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放样法
浅述电站建设中极坐标放样法与前方交会法

浅述电站建设中极坐标放样法与前方交会法一、前言在核电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各建筑物中的设备、预埋件及管道等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准确的受控状态,施工放样尤为重要。
施工放样的方法很多,如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等。
测量技术人员必须兼顾效率、成本及精度要求而采用不同的放样方法,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就核电站建设常用的极坐标法放样及前方交会法放样法进行探讨。
二、极坐标法放样1、原理极坐标法放样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控制点的连线作为极轴,以其中一点作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根据放样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放样点到极点的距离(极距S)及放样点与极点连线方向和极轴间的夹角(极角)。
极距S、极角即为放样数据。
2、作业步骤(1)如上图,在C点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视B点(2)测设角度,(3)在CA方向上测设距离S(4)标定点位A。
3、精度分析:从上述步骤分析,其主要误差来源包括:架设仪器的对中误差、测角误差、测距误差和标定误差。
这里假定控制点的误差对下一级网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
(1)对中误差,一般的光学对点器,其对点精度在0.5mm左右,若利用强制观测墩或者采用徕卡天底仪(NL)对点,我们常将其忽略不计。
(2)测角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为。
(3)测距误差在工程建设中一般用全站仪来测设距离,距离测设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不考虑地球曲度,大气折光的影响)仪器的测距所能达到的精度和仪器的对中、反射镜对中杆铅直误差三个方面。
①测距仪的测距精度测距仪本身的测距精度,是指各种仪器所标称的精度指标,常用A+B*s表示。
例如:徕卡TCA2003全站仪,其测距精度为±(1mm+1ppm×s).其中1mm为该测距仪的固定误差,1 ppm.·s为比例误差。
当D=100 m 时,所引起的测距误差设为,则有:= ± 1mm+1×10¬¬¬¬¬¬¬¬¬¬¬¬¬ ×100000= ± 1.1mm②对中杆倾斜引起的距离误差对中杆的铅直是以圆气泡居中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人持对中杆进行放样,要使对中杆铅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圆气泡总有偏差。
全站仪坐标放样方法

全站仪坐标放样方法全站仪是一种用于进行测量和放样的高精度仪器,它主要用于工程测量和建筑施工中。
全站仪的坐标放样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测绘技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准确地确定和标记地面上的特定位置。
在进行全站仪坐标放样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准点。
基准点应该是一个固定且容易识别的地点,例如建筑物的角点或其他固定结构。
全站仪的放样测量将以基准点为起点,后续的测量将根据该起点进行。
在进行放样测量时,全站仪需要被正确设置和校准。
这包括调整仪器的水平、垂直和平面方向,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在准备好仪器之后,可以开始实际的坐标放样工作。
全站仪的坐标放样方法往往涉及到测量和记录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目标点的坐标。
测量时,需要保持仪器稳定,并在目标点上通过视线准确地对准。
可以使用全站仪的观测功能来测量和记录所需的数据。
一种常用的全站仪坐标放样方法是使用三角测量原理。
首先,在已知的基准点设置一个测量棒,并记录其坐标。
然后,在目标点设置另一个测量棒,并测量其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最后,通过计算和处理这些数据,可以确定目标点的准确坐标。
在进行全站仪坐标放样时,需要注意一些因素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例如,需要注意避免测量时的振动和抖动,以免影响结果的精度。
此外,还应考虑天气和环境条件对测量的影响,如大风、雨水或能见度不好等。
