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孵化技术的要点

合集下载

孔雀养殖关键技术

孔雀养殖关键技术

2021年第04期孔雀的主要品种有蓝孔雀、绿孔雀。

人工养殖的孔雀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市场价值。

孔雀可以通过人工养殖而不断的繁衍。

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对珍贵家禽有着特殊的痴迷。

在管理和饲养上,要做好疫病的源头控制,合理的进行布局和杀虫灭菌。

此外,在饲料上,它主要还是以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同时添加动物蛋白饲料,经济实惠,即便大规模饲养也不必要担心饲料成本。

孔雀饲养主要体现在“观赏价值”上,同时获利比较高。

本文将孔雀养殖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适合养殖的环境符合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生产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无工业“三废”和农业、城市生活、医疗废物等污染,远离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域等敏感区域。

选择山区,周围无化工厂和类似养殖企业,无噪声,同时不受周围环境污染;工厂远离城市住宅区,交通便利,距离城市住宅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线500m以上。

地势较高而且比较干燥,空气湿度低,通风状况良好。

生态环境优良,地势相对较高且干燥,排水和通风条件良好,背风朝阳,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应得到很好的保证,地质条件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交通要便利。

2创新自繁自养模式引进原种孔雀采取自繁自养模式。

一是留种。

孔雀自然交配,孵化幼雏,精心喂养,22月龄性成熟。

二是景区活体观赏。

孔雀作为公园景区非常受欢迎的观赏动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三是制成孔雀标本。

孔雀风干后可制成标本,供人们观赏;自然换羽,羽毛可作为工艺品原材料。

3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在炎热的夏天,试着为孔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孔雀饲养关键在通风,降温,保证舍内温度适宜。

夏季气温高,水易污染,每天要换水两次。

换水时,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水箱。

必须保持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并且任何时候都不能切断水箱中的水。

如果温度超过35℃,可在饮用水中加入3%白糖,有利于降温和防暑。

孔雀的繁育技术介绍

孔雀的繁育技术介绍

孔雀的繁育技术介绍1、繁殖期(1)发情与求偶成年的蓝孔雀,特别是公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并将华丽夺目的舵羽上的覆羽通过皮肌的收缩,高举展开如扇状,俗称“开屏”,并且不断抖动,索索作响,并可多次开屏,每次长达5~7分钟之久,且左顾右转,翎羽上的眼状斑反射着光彩,引得母孔雀频频接近公孔雀。

在群养情况下,为争配偶常引起剧烈殴斗,有时已发情的母孔雀被公孔雀追得无奈而受伤。

(2)交配公母配种比例为1∶3~5,母孔雀交配15天后产蛋,为此要在角落处挖一沙坑,放好沙供其产蛋用。

应有专人值班拣蛋,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

2、孵化最好利用抱性强烈的乌骨鸡及土种草鸡来代孵,并用配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

一般体型小的抱鸡只能每次抱孵4~6个孔雀蛋。

在孵化期间,将抱鸡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进行排粪,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

孔雀的孵化期为26~28天,其中于第7、14和21天分别验蛋。

(2)人工孵化凡孵禽的电孵机,只要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

按常规消毒种蛋与孵化设备。

孵化工艺基本相同。

孔雀繁殖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

孔雀性成熟龄期是22~24月龄,利用年限5年,年产蛋30枚/只左右。

每天产蛋时间是在下午5:00~9:00,隔天产一枚蛋,有时隔几天才产一枚蛋,不会出现连续每天产蛋。

1.种蛋要优先大小适中、蛋形正常(平均90g),表面光滑清洁,无皱纹、裂痕、污点等,保存时间不超过15天,保存温度18℃,相对温度为70%~80%,通风良好,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雏雀要优选挑选体质健壮的雏雀是养好孔雀的前提,所以对雏雀要进行严格的挑选。

健康的雏雀表现为膘好毛光,挣扎有力。

对那些体重过小,孱弱无力和畸形的雏雀,应剔除。

3.育雏分室内外育雏间分为室内育雏和室外育雏。

室内育雏,用角铁等材料先搭成架,每个架250cm×120cm,底高80cm,四周高60cm,用1.5cm×1.5cm的电焊网,也可用胶网或鱼网,可用于饲养20日龄前育雏。

孔雀孵化注意八个要点

孔雀孵化注意八个要点

孔雀孵化注意八个要点孔雀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鸟类,它们拥有绚丽的羽毛和华丽的舞蹈,引来了众多人的关注。

然而,孔雀的繁殖过程却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孵化阶段需要特别的注意。

本文将介绍孔雀孵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八个要点,帮助孔雀养殖者提高孵化成功率。

