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必修二第三单元 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

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共5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长乐王回深父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1)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2)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3)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有斯文B.徘徊于斗牛之间C.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D.凌万顷之茫然3.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旁边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暂:一时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待(2)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向下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逝:往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盈:满(3)A.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谬:错误B.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方:当,正在C.既甚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观:观察(4)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B.虽趣舍万珠,静躁不同趣:趋向,取向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高兴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任4.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A.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而卒葬之卒:最终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盛:繁多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繁盛C.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寿命)长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望:眺望(2)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得:能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名字C.不出,火且尽且:将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且:况且、再说D.纵一苇之所如如:往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如:像(3)A.何可胜道也哉道:说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道:道路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歌:吟诵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歌:歌曲的声调和节拍C.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用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的原因D.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独其为文尤可识,曰“花山”文:碑文(4)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虽:即使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虽然B.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临:来临C.盖音谬也谬:错误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D.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的人不知老之将至至:到来(5)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一边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一:数词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一生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是一样的(6)A.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适:依照B.家有贫贱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C.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刚才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适(7)A.相与枕籍乎舟中相:互相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单相,他C.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相:单相,她D.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相:相貌(8)既其(A)出,则或咎其(B)欲出者,而余亦悔其(C)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其:助词,无实在意义B.其:那个C.其:自己D.其孰能讥之乎其:他(9)A.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从B.徘徊于斗牛之间于:在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和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于:对于(10)A.凌万顷之茫然之:定语后置的标志B.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之:往,到达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其它选项不同的一项是(1)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2)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其下平旷,有泉侧出D.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C.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默写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5分共计105分)1.(1)《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3)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解析】(1)根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樵”的正确书写【答案】(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解析】(2)注意“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摧”的正确书写【答案】(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3)根据“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鉴”的正确书写2.(1)《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女主人公的行事端正与氓的反复无常进行了鲜明对比2.(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本来指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的状况后来形容因长期脱离社会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2.(3)苏轼《赤壁赋》中“客”回答苏轼问话时说的“_______________”一句与开篇“举酒属客”描述的情景相似而“_______________”一句也颇有前文“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意【答案】(1)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解析】(1)根据“将女主人公的行事端正与氓的反复无常进行了鲜明对比”可推知答案注意“贰”的书写【答案】(2)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解析】(2)根据“本来指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的状况后来形容因长期脱离社会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可推知答案注意“魏”的书写【答案】(3)举匏樽以相属, 挟飞仙以遨游【解析】(3)根据“与开篇‘举酒属客’描述的情景相似”“颇有前文‘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意”可推知答案注意“匏”的书写3.(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3.(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3.(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3.(4)曹操《观沧海》中点明地点和观察对象表现作者登山望海英姿勃发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5)荀子《劝学》中作者以“木”和“金”为喻强调经过“取直”“磨砺”才可以成材表现出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解析】(1)注意“矣”的正确书写【答案】(2)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析】(2)注意“皆”的正确书写【答案】(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解析】(3)注意“樯橹”的正确书写【答案】(4)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解析】(4)根据“点明地点和观察对象表现作者登山望海英姿勃发统领全篇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碣”的正确书写【答案】(5)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解析】(5)根据“作者以‘木’和‘金’比喻强调经过‘取直’‘磨砺’才可以成材”可推知答案注意“砺”的正确书写4.(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实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4.(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湾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解析】(1)由“慨叹‘人生短促人实渺小’”可推知答案注意“蜉蝣”的正确书写【答案】(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解析】(2)由“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可推知答案注意“倚”的正确书写【答案】(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3)由“与王湾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推知答案注意“畔”的正确书写5.