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之死
史铁生: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消逝的钟声史铁生:消逝的钟声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分,我大约两岁多。
我记事早。
我记事早的一个符号,是斯大林的死。
有一天父亲把一个黑色镜框挂在墙上,奶奶抱着我走近看,说:斯大林死了。
镜框中是一个生疏的老头儿,杰出的特点是胡子都会集在上唇。
在奶奶的涿州口音中,“斯”读三声。
我心想,既如此还有什么好说,这个“大林”当然是死的呀?我不断重复奶奶的话,把“斯”读成三声,觉得风趣,觉得他人居然都没有发现这一点可真是古怪。
多年今后我才知道,那是1953年,那年我两岁。
总算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
我一向猜测那儿便是地的止境,国际将在那儿凹陷、消失--由于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分,它的背面好象什么也没有。
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哗的国际的初步。
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由于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神往的去向。
那儿还有从郊外走来的骆驼队。
“什么呀,奶奶?”“啊,骆驼。
”“干嘛呢,它们?”“驮煤。
”“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
”驼铃一路叮玲铛琅叮玲铛琅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阔步目中无人,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让路。
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
”“出城了是哪儿呀?”“是郊外。
”“郊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郊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
我说“不,我想去郊外”,我说“奶奶我想去郊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
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
“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当地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子零乱,住户也逐渐稀疏。
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
啊,大门里恍然大悟完全是另一番现象:大片大片幽静的树林,碎石小路弯曲其间。
满地的败叶在风中翻滚,踩上去吱吱作响。
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安然寻食。
我止住哭声。
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边,落日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关于斯大林死亡的六种传闻

关于斯大林死亡的六种传闻推荐文章斯大林格勒战疫的意义热度:古埃及法老死亡之谜热度:印尼排华事件的死亡人数情况热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哪国热度:保卫斯大林战役相关知识热度:斯大林,作为二战中及战后的世界三巨头之一,依靠强权铁腕领导和战胜了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然而也正是因为其强权而备受争议,同样受争议的是斯大林之死,至今依旧是未解之谜。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关于斯大林死亡的六种传闻,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斯大林死亡的六种传闻1953年3月1日的凌晨,黎明中的莫斯科郊外充满了寒意,然而孔策沃别墅却异常热闹,前苏联领袖斯大林正在举行一场宴会,高举着酒杯,神采奕奕,在他的私人别墅里与其他几位苏联领导人共进长达数小时的晚宴。
然而就在3月6号,不到一周的时间,苏联广播电台却传来悲哀的播报声,“列宁的战友和列宁事业的天才继承者,共产党苏联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斯大林同志逝世”,短短五天,从把酒言欢到阖然长逝,斯大林之死从此笼罩在迷雾之中。
