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整理—张锦

合集下载

广东中山2020年初三中考 对联复习《对一对 连一联》课件ppt

广东中山2020年初三中考 对联复习《对一对 连一联》课件ppt
B.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训练5:补对子
1、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货真价实是经商之道 明礼守法是公民本分 廉洁奉公是为官之道 严谨求实为治学精神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 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
3、周恩来高风亮节垂青史 吴承恩妙笔生花寄西游
4、历史古城雄风再振 现代新村喜报又传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中考对联题
3、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中考对联题
4、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偶 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训练4:选对子
一、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A.才识贯中西
C.铁笔辨忠良
B.智慧集东西 D.雄才济乾坤
二、根据上联对下联,根据下联对上联。
1、扫千年旧习 A.树一代新风 B.树世纪新风 2、祖国江山好 A.大地气象新 B.神州大地新 3、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A.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2.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 一地, 太守下 山回家 ,宾客 跟随着 。枝叶 茂密成 荫,禽 鸟到处 鸣叫, 那是因 为游人 离开后 鸟儿们 在快乐 啊。

3.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 知道游 人的乐 趣;游 人只知 道跟随 太守游 玩的乐 趣,却 不知道 太守以 游人的 快乐为 快乐。

对联

对联


三、调整式:这种题型可以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 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知识点结合起来。
如: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 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 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 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 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 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已被 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打乱 )
二、对联的分类 1、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2、楹联:泽雨润花红赤县 东风梳柳绿韶关 3、婚联:两双巧手,描龙绣凤比翼鸟 一片丹心,育桃培李连理枝 4、挽联:写人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5、寿联:喜享遐龄寿比南山松不老 欣逢盛世福如东海水长流 6、赠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元双
高考题型
一、填空式:将对联与教材内容、文学知识、 生活常识结合起来考查。如 1、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副挽联所写对象是(鲁迅 ),我们在 中学所学课文中选自对联中的作品集的有 《呐喊 )、( 《彷徨 )。 ( 》 》
学校成立了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对联 中选出三幅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 和摄影社,以示祝贺。(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译就像谁
对联仿写
知识整合
一、对联的概念: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 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这两串文 字分别称为上联和下联。其中上联又叫出句,下联 又叫对句。上下两句对称,是对联的主要特点.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对联知识教学上课用课件

对联知识教学上课用课件

虽是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此联主题紧扣主人本行,对得土地地长尺短,短量长。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矛盾对
数字对
天星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顶针对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回文对 : 联语回环往复活泼有序,上下联可顺读,又 可倒读,但意不变。
力。
谐趣联
• 妹妹我思之, • 哥哥你错矣。 • ——《尚书》中有“昧昧我思之”一 次科举考试考生错写为“妹妹我思之”,考官戏 题下联。 • 上联:上课一排全睡打饭从不排队魔兽通宵不累 电话打到欠费 下联:抽烟打牌全会啤酒十瓶不醉逃课成群结 队考试基本不会 横批 :大学真累
拆字合字联
1.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 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 松柏樟森森 2.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3.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4.十口心思 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 赏风赏月赏秋香
• 按技巧分 •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 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 音。 •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 字、拆字、数字。 • 按来源分 •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 对联。 •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 联。 •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对联欣赏
中华第一联
五代蜀主孟昶(chǎng)
最早的春联
最早的春联,据说是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首 创。 朱元璋即位当年除夕之夜,为显示大明气象 鼎新,传旨“士庶各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于是各家纷纷贴春联,当夜朱微服出访,发现 一家未贴,一问方知是一家理发的,因为不识 字,又买不起纸墨。朱当即为其代写一副: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十):对联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十):对联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十):对联一、对联知识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形式多样,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

二、趣对名联1.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

上联指年少时好(hǎo)读书却不爱好(hào)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3.上联:此木是柴山山出。

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此联展现一幅恬静的田园生活气息,同时将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演绎到极致,可谓绝妙。

4. 上联:狗啃河上骨。

下联:水漂东坡诗。

此联为一日东坡和佛印乘船游玩,看见一条狗在啃河岸上的骨头,东坡出此上联,谐音:狗啃和尚骨。

佛印立刻把东坡写的诗丢进水里,对此下联,谐音:水漂东坡尸。

三、对联训练1.下列对联内容与人物不相对应的一项是( )A.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道合乾坤。

——颂孔子B.何处招魂,香草还身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颂屈原C.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六出,威德成浮足千秋。

——颂关羽D.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颂文天祥2.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3.填成语:根据上联的提示写出一个成语使之构成一幅完整的对联。

古诗及对联应用—张锦

古诗及对联应用—张锦

古诗、对联应用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人们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句告诫我们从小勤奋学习,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11.当一个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崭露头角时,我们会想到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12.写一句赞美春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3.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诗人袁枚在《所见》中用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而另一位诗人胡令能则用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形象地描写了小儿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

