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表现86例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损害5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收稿日期:2017-05-08作者简介:杨增顺(1979-),男,汉族,广东汕头人,儿科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儿科相关疾病㊁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皮肤相关疾病㊂ 文章编号:1004-4337(2017)11-1634-02 中图分类号:R 725.1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损害5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杨 增 顺(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 佛山528248)摘 要: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患儿皮肤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㊂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某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324例肺炎支原体(M P )感染患儿进行5种病原体联检,观察分析血清M P -I gM 阳性伴皮肤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治疗分析研究㊂结果:3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52例患儿都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伴随有皮肤损害,其中19例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14例表现为红斑或斑丘疹,9例表现为猩红热样皮疹,5例表现为麻疹样皮疹,3例表现为水疱疹,2例表现为紫癜样皮疹㊂静滴3~5d 阿奇霉素针,口服罗红霉素,数小时~14d 内皮疹现象全部消失,预后效果好㊂结论:M P 感染不仅会导致呼吸道系统感染,也可导致皮肤损害,要综合考虑M P 感染的因素来进行治疗㊂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皮肤损害; 临床特点; 治疗分析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7.11.025肺炎支原体(M P )感染属于非典型的微生物感染,是由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症状,临床表现为长期顽固性的剧烈咳嗽和发热[6]㊂M P 是呼吸道系统感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原体,除了会引发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外,还会导致支原体脑炎㊁肠胃炎㊁肝功能受损和皮肤损害等多种并发症,其中皮肤损害的发病率较高㊂近年来,M P 感染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增,M P 感染所造成的皮肤损伤患者数量也随之增长[1]㊂现观察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2例M P 感染致皮肤损害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4例患儿均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标准,有52例患儿经诊断,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损害诊断标准㊂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在10个月~14岁之间,均于发病2~5d 接受治疗,均有发热现象(38.0ħ~40.0ħ)㊂其中19例荨麻疹样皮疹,14例红斑或斑丘疹,9例猩红热样皮疹,5例麻疹样皮疹,3例水疱疹,2例紫癜样皮疹㊂15例血白细胞总数增加[(12~15)ˑ109/L ],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的增高,白细胞总数降低3例[(3.0~3.8)ˑ109/L ],血小板减少5例[(<100ˑ109/L )],血沉增快10例(25~100mm /h ),胸片示支气管肺炎改变26例,支气管炎9例㊂M P 感染致患儿皮肤损害在患儿各年龄段的分布:10个月~1岁8/11例(72.8%),1~4岁22/69例(31.9%),4~8岁15/79(19.0%),8~14岁7/165(4.2%)㊂1.2 实验室诊疗抽取患者入院3d 后清晨空腹血液,使用西班牙博赛生物公司生产的原装进口试剂盒,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患儿进行5种病原体联检I g G ㊁I g M ,检查结果324例M P -I g M 均呈阳性㊂1.3 治疗方法对5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损害的患儿均采用稀释在100~300m l 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阿奇霉素针注射液(山东辰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66776,0.125g )10m g /(k g㊃d )静脉滴注,滴注3h ~5h ,连续滴注3~5d 后,口服罗红霉素胶囊(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10970291,50m g )2.5~7.5m g /(k g ㊃d ),2次/d ,服用2~3周㊂2 结果2.1 临床特点在参与研究的3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有52例患儿是由于M D 感染导致的皮肤损害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I gM 检查结果呈阳性,均有发热㊁咳嗽现象,且在夜间症状较明显,皮肤损伤在临床上表现为皮疹㊂其中荨麻疹样皮疹19例,红斑或斑丘疹14例,猩红热样皮疹9例,麻疹样皮疹5例,水疱疹3例,紫癜样皮疹2例㊂皮疹现象均在发热症状产生后的第2d 后出现,由发际开始产生逐渐向四肢㊁手心和足底蔓延扩散,出疹后体温逐渐开始呈降低趋势,并伴有结膜充血㊁流泪㊁畏光等上呼吸道系统感染并发症的产生㊂2.2 