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

合集下载

第十三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

第十三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

第十三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 杯)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计算题要有解题步骤,无过程只有答案不得分。

4、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一端被水平弹簧系住,另侧被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 托住,处于静止状态。

若突然向下撤离木板AB ,则此刻小球的加速度为()(A )0,(B )大小2 33g ,方向竖直向下,(C )大小2 33 g ,方向垂直于原木板平面向下,(D )大小33g ,方向水平向右。

2.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测量心电图上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心动周期),就可以计算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图是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杨上做出的心电图。

医生通过测量后获知甲的心率每分钟60次,由此可推断出其图纸移动的速率以及乙的心率为()(A )25 mm/s 、每分钟75次, (B )25 mm/s 、每分钟48次, (C )20 mm/s 、每分钟75次, (D )20 mm/s 、每分钟48次,3.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 点出发以妆速度v 0面AB ,并能沿斜面升高到h 确的是()(A )若斜面从C 点被锯断,物体冲出C 点后仍能升高到h 。

(B )若把斜面弯曲成圆弧形AB ’,物体能沿AB ’升高到h 。

(C )若把斜面从C 点锯断或弯曲成圆弧形AB ’,物体都不能升高到h ,因为机械能不守恒。

(D )若把斜面从C 点锯断或弯曲成圆弧形AB ’,物体都不能升高到h ,但机械能守恒。

4.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三块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木块1、2、3(木块体积可忽略),中间分别用一根自然长度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且弹簧均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3,当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木块1和3之间的距离为()(A )l +μm 2gk(B )l +μ(m 1+m 2)gk(C )2l +μ(2m 1+m 2)gk(D )2l +2μ(m 1+m 2)gk5.图是某种型号的“千斤顶”,常用于汽车换轮胎时顶升汽车。

上海市第高一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试卷及解答

上海市第高一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试卷及解答

第十九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 杯)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 )A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后,位移将不再增大B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后,位移将逐渐减小C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D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2.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原先以速率v 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有一随时间从零开始做线性变化的水平力F 向左作用在木块上。

在这个过程中,以向右为正方向,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的图线是下图中的( )3.动车组是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拖车)编成的组。

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开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率为120km/h ,那么当开五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率为( )A .60km/hB .240km/hC .300km/hD .600km/h4.下图甲是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在所示t =1.0s 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参与波动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速是8m/s B .图中Q 质点比P 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C .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M 的振动图像 D .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N 的振动图像 5.如右图所示,小圆环A 吊着一个质量为m 2的物块并套在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

另有一根一端拴着质量为m 1的物块的细绳,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 处的一个小滑轮后,另一端系在小圆环A 上。

设小圆环、滑轮、绳子的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均不计,绳子不可伸长。

若平衡时弦AB 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则两物块的质量比m 1:m 2为( )A .cos 2B .2sin 2C .sin 2D .2cos 27.小球P 贴着水面每秒上下振动5次,同时沿x 轴正方向匀速移动。

10上海市第十届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10上海市第十届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十届上海市高一基础知识竞赛(TI 杯)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重力加速度取10 m / s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取3⨯108 m/s 。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站在磅秤上的人,由直立开始下蹲到最低处的过程中,磅秤的读数变化情况是( )(A )始终不变, (B )始终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2、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前后车轮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为( )(A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都向后,(B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都向前,(C )前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后,后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前,(D )前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后。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为1 m / s ,加速度为2 m / s 2,则该物体第1 s 、第2 s 、第3 s 、⋯⋯第n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1:3:5: ⋯⋯:2n -1, (B )1:2:3: ⋯⋯:n ,(C )2:4:8: ⋯⋯:2n , (D )1:4:9: ⋯⋯:n 2。

4、如图所示,A 、B 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 、BO 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 为一根轻杆,转轴C 在AB 中点D 的正下方,AOB 在同一水平面内,∠AOB =120︒,∠COD =60︒,若在O 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 所受的拉力和杆OC 所受的压力分别为 ( )(A ) 3 3 mg ,2 3 3mg , (B )mg ,12 mg , (C )2 3 3 mg , 3 3 mg , (D )12 mg ,mg 。

5、身高为2 m 的宇航员,用背越式跳高,在地球上能跳2 m ,在另一星上能跳5 m ,若只考虑重力因素影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 )(A )52 g , (B )25 g , (C )15 g , (D )14g 。

