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本草药膳学的第一部专着
中医药膳学资料(重点总结)

中医药膳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中医药膳: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合理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
2.中医药膳学:实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
3.药膳配伍原则:在辩证的前提下,各种药膳原料经恰当的配伍组合,能够起到相互协调,增强疗效,限制偏性等作用,使药膳能发挥更好的功效。
4.解表药膳:凡以解表类药物和食物为主制作而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于预防或解除外感表症的药膳配方,均属于解表类药膳。
5.固涩药膳:凡以固涩药食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或滑脱不禁之证,统称为固涩药膳。
6.中药四性:或称四气,是指药食具有寒热温凉的四种不同特性。
7.养生保健药膳:是指具有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养颜美容、聪耳明目、调养精气、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等作用,并可使生理和心理健康得到增强和维护的药膳。
8.利水渗湿药膳:凡以利水渗湿类药物和食物为主组成,具有利水、化湿、利尿、消肿、退黄等作用,用于治疗水湿为患的药膳称为利水渗湿类药膳。
二、简答题1.中医药膳的特点答:(1)历史悠久:中医药膳起源于数千年前。
(2)隐药于食:融药物的治疗特性于日常饮食中,既具有膳食提供机体营养的基本功能,也拥有防治疾病、保持健康、改善体质的重要作用。
(3)配伍辩证:药膳的配伍始终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辩证组方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在辩证的基础上配伍组方。
(4)注重调理:药膳既可以是药治后的补充,也可以是慢性疾病、或体弱之人、或机体气血阴阳偏颇时适宜的调理方法。
(5)影响广泛:它具有普通食物所不能达到的疗效,又具有一般治疗性药物所不具备的饮食方式,适应症极其广泛。
2.中医药膳应用原则答:(1)平衡阴阳:具体原则“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2)调理脏腑:药膳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调治脏腑以恢复正常生理机能,常用方法:以脏补脏。
关于药膳的九大误区

关于药膳的九大误区作者:王荣华来源:《科学养生》2013年第11期中国药膳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
汉代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非常重视药膳的应用,创制了许多药膳方剂,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唐代是我国药膳学形成时期,其间我国第一部食疗药膳学专著《食疗本草》问世。
以后历代医家、养生学家对药膳的研究逐步深入,使得我国药膳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意识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药膳保健,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常见的有以下数种:误区之一:药膳等同于滋补食品。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纷纷为健康投资,盲目进补之风尤盛。
实际上中医传统治疗有“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泻,而补法不过是其中之一。
因此养生保健也必须辨体质、辨证象,而后才定虚实,确定是否需要滋补。
