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优秀设计
我的毕业设计书(液压千斤顶含原理图,结构图,装配图,零件图,弯矩图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液压千斤顶的探究与设计姓名王坤学号0905023037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年级2009级院系机电工程学院指导老师贾焕丽毕业设计要求及主要数据1给定一定的参数及参考结构图要求学生完成该项目的参数计算、结构设计并针对具体的失效形式进行相应的强度计算目的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设计能力熟习设计过程、设计步骤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主要失效形式并进行相关的强度计算。
2具体要求要求结构合理参数计算正确相关理论选用合理最好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尺寸标注正确、完整。
1、液压千斤顶设计主要技术指标起重重量20000N 最大升程800mm 操作方式手柄控制设计主要内容设计计算书标准件以外的所有图纸目录引言第一章液压千斤顶的总体设计方案1液压千斤顶设计方案示意图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3液压千斤顶的优缺点第二章液压千斤顶的原理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2液压千斤顶的特点第三章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和计算说明书1 内管设计2 外管设计3 活塞杆设计4 导向套的设计5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6液压千斤顶装配图第四章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引言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液压技术发展趋势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液压千斤顶的毕业设计

液压千斤顶的毕业设计液压千斤顶的毕业设计在工程机械领域中,液压千斤顶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工具。
它通过利用液体的力学性质,实现了对重物的举升和支撑。
在我即将毕业的大学阶段,我选择了设计一个液压千斤顶作为我的毕业设计项目,旨在深入了解和应用液压原理,并进一步提升我的工程设计能力。
首先,我开始研究有关液压千斤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液压千斤顶主要由液压缸、活塞、油箱、油管和控制阀等组成。
当液压油从油箱经过油管进入液压缸时,由于活塞上的压力,液压油会推动活塞上升,从而实现对重物的举升。
通过控制阀的开关,我们可以控制液压千斤顶的升降速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决定采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液压千斤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评估。
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更好地了解设计的合理性,并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和优化。
接下来,我将着重研究液压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液压系统是液压千斤顶的核心,它负责提供和控制液压力。
在设计液压系统时,我需要考虑液压油的流动性、压力传递和泄露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液压缸和控制阀的参数,我可以使液压千斤顶的升降速度和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
此外,我还将研究液压千斤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液压千斤顶广泛应用于汽车维修、建筑施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我将通过实地考察和与相关专业人士的交流,了解液压千斤顶在不同领域的使用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将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液压千斤顶在举升和支撑重物时,需要承受巨大的力量和压力。
因此,在设计中,我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及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还将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性能。
最后,我将撰写一份详细的毕业设计报告,记录整个设计过程和结果。
在报告中,我将详细介绍液压千斤顶的原理、结构和设计参数,并附上相应的图纸和分析结果。
通过这份报告,我希望能够展示我的设计能力和专业知识,并为未来的工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品毕设】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液压千斤顶设计

(6)工作介质有一定的弹性和吸振能力,使液压传动运转平稳,运转时可自润滑且易于散热。
液压技术的主要缺点:
(1)油液的泄漏和排放易污染环境,且易引发火灾,废油处理困难。
(2)油液的粘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油液特性变化引起系统性能改变。
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液压千斤顶设计
专业工业设计年级1202
姓名林晓燕学号12430226
指导教师于东林
吉林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本文从液压千斤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分析着手,按设计要求对液压千斤顶进行拆分重构,对千斤顶的结构有一个足够的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让工业设计专业对千斤顶的设计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随车千斤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用户要求的不断变化,将迫使千斤顶的设计质量要不断提高,以适应用户的需求。用户喜欢的、市场需要的千斤顶将不仅要求重量轻,携带方便,外形美观,使用可靠,还会对千斤顶的进一步自动化,甚至智能化都有所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情报、技术、生产等各类原理知识,使千斤顶的设计工作真正优化?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和集体智慧,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及企业、社会的经济效益?如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等等都将是我们面临着又必须解决的重要的问题。利用已有的液压理论知识、机械设计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理论知识等设计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及各零件的几何尺寸,以保液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机械能与液压能的相互转换,液压千斤顶是典型的利用液压传动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流动性起重作业,是维修汽车、拖拉机等理想工具。通过观察掌握液压千斤顶的运动,工作原理,让人清楚了解液压千斤顶工作时油液的流动方向以及各个原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时的工作情况。