总之,全站仪坐标放样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面上特定位置的测绘技术。
通过正确设置和校准全站仪,并使用三角测量原理,可以进行准确的坐标测量和放样工作。
这种方法在工程测量和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直角坐标法放样步骤

直角坐标法放样步骤
嘿,你问直角坐标法放样步骤啊?那咱就来聊聊。
要进行直角坐标法放样呢,首先得有个准确的设计图纸。
这就像你出门得有个地图一样,知道自己要去哪儿。
图纸上要有各个点的坐标,这样才能进行放样。
把图纸看清楚了,心里有个底。
然后呢,要在现场找到一个已知的控制点。
这个控制点就像是一个固定的参考点,就像你在大海里航行要有个灯塔一样。
可以用测量仪器找到这个控制点的位置,确定好它的坐标。
接着,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坐标,计算出要放样的点相对于控制点的位置关系。
这就像是做数学题一样,算清楚距离和角度啥的。
比如说要放样的点在控制点的东边多远,北边多远。
算好位置关系后,就可以开始在现场进行放样了。
可以用测量仪器,比如全站仪啥的,从控制点出发,按照计算好的距离和角度,找到要放样的点的位置。
这就像你拿着指南
针和尺子在地上找东西一样。
在找到位置后,要做好标记。
可以用木桩啊、旗子啊啥的,把点标记出来,这样就不会搞错了。
标记要明显一点,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他们在工地上进行直角坐标法放样。
他们先仔细看了设计图纸,找到了控制点。
然后认真计算了要放样的点的位置关系。
接着用全站仪在现场进行放样,一步一步地找,可认真了。
最后把点标记好,确保施工的时候不会弄错。
所以啊,直角坐标法放样虽然有点复杂,但是只要按照步骤来,就能准确地找到要放样的点。
gps测量仪器坐标放样使用方法

GPS测量仪器坐标放样使用方法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地理定位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测量、导航、地图制作等领域。
GPS测量仪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和记录位置信息的设备,其在工程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GPS测量仪器的坐标放样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该设备进行工作。
1. 选择合适的GPS测量仪器在进行坐标放样之前,首先应该确保所选的GPS测量仪器符合工作要求。
根据具体测量任务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仪器型号和参数。
一般来说,仪器应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设置基准点在进行坐标放样之前,需要先设置基准点。
基准点是已知坐标的点,用于作为测量起点和参考点。
通常,基准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其他测量方法(如传统测量法、全站仪等)获取,或者从地图或GPS导航设备上获取。
3. 打开GPS测量仪器根据GPS测量仪器的操作说明,正确打开设备。
通常,设备背面会有一个开关或按键,按下该开关或按键,设备会进入工作状态。
此时,GPS测量仪器会开始搜索卫星信号,并显示当前位置的坐标信息。
4. 搜索卫星信号GPS测量仪器需要通过卫星信号来定位和测量位置信息。
在使用GPS测量仪器进行坐标放样之前,需要等待仪器搜索到足够数量的卫星信号。
一般来说,至少需要搜索到三颗卫星信号才能进行有效的定位。
在仪器上方可能有一个天线,保持天线与卫星视线的畅通,可以提高卫星信号的接收质量。
5. 记录当前位置坐标当GPS测量仪器搜索到足够数量的卫星信号后,仪器会自动计算并显示当前位置的坐标信息。
将当前位置的坐标信息记录下来,作为测量数据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GPS测量仪器会提供数据记录的功能,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到存储设备或导出到计算机进行后续处理。
6. 移动并记录其他位置坐标在记录了基准点和当前位置坐标后,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到其他位置,并记录相应的坐标。
移动的过程中,GPS测量仪器会不断更新当前位置的坐标信息。
根据测量任务和要求,在到达目标位置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确保仪器稳定并获取到准确的坐标信息,然后将该位置的坐标记录下来。
极坐标法放样原理

极坐标法放样原理
极坐标法是一种用于放样的方法,它将二维空间中的点转换为极坐标下的坐标表示。
该方法主要基于极坐标系的一些特性,通过将直角坐标系的点转换为极坐标系的点来进行放样。
在极坐标法中,点的位置由两个参数确定:极径和极角。