至于药膳,根据所用食物、药物的不同,也有温、清、补、泻等区别。
所以药膳绝不等同于滋补食品。
至于某些酒店的药膳随意乱放滋补药,一桌人不管男女老少是否需要进补都围着吃,简直是拿消费者的健康开玩笑。
误区之二:自己选购制作药膳。
由于药膳所用原料既是药物,也是食物,寓药于食,因此不少人认为药膳不必医生处方可以自己选购制作。
其实药膳应用的关键是辨证,应该请中医师辨别体质与证候的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药膳,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否则无益而有害。
而且,虽说药膳所用多是亦药亦食之品,但既有药物的作用,就必然会有药物的偏性。
用之得当,药物的偏性可以治病;用之不当,药物的偏性就会致病。
误区之三:药膳百病可医。
不可过分夸大药膳的功能,认为药膳能够医治百病。
药膳的主要作用还是养生保健、强身健体,表现在对机体的调理,对疾病的预防,对慢性病以及病后的调养和康复等方面。
在机体患病时,虽然可单独使用药膳疗病,但大多时候药膳要配合其他疗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若只进药膳,忽略或代替其他疗法,难免贻误病情。
误区之四:药膳众人皆宜。
中医药膳期末考试1班

中医药膳期末考试1班适用于2020级中职中药学专业1班1.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单选题] *A、《食性本草》B、《神农本草经》(正确答案)C、《黄帝内经》D、《食疗本草》E、《本草纲目》2. 我国第一部食疗学专著是() [单选题] *A、《食疗本草》(正确答案)B、《神农本草经》C、《食物本草》D、《本草纲目》E、《日用本草》3. 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是() [单选题] *A、《食性本草》B、《饮膳正要》(正确答案)C、《食物本草》D、《食疗本草》E、《本草纲目》4. 下列是寒凉食物的是() [单选题] *A、苦瓜(正确答案)B、羊肉C、姜D、荔枝E、韭菜5. 药膳由传统的菜肴类、面点类、汤羹类,现已发展为() [单选题] *A、新型饮料类B、冲剂类C、胶囊类D、浓缩剂类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6. 下列是温热食物的是() [单选题] *A、西瓜B、绿豆C、菊花D、狗肉(正确答案)E、鸭肉7. 下列是平性食物的是() [单选题] *A、兔肉B、山药(正确答案)C、冬瓜D、辣椒E、蒜8. 具有补益和缓解疼痛等作用的食物是() [单选题] *A、酸味B、苦味C、甘味(正确答案)D、辛味E、咸味9. 酸味的作用是() [单选题] *A、软坚,泻下B、发散,行气,行血C、补益,和中D、收敛,固涩,生津(正确答案)E、解毒10.辛味的作用是() [单选题] *A、软坚,泻下B、发散,行气,行血(正确答案)C、补益,和中D、收敛,固涩,生津E、解毒11.平性食物是指() [单选题] *A、无毒之品B、作用范围广泛的药食C、毒性不显著的药食D、寒热之性均不明显的药食(正确答案)E、有毒之品12. 春季对应的脏腑是() [单选题] *A、心B、肝(正确答案)C、脾D、肺E、肾13. 春季宜多吃什么味道的食物() [单选题] *A、辛B、甘(正确答案)C、酸D、苦E、咸14. 以下哪些是春季宜多吃的食物() [单选题] *A、冬瓜B、苦瓜C、核桃(正确答案)D、西瓜E、山楂15. 春季宜吃什么颜色的食物比较好() [单选题] *A、红B、青(正确答案)C、白D、黑E、黄16. 以下哪些是春季不宜多吃的食物() [单选题] *A、五花肉(正确答案)B、鲫鱼C、鲈鱼D、南瓜E、黑米17. 夏季对应的脏腑是() [单选题] *A、心(正确答案)B、肝C、脾D、肺E、肾18. 夏季宜多吃什么味道的食物() [单选题] *A、辛(正确答案)B、甘C、酸D、苦E、咸19. 以下哪些是夏季宜多吃的食物() [单选题] *A、芝麻B、苦瓜(正确答案)C、核桃D、山药E、红薯20. 以下哪些是夏季不宜多吃的食物() [单选题] *A、五花肉(正确答案)B、鲫鱼C、鲈鱼D、南瓜E、黑米21. 夏季宜吃什么颜色的食物比较好() [单选题] *A、红(正确答案)B、青C、白D、黑22. 秋季容易出现什么症状() [单选题] *A、冠心病B、结石症C、肝炎D、口干舌燥(正确答案)E、畏寒喜暖23. 秋季对应的脏腑是() [单选题] *A、心B、肝C、脾D、肺(正确答案)E、肾24. 