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极坐标法
浅谈极坐标法测量在施工放样中的优越性

作 程序 。现 在各大 厂商生产 的全站 仪 ,如徕 卡、拓普康 、南方都 配备 有 施工放 样模式 , 使 用方法 简单易懂 ,下面简 述南方全 站仪 的放 样步
骤 :
管理制 度 ,并严 格按照 法律规章 之规定 ,严格执行 操作规 程 ,具体 的 工作人 员应具备 相应 的专业知 识和业务 技能 ,能 够胜任 岗位要求 。基 于此 ,笔 者认 为应 当不 断加强对 煤矿企业 全体员 工的思想 教育 ,特 别 是煤 矿特 员 ,真 正提 高他们 对煤 矿通风 安全 管理 工作重 要性 的认识 , 从矿 井的开 拓开采系 统设计施 工到巷道 的检查维 护 、通风 安全设施 装 备 的配置上 建立一套 科学完 善的通风 安全 、瓦斯 治理体 系 ,并在 实践 中不 断完善 ,使矿井 各系统安 全、高效 运转。建 立和完善 煤矿通 风安 全急 救系统 与通风安 全管理 系统 ,将 “ 一 通三 防”的管理 思想具 体融 入 到管理 实践 中去 ,不断提高 通防人员 的综合 素质水 平 ,将对通 防人 员 的工作量 化需求逐 渐变成 质化需 求。在具体 的实践 中 ,应 当坚 持 以 人 为本 的管理策 略 ,保证每个 工作人 员的切身 利益得 以实现 ,有 更足 的精 神积极 投身 到工作 中去。同时 ,矿 井企业 还要采取 一些具体 可行 的措施 ,加强 工作 人员对 通 风安 全管理 的重 视。 比如 ,可 同贴 标语 、 办墙 报 以及 开全体 职员大会 的形式进 行宣传 ;同时也 可根据现 实生产
科技 前 沿
K e J i QJ anYan
建 筑 与发 展
J i a nZ h uY u F aZ h a n ・39 5・
浅谈极坐标法测量在施 工放样 中的优越性
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

2、绘制坐标格网
• 为了准确将控制点展绘在原图上,必 须先在图纸上精确绘制10cm10cm 的坐标格网。 专用工具:直角坐标展点仪、格网尺 等。 使用精确直尺: 按对角线法绘制
直尺对角线法绘制方格网
C D
A
B
直尺对角线法绘制方格网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1000
500
600
(2)距离交会法
• 距离交会法是测量两已知点到碎部点 的距离来确定来确定碎部点位置的一 种方法。 • 当碎部点到已知点(困难地区也可以 为已测的碎部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 段,地势比较平坦且便于量距时,可 采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测绘碎部点。如 城市大比例地形图测绘、地籍测量时, 常采用这种方法。
8.5 大比例尺地面模拟法测图
700
800
900
1、10cm方格边 长误差不超过 0.2mm。 2、小方格对角线 长度误差不超过 0.3mm。 3、对角线各点应 在一条直线上, 偏离不大于 0.2mm。
2、绘制坐标格网
20cm×20cm
1、10cm方格边 长误差不超过 0.2mm。 2、小方格对角线 长度误差不超过 0.3mm。 3、对角线各点应 在一条直线上, 偏离不大于 0.2mm。
⊙ T51-1 35.789
3、展绘控制点(检查)
二、经纬仪测绘法原理
——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
已知:A、B
测绘:房屋
b
测点P D 后视B H
b p a
工作:
A 、B==>a 、b ? 观测:b、D、H ? P ==> p ?
测站A
经纬仪测绘法原理
——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
1、安置仪器: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控制点)上,量取 仪器高i,填入记录手簿,绘图板安置在测站旁。 2、定向:后视另一控制点,使 水平度盘读数为00º0000。 —极轴方向 3、立尺:由立尺员选定立尺点, 将水准尺竖立在地物、地貌特征 点上。
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方法

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方法
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大型工程的水平距离、高差、角度等参数。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前需要确定一个基准点,作为后续测量的起点。
2. 安装全站仪:将全站仪安装在测量点上,确保其水平放置并调整朝向。
3. 观测目标:使用全站仪观测目标,通常需要在目标上设置反光棱镜以便于观测。
4. 记录数据:将观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包括目标的水平距离、高差和角度。
5. 计算结果:根据记录下来的数据,使用极坐标法计算出目标的坐标。
6. 重复测量:对于需要多次测量的目标,需要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成为现代大型工程测量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测量方法。
- 1 -。
测量公路横断面的红外仪极坐标法