一、选用合适的孵化器孔雀的孵化器需要具备一定的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能力,以确保孵化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孔雀的孵化温度为37.5℃左右,湿度为60%-70%。

因此,养殖者应该选用能够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孵化器,并且在孵化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试,确保孵化器的正常运行。

二、选择健康的孔雀蛋在孵化前,需要仔细检查孔雀蛋的外观和质量。

健康的孔雀蛋应该有光滑的外壳,表面没有明显的裂纹或破损。

另外,孔雀蛋应该有一定的重量和大小,如果太轻或太小,说明蛋内的胚胎可能存在问题。

三、控制孵化时间孔雀蛋的孵化时间一般为28-30天左右,但是实际孵化时间可能会因为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因此,养殖者需要在孵化过程中不断调整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孵化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四、保持孵化器的清洁孵化器的清洁度对孔雀的孵化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孵化器内部的污物和细菌会影响孔雀蛋的孵化质量,甚至导致蛋内胚胎死亡。

因此,养殖者需要定期清洗孵化器内部,并使用消毒剂杀灭细菌。

五、保持孵化器的透气性孵化器内部需要保持一定的透气性,以确保孵化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孵化器的通风情况,确保通风孔和通风管道畅通无阻。

六、避免外界干扰在孵化过程中,孔雀蛋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特别是在孵化初期。

因此,养殖者需要尽量避免孵化器周围的噪音和震动,以确保孵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注意孔雀蛋的翻转孵化过程中,孔雀蛋需要定期翻转,以确保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一般来说,孵化器会自动进行翻转,但是养殖者也需要定期检查孔雀蛋的状况,确保翻转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八、注意孔雀蛋的孵化湿度孵化湿度对孔雀蛋的孵化质量和成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孔雀养殖方法

孔雀养殖方法

孔雀养殖方法简介孔雀是一种美丽的鸟类,拥有绚丽的羽毛和优雅的体态,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孔雀养殖是一项有潜力的养殖业,不仅可以观赏孔雀的美丽,还可以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如何合理地养殖孔雀,并分享一些养殖经验和技巧。

孔雀养殖环境孔雀对养殖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创造良好的养殖条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鸟舍孔雀需要一个干燥、通风、光线适中且安静的鸟舍。

鸟舍的面积应根据养殖的规模而定,每只孔雀需要至少3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鸟舍内部应设置合适的窝巢和饲料器,同时保持干净整洁。

温度和湿度孔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C到30°C,冬季应确保鸟舍内部的温度不低于15°C。

湿度方面,孔雀对湿度要求较高,建议保持在60%到70%之间。

饲料和饮水孔雀的饲料应包括全价饲料和新鲜的绿饲料,全价饲料中含有孔雀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此外,定期给孔雀提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也是必要的。

饮水器应每天清洗并提供新鲜的饮用水。

孔雀养殖技巧选购健康的孔雀在选购孔雀时,应选择健康的个体。

健康的孔雀身体健壮,毛色鲜艳,眼睛明亮,精神状态好。

此外,还要留意孔雀的行为习性,选择活泼好动的个体。

合理的饲养管理孔雀需要定期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的疾病。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定期体检和观察,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给孔雀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清洁的饮水,并保持饲料和水的卫生。

繁殖与孵化孔雀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雄孔雀会通过开屏、鸣叫等方式向雌孔雀求偶。

如果雌孔雀接受了雄孔雀的求偶,它们会选择一个适合的地点筑巢,通常是在离地面较高的树上。

孔雀的孵化期为28到30天,孵化后的雏鸟需要特殊的照料。

在孵化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同时提供适量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孔雀养殖的经济效益孔雀养殖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首先,孔雀的美丽外观使得它们具有观赏价值,可以吸引游客和鸟类爱好者前来观赏。

同时,孔雀的羽毛也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艺术品和工艺品。

孔雀的孵化技巧

孔雀的孵化技巧

孔雀的孵化技巧
1.孔雀的孵化方法有:自然孵化是指利用母禽的抱窝就巢性能,让其化繁殖雏鸟的方法。

优点是孵化过程简便,节约孵化设备、配套器具,孵化成本低。

同时孵出的幼雏健壮,抵抗力强,高。

2.分为雌孔雀自行孵化和以鸡代孵法两种。

适用于规模较雀养殖场。

①雌孔雀自行孵化雌孔雀有一定的抱窝就巢性,可就巢时进行自然孵化。

3.但由于雌孔雀本身数量有限,每次孵的量小,且抱窝性强弱不一,此法只适于小群饲养的孔雀。

②以鸡代孵法用抱窝家鸡或抱窝乌骨鸡代孵。

其具体操作如下。

4.选好代孵鸡:首先,选择本地传统品种的母鸡或乌鸡作为代孵鸡,要求代孵鸡的体型和体重适当,就巢性较强。

体形较大的母鸡虽可代孵相对较多的孔雀种蛋,但往往体况笨重,性情懒种蛋破损率增高。

5.体型小的母鸡有代孵少的缺点,所以通常型鸡作为代孵鸡群,并考虑代孵鸡翅及腹部羽毛的丰满度,有利于孵蛋中的保温和育雏。

6.其次,选择的代孵鸡还要具有母性强、性情温顺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护幼行为。