上海市第二十三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TI杯)个人赛

上海市第二十三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TI杯)个人赛
9
三等奖
叶圣隆
上海市莘庄中学

高一
2
一等奖
陈立
上海久隆模范中学

高一
2
二等奖
王乐玮
上海市风华中学

高一
7
二等奖
王子健
中国中学

高一
5
二等奖
柯浩喆
澄衷高级中学

高一
4
三等奖
王行健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高一
3
三等奖
胡安
东昌中学

高一
7
三等奖
罗一飞
东昌中学

高一
1
三等奖
唐弘毅
东昌中学

高一
1
三等奖
秦天翔
高桥中学
上海市第二十三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TI杯)个人赛
学生姓名
所在学校
组别
年级
班级
等第
田也
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分校

高一
4
一等奖
施铖铭
上海市七宝中学

高一
4
一等奖
马佳豪
上海市七宝中学

高一
4
一等奖
吴凯临
上海市七宝中学

高一
2
一等奖
陈澍
华东师大二附中

高一
9
一等奖
周全
华东师大二附中

高一
9
一等奖
贡晓荀
华东师大二附中
普高
高一
5
三等奖
朱奕龙
大屯矿区第一中学
普高
高一
1
三等奖

第十四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

第十四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

第十四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 杯)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计算题要有解题步骤,无过程只有答案不得分。

4、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5、本卷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均取10m/s 2。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滑轮用轻绳OB 悬挂于B 点,一端系住重物G 的轻绳跨过滑轮后固定于墙上A 点,此时OA 正好处于水平状态。

若仅缓慢改变悬点B 在水平天花板上的位置,使滑轮位置随之移动,则可以判断悬点B 所受拉力T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 )若B 左移,T 将增大。

(B )若B 右移,T 将增大。

(C )若B 左移、右移,T 都保持不变。

(D )若B 左移、右移,T 都减小。

2.某学生曲蹲在称量体重的磅秤上,然后快速站立起来。

期间,磅秤示数()(A )保持不变。

(B )持续增加。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3.图甲为打捞“南海一号”宝船的示意图。

图中A 为沉箱,A形状如一个中空且上下底面敞开的长方体。

打捞作业时,先将沉箱沉入海底,靠控制方位及控制沉入海底深度使宝船B 全体进入沉箱腔体内,然后潜水员在海底部分清淤后,将宝船与沉箱加因成一个刚性结构。

起吊时,吊钩P 起吊与沉箱连接的钢缆,使沉箱连同宝船一齐上浮。

整个起吊过程极其缓慢,经历数小时。

图乙是起吊宝船至海面过程中吊钩受力F 的可能示意图(G 为沉箱与宝船的重力),其中最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图是()4.喷泉广场上组合喷泉的喷嘴竖下向上。

某一喷嘴喷出水的流量Q =300L/min ,水的流v 0=20m/s 。

不计空气阻力,则处于空中的水的体积是()(A )5L 。

(B )20L 。

(C )10L 。

(D )40L 。

甲P AB(A ) (B ) (C ) (D ) 乙5.如图所示,在水平导轨上放置一辆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小风扇和一块挡板。

其中风扇平面相对小车可以绕竖直轴360︒转动,挡板面与导轨垂直,且其面积大于小风扇吹出的风的面积。

第十二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体知识竞赛(TI杯)试题

第十二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体知识竞赛(TI杯)试题

第十二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体知识竞赛(TI 杯)试题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计算题要有解题步骤,无过程只有答案不得分。

4、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图一(a )所示,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 用一轻弹簧相连接,竖直于水平面上处于平衡状态。

一力F 竖直向上作用于A ,使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一(b )中的(A)、(B)、(C)、(D )分别用来表示力F 从开始作用,到B 将离开地面期间,力F 和A的位移x 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ﻩ) 2.图二所示,轻质弹性杆p 一端竖直插在桌面上,另一端套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

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 、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

则杆上端在图示位置时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ﻩ ﻩﻩ (ﻩ ) (A)指向x 轴的正方向 (B )指向x 轴的负方向 (C)指向坐标系的第四象限(D)指向坐标系的第三象限 3.一杂技演员表演抛、接4只小球的节目。