液压千斤顶设计 精品

液压千斤顶设计目录1. 引言 (2)1.1 选题的依据及课题的意义 (2)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3)1.3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3)1.4 PID控制算法的发展概况 (4)1.5 设计要求及工作内容 (5)1.6 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5)2.机械结构与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6)2.1系统结构分析 (6)2.2 千斤顶零部件分析 (8)2.3 油缸与螺纹的校验 (10)2.3.1油缸的壁厚校验 (10)2.3.2 锁母螺纹牙剪切强度校验 (10)2.3.3锁母螺纹牙的弯曲强度校验 (11)2.4 液压系统分析 (11)2.5 液压泵与电动机的选择 (12)2.6 超高压泵站简介 (13)3 .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13)3.1 单片机的选用及功能介绍 (14)3.2 片外存储器功能简介 (15)3.3 显示部分设计 (17)3.4 键盘部分设计 (20)3.5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22)3.5.1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22)3.5.2主电路和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22)3.5.3 变频与变压 (25)3.6 位移检测部分的设计 (30)3.6.1 位移检测传感器的选用 (30)3.6.2 光栅位移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31)3.7 位移传感器部分的设计 (35)3.7.1 A/D转换器的选择 (35)3.7.2 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38)4.系统的PID控制算法 (39)4.1 PID控制原理 (39)4.2 数字PID控制算法 (40)4.2.1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41)4.2.2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41)4.3 智能自适应PID控制器 (42)5. 系统模拟仿真 (46)5.1 SIMULINK概述 (46)5.2 SIMULINK的窗口和菜单 (47)5.3 用SIMUINK创建模型 (49)5.4 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与分析 (49)5.4.1 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49)5.4.2 系统模块参数设置与仿真参数设置 (50)5.4.3 系统仿真与分析 (51)6.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首先,液压千斤顶的设计要确保力量传递的可靠性。
液压系统由一个液压泵、一个液压缸、液压油和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阀门组成。
液压泵通过提供压力将液压油推送到液压缸中,从而举起重物。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泵和液压缸之间的连接紧密且耐用,以防止漏油和压力损失。
此外,选用合适的液压油和密封件材料也是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液压千斤顶的设计需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液压千斤顶通常由一个固定底座、一个液压缸和一个承重平台组成。
为了使千斤顶能够承受重物的重量,液压缸和承重平台需要设计成坚固耐用的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液压千斤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折断。
此外,为了增加稳定性,还可以考虑在液压千斤顶的底部加入稳定器或地板抓爪。
除了可靠的力量传递和结构稳定性,液压千斤顶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工作效率。
液压千斤顶的工作效率可以通过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来实现。
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加入液压缸的活塞端和油液释放口之间的液压阀。
该阀门可以控制液压油进入和离开液压缸的速度,从而实现千斤顶的快速举升和降落。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更高效的液压泵和液压油来提高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
最后,液压千斤顶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使用安全性。
液压千斤顶在举起重物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可以在千斤顶的液压缸上安装压力释放阀,以避免超出最大工作压力。
此外,还可以在千斤顶的结构上增加防滑处理,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液压千斤顶的设计需要考虑力量传递、结构稳定性、工作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液压千斤顶可以高效可靠地完成吊装和支撑工作。
液压千斤顶毕业设计 - 完整版

液压油缸的设计(一)液压油缸的机构和组成1)液压油缸的结构图图1 液压油缸设计方案示意图液压油缸结构图1所示,工作时通过上移6手柄使7小活塞向上运动从而形成局部真空,油液从邮箱通过单向阀9被吸入小油缸,然后下压6手柄使7小活塞下压,把小油缸内的液压油通过10单向阀压入3大油缸内,从而推动2大活塞上移,反复动作顶起重物。
通过1调节螺杆可以调整液压油缸的起始高度,使用完毕后扭转4回油阀杆,连通3大油缸和邮箱,油液直接流回邮箱,2大活塞下落,大活塞下落速度取决于回油阀杆的扭转程度。
2)液压油缸的组成液压系统主要由:动力元件(油泵)、执行元件(油缸或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阀)、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等五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油泵)它的作用是把液体利用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力能,是液压传动中的动力部分。
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它是将液体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
其中,油缸做直线运动,马达做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包括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等,它们的作用是根据需要无级调节液压动机的速度,并对液压系统中工作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向进行调节控制。
4.辅助元件除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它元件,包括压力表、滤油器、蓄能装置、冷却器、管件及邮箱等,它们同样十分重要。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是指各类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油或乳化液,它经过油泵和液动机实现能量转换。
3)液压传动的优缺点1、液压传动的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例如同等功率液压马达的重量只有电动机的10%~20%,因此惯性力较小。