( ag i o Gu n x C mmu i t n ln ig S re iga dD s nn eerhIsi t, nc i s a nn , uv yn n ei i R sac nt ue ao P g g t Na nn a g i 3 0 ,C ia n i Gu n x 0 1 g 5 1 hn )
首先 ,通 过计 算 确定 所 要测 量 的路 线 中桩 法线 的
直线方程:
y— Y =t a ( —XZ z a f X n ) () 1
作者简介 :吴
飚 (9 9一) 16 ,男 ,广 西南 宁人 ,工程 师 ,从
事公路工程勘 察 设 计 、经 营 管 理 与研 究 ;姜 永 春 ( 9 1 ,男 ,广西 南 宁人 ,工 程 师 ,从 事 公 路 17 一) 工程勘察设 计与研究 。
过 调 整测 点 位置 ,当测 点正 好 位于 横 断 面方 向 的特征
线 ” 的穿 线 方 法 ,确 定 测 量 方 向 。 在 地 形 较 为 平
点 上 时 ,测量 、计 算 并记 录下该 点 到 中桩 的水 平距 离
及 相 对高 差 。
收 稿 日期 :2 0 —1 —2 01 2 8
横 断 面数据 ,成 为 了控 制公 路 勘 测 、设 计质 量 和进 度 的一个 重要 环 节 ,也 是公 路勘 测 部 门最 急需 突 破 的课
题 之一 。
或树 密 草 高 、通 视 困难 甚 至无 法通 视 的情 况 下 ,这 种 方法 就会 束 手无 策 。横 断 面方 向无 法 保 障 ,测量 精 度
在 高 等级公 路 勘察 中 ,横 断面 地形 测量 一 直是 重
全站仪极坐标法点位放样

全站仪极坐标法点位放样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能根据放样点坐标数据,计算出用极坐标法放样元素(2)掌握使用极坐标法进行点位放样的基本方法(3)放样完毕后,都必须对所放样点位进行认真的校核二、实验仪器全站仪1台、棱镜及棱镜杆1根,测钎1根,木桩10个、计算器I个、记录板I块,铅笔1只三、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的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2)应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3)如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如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4)应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
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且等四、放样前准备工作(1)阅读设计图纸(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梭镜类型、梭镜常数、湿度、气压等(4)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人仪器内存,并检查五、放样步骤(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其进行对中整平,初始化后应检查仪器设置,如湿度、气压、棱镜常数等。
输入(或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定向.如果后视点上有梭镜,输入棱镜高时.可以马上测定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梭镜或尺子。
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计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3)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4)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It平距O(5)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位:G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6)重复过程(5),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 (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7)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梭镜气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侧It一次.若△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在桩上打入一铁钉(8)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极坐标法的控制道路中(轴)线偏位施工放线测量

10 2
管理施工
城 市道桥 与 防洪
m1 年 4 00 月第 4 期
= : 一 I 1} ( ) I 1 I
如图2 某工程直线施 工允许偏位 △ , , 该直线 上两点 12 、间的距离s: 。 假设为2 , s 可认为线段. 中 s 。 2 点 的相 对 于两端 点连 线 的测 量放 线横 向偏 差 最 大 , 允 许 值 为 a , 误差 为 △ 2 其 中 /。
的放 样 存 在 误 差 , 因此 , 控 制 测 量放 样 精 度 。 应
12 极坐标法测设点 的精度估计 . 如 图 1 放 样 点P的精 度 受 观 测 角届和 丈 量距 离 , ( 极距 )误差的影 响, . s 其角度 误差m 使晡 产 生横
向位 移 m 为 :
m : ‘J 5m p 式 中: 弧度常 ̄o 2 6 6 =0 5 2
收 稿 日期 :0 9 1 ~ 8 2 0 — 2 1
2 偏位 控 制指标 与 放样 允许 误 差之关 系
21 偏 位 控 制指 标 与 放样 允许 误 差 之 比 的推 导 . 2 1 1 有 偏 位 要 求 的 道 路 线 形 构 筑 物 直 线 上 点 位 ..
中 误 差
作者简介 : 弓秦生 ( 9 6 , , 14 一) 男 河南郑 州人 , 授级 高级 工程 教
21年 4 00 月第 4 期
城 市道桥 与 防 洪
管理施工
19 1
极 坐标 法 的控制 道路 中( ) 轴 线偏 位施工 放线测 量
弓秦 生 卫 建 东 于 凯 郑俊 峰 弓予 生。 , , , ,
(. 1 郑州市 市 政工程 勘测 设计 研究 院 , 南郑 州4 00 ;. 人 民解放 军信 息工 程大 学 , 河 50 02中国 河南 郑 州 40 0 ;. 州市 市政 工程 总公 司 , 南郑 州 40 0 ) 500 3 郑 河 500
极坐标法名词解释

