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完整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笔记
第四版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分类归纳

第一部分:功能、作用、意义1、胆固醇在膜中的作用:胆固醇的甾环与磷脂分子近头部烃链相互作用,增加膜的稳定性。
降低溶水性物质的通透性。
胆固醇的碳氢链可以弯曲,防止低温时膜的流动性突然降低。
2、质膜功能:.(1)维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3)是细胞与相邻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连接中介3、NA+-K+ATP酶介导主动运输的效应:直接效果维持胞内低Na+,高K+的特殊离子环境间接效果(1)调节细胞体积(2)促进物质吸收(3)维持重要酶活动必需的高K+环境(4)产生跨膜电位4、内质网的功能:(一)粗面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加工修饰、转运;(1)、核糖体附着支架(2)、信号肽介导分泌性蛋白合成(重点)(3)、蛋白质糖基化(4)、蛋白质胞内运输(二)滑面内质网:(1)脂质、类固醇激素的合成(2)糖原的分解、(3)解毒作用、(4)Ca2+储存场所(5)胃酸、胆汁合成与分泌5、高尔基体的功能:(1)蛋白质的化学修饰(2)蛋白质的加工改造(3)蛋白质的分拣运输(4)生物膜的成分更新6、溶酶体的功能:(1)清除衰老的细胞器,稳定细胞的内环境(2)消化病原菌,实现机体的防御、(3)消化多余的大分子,提供细胞营养、(4)参与个体的发生与发育(5)参与激素的生成(6)参与受精作用7、微管的功能:(1)支持、维持细胞的形态(2)参与中心粒、纤毛和鞭毛的形成(3)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4)维持细胞器的定位和分布(5)参与染色体的运动,调节细胞分裂(6)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8、微丝的功能:(1)构成细胞的支架并维持细胞的形态(2)参与细胞运动(3)参与细胞分裂(4)参与肌肉收缩(5)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6)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9、中间纤维的功能:(1)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状骨架系统(2)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 (3)参与细胞连接(4)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及物质运输(5)维持细胞核膜稳定(6)参与细胞分化10、核膜的功能:(1)是核质之间的屏障,内外核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可阻挡极性分子的通过,使细胞核物质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2)具有物质交换的功能(3)具有物质代谢过程所需要的酶(4)作为基因的表达环节11、核孔复合体功能:介导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运输 机械强度支持12、核纤层的功能:(1)在细胞核中起支架作用(2)与核膜的重建及染色质凝集关系密切(3)参与了细胞核构建与DNA复制13、核仁功能:rRNA基因转录和加工的场所、组装核糖体的亚单位。
《细胞生物学》笔记

《细胞生物学》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1 生物科学3个阶段以及细胞的发现●(1)三个阶段:形态描述阶段、实验室生物阶段、现代生物学阶段。
●(2)1665年胡克第一次发现植物细胞;1674年列文虎克发现红细胞。
●2 细胞学说的建立及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第一阶段●1838~ 1839年,施莱登(德国)和施旺(德国)提出“细胞学说”●①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每个细胞都是相对独立的单位●③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新细胞●第二阶段●1858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一细胞来自于细胞●细胞学说的意义●推进了人类对于生命的认识,推动科学的发展,与进化论和遗传学共称为生物学三大基石●二、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 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的基本共性●①化学组成相似●②细胞质为膜脂-蛋白体系●③遗传装置相同●④分裂方式为一分为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①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②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③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④繁殖的基本单位,遗传的桥梁●⑤生命起源的归宿,生物进化的起点●细胞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细胞大小●高等动植物,同一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大小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与物种差异无关●细胞内蛋白质与核糖体RNA的量决定细胞的大小●影响因素●信号通路中心的蛋白激酶一mTOR●细胞所处的时期●细胞核DNA的含量●2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特点●①体积小,繁殖快,适应环境能力强●②没有生物膜系统●③基因组很小,主要遗传物质仅为一个环状DNA●④基因表达简单,没有复杂的细胞分化●⑤进化地位低●举例●支原体(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细菌●蓝藻●(2)真核细胞●3大基本结构系统●生物膜结构系统●①选择性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转导:●②双层核膜将细胞分成细胞质与细胞核,使基因精确表达:●③各细胞器相互独立,协调功能行使:●④膜上附着大量酶,催化大部分化学反应●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系统●组分: DNA. RNA和蛋白质。