(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2)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5.(3)《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解析】(1)根据“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琵琶”“羌”的正确书写【答案】(2)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2)根据“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推知答案注意“炬”的正确书写【答案】(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解析】(3)根据“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鸿儒”的正确书写6.(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2)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3)野马也尘埃也 _______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6.(4)_______________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5)爱情是诗歌恒久的话题《关雎》中通过男子彻夜难眠表现他对美好女子的绵绵不断的思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注意“涯”的正确书写【答案】(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2)注意“庇”的正确书写【答案】(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解析】(3)注意“息”的正确书写【答案】(4)万籁此都寂【解析】(4)注意“籁”的正确书写【答案】(5)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解析】(5)根据“通过男子彻夜难眠表现他对美好女子的绵绵不断的思念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辗”的正确书写7.(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7.(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_______________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7.(3)《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认定的“真的猛士”有这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5)《岳阳楼记》中作者由“古仁人”的豁达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6)《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敢以烦执事【解析】(1)注意“执”的正确书写【答案】(2)为变徵之声【解析】(2)注意“徵”的正确书写【答案】(3)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解析】(3)根据“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峥嵘”的正确书写【答案】(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解析】(4)根据“鲁迅认定的‘真的猛士’有这样的特征”可推知答案注意“漓”的正确书写【答案】(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5)根据“作者由‘古仁人’的豁达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可推知答案注意“庙”的正确书写【答案】(6)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解析】(6)根据“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可推知答案注意“殊”“陛”的正确书写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8.(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请以银给民自买当事以违旨勿听燧力争以因地制宜之义上疏奏请得允②定海子弟十三四皆樵牧不知诵读为何事出私修院延师以厉子弟入学8.(5)缨燧“出私修院延师以厉子弟入学” 这体现了什么?A. 海水不宜谷/筑塘岸以御咸蓄淡/修复塘碶/百余所田日增/辟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庙/役繁而不扰/B. 海水不宜谷/筑塘岸以御咸蓄淡/修复塘碶百余所/田日增辟/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庙/役繁而不扰/C. 海水不宜谷/筑塘岸以御咸蓄淡/修复塘碶/百余所田日增辟/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庙/役繁而不扰/D. 海水不宜谷/筑塘岸以御咸蓄淡/修复塘碶百余所/田日增/辟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庙/役繁而不扰/【答案】B【解析】(1)本题中“百余所”是“塘碶”的后置定语二者间不可断开“塘碶百余所”作“修复”的宾语应在“所”后断开排除A、C两项“田日增辟”为主谓结构其后断开“缮城浚濠”是动宾短语并列指修缮城墙深挖河道前后要断开排除D项故选B【答案】D【解析】(2)D项“淳熙丙申”是年号干支兼用法【答案】D【解析】(3)D项“借鉴其他县均分学额、增加廪额等经验”表述错误从“援宣平县例半为土著半令他县人认垦入籍又以土著不能副额扩建义学增廪额以鼓舞之文教兴焉”可知“增加廪额”不属于其他县的经验【答案】(4)①(缪燧)请求把银两分给百姓让他们自行购买负责此事的人以违旨为借口(认为违旨)没有采纳缪燧依据因地制宜的道理尽力争辩上奏请示得到允许②定海县十三四岁的子弟都在砍柴放牧不知道读书是什么事(缪燧)拿出自己钱财修建书院延请名师来鼓励青年子弟入学读书【解析】(4)①给供给分给自买自行购买当事负责此事的人义道理②樵牧砍柴放牧延延请厉同“励” 劝勉鼓励【答案】(5)缪燧知晓教育的重要性修建书院延请名师使当地文教兴盛【解析】(5)结合相关叙述和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特征一定要结合题干要求本题主要从教育方面入手来谈即可结合“学额多为外籍窜冒援宣平县例半为土著半令他县人认垦入籍又以土著不能副额扩建义学增廪额以鼓舞之文教兴焉”可知缪燧知晓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劝学兴教为改变定海县教育现状缪燧葺学宫扩义学借鉴其他县均分学额等经验文教遂兴三、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四季不改色——苍翠浓绿”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9.(2)“它们分布在公园、广场、沿街的拐角、小区的旮旯”语意上看与原文画线处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9.(3)请根据前后文内容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括号处将这段话补充完整使句子语意连贯通畅A.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B. “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C.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D. 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答案】C【解析】(1)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转换B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表语意的停顿C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表语意的转折故选C【答案】(2)①“分布”一词只是客观陈述原文说竹子具有“装扮”“美化”的功效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我”对竹子的喜爱之情②整散结合长短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句子感染力【解析】(2)原句“它们装扮着公园、广场美化着沿街的拐角、小区的旮旯”中“装扮”“美化”用词更加独特赋予了竹以人的情态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句子表达更加形象生动突出了竹的美化城市的功能表达了“我”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在句式上原句长短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极具文采与原文中的散文语言风格相一致故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答案】(3)示例①也没有花的千娇百媚, ②还没有果实的芳香甘甜【解析】(3)这种嵌入式仿写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格式特点即要求结构基本相同二是内容上要有联系跟上下文语意连贯此处仿写的句子结构为“没有……的……” 第一处省略号应该填入一种事物的名称第二处省略号应填入这种事物的特点据此可以仿写为也没有花的千娇百媚还没有果实的芳香甘甜10.把下面一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当时他34岁王安石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想【答案】《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34岁时,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的一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的重要游记【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解答短句变长句类题目首先选择- 个短句作为句子的主干 ,其他句子作为这个短句的修饰成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插入主于句即可故答案为:《游褒禅山记》是赶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34岁时,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的一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的重要游记。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文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长乐王回深父C.悟言一室之内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答案:D解析:A项,“冯”通“凭”,乘;B项,“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C项,“悟”通“晤”,面对面。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惠风和畅 (舒畅)B.举酒属客 (嘱托)C.纵一苇之所如 (任)D.于是余有叹焉 (感慨)答案:B解析:属:劝人饮酒。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B.侣鱼虾而友麋鹿C.泣孤舟之嫠妇D.引以为流觞曲水答案:B解析:B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A解析:A项,均为介词,在;B项,指示代词,那/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C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

