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坐标放样
浅述电站建设中极坐标放样法与前方交会法

浅述电站建设中极坐标放样法与前方交会法一、前言在核电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各建筑物中的设备、预埋件及管道等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准确的受控状态,施工放样尤为重要。
施工放样的方法很多,如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等。
测量技术人员必须兼顾效率、成本及精度要求而采用不同的放样方法,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就核电站建设常用的极坐标法放样及前方交会法放样法进行探讨。
二、极坐标法放样1、原理极坐标法放样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控制点的连线作为极轴,以其中一点作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根据放样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放样点到极点的距离(极距S)及放样点与极点连线方向和极轴间的夹角(极角)。
极距S、极角即为放样数据。
2、作业步骤(1)如上图,在C点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视B点(2)测设角度,(3)在CA方向上测设距离S(4)标定点位A。
3、精度分析:从上述步骤分析,其主要误差来源包括:架设仪器的对中误差、测角误差、测距误差和标定误差。
这里假定控制点的误差对下一级网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
(1)对中误差,一般的光学对点器,其对点精度在0.5mm左右,若利用强制观测墩或者采用徕卡天底仪(NL)对点,我们常将其忽略不计。
(2)测角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为。
(3)测距误差在工程建设中一般用全站仪来测设距离,距离测设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不考虑地球曲度,大气折光的影响)仪器的测距所能达到的精度和仪器的对中、反射镜对中杆铅直误差三个方面。
①测距仪的测距精度测距仪本身的测距精度,是指各种仪器所标称的精度指标,常用A+B*s表示。
例如:徕卡TCA2003全站仪,其测距精度为±(1mm+1ppm×s).其中1mm为该测距仪的固定误差,1 ppm.·s为比例误差。
当D=100 m 时,所引起的测距误差设为,则有:= ± 1mm+1×10¬¬¬¬¬¬¬¬¬¬¬¬¬ ×100000= ± 1.1mm②对中杆倾斜引起的距离误差对中杆的铅直是以圆气泡居中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人持对中杆进行放样,要使对中杆铅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圆气泡总有偏差。
常见的放样方法

常见的放样方法
1 直线的放样
根据精度要求不同:可以分为目估法和放线法(经纬仪)两种
放线法:内插和外插。
2 水平角的放样
测设水平角是根据一个已知方向和角顶位置,按设计给定的水平角值,把该角的另一个方向在实地标定出来。
3 距离的放样
就是在实地上从某已知点开始,按给定的广向,量出设计所要的水平距离定出终点。
1)钢尺放样
2)测距仪放样
4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法放样
极坐标放样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控制点的连线作为极轴,以其中一点作为极坐标建立极坐标系,根据放样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放样点到极点的距离(极距)及该放样点与极点连线方向和极轴间的夹角(极角),它们就是我们所要的放样数据。
直角坐标法:在设有互相垂直的主轴线或方格网时,这种方法比较准确、简便。
它是极坐标法的一个特例。
5 交会法放样
1)前方交会法放样点位
前方交会法放样点位是根据放样点和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放样元素(即交会角度与方向)然后在现场按其放样元素将放样点标定在地面上和一种点位放样方法。
适用于放样点能同时通视2~3个已知控制点,但该点距控制点较远或不便于量距时(如桥墩中心点)。
6 高程放样
BM为水准点,其高程为Hbm,待放样点P的设计高程为Hp,其步骤如下:
1)将水准仪置于BM至P点的中间位置附近,后视BM点得读数a,视线高Hi=Hbm+a;
2)根据仪器高及P点设计高程,计算前视读数b=Hi-Hp;
3)将水准尺置于P点木桩一侧,上下移动至读取应有的前视读数b,没尺底画一横线,即为设计标高的位置。
极坐标法测量步骤

极坐标法测量步骤如下:
1.按[F4]键两次,显示第三页软按键。
2.按[F1]键,显示对话框。
3.输入放样点的点名、方位角以及平距。
输入完一项按ENT将光
标移到下一输入区。
4.照准棱镜中心,按[F2]键启动测量并计算显示测量点与放样点
之间的放样参数差。
5.转动仪器照准部,使△Hz项显示的角度差为0°00′00″,同时指
挥立尺员移动棱镜。
6.在望远镜照准的零方向上安置棱镜并照准,按[F2]键启动测量
并计算棱镜的位置与放样点的放样参数差。
7.按箭头方向前后移动棱镜,使项显示的距离值为0m。
8.若要返回放样主屏幕,按[F4]键。
浅述极坐标放样准确性检查问题