细胞生物学复习知识点全(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第四版)

细胞生物学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重点领域✧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1997年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及引用论文检索,全世界自然科学研究中论文发表最集中的三个领域分别是: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研究(genome and post-genomic analysis)。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1988年底发表的一份题为《什麽是当今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What is popular in research today?”)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研究最热门的是三种疾病:✧癌症(cancer)✧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爱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五大研究方向:✧细胞周期调控(cell cycle control);✧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DNA的损伤与修复(DNA damage and repair)“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名词解释 精简版

癌基因通常表示原癌基因的突变体,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使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并转变成癌细胞,故称癌基因。
氨酰-tRNA合成酶将氨基酸和对应的tRNA的3′端进行共价连接形成氨酰-tRNA的酶。
不同氨基酸被不同的氨酰-tRNA合成酶所识别。
暗反应光合作用中的另外一种反应,又称碳同化反应。
该反应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中的能量,固定CO2生成糖类。
白介素-1β转换酶 Caspase家族成员之一,线虫Ced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同源蛋白,催化白介素-1β前体的剪切成熟过程。
半桥粒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种特化的黏着结构,将细胞黏附到基膜上。
胞间连丝相邻植物细胞之间的联系通道,直接穿过两相邻细胞的细胞壁。
胞内体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转运由胞吞作用新摄取的物质到溶酶体被降解。
胞内体被认为是胞吞物质的主要分选站。
胞吐作用携带有内容物的膜泡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胞外的过程。
胞吞作用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细胞外或细胞质膜表面的物质包裹到膜泡内并转运到细胞内(胞饮和吞噬作用)。
胞外基质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如胶原和蛋白聚糖等,在决定细胞形状和活性的过程中起着一种整合作用。
胞质动力蛋白由多条肽链组成的巨型马达蛋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膜泡或膜性细胞器等沿微管朝负极转运。
胞质分裂细胞周期的一部分,在此期间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表观遗传与核苷酸序列无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控制机制。
病毒粒子单个病毒颗粒,通常由蛋白外壳和包裹在其内的遗传物质共同组成,仅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广泛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
捕光复合体Ⅱ位于光系统Ⅰ之外的色素蛋白复合物,含有大量天线色素为光系统Ⅱ收集光子。
糙面内质网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糙面内质网由许多扁平膜囊组成,主要功能包括合成分泌性蛋白、溶酶体蛋白、膜整合蛋白以及膜脂分子。
常染色质间期核中处于分散状态、压缩程度相对较低、着色较浅的染色质。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完美版笔记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完美版笔记细胞生物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2 了解本学科的来龙去脉(发展史及发展前景)3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事件和名词。