中考复习之六语言运用-对联教学

中考复习之六语言运用-对联教学

1.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 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 无边的苍翠;_____,____。 2.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想,仿下列句式,在横线
上仿写句子.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上的时候,人们一起抬 头仰望。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的沙发床” ; _____;_______。
的,读出其中含义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说: 要注重场合
要看清对象 要简明、连贯、得体
情境口语交际。仔细观察右边的漫 画,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同 学,你如何劝说他们呢?
态度要明确,应从“情”和 “理”两个方面加以劝说,内 容主要包括4点: (1)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2)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危害; (3)父母关心我们学习和生 活,这是真爱; (4)老板唯利是图,代写作 业只是其赚钱的手段。
相传明朝初年,有一天,告老还乡的李尚书接到一圣旨:皇
帝要他进贡公鸡蛋。李尚书在朝时得罪过的几个小人,在皇帝面
前搬弄是非,说李家的公鸡会下蛋。李尚书非常着急,他的一个 学生解(xiè )缙说:“老师不要为难,我替你去进贡公鸡蛋。” 李尚书无法,只好让他前往。 (此处省略解缙和皇帝的对话) 皇帝听了解缙的一番劝说,进贡公鸡蛋的想法只好取消了。 同学们想想看,解缙到底向皇帝说了一番什么话呢? 听说有一个国王为了显露自己写诗的“才华”就叫阿凡提来
中考复习之六
语言运用
张家川县张棉中学 田永利
对 联
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 桃符等,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 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既可用于描写壮丽山河,细致景 物;也可用于寄托理想抱负,表达某种 情感;还可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 也可以表现某种心情……

对联六副22张公开课剖析

对联六副22张公开课剖析
集唐诗。上联:张旭《桃花溪》 下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行业联:但愿世间人常健,何愁架上药生尘
对联的形式
正对: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反对: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串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联写秋景,先从自然景物着笔,“红树”“秋本山联”仅就十个字
抓住了秋季的特点。一个“晚”字,点明是深秋。下有联茶景改有变诗情,语
诵读欣赏
对联 六副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介绍你所了解的有关对联 的知识。(对联的起源、对联的 类型、对联的形式等)
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春联出现在门上是在公元959年的除夕, 后蜀主孟昶曾亲自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 号长春”一联挂在寝门的两边,称为“题桃符”,距今 已有一千多年。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上。后至明代,经 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方成为我国民间的一大 习俗。这一习俗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并由华 侨带到欧洲、美洲及大洋州。
既春点明月了画山
猎重 猎重 青红 帘树
理位置——依 待,而且点明 人游山时的季 —万紫千红、 勃兴的春天。
杜秋
另一个显著的
口下酒香、联优讲该山 晚美 茶联悦 ,文耳 煮词。 茶优对 品美仗茗,颇。意显当境工我高整们雅。读,上完平联此仄论联协诗,调, 吟。诗 诗读中 品来就人美是一感有 茗琅它种。画 的琅的整, 愉上工齐对和
春人在入江画山图上中 写 如 为 最作“平好角重平是度重平仄,”仄声从对平,生“平但活猎仄在环猎,第境”下三上;联字写颜为的秋色仄位。对仄置全,平,联如平按对“仄常仗红仄规讲”平是究对, 可,“其以有青中“叠”“不洁好风“字。红论煎谷雨,地景春对上””淡点区在,联字的写梅花雅出的江。朴画主山实山要上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联1——知识积累》课件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联1——知识积累》课件

婚联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挽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名胜联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对联的分类
合字联
•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賞,賞风賞月賞秋香 ——唐伯虎戏秋香
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同时内容也 蕴含着某种含义。
《声律启蒙》(节选)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春对夏,秋对冬,古柏对苍松。 薄对厚,淡对浓,暮鼓对晨钟。
才子对佳人,樵夫对渔翁。 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
谢谢!
对联的分类
拆字联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对联的分类
隐字联
•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 没有东西 —— 缺一(衣) —— 少十(食)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 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对联的分类
镶字联
•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对联的起源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第一副对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
单机添 对联的分类 加标题
对联的分类
1.从上下联的语义关系分,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这三类。
正对:上下联表现相近或相似的内容。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对联1——知识积累
乾隆贺寿趣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清对浊 廉对贪 奖对罚 优对劣
功对罪 正对偏 善对恶 勤对懒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 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 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唐出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祝枝山对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乾隆帝出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对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 维)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杂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 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 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杜 甫)
四年级: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回文)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双关)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叠字)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 甫) 落地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 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 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 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 著)
1、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2、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 3、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4、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白鹭飞,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 甫)
一位父亲请先生给后来想读书的儿子赠对联: 好读书, 不好读书。
苏东坡给莫干山寺庙势利眼住持题对联: 坐 茶 请坐 敬茶 请上坐 敬香茶
1、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2、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 4、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江苏苏州沧浪亭)
六年级 清朝才子陈沆河边求渡即兴作的“一字诗”: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红岩·狱中联欢》对联:
横批 上联 1.扭转乾坤: 洞中才数月 2.极乐世界: 歌乐山下悟道
3.苦尽甜来: 看洞中依然旧景 4.大地回春: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下联 世上已千年 渣滓洞中参禅
望窗外已是新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
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木帛棉。
人门闪,马门闯。 心入门,闷得慌。合手拿,分手掰。 人失足,跌下台。
二年级 美对丑,爱对恨。 真诚对虚假,冷漠对热忱。 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 贫对富,冷对暖。 饥寒对温饱,索取对奉献。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对联常识:
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 3.结构相应;4.节奏相和;
5.平仄相协;6.意义相关.
一年级:
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语,朝霞对夕阳。
是对非,长对短。
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
虚心对骄傲,热情对冷淡。
桃对李,柳对杨, 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五年级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