治疗效果荨麻疹样皮疹在数小时~7d 内消失,红斑或斑丘疹在3~10d 内消失,猩红热样皮疹在3~5d 内消失,麻疹样皮疹在3~7d 内消失,水疱疹在6~12d 内消失,紫癜样皮疹在8~14d 内消失,体温在2~8d 内恢复正常,气喘㊁流涕及肺部啰音在7~14d 内消失,咳嗽在10~30d 内消失㊂3 结论随着近年来M P 感染患儿的逐渐增多,对M P 感染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的研究不得不引起医学上的广泛重视[7]㊂M P 感染不仅会导致患儿呼吸道感染,同时也会引发皮肤损害等多种并发症[2]㊂M P 感染多发于10个月~14岁之间的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与年龄呈负相关,且四季均有发生[4]㊂M P 可以直接侵犯人的皮肤从而导致皮肤损伤,主要是使M P 菌体吸附在宿主细胞膜的受体上,摄取宿主的营养提供给自身的需求,同时释放出有毒的代谢物,对宿主的健康细胞产生危害㊂且由于M P 与宿主自身的细胞膜具有相似的抗原成分,使宿主的免疫系统对其不产生作用,从而长期寄居在㊃4361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V o l .30 N o .11 2017人体内摄取宿主的营养,最终导致皮肤损害[1]㊂皮肤损害症状多发于发热期和肺炎期,持续时间可达两周以上,皮疹形态多样㊂本组研究中荨麻疹样皮疹占36.5%,占红斑或斑丘疹占26.9%,猩红热样皮疹占17.3%,麻疹样皮疹占9.6%,水疱疹占5.8%,紫癜样皮疹占3.9%㊂可见M P感染所导致的皮肤损害症状中,荨麻疹样皮疹最为常见,水疱疹与紫癜样皮疹最为少见㊂阿奇霉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中的红霉素一直是用于治疗M P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是由于阿奇霉素在人体内的细胞内水平高细胞外水平低的特性,在治疗时要兼顾血药质量浓度和细胞内水平的问题㊂因此,使用阿奇霉素来治疗M P感染在临床上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但目前还是多采用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再口服罗红霉素的治疗方式㊂参考文献1熊雁,吴茜,王艳春,等.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损害95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4):205~205.2杨润英,韩冬梅.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损害36例.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2):213~213.3俞珍惜,刘秀云,彭芸,等.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临床儿科杂志,2011,29(8):715~719.4李文松,韩玲芝,李玉洋,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53~55.5陈乐坤,何梃,甘凯,等.82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中国处方药,2015,13(12):107~108.6江淼淼.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2(13):35~36.7李爱玲.深入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0:60.8陆一平,郭东升.肺炎支原体感染69例临床特点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7):98~99.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T r e a t m e n t o f52C a s e s o f S k i nD a m a g eC a u s e db y M y c o p l a s m aP n e u 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Y a n g Z e n g s h u n(N a n h a iD i s t r i c tN o.6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F o s h a n,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F o s h a n528248)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s k i n l e s i o n s c a u s e db y m y c o-p l a s m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 i n c h i l d r e n.M e t h o d s:F i v e k i n d s o f p a t h o g e nd e t e c t i o nw a s c o n t u c t e d i n324c h i l-d r e nw i t hm y c o p l a s m a p n e u m o n i a e(M P)i n f e c t i o n t r e a t e d i n a h o s p i t a l f o r mJ a n u a r y2014t oM a r c h2016b y i n d i r e c t i mm u n o f l u o r e s c e n c em e t h o d.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c h i l d r e nw i t hM P-I g M p o s i t i v e a n d s k i n l e s i o n sw 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a n dr e l a t e d t r e a t m e n t e f f e c tw a s 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A m o n g324c a s e so f c h i l d r e nw i t h m y c o p l a s m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52c a s e s o f c h i l d r e nw e r e a c c o m p a n i e db y s k i n l e s i o n