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抗菌活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深入研究海洋生物的天然药物潜力

深入研究海洋生物的天然药物潜力

深入研究海洋生物的天然药物潜力海洋是地球上覆盖面积最广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近年来,人们对海洋生物的研究日益深入,发现其中蕴藏着大量的天然药物潜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海洋生物所包含的天然药物以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海洋生物中的天然药物1. 海洋藻类海洋藻类是海洋生物界中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成分,包括多糖、多肽和次生代谢产物等。

其中,褐藻类、红藻类和绿藻类等常见的海藻在天然药物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

比如,海带中含有丰富的褐藻酸和海藻酸,具有降血脂、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效。

此外,红藻类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如藻胆蛋白。

2. 海洋细菌海洋细菌是一类独特的、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

通过对海洋细菌的研究,人们发现其产生了许多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病毒等活性的物质。

其中,一种名为抗氧化蓝酶的海洋细菌蓝藻菌已成功应用于创伤、炎症和肿瘤治疗领域。

3. 海洋动物海洋动物中也存在着许多具有药物潜力的天然产物。

比如,海平面下深不可测的珊瑚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此外,海蛇毒素、海葵毒素等也是研究领域的热点,它们被认为具有抗癌和镇痛等功效。

二、海洋生物天然药物的应用前景1. 抗肿瘤药物海洋生物中的天然产物在抗肿瘤研究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一些海洋藻类和细菌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已经被广泛研究,例如青藻酸和樟脑类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2. 抗菌药物由海洋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已经成为抗感染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这些物质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且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的细菌表现出了抗菌活性。

例如,蓝藻菌产生的抗氧化蓝酶已经应用于治疗创伤感染和炎症等疾病。

3. 免疫调节剂海洋藻类中的多糖和多肽等物质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它们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海洋是一个神秘而又广阔的世界,其中隐藏着许多珍贵的资源。

作为海洋的一部分,海洋生物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与陆地上的生物相比,海洋生物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

海洋生物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还在某些领域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简介1. 琥珀酸:琥珀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酸,它在海洋生物中的存在是比较常见的。

它具有抗菌、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琥珀酸可以用于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2. 多糖类:海洋生物中的多糖类广泛存在于藻类、甲壳动物、贝类等生物中。

这些多糖类具有很多独特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等作用。

此外,海洋生物多糖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医用材料、保健品等。

3. 碱性多肽类化合物:碱性多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如抗菌、抗氧化、调节免疫、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等。

碱性多肽在医学、食品、膳食保健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利用海洋生物生产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1. 医药领域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许多国家已将海洋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应用于药物研究和生产上。

例如,琥珀酸是一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保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肝炎、免疫调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海洋生物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和碱性多肽类化合物也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2. 食品领域海洋生物中还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等。

这些物质广泛用于食品领域,例如,某些海藻和贝类中的多糖类化合物是食品中常见的营养物质,它们可以增加人体代谢能力、提高免疫能力、防治胃肠道疾病、预防癌症等。

此外,海洋生物中还存在着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蛋白质、平衡营养饮料等。

海洋中药的研究进展

海洋中药的研究进展

海洋中药的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识逐渐加深,海洋中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海洋中药是指生长在海洋环境中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和动物,其所含成分和药用价值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海洋中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一、海洋中药的分类1. 海藻类中药:海藻是一种生长在海水中的植物,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比如海带、海藻、紫菜等就是常见的海藻类中药。

海藻类中药富含藻蓝蛋白和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作用。

2. 海洋动物类中药:海洋中药还包括一些生长在海洋环境中的动物,比如海马、海参等。

这些动物类中药通常具有补肾壮阳、滋补养生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3. 海洋植物类中药:海洋环境中还有一些其他植物,比如海藻、海洋植物等,它们也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二、海洋中药的研究现状1. 多糖类物质的研究:海洋中药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这些多糖物质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集中在海洋中药中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生物活性研究上。

通过研究发现,海洋中药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

2. 活性成分的研究:海洋中药中还含有许多活性成分,如海洋生物碱、海洋酚类、海洋多肽等。

这些活性成分对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也都集中在海洋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作用机制等方面,旨在发现更多的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开发新药。