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B.不求闻达于诸侯C.徘徊于斗牛之间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D解析:D项为被动句,A、B、C三项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张宏杰①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淡一面。

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②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

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

阮修则“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考试题含解析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巩固(共20分,第1~5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B.⎩⎪⎨⎪⎧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 而卒.莫消长也……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D.⎩⎪⎨⎪⎧ 纵一苇之所如.沛公起如.厕解析:A 项,高/长;B 项,把……看做一样/一样;C 项,最终/死;D 项,到,往。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 虽.一毫而莫取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解析:D项,均为连词,和。

A项,介词,从;介词,表被动。

B 项,连词,即使;连词,虽然。

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

答案:D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长乐王回深父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解析:A项,悟—晤;B项,冯—凭;C项,父—甫。

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白露..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横江B.至于C.凌万顷之茫然..D.放浪..形骸之外解析:A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B 项,古义:到达。

今义:①介词,表示另提一事;②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C项,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答案:D[来源:学科网]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解析:A项,动词作名词,其他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A6.名句默写。

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

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各项中的词语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放浪形骸(hài)曲水流殇相与枕藉(jí)若合一契(qiè)B 临文嗟(jiē)悼修禊(xiè)事也冯(féng)虚御风嫠(li)妇C 酾(shī)酒溯sù流光横槊(shuò)赋诗舳舻(zhúlú)千里沧海一粟D 愀(qiǒo)然不乐山川相缪(miào)倚歌而和(hè)无物以相(xiā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崇山峻岭趣舍万殊疏竣河道静噪不同B.天朗气清山青水秀倾箱倒箧轻歌曼舞C.慧风和畅风雨如晦融会贯通谆谆教诲D.流觞曲水委曲求全并驾齐驱有穴窈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①击空明..兮溯流光(清波下的月光)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光临)B.①美人..兮天一方(美貌女子) ②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 C.①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互)D.①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在活用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A.侣.鱼虾而友.麋鹿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D.顺流而东.也5.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而今安在哉B.客有吹洞箫者C.孟德之困于周郎D.月出于东山之上6.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倚歌而和之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⑦苟非吾之所有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⑨耳得之而为声⑩不知东方之既白A.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B.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C.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D.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7、下列句子中“一”都做数词用的一项是()A 悟言一室之内一觞一咏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俯仰一世C 其致一也若合一契D吏呼一何怒而或长烟一空8、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举酒属客七月既望B悟言一室之内冯虚御风杯盘狼籍C齐彭殇为妄作山川相缪相与枕藉D未尝不临文嗟悼其下平旷盖音谬也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有泉侧出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一觞一咏B不随以止也茂林修竹而记游者甚众C有穴窈然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卒葬之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齐彭殇为妄作向之所欣10、下列句中的“其”的用法和意义都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其下平旷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文漫灭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其进愈难方其破荆州C其孰能讥之乎既其出其见愈奇D则或咎其欲出者然视其左右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二、名句默写(20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