极径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而极角表示点与正向 x 轴的夹角。
通过将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转换为极坐标系中的点,可以将点的位置描述为极径和极角的组合。
极坐标法放样的步骤如下:
1. 设置原点和极径上的单位线段长度。
原点通常选择为放样图形的中心,而极径上的单位线段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2. 选择需要放样的点,计算每个点相对于原点的位置。
可以通过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公式来计算点的极径和极角。
3. 根据计算得到的极径和极角,在极坐标系中确定每个点的位置。
4. 使用放样工具或手工操作,在极坐标系中以计算得到的位置放样点。
通过极坐标法进行放样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表达圆形和径向对称的图形,因为极坐标法能够将这些图形表示为恒定的极径和变化的极角。
然而,极坐标法也有其局限性。
当图形具有复杂的形状或非径向对称性时,使用极坐标法可能会导致放样结果不准确或不完整。
此时,可能需要采用其他的放样方法来获得更好的效果。
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步骤

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步骤包括:
1.将全站仪架设到已知点(基站点),打开仪器,转动望远镜后,打开激光器对
中,进行整平,只上下调动其中两个脚架,将圆水准器调平后再调管水准器精平。
再看对中点是否居中,如有偏差,只移动仪器,再进行调精平,反复直到对中为止。
2.然后进入仪器菜单项,选择放样测量,进入测站设置,输入测站基点坐标后,
进入后视点输入,将仪器十字丝对准后视点棱镜中心后,按确定键。
3.进入菜单项,将棱镜架设到复测点位,整平,望远镜十字丝对准棱镜中心,(看
仪器性能而定)选择坐标测量,打出坐标与现有坐标进行对比,相差不大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放样程序。
4.还是进入放样测量中的放样数据,输入我们要测定的未知点坐标进行测定,输
入坐标后按仪器显示角度方位进行调整,将棱镜移动到正确方位进行距离测量。
根据仪器上显示距离棱镜进行适当的前后调整。
5.测定出未知点位后,最好打上木桩,订上钉子,再用混泥土沿木桩四周围护好
以免松动。
以上是全站仪坐标法放样的基本步骤,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
全站仪的坐标放样,那个坐标怎么计算出来的啊?

坐标要已知才能放样呀,如果要计算坐标,可以用CAsio4800编程计算,只要有公式就可以自己编入计算器运用,当然你可直接上网下载如果是公路的我整理的你可以参考CASIO4800程序组1、极坐标法放样Prog:FYLb1 0:A“X0”:B“Y0”:I=0:J=0:Pol((C“XA”-A),(D“YA”-B):J<0=>G“FW- OA”=J+360▲L“L0”=I▲Goto 1:≠> G“FW O-A”=J▲L“L0”=I▲Lb1 1:{EQ}:E“Xi”:Q“Yi”:Pol((E-A),(Q-B)):J<0=>J=J+360:Goto 2:≠> Goto 2Lb1 2:F“FW-OB”=J▲L=I▲0=F-G:O<0=>O“BJ”=O+360▲Goto 3:≠> O “BJ” ▲Lb1 3:P=O-180▲Goto 1注:a、输入:(X0、Y0)、(XA、YA)——测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Xi、Yi ——放样点坐标b、输出:FW-OA——测站至后视边方位角、L0——后视边长FW-OB——测站至放样点方位角、L——放样边长BJ——后视边置零,放样点顺时针拨角P——偏角(+为右偏、-为左偏){本值用于计算路线偏角}2、公路竖曲线高程计算程序Prog:SQXLbl A:A“+(-)i1”:B“+(-)i2” W=(B-A)÷100:R:T=Abs(RW)÷2:L=T*2:E=T2÷(2R):K“JD K+”:G“JD H”:C=K-T:D=K+T:Lbl 0:J“Ki+”:J<0=>Goto 1:≠> Goto 2△△Lb1 1:“Out QX1”:H=G-(K-J)A÷100▲Goto 5Lb1 2:J>D=>Goto 4 △W<0=>F=-1△W>0=>F=1△J>K=>Goto 3△H=G-(K-J)A÷100+F(J-C)2÷(2R)▲Goto 5△Lb1 3:H=G+(J-K)B÷100+F(D-J)2÷(2R)▲Goto 5△Lb1 4:“OUT QX2”:H=G+(J-K)B÷100▲Goto 5△Lb1 5:M“DHi”:H=H+M▲注:a、公式:L=|R(i2-i1)| 、T=L÷2、E=T2÷(2R)、h=l2÷(2R)b、功能:已知前后坡度%、竖曲线半径,计算各桩高程。
极坐标放样法

极坐标放样法
极坐标放样法(Polar Coordinate Method)是一种用于绘制曲线或曲面的放样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几何形状。
