两块压紧板上有 4 个吊耳,供起吊时用,吊绳不得挂在接管、定位横梁或板片上。 2 、换热器周围要留有 1 米左右的空间,以便于检修。 3 、冷热介质进出口接管之安装,应严格按照出厂铭牌所规定方向连接,否则,换热器性能将受到影响。 4 、安装管路时,应在管路上配齐阀门、压力表、温度计,流量控制阀应装在换热器进口处,在出口处应装排气阀。 5 、设备管道里面要清理干净,防止砂石焊渣等杂物进入换热器,造成堵塞。 6 、当使用介质不干净,有较大颗粒或长纤维时,进口处应装有过滤器。 7 、换热器连接管道安装焊接时,应将电焊地线搭在焊接处,严禁将地线搭在远处,使电流回路通过换热器而造成损坏。 使用投产前准备

1 、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夹紧螺栓是否松动,按照说明书应紧到尺寸 A 保证所有螺栓均匀一致。 2 、使用前按 1.25 倍的操作压力分到进行水压试验,保压二十分钟无泄漏方可投产。 3 、本设备使用前用清自来水进行 20 分钟左右清洗循环即可了。 4 、在管路系统中应设有放气阀开启后应排出设备中空气防止空气停留在设备中,降低传热效果。 5 、冷热介质进出口接管之安装,应严格按出厂铭牌所规定方向连接。否则,没能发挥设备最佳性能。 6 、本设备用于食品、制药投产前将每只螺栓松开,将每板片用棕刷清洗干净,应按照流程进行均匀组装完毕。 82 o - 90 o 热水进行 10 - 20 分钟循环消毒,立即起动物料泵,使冷却物料把板片内剩余水全部顶出,直至完全是物料即可生产了。 板式换热器操作规程 1 、开始运行操作时,如两种介质压力不一样,要先应缓慢打开低压侧阀门,然后开入高压侧阀门。 2 、停车运行时应缓慢切断高压侧流体,再切断低压流体,请注意这样做将大大有助于本设备之使用寿命。

盐水机组使用说明书

承蒙惠购 ^冰牌制冷设备,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使用说明书与《LG系列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使用说明书》及相应电控使用说明书配套同时使用。 在使用本螺杆式盐水机组之前,务请详细阅读本套使用说明书,以便掌握正确的安装、调试及操作方法,这对保证机器正常、可靠运转十分重要。 在设备正常使用后,也请务必妥善保管使用说明书,以备日后查阅。本说明书提供适用于您所选用的产品的描叙和说明。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与您的工程承包商或产品销售商联系。 我公司不能预知一切潜在的危险,请遵循本地的法律法规。 本说明书应配合机组永久保存。 1概述 “冰山”为人类创造舒适洁净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本说明书详细介绍了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冰山牌JYSLG20F系 列螺杆式盐水机组的结构特征、性能参数、操作方法和维修保养,以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此机组。 1.1产品特点、用途 冰山牌JYSLG20F系列螺杆式盐水机组,采用本公司生产的开启式双螺杆制冷压缩机,配套高效率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制冷剂充灌量少等优点。机组设有自动能量调节装置及安全保护装置,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炭、纺织、制药、水产、商业、食品、造船、国防和科研等需要人工制冷的各个方面。 1 . 2产品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意义 型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和数字组成: JYS [LG20E 制冷剂代号:F-R22 转子名义直径:20cm 开启式 螺杆制冷压缩机机组代号:盐 水机组机组带经济器 1 . 3机组使用范围 “冰山”为人类创造舒适洁净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使用说明书 A工况:-10Cv盐水出水温度w 0C B工况:-20Cv盐水出水温度w -10C C工况:-25Cv盐水出水温度w -20C D工况:-30 Cw盐水出水温度w -25C E工况:-35Cw盐水出水温度v -30C 以上5个工况是基于: 20CW冷却水进水温度w 35C, 4CW冷却水进出温差w 10C 3CW盐水进出温差w 6C 1?冷却水只有在进水温度较低时,冷凝压力不高时,才可选择大温差。 2.盐水机组的载冷剂采用NaCI或CaCb溶液。 3?使用工况不同,制冷系统的设备配置不同,当机组使用工况变化较大或 改做他用,为了保证您的利益,请咨询供货商或制造商,确认或做相应的变动。 2 ?机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机组组成及工作流程 JYSLG20F系列螺杆式盐水机组主要由制冷剂循环系统、冷冻机油循环系统与控制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主要由螺杆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卧式冷凝器、经济器干燥过滤器、视液镜、热力膨胀阀、干式蒸发器、吸气过滤器及其他附件等构成;冷冻机油循环系统主要由螺杆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油粗过滤器、油泵、油压调节阀、油精过滤器、油分配器及其他附件等构成;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台、电控柜及各种控制元件组成。机组的典型工作流程如 “冰山”为人类创造舒适洁净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换热机组机组说明书