(2)能在给定范围内平稳的自动调节牵引速度,并可实现无级调速,且速度范围最大可达1:2000(一般为1:100).(3)转向容易,在不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以较方便地实现工作机构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
(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用油管连接,在空间布置上彼此不受严格限制。
(5)由于采用油液为工作介质,元件相对运动表面间能自行润滑,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液压千斤顶设计

目录引言 (1)1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及组成 (3)1.1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图 (3)1.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3)1.2.1动力元件(油泵) (3)1.2.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 (3)1.2.3控制元件 (3)1.2.4 辅助元件 (4)1.2.5工作介质 (4)1.3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4)1.3.1液压传动的优点 (4)1.3.2 液压传动的缺点 (4)2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4)2.1 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5)2.2液压千斤顶的特点 (5)3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6)3.1内管设计 (6)3.2外管设计 (7)3.3活塞杆设计 (8)3.4导向套的设计 (8)3.5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 (10)3.6液压千斤顶装配图 (12)4液压千斤顶使用说明书 (13)4.1用途 (13)4.2使用方法 (13)4.3注意事项 (14)5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 (16)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引言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液压技术发展趋势,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能量的传递和控制的一门技术。
QYL2型液压千斤顶的结构设计

QYL2型液压千斤顶的结构设计摘要液压传动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如推土机、压钢机、注塑机以及千斤顶等。
其中千斤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作为一个典型的升降平台,在生活中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机械能与液压能的相互转换,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其原理进行工作。
液压千斤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起重作业,是维修机器的理想工具。
液压千斤顶是由液压缸、活塞、活塞杆等组成,在工作中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底部托爪或顶部托座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液压千斤顶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会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
本文从液压千斤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分析着手,按设计要求对参数进行计算,按参数进行结构设计、校核,逐步阐述液压千斤顶设计的全过程。
运用已掌握的液压理论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知识、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等,设计了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及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确保了液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
关键词:液压传动千斤顶升降平台维修IAbstractHydraulic drive often encountered in our life, such as bulldozers, pressure steel machin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a jack. Jack is closely related toour lives, it as a typical lift platform, can play a lot in lif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s mechanical and hydraulic energy transformation, hydraulic jack is in using its principle of work. Hydraulic jack has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easy to carry, the advantages of reliable performance, is widely used in lifting operation, is an ideal tool to repair the machine. Hydraulic jack is composed of hydraulic cylinder, piston and piston rod, with rigid jacking in working as a working device, hold claw in through the opening at the bottom or the top bracket jack-up weights within the small stroke.Along with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the hydraulic jack will be playing the role which might not be substituted, simultaneously it will also be able to face a more advanced direction to develop.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hydraulic jack to proce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design parameters calculation, structure design, check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To elaborate the whole process design of hydraulic jack. Use the mastered hydraulic theory,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knowledge, knowledge of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of geometric dimensions of hydraulic jack structure and each part,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trength of the hydraulic jack.Key words:hydraulic drive lifting jack lift platform repairII目录1 绪论 (1)2 液压传动技术的介绍 (2)2.1液压技术的发展 (2)2.2液压传动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3)2.3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3)3 液压千斤顶的概括 (5)3.1千斤顶的分类及用途 (5)3.