so n t h eb a s i so f r e-s p i r a t o r y i n f e c t i o n,i n c l u d i n g19c a s e s o f u r t i c a r i a l i k e r a s h,14c a s e s o f e r y t h e m a o r p a p u l e,9c a s e s o f s c a r l a t i-n a r a s h,5c a s e s o fm e a s l e s l i k e r a s h,3c a s e s o fw a t e r h e r p e s,a n d2c a s e s o f P u r p u r a l i k e e r u p t i o n.A l l 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w i t h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n f u s i o n o f a z i t h r o m y c i n f o r3~5d a n d o r a l r o x i t h r o m y c i n,t h e r a s h p h e n o m e n o n d i s-a p p e a r e dw i t h i n s e v e r a l h o u r s t o14d,a n d t h e p r o g n o s i sw a s g o o d.C o n c l u s i o n:M P i n f e c t i o n c a nn o t o n l y l e a d t o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 i n f e c t i o n,b u t a l s o l e a d t o s k i nd a m a g e,a n d t h e f a c t o r s o fM P i n f e c t i o n s h o u l db e c o n s i d-e r e d f o r t r e a t m e n t.K e y w o r d s p n e u m o n i am y c o p l a s m a i n f e c t i o n;s k i nd a m a g e;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r e a t m e n t a n a l y s i s㊃536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年第30卷第11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86例治疗的临床观察

样通过血液感染 , 累及 全 身 各 脏 器 , 是 否 有 类 似 细 菌 毒 素
样 分 泌 物 对 脏 器 造 成 损 害 尚缺 乏 可 靠 依 据 [ 4 ] 。根 据 有 关 报 道 呼 吸道 肺 外 脏 器 损 害 可 发 生 于 皮 肤 黏 膜 、 血 液 系统 、 神 经 系统、 心血管系统 等。徐灵敏_ 5 认 为 肺 炎 支 原 体 肺 炎 可 伴 发多系统、 多器官损害 , 呼吸道外病变 , 可涉及皮肤 黏膜 , 表 现 为麻 疹 或 猩红 热 样 皮 疹 等 ; 偶 可 见 特 异 性 肌 痛 及 游 走 性 关节痛 ; 消化系统 可见吐 、 泻和肝 功能损 害; 血 液 系 统 方 面 较 常 见 溶血 性 贫 血 ; 也可以见到多发性神经根炎 、 脑 膜 炎 及 小脑损伤等 ; 心 血 管 系 统 病 变偶 有 心 肌炎 及 心 包 炎 。 2 . 6 抗生素的疗效分析 : 一 般 认 为 大环 内 酯 类 药 物 仍 为 本
病仍 以 学 龄 儿 童 为 主 , 男性 3 2例 ( 5 3 ) , 女性 2 8 例
( 4 7 ) 。
2 . 2 临床诊断 : 本 文 全 部 病 例 均 符 合 支 原 体 肺 炎 的诊 断 标
准_ 2 ] 。 咳 嗽是 常见 的 主 要 表 现 , 本文 6 0例 均 有 咳 嗽 , 以 干
发或有 小流行 , 全年 均可发病 , 以秋 冬 季 多 见 , 尤 其 是 近 几 年 发 病 率 呈 逐 年 上 升 趋 势 。本 组 病 例 全 年 均 有 发 病 , 3 ~5 月 份 8例 ( 1 3 ) , 6 ~ 8月 份 5例 ( 8 ) , 9 ~1 1月 份 2 1例
病的首选 , 由于 早 期 临 床 表 现 无 特 异 性 , 支 原 体 抗 体 测 定 时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标签:阿奇霉素;肺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MP)感染可引起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疾病。
学龄期前后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 pneumonia,MPP)。
因此,有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儿童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我科于2009年1月~2010年3月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在1~14岁。
发热62例,占72.09%;均有咳嗽,其中干咳41例,占47.67%,有痰,多为自粘痰45例,占52.32%,23例患儿伴喘息,占26.74%,多半是婴幼儿。
听诊为双肺呼吸音粗或低,36例可闻及细湿罗音。
胸部X片检查,右肺片状阴影34例,左肺片状阴影26例,双肺中内带片状阴影15例,双肺颗粒状或点网状阴影11例。
其中4例有少量至中等量的胸腔积液,5例伴肺不张。
全部患儿血清支原体抗体IgM阳性(金标法),WBC 3.9~10.0×109/L 78例,占90.69%,ESR检查53例,正常16例,20~60mm/h 27例,>60mm/h 10例;45例行C反应蛋白(CRP)检查,50mg/L 6例。
2方法及结果针对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我们应用阿齐霉索进行序贯治疗,每天静脉点滴阿齐霉索10mg/kg,1次/d,持续5~7d,然后口服阿齐霉索10mg/kg,1次/d,连服3d,休息3d再服,总疗程2~3周。
并发肺外感染的进行对症治疗。
治愈58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34%,有6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及轻度腹泻,经对症处置后缓解。
3讨论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MP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是各年龄段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文献报道本病占儿童肺炎的20左右,在密集人群中可达50%。