教学重点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与现状一、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1. 细胞学(Cytology ):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2.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运用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的技术成就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规律。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基因表达与调控是目前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相结合的最活跃领域。
2. 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膜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问题(“膜学”)。
3.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胞质骨架、核骨架的装配调节问题和对细胞行使多种功能的重要. 性。
4. 细胞增殖及调控控制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机理是研究癌变发生和逆转的重要途径(“再教育细胞”)。
5. 细胞分化及调控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为完整个体的问题。
(细胞全能性)6 .细胞衰老、凋亡及寿命问题。
7.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8. 细胞工程改造利用细胞的技术。
生物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技术之一,而细胞工程又是生物技术的一大领域。
目前已利用该技术取得了重大成就(培育新品种,单克隆抗体等),所谓21世纪是生物学时代,将主要体现在细胞工程方面。
三、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1. 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2.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3. 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4 .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
第二节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简史1. 细胞学创立时期19世纪以及更前的时期(1665 —1875),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生物科学时期;2. 细胞学经典时期20世纪前半世纪(1875—1900),主要是实验细胞学时期;3. 实验细胞学时期(1900 —1953);4. 分子细胞学时期(1953至今)。
完整最新细胞生物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最新细胞生物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 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恰当地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答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各级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亡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找答案。
许多高等学校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中,将细胞生物学确定为基础课程。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
2.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性?答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
1858年Virchow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细胞学说、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细胞学说又是后二者的基石。
对细胞结构的了解是生物科学和医学分支进一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1)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细胞的发现(1665-1674)1665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谱》(《Micrographia》)一书,描述了用自制的显微镜(30倍)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r”。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笔记(全)

第一章绪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其意义细胞学的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学术组织、学术刊物与教科书细胞生物学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主要内容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总趋势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 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
