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生态工程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专题5 生态工程》复习提纲 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专题5 生态工程》复习提纲 苏教版选修3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生物《专题5 生态工程》复习提纲苏教版选修3(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和的同步发展。

(2)生态经济:通过实行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实现手段: ] (3)基本原理:原理[如无废弃物农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处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考虑环境容纳量][考虑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16 生态工程的实例(识记)(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解决问题:在农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运用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解决问题:水土流失情况运用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解决问题: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运用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解决问题:湿地的大面积缩小湿地的功能:等。

处理方法: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等使湿地得以恢复。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解决问题:由于采矿业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措施:等(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生态工程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生态工程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 生殖性克隆 。 不赞成 、
不允许 、 不支持 、 不接受 任何生殖性克隆人 的实验;不反对 治疗性克隆 。
【知识拓展】 1.克隆的分类 克隆根据其目的和水平不同,可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 殖性克隆。 (1)两种克隆的定义 所谓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 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国际人 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1999年3月)。 生殖性克隆是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 生人类个体。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通过改变和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 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 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 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 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的效果,即“1+1>2”。
【典例精析】
【例1】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 环境中 B.转入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 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 在安全性问题
考点二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基础知识整合】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2.可能重组出新的 论据 有害病原体
3.有可能形成用除草剂 除不去的“超级杂草” 4.可能成为 “ 入侵的外来物种 ”
不存在生物安全问题
1.进入非种植区生命力 很差 2.存在 生殖隔离 , 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3.花粉的传播距离和存 活时间有限
4.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 有一定的条件和配套的 种植技术

高三生物 生态工程专题复习

高三生物 生态工程专题复习

、多效益、可持续。
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 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 废弃物的资源化 现 ,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就是生态工程。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 分层分级 利用。如无废弃物农业。 2.物种多样性原理:一般而言物种繁多而复杂 , 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 力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 环境承载力 虑 。 4.整体性原理:人类处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 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 等 经济和社会 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系统的 结构决定功能 原理和 系统整体性 原理。
第十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0讲 生态工程
[考纲要求]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 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
一、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 1.生态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 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 生态效益 和 经济效益 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 低消耗
实例 “无废弃物农业”
“三北”防护林建设中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生态 的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 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 题 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太湖富营养化问题
林业建设中自然生态系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 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 平衡与稳定 关系问题 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 功能 能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 桑基鱼塘 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 关系
[考点归纳]
注意问题 ①核心:沼气工程 ②优点: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开发可更新资源,减少环境 污染 ①“综合”表现在同时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②不同气候带、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 ,生态工程模式应各具特色 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考虑树种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 ②考虑树种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稳定性 ③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策略 ①主要措施:退耕还湖 ②主要困难:解决迁出湖区居民的生计问题 ①种植耐旱的灌木、草和树 ②确定合理载牧量 ③改良表土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生态工程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生态工程课件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群__落__(填 “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一__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生产者 所固定的 太阳 能。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B.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学以致用
2.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 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考点三
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前景
1.生态工程实例(连线)
济”原则。
(2)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_抵__抗__力__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
(3)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改造前的传统耕作方式比较,主要的优点有:
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等
(至少答2点)。
2.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模式: 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如图为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深化 拓展
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食物链(网)的“相接”与“加环” (1)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食物链(网)的“相接”。例如,在稻田养 鱼的农业生态工程中,鱼与水稻属于不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但在人为 调控下,将一些草食性鱼、滤食性鱼和杂食性鱼的鱼苗放养在稻田中,使稻 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有所改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为合理。 (2)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二是食物链(网)的“加环”。“加环”可为未 被利用的能量部分找到出路。例如,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等, 其残余物用来培养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后的残余物再用来养殖蛆蛹,蛆蛹粪 再作为优良有机肥还田等。

高中高三生物大一轮总总结复习:第43讲生态工程

高中高三生物大一轮总总结复习:第43讲生态工程

第43讲生态工程考点一生态工程的基根源理1.生态工程(1)目的:按照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足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备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少耗费、多效益、可连续。

2.生态经济(1)原则:循环经济。

(2)结果: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许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

(3)目的:实现荒弃物的资源化。

(4)重要手段:生态工程。

3.生态工程的基根源理(1)物质循环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周而复始、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众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拥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固性。

(3)协调与均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均衡问题;环境承载力问题。

(4)整体性原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系统的构造决定功能原理:经过改变和优化构造,达到改良系统功能的目的。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合的比率关系,达成第 1 页能量、物质、信息等的变换和流通,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成效。

(选修3 P109 图5-1 改编)依据“‘无荒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剖析:把牲口粪便、人粪尿和作物残留施用到农田中,有什么利处?提示:改良土壤构造;培养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误区警告】整体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1)整体性原理①含义: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一致,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固与均衡。

②举例:林业工程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如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

(2)系统整体性原理①含义:指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即“1+1>2”。

②举例: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植物中的藻类和真菌等。

1.(2019 ·长郡月考)回答以下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良,并提升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5 生态工程(高三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5 生态工程(高三复习课件)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
无废弃物农业
系统中,进行区域小
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 环,循环往复,分层 分级利用,从而达到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效果。
物种多样性原理
物种多而繁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抵抗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 为种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 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 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
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 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 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 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 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 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 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人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
“生物圈2号”于1986年11月破土动工。1991年9月, 第一批8名实验者进入其中并开始实验。1993年2月,向 “生物圈2号”输氧,人员撤出。1994年2月第二批7名 实验者进入其中,几个月后撤出,实验失败。
“生物圈2号”的实验及启示
目的:
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以验证人 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工程, 仅仅依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 温度失调;二氧化碳的含量猛增;氧气的含量 减少;动植物的死亡