浅述极坐标放样准确性检查问题摘要:笔者结合多年测绘实践经验,就放样时的位置准确性检验和精度控制问题简单讨论,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测绘;极坐标放样;准确性检验;精度控制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exper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lofting position accuracy and precision control problem simple test to discuss,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to colleagues.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Polar setting-out; Accuracy inspection; Precision control一、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特别是物权法的颁布,人民的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地籍测量的认识逐渐重视,对界址点的位置准确性更加谨慎;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测绘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每宗地界址点位置客户都要求测绘单位实地放样定点;就惠阳目前测绘技术人员现状来看,使用全站仪及仪器中的放样程序都能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但是放样之前、放样当中、放样完成后等过程中就放样准确度问题可能没有多少人去考虑,也没有多少人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放样结束后几乎不知道放样结果正确与否。
因此现在在这里就放样时的位置准确性检验和精度控制问题简单讨论,以供同仁参考。
放样前的准备工作所谓的放样前的准备工作是指放样所需要的高等级控制点分布情况和控制点准确性检查等。
根据这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做比较可靠:高等级点的选择与分布情况的调查。
由于惠阳区在2009年初至2010年中进行了全区建成区1:500数字化地形更新,所以I级与II级控制点已经遍布整个建成区的大街小巷。
测量极坐标法放样例题

测量极坐标法放样例题建筑工程测量考卷题目,求高手1,确定地面点位外作业观测的三要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2地面点的绝对高程是指____到____的铅锤距离!3水准仪是指能够提供___________的依据!4水准测量时,赚点的作用是_________!5水准测量中常用的两种测站校核方法是_______和变动仪器高发!6微倾式水准仪主要轴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望远镜视准轴是指______与_______的连线!8水准仪粗略整平时调节________使_______气泡居中,精确整平时,调节_______使_________符合成一条线!1.角度、距离、高程2.地面点、大地水准面3.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不是依据4.传递高程5.双面尺法6.有圆水准器轴L′L′、仪器竖轴VV、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7.物镜光心、目镜光心8.脚螺旋、圆水准、微倾螺旋、气泡两端的影像工程测量极坐标系法放样问题.控制点A(100,100),B(40,150),放样P(55,70)求AP长度,角BAP的角度.AP=√[(100-55)²+(100-70)²]=54.08(米)由图形,分析可知,角BAP=方位角PA+象限角BA方位角PA=arctan[(100-70)/(100-55)]=33°41′24″象限角BA=arctan[(150-100)/(100-40)]=39°48′20″角BAP=33°41′24″+39°48′20″=73°29′44″先说一个概念——方位角:对于地面上的两点A、B之间线段AB而言,从A 点向北画一条线AC,则AC与坐标纵轴平行;AC线与AB之间成一个角,这个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水平角∠CAB.AC作为起点,顺时针到AB,则∠CAB就等于AB线的方位角.再说正题:极坐标放样通俗地讲是这样的:1、首先选择一个地面埋石控制点F作为安装全站仪(或经纬仪)的测站点,再选择与该点通视的另外一个点K作为后视点.则测站点与后视点连线的方位角可以计算出来.2、计算待放样点P与测站点F连线的方位角.3、根据上面求出的两个角度,可以计算出∠KFP或者∠PFK.4、求出FP的长度.5、用立在F点且整平对中后的全站仪照准K点,将全站仪的水平角调成0.然后,转动全站仪,直到水平度盘读数为∠K FP或者360°-∠KFP,将仪器的水平制动螺旋拧紧.6、全站仪操作者指挥立镜员在望远镜视准轴方向前后移动棱镜,测出距离,直到距离等于FP.上述过程就是极坐标法放样的过程.我这是自己一个一个字敲出来的,希望能帮到你.。
放样元素计算与基本放样方法—全站仪基本放样方法

P(XP,YP)
D ∠2
A
A
两边同时取绝对值
P(XP,YP)
B β A
P(XP,YP)
AB
arctan
( yB (xB
yA) xA)
AP
arctan( yp (xp
y) A
xA)
AP AB
s (xP xA)2 ( yP yA)2
03 前方交会法
已知A(XA、YA)、B(XB、YB)两个控制点,p点设计坐标(XP、YP)
B β
P(XP,YP)
A
B β A
P(XP,YP)
思考: 要得到P点,需要哪
些放样元素?
夹角:β 距离:S
B β A
P(XP,YP)
思考:要β和S 怎么计算?
数学方法有哪些? 余弦定理。。。。。
夹角:β分成两个角 距离:S
B
C
∠1 ∠2
A
P(XP,YP)
两边同时取绝对值
B
C
∠1
A
C B
∠1 ∠2
βA A
思考!!! 如果只有一台仪器怎么实现交会?
P
1.A点设站,B点定向,放样角度βA。 2.打开激光导向光,通过前后移动,在地 面打点。 3.选择合适范围
B
P βB
思考!!! 如果只有一台仪器怎么实现交会?
1.B点设站,A点定向,放样角度βB。 2.打开激光导向光,通过前后移动,在地 面打点。 3.选择合适范围
A(XA,YA)
B(XB,YB)
夹角β
A(XA,YA)
P(XP,YP)
A点设站,B点定向,选择全 站仪的坐标放样程序。输入P 点设计坐标,仪器根据AB两 点位置和坐标以及P点设计坐 标得到放样角度或距离
极坐标法放样原理