斯大林的卫士罗兹加切夫回忆道,自2月28日晚上起,孔策沃别墅的情况就比较异常,斯大林表示当天晚上不能有任何卫士在他卧室站岗,但命令的传达者确是卫士长而非斯大林本人。
1951年3月1日上午,斯大林的房门依旧紧锁,按照惯例应该在11点左右斯大林会起床,卫士们也不敢走进卧室查明究竟发生了什么……就这样一直到晚上11点,罗兹加切夫最终推开门却发现斯大林倒在了地板上,口中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身旁是一支摔坏的怀表和一份真理报,怀表指向6点30分。
1、官方说法:突发脑溢血相关的医学报告这样记录:大脑的左半部出现淤血,除此之外左心室肥大,心肌、肠粘膜大面积出血,而脑动脉硬化症可能是死亡的重要原因,这就是前苏联的官方说法。
然而斯大林逝世不久就传出不和谐的声音,斯大林儿子瓦西里甚至在酒后哭称“他们杀了我的父亲……他们杀了我的父亲”,细究官方的脑溢血论,虽然在斯大林死后,官方报道了其死前身体状况不佳的情报,但是据学者考证斯大林死前的各年体检报告,丝毫没有高血压的症状;同时其女儿斯维特兰娜表示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对死于脑溢血表示怀疑。
《苏联大清洗70年祭》摘评解读

《苏联大清洗70年祭》摘评国家自戕:1937-1938年,苏联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自戕”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
后世称“大清洗”。
2007年10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莫斯科南郊“布托沃射击场”(原为步兵训练基地)的大清洗纪念地,悼念死于斯大林大清洗的遇难者。
整整70年了!普京曾负责的“联邦安全局”,其前身便是斯大林统治时期的“克格勃”(KGB),它正是大清洗的最重要执行者。
历史谜案:基洛夫,苏共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
他党内资格不老,却拥有极高声望。
1934年12月1日,夜间,一名叫尼古拉耶夫的青年工人在“斯莫尔尼宫”内近距离枪杀了基洛夫。
尼古拉耶夫被捕后供称,刺杀动机是基洛夫介入了他的感情纠葛。
基洛夫之死,广泛传播的说法是,斯大林自己的阴谋,因为基洛夫迅速上升的声望威胁到了斯大林。
基洛夫原来是斯大林一手提拔的亲密盟友;他担任列宁格勒州委书记是斯大林在1926年战胜党内对手季诺维也夫之后,在对手势力范围内“掺沙子,甩石头”的安排。
基洛夫并非手软之辈,他清洗季诺维也夫、消灭富农,一点不含糊。
他用25万劳改犯完成“白海-波罗的海远河”工程,当时被称为“白骨与鲜血”的运河。
斯大林亲自为办理基洛夫案的内务部负责人雅戈达指示方向:“政治谋杀”。
雅戈达在极短时间内,将数千人流放、判处徒刑,枪决了一些人。
斯大林的敌人、已经倒台的前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也成为被告,判处有期徒刑。
但是,这不是斯大林想要的结果。
于是,全新的人马重审基洛夫案,不久有了令斯大林满意的结果:1936年8月19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中心案”在莫斯科开庭。
掌声太久:1934年1月,苏共举行十七大,基洛夫给斯大林捧上许多响亮的头衔:伟大的“掌舵人”、伟大的“战略家”,“斯大林的结论就是党的法律。
”但是,斯大林没有糊涂,他敏感地意识到,长久的掌声,潜伏着正在发生的阴谋。
斯大林之死的真相究竟如何

斯大林之死的真相究竟如何从发病到死亡,斯大林的最后五天,大致轮廓是可以搞清楚的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
对其死因,迄今仍有许多不同说法。
不少人(包括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认为并非正常死亡,而是贝利亚下的毒手,理由是斯大林生前已有意抛弃贝利亚。
这种揣测当然有些依据——贝利亚之子曾坦言:获悉斯大林病危的消息时,他和母亲“谈到斯大林准备对我们下手的事”,并认为:“毫无疑问,斯大林的死救了他周围人的命,否则,他会一无例外将自己的战友换成新人。
”①但这些不同说法,终究只是揣测,并无实证。
不过,综合赫鲁晓夫、斯大林之女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斯大林警卫阿列克谢·雷宾等人的回忆,斯大林自发病至死亡的全过程,倒是可以大致廓清。
先是1953年2月28日,斯大林邀请了最高权力中心的四个人——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布尔加宁——在自己的别墅“午餐”,一直吃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