高考生物 29生态工程复习课件

高考生物 29生态工程复习课件

-12-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3-
技巧总结与生态工程有关的解题思路 (1)生态工程的原理分析:从意义出发分析其理论基础,如无废弃 物农业利用的就是物质循环利用原理。 (2)生态经济主要依据循环经济原则,使物质成为再生产的原料, 实行无废料生产模式。 (3)生态工程是实现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 (4)生态农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高效、多级利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3.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技术 (1)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意义在于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使能量更多地流 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9-
(2)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3)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 ①实例:“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针对耕作方式与种植制度,实 施套种、间种、轮种制度;利用动物的不同习性,设计多种立体养 殖技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发展生物防治技术。 ②意义:重新优化组合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提高生态效益。 4.农业生态工程的意义 有效地促进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流动的畅通,人与环境 和谐相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是实现农业现 代化过程中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

。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微生物发
酵产生沼气,这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
技术。
(2) 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通过种植业和
畜牧业的
技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后,林地
的增加可以减少
,更有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使用农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专题五生态工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专题五生态工程

专题五生态工程最新考纲1.生态工程的原理Ⅱ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考纲解读1.结合实例分析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应用2.设计生态工程的基本思路知识点一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想一想:当人为向生态系统中加入新物种,增加物种的数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会提高吗?知识点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发展前景发展前景⎩⎪⎨⎪⎧“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我国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与展望⎩⎪⎨⎪⎧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特点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我国生态工程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看一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应遵循什么原理? 思一思: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整体性原理涉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故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及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均遵循整体性原理。

2.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包括拟定目标与实施调查、系统分析、可行性评价与决策和技术设计等。

其中技术设计是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

3.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1)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2)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3)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4)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5)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6)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我国目前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系统——其实质在于解决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实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追求废物资源化,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自我校对:①修复②重建③传统生产方式④生产力⑤人类社会⑥自然环境⑦物质循环⑧环境污染⑨可持续○10物质循环再生⑪物种多样性⑫协调与平衡⑬整体性⑭功能⑮整体性⑯物质、能量⑰水土流失⑱土地沙漠化⑲退耕还林还草⑳防沙治沙○21防护林○22湿地缩小○23湿地恢复○24缓冲带○25合理规划和布局○26废弃物资源化想一想:不一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 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特点:不产生废弃物,没有环境污染, 生 态系统稳定发展。
无废弃物农业
是我国古代传统 农业的辉煌成就 之一,也是生态 工程最早和最生 动的一种模式。
2.物种多样性原理
(1).为什么樟子松林的 松毛虫会肆虐,
几十亿株杨树会毁于 一旦?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 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 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 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 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的效果,即“1+1>2”。
珊瑚礁“白化”
1.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 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 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理性原理
工程原理是(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6.(多选)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

A.少消耗
B.多效益
C.可持续
D.多投资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食品安全 1.两种观点的比较:
观点 存在安全问题
1. 对食物安全检测不全面 2.可能出现 滞后效应 论据 3.可能出现 新的过敏原 4.营养成分可能改变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 生殖性克隆 。 不赞成 、
不允许 、 不支持 、 不接受 任何生殖性克隆人 的实验;不反对 治疗性克隆 。
【知识拓展】 1.克隆的分类 克隆根据其目的和水平不同,可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 殖性克隆。 (1)两种克隆的定义 所谓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 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国际人 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1999年3月)。 生殖性克隆是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 生人类个体。
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的目的: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 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的特点: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理论基础:物质循环 含义: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
【例1】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 环境中 B.转入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 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 在安全性问题
考点二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基础知识整合】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2.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
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
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学原理
3.协调与平衡原理主要指( )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 B.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C.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统一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协调统一
生态工程的概念
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 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 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 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发展。
理论基础? 生态学和系统学
技术手段?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3.保证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立法、多环节监控、安全评价内容具体而严格。
(二)生物安全 1.两种观点的比较:
观点 引起生物安全问题
1.可能变成野生种类或 杂草
2.可能重组出新的 论据 有害病原体
3.有可能形成用除草剂 除不去的“超级杂草” 4.可能成为 “ 入侵的外来物种”
不存在生物安全问题
3、协调与平衡原理
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①环境承载力即环境容纳量 ②生物与环境是否相适应
4.整体性原理: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
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 (将多个生产系统联系到一起,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1.进入非种植区生命力 很差 2.存在 生殖隔离 , 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3.花粉的传播距离和存 活时间有限
4.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 有一定的条件和配套的 种植技术
(三)环境安全 1.潜在的不安全问题: 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中原有的 动态平衡 ,加剧 环境污染 ,危害其他动植物生存或人体健康。
【典例精析】
4.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
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
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
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5.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
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
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
反对者观点
支持者观点
1.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 1.这是一项科学研究, 冲击现有的 婚姻、家庭 等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
传统的道德观念
之成熟
2.人为制造在心理和社会地位 2.可以通过 胚胎分割 、
克 上不健全的人
基因诊断 、染色体检
隆 人
3.技术不成熟可能孕育出严重 生理缺陷的孩子
查 等方法解决不成 熟的部分
不存在安全问题
1. “实质性等同”
只是评价的起点,而 不是终点
2.多环节、严谨的安 全性评价3.科学家对性等同是指在 转基因农作物 中只要 某些重要成分没有 发生改变 ,就可以认为与
天然品种“没有差别”,因此不必再进行安 全性检测。
操作过程?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 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最终目的?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传统经济正在毁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实现可持续 发展,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
生态经济的原则是实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 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