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6)3.3液压千斤顶特点 (6)3.4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6)4 液压千斤顶的结构设计 (7)4.1大液压缸的设计 (7)4.1.1液压缸的主要形式及选材 (7)4.1.2液压缸主要参数及尺寸的确定 (8)4.1.3活塞杆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8)4.1.4液压缸的推力以及流量计算 (8)4.1.5大液压缸的流量计算 (9)4.1.6液压缸长度及壁厚的确定 (9)4.1.7液压缸的外径计算 (10)4.1.8液压缸进出油口尺寸的确定 (10)4.1.9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10)4.2油箱的结构设计以及防噪 (13)4.2.1油箱的结构设计 (13)4.2.2防噪音问题 (13)4.2.3其他应注意事项 (14)4.3小液压缸的设计 (14)4.3.1缸底厚度的计算 (14)4.3.2小液压缸的推力计算 (14)III4.3.3小液压缸的流量计算 (15)4.3.4活塞杆直径的验算 (15)4.3.5小液压缸壁厚及长度的确定 (15)4.3.6液压缸外径的计算 (16)4.3.7油口尺寸 (16)4.3.8小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16)4.4其他部件的选用 (16)4.4.1活塞杆的设计 (17)4.4.2手柄的设计 (18)4.4.3确定危险截面 (20)4.5油箱油管及液压阀的设计 (21)4.5.1油管 (21)4.5.2液压控制阀的设计 (21)4.5.3阀的选取 (21)5 液压油的选用 (23)6 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 (24)总结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IVV1 绪论近年来,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而且由于微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学科的发展,促进了液压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紧密结合,相互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液压千斤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分析,按要求对参数进行选择,按参数进行设计、教核,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逐步阐述液压千斤顶设计的全过程。
尤其在手柄,顶杆,液压缸设计中,运用已掌握的液压结构原理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及计算公式,确定了整个液压系统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确保了液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
该液压千斤顶系统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抗拉性能强,运行稳定可靠。
手柄的灵活设计及低强度运行,更增加了千斤顶使用的普便性。
关键词:工作原理;几何尺寸;手柄设计;强度目录1液压技术 (1)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1.2千斤顶的分类及用途 (2)2液压千斤顶原理分析 (3)2.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3)2.2液压千斤顶主要构件分析 (4)3液压缸的设计 (5)3.1 液压缸的主要形式及选材 (5)3.2液压缸的设计 (5)3.3 液压缸的输出速度 (6)3.4 液压缸的功率 (7)4液压阀 (8)4.1方向控制阀 (8)4.2普通单向阀 (8)4.3截止阀 (8)5拉压杆和弯曲杆的设计 (10)5.1 弯曲杆(手柄)的设计 (10)5.2求得支座反力 (10)5.3梁的剪应力及弯矩 (10)5.4确定危险截面 (12)5.5活塞杆(拉压杆)的设计 (13)6液压油的选用 (15)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1液压技术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
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
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液压传动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1)由于液压传动是油管连接,所以借助油管的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布置传动机构,这是比机械传动优越的地方。
例如,在井下抽取石油的泵可采用液压传动来驱动,以克服长驱动轴效率低的缺点。
由于液压缸的推力很大,又加之极易布置,在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上,已基本取代了老式的机械传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2)液压传动装置的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
例如,相同功率液压马达的体积为电动机的12%~13%。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单位功率的重量指标,目前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十分之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可小至0.0025 N/W(牛/瓦),发电机和电动机则约为0.03 N/W。
(3)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借助阀或变量泵、变量马达,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1∶2000,并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
(4)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
正因为此特点,金属切削机床中的磨床传动现在几乎都采用液压传动。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借助于设置溢流阀等,同时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
(6)液压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借助于各种控制阀,特别是采用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结合使用时,能很容易地实现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7)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液压传动的缺点是:(1)液压系统中的漏油等因素,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和正确性,使得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变化时,液体粘性变化,引起运动特性的变化,使得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它不宜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3)为了减少泄漏,以及为了满足某些性能上的要求,液压元件的配合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工艺较复杂。