儿童肺炎感染论文儿童临床医学论文

儿童肺炎感染论文儿童临床医学论文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表现86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皮肤损害的特点。
方法感染患儿50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5种病原体联检。
观察血清MP-IgM阳性伴皮肤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506例MP-IgM 阳性患儿中,86例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伴皮肤损害,其中表现荨麻疹样皮疹36例,红斑或斑丘疹20例,猩红热样皮疹 13例,紫癜样皮疹 8例,麻疹样皮疹6例,水疱疹3例。
阿奇霉紊针静脉滴注3~5 d,之后换用罗红霉素口服2~3周,皮疹均在数小时至14 d内消失,预后好。
结论 MP感染不仅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可致皮肤损害,呼吸道感染并有皮肤损害的病例,要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皮疹86 cases with rash in children hospitalized 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pathogen infection(MP)YAO Meng-lin, CAO Min, SHI Ze-zhen, et al.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henzhen,Shezhen 51802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ash of children who suffer from MP infection. Methods There are 506cases after we detect five pathogens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We observe clinical informationwhose MP-IgM is positive companied with rash. Results In the 5o6 children who infected with MP,there are 68 cases suffreing fromrash.,such as rash like hives(36), erythema or maculopapule(20), scarlatina(13),purpuric erythra(8), measles(6), wheal(3). All invalids receive treament with Azithromycin byintravenous drip for 3~5 days,then receive treament with oral roxithromycin for 2~3weeks. All rash fade away within several hours~14 days,followed byfavourable prognosis. Conclusion MP is not only main pathogen of respiratory tractbut also the cause of tetter. Clinician should consider it possible to infect MP when patient has symptoms of respiratory passage and skin.【Key words】Children; Mycoplasma pneumoniae; Extensor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它除引起呼吸道感染外还可以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尤以支原体体肺炎后引起的肺外表现更加明显。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分析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了广泛关注。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主要感染呼吸道,导致肺炎、哮喘等疾病。
本文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进行详细分析。
一、病理类型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急性肺炎型: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引起急性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在病理学上,可见肺泡壁增厚、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
此型肺炎常见于婴幼儿和老年人。
2. 过敏性哮喘型:肺炎支原体感染还有可能诱发过敏性哮喘。
患者常伴有咳嗽、喘息、气喘等症状,并可出现喘息性呼吸困难的发作。
病理上表现为支气管狭窄、黏液分泌增多等变化。
3. 慢性支气管炎型:长期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患者会有咳嗽、咳痰、气促等持续存在的症状。
病理上可见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生等病变。
二、临床表现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呼吸道症状: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
咳嗽通常为干咳或带有少量白色痰,持续时间较长。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
2. 发热: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会引起发热反应,体温可达38℃以上。
发热常伴有寒战、全身不适等症状。
3.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头痛等症状。
对于哮喘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哮喘发作,表现为喘息、气促等症状。
