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理11规则新大纲
船舶管理适任考试大纲(11规则)-推荐下载

√
√
√
√
√√
√√
√√
√
√
√√
√√
√√
√√
√
√
√
√
2.13 救生艇安全操作规定
考试大纲
2.14 高处、舷外及水面作业安全规定
2.15 船员职务交接制度
3.国际海事公约
3.1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3.1.1 功用、构架与适用范围
3.1.2 检验与证书
3.1.2.1 检验种类;检验后状况的维持 √
3.1.2.2 证书的签发或签署;证书的有效
Hale Waihona Puke 3.5.5 检查报告3.5.6 港口国检查备忘录组织
3.6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及其实施
3.6.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主要内容
3.6.2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3.6.3 主管机关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指南 √
3.6.4 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3.7 国际卫生条例
3.7.1 定义
9402:沿海航区 500 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
9404:沿海航区 500 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
适用对象 9401 9402 9403 9404 9405 9406 9407 9408 9409
√√
√√
√√
√√
√√√√
√√
√√
√√√√
√√
√√
√√
√√
√√√√√√√√ √
√√√√√√√√ √
√√√√√√√√ √
3.1.4 救生设备和装置
3.1.4.1 救生艇筏的配员与监督;救生艇
筏的布置与存放;救生艇筏的登乘、降落;应 √
急训练与演习
3.1.4.2 个人救生设备,无线电救生设备; 船上通信与报警系统;应急部署表与应急须知
最新11规则解读汇总

11规则解读1、救生艇标记:⑴救生艇上应以经久的明显字迹标明所批准的救生艇的乘员定额。
⑵应以印刷体罗马字母将救生艇所从属的船舶名称及船籍港标明于艇首两侧。
⑶识别救生艇所从属船舶和救生艇号码的标志,应能从空中看清。
2、救生艇属具主要有:⑴救生手册1本⑵具有发光剂或适当照明装置的操舵罗经1只⑶有效的首缆2根,其长度不小于从救生艇存放位置至最轻载航行水线距离2倍或15米,取其长者。
自由降落救生艇的2根首缆应设置在救生艇的前端附近备用。
其他救生艇上的一根缆绳应与脱开装置相连并设在救生艇的前端,另一根应牢牢地系固在或靠近救生艇的前端备用。
⑷太平斧2把,救生艇每端各一把。
⑸救生信号:火箭降落伞信号4支,手持火焰信号6支,漂浮烟雾信号2支。
⑹救生艇额定乘员每个人不少于10000KJ的口粮。
⑺以短绳系于艇上的水手刀1把,开罐头刀3把。
⑻探照灯1具,具有垂直和水平扇面至少为6度,所测的光强为2500cd,能连续工作不少于3小时。
⑼足供不少于救生艇额定乘员10%用的保温用具或2件,取其大者。
(10)急救药包一套。
(共31项)3、消防、救生演习时间间隔及要求:演习应尽可能按实际应变情况进行。
每个船员每月应至少参加一次弃船和一次消防演习。
若有25%以上的船员未参加该船前一个月的弃船和消防演习,应在该船离港后24小时内举行这两项演习。
4、救生圈的配备;船长100米以下 /8只船长100米至150以下 /10只船长150米至200米以下 /12只船长200米及以上 /14只(船舶救生圈中有一半应配备自亮灯浮)5、货船至少应为其每艘救生艇配备3套浸水服,或者,如主管机关认为有必要而且可行,为船上每个人配备1套浸水服。
6、驾驶台上应配备多少支救生信号?(12支火箭降落伞信号)7、救生艇吊艇索的保养更换有何要求?5年换新/30个月掉头;如不可掉头吊艇索经船检部门的检查及认可,可以使用4年。
8、是否只要船长在驾驶台,就意味着由船长指挥驾驶?否,必须履行职责并对航行安全负全部责任,除非船长特别明确由其承担责任。
11规则船舶管理要点

1)在外板展开图中“K”列板是表示______。
A.平板龙骨B.舭部列板 C.舷顶列板 D.龙骨翼板2)中底桁的作用有______。
Ⅰ、布置舱底管系Ⅱ、装压载水Ⅲ、支撑墩木反力Ⅳ、作应急出口Ⅴ、承担纵向强度Ⅵ、承担横向强度A.Ⅰ+Ⅱ+Ⅲ+Ⅳ B.Ⅱ+Ⅲ+Ⅳ+ⅤC.Ⅰ+Ⅲ+Ⅳ+ⅤD.Ⅱ+Ⅲ+Ⅴ+Ⅵ3)船首尾结构相似之处有______。
Ⅰ、所受的总纵弯曲力矩较小,局部作用力大Ⅱ、都采用横骨架式结构Ⅲ、都设有强胸横梁Ⅳ、都设有制荡舱壁Ⅴ、甲板板都较厚Ⅵ、外板都较薄A.Ⅰ+Ⅱ+Ⅲ+ⅣB.Ⅱ+Ⅲ+Ⅳ+ⅤC.Ⅰ+Ⅱ+Ⅲ+Ⅴ D.Ⅱ+Ⅲ+Ⅴ+Ⅵ4)外板需局部加厚或加覆板的部位有______。
Ⅰ、锚链筒出口处Ⅱ、舷侧货舱门的周围Ⅲ、桥楼两端的舷侧外板Ⅳ、与尾柱连接的外板Ⅴ、船首部的船底外板和舷侧外板Ⅵ、舭部外板A.Ⅰ+Ⅱ+Ⅲ+Ⅳ B.Ⅱ+Ⅲ+Ⅳ+Ⅴ+ⅥC.Ⅰ+Ⅱ+Ⅲ+Ⅳ+ⅤD.Ⅰ+Ⅱ+Ⅲ+Ⅴ+Ⅵ5)用横骨架式甲板结构的甲板有______。