重点领域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1997年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及引用论文检索,全世界自然科学研究中论文发表最集中的三个领域分别是: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研究(genome and post-genomic analysis)。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1988年底发表的一份题为《什麽是当今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Wha t is popular in research today”)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研究最热门的是三种疾病:癌症(cancer)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爱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AIDS,hepatitis)五大研究方向:细胞周期调控(cell cycle control);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DNA的损伤与修复(DNA damage and repair)“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全面完整--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笔记

《细胞生物学》一、第一章绪论(一)细胞生物学研究得内容及现状——主要说明细胞生物学就是研究与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得科学。
因为细胞就是生命体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一切疾病与发病机制也就是以细胞病变为基础,所以细胞得研究即就是生命科学得出发点,主要研究内容可归为①生物膜与细胞器(生物膜就是细胞重要得结构基础,细胞器就是认识细胞结构与功能得重要组成部分)②细胞信号传递了解基本生命活动得分子机制与揭示生命得本质有重要得理论意义,转导基础为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得复杂得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复杂得信号转导网络系统而实现得,呈现高度得非线性关系。
③细胞骨架体系(包括细胞质骨架与核骨架),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
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细胞核为遗传物质DNA储存与复制得场所与RNA转录与加工得场所;染色质为遗传物质得载体,核仁转录rRNA与组装核糖体亚单位。
核孔复合体为核质之间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得门控通路,DNA结合蛋白可分为组蛋白与非组蛋白。
⑤细胞增殖及调控—就是了解生物生长发育得基础,就是研究癌变及逆转得重要途径。
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实质在于信号介导下由组合调控引发得组织特异性基因得表达。
⑦细胞死亡—为主动过程,主要有细胞凋亡,细胞坏死,自噬性细胞死亡三个方式,以维持生物体正常得生长发育,自稳态得维持,免疫耐受得形成及肿瘤监控等过程。
⑧细胞衰老--就是研究人、动植物生命得基础⑨细胞工程—用人工方法使不同细胞基因或基因组重组形成杂交细胞或将基因或基因组由一种细胞转移至另一种细胞中,使之跨越种间障碍,产生新得遗传性状,如动物体细胞杂交实验与哺乳生物体得克隆⑩细胞得起源与进化。
(二)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分为三个阶段(生物科学时期、实验生物学时期、现代生物学时期)⑴胡克、英国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得构造;列文虎克观察了许多动植物得活细胞与原动物,并描述了细胞核结构;M、Malpighi与N、Grew注意到了细胞壁与细胞质得区别;施旺与施莱登共同提出了细胞就是一切动植物得基本单位—为著名得“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科有了重大得促进与知道作用;普金耶与莫尔首次提出原生质理论;E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发现有丝分裂,并证实其实质为核内丝状物(染色体)得形成向两个子细胞得平均分配;细胞器得发现:van Beneden与T、Boveri发现中心体,Altmanna发现线粒体Golegi发现高尔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一、第一章绪论(一)细胞生物学研究得内容及现状——主要说明细胞生物学就是研究与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得科学。
因为细胞就是生命体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一切疾病与发病机制也就是以细胞病变为基础,所以细胞得研究即就是生命科学得出发点,主要研究内容可归为①生物膜与细胞器(生物膜就是细胞重要得结构基础,细胞器就是认识细胞结构与功能得重要组成部分)②细胞信号传递了解基本生命活动得分子机制与揭示生命得本质有重要得理论意义,转导基础为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得复杂得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复杂得信号转导网络系统而实现得,呈现高度得非线性关系。
③细胞骨架体系(包括细胞质骨架与核骨架),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细胞核为遗传物质DNA储存与复制得场所与RNA转录与加工得场所;染色质为遗传物质得载体,核仁转录rRNA与组装核糖体亚单位、核孔复合体为核质之间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得门控通路,DNA结合蛋白可分为组蛋白与非组蛋白。