秋季宜多吃什么味道的食物() [单选题] *A、辛B、甘C、酸(正确答案)D、苦E、咸25. 以下哪些是秋季宜多吃的食物() [单选题] *A、芝麻C、核桃D、西瓜E、柠檬(正确答案)26. 秋季宜吃什么颜色的食物比较好() [单选题] *A、红B、青C、白(正确答案)D、黑E、黄27. 冬季宜多吃什么味道的食物() [单选题] *A、辛B、甘C、酸D、苦(正确答案)E、咸28. 冬季对应的脏腑是() [单选题] *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29. 冬季容易出现什么症状() [单选题] *A、冠心病B、结石症C、肝炎D、口干舌燥E、畏寒喜暖(正确答案)30. 以下哪些是冬季宜多吃的食物() [单选题] *A、黑芝麻(正确答案)B、苦瓜C、西瓜D、冬瓜E、柠檬31. 冬季宜吃什么颜色的食物比较好() [单选题] *A、红B、青C、白D、黑(正确答案)E、黄32. 下列烹饪原料中,采用熟炝方法烹饪的菜肴是() [单选题] *A、麻油炝海蜇B、末炝莴笋C、蒜泥炝黄瓜D、芥末炝腰片(正确答案)E、葱油拌莴苣33. 下列烹饪原料中,不属于冷菜药膳的是() [单选题] *A、陈皮汁拌牛肚B、糖渍鲜龙眼C、龙眼枣仁饮(正确答案)D、醉鸡E、糟香毛豆34. 适用于有特殊气味的生食原料的制法是() [单选题] *A、炝法B、生拌C、熟拌D、盐腌(正确答案)E、糖腌35. 下列不是生炝制法的原料是() [单选题] *A、黄瓜B、番茄C、海蜇D、萝卜E、木耳(正确答案)36. 下列是冷菜配制的制法是() [单选题] *B、拌法C、腌法D、酱法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37. 下列烹饪原料中,不适合于氽的原料是() [单选题] *A、上浆后的牛里脊片B、鱼丸C、猪肚片(正确答案)D、猪肝片E、菠菜38. 以下不属于汤制作方法的是() [单选题] *A、炖B、涮C、汆D、煨E、烩(正确答案)39. 最适宜秋冬季节使用的汤制作技术为() [单选题] *A、炖B、涮(正确答案)C、汆D、煨40. 不是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烹制热菜类药膳的方法有() [单选题] *A、蒸B、炒(正确答案)C、焖D、煨E、煮41.药膳糕团的熟制方法有()种 [单选题] *A、1B、2(正确答案)C、3D、4E、542.在制作糕团时,水温()℃时,面粉中的蛋白质能充分形成面筋,利于发酵。
中医药膳传统技艺课后习题

《中医药膳传统技艺》课后习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B)。
A.《食性本草》B.《神农本草经》C.《黄帝内经》D.《食疗本草》E.《本草纲目》2.我国第一部食疗学专著是(A)。
A.《食疗本草》B.《神农本草经》C.《食物本草》D.《本草纲目》E.《日用本草》3.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是(B)。
C.《食物本草》A.《食性本草》B.《饮膳正要》D.《食疗本草》E.《本草纲目》4.第一部政府编纂的大型方书(D)。
B.《圣济总录》C.《黄帝内经》A.《日用本草》E.《食治通说》D.《太平圣惠方》5.药膳由传统的菜肴类、面点类、汤羹类,现已发展为(E)。
A.新型饮料类B.冲剂类C.胶囊类E.以上都是D.浓缩剂类6.春季对应的脏腑是(B)。
A.心与复B.肝C.脾D.肺E.肾7.春季宜多吃(B)味道的食物。
A.辛B.甘C.酸D.苦E.咸8.以下(C)是春季宜多吃的食物。
A.冬瓜B.苦瓜C.核桃D.西瓜E.山楂9.以下(A)是春季不宜多吃的食物。
A.五花肉B.鲫鱼C.鲈鱼D.南瓜E.黑米10.春季宜吃(B)颜色的食物比较好。
A.红B.青色C.白D.黑E.黄11.夏季对应的脏腑是(A)。
A.心B.肝C.脾D.肺E. 肾12.夏季宜多吃(A)味道的食物。
A.辛B.甘C.酸D.苦E.咸13.(B)是夏季宜多吃的食物。
A. 芝麻B. 苦瓜C.核桃D.山药E.红薯14.(A)是夏季不宜多吃的食物。
A.五花肉B.鲫鱼C.鲈鱼D.南瓜E.黑米15.夏季宜吃(A)颜色的食物比较好。
A.红B.青C.白D.黑E.黄16.秋季容易出现(D)症状。
A.冠心病B.结石症C.肝炎D.口干舌燥E.畏寒喜暖17.秋季对应的脏腑是(D)。
A.心B.肝C.牌D.肺E.肾18.秋季宜多吃(C)味道的食物。
A.辛B.甘C.酸D.苦E.咸19.以下(E)是秋季宜多吃的食物。
A.芝麻B.苦瓜C.核桃D.山药20.秋季宜吃(C)颜色的食物比较好。