三、海洋中药的应用前景1. 药物开发:海洋中药所含的活性成分以及生物活性已经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人员希望能够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更多、更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2. 保健品开发:海洋中药多糖等活性成分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可以用于开发保健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品市场也迎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海洋药物的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海洋药物的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海洋药物的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海洋药物一直以来都是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天然药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其中很多生物都具备着潜在的药用价值。

通过研究海洋生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并合成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本文将从海洋药物的定义、海洋药物中的天然药物和其生物合成途径展开讨论。

一、海洋药物的定义及意义海洋药物是指来自海洋生物及其产品中具有药用价值的各类化合物。

海洋是地球上占据了绝大部分面积的生物圈,拥有着广泛的生物物种和天然资源。

因此,研究海洋药物不仅对药物研发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疾病治疗的选择。

二、海洋药物中的天然药物1. 海洋中的植物药物海洋中的藻类、海草等植物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天然药物。

例如,海藻中富含多种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以及抗肿瘤等作用。

此外,一些海洋植物还可以提取出多种活性成分,如海带中的藻胆素,具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硬化等功效。

2. 海洋中的动物药物海洋中的动物资源也是潜在的药物研发来源。

许多海洋动物体内含有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海绵中的聚酮类物质、海葵中的多肽类物质等。

这些物质具有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

三、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研究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途径有助于揭示药物生物合成的机制,并为合成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虽然目前对于海洋药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一些重要的进展。

1.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应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发展为研究海洋生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通过对海洋生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生物合成途径和相关基因。

同时,转录组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揭示药物生物合成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调控情况。

2. 酶学研究的进展酶是催化药物生物合成的关键因素,研究酶的特性和功能对于深入理解药物合成途径至关重要。

海带藻际微生物抗菌活性及其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海带藻际微生物抗菌活性及其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制 的研 究 和防治 [ 。 2 随着 藻际微 生物 及藻 际微 环境 】 的 提 出l,发 现 藻 际微 环 境 的平衡 对 于 维持 海 藻 的 6 】 正 常生 长具 有至 关重 要 的影 响,某 些 藻类对 藻 际微
带 病烂 机 制 ,同时 也 为从海 洋微 生 物 中寻 找抗 菌 先
摘 要:从 浙江 台州海 域健 康海 带 、病烂 海带 a n r a o ia及其 周 围海水 中分 离 纯化 海带藻 际微 生 物, miai j p nc ) a 利用 双层 琼脂 扩 散法 对获 得 的菌 株进 行抗 菌 活性筛 选 ,比较 活性 菌株 与来 源 的相 关性 ,并对 具有 抗 菌活 性
第 3卷 第6 5 期
2 1 0 1年 1 月 1
水 生 生 物 学 报
AC . 1 HYDR0 0L A B1 0GI A I CA C S NI
VO1 .35,N O. 6
N OV. , 2 0 11
DOI 0 3 2 / PJ 1 3 . 0 10 9 2 :1 .7 4 S . 0 5 2 1 . 0 7
的菌 株进行 1 Sr NA 系统 发生 学分析 。 6 R 结果 显示 ,在分 离的 1 3株海 带藻 际微 生物 中,有 4 4 2株 细菌具有 抗
菌活 性,其 中来 源于健 康海 带和海 水 的活性菌 株 比例(5 3 %和 2 %) 于来 源于病 烂海 带 的细菌 (3 。 其 中 9 大 2 %)对 1 6株 具 有 广谱 抗 菌 活性 的菌株 进 行 的 1 S r N 系统 发 生 学分 析 显示 ,分 别属 于 P e d atrmo a 、 6 R A su o l o n s e
中图分 类号 : 3 . Q9 8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3 0 (8 1

海洋生物药物类药物的研究与发展

海洋生物药物类药物的研究与发展

海洋生物药物类药物的研究与发展前言:海洋药物研究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已经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积累和丰富的研究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洋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

现代的化学研究方法与多种生物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已成为当今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的主流,并且是今后数十年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海洋生物药物,研究进展1概述1.1 定义海洋生物药物(pharmaceuticals of marine biological origin)即从海洋生物体上获取的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

1.2 分类1.2.1海产生物毒素1.2.2抗抗原物质1.2.2.1抗肿瘤物质1.2.2.2抗病毒物质1.2.3具有的活性化合物1.2.3.1心血管活性1.2.3.2其他生物活性1.3 应用作为酶、发酵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疫苗、菌苗;药用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微生态制剂药物;血液制品及代用品;诊断试剂:血型试剂、X光检查造影剂、用于病人的诊断试剂;用动物肝脏制成的生化药品等。