(4)液压传动要求有单独的能源,不像电源那样使用方便。
(5)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
总之,液压传动的优点是主要的,随着设计制造和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缺点正在逐步加以克服。
液压传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1.2千斤顶的分类及用途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
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
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
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
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
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
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穿心式千斤顶适用于张拉钢筋束或钢丝束,它主要由张拉缸、顶压缸、顶压活塞及弹簧等部分组成。
它的特点是:沿拉伸轴心有一穿心孔道,钢筋(或钢丝)穿入后由尾部的工具锚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液压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
2液压千斤顶原理分析2.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1.杠杆手柄2.小油缸3.小活塞4.单向阀5.吸油管6.管道7.单向阀 8.大活塞 9.大油缸 10.管道 11.截止阀 12.油箱图2-1 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图2-1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
大油缸9和大活塞8组成举升液压缸。
杠杆手柄1、小油缸2、小活塞3、单向阀4和7组成手动液压泵。
如提起手柄使小活塞向上移动,小活塞下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单向阀4打开,通过吸油管5从油箱12中吸油;用力压下手柄,小活塞下移,小活塞下腔压力升高,单向阀4关闭,单向阀7打开,下腔的油液经管道6输入举升油缸9的下腔,迫使大活塞8向上移动,顶起重物。
再次提起手柄吸油时,单向阀7自动关闭,使油液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重物不会自行下落。
不断地往复扳动手柄,就能不断地把油液压入液压缸下腔,使重物逐渐地升起。
如果打开截止阀11,液压缸下腔的油液通过管道10、截止阀11流回油箱,重物就向下移动。
这就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上面液压千斤顶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到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是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传递动力的工作介质。
压下杠杆时,小油缸2输出压力油,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压力油经过管道6及单向阀7,推动大活塞8举起重物,是将油液的压力能又转换成机械能。
大活塞8举升的速度取决于单位时间内流入大油缸9中油容积的多少。
由此可见,液压传动是一个不同能量的转换过程。
2.2液压千斤顶主要构件分析该系统是一个组焊件,技术条件要求为:组焊后加工,热处理调质达到280~240H B H B 。
表面粗糙度最高达到m a μ3.2R ,最低达到m a μ5.12R ,尺寸公差较小,另外有一处位置公差要求,这就需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过程。
本零件用于大批量生产。
本系统主要运用了:杠杆原理,帕斯卡原理,单向阀单向导通原理等。
3液压缸的设计3.1 液压缸的主要形式及选材液压缸能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用来驱动工作机构作直线运动或摆动。
它是液压执行元件。
液压缸由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除单个使用外,还可几个组合或与杠杆、连杠、齿轮齿条、棘轮棘爪、凸轮等其他机构配合,实现多种机械运动,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液压缸有多种类型。
按结构特点可分为活塞式、柱塞式和组合式三大类;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种。
由于液压缸要承受较大压强,故液压缸采用:45号钢活塞式单作用液压缸。
3.2液压缸的设计(1)大缸的计算:已知:千斤顶额定起重量t 8G n =,起升高度mm 200H =g a w max F F F F ++=w F ——工作负载 a F ——惯性负载 g F ——重力负载N =⨯=80000108000F wN ≈⎪⎭⎫ ⎝⎛÷⨯=∆∆==66671.06051080000G F a t v g ma (设其杆上升的速度为m in 5m ) N =10F g (设活塞自重kg 1)N =++=8667710666780000F max 通过《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查得工作压力277mm a N =MP =P表3-1 负载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千斤顶以无杆腔做工作腔:mm mm 6.125714.3866774F 4D max =⨯⨯=P =π 根据《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选择:mm 125D =根据《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选择:缸筒壁厚mm 5.13=δ通过《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查得33.1=νλ表3-2 液压缸往复运动比推荐值mm d d d 5.62133.133.11251D =-=-=ννλλ 根据《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选择:mm d 63=(2)小缸的设计已知:手柄作用力N =500F稳态时,小缸活塞和大缸活塞的静力平衡方程式为:⎩⎨⎧A P =A P =大大小小小n G F 如不考虑管道的压力损失,则小大P =P222n 7.7680000212514.3500G F mm mm ≈⎪⎭⎫ ⎝⎛⨯⨯=A =A 大小小 mm mm 88.914.37.7644D ≈⨯=A =π小小 根据《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选择:mm 10D =小 缸厚mm 2=δ3.3 液压缸的输出速度min 00256.0min 0064.004.010nS Q m m =⨯⨯=A A =A =大小ν ν——液压缸的输出速度;Q ——液体的流量;n ——小液压缸每分钟回程次数;小A ——小液压缸的活塞面积;大A ——大液压缸的活塞面积;S ——小液压缸的工作行程。
3.4 液压缸的功率(1)输出功率0P :液压缸的输出为机械能。
单位W ,其值为:W 8.204W 00256.080000F 0=⨯==P νF ——为作用在活塞杆上的外负载;ν——为活塞平均运动速度。
(2)输入功率i P :液压缸的输入为液压能。
单位为W ,它等于压力和流量的乘积,min 02453125.0min 2125.014.32.010S Q 2L L n =⎪⎭⎫ ⎝⎛⨯⨯⨯=A = W 75.171718W 02453125.0107Q 6=⨯⨯=P =P i P ——为大液压缸的工作压力;Q ——为大液压缸的输入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