A.红B.青C.白D.黑E.黄21.冬季宜多吃(D)味道的食物。
食疗本草

内容简介
据残卷所录,原书采用朱、墨两色分书。如药名、各方前的“又”“又方”及分隔句段的圈点皆用朱色书写。 所载药物按类编排,药名下注药性(温、平、寒、冷),不注药味;次载功效、禁忌及单方等,其间或夹有药物 形态、修治、产地等论述。有些药条内容被“案”或“案经”字样分作前后两部分。
残卷中的“案经”,在《证类本草》中均作“谨按”,一般认为此下文字系张氏增补。书中收载了不少当时 本草文献未载之食药,如鳜鱼、鲈鱼、石首鱼、胡荽、白苣、绿豆、荞麦等。又记述了动物脏器疗法和藻菌类植 物的食疗作用。所录波斯石蜜、高昌榆白皮等,反映了亚洲中部地区使用食疗品的情况。
在醋、杨梅等十几种食疗品的论述中,还涉及到食物疗法的地区性。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及多食、久食可能产 生的副作用时有记述。如云河豚“有毒,不可食之,其肝毒杀人”;安石榴“多食损齿令黑”等。
还提出妊、产妇的饮食宜忌,以及某些影响儿童发育和不适宜小儿食用之品。
对食品卫生防护亦有相当认识。
《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的原理相一致,对我国和世 界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疗本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中医食疗学专著
01 作者简介
03 成书背景 05 校注整理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流传版本 06 影响评价
《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中医食疗学专著年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中医食疗学专著,作者是孟诜。
作者简介
食疗鼻祖孟诜生平简介(3张)孟诜(shēn),公元621~713年,河南汝州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 中医食 疗学鼻祖 ,开创中医食疗孟余堂 ,传承至今,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是孙思邈的真传弟子,又 是与孙思邈齐名的唐代四大名医。
本书共3卷。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孟诜(shēn)撰 ,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
《中医药膳食疗学》考试

《中医药膳食疗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药膳的组成是() [单选题] *A.药物为主,食物为辅B.药食的比例相当C.食物为主,药物为辅(正确答案)D.食物为主,调味品为辅2.我国最早的首设“食治”专篇的着作是() [单选题] *A.黄帝内经B.难经C.千金要方(正确答案)D.饮膳正要3.苦味的作用是() [单选题] *A.发散,行气,行血B.补益,和中,缓急止痛C.清热,燥湿,泄降(正确答案)D.软坚,泻下4.酸味的作用是() [单选题] *A.软坚,泻下B.发散,行气,行血C.补益,和中(正确答案)D.收敛,固涩,生津5.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的味是() [单选题] *A.甘味B.酸味C.辛味D.苦味(正确答案)6.淡味多用于() [单选题] *A.外感表证B.阴阳俱虚C.水肿尿少(正确答案)D.气血虚证7.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寒凉药食的作用() [单选题] *A.清热B.泻火C.凉血D.回阳(正确答案)8.平性是指() [单选题] *A.无毒之品B.作用范围广泛的药食C.毒性不显着的药食D.寒热之性均不明显的药食(正确答案)9.下列哪种食物归脾胃经() [单选题] *A.粳米(正确答案)B.杏C.芝麻D.枸杞子10.升降浮沉的特点是() [单选题] *A.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上行向内B.升浮药食下行向内,沉降药食上行向外C.升浮药食上行向内,沉降药食下行向外D.