一、重要提示 1、操作说明 ⑴操作说明的使用 所有从事安装、维护换热机组者,都必须通过书面形式认真阅读本操作说明,并完全地了解各项操作指令。 保证本使用说明已分发至所有操作人员并且随时都可以使用。 请特别注意“安全性”。 ⑵操作说明的应用范围 本操作说明所提供的资料与封面提供的出厂编号之换热机组相一致。 您可以在您的换热机组的铭牌上找到出厂编号。 对设备有任何疑问或订购备品备件请告诉我们您的换热机组的出厂编号。 2、安全说明 换热机组是经常来运用处理高温或低温流体的,并在一定的压力下运行的一种换热设备。因此,操作换热机组在运行时 安全性必须是第一位的! 为了确保安全请按照以下的指令进行操作: ●完全按照选用该设备时计划使用的环境运行该设备。 ●换热机组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地板或砼基础上。 ●在全部必要的保护装置未全部安装好之前不要单独运行本设备。 ●只有当设备处于无压状态、关断机组电源和热源且温度在10℃和40℃之间 时,机组才能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才可以被拆开。 ●防止未经批准的人擅自接触该设备。

保持设备周围的空间清洁卫生;肮脏的环境经常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按设计工况使用 换热机组在设计时已指定了应用的媒体、压力、温度和操作条件,请不要让机组在超过原设计条件的工况下工作。 二、技术参数

说明:控制柜和机组一体。

三、机组流程图和装配图

精品文档

四、机组安装说明 1、机组可直接放置在机房内混凝土基础上(适合电机功率较小的机组),也可用 膨胀螺栓或预埋螺栓固定。当机组安装在楼板上时,请校核楼板承载能力。 2、机组安装前,需要预做基础的,可先做一素混凝土基础,高大于100mm,长、 宽比机组底座尺寸大200mm即可,基础表面要水平。并考虑四周各有1000~2000mm左右的操作维修间距。 3、安装前,应检查一次侧、二次侧、供水管道和电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把 与机组相连的管道吹扫、冲洗、试压,验收合格后,方可与机组连接。 4、机组本身在一次侧进口处配置温控阀,注意:温控阀只能作为调节用,不能 用作关闭阀使用。 5、组装卸车或转运时,请不要倒置或倾斜;在现场施工时,严禁把机组作为焊 机接地线。 6、若外管和机组接口方位有差异,可以适当调整机组管道出口方向,使其和外 管顺利连接。 7、根据安装要求,先把机组就位,调整到合适位置,再安装有关管道安装施工 规范进行连接。 8、整个管路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吹扫、冲洗、试压、保温,验收合格后方可试 车。 9、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连接管道法兰,特别注意不要接错进出口。配对法兰皆 为国标。一次侧垫片为石棉垫片,二次循环水侧为石棉垫片,补水侧为橡胶垫片。 当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并联时,每台机组的出水管应安装止回阀。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生产过程的流程如图3-20所示。反应器的混合气体经与进料物流换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10℃进一步冷却至60℃之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其中的可溶性组分。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220301kg h ,压力为6.9MPa ,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 ,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29℃,出口的温度为39℃,试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完成生产任务。 已知: 混合气体在85℃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来自生产中的实测值) 密度 3190kg m ρ= 定压比热容1 3.297p c kj kg =g ℃ 热导率10.0279w m λ=g ℃ 粘度51 1.510Pa s μ-=?g 循环水在34℃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 31994.3kg m ρ= 定压比热容1 4.174p c kj kg =g K 热导率10.624w m λ=g K 粘度310.74210Pa s μ-=?g

目录 1、确定设计方案 ............................................................................................. - 4 - 1.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4) 1.2流程安排 (4) 2、确定物性数据............................................................................................. - 4 - 3、估算传热面积............................................................................................. - 5 - 3.1热流量 (5) 3.2平均传热温差 (5) 3.3传热面积 (5) 3.4冷却水用量 (5) 4、工艺结构尺寸............................................................................................. - 5 - 4.1管径和管内流速 (5) 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5) 4.3传热温差校平均正及壳程数 (6) 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6) 4.5壳体内径 (6) 4.6折流挡板 (7) 4.7其他附件 (7) 4.8接管 (7) 5、换热器核算 ................................................................................................ - 8 - 5.1热流量核算 (8) 5.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 8 -5.1.2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 8 -5.1.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 9 -5.1.4传热系数.......................................................................................................... - 9 -5.1.5传热面积裕度.................................................................................................. - 9 -5.2壁温计算. (9) 5.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0) 5.3.1管程流体阻力................................................................................................ - 10 -5.3.2壳程阻力........................................................................................................ - 11 - 5.3.3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 11 - 6、结构设计 .................................................................................................. - 12 - 6.1浮头管板及钩圈法兰结构设计 (12) 6.2管箱法兰和管箱侧壳体法兰设计 (13) 6.3管箱结构设计 (13) 6.4固定端管板结构设计 (14) 6.5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法兰设计 (14) 6.6外头盖结构设计 (14) 6.7垫片选择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