Ⅰ、横骨架式船体结构中的各层甲板Ⅱ、各种结构型式的下甲板Ⅲ、纵骨架式船体结构中的强力甲板Ⅳ、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中的强力甲板Ⅴ、强力甲板的舱口之间的甲板Ⅵ、无统一规定A.Ⅰ+Ⅱ+ⅤB.Ⅰ+Ⅲ+ⅥC.Ⅱ+Ⅲ+Ⅴ D.Ⅲ+Ⅴ+Ⅵ6)上甲板以下的第一层甲板称为______。
A.第一甲板 B.驾驶甲板 C.平台甲板D.第二甲板7)船舶最上一层连续甲板通常称为______。
A.强力甲板 B.主甲板C.上甲板D.顶甲板8)在船体结构图中的粗点划线表示______。
A.液舱范围线 B.可见主要构件 C.基线和型线D.不可见主要构件9)在单桨船上,轴隧的中心线一般偏向______,轴隧强度较好的形式为______。
A.右舷/平顶 B.左舷/平顶C.右舷/拱顶D.左舷/拱顶10)纵骨和实肋板相交接时可以______。
A.在纵骨上开切口,让实肋板穿过B.在实肋板上开切口,让纵骨穿过C.在实肋板、纵骨上开切口,烧焊穿过 D.在实肋板、纵骨上分段烧焊穿过11)从机舱通往轴隧的水密门,一般是______水密门。
船员最新11规则-船员培训、考试部分电子教案

《11规则》及其配套文件,基本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
(一)一个部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二)一个履约准备通知:《关于做好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履约准备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海船员〔2011〕923号)(三)一个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实施办法》(四)一个过渡期办法:《关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的实施办法》(五)一个培训合格证书签发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书签发管理办法》(六)一个健康证签发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健康证书签发管理办法》(七)一套适任标准:包括适任考试大纲、评估纲要和规范等。
(八)一套质量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管理质量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培训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培训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管理规定》二、《11规则》与《培训合格证签发管理办法》的主要变化船员培训适任考试船上见习证书船员培训1.岗位适任培训:(1)取消了学历的要求,强化适任培训。
除了三副升二副、三管升二管职务签证外,均需要参加岗位适任培训(包括航区扩大和吨位或功率提高),并且参加岗位适任培训前需要取得航海资历,资历的真实性由船员本人声明、培训机构审核。
《11规则》这种调整并不是降低现有的标准和要求,而是理清理顺相关法规规章之间的法律关系,同时也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体现。
《11规则》并没有否定航海教育的作用,而是按航海教育和培训的不同层次和类型,采取差别管理的模式区别对待,体现在接受不同航海教育与培训的学生在船员职业生涯起点上的公平。
(2)增加了新的适任岗位和适任标准按照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要求,《11规则》增加了电子电气员、电子技工、高级值班水手和高级值班机工的岗位适任培训,在船长和驾驶员适任标准中增加了驾驶台资源管理、电子海图等要求,在轮机长和轮机员适任标准中增加机舱资源管理要求。
750kw和以上船舶三管轮主推进动力装置11规则考试大纲

1.3.2.1 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其使用
1.3.2.2 凸轮和从动件的类型及凸轮机构
的特点 1.3.3 间歇运动机构的组成、使用及特点
1.3.4 摩擦轮传动
1.3.4.1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
特点 1.3.4.2 摩擦轮传动中的滑动
1.3.4.3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和压紧力
1.3.4.4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效率及其影响 因素
2.2.3 活塞及活塞的检修 2.2.3.1 活塞的作用和工作条件 2.2.3.3 筒形活塞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2.3.4 十字头活塞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2.3.5 活塞外圆表面的磨损检测和修 复方法(活塞的测量和圆度误差 和圆柱度误差的计算)
体用钢 的分类、 牌号、 性能和使
√
用
1.4.5.2 铸铁的分类、 牌号、 性能和使用
√
8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试大纲 1.4.5.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分类、牌 号、性能和使用