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下行向内(正确答案)11.可以降低或消除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是() [单选题] *A.相须相使B.相杀相畏(正确答案)C.相恶相反D.相杀相反12.可以降低或消除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是() [单选题] *A.相须,相使B.相杀,相畏(正确答案)C.相恶,相反D.相杀,相反13.人参与莱菔子同时服用,属于哪种配伍() [单选题] *A.相须B.相使C.相杀D.相恶(正确答案)14.下列哪种食物属于辛辣() [单选题] *A.黄豆B.葡萄C.红糖D.辣椒(正确答案)15.下列哪种病症适宜稍喝冷饮() [单选题] *A.气郁血瘀B.肠胃实热(正确答案)C.气血虚弱D.脾胃虚寒16.下列哪种病症不宜食用海鱼() [单选题] *A.虚劳B.哮喘(正确答案)C.胸痹D.心悸17.粳米的功效是() [单选题] *A.健脾益气(正确答案)B.养心安神C.下气消积D.健脾渗湿18.小麦适用于() [单选题] *A.心烦失眠(正确答案)B.脾虚湿阻C.气滞血瘀D.肾虚腰酸19.下列哪项不是香菇的功效是() [单选题] *A.养血活血(正确答案)B.理气化痰C.健脾开胃D.解毒抗癌20.苹果的功效是() [单选题] *A.益胃生津(正确答案)B.清热化痰C.清热化湿D.健脾止泻21.有消食积、散瘀血功效的是() [单选题] *A.龙眼B.山楂(正确答案)C.香蕉D.柚子22.有滋阴润燥,养血安胎功效的是() [单选题] *A.鸡肉B.鸭肉C.鸡蛋(正确答案)D.鹅蛋23.下列哪种食物不适于脾虚证() [单选题] *A.马铃薯B.山药C.粟米D.荞麦(正确答案)24.下列哪种食物具有下乳汁的功效() [单选题] *A.绿豆B.赤豆(正确答案)C.黄豆D.刀豆25.具有清热利尿除烦功效的是() [单选题] *A.白菜(正确答案)B.胡萝卜C.菠菜D.香菜26.具有养血润燥功效的是() [单选题] *A.卷心菜B.菠菜(正确答案)C.芹菜D.莴笋27.功能为舒筋活络的药物是() [单选题] *A.桑寄生B.木瓜(正确答案)C.五加皮D.红花28.适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的是() [单选题] *A.海带(正确答案)B.木耳C.白木耳D.蘑菇29.适用于血瘀证的是() [单选题] *A.苹果B.梨C.桃(正确答案)D.杏30.具有开胃理气功效的是() [单选题] *A.橘子(正确答案)B.梨C.桃D.杏31.二冬膏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润肠通便B.补肾滋阴C.润肺止咳D.滋阴润肺(正确答案)32.花生衣红枣汁的功效是() [单选题] *A.养血行血B.养血止血(正确答案)C.凉血行血D.凉血止血33.最适用于头发早白的是() [单选题] *A.荔枝B.桑椹(正确答案)C.大枣D.龙眼34.具有益气养血功效的是() [单选题] *A.芒果B.香蕉C.山楂D.大枣(正确答案)35.核桃适用于() [单选题] *A.肺虚咳喘(正确答案)B.肺热咳嗽C.慢性咽炎D.咳嗽痰多36.具有祛风湿功效的是() [单选题] *A.鲫鱼B.鲤鱼C.鳝鱼(正确答案)D.带鱼37.具有健脾化湿功效的是() [单选题] *A.鲤鱼B.鲫鱼(正确答案)C.黄鱼D.鲍鱼38.甲鱼与下列哪种食物同用,滋阴效果最好() [单选题] *A.羊肉B.牛肉C.猪肉(正确答案)D.兔肉39.银耳羹最适宜哪一个季节食用() [单选题] *A.春季B.夏季C.冬季D.秋季(正确答案)40.羊肉汤最适宜哪一个季节食用() [单选题]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正确答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中医药膳的特点() *A.药食结合(正确答案)B.辩证选食(正确答案)C.区分食性(正确答案)D.注重体质(正确答案)E.讲究口味(正确答案)2.下列除哪项是寒凉药食的作用() *A.清热(正确答案)B.泻火(正确答案)C.凉血(正确答案)D.回阳E.解毒(正确答案)3.下列哪种食物能利水除湿() *A.冬瓜(正确答案)B.赤豆(正确答案)C.鸽D.鲤鱼(正确答案)E.黄瓜(正确答案)4.黄豆的功效是() *A.健脾化湿(正确答案)B.利水消肿(正确答案)C.清热解暑D.通下乳汁E.宽中导滞(正确答案)5.下列哪项是陈皮的主治病证() *A.脘腹胀满(正确答案)B.恶心呕吐(正确答案)C.咳嗽痰多(正确答案)D.饮食减少(正确答案)E.湿热黄疸。