②次日是星期天。
赫鲁晓夫“以为斯大林肯定要叫我们去,所以整天都没有吃午饭”,后来实在饿了,“还是吃了点东西”,但“电话始终没有打来……几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一直等到很晚,赫鲁晓夫才宽衣就寝。
③在斯大林的别墅,服务人员从中午开始陷入不安。
斯大林通常在上午11-12点左右起床,但这一天服务人员始终没有见到斯大林出来,也没有接到传唤。
阿列克谢·雷宾回忆说:“已经20时了,接着21时、22时,斯大林的房间里寂静无声。
人们的不安达到了极点。
助手和警卫人员中开始争论起来:应当到领袖房间看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值班工作人员斯塔罗斯京、图科夫和餐厅服务员布图索娃开始商量由谁去。
23时斯塔罗斯京拿着邮件去了。
如果‘主人’对违反既定制度表示不满,就以此作借口。
”④然后,他们看见斯大林倒在地板上,已不能说话,身下全尿湿了。
地上的怀表指针显示是六点半。
服务人员把斯大林挪到小沙发床上,然后给国家安全部部长伊格纳季耶夫打电话。
斯大林的死因是什么

:1953年3月5日21时50分,斯大林去世,官方宣布其死因为脑溢血,55年后,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从一批秘密文件中找到斯大林中毒身亡的证据,并由斯大林的警卫和国家安全部门的知名进行了辨别,斯大林真正的死因终于浮出水面。
1、斯大林生前十分健康许多人认为,斯大林生前健康状况极其糟糕,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这才诱使脑溢血突发,造成意外猝死,但现在找到的材料证实,这种说法根本不值一驳,斯大林长达三十年的体检可以作证。
有人说斯大林对医生疑心很重,害怕检查和治疗,还因此而时常进行自我治疗,新发现的材料与上述说法恰恰相反,斯大林平时稍有不适就会叫医生,并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多天的全面观察。
1947年9年16日,在去索契的马采斯塔进行疗养之前,年届68岁的斯大林做了一次体检,当时的诊断材料如下:主要病症高血压早期;其他症状慢性关节风湿症,疲劳过度。
脉搏每分种74次,血压145/85。
主治医生基里洛夫。
当斯大林71岁时,在温泉疗养地又做了体检,1950年9月4日。
洗浴前脉搏每分种74次,血压 140/80,洗浴后脉搏每分种68次,搏动均匀,血压138/75,心音有改善,睡眠正常总体情况良好,基里洛夫。
斯大林73岁时的体检:1952年1月9日。
脉搏每分钟70次,正常有力,血压140/80并且,这次检查时斯大林身患严重流感,当时他还发着高烧,即使再年轻健康一些的人也未必能有这种指标,更何况他已高血压早期。
斯大林的女儿斯韦特兰娜也说:他已经有72岁了,但他劲头十足,在公园散步时健步如飞,敦实的警卫们只得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追赶。
贝利亚的儿子谢尔戈说:我在1952年12月见到过斯大林,当时他看上去精神抖擞。
莫洛托夫也说:在斯大林去世前4-5星期,我还见过他。
他精神得很。
因此,关于斯大林一直身患重病,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紧张的岁月之后的声明,显然与事实不符。
2、嫌疑人贝利亚当了解那些声明的出笼时间后,你就会明白草拟它们的人是谁了,1953年3月4日,苏联开始发布斯大林的健康状况公报,其中的两份声明(有违事实)正式定论:3月2日夜晚,因身患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斯大林突发脑溢血。
历史英雄斯大林怎么死的

历史英雄斯大林怎么死的斯大林是前苏联的政治家,被视为最伟大的俄罗斯人之一,那么斯大林怎么死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斯大林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斯大林怎么死的一九五三年,斯大林去世了。
但是对于斯大林是怎么死的,每个人各执其词。
一部分人认为斯大林是遭人毒手致死,这其中也包括斯大林的儿子。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理由是生前的斯大林曾经想要抛弃过贝利亚,所以惨遭毒手。
但这些说法终究只是各自的猜想,并无确凿证据。
但是斯大林发病再到他死亡整个过程还是比较明了的,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斯大林邀请了几个权力中心的人吃午餐,但是那几个人包括赫鲁晓夫始终没有等到斯大林的电话。
然而在斯大林的别墅里,大部分人都已经陷入了不安的状态。