三、诊断与治疗建议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鼻咽拭子或痰液培养、PCR技术等。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同时,对于过敏性哮喘型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还需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治疗。
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合理饮食,并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起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病理类型包括急性肺炎型、过敏性哮喘型和慢性支气管炎型。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点和判断指标的研究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点和判断指标的研究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表现特点和判断指标。
方法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且经支原体抗体检测呈阳性的11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经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临床表现特点,并对比两组儿童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中浓度水平。
结果观察组发热86例、有咳嗽症状者104例、有喘息者7例、有胸痛者9例,并有不同情况的湿啰音表现;X线胸片检测,30例呈斑点状阴影、58例呈片状阴影、19例出现间质性肺炎、4例发生肺门周围炎、14例并胸腔积液、10例并肺不张;观察组CRP为(16.2±4.5)mg/L、PCT为(0.27±0.09)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mg/L、(0.14±0.0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MP临床表现特点存在多样性,单凭其临床表现特征不足以确诊MP。
CRP以及PCT 参与了MP的发生,检测其血清浓度,可为临床确诊MP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小儿支原体肺炎;表现特点;判断指标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常见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Respiratory infection,RI)。
据李立[1]报道MP占小儿RI的23.2%,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其发病年龄趋向幼儿化。
MP的臨床表现特点具有多样性,且可并发其他多器官受损。
现就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MP 感染11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的MP的判断指标进行探讨[2],分析MP患儿CRP以及PCT血清中浓度与正常儿童的差异,为临床上小儿MP确诊提供理论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治疗且经支原体抗体检测呈阳性(滴度1∶160以上)的11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经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
肺炎支原体感染28例临床分析

分病灶与增大的肺 门相连呈 纺锤状 ; 粟粒 状 阴影 1例 , ⑨ 呈 “ 三均表现”; ④空洞样 阴影 3例。为斑片状阴影内可见透光 区, 直径 1~ m, 3e 壁厚薄不等 ; ⑤团块状阴影 2例 , 直径 2~ 4 e 其周散见卫星灶 ; m, ⑥胸膜改变 8例 , 单侧胸膜部分 实变或 不规则实变 , 肋膈角消失 ; ⑦纤 维硬 结灶 1 , 例 化疗 前后其密
124 痰抗酸杆菌检查 .。
浮游集菌荧光染色法查痰菌 , 阳性 3 8
例, 阳性率 4.%; 75 菌阴( 含无痰和无法留痰) 的病例 4 2例。 12 5 X线胸 片表现 .. ① 肺 门阴影 增浓 、 大 4 增 5例 , 内 其
散在钙化灶 , 侧位 片上更 明显 ; ②斑 片、 云絮状 阴影 2 0例 , 部
部位淋 巴结肿大先排除其他感染 因素 , 应考虑 到儿童结核病
的可 能 。
定 困难 , 即便有痰 也不知往外 吐或 直接咽下 , 因此 儿童痰
检主张抽取 胃液检查 , 可提 高阳性率 。本文 4 5例查痰 , 阳 菌 3 8例 。 阳性率为 4 。5 。 7 % 绪素实验对儿童结核 病的诊断 是很重要 的。8 0例 中呈 阳性 反应 6 9例 , 阳性率 为 8 。5 , 6 2 % 阴性反应 1 例 。 1 肺内原发灶 、 巴管炎 和肿大 淋 巴结 称 为原发综 合征 , 淋
却 占7 . % , 明卡介苗复种工作是结核病 防治工作 中值得 25 说
重 视 的 问题 。
从儿童结 核病 的发病过 程看 , 有症状 到确诊 1~ 3个月 占 3 。5 , 2 % 甚至长达 9年 , 明在结核病防治不扎实地 区基 说 层卫生工作者除 了排除其他疾病外 , 对儿童 的上呼吸道感染 或感 冒的反复发作应考虑到儿童结核病 的可能 , 在有条件查 痰时应一律查痰 , 进行胸透 、 摄片或结素实验 。 本组有咳嗽 (8 7 % ) 发 热 ( 2 % ) 8 。5 、 6 。5 表现 者 占多数 , 易被误诊为“ 呼吸道感染 ” “ 上 、支气 管炎 ” 等。 痰菌检查是结核病主要诊断手段 , 但在幼龄 儿童查痰有
肺炎支原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特点(附86例)论文

肺炎支原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及特点(附86例)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特点。
方法对19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为86例进行分析,阳性率为44.1%。
结果阳性患儿以2个月一2岁为主,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幼婴多见,且四季皆发病,在发热、肺部病变及肺外表现等均有所不同。