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园中之梅“失时”和“得时”的一组是(3分)( )A.B.C.D.答案:C解析:A“围数尺,高数丈,广荫四十步”写的是王氏园中梅的特点;B两句都是表现其“得时”;D“前瞻龙岳,回瞩仙宫”作者西归之日对梅四周环境的观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姓王人家的屋后半山间的园中之梅,在久翳“丛篁榛棘”之后,终于因“时”而彰,“拔立乎云霄之上”。

B.“如伊尹释耒而受币,如吕望投竿而登车,如周公别白于流言而衮衣绣裳”,表现作者希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C.“姑与客饮酒”一句,平淡中见激情,写出了作者因梅得时而生,把酒临风的快意心情。

D.作者以“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的“梅的精神”自况自勉,显现了其宠辱皆忘的豁达胸襟。

答案:B解析:表现梅因时而彰。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欲延一客饮一杯,竟无班草处。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俯仰之间,随梅以异。

梅果异耶?(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想要请客人喝上一杯酒,终找不到铺荆而坐共叙情怀之地。

(得分点:延、班草、大意)(2)而一抬头一低头之间,随着梅的变化而不同。

梅果真有什么不同吧?(得分点:俯仰、果、大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20分)套袖铁凝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

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

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

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

向我介绍孙犁的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文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长乐王回深父C.悟言一室之内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答案:D解析:A项,“冯”通“凭”,乘;B项,“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C 项,“悟”通“晤",面对面.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惠风和畅.(舒畅)B.举酒属.客(嘱托)C.纵.一苇之所如(任)D.于是余有叹.焉(感慨)答案:B解析:属:劝人饮酒。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侣.鱼虾而友麋鹿C.泣.孤舟之嫠妇D.引以为流.觞曲水答案:B解析:B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错误!B。

错误!C.错误!D。

错误!答案:A解析:A项,均为介词,在;B项,指示代词,那/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C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

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B.不求闻达于诸侯C.徘徊于斗牛之间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D解析:D项为被动句,A、B、C三项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张宏杰①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淡一面。

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②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

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

阮修则“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

语文版必修2测试题第三单元

语文版必修2测试题第三单元

必修2第三单元测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笃.厚(dǔ) 娴.于辞令(xián) 疾痛惨怛.(dá) 滑.(gǔ)稽列传B.稽.首(qǐ)) 濯淖.(nào) 撒手锏.(jiǎn) 怀瑾.握瑜(jǐn)C.参乘.(shèng) 忤.(wǔ)视落.不是(lào) 厚遗.秦王(yì) D.恬淡.(tián) 独处.(chǔ) 箕.(jī)踞以骂冠.(guān)缨索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麾下天堑前倨后恭喟然长叹B.肉袒讣告黄金百溢瞋目C.汤镬活菩萨多难兴帮瑕疵D.雕鸷护身符奖腋后进桃李下言下自成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西化的命运,惟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

B.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山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出等问题后无声谢幕,创办人则称引入商业化模式将继续筹办,网友认为这不是“梦想”,而是倚马可待....。

C.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与韩国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如箭在弦....。

D.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针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即将于2月28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十九届年会确定了“重塑危机后的世界”,旨在寻找稳定金融市场与促使经济增长的良策。