⑤细胞增殖及调控—就是了解生物生长发育得基础,就是研究癌变及逆转得重要途径、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实质在于信号介导下由组合调控引发得组织特异性基因得表达。
⑦细胞死亡—为主动过程,主要有细胞凋亡,细胞坏死,自噬性细胞死亡三个方式,以维持生物体正常得生长发育,自稳态得维持,免疫耐受得形成及肿瘤监控等过程。
⑧细胞衰老--就是研究人、动植物生命得基础⑨细胞工程—用人工方法使不同细胞基因或基因组重组形成杂交细胞或将基因或基因组由一种细胞转移至另一种细胞中,使之跨越种间障碍,产生新得遗传性状,如动物体细胞杂交实验与哺乳生物体得克隆⑩细胞得起源与进化。
(二)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分为三个阶段(生物科学时期、实验生物学时期、现代生物学时期)⑴胡克.英国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得构造;列文虎克观察了许多动植物得活细胞与原动物,并描述了细胞核结构;M。
Malpighi与N。
Grew注意到了细胞壁与细胞质得区别;施旺与施莱登共同提出了细胞就是一切动植物得基本单位—为著名得“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科有了重大得促进与知道作用;普金耶与莫尔首次提出原生质理论;E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发现有丝分裂,并证实其实质为核内丝状物(染色体)得形成向两个子细胞得平均分配;细胞器得发现:van Beneden与T。
Bove ri发现中心体,Altmanna发现线粒体Golegi发现高尔基体。
(2)Hatwig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海胆与蛔虫卵发育中得核质关系,创立了实验细胞学。
①细胞遗传学核心为染色体基因学说,Hertnig发现了动物得受精现象,Qverton 在植物体也发现受精现象并证明生殖细胞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得一半,Boveri与Sutton提出了遗传得染色体学说。
(3)细胞生理学得研究—细胞对周围环境得反应,生长与繁殖得机制等。
(4)细胞化学成分—DNA二、第二章细胞得统一性与多样性(一)细胞得基本特征(1)细胞就是生命活动得基本单位(细胞=生命)-①细胞就是构成有机体得基本单位(病毒就是非细胞形态得生命体)②细胞就是代谢与功能得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依靠一个细胞完成运动、呼吸、排泄与生殖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多细胞生物则更多依靠之间得相互合作。
③细胞就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得基础④细胞就是繁殖得基本单位,就是遗传得桥梁⑤细胞就是生命起源得归宿,就是生物进化得起点⑥关于细胞概念得一些新思考:a。
细胞就是物质、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得综合体b。
细胞就是高度有序得,具有自组装能力得自组织体系。
(2)细胞得基本共性-①具有相似得化学成分(C、H、O、N、P、S)②脂—蛋白体系得生物膜:细胞能量转换得基地,并形成相对稳定得细胞内环境③相同得遗传装置—以DNA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以RNA为转录物指导蛋白质得合成,蛋白质得合成场所就是核糖体。
④一分为二得分裂方式-遗传物质在分裂前复制加倍,在分裂时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内。
(二)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细胞结构都就是由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与线粒体等细胞器;细胞核内有染色体。
细菌、放线菌与支原体等微生物就是肉眼瞧不到得,它们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内质网等细胞器。
由此,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两大类,所以生物界分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由单个原核细胞构成,而真核生物又可分为单细胞真核生物与多细胞真核生物。
另一类群就是古核细胞,它们得遗传信息表达系统与其她得原核细胞差异很大,而与真核细胞却更为接近,所以从原核细胞中分离出来,称为古核细胞,相应得生物称为古核生物、(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得核结构,如细菌。
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放线菌与蓝藻等。
原核细胞得基因组很小,主要遗传物质仅为一个环状DNA,没有细胞器、细胞核膜,体积也很小。
无法进行复杂得细胞分化,无法形成多细胞生命体。
①支原体-就是能在无生命培基中生长繁殖得最小最简单得细胞,具备细胞得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没有核区,主要以一分为二得方式进行分裂繁殖、总之,支原体体积小,仅为细菌得1/10,可通过细胞滤器,可寄生在细胞内繁殖。
最早发现得支原体就是PPLO(拟胸膜肺炎病原体)、一个细胞生存与繁殖必须具备得结构装置与机能就是细胞膜、DNA与RNA、核糖体以及酶、②细菌与蓝藻-a.细菌就是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得有机体,其细胞表面结构主要有细胞膜(最重要得结构)、细胞壁、中膜体、荚膜与鞭毛。
细胞壁较厚、坚韧且有弹性,主要成分就是肽聚糖,对细胞有保护作用、青霉素得抑菌作用主要就是通过抑制壁酸得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壁得合成。
阳性菌得壁酸含量极高,故对青霉素敏感,阴性菌则不敏感。
细胞膜就是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得蛋白质构成,为半透性膜、可进行选择性交换物质、代谢、有氧呼吸、分泌蛋白质等,还可参与对周围环境得应答反应。