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成为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从而提高该病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特点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13-02近年来随着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的上升及低龄化和人们对mp感染的不断认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炎)的病原菌也在发生变化。
一般毛支炎的病因大多数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占70%以上,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但近年我们发现对很多毛支炎患儿采用抗病毒治疗不能得到满意疗效,而检查mp抗体阳性后采用大环类脂类药物治疗方取得彻底治愈。
现将我院2009年l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6例患儿,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的毛支炎患儿临床表现和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毛支炎患儿,其中男性45例,女性41例,男女比例为1:0.9,2个月一6个月的47例,占54.65%,6个月一2岁的39例,占45.35%。
1.2 方法全部病儿于病程5—7d的清晨采静脉血,用被动颗粒凝集法,试剂是日本富士瑞必欧生产的肺炎mp抗体试剂盒,检测患儿血清mp—ab— igm阳性。
1.3 确诊毛细支气管炎诊断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年5月) [1]:(1)2岁以内发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
(2)急性发作性喘憋为本病的特点,发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3)发作时烦躁不安、呼吸心律增快,有鼻翼扇动、呼吸性三凹征,发绀明显;可有发热,但多在38℃以下或不发热;肺部听诊有广泛哮鸣音,不喘时可听到中、细湿哕音或捻发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表现86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皮肤损害的特点。
方法感染患儿50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5种病原体联检。
观察血清MP-IgM阳性伴皮肤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506例MP-IgM 阳性患儿中,86例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伴皮肤损害,其中表现荨麻疹样皮疹36例,红斑或斑丘疹20例,猩红热样皮疹13例,紫癜样皮疹8例,麻疹样皮疹6例,水疱疹3例。
阿奇霉紊针静脉滴注3~5 d,之后换用罗红霉素口服2~3周,皮疹均在数小时至14 d内消失,预后好。
结论MP感染不仅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可致皮肤损害,呼吸道感染并有皮肤损害的病例,要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ash of children who suffer from MP infection. Methods There are 506cases after we detect five pathogens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We observe clinical informationwhose MP-IgM is positive companied with rash. Results In the 5o6 children who infected with MP,there are 68 cases suffreing fromrash.,such as rash like hives(36), erythema or maculopapule(20), scarlatina(13), purpuric erythra(8), measles(6), wheal(3). All invalids receive treament with Azithromycin byintravenous drip for 3~5 days,then receive treament with oral roxithromycin for 2~3weeks. All rash fade away within several hours~14 days,followed byfavourable prognosis. Conclusion MP is not only main pathogen of respiratory tractbut also the cause of tetter. Clinician should consider it possible to infect MP when patient has symptoms of respiratory passage and skin.【Key words】Children; Mycoplasma pneumoniae; Extensor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它除引起呼吸道感染外还可以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尤以支原体体肺炎后引起的肺外表现更加明显。
如皮疹、支原体脑炎、心肌炎、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骨髓炎、噬血细胞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耳聋、关节炎等肺外表现多样,其中皮损的发生率最高(约占20%~25%),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以肝功能为主(约占10%~15%),重症肺炎可达20%,神经系统损害7%[1]。
MP引起的肺外损害报道逐年增多[2-4]。
现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6例MP感染致皮肤损害患儿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6例MP感染患儿中致皮肤损害86例(17%),男54例,女32例,年龄10个月至14岁;均于发病2~5 d治疗。
例有发热(38.0~40.0℃)。