7.再者,对代孵鸡的健康状况要进行全面检查,在孵化前对代孵鸡进行一次药物驱虫(包括体外寄生虫)。

孔雀的养殖技术

孔雀的养殖技术

二、饲养方法。动物性饲料选用肉末、熟鸡蛋、昆虫、鱼粉、面粉等;植物性饲料包括粒料和混合饲料。粒料有高粱、玉米、大麦、麻籽或苏籽。同时要根据孔雀的生长发育情况,喂给养分充足而又容易消化的饲料,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每天饲喂次数大致按三个生长阶段进行:1至10日龄,每天喂四次;11至30日龄,每天喂三次;31至90日龄,每天喂2至3次,90日龄以上和成年孔雀的饲喂相同,都是按每天2至3次的饲喂方法。
三、孔雀饲养管理
1育雏。最好笼上育雏,1~3天龄时的舍温度要求达30~31℃,1周龄舍温度要求达28℃以上。饲养密度保持每只育雏笼饲养孔雀1~2周龄时10只,3~4周龄时6~8只,5~8周龄时饲养5只。雏雀先用多种维生素水或0.02%高锰酸钾水开饮,然后饲喂鸡花料和黄粉虫。如果没有黄粉虫,鸡花料中可拌入3%~5%鱼粉或用熟蛋切碎饲喂。供应充足的饮水,饮水中适当添加复合维生素B溶液。
四、蓝孔雀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为61日龄至成年前。饲料每天饲喂2次, 同时供给2次青绿饲料。作为商品孔雀,饲养至8月龄时,体重可达3~4公斤,即可上市。 4)成年期(2岁以上)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应注意环境安静, 减少各种应激,以免影响孔雀产蛋和公孔雀交配。种群公母比例以13~14为宜。强烈阳光会影响孔雀活动,可在运动场内外种植植物遮荫。产蛋期间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及昆虫、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满足种孔雀生产需要。秋季换羽期间可增喂火麻仁(约占饲粮的10%)等,有利换羽。在舍内角落处搭上窝巢,放上软草,以利于产蛋。注意在下午5~7点及时捡蛋。注意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绿孔雀和蓝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绿孔雀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做为高档珍馐佳肴,得到食客们的赞赏和好评。目前,中国孔雀在广州、珠海等地的规模养殖实践证明:人工饲养孔雀是一项设备简单、养殖容易、投入少、产出多、增值快,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体,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种新兴养禽业。

孔雀的饲养及繁殖技术

孔雀的饲养及繁殖技术

降 温 工作 。秋 季 光 照 渐 短 , 值 换 羽 期 , 在 饲 料 中 减 少 或 正 要 停 加 油科 饲 料 , 其 自然 换 羽 。在 日粮 中 要 增 加 动 、 物 蛋 使 植 白质 、 生 素 、 物 质 元 素 的 采 食 量 , 进 羽 毛 生 长 , 到 安 维 矿 促 做
孔 雀场 舍 应 选 择 在 环 境 安 静 、 敞 、 势 平 坦 或 背 风 向 宽 地 阳 的地 方 或 建在 山坡 上 , 舍 应 坐 北 朝 南 , 地 面 高 出 4 l 房 比 0Cl Y 左 右 , 水 良好 、 燥 , 季 保 温 , 季 凉 爽 , 清 洁 水 源 。舍 排 干 冬 夏 有 内 高 4m、 4 m、 3m, 保 温 设 施 。舍 内地 面 均 为 水 泥 或 宽 深 设 砖 地 面 , 面 上 铺 3 m 厚 的 细 砂 土 。舍 外 应 有 较 大 的 运 地 ~5c 动 场 , 动 场 四周 及 上方 围 有 铁 丝 网 , 高 5 m、 径 大 小 约 运 网 孔 为 1 5 . c l 由 于孑 雀体 羽 较 长 , 在 树 上过 夜 的 习惯 , . ×2 5 n。 L 有
高 于 一 般禽 类 , 有 一 定 的 保 健 价 值 , 且 人 工 饲 养 蓝 孑 雀 具 而 L 是一项投入少、 场前景广阔的新兴养禽业 。 市
栏 舍 内饲 养 。 对 于 产 蛋 用 的 蓝孑 雀 , 此期 间 要 注 意 控 制 能 L 在 量饲料的给量 , 免造 成孔 雀体 内沉 积脂肪 而影响产 蛋率。 以
水 l 后 即可 开 食 。 1 3日龄 可 用 全 价 配 合 饲 料 ( 颗 ~2h ~ 碎
粒 ) 在 深 色 的 塑 料 盘 上 让 孔 雀 进 行 采 食 训 练 , 后 逐 渐 加 撒 以