因为在平时,斯大林都是在中午十二点左右起来的,但是这一天的服务员始终没有听到斯大林的召唤,之后便发现斯大林倒在地板上,已经不能说话,甚至失禁了。
马林科夫接到了服务人员的电话,他决定先去找贝利亚,但是贝利亚却像是故意玩躲猫猫,马林科夫怎么也联系不到他。
几乎所有重要人物都来看斯大林。
之后马林科夫、贝利亚和其他政治局委员带着医生开始诊疗。
三月二日,斯大林被诊断为高血压和动脉粥硬化引发左脑半球出血。
第二天,医生说斯大林的死亡是终究要来临的事。
到最后十二小时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严重缺氧的现象。
最后一两个小时的时候,嘴唇已经发黑,面部已经变形,大家都眼睁睁地看着他窒息。
以上便是斯大林怎么死的大致情况。
斯大林的烟斗看过苏联老电影的人都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苏共领导人斯大林特别爱抽烟,他手中的烟斗几乎是从不离身,钟爱无比,而且由于斯大林的这一嗜好,斯大林对他使用的烟斗的材质、型号等都是特制的,而且斯大林都是亲自过问的。
随着斯大林在党内地位的提高,所谓上行下效,有人便对斯大林的烟斗产生了很大兴趣,并且围绕斯大林的烟斗产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据说有一次,斯大林会见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斯大林照例是烟斗不离身,没想到在送走这个代表团之后,斯大林却找不到他心爱的烟斗了,这可急坏了斯大林,到处找也找不到。
斯大林逝世:巨人倒下背后有多少谜团

医生开始 采取 抢 救措 施 。3月 5日 . 斯大 林脉 搏减 弱 。贝利 亚走 到 他跟 前说 : “ 斯 大林 同志 , 有什 么话 请 说 吧 , 全体 政 治局 委 员 都在 这 里 ” 3月 5日晚 8点 . 在 斯 大林 只还剩 下 最 后一 口气 的时候 . 苏 共 中央委 员 会 、 苏联 部 长 会议 联 席 会 议 召 开 。 落实 此 前 苏共 中央主席 团常务 委员会 对 国家未来 权 力架 构 的规 划 当
2 0 1 6 1 1◆ 下 ◆ 领 导 文 萃 81
焦灼 的一 天 过去 了 。 直 到 晚上 十点 ( 也 有 说是 十一 点 ) , 工 作
人 员才 发现 “ 当家 的 ” 躺 在 房 间地板 上 。 冻得 不 轻 。 他 们把 他抱 起
放 在饭 厅 沙 发上 . 那 里 通 风好 , 又 给 他 盖 上毯 子 , 然 后 电话 通 知
林 尸检 报 告—— 有 关斯 大林 死 因的 阴谋论 并不存 在 .他 是 因身
体 原 因左侧 大 脑 中风 . 最终 窒 息死亡 … …
斯大 林 孔策 沃别 墅 的晚餐
斯 大林 晚年 已经 不再 使用 正 规 的 国家机 构 和议 事规 程 管理
苏联 。 他依 赖 的是一 个 亲信们 组 成 的小 圈子 。 斯 大林 的作 息 时 间
物质 ” 。斯 大林并 不 信任 试 毒员 。 他总 会热 情招 呼来 客先 吃 。 陪斯 大林 吃 晚饭是 殊 荣也 是 苦差 . 尽 管 明天一 早 还要 工作 , 每个人 都 必须 竭尽 所 能猛 灌 自己 . 喝少 了怕 被 斯大 林 怀疑 不 忠 . 喝多 了又怕 酒后 失 言
苏联大清洗70年祭

但是,这不是斯大林想要的结果。于是,全新的人马重审基洛夫案,不久有了令斯大林满意的结果:1936年8月19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中心案”在莫斯科开庭。
掌声太久:1934年1月,苏共举行十七大,基洛夫给斯大林捧上许多响亮的头衔:伟大的“掌舵人”、伟大的“战略家”,“斯大林的结论就是党的法律。”但是,斯大林没有糊涂,他敏感地意识到,长久的掌声,潜伏着正在发生的阴谋。
二战中,本国公民大规模加入敌方作战的,只有苏联;被俘高级将领主动要求从战俘中组织军队帮助侵略者的也只有苏联。
战争高峰时,德军中有近200个俄罗斯人组成的独立营级作战单位,另有专门围剿游击队的140个团级战斗单位。1943年春,苏军和平民以志愿者方式为德军服务的高达100万人。
1987年,在大清洗中失去祖父和外祖父的戈尔巴乔夫,重新调查历史事实,终于给大清洗受害者平反,迟了50年。同年,取消学生历史考试,“不能让谎言再毒害青年”。《消息报》说:“以谎言毒害思想和心灵,罪大恶极!”
消灭富农:斯大林时期的大死亡,大清洗和古拉格死1千万人,农业集体化和大饥荒死5千万人。《凤凰周刊》黄章晋文章谈大清洗,附带略谈农业集体化。
平反艰难:正视历史,需要勇气。斯大林一死,赫鲁晓夫做了个秘密报告:《反对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总结说:大清洗是“斯大林个人性格粗暴,破坏了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如此总结,隔靴搔痒,欲盖弥彰,比不说更糟糕!就是这样谨慎,还是引起了政治地震!赫鲁晓夫吓得赶快后退。专制独裁,残暴野蛮,6000万人非自然死亡,这是领导人的个人品德问题,还是政治制度的野蛮问题呢?