1绪论

温补的食物有鸡、鹅、牛、羊、狗、马、鹿肉、 牛奶、羊奶及其制品、核桃、桂圆、大枣、栗子、 红糖、咖啡、可可、蛇肉、虾米等, 这些食品能帮助生火,改善怕冷的感觉,故适用 于阳虚病人,也宜在冬天食用。
Hale Waihona Puke 甘凉清润的食物为清补食物,如甘蔗、生梨、生 藕、冬瓜、西瓜、荸荠、海带、萝卜、绿豆、甲 鱼、鸭肉、螃蟹、蚌肉等,这些食品因能清热泻 火,改善怕热的感觉,故适用于阴虚病人,也宜 在盛夏食用。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是我国最早的药膳专 著,共收集药膳138种。
宋代对药膳更加重视,在《太 平圣惠方》中,记载了28种疾病的 药膳疗法 。
陈直的《养老奉亲书》则是一部以 药膳治疗老年病的专著,比西方的 《老年保健医药》约早600余年。 该书写道:“凡老人之患,宜先以 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原因 是“贵不伤其脏腑也。” 此时,药膳已由“食疗”、“食治” 发展到“食补”。
元代朝廷饮膳太医忽思慧,他在 从事饮膳太医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 的烹饪技艺、营养卫生、饮食保健等 方面的经验,为报答皇上的选拔“洪
恩”,利用闲暇之时编撰了我国第一
部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为中医
营养学奠定了基础。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 纲目》中,列举了许多药膳健体延寿 的实例。
明代,还有卢和的《食物本草》,全 书祥述了所辑食物的性味、功效、有 毒无毒及主治病症、用法、禁忌等。 该书是明代重要的食疗专著,对当今 的食疗研究及临床应用仍具有很好的 参考和实用价值。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
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八条规定的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5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 生研究所编著的《食物成份表》(1981年第三版,野 菜类除外)中同时列入的品种: 八角、茴香、刀豆、姜(生姜、干姜)、枣(大枣、酸 枣、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肉(桂 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青 果、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菊苣、 淡豆豉、黑芝麻、胡椒、蜂蜜、榧子、薏苡仁、枸杞子
(完整)食疗本草简介

食疗本草简介《食疗本草》,古代汉族饮食疗法和营养学的本草专著。
为唐朝孟诜(公元612年—公元713年)所撰。
孟诜是汝州(今河南汝州)人。
该书是在《千金要方》中“食治篇增订而成的记述可供食用、又能疗病的本草专著。
书目见《旧唐书·艺文志》。
近人范行准认为原书是孟诜《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而易此名。
《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
《食疗本草》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为中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孟诜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
[此书是唐代食物药治病专书。
原书早佚,仅有残卷及佚文散见于《医心方》、《证类本草》等书中,各本所存佚文出入很大.1907年敦煌出土该书残卷,存药26味。
全书共3卷。
原书有条目138条,据《嘉佑本草》记载:“张鼎(唐开元间人)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归为二百二十七条。