2.几种典型的海洋药物2.1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是一类重要的医药大品种药,是最有希望的抗癌药物。

其销售份额占世界医药市场的15%,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一直是海洋药物研究的重点。

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10%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3.5%有抗癌活性或细胞毒活性。

包括核苷酸类、酰胺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类等化合物,其中阿糖胞苷等已形成药物。

我国正在开发的抗肿瘤药物有6一硫酸软骨素、海洋宝胶囊、脱溴海兔毒素、海鞘素A(B,c)、刺参多糖钾注射液等药物。

目前,只有10个海洋抗肿瘤药物进入临床研究,更多的处于临床前研究。

浙江省舟山市用乌贼加工时丢弃的墨囊制成“海墨止血片”,对消化道等各种出血有效,尤其对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效佳,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但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在发现乌贼墨具有抗肿瘤作用,国内对其作用机制作了大量研究,已获重大进展,并不断有新的发现,主要集中在免疫方面。

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蔬菜中的应用

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蔬菜中的应用

儒隔I 文献综述Vegetables 2021.5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蔬菜中的应用吴林娜,刘梅,李兴红**收稿日期: 2021-02-01基金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QNJJ201904)。

*通讯作者:李兴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7)摘要:为了聚焦作为植物诱抗剂、生长调节剂的多糖研究,并促进开发新型药剂及其在蔬菜中的应用,对多糖的种类、生物活性和机理及其在蔬菜应用中的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在蔬菜中,多糖主要用于 病害防治、植株生长调节、贮藏保鲜等方面,未来应用领域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多糖;生物活性;植物诱抗剂;蔬菜;应用Biological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VegetablesWU Linna, LIU Mei, LI Xinghong *(Institute of Pla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100097,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polysaccharides as plant elicitors and growthregulator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estici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vegetables, thetypes,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s of polysaccharide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ir applications in vegetables were reviewed. In vegetables, polysaccharides were mainly used in disease control, plantgrowth regulation, storage and fresh-keeping, whose application field would be more extensive in the future.Keywords: polysaccharide; biological activity; plant inducer; vegetable; application多糖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物质类群之一,不仅来源广泛、毒性低,而且具有抑菌、抗氧化 和促进生物体生长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作为 植物诱抗剂、生长调节剂等被广泛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和调控作物的生长。

海带多糖酶法降解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海带多糖酶法降解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海带多糖酶法降解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谢瑾;林宗毅;王智荣;张少敏;崔春【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6(037)020【摘要】以酸法提取的海带多糖为原料,分别用胰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及植物水解蛋白酶对海带多糖进行降解,并测定了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及胆酸盐吸附率。

研究表明,酶解处理显著提高了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但降低了海带粗多糖的胆酸盐吸附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力。

其中胰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分别使LPA-C[在液料比30∶1(mL/g),pH2.0,提取时间3 h,温度120℃条件下提取所得的多糖]的ABTS IC50值由空白样的1.01 mg/mL,下降为0.80 mg/mL和0.89 mg/mL;还原力A0.5值(还原力吸光值为0.500时的样品浓度)从1.61 mg/mL下降到1.51 mg/mL和1.53 mg/mL;使LPA-Y[在液料比25∶1(mL/g),pH2.0,提取时间2 h,温度100℃条件下提取所得的多糖]的ABTS IC50值从3.55 mg/mL下降为2.23 mg/mL和2.88 mg/mL;还原力A0.5值从9.56 mg/mL下降到5.50 mg/mL和4.69 mg/mL。