在苏联,掌声时间有规定。按规定,斯大林上台时,掌声应当为10分钟,政治局委员应当控制在2分钟以内。可基洛夫上台时,暴风雨般的掌声远远超过了规定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大林之死(附图)斯大林之死(附图)毛泽东、斯大林、赫鲁晓夫、布尔加宁(自左至右)在斯大林70寿辰庆祝大会主席台上。
(1949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老照片》第二十五辑,刊登了述弢撰写的《斯大林之死》,作者采用了俄罗斯许多新解密的档案,使我们对斯大林逝世的经过有了新的了解。
人生在世,谁能不死?但平民百姓之死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之死,毕竟不可同日而语。
而已故的历届苏联领导人中,又以斯大林之死最耐人寻味。
毫无疑问,斯大林生前手中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一句话可以决定人们的生死荣辱,甚至他的某个眼神也会使身边的“战友”不寒而栗。
迟暮之年,斯大林的多疑已发展到了离奇的地步,临终前不久,更出现了躁狂性恐惧症。
用餐时,某一道菜只要没有人当面亲自品尝,他是决不去动的。
那些多年来侍奉左右、忠心耿耿的人,他一个也信不过。
身边那两个人们熟知的最恭顺的人物———波斯克列贝舍夫和弗拉西克均被解职并送进监狱。
斯大林不信任医生。
他多年不让专家看病。
仅在前往海滨休假时偶尔准许派一名他了解的牙医去。
在一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克里姆林宫医生案件”之后,斯大林觉得每个医生都是暗藏的敌人和恐怖分子。
因此,谁也不了解斯大林的真正健康状况。
但他那日益加重的心理变态则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与几名信任者共进晚餐开怀畅饮时,斯大林会突然站起身来,离开饭厅前往外室,站在门外久久地偷听,看当他不在场时人们都讲些什么。
当然,人人都懂得斯大林的这套把戏,都佯装不知。
谁要是若有所思或愁眉不展,斯大林便以怀疑的目光仔细盯着你。
他要求每个人都高高兴兴,和他一起唱歌,甚至跳舞。
从克里姆林宫到近郊孔策沃别墅的路途不算长,车队忽然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里兜起圈子。
斯大林有一份莫斯科地图,他在行车中指示往哪儿拐,怎么走法。
事先司机也不知道该走什么路线,且每次都有变化。
从许多迹象看来,斯大林没有想到过死,他根本没有让党和国家领导层对此作好准备。
斯大林叫人觉得似乎“他的王国永无尽头”。
诚然,有时他也作出不堪重负、希望免除职务的姿态。
他在苏共十九大后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上就谈到他一人兼任政府总理和党的总书记甚感吃力。
年岁不饶人,精力不济,连报告都作不下来,还算什么总理?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探询的目光盯着大家的面孔。
在座者没有一个人认为斯大林实际上可以退休。
大家本能地感到,斯大林并不想将他这番关于退休的话付诸实施。
马林科夫的发言只讲了一句话:斯大林同志应当留任总理和总书记,这点无需证明。
斯大林也就没有坚持自己的要求。
长期以来,斯大林明显地器重莫洛托夫。
同他见面的次数比其他人都多,往往在作出最重大的决定之前都只找莫洛托夫商量。
政治局委员中大概只有莫洛托夫可以反驳斯大林,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到十九大召开时,斯大林对莫洛托夫突然变得冷淡了,在随后的中央全会上,对莫洛托夫和米高扬表示了政治上的不信任,指责莫洛托夫“向美帝国主义投降”,并建议不让莫洛托夫进入主席团常务委员会。
赫鲁晓夫曾说过,如果斯大林再多活上一段时间,莫洛托夫和米高扬的结局会很悲惨。
斯大林显然对日丹诺夫颇为赏识,但对他的酗酒无度也很反感。
不过日丹诺夫死得相当神秘。
斯大林未必把赫鲁晓夫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赫鲁晓夫是个“庄稼汉式领导人”,直率,勤勉,却未必是挑大梁的料。
晚年的斯大林,对贝利亚亦颇有戒心。