它通过在极坐标系中描述和绘制曲线,将其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
以下是极坐标放样法的基本步骤:
1. 确定放样中心:确定放样的中心点,通常位于极坐标系的原点。
2. 设置放样参数:根据放样的要求,设置相应的放样参数,比如角度、半径等。
3. 计算极坐标点:根据放样参数,计算出每个角度对应的极坐标点的半径和角度值。
4. 转换为直角坐标:将计算得到的极坐标点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5. 绘制曲线:连接转换得到的直角坐标点,绘制曲线或曲面。
极坐标放样法常用于制作对称的基本形状,如圆形、花瓣等。
它可以
帮助绘制精确的几何图形,并在建筑、工程、制图等领域得到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极坐标放样法在绘制复杂曲线时可能比较繁琐,有时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或绘图工具来实现。
此外,放样过程中需要准确理解放样参数的含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极坐标放样法是一种在极坐标系中进行曲线或曲面放样的方法,它可以用于绘制特定几何形状,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参数设置和转换计算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要求,对全站仪等进行检测、校验和标定,使用满足使用规范标准的测量设备,确保工程总体质量、 进度。 (2) 施工操作 1) 在建筑总平面图的电子文件中,先利用 CAD 捕捉、查询功能将所需要点的坐标自动捕捉下来。 2) 选取已复核过的导线点,以靠近拟建建筑物的点为置镜点,另一点为后视点进行放样测量。 3) 对全站仪进行对中和整平,设置好仪器参数。 4) 进入坐标放样模式,输入测站点坐标、仪器高、目标高。 5) 进入方位角的设置状态,输入后视点的坐标。精确照准后视点棱镜中心,仪器根据测站点和后视点 坐标,将自动完成后视点方位角的设置。 6) 再次进入坐标放样模式,输入待放样控制点的坐标。 7) 旋转仪器的照准部,所显示的水平角读数为零。此时,照准的方向即为待测点的方向。仪器操作人 员可指挥待放样点附近棱镜,通过对照点测量,仪器显示出预先输入的待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 8) 根椐显示值,指挥持棱镜的测量人员,沿照准方向移动带测杆的棱镜,直到观测屏幕上的显示值在 误差范围之内。 9) 在测杆指示的位置埋上刻有“十”字丝的螺栓,用水泥砂浆将螺栓固定。 (3) 控制点的复核校验 因为施工面大,梁柱、墙体等线放出后,应及时对实地距离用卷尺拉测,与理论进行比较,以检查定位 放线的准确性。由于定位点之间有联动关系,测量定位误差控制± 3mm。控制点使用前必须复核校验,架设 的控制点必须有一个定向点和一个校验点,如使用发现控制点数据有异常现象,必须对控制点进行复测,以 最新数据供工程使用。 根据建筑物结构特征点计算其坐标,布置建筑物控制点及测量控制点坐标,将全站仪 架设在控制点上根据坐标测放建筑物特征点,确定建筑物轴线、控制点,保证建筑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五、主要机具设备 全站仪一套,包括接收棱镜、塔尺;墨斗一只,红铅笔 5 只。 六、劳动力组织 每测量班组配备测量放线人员 4 人。 七、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总平面图中精确标注出各控制线的长度、角度,各控制点的坐标。 2、做好现场给定控制点的校核和保护工作,确保原始测量点的准确无误。 3、测量过程中,由经过培训的测量施工员负责仪器操作、棱镜的放置。每次仪器架设、棱镜放置按规 定操作,对点准确,调平精确,尽量减少操作上造成的误差。 4、放样完毕,由施工技术负责人、测量施工员一起进行检查、校核。 8、安全措施 1、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防止高空坠物伤人及其它意外事故。 2、基坑边、楼层边缘放样时,需设立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测量人员滑进基坑或从楼层失足掉下。
9、效益分析 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技术和采用普通经纬仪、钢卷尺放样法对比和分析,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 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定位准确、数据处理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在测量施工过程中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2、所有计算由全站仪自行完成、放线过程中不会受到参与者个人的主观影响, 。 