极坐标法放样原理
极坐标法是一种用于放样的方法,它将二维空间中的点转换为极坐标下的坐标表示。
该方法主要基于极坐标系的一些特性,通过将直角坐标系的点转换为极坐标系的点来进行放样。
在极坐标法中,点的位置由两个参数确定:极径和极角。
极径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而极角表示点与正向 x 轴的夹角。
通过将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转换为极坐标系中的点,可以将点的位置描述为极径和极角的组合。
极坐标法放样的步骤如下:
1. 设置原点和极径上的单位线段长度。
原点通常选择为放样图形的中心,而极径上的单位线段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2. 选择需要放样的点,计算每个点相对于原点的位置。
可以通过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公式来计算点的极径和极角。
3. 根据计算得到的极径和极角,在极坐标系中确定每个点的位置。
4. 使用放样工具或手工操作,在极坐标系中以计算得到的位置放样点。
通过极坐标法进行放样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表达圆形和径向对称的图形,因为极坐标法能够将这些图形表示为恒定的极径和变化的极角。
然而,极坐标法也有其局限性。
当图形具有复杂的形状或非径向对称性时,使用极坐标法可能会导致放样结果不准确或不完整。
此时,可能需要采用其他的放样方法来获得更好的效果。
极坐标法放样数据计算及其精度分析

程测设 和施工放 样 中得 到越来越 广泛 的应 用 。极 坐标 法放样 的精度 问题是施工 放样过程 中的主要 问
题 ,本文着重对极坐标法放样 的步骤 、计算及其精度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并指 出应用 全站 仪进 行极坐
标 法放样 的优点 。 关键词 :放样 ;精度 ;误差
中图分 类号 :T U 一 0 2 4
墨 a鼬 Y ̄- Y. — 4
—
一
一
咖
A I — YJ- Y
—
一
受到仪器的对 中偏差 、角度 的观测精度和极 距 ( 丈量距离)s 的长度及其测量精度 以及放 样点的标定点位误差等因素的影 响。但是 ,由 于 仪器 的对 中偏差 和放样 点 的标 定 点位误 差相
对 而 言都非 常小 ,故 极 坐标放 样 的精度 主要决
文献标 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3 — 0 4 0 2 ( 2 0 1 4 ) 0 8 — 0 0 5 6 — 0 3
1极 坐 标 法放 样 的优 点
施工放线是指将施工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
外 形 、位 置和具 体 尺寸 由 图纸 转化 到实 际施 工 场 地上 的过 程 。是将 建筑 物在施 工 场地所 处 的
将全站仪安置在 已知点 A,以已知点 B 定 向 ,顺 时针 拨 角 1 3得方 向 A C / 。
2 . 3 标定 C 点
测角和量距误差的联合影响使 c 点产生的 点 位 中误差 / 7 ' / , 为:
沿 AC / } Y向放 样 距 离 S ,即可 在 地 面 上标 定 出设 计点 C。
指导工人进行施工的过程 。传统的测量放样采 用 经 纬仪 ,劳动 强度 大 、工作效 率 低 、数 据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题:极坐标法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1.考核内容
(1)根据2个已知点的坐标及实地点位,测设出某给定坐标的点的平面位置。
(2)用经纬仪和钢尺或全站仪,若使用全站仪则不需计算,考核时间要相应减半。
(3)完成该工作的计算和放样,并在实地标定所测设的点位。
(4)对中误差≤±3mm,水准管气泡偏差﹤1格。
2.考核要求
(1)操作仪器严格按观测程序作业;计算用“不能编程的科学计算器”进行计算;
(2)记录、计算完整、清洁、字体工整,无错误;
(3)实地标定的点位清晰。
3.考核标准
(1)以时间T为评分主要依据,如下图表,评分标准分四个等级制定,具体分
(2)根据对中误差情况,扣1~3分;根据标定的点位的清晰情况扣1~2分。
(3)根据水准管气泡偏差情况,扣1~2分。
(4)根据卷面整洁情况,扣1~5分。
(记录划去1处,扣1分,合计不超过5分。
)
4.考核说明
(1)考核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提示,各人应独立完成仪器操作、记录、计算及校核工作;
(2)主考人有权随时检查是否符合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但应相应折减所影响的时间;
(3)若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一律按零分处理,不得参加补考;
(4)考核前考生应准备好钢笔或圆珠笔、计算器,考核者应提前找好扶尺人;(5)考核时间自架立仪器开始,至递交记录表并拆卸仪器放进仪器箱为终止;
型或全站仪;
(6)考核仪器经纬仪为DJ
2
(7)数据记录、计算及校核均填写在相应记录表中,记录表不可用橡皮檫修改,记录表以外的数据不作为考核结果;
(8)主考人应在考核结束前检查并填写仪器对中误差及水准管气泡偏差情况,在考核结束后填写考核所用时间并签名。
(9)样题——考核时,现场任意标定两点为M、N,在M点设站后视N点,放样出一点A。
已知M(14.265,87.375),N(20.659,76.329),A(29.476,85.208),试在M点设站后视N点,放样出A点。
答案:计算出93945125303001335351000'''='''-'''=-=MN MA ααβ,365.15=MA D m ,在M 点架仪后视N 点,拨角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