中膜体就是由细胞膜内陷形成得囊泡状,常见于分裂期细菌得隔或横壁旁,可能就是DNA复制得支点。
细菌细胞核区主要就是一个环状DNA分子组成,没有核膜与核仁,称为拟核。
细菌得基因组为作为有一个复制起点得独立单位而进行复制,遵循半保留复制。
细菌细胞内除了核区DNA,还存在可进行自主复制得质粒,就是裸露得环状DNA(核外DNA)。
每个细胞有5000—50000个核糖体,合成运输到胞外得蛋白质或质膜蛋白、与mRNA形成多核糖体,就是翻译肽链得结构、G+细菌处于不利环境或营养耗尽时,形成内生孢子(芽孢),其折光性很强,不易染色,可过滤恶劣环境。
b。
蓝藻就是自养型原核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其光合作用系统中有叶绿素a与光系统II。
其细胞结构主要有细胞膜、细胞壁(有纤维素层)、类囊体、中心质、其细胞分裂就是细胞中部向内生长出新横隔壁,将中心质与原生质分为两半,也可通过出芽、断裂与复分裂增殖。
丝状蓝藻在氮源不足时,群体中5%~10%得细胞转化为异性胞。
个体大,细胞壁厚,并且丢弃了光系统‖,合成固氮酶。
(2)古核细胞(古细菌)有细胞壁,染色为G+或G-,大小为0。
1~15,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出芽等,且能在高温或高盐环境中生存。
古细菌得细胞壁没有胞壁酸与D-氨基酸,因此青霉素与万古素对古细菌没有作用。
古细菌得质膜由脂质与蛋白质构成,其DNA也就是环状。
核糖体数为70S。
(三)真核细胞—三大基本结构体系为生物膜系统(脂质与蛋白质为基础),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系统(DNA,RNA与蛋白质组成得复合体)与细胞骨架系统(胞质骨架与核骨架,对细胞形态与内部结构得合理排布起支架作用)。
细胞得尺寸大小由核糖体得活性,蛋白质与核糖体RNA得量所决定,原生动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菌细胞>支原体细胞>最小得病毒细胞=10倍,植物细胞大小由中央液泡得膨胀决定、原核细胞以膜系统得分化为基础,首先分化为细胞核与细胞质,再分隔为各种细胞器。
真核细胞得基因租大于原核细胞,DNA为线状多倍性,原核细胞为环状多倍性;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主要以操纵子得形式进行,真核细胞得细胞周期分为细胞间期与分裂期,且在分裂出现纺锤丝,故称有丝分裂或间接分裂,原核细胞则为无丝分裂或直接分裂。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主要成分就是纤维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液泡(调节细胞内环境),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四)病毒—为非细胞形态得生命体,体积很小,结构极其简单,可通过细菌虑器;遗传载体具有多样性,含DNA与RNA,为彻底得寄生性,没有独立得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以复制与装配得方式进行增殖、真病毒就是核酸—蛋白质复合体,亚病毒则仅有一个有感染性得环状DNA分子构成,只感染植物(如类病毒)。
1982年从羊瘙痒病得羊体中分离出得阮病毒不就是入侵者,仅仅就是机体自身某一种蛋白质得构想改变所致。
病毒得基本结构就是核酸与蛋白质组成,根据病毒感染得宿主范围,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细菌病毒(噬菌体),含DNA与RNA,为彻底得寄生性,没有独立得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以复制与装配得方式进行增殖。
真病毒就是核酸—蛋白质复合体,亚病毒则仅有一个有感染性得环状DNA分子构成,只感染植物(如类病毒)。
1982年从羊瘙痒病得羊体中分离出得阮病毒不就是入侵者,仅仅就是机体自身某一种蛋白质得构想改变所致、病毒得基本结构就是核酸与蛋白质组成,根据病毒感染得宿主范围,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细菌病毒(噬菌体),根据核酸类型不同可分为DNA病毒与RNA病毒(2003年得SARS病毒属于正链RNA病毒),根据核壳体形态分为立体对称与螺旋对称两种类型。
病毒可以引起人类与动物得许多严重疾病,如HPV可引起妇女得宫颈癌。
病毒就是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以病毒核酸为模板进行病毒核酸得复制与转录,并翻译病毒蛋白质,最后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DNA病毒侵染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代谢系统先后转录与翻译病毒得“早期蛋白”,“晚期蛋白”并进行DNA复制。
RNA病毒其本身就可以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代谢系统,翻译出病毒得早期蛋白。
反转录病毒则以病毒RNA分子为模板,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DNA分子。
病毒得装配过程就就是成熟过程,当核酸与蛋白质装配成核壳体后,就成为具有感染性得完整病毒粒子。
而有囊膜得病毒,还需要以出芽得方式包上囊膜而发育为成熟得子代病毒。
有囊膜得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而一般病毒就是逐步向细胞外释放、第三章细胞生物学得研究方法(一)细胞形态结构得观察方法这一节主要就是介绍了观察细胞形态结构所使用得仪器与方法,主要有光镜,电镜,STM及不同种类得显微镜得成像原理,仪器构造与使用方法。
光镜得使用使人们第一次瞧见了细胞,进而建立了细胞学说,它可以直接用于观察单细胞生物或体外培养细胞。
相差显微镜可瞧到活细胞显微结构得细节,微分干涉显微镜更试用于研究活细胞,能观察并记录活细胞中得颗粒及细胞器得运动,荧光显微镜可以对细胞内特异得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及某些离子等进行定性定位研究,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以激光为光源,极大得提高了图像得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