【总页数】5页(P23-27)【作者】谢瑾;林宗毅;王智荣;张少敏;崔春【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28216;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酶法降解小麦面筋蛋白制备抗氧化产物的研究 [J], 崔凤杰;闫桂强;黄达明;张志才;张小卫;肖香;钱静亚2.玉米六肽的酶法糖基化修饰对产物生物活性的影响 [J], 王晓杰;刘晓兰;丛万锁;郑喜群3.黄原胶降解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降解产物活性的研究 [J], 李冲伟;贾文涛4.一株产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鉴定、酶学性质及海带多糖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J], 吴永;王淑军;吕明生;房耀维;刘姝;严翠;焦豫良5.菠萝皮果胶的酶法降解工艺及其产物抗菌活性 [J], 柯春林; 王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提取溶剂为 95% 甲醇。最佳提取条 件为: 温度为 30 , 时间为 8 h, pH 7。 关键词: 海带 ; 抗菌活性 ; 枯草芽孢杆菌
中图分类号: S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1111( 2009) 11 0659 04
随着人们对海洋认识的逐步深入, 海藻活性物 质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迄今为止, 人类已经 从海藻中 可以筛选、提取 到多种 有抗肿 瘤、抗氧化、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的天然化学产 物[ 1 5] , 尤其是对海藻抗菌方面的研究颇 多。国内 许多学者对海藻抗菌活性做了筛选研究, 陈灼华[ 6] 对 10 种红藻和褐藻的抗细菌抗真菌进行了研究, Zheng 等[ 7] 采用纸碟法研究了福建沿 海的海藻提 取物对镰刀菌( Fusar ium ox y sp or um ) 和链格孢菌 ( A lt er nar i abrassicae) 的抗 菌活性, 但是目 前对影 响海藻抗菌活性 物质提取 的因素研 究不是 很多。 研究发现, 海带( L ami nari a j ap oni ca ) 提取物对枯 草芽孢杆菌 ( B aci l lus subt il i s ) 具有很好的抗菌作 用, 笔者对提取过程中提取溶剂和海带样品的提取 条件对海带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 了研究, 为今后抗菌活性物质的 分离纯化、开发利 用奠定了基础。
在提取抗菌活性物质过程中, 对提取时间进行 研究, 结果见表 5。
第 11 期
穆凯峰等: 海带抗菌活性的研究
661
表 5 不同提取时间条件下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效果
时间
h
2 4 6 8 10 12 24 对照
抑菌圈直径/ mm
1
2
3
平均值
6. 6
6. 7
6. 7
6. 7
7. 1
6. 9
7. 0
7. 0
由试验结果可知, 温度、时间、pH 对海带抗菌 活性物质的 提取均有 影响, 在单因数 试验的 基础 上, 对影响海带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的因 素, 即提 取 pH 、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 结果见 表 6。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k1 k2 k3 极差
A 温度/
圆形纸片法[ 7] : 分别刮取供试菌菌苔一环于 5 m l 无菌水中, 振荡摇匀后得到菌悬液, 倒入溶化并 冷却至 40~ 45 的相应培养基中, 摇匀后, 迅速分 装于培养皿中, 待凝固后, 取已消毒过的圆形滤纸
收稿日期: 2008 09 19; 修回日期: 2008 12 12.
基金项目: 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 2008N 0038) ; 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专项项目( 2007F5076) ; 集美大学中青年创新团 队专项基金资 助 项目( 2006A002) .
7. 3
6. 7
6. 7
6. 8
6. 7
6. 8
6. 6
6. 7
6. 7
6. 4
6. 5
6. 5
6. 5




由表 4 可见, 海藻抗菌活性物质与提取温度有 关, 海藻提 取物在 不同温度 段均有一 定的抑 菌作 用。在提取温度比较低时, 海带抗 菌效果较明显, 但提取温度超过 30 , 随着温度升高, 抑菌效果逐 渐变差, 提取温度在 30 时有很好抑菌效果, 抑菌 圈直径为 7. 3 m m。 2. 5 不同提取时间的抑菌活性效果
20 20 20 30 30 30 40 40 40 20 20. 6 19. 1 6. 67 6. 87 6. 37 0. 5
表 6 海带抗菌物提取条件优化正交设计
B
C
D
pH
时间/ h
误差
6
4
1
7
6
2
8
8
3
6
6
3
7
8
1
8
4
2
6
8
2
7
4
3
8
6
1
20
19. 5
20
20. 1
19. 9
19. 5
19. 6
6. 4
6. 5
6. 6
6. 5
7. 8
8. 0
7. 8
7. 9
6. 6
7. 7
6. 7
6. 7
6. 3
6. 4
6. 3
6. 3