其中荨麻疹样皮疹36例,红斑或斑丘疹20例,猩红热样皮疹13例,紫癜样皮疹8例,麻疹样皮疹6例,水疱疹3例。
血白细胞总数增高51例[(10~30)×109/L],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9例白细胞总数降低[(3.0~4.0)×109/L];5例血小板减少[(<100×109/L)];61例血沉增快(25~100 mm/h);胸片示32例支气管肺炎改变,18例支气管炎改变,上呼吸道感染11例,胃肠炎25例。
1.2 实验室检查采用西班牙博赛生物公司生产的原装进门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对5种病原体行IgG、IgM检查,结果86例MP-IgM均阳性。
1.3 MP致皮肤损害的诊断依据①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流涕、气喘、呕吐、腹泻等,伴皮肤损害。
②MP-IgM 阳性。
③鉴别诊断排除麻疹、过敏性荨麻疹、猩红热、幼儿急诊、过敏性紫癜、药物疹、水痘、风疹、急性渗出性红斑。
1.4 治疗及结果86例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10 mg/(kg•d)稀释在100~50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超过3 h,连用3~5 d 后,换用罗红霉素 5.0~7.5 mg/(kg•d),2次/d,服2周或阿奇霉素10 mg/(kg•d),1次/d服3 d 停4 d,共用4周;均为饭后服,共用3~4周。
结果:荨麻疹样皮疹消退时间为数小时至8 d;红斑或斑丘疹消退时间3~10 d;猩红热样皮疹消退时间3~4 d;紫癜样皮疹消退时间7~14 d;麻疹样皮疹消退时间为1~7 d;水疱疹结痂消退时间6~13 d。
气喘、流涕、肺部啰音7~14 d消失;体温2~8 d降至正常;咳嗽12~30 d消失。
2 讨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多种肺外并发症,皮肤损害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
皮疹的发生率约为25%,皮疹形态可为荨麻疹、红色斑丘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也可有水疱-大疱型疹。
近年来有伴渗出性多形红斑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报道[5-7]。
该病是以皮损、发热和两处以上黏膜病变为主的疾病,与MP感染等相关,可出现气道、消化道、生殖泌尿道等多处黏膜糜烂、坏死物阻塞,故往往出现呼吸衰竭、气胸、纵隔积气,重症者出现角膜溃疡、浆脓性结合膜炎等眼损害。
目前认为是抗原抗体变态反应、血管内皮炎症坏死所致。
治疗以激素、抗生素单独或联合应用为主。
法国学者报道了1例多型斑的高敏综合征(患者的血、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计数明显上升)。
另有较严重的毒性上皮细胞坏死溶解的报道[8]。
MP感染发生肺外并发症的好发年龄以学龄期、学龄前期儿童为主,其造成肺外器官损害的机制为MP抗原与人体心、脑、肾、平滑肌、皮肤等组织存在共同抗原,感染后机体产生相应组织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器官的免疫损伤[9]。
MP亦可直接侵犯皮肤,导致皮肤损害[10]。
即直接损害与间接作用的双重原因,其中,免疫复合物所导致的免疫损伤是主要原因。
MP感染后出现的皮肤症状可认为主要是由于MP菌体成分激发宿主免疫反应所致的间接作用。
MP通过其特殊的结构,紧密地吸附于易感宿主细胞膜的受体上,摄取自身所需要的营养,同时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使宿主细胞受损,并逃避黏膜纤毛的清除作用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MP与宿主细胞膜具有相似的抗原成分,能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形成长时间寄居[11]。
参考文献[1]Kosseian Bal I, Bocquet H.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uringmyco-plasma pneumoniae Ann Dermatol Venereol, 1998,125(5):328.[2]杨存明,乌恩思,沈青.反复血尿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3):23-25.[3]王洪通,董宗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2):996-998.[4]李银山,周剑峰,朱怿东,等.支原体肺炎及其肺外并发症的探讨.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092.[5]Reichert S, BarbauA, Antunes A, et al. Anunusal from of Stevens-Johnson sndrome with subcomeal pustules associated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Pediatr Demato1,2000,17(3):202.[6]Schamberger MS, Goel J, Braddock SR, et al.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 9-year-old boy.South Med J,1997,90(7):755.[5]Murphy MI. Brant W E.Hematocolpos causedby genital bullous leionsin a patient with Stevens-Johnson syndrome.Jclin Uhrasound, 1998,26(1):52.[8]John T, Foulks GN, John ME, et al. Amniotic membrane in thesurg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toxic epidennal necrolysis. Ophthahmology,2002,109(2):351.[9]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2.[10]黄光杰.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48例分析.山东医药,2003,43(11):67-68.[11]董宗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3-244.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