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赏析: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合集下载

《夏日绝句》全文及分析

《夏日绝句》全文及分析

《夏日绝句》全文及分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短短二十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感慨。

先来看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开篇就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魄。

活着的时候,应当成为人中的豪杰;即便死去,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坚定追求,强调了一个人在生时和死后都应当有所作为,要有高尚的品质和非凡的气概。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提到了项羽这位历史人物。

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失败,最终在乌江自刎。

李清照在这里思念项羽,是因为他在面对失败和困境时,表现出了一种决绝和不屈的精神。

他不肯渡过江东,重整旗鼓,而是选择了以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李清照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金兵入侵,宋朝统治者一味南逃,放弃了大片国土。

李清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借项羽的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软弱和无能。

她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臣民,应当有项羽那样的勇气和骨气,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而不是苟且偷生。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语言简洁明快,却又极具感染力。

通过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形象,如“人杰”“鬼雄”与“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同时,诗歌节奏紧凑,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从情感表达上,《夏日绝句》充满了悲愤和激昂。

李清照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都凝聚在这二十个字中。

她以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

再深入分析,这首诗还反映了李清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她认为人生应当有追求,有坚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夏日绝句》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告诉我们,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

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应当如何挺身而出。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的文章:《夏日绝句》这首诗,就像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清照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想必是悲愤交加的。

当时的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入侵,朝廷软弱无能,一味地退缩求和。

李清照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女子,心中的愤怒和无奈可想而知。

咱们来说说这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可真是掷地有声啊!活着就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这是多么豪迈的壮志!想想我们现在,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退缩,跟李清照笔下的这种气魄比起来,真的是惭愧啊。

就说我有一次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报了个长跑项目。

一开始我还信心满满,可跑着跑着,累得气喘吁吁,看着前面还有那么长的距离,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这句“生当作人杰”,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虽然最后没拿到名次,但我战胜了自己想放弃的念头。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想到了项羽。

项羽当年在楚汉相争中失败,却宁死不肯渡过江东,重整旗鼓。

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李清照深感敬佩。

而对比当时宋朝那些贪生怕死、逃跑求和的官员,真的是天壤之别。

再想想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因为害怕失败或者困难,而不敢去尝试、不敢去坚持的时候呢?其实,我们应该学学项羽的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一切。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直击人心。

李清照用她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那些苟且偷生之人的批判。

在夏日的某个午后,我坐在窗前再次读起这首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上,仿佛每一个字都闪耀着光芒。

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那坚定的眼神,听到了她内心的呐喊。

《夏日绝句》,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要有骨气,要做自己生活中的“人杰”和“鬼雄”!。

《夏日绝句》古诗

《夏日绝句》古诗

《夏日绝句》古诗
《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夏日绝句意思解释全文

夏日绝句意思解释全文

夏日绝句意思解释全文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翻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夏日绝句》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夏日绝句》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分类标签: 励志诗爱国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

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

今天的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
人肃然起敬。

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

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

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

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注释及译文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注释及译文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创作背景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夏日绝句古诗的意思翻译

夏日绝句古诗的意思翻译

夏日绝句古诗的意思翻译《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日绝句古诗的意思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夏日绝句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翻译: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创作背景: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赏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1 页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背景: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济南(在今山东)人。

早期词风清丽婉约。

后期避难江南,国破家亡,词风转向凄苦,但她的诗却充满慷慨悲愤之情。

注词释义: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sh āng )》:“身既死兮神似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古诗今译: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名句赏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宝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ku ì)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wěn。

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读来句有余味,篇有余意,使人与之共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