期间,每隔0.40 s抛出一只小球,且其手中始终只持有一只小球。

则被抛出的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 m /s2)为ﻩ ﻩ ﻩ ﻩﻩﻩ ( )(A)1.6 m (B )1.8 m (C)3.2 m ﻩ(D)4.0 m4.图三所示,物块M 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物块m 相连,斜面的倾角θ大小可以改变ﻩﻩﻩﻩﻩ( ﻩ) (A)若物块M 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 (B)若物块M 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小 (C )若物块M 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小5.质量为1 kg 的木块受合力F 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

图四为力F 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则在t =50 s 时,木块的位移为 ﻩ ﻩ ﻩ(ﻩﻩ) (A)0, (B )2 m ,ﻩﻩ (C )50 m, ﻩ(D )-50 m 。

第十七届TI杯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1)

第十七届TI杯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1)

【题文】质量为m =103kg 的赛车由静止开始沿倾角θ=37︒的专用长斜坡向上运动。

赛车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5s 的v-t 图像为直线,5-20s 的v-t 图像最后部分为平行于t 轴的直线。

已知赛车运动受到的阻力折合为路面弹力的0.25倍,在第5s 末赛车的发动机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并且以后继续保持额定输出功率工作。

求:赛车在0-20s 内的位移。

【答案】0-5s 车做匀加速,5s 末:a =∆v/∆t =4m/s2,F -mgsin θ-0.25mgcos θ=ma ,F =
1.2⨯104N ,P =Fv =
2.4⨯105W ,车速恒定后,牵引力F’等于阻力,且5s 后功率恒定,F’= mgsin θ
+0.25mgcos θ,P =F’vm ,vm =30m/s ,前5s ,s1=12at2=50m ,5-20s 由动能定理得:Pt2-
(mgsin θ+0.25mgcos θ)s2=12mvm2+12mv12,s2=418.75m ,s 总=468.75m ,
【解析】
【标题】第十七届TI 杯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结束】。

上海市第二十届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竞赛(TI杯)

上海市第二十届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竞赛(TI杯)

上海市第二十届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竞赛(TI杯)上海市第二十届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竞赛(TI杯)团体赛(实验竞赛)要求1、实验试题类型:长期题:每年一月份公布当年的高一TI杯物理基础知识竞赛团体(实验)赛的长期题,供参赛学生提前准备。

(2014年的长期题见附件一)现场题:比赛当天学生现场得到的题目,是需要利用图形计算器和传感器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实验探究题。

2、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1)高中物理实验(力学部分)涉及的各种常用实验仪器,如:游标卡尺,米尺、秒表、物理天平、弹簧秤等。

(2)TI实验器材:TI-83plus,CBL2,(或TI-Nspire cx-c cas,Lab Cardle),力学中的常用探头(CBR2或Vernier Motion,光电门,双程力探头,加速度探头、电压探头、声音探头),TI-83plus (或TI- Nspire cx-c cas)内置程序Physics(02/15/01版本)、CBL2(或Lab Cardle) /CBR2(Ver.1.00版)或自编应用程序。

3、团体赛竞赛规则:(1)参赛队组成:参赛对象为高一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每小组由3名学生组成,其中至少有2名学生参加过个人赛,且具有个人赛成绩。

每所中学只能有一个小组代表学校参赛,竞赛时小组3名同学必须同时出席(不能临时调换小组成员),否则视为弃权。

(2)竞赛要求:由实验操作、演示答辩两部分组成。

其中, 实验操作部分:要求设计简捷、合理、正确、有创意,实验结果基本符合试题要求,实验过程中能体现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精神。

现场题:能正确选择设备和仪器,TI设备和实验操作熟练,无明显错误,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数据和图像)完整;长期题:将实验器材现场完成调试,按要求完成现场操作。

, 演示与答辩部分:小组成员对现场题和长期题按要求进行演示,并简要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

(3)竞赛过程:由实验操作、演示与答辩两部分组成。

其中, 实验操作(4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填写实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第十八届
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获奖名册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协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赞助单位: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2012年6月
上海市第十八届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
团体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2队)
二等奖(4队)
三等奖(21队)
上海市第十八届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
——个人获奖名单
市重点中学组一等奖(18人)
区重点中学组二等奖(12人)
普通中学组二等奖(5人)
普通中学组三等奖(12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