至于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斯大林对他们早已冷淡,甚至是讨厌。
他从未将米高扬、什维尔尼克、布尔加宁、别尔乌辛等“二线”领袖当成领军人物。
于是,在除掉波斯克列贝舍夫之后,机灵、勤勉、阿谀奉承的马林科夫实际上操办了斯大林所有的个人事务,他将呈送斯大林的公文一一“归类”和“过滤”。
然而在晚餐会上,斯大林曾不止一次地责备马林科夫的“没有骨气”和不可饶恕的“软弱”。
斯大林不会把这个女里女气、缺少魄力的人当成自己的继承人。
死期将至的斯大林,在自己的身后留下了一个真空。
1952年底和1953年初,斯大林曾几次晕倒,血压已接近危险值。
赫鲁晓夫回忆道,斯大林往往会一时糊涂或记忆模糊。
有一次,他刚要对布尔加宁说点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对方的名字。
二战后的斯大林,对自己的身体倍加注意。
他把希望寄托在高加索人的长寿上,那里的男子往往可以活到九十乃至一百多岁。
他不止一次地在小范围内说过,高加索总是使他充满新的活力。
每年春天,他都要到位于高加索的黑海之滨长时间休养。
然而归来不久,他就在贝利亚和莫洛托夫面前抱怨头晕、恶心、不舒服。
他身边的人曾看见他在办公室中摔倒在地。
国际外交界中有人打听到了这些情况。
1948年1月,斯德哥尔摩和伦敦都出现了关于苏联首脑可能已经去世的传闻和报道。
随着斯大林在莫斯科大剧院的公开露面,谣言不攻自破。
1953年2月28日是个星期六。
斯大林邀请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贝利亚和布尔加宁到克里姆林宫,大家一起看了电影。
意犹未尽的斯大林提议到他位于孔策沃的近郊别墅吃晚饭。
这顿饭照例吃到了次日清晨四五点钟。
斯大林已略有醉意,但心情极佳,没有任何会出意外的迹象。
客人告辞了,斯大林出来送客,高声地说笑,还用手指戳赫鲁晓夫的肚子,照乌克兰人的方式叫他“米基塔”。
心情好的时候,他总是这样叫的。
第二天(3月1日)是星期天,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还会召见他们,便一直等电话,饭也不敢吃。
后来还是稍微吃了点东西。
然而电话始终未来。
难道斯大林决定给他们放一天假吗?这不可能,有点反常。
莫名其妙的赫鲁晓夫脱衣上床了。
斯大林通常是上午11—12点起床。
有时他10点就睡不着了。
这天10点,他的房间内没有动静,11点,没有动静,12点、1点、2点、3点、4点,始终没有动静。
警卫人员坐不住了,觉得情况不妙。
可怎么办呢?进他房间去吗?但他曾下过死命令:如无动静,不得进入他的房间;否则严惩不贷。
时间不断地过去,警卫人员却始终不知该怎么办。
晚上10点,邮件送到。
一名警卫以送邮件为名大着胆子走了进去,这才老远看见斯大林躺在小餐厅的地板上,举着右手,他似乎尚未失去知觉,但已不会讲话。
看来是听到了脚步声,便勉强举起手来求助。
“斯大林同志,您怎么啦?”“要不要叫医生?”回答是含混不清的“兹……兹……”声。
地板上摆着一块怀表和一张《真理报》,表上的指针指着六点半。
一问一答之间,两三分钟过去了,斯大林忽然轻轻地打起鼾来,好像是睡着了。
几名警卫将斯大林抬到大饭厅的沙发上,开始四处打电话。
先是打通了马林科夫的电话。
大约半小时后,马林科夫给警卫人员回电话:“我没找到贝利亚。
”又过了半个小时,贝利亚来电话说:“斯大林同志的病情不要对任何人讲。
”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人急于救助生命垂危的斯大林。
只有警卫人员坐在床前等待着。
到夜里三点钟,贝利亚和马林科夫才来。
他们问斯大林情况如何,这时病人躺在床上,发出轻微的鼾声。
贝利亚冲着警卫一顿臭骂:“你干嘛大惊小怪的?主人原来睡得挺好嘛。
咱们回,马林科夫!”贝利亚不听警卫的解释,说:“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打扰我们,也不要惊动斯大林同志。
”然后扬长而去。
74岁的斯大林穿着尿湿的裤子躺了4个小时(小便已失禁),被他的战友们宣布“睡得很好”,他没有得到任何救助。
警卫人员总觉着不大对劲,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再次给马林科夫去电话。
于是,赫鲁晓夫在早上七点多钟来到别墅。
他询问了斯大林的病情,并说医生马上就到。
医生是在八点半至九点之间到的。
这里有个重要的细节值得注意。