1.5 船机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1.5.1 摩擦 1.5.1.1 摩擦表面形貌及其表示方法、 零 件金属表面层的结构 1.5.1.2 摩擦的种类及机理 1.5.2 磨损 1.5.2.1 磨损指标、磨损规律及磨合 1.5.2.2 磨损的种类及其机理 1.5.3 润滑 1.5.3.1 润滑的分类、机理 1.5.3.2 润滑剂
8203√ √ √
√ √ √
√ √ √ √
√ √
√ √ √ √ √
√ √
8204 √
√ √ √ √ √ √
√ √ √ √ √ √ √ √ √ √ √ √
船舶管理大纲

《船舶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船舶管理》课程是内河船舶驾驶专业的主要专门课之一。
也是船舶驾驶专业学生参加适任证书考试的考试科目之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航运界的有关法律规则制度和船舶安全、应急操作、船舶维修保养、甲板设备助航仪器使用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要求(1)基本掌握船长、大副、二副、三副的各项职责;掌握驾驶员值班规则及航行日志记载规则;牢固掌握各项应变部署要求;(2)牢固掌握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员条例、船员违法记分管理办法、水污染防治法;(3)掌握纤维绳、钢丝绳的种类、性能、用途及使用保养注意事项;了解锚设备、舵设备的种类和结构;(4)了解船舶堵漏的种类及操作方法;(5)了解铁锈的种类及除锈方法,涂料的种类、用途;(6)掌握雷达、AIS、VHF、GPS、测深仪的组成、操作、维护、保养方法;(7)了解货物运输基本知识,船舶积载、配载的基本要求;(8)掌握船舶主要尺度、排水量、载重量、吨位的含义、种类;(9)牢固掌握水尺的用法、载重线标志的内容及用途;(10)掌握稳性的概念、分类方式;了解移动载荷或装卸对浮态和稳性的影响、液货、散货对稳性的影响;(11)了解船舶管系的组成、主要管系的种类及作用;(12)基本掌握船舶修理的类别;掌握修船注意事项;(13)基本掌握车钟装置、报警装置使用注意事项;(14)掌握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船舶安全用电常识、应急设备的作用及使用要点。
2、基本技能要求(1)熟练掌握救生衣、灭火器、报警器的用法;(2)在各项应变演习中应明确各种职务的各自职责;(3)能识别各种纤维绳、钢丝绳,能正确打开新绳;(4)能识别并初步运用各种助航仪器;(5)能熟练读取水尺。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20课时。
其中理论教学为90课时,实操训练为30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可参照下表。
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课题一:船员职务船长、大副、二副、三副各自职责,值驾驶员值班规则,航行日志记载规则,各种应急应变部署要求。
11规则船舶管理理论大纲要点

○
2.9.2 公共卫生措施
◎
○
2.9.3 卫生文件
◎
○
2.9.4 附件
◎
2.10国际劳工组织公约
2.11 2006海事劳工公约
2.11.1 公约主要内容与框架
○
○
○
2.11.2 海员上船工作的最低要求
○
○
○
2.11.3 就业条件
○
○
○
2.11.4 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及社会保障
○
○
○
2.12 1976年商船最低标准公约的基本内容
◎
◎
◎
◎
◎
◎
◎
◎
◎
1.2.1.5 船上油污应急计划
●
●
●
●
○
○
●
●
○
1.2.1.6 油类记录簿
●
●
◎
◎
●
◎
1.2.2附则II:防止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
1.2.2.1 定义与分类
○
○
○
○
○
○
○
○
○
1.2.2.2 证书与检验
○
○
○
○
○
○
1.2.2.3 应急计划
○
○
○
○
○
○
1.2.2.4 货物记录簿
○
◎
○
2.2.3.4水密装置的关闭操作
◎
◎
○
2.2.3.5消防,包括:防火安全的目标和功能要求;消防员装备;防火控制图;消防演习;独立驱动消防泵的配置和国际通岸接头的配备等;消防设备的配备要求
○
◎
●
2.2.4救生设备和装置
规则_船舶管理大纲

规则_船舶管理大纲船舶管理大纲是指对船舶运营、船舶维护和船舶安全进行管理的一套规则和指导。
下面是一个关于船舶管理大纲的草稿,包括船舶管理的11个重要规则:1.人员管理规则:船舶管理必须与人员管理相结合,确保船上所有人员都具备所需的资质和技能。
同时,确保船舶上的工作人员都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
2.船舶维护规则:船舶维护是船舶管理的核心部分。
船舶必须按照规定的维护计划和程序对船体、设备和系统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船舶安全规则:船舶安全是船舶管理的首要任务。