B.在发达国家,“智囊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现如今它已成为影响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游目骋怀(畅怀)极视听之娱(穷尽)
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七月既望(农历十五)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无物以相之(帮助)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
C.侣鱼虾而友麋鹿始舍于其址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瑰怪 其文慢灭 幽暗昏惑仆碑
B.沦涟 露湿清皋 曩昔天机 清妙
C.肴核 杯盘狼藉 正襟危坐匏樽
D.虚诞 若合一契 一觞一咏静躁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有碑仆道,其文漫灭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险与远,则至者少
C.泣孤舟之嫠妇 D.侣鱼虾而友麋鹿
1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国无主,其能久乎?
14、下列各句中“以”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举匏樽以相属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
D.羡长江之无穷
17、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8、下列句中的“赋”与《赤壁赋》中的“赋”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是( )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2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B.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9、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 )(2分)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0、请简要概括本段中王安石关于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条件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2分)
(6)《水经注》“ 乌林———赤壁”河段中记载“ 江水又东径下乌林南”,郦道元即说,“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水经注》又载,江水又东径陆口、蒲圻洲、蒲圻县等地后,“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百人山,马征麟《长江图说》指出,即今武汉市西南长江左岸的纱帽山。和百人山隔江相对的“ 赤壁”,便是《云麓漫钞》中最终确定的今武昌西南长江右岸的赤矶山了。当地村民至今仍能在附近山上、田内、江边拾到箭、镞等战争遗物。而盛弘之《荆州记》中说:“ 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乌林,周瑜、黄盖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赤壁、乌林其东西一百六十里。”可见,“赤壁与乌林相对”于长江断面上,不符合此次战役的逻辑。
3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为不在也。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足以极视听之娱。 译:足以用来极尽视听的乐趣。
B.凌万顷之茫然。 译: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译:因为他探索思索得深入并且无处不在地实践。
D. 其孰能讥之乎? 译: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10、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题。
赤壁今何在
(1)赤壁之战虽为陈迹,但关于“ 赤壁”的地点,从唐代争论至今。据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和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记,今武汉市蔡甸东临障山、汉川县西赤壁山、黄州市西北赤鼻山、赤壁市西赤壁山( 又名石头口)和武汉市武昌西南赤矶山,都被认为是“赤壁之战”的赤壁山。赵、王二人文后点评:前二说,混赤壁与乌林为一地,又皆远离长江,且在江北;黄州说也把赤壁置于樊口对岸的江北,皆与“ 赤壁之战”形势不合。赵、王明确肯定赤壁山于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
(7)但郦、盛二人的记述,何以屡遭否定?关键是,长江“ 乌林———赤矶山”河段,长度已达260里,超出南朝时100里。南朝以前,该河段属顺直分汊河型,隋唐后演变为弯曲分汊河型。洲湾弯道的形成,使长江河道延长近100里。由此,赵、王二人引用《水经注》关于乌林、赤壁的记载后即说:“据此则赤壁、乌林相去二百余里。”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虽认同郦、盛二人的结论,但不解长江长度之变化,而据乌林以东160里,定赤壁于今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虽较为接近史实,但也是错误的。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5、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7.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而今安在哉B.死生亦大矣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或取诸怀抱
23.“蒲圻赤壁”并不是真正的“赤壁”,以下表述不能成为这一论断依据的一项是( )
A.“蒲圻赤壁”位于长江北岸,其地理位置与历史上的“大战”形势不符。
B.赵彦卫以石头口起初没有“赤壁”之名而否定赤壁市赤壁山为“赤壁”。
C.孙、刘联军分三个阶段击败曹操,可见乌林与“赤壁”存在上下游距离。
D.从双方大本营的位置,可见“赤壁”在蒲圻也与当时兵力强弱形势不符。
24.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对古代某一地名的确定,既要依据相关的典籍,还应辅以必要的实物加以佐证,如出土的文物、发现的遗迹等。
B.《水经注》与《荆州记》的相互印证说明: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密切结合才能在历史地理学方面得出正确结论。
C.从南北朝到南宋的七八百年间,在长江河道不断延长的影响下,乌林与赤壁两地间的距离也增加了至少40里。
2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歌窈窕之章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群贤必至,少长咸集④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2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何可胜道也哉
B.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此余之所得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儿已薄禄相
11.下列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 B.而今安在哉? C.有碑仆道 D.侣鱼虾而友麋鹿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4)另据《三国志》载,其时曹操数十万大军已沿江东下,双方兵力悬殊,孙、刘联军只能在重兵保卫大本营夏口的前提下,派出适量人马至夏口的前哨及数十里之内的大、小军山一带游弋设防,再远之处就属分散兵力,更不用说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蒲圻赤壁山了。
(5)主张“赤壁”于今武昌西南一带的,主要是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郦为江南诸水作注时曾参阅大量南方文献)与南朝盛弘之经数年实地查勘和访问而成的《荆州记》。
D.如果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能够了解到古今长江河段长度的变化情况,完全有可能得出更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三、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27题:(8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赋。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25、请补写出《兰亭集序》空缺的句子。(2分)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