皆说食药治病之效."书中除收有许多卓有疗效的药物和单方外,还记载了某些药物禁忌.所载食疗方下均注明药性,其次分记功效、禁忌,其间或夹有形态、产地等。
另有动物脏器的食疗方法和藻菌类食品的医疗应用,产妇、小儿等饮食宜忌等记述。
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后世多有引用,是一部研究食疗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
从现有残存佚文看,有不少条为《唐本草》失载的药物。
如荞麦、绿豆、菠菜、白苣、胡荽、鲈鱼、鳜鱼、石首鱼等,都是本书首次记载 .所录波斯石蜜、高昌榆白皮等,能反映亚洲中部地区使用食疗药的情况。
《食疗本草》对研究本草文献及饮食疗法发展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发现该书古抄本残卷,收有从石榴至芋共26种药物的条文,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
1930年日本中尾万三考察、校定了该书,以《食疗本草考察》为名。
全书分两编,载药241种,是近代最早的一种辑本。
1980年秋,人民卫生出版社约请谢海州、翁维健、马继兴、郑金声等专家学者,根据中国学者罗振玉主编的《敦煌石室碎金》中转抄的《食疗本草残卷》及所收的其它资料,重新进行校辑,1984年书成,7月第一次印刷终使世界上现存最早,在本草史上占有较高地位的食疗专著,以崭新的面貌,重新与世人见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的分类 ---- 果品类
鲜果类2 甘凉:梨(酸)、柿子(涩)、枇杷(酸)、
无花果、苹果(酸)、香蕉(寒)、 草莓(酸)、柠檬(酸)、甘蔗(寒) 桑椹(酸、寒)、芒果(酸)、菱 香瓜(寒)、西瓜(寒)、 猕猴桃(酸、寒)、柚 (酸、寒)、
• 甘平:粳米、玉米、地瓜、土豆、山药 芋艿(辛)、荞麦(微酸)
• 甘温:糯米、高梁(涩) • 甘凉:小麦、大麦、粟米(咸)、苡米
(淡、微寒)
食品的分类 ----豆类
• 甘平:黑豆、白扁豆(淡)、豌豆、 蚕豆(微辛)、豇豆(咸)
• 甘凉:赤小豆(酸、微寒)、绿豆 (寒)、绿豆芽、豆腐
• 甘温:刀豆
涩肠固脱,涩精止遗 甘: 甘补----补益、和中、缓急 苦: 苦降----清热泻火,通泄大便,
燥湿 咸: 软坚----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饮食养生的目的
滋养保健 调整偏衰 预防疾病 延缓衰老 辅助治疗
滋养保健
多选用味甘,性平的食物或药物
调整偏衰
选用寒凉或温热的食物或药物, 以纠正身体的寒热温凉之性。
羊肉(热)、羊骨、狗肉(咸)、鹿肉
食品的分类 ---- 奶蛋类
甘平:鸡蛋、鸭蛋、鹌鹑蛋(淡)、 鸽蛋(咸)
甘凉:牛奶、马奶 甘温:羊奶、鹅蛋
食品的分类 ----水产类
咸寒:蟹、海带、紫菜(甘) 咸平:海参(甘)、乌贼鱼、海蜇、
牡蛎(甘) 甘凉:墨鱼 甘温:对虾(咸)、鳝鱼 甘平:黄花鱼、带鱼、泥鳅、桂鱼、鲫鱼
四季养生原则
顺应自然: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四季五补
春 ----- 升补 夏 ----- 清补 长夏 ----- 平补 秋 ----- 滋补 冬 ----- 温补
药膳原料
• 常用食品 • 常用中药
常用食品
• 粮食类 • 蔬菜类 • 水果类 • 禽蛋类 • 水产类 • 调味品
食品的分类 ----谷物类
土(脾)
相生:木 火 肝心
相克:木 土 肝脾
土
金水
脾
肺肾
水
火金
肾
心肺
食物、药物 ---- 四气、五味、归经 升降浮沉、功效、
四气:寒、凉、温、热(平)
五味:辛、酸、甘、苦、咸 (涩、淡)
四气作用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温热:温经、散寒、通络、助阳、活血
五味作用
辛: 辛散----发散,行气活血 酸: 酸收----固表止汗,敛肺止咳,
传》。 药膳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
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 发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 的分支学科。
饮食养生基础