由表 3 可见, 用 95% 的机溶剂甲醇对海带进行 提取时, 酸性及碱性条件均不利于抗菌活性物质的 提取, 但在碱性条件下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效果要 好于酸性条件的提取效果, 随着酸性和碱性逐渐增 强, 抗菌活性变得越来越弱, 这均不利于抗菌活性 物质的提取; 在 pH = 7 时抗菌效果最为明显, 抑菌 圈直径 7. 9 mm, 可能是活性物质在酸碱条件下性 质发生了改变。 2. 4 不同提取温度下的抑菌活性效果
2 结果
2. 1 海带提取物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效果 海带提取物对不同微生物 的抗菌活性研究结
果见表 1。
表 1 海带提取物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效果
海藻种类
海带 对照
提取物
乙酸乙酯相 水相
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
-
-
-
-
-
黑曲霉
-
真菌
酵母菌
-
采用加过滤 纸片的培养皿培 养, 查看 抗菌效 果。结果表明, 海带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枯草芽孢 杆菌有抑菌作用, 但对大肠杆菌、黑曲霉、酵母菌无 抑菌作用; 海带提取物水相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黑曲霉、酵母菌均无抑菌作用。 2. 2 采用不同有机提取剂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效果
95% 丙酮
6. 7
6. 8
6. 7
6. 7
对照




由表 2 可见, 分别用 95% 的有机溶剂: 甲醇、乙 醇、丙酮对海带抗菌活性物质进 行提取时, 有机溶 剂海带提 取物都具 有抗枯草 芽孢杆菌 作用, 但乙 醇、丙酮的提取效果不是很好, 而甲醇提取效果最 好, 抑菌圈直径达 7. 8 mm 。 2. 3 不同提取 pH 条件下的抑菌效果
660
水产科学
第 28 卷
( 直径 6 mm) , 在超菌台向每份滤纸片滴加 20 l 的 结果取平均值。
乙酸乙酯萃取液, 待乙酸乙酯充分挥发后贴于培养 基平板上, 同时同一溶剂的空白 对照, 置恒温培养 箱中培养( 细菌 32~ 37 , 18~ 24 h; 真菌 28~ 30
, 48~ 72 h) 后分别观察结果, 测量抑菌圈。以上 步骤均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每份样品 3 个平行样,
海藻提取物抗菌活性 物质可以采用多种有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穆凯峰( 1983- ) , 男, 硕士, 研究方向: 水产品保 鲜与加工; E mail: m kfeng2008@ sina. com. 通迅作者: 吴永 沛 ( 1956- ) , 男,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水产品加工, E mail: w uypei@ jmu. edu. cn.
∀ 乙酸乙酯萃取 # 真空旋转蒸发得到黑褐色的液状
浸膏
∀ 乙酸乙酯相 水相
抗菌试验
注: 有机溶剂分别为 95% 甲醇、95% 乙醇、95% 丙酮.
在试验过程中, 分别用不同有机溶剂对海带进 行提取, 在过滤、真空浓缩之后, 得到液 状浸膏, 用 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得到低极性的乙酸乙酯相和高 极性的水相部分后, 分别做抗菌试验。 1. 2. 2 抗菌试验
3 讨论
通过对海带提取物的抗菌研究发现, 海带提取 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但对大肠
杆菌、黑曲霉、酵母菌则无抑制效果, 徐秀丽等[ 2] 在 中国经济海藻提取物生物活性中的研究结果表明, 海带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S tap hy l ococus aur eus) 也均无抑制效果。
在提取过程中, 用 95% 甲醇对海带进行提取, 考察在不同 pH 提取条件下海带提取物抗枯草芽 孢杆菌效果, 结果见表 3。
表 3 不同提取 pH 条件下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效果
pH
4 5 6 7 8 9 对照
抑菌圈直径/ mm
1
2
3
平均值
6. 3
6. 5
6. 4
6. 4
6. 4
6. 5
6. 4
6. 4
由于很多抗菌活性物质受温度的影响, 故提取 过程中对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见表 4。
表 4 不同提取温度条件下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效果温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对照
抑菌圈直径/ mm
1
2
3
平均值
6.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4
6. 4
6. 4
7. 1
6. 9
7. 0
7. 0
7. 3
7. 3
7. 2
20. 3
20. 2
6. 67
6. 5
6. 67
6. 70
6. 64
6. 50
6. 53
6. 77
6. 73
0. 18
0. 27
抑菌圈直径/ mm
1
2
3
6. 5
6. 6
6. 6
6. 6
6. 6
6. 7.
6. 8
6. 8
6. 9
6. 9
7. 0
7. 0
7. 0
7. 1
7. 1
6. 5
6. 5
6. 4
6. 4
第 28 卷第 11 期 2009 年 11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