3、施工便捷、速度快,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技术能有效缩短测量放样工期,尤其在大平面、复 杂立面、山地等工程中尤为明显,可节省放样施工工期 20%-50%。 10、工程实例 上海龙腾广场占地面积约 40000m2,总建筑面积 24000m2,地下 1 层。建筑物平面呈矩形,南北向长约 135m,东西向长 180m,柱网尺寸 9.0m× 9.0m。该工程结构形体复杂、体量大、建筑功能不一、建筑平面布 置变化大。在充分研究整个工程控制网、地形、施工组织设计及对“三维坐标法”的精度估算之后,我们选择 了应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该放样技术的运用,使本工程施工测量工期缩短了近 1/2,且减少了测量人 员的工作量。 这是点位放样的一种方法,应用比较普及,特别在工程中较普遍应用:建筑物和构筑物常用特征点来表示。 例如圆形建筑物圆心、多边形建筑物圆心等。 应用条件:安有两个已知点,如 A、B,其坐标为已知。 即:A(xA,yA),B(xB,yB)实地有点位标志还要有放样点坐标值 P(xP,yP) 主要在 A 点立仪器放样一个角度β ,再放样一段距离即 S 得到 P 点位置。 由图可知: β =α AP-α 而: α =tg-1
AB
AP
yp yA xp xA
α AB= tg-1
yB yA , xB xA
S=
( xp xA) 2 ( yp yA) 2
在此要注意:α 如不够减加 360° 直角坐标法: (在矩形网中)其坐标公式为:a=yp-ya;
b=xp-xa
在任意网中: AP
反算是象限角,而不是方位角,
a=s·cosβ b=s·sinβ
放样方法:
(1)在 A 点立仪器沿 AB 方向放样长度得 n 点(a 的距离) 。
(2)在 n 点转直角,并沿该方向量取 b 值得到 p 点
教学内站仪极坐标放样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它是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测距技术的发展,近代电子科技与光学经纬仪结 合的新一代既能测角又能测距的仪器,它是在电子经纬仪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测距的功能,使得仪器不仅能 够测角,而且也能测距,并且测量的距离长、时间短、精度高。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 电子计算和数据存储单元等组成的三维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能自动显示,并能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的多 功能测量仪器。由于全站型电子速测仪较完善地实现了测量和处理过程的电子化和一体化,所以人们也通常 称之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或称全站仪。 随着全站仪的推广和普及,极坐标的放样越来越成为众多放样方法中备受测量人员青睐的一种。全站仪 极坐标法放样技术,能准确、方便的进行平面建筑网的控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实用、 不受场地限制、可直接放样,避免了繁琐的计算,值得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 二、工法特点 1. 实现了全站仪与计算机的双向通讯,测量人员只需要将全站仪瞄准相应目标,点取相应的按钮即可。 避免了数据抄记、输入过程中的错误,简化了外业步骤,其数据处理快速准确、测量精度高、节省人工。 2. 能及时得出点位坐标和偏差信息,还可以结合放样点坐标进行反算,随时得出建议、纠正量,不受个 人主观影响,便于操作指挥放样工作。 3. 建立了控制点、放样点的数据库,能方便地进行点位坐标以及实测资料的查询、管理,其定方位角快 捷。 4. 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方便,较少受到地形限制,且不易受处界因素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 1、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适用于各种土建、道桥施工放样,距离测量等;尤其是平面、立面复杂的 施工测量,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四、施工工艺 接合我公司在上海龙腾广场工程中运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的经验, 我们对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工 艺作如下阐述: 1、工艺流程 利用 AUTOCAD 捕捉各控制点坐标→控制点位埋设→仪器安置与定向→控制点测定→坐标计算→测量成果 提交→确定测量方法和线路→柱子、墙体、梁等轴线的定位放线→定位放线的质量控制 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施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