3月1日凌晨,斯大林送走客人后,对当日值班警卫说了一通完全出人意料的话:“你们统统去睡觉吧,我什么也不需要,我也要睡了。
今天我不用你们。
”(这位警卫名叫赫鲁斯塔廖夫,他在3月1日上午10点交班后即离开别墅)赫鲁斯塔廖夫当即把这个指示传达下去,大家感到又惊又喜,“主人”从未发过这类指示,通常是问你:“想睡觉”并用眼睛从头到脚盯着你。
谁还敢睡?今天真正破天荒头一遭,于是一个个放心大胆,倒头便睡。
人们永远无法知道当天夜里,斯大林紧闭的内室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只有两种可能:一、斯大林失去理智命令大家睡觉,恰好那天夜间他突然中风……二、赫鲁斯塔廖夫在某人的授意下将部下都打发去睡觉,好让他或者别的什么人有机会与领袖单独在一起……赫鲁斯塔廖夫本人或者别的什么人是否潜入了无人看守的房间?是否给酒后熟睡的“主人”打了一针?这一针是否引发了中风?是否“主人”醒来后感到一阵头晕恶心,试图自救,却只能走到桌子跟前?这一切都是推测。
若果真如此,则四位战友(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布尔加宁)那惊人的大胆就不难理解了:他们得知此事后,并未及时赶来救助,对所发生的事情似乎早已成竹在胸,并且确信斯大林已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
有论者认为,无论是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四战友都是有意识地对生命垂危的斯大林见死不救。
都是他们将斯大林害死的。
事隔多年之后,莫洛托夫曾引用贝利亚对他说过的一句骇人听闻的话:“我把他干掉了。
”为斯大林作检查的医生们都怕得要命,他们的手在瑟瑟发抖,牙医在为其卸假牙时将假牙掉到了地上。
警卫将病人的衬衫撕开,医生在进行了全面检查后,得出结论:脑溢血。
斯大林已失语,右手不能动,左腿也已瘫痪。
接下来,医生们对病人进行了抢救:注射、在后脑勺和脖子上贴医蛭……战友们将布尔加宁留在病人身边,驱车前往克里姆林宫。
据日志记载,3月2日上午10时30分,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来到斯大林办公室。
随后,失宠的莫洛托夫、米高扬、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和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也来了———开始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瓜分他的权力。
此后,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胆子大了起来的伏罗希洛夫、米高扬又驱车前往别墅。
根据日志,当晚九点半,他们又在斯大林办公室开会,继续瓜分权力。
早上又去别墅。
天天如此。
尽管如此,奄奄一息的斯大林对他们说来还有用处。
一位在场的医生后来写道:“马林科夫暗示我们,他希望医疗措施可以使病人生命延长相当一段时间。
我们都明白这里说的是为组建新政权和准备社会舆论所必需的时间……斯大林偶尔呻吟两声,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瞬仿佛他用理性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周围的人。
伏罗希洛夫便说:…斯大林同志,我们在这儿,都是你的忠实朋友和战友。
你感觉如何,亲爱的?‟但那目光已无任何表示。
”莫洛托夫说:“我被叫到别墅……他的眼睛已经闭上,当他睁开眼睛想说点什么的时候,贝利亚就跑到他面前吻他的手,葬礼后贝利亚哈哈大笑道:…科学泰斗,哈哈哈。
‟”赫鲁晓夫说:“斯大林一发病,贝利亚就骂骂咧咧,直挖苦他。
可只要病人脸上出现恢复知觉的迹象,贝利亚便跑过去,跪在旁边,吻起他的手来。
”斯大林之女斯韦特兰娜是正在上法语课时被叫到别墅的,她回忆道:“临死之前的痛苦挣扎十分可怕。
大家眼看着这种挣扎使得他透不过气来。
在某一刻,看来是在最后一刻,他忽然睁开眼睛,扫视了一下站在周围的人,这目光令人不寒而栗,不知是神经失常的目光,还是愤怒的、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俯身向他的陌生医生的恐惧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