船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紧急救援措施,以预防和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灾难。
4.航行规则:为了确保船舶的安全航行,船舶必须遵守国际海上航行规则和国内海上航行规定。
船上的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这些规定,确保安全航行。
5.财务管理规则:船舶管理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
船舶的经营者必须建立和实施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程序,确保船舶的经济运营和资金的合理运用。
6.保险管理规则:船舶必须按照相关的保险规定进行保险投保,并确保船舶的保险有效。
此外,保险索赔的处理也是船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7.环保管理规则:船舶管理必须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规定。
船舶必须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包括减少废水、废油和垃圾的产生,确保船舶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8.客户服务规则:船舶管理必须优化客户服务,确保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
船舶的经营者必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并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和反馈。
9.法律合规规则:船舶必须遵守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海事法规、劳动法规和船员权益保护法规等。
船舶的经营者必须对船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督和管理。
10.信息管理规则:船舶管理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
船舶的经营者必须建立和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安全。
11.突发事件管理规则:船舶管理必须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和程序,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
船舶必须制定和演练应急预案,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2.2.2 油水分离器
2.2.2.1工作原理
◎
◎
◎
2.2.2.2典型结构
◎
◎
◎
2.2.2.3操作、维护与保养
●
●
●
●
●
●
●
●
●
2.2.3 焚烧炉
2.2.3.1工作原理
◎
◎
◎
2.2.3.2典型结构
◎
◎
◎
2.2.3.3操作、维护与保养
●
●
●
●
●
●
●
●
●
2.2.4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2.2.4.1工作原理
◎
◎
◎
◎
◎
◎
◎
◎
◎
3.4.4船级检验
3.4.4.1船舶入级检验
◎
◎
◎
◎
◎
◎
3.4.4.2保持船级检验(除CMS、PMS之外)
●
●
◎
◎
○
○
●
●
3.4.4.3循环检验(CMS)、机械计划保养系统检验(PMS)
●
●
◎
◎
○
○
●
●
3.4.5法定检验
3.4.5.1国际航行船舶的法定检验,与轮机有关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
◎
◎
○
○
◎
○
1.3.3.3稳性的基本衡准
◎
◎
○
○
◎
○
1.3.3.4稳性的影响因素及保持稳性的措施
●
●
◎
◎
●
●
●
◎
◎
1.3.3.5有关船舶稳性的IMO建议的知识
●
◎
1.3.4船舶抗沉性
1.3.4.1抗沉性的基本概念
○
○
○
1.3.4.2破损浸水形式
◎
◎
○
○
◎
○
1.3.4.3船舶分舱
◎
◎
○
○
◎
○
1.3.4.4密封与堵漏
●
●
●
●
●
●
●
●
5.8.3 船舶消防演习与应急反应的有关规定
●
●
●
●
●
●
●
●
●
5.8.4 船舶救生与应急反应的有关规定
●
●
●
●
●
●
●
●
●
5.8.5船舶医疗急救的有关规定
●
●
●
●
●
●
●
●
●
5.9 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1 应急动力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
●
●
●
●
●
5.9.2 应急消防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
●
●
●
●
●
●
●
●
1.3.5 船舶摇荡性
1.3.5.1船舶摇荡运动形式
○
○
○
1.3.5.2横摇与谐摇
○
○
○
1.3.5.3船舶减摇装置
○
○
○
1.3.6 船舶操纵性