孔雀孵化技术注意事项,附孵化温度和湿度

孔雀孵化技术注意事项,附孵化温度和湿度

孔雀孵化技术注意事项,附孵化温度和湿度1、孵化前先把孔雀蛋进行消毒,可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3分钟,装入蛋盒待晾干后放入孵化机。

2、每天要晾蛋1次,晾蛋时间为20分钟,当孔雀蛋的温度降低到35°C时要继续孵化。

3、喷水是提高出雏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孔雀的蛋壳上有一层较厚的膜,而且蛋壳紧硬,为此在孵化22-26天时每天都要喷1次水。

一、孔雀孵化技术注意事项温馨提示:绿孔雀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1、孵化前一定要先把孔雀蛋进行消毒,可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将其浸泡3分钟,然后再装入蛋盒等晾干后放入孵化机里面。

孵化机的温度要保持在37.2-37.8°C左右,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5%-75%左右,这样可以保证通风换气良好。

每隔2个小时要翻蛋1次,有助于胚胎正常发育。

2、每天要晾蛋1次,晾蛋时间为20分钟左右,当蛋的温度降低到35°C时就可以继续孵化。

要为种蛋进行照蛋,第1次照蛋为6-8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情况。

正常蛋能看到黑色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没有任何变化,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这种蛋要及时取出。

3、喷水是提高出雏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孔雀的蛋壳上有一层较厚的膜,蛋壳非常紧硬,所以在孵化22-26天时每天都要喷1次水,水温在35°C左右即可。

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会由紧硬变松脆,有利于雏鸟破壳而出。

二、孔雀孵化温度和湿度1、温度:孔雀孵化期为26-27天左右,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保持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温度。

入孵前要将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达36-38°C左右,1-8天温度达38-38.8°C 左右,9-15天温度达38-38.5°C左右,16-21天温度达37.8-38.2°C左右,22-26天(即出壳)温度达38.5-39°C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孵化技术的要点
• 1.选蛋:孔雀蛋重在120克左右,种蛋存 放一般不要超过2周,蛋型正常,大小适中, 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色泽鲜艳, 时间越短,孵化率越高。
• 2.消毒:入孵前种蛋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 即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
• 毫升,在25~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 可杀死种蛋表皮上的病毒,消毒一般在消 毒柜内进行。
• 4.湿度:湿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也起着重
• 要的作用。湿度过低则会引起胚胎粘壳, 出雏困难;湿度过高易造成雏鸟蛋黄吸收 不良,体质差,易死亡。适宜的湿度应掌 握在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即前期相对湿 度为60%~65%,中期为55%~60%,后 期65%~70%。
• 5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 第二天起,一般2~4小时翻一次,翻蛋的 角度为90度。第22天停止翻蛋。
• 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 坚硬变松脆,有利雏鸟破壳而出。
• 8.照蛋:第一次照蛋为6~8天,主要检查 种蛋受精情况。正常蛋能看到黑色眼点, 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任何变 化也没有,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及时
• 取出无精蛋。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及 时查出死胎蛋。
• 6.晾蛋:在孵化中后期蛋温达38.8℃时 为防止内烧应晾蛋,一般孵化18天时每天
• 晾1次。22~26天每天晾2次,晾蛋的时间 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 7.喷水:喷水是提高出雏率的关键措施之 一,喷水能使蛋壳松脆,孔雀的蛋壳上膜 厚,蛋壳坚硬,为此在孵化22~26天时每 天喷水一次,水温35℃左右,待干后继续
• 3.温度:孔雀孵化期为26~27天,温度是 孵化的首要条件,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 育情况采取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
孔雀养殖网/kq/
• 出雏期稍高的方法,温度分别为:入孵前 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36~38℃,1~8天 38.5~38.8℃,9~15天38~38.5℃, 16~21天37.8~38.2℃,22~26天(即 出壳)38.5~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