极坐标法名词解释一、概念简述极坐标法是一种数学中常用的方法,它通过极坐标系来描述和分析点的位置和向量。
在极坐标系中,一个点P在平面上的位置由一个距离和一个角度来确定,这个距离称为极径,角度称为极角。
通过极坐标系,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描述和分析与圆心或原点有一定距离和角度关系的点的位置和向量。
二、主要特性1.唯一性:在极坐标系中,每一个点都有一个唯一的极坐标表示,即对于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其极坐标(ρ, θ)是唯一的。
同样地,每一个极坐标也对应平面上唯一的一个点。
2.旋转不变性:在极坐标系中,旋转一个点或向量只改变其角度,而不改变其极径。
因此,极坐标具有旋转不变性,使得它在描述和分析与旋转有关的几何问题时非常方便。
3.简化计算:相对于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在某些问题上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对于与圆心或原点距离为r的点,其极径为r,而与其角度有关的计算则更为直观和简单。
4.直观性:极坐标系能够直观地描述点的位置和向量的方向。
通过极坐标,我们可以轻松地理解向量旋转和缩放的含义,这有助于理解复杂几何图形的结构和运动。
三、应用领域1.物理分析:在物理分析中,极坐标法常用于解决与圆周运动和转动有关的问题。
例如,行星的运动轨迹可以表示为极坐标方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轨道特性。
2.流体力学:在流体力学中,极坐标法被广泛应用于描述流体绕旋转体的流动或绕圆柱体的流动等问题。
极坐标系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流体运动的几何特性。
3.信号处理:在信号处理领域,极坐标法常用于表示和分析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信息。
例如,傅立叶变换可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这可以通过极坐标系来表示频率成分。
4.图形学: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极坐标系被广泛应用于二维图形旋转、缩放和平移等变换操作。
通过使用极坐标系,可以更方便地描述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5.工程应用:在工程应用中,极坐标法可用于描述和分析复杂结构的几何特性。
例如,对于与旋转相关的机械部件的设计和分析,极坐标法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和运动特性。
极坐标法测量概述

◆极坐标法测量概述
(1)极坐标法的概念 (2)极坐标法测量的原理 (3)极坐标法测量的形式
极坐标法测量概述
(1)极坐标法的概念
B
已知点
β
SAP
P
待定点
A
已知点
极坐标法是在已知点上设站 ,依据测站上的已知方向,观测 已知方向与待定点方向的水平角 和距离,从而确定待定点平面位 置的测量方法。
xP = xA + DAP·cosαAP
yP = yA + DAP·sinαAP
极坐标法测量概述
(3)极坐标法测量的形式
可分为两种形式: ◇常规形式 ◇双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测量概述
①常规形式 在一个已知点上设站,以另一个已知点为定向点,测定1 个或多个待定点的平面位置。
1
1
B
β1
DA1标法测定的点称为 极坐标点。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测量概述
B
P
β
DAP
A
极坐标法测量概述
(2)极坐标法测量的原理
x B
O
N
β αAP P
DAP A αAB
y
根据测站点A的坐标(xA, yA)和后视点(定向点)B的坐标 (xB,yB),可计算出已知边AB 的方位角αAB。
则:αAP =αAB +β [-360°]
DA1 β 2
A β 3 DA2
2
DA3
C 3
A
β 3 DA2
2
极坐标法测量概述
②双极坐标法
利用两个不同测站及不同起始方向,采用极坐标法测量同
一点位坐标的方法。
B βA1
A
1
DA1 βA2 DA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当建筑场地开阔,量距方便,且无方格控制网时,可根据导线控制点,应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如图9-7所示,A、B、C为地面已有控制点(导线点),其坐标()、()、()均为已知。
P为某建筑物欲测设点,其坐标()值可从设计图上获得或为设计值。
根据A、B、P三点的坐标,用坐标反算方法求出夹角和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坐标方位角
(9-11)
(9-12)
两方位角之差即为夹角:
(9-13)
两点间的距离为:
(9-14)
【例题9-5】已知A、B为控制点,其坐标值为、=;=、=;P点为放样点,其设计坐标为=、=。
计算在A点设站,放样P点的数据。
=121°33′38″
=203°42′26″
=121°33′38″+360°-203°42′26″=277°51′12″
测设方法:将经纬仪安置于控制点A,照准B点定向,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角值,沿分中方向用钢尺测设距离,定出P点在地面上的位置。
此法适用于量距方便、距离较短的情况,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设点的位置在工程施工中已是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