1.3.6.1基本概念
○
○
○
1.3.6.2操纵性的影响因素
○
○
○
2 船舶防污染管理
2.1防污染公约和法规
2.1.1 MARPOL公约及附则
2.1.1.1 MARPOL公约的功用、基本构架、适用范围
○
1.2.2 船体主要结构及其特点
◎
◎
○
○
◎
○
1.2.3 船舶主要部位和舱室布置
1.2.3.1甲板、平台、工作舱室
○
○
○
1.2.3.2间隔舱、液舱(含双层底柜、空气管、溢流管、测深管、船底塞等)
●
●
●
●
◎
◎
1.3 船舶适航性控制
1.3.1适航性基本知识
1.3.1.1船舶尺度和船型系数
●
●
◎
◎
●
◎
1.3.1.2排水量、载重量和吨位
3.5.1 总 则
●
●
◎
◎
○
○
●
◎
○
3.5.2 船舶安全检查和处理
●
●
●
●
●
●
●
●
●
3.5.3《船旗国监督检查记录簿》和《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使用规定
●
●
◎
◎
○
○
●
◎
○
3.5.4 法律责任
●
●
●
●
●
●
●
●
●
3.6 港口国监督(PSC)
3.6.1概述
○
○
○
3.6.2主要的PSC组织
○
○
○
3.6.3 港口国监督程序
●
●
●
4.3.3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
●
●
4.3.4动力装置的废热利用
●
●
●
5船舶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理
5.1 船舶搁浅、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5.1.1 船舶搁浅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
●
●
●
●
●
●
●
●
5.1.2 船舶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
●
●
●
●
●
●
●
●
5.2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航行或锚泊时,轮机部安全管理事项
◎
◎
○
6.4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6.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
◎
◎
◎
○
○
◎
◎
○
6.4.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
◎
◎
◎
○
○
◎
◎
○
6.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有关规定
●
●
●
●
●
●
●
●
●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的有关规定
●
●
●
●
●
●
●
●
●
●
●
●
5.7.8 船舶机舱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
●
●
●
●
●
●
●
●
5.7.9 封闭场所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
●
●
●
●
●
●
●
●
5.7.10 燃油加装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
●
●
●
●
●
●
●
●
5.8 船舶应变部署
5.8.1 船舶应变部署表的有关内容
●
●
●
●
●
●
●
●
●
5.8.2 船员应变须知和操作须知的有关内容
●
●
●
◎
◎
◎
◎
●
◎
○
1.3.1.3载重线、干舷和储备浮力
●
●
◎
◎
◎
◎
●
◎
○
1.3.1.4吃水和水尺
●
●
◎
◎
◎
◎
●
◎
○
1.3.2 船舶浮性
1.3.2.1浮性概念
○
○
○
○
○
○
1.3.2.2浮态
◎
◎
◎
◎
◎
◎
1.3.2.3船舶抗横倾系统
●
●
◎
◎
○
○
◎
1.3.3 船舶稳性
1.3.3.1稳性分类
○
○
○
○
○
○
1.3.3.2初稳性
●
●
●
4.2最佳航速的确定
4.2.1营运船舶的经济航速
4.2.1.1最低耗油率航速
●
●
○
○
●
○
4.2.1.2最低燃油费用航速
●
●
○
○
●
○
4.2.1.3最高盈利航速
●
●
○
○
●
○
4.2.2航速对续航力、燃油消耗量的影响
●
●
○
○
●
○
4.3提高动力装置经济性的措施
4.3.1选用高效节能型柴油机
●
●
●
4.3.2提高船、机、桨的匹配性能
●
●
●
●
●
●
●
●
●
2.1.4.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
●
●
●
●
●
●
●
●
●
2.2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
2.2.1船舶防污染技术
2.2.1.1船上储存
◎
◎
◎
2.2.1.2航行中处理
●
◎
◎
◎
●
◎
●
◎
◎
2.2.1.3排岸接收
●
◎
◎
◎
●
◎
●
◎
◎
2.2.1.4防止油污染的特殊措施
1.1.1.1 造船材料的发展
○
○
○
1.1.1.2 造船技术的发展
○
○
○
1.1.1.3 近年来船舶发展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