基本原理 ----- 药食同源 《淮南子》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 泉
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说文解字》有“酒,所以治病也”, “医之
性,然得酒而使”的记载。
《素问》记载“调食和药”,“毒药攻邪,五 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开创了药膳 的理论体系
自然界
五
五五五五五五五 音味色化气方季
行
角酸青生风东春 木
人体
五六五形情五五 脏腑官体志声液 肝胆目筋怒呼泪
徵苦赤长暑南夏 火
宫甘黄化湿中长 土 夏
商辛白收燥西秋 金
羽咸黑藏寒北冬 水
心小舌脉喜笑汗 肠
脾胃口肉思歌涎
肺大鼻皮悲哭涕 肠毛
肾膀耳骨恐呻尿 胱
木(肝) 水 (肾)
生 火(心)
克
(肺) 金
蕹菜(寒)、金针菜、莴笋(苦)、茭白、 茼蒿(辛)、笋(寒)、芦笋、枸杞叶 (苦、野菜类)、荠菜(淡、野菜类) 甘温:韭菜、芥菜、香菜、洋葱(辛)、大葱
食品的分类 ---- 蔬菜类
食用菌类 甘平:蘑菇、香菇、猴头菇、木耳、
银耳(淡)
食品的分类 ---- 果品类
鲜果类1 甘平:青梅(酸)、橘(酸)、大枣、葡萄(酸)
上海中医药大学 ------ 文小平
概念
食疗 药膳
概念
食疗:以膳食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是从 膳食的功效作用阐述这种疗法的属 性,表达的是膳食的功能概念。 历代有关饮食疗法多以“食养”、
“食治”、“食疗”的名称出现。 “食疗”二字名书,首见于《食疗本草》
概念
药膳: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作用的特 殊膳食。 “药膳”名称,最早见于《后汉书.烈女
《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专门论述食养食治, 涉及食料162种,其中果实类30种,蔬菜类63 种,谷米类24种,鸟兽类45种,并创制了许 多药膳名方。对药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食疗本草》药膳学的第一部专著。
该书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重视食 物的加工、烹调,对药膳的发展有较大 的推动作用。
《饮膳正要》我国第一部营养专著,集元 以前药膳食疗之大成。
食品的分类 ---- 蔬菜类
瓜茄类 甘平:南瓜 甘凉:冬瓜(淡、微寒)、丝瓜、黄瓜、
苦瓜、番茄(酸、微寒)、茄子 甘温:辣椒(辛热)
食品的分类 ---- 蔬菜类
根茎类 甘 凉: 藕(寒)、百合(微苦) 辛甘凉:萝卜、胡萝卜、慈菇(微苦)
食品的分类 ---- 蔬菜类
叶茎花类 甘平:白菜、卷心菜、菠菜 甘凉:芹菜(辛、微苦)、苋菜(寒)、小青菜、
食品的分类 ---- 果品类
干果类 甘平:黑芝麻、落花生、白果(苦、涩)
莲子(涩)、芡实(涩)、南瓜子 甘温:胡桃仁(涩) 甘凉:罗汉果
食品的分类 ----禽肉类
甘平:乌骨鸡、鹅、鸭(咸)、鸽(咸) 鹌鹑、猪心(咸)、猪肺、猪肾(咸) 猪血(咸)、猪蹄(咸)、驴肉(酸)
甘凉:水牛肉、猪肉(咸、寒)、兔肉(寒) 甘温:鸡肉、山鸡、牛肚、猪肝(苦)、猪肚
预防疾病
按目的选择不同食物或药物。 如: 提高人体正气、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预防肠道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延缓衰老
长寿的重要环节。 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多从补益肺、脾、肾入手。
辅助治疗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确定食物 和药物配合的方法、剂量、制作方法、
饮食养生的分类
四季药膳 老年药膳 儿童药膳 女性药膳 疾病药膳 特殊药膳
鲤鱼、甲鱼、龟(咸)、燕窝
食品的分类 ----调味品
辛温:大蒜、生姜、胡椒(热)、花椒(小毒)、 茴香(甘)、桂枝(甘)赤砂糖、醋(酸) 酒(甘、苦)、 味精(甘、温)
甘平:蜂蜜、白砂糖、花生油、菜子油(辛) 甘凉:麻油 咸寒:酱油
十大食用补品
大枣、蜂蜜、银杏、核桃、桂圆 